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草船借箭》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理解
1.何为草船子
2.关于借箭的事情
3.孔明的计谋
4.周瑜担心的问题
5.结果如何
二、选择题
1.孔明用了何种方法来借箭?
A. 派人去吴将军处借箭;
B. 制造鱼雷穿孔;
C. 用藤箭射铁链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3.韩当为什么瞧不起刘备?
A. 觉得刘备太矮;
B. 觉得刘备无能;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三、综合题
1.描绘一下草船的场景,你觉得草船的设计有何特别之处?
2.孔明为什么选择借箭这种方法来制敌,你认为这种方法的优势和风险
是什么?
四、词语解释
1.草船:用草搭成的船只,可隐蔽
2.匠人:工匠,技艺高超的人
3.计谋:谋略,策略
五、答案
1.韩将军的妻子告诉孔明要去找吴将军孙权借箭,并给出了借箭之策。
2. A. 《三国演义》
3.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六、思考题
1.如果你是孔明,你会如何处理这次向周瑜借箭的情况?你认为还有其
他更好的方法吗?
结语
通过本篇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草船借箭》这篇故事,掌握关键情节和人物,同时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
五下阅读专练(一)草船借箭(节选)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选文所讲故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
B.军中缺箭,急需造箭。
C.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诸葛亮。
D.为了打击曹军的士气。
2.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主要原因是()A.他很有才干,有把握完成任务。
B.他害怕周瑜。
C.他从大局出发,不想破坏孙刘联盟。
D.他想拉拢周瑜。
3.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为什么“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想过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军神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淡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5.草船借箭》含答案
导读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被后世奉为经典。
故事讲述了孙膑借箭的智慧和机智解敌的故事,是孩子们学习智慧、勇敢的好故事。
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草船借箭
故事发生在孙膑帮助吴国的时候。
吴国遭到了敌军的包围,箭矢告罄。
庞涓嘲笑吴王:“箭矢都已经射光了,你的箭在哪里?”孙膑想出了一个计策,通过假装要去投降的方式,成功地借到了敌军的箭。
第二部分:攻城之计
孙膑借到箭后,开始运用计谋。
他让军队制作出上百艘草船,缠上箭尾,然后装载了一些士兵,草船缓缓向敌方船只驶去。
当草船接近敌方船只时,出现了一个天大的情况,敌方被打败了。
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孙膑借箭时,是在___的时候成功的。
A. 白天
B. 黑夜
C. 下雨
D. 下雪答案:B
多选题
2.下列哪些人是本文中的主要人物? A. 孙膑
B. 庞涓
C. 吴王
D. 孟尝君
答案:A、B、C
填空题
3.故事发生在___国。
答案:吴
总结
通过学习《草船借箭》,我们看到了智谋和勇气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
孙膑的聪明和机智让我们深受启发,也让我们明白了团结、智慧以及勇敢这三个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多么重要的品质。
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一个聪明、勇敢的人。
参考资料
•《史记》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草船借箭同步练习(含答案)5.草船借箭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dùjìjūn shìwěi tuōzhào bàn yùjìbùzh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jǐn jí____________jūn lìnɡzhuànɡ____________ chénɡfát àn tīnɡsīz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diào dùshuǐzhài nàhǎn shén jīmiào suàn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ABAB式”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1)周瑜让鲁肃去诸葛亮那里去________,看诸葛亮怎么打算。
(2)这件事我一个人很难决定,想和你________。
(3)你的书桌太乱了,快________。
(4)这次竞赛你是否参加,一定要好好________,明天告诉我你的决定。
3.请把带“然”的词和后面的解释连起来,再选词填空。
当然真的如此____________ 竟然已经这样仍然照旧不变____________ 既然必定如此果然应该如此____________ 必然出乎意料(1)诸葛亮说:“(______)就要交战,十天造好,(______)误了大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专项测评卷一、[诗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9分)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_____,题目中“弄”字的意思是( )。
(5分)A.做B.玩耍C.炫耀D.设法取得2.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儿童形象?(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典名著]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练习。
(18分)文段一:《草船借箭》(节选)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文段二:《空城计》(节选)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1.这两个文段都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文段中的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感受两个文段不同的语言特点。
2.文段一中画“”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5.草船借箭一、阅读理解。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
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神机妙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三国演义》一书中还有“________”的故事同样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理解。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5.草船借箭课内阅读(一)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既然(jí jì) 惩罚(chéng chěng)2.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处罚( ) 商量( ) 招呼( ) 嫉妒( ) 3.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课内阅读题(一)草船借箭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喻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
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算好天气: 算好收箭方法: 算好鲁肃:算好周瑜: 算好曹操:2.画线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句话,它与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3.这个故事表面的结果是,实际上是A.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B.诸葛亮如期交箭景阳冈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月荅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草船借箭》习题(4)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箭”意思相近的是– A. 枪 B. 刀 C. 弓 D. 弹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得人心者得天下 B. 只有竞争才能进步– C. 不进则退是成功之道 D. 即使倒退也要继续3.以下词语中,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 厚A.肉厚的意思)\t– B. 钢(A.金属名称)\t– C. 竹(A.蛇类动物)\t– D. 秤砣(A.种类繁多)4.下列词语中,词语含义相同的是– A. 射竹板 B. 扒竹板 C. 拔竹板 D. 搂竹板二、判断正误1.荆州之行,还是走水路进城的。
( )2.周郎的计策就是“草船借箭”。
( )3.周瑜对夷陵并不了解。
)4.周瑜和诸葛亮是同名人物。
( )三、填空题1.荆州即现在的__江苏_川2.周瑜利用查,通过划电小说,向江中投入了人形脑。
整个的注意是____自己兵力。
3.句子填空:__逆__水行舟,不进则退。
四、简答题1.描述一下“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你觉得周瑜通过“草船借箭”这个计策解决了什么问题?他的这个计策有何特点?五、作答题阅读下面课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使孙权心悦诚服”,他怎么做到的?六、连线题根据题目中的名称,连接合适的内容。
1.周瑜2.诸葛亮3.孙权4.诸葛亮5.周瑜A. 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B. 东吴的主要城市C.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D. 三国时期的东吴武将E. 诸葛亮和周瑜,他们是同一名人物总结通过以上的习题,我们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朎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把握。
课后作业-《草船借箭》一、用“”画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水寨(zài zhài)幔子(wàn màn)弓弩(nú nǔ)丞相(zhěnɡ ché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今天,学校举行趣味运动会。
比赛开始了,在拉拉队员的léi ɡǔ()声和nà hǎn()声中,队员冲出了起点。
半途中,一名遥遥领先的队员意外受伤,他后面的队员不zì sī(),不dù j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两人一起把标志胜利的红旗chā dào ()了终点。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
饮酒取()大雾()天神机妙()顺风顺()1.第一个词语所填的汉字的意思是()A.快乐,欢喜,快活。
B.乐于。
C.笑。
D.使人快乐的事情。
2.第三个词语在文中描写的是_________,这个词语还可以用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四、读句子,写出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这篇课文是以“________”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草船借箭》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43分)1.我能写词语dù jìchéng xiàng zhī yuán léi gǔchí yán shuǐ zhài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三更________(gēng gèng)丞________相(chéng chèng)推却________(quèqùe)调________度(diào tiáo)得________好(děi de)翎________毛(lìng yǔ)3.我会组词缓________ 妒________ 幔________ 呐________援________ 炉________ 慢________ 纳________4.查字典填空。
(1)“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5.词语释义。
①连日措办军务:________。
②子敬不肯为我隐讳:________。
③比及号令到来:________。
④将这一件风流罪过: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__》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
课文写________由于嫉妒________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________支箭,以此来________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________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________,表现了诸葛亮________,才智过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课时练一、填空题。
1.我是拼写小能手。
鲁肃不像周瑜dùjì________诸葛亮,他没有tuīquè________诸葛亮的委托,sīzì________diào dù________水军,随诸葛亮到敌军shuǐzhài________借箭。
2.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瑾省亲半晌酬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胁布幔酌酒擂鼓3.写近义词。
推却——________迟延——________疑惑——________委托——________4.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周瑜________知道了,我的计划________完了。
②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③________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________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5.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________》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
课文写________由于嫉妒________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________支箭,以此来________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________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________,表现了诸葛亮________,才智过人。
二、语言表达。
1.按要求写句子。
①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②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成转述句:________③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
缩句: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部编版五下草船借箭课后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甘.受惩罚。
()A.甜,味道好。
B.甘心,自愿,乐意。
2.神机.妙算。
()A.时机。
B.计谋,心思。
3.一饮而尽.。
()A.完了,没有了。
B.全部用出。
4.下列生字按音序排列有误的一项是()A.丞驾翎幔瑜B.蹿筷琅咆跄C.锤胯霹雳簌D.迸呵镌楷瞑5.下面诗句所写何人?请选一选。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A.刘备B.关羽C.曹操D.诸葛亮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6.喜不自胜.(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B.优美的C.能担任,能承受7.神机.妙算( )A.时机,机会B.心思,念头C.计谋8.阴谋.诡计( )A.主意,计谋B.图谋,谋求C.商议9.“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10.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 ,曹操________。
()A.足智多谋谨慎多疑;B.勇敢机智小心谨慎;C.神机妙算爱惜士兵11.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A.胆量很大;B.谋划周密,安排巧妙;C.不拍牺牲12.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A.忠厚守信B.欺骗周瑜C.不诚实13.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这段话是________ 对________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 的特点。
()A.鲁肃诸葛亮贪酒;B.诸葛亮周瑜勇敢;C.诸葛亮鲁肃自信14.周瑜对诸葛亮说:“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五年级部编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推脱)。
”诸葛亮说:“都督(嘱托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招呼)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掉。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___)(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____)4.填空。
(1)三天造十万支箭那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为什么周瑜很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练习(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第一课《古诗三首》1.课内阅读。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_,展示的是一幅________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2)“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写景文字集中在________句,写的是山村晚景。
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第二课《祖父的园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能找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月是故乡明》3.课内阅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今天,学校举行趣味运动会。
比赛开始了,在拉拉队员的léi ɡǔ()声和nà hǎn()声中,队员冲出了起点。
半途中,一名遥遥领先的队员意外受伤,他后面的队员不zì sī(),不dù j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两人一起把标志胜利的红旗chā dào()了终点。
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水寨.(zài zhài)幔.子(wàn màn)弓弩.(nú nǔ)丞.相(zhěnɡ chénɡ)三、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
饮酒取()大雾()天神机妙()顺风顺()1.第一个词语所填的汉字的意思是()A. 笑。
B. 使人快乐的事情。
C. 快乐,欢喜,快活。
D. 乐于。
2.第三个词语在文中描写的是_________,这个词语还可以用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四、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这篇课文是以“________”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表现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
五、读句子,写出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部编版五下草船借箭课后练习(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B.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壮。
C.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付丹青、几朵血梅?D.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轮的,我都非常喜欢。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妒忌调渡B.部置寻思C.时辰胸膛D.预记讷喊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布幔.(màn)丞.相(chén)B.蹿.下来(cuàn)血泊.(pō)C.迸.裂(bèng)倚.靠(yī)D.晦.气(huì)敞.地(chǎng)4.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神机妙算B.勤劳朴素C.养尊处优D.坚强不屈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涟漪.(qí)窈窕.(tiǎo)烟波浩渺.(miǎo)B.放肆.(sì)踌躇.(zhú)矜.持不苟(jīn)C.手腕.(wǎn)揩.油(kāi)膘.肥体壮(biāo)D.附庸.(yōng)镌.刻(juān)熠.熠发光(yì)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虽然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但是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B.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C.通过消防官兵的努力,使台风“利奇马”造成的洪涝基本解决。
D.沃克医生医术高超,一针见血,手术做得非常成功。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妒忌.(jì)镌.刻(juān)猕.猴(mí)瞑.目(mín)B.踉.跄(niàng)丞.相(chéng)幔.子(màn)擂.鼓(léi)C.山冈.(ɡānɡ)呐.喊(nà)迸.裂(bèng)咆.哮(páo)D.遂.心(suí)弓弩.(nú)顽劣.(liè)水寨.(zhài)8.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反问)B.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类文阅读-5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故事》节选①那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又派兵追赶刘备。
考虑到自己兵马少,抵挡不住曹操,刘备决定先撤退。
②在撤退过程中,当地很多百姓追随而来。
大家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慢慢腾腾地赶路。
见此情景,不少将领劝说刘备:“干脆把百姓留下吧!曹军追上来,可就完啦!”“想想后面的曹军,可都是轻骑,一天一夜能跑三百多里呀!”“不”!刘备回过头望着连哭带喊的百姓们,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怎么忍心丢下这老老小小不管呢?走,一起走!”刘备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就这样,军队中夹杂着许多百姓,一天才走十几里地。
结果,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了。
③一场恶战开始了。
曹军的兵力强盛,把刘备的人马打得七零八落。
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冲散,不见了踪影。
④忽然,有人来报告他说:“赵云将军不见了!”⑤刘备大吃一惊,心想:赵云是自己得力的战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好哇!这时候,有人说看见赵云往北跑了,还断定:“赵云一定投降曹操去了!”⑥“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⑦正说着,又有人高声喊:“赵将军回来了!”刘备高兴地迎上前去,只见赵云抱着他的儿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刚才断定赵云去投降曹操的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⑧所以,刘备虽然兵力弱,但还是有很多能人愿意投奔他,并助他成就了大事业。
1.根据上下文,试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扶老携幼:2.给文章划分段落(用“△”标出),再把下面的段落大意补充完整。
(1)由于刘备坚持带百姓一起撤退,在长坂坡_____________(2)曹军大败刘军,赵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很多能人投奔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第5~7自然段,从中摘录描写刘备心情变化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4.读下面语句,想一想,它们各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选择正确的答案。
类文阅读-5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故事》节选
①那年,曹操占领了荆州,又派兵追赶刘备。
考虑到自己兵马少,抵挡不住曹操,刘备决定先撤退。
②在撤退过程中,当地很多百姓追随而来。
大家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慢慢腾腾地赶路。
见此情景,不少将领劝说刘备:“干脆把百姓留下吧!曹军追上来,可就完啦!”“想想后面的曹军,可都是轻骑,一天一夜能跑三百多里呀!”“不”!刘备回过头望着连哭带喊的百姓们,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怎么忍心丢下这老老小小不管呢?走,一起走!”刘备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就这样,军队中夹杂着许多百姓,一天才走十几里地。
结果,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了。
③一场恶战开始了。
曹军的兵力强盛,把刘备的人马打得七零八落。
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冲散,不见了踪影。
④忽然,有人来报告他说:“赵云将军不见了!”
⑤刘备大吃一惊,心想:赵云是自己得力的战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好哇!这时候,有人说看见赵云往北跑了,还断定:“赵云一定投降曹操去了!”
⑥“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
⑦正说着,又有人高声喊:“赵将军回来了!”刘备高兴地迎上前去,只见赵云抱着他的儿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刚才断定赵云去投降曹操
的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⑧所以,刘备虽然兵力弱,但还是有很多能人愿意投奔他,并助他成就了大事业。
1.根据上下文,试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扶老携幼:
2.给文章划分段落(用“△”标出),再把下面的段落大意补充完整。
(1)由于刘备坚持带百姓一起撤退,在长坂坡_____________
(2)曹军大败刘军,赵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很多能人投奔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5~7自然段,从中摘录描写刘备心情变化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
4.读下面语句,想一想,它们各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动作描写②外貌描写③语言描写④心理活动描写
(1)刘备几步走到赵云跟前,握住他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
(2)“胡说!”刘备非常生气,“赵云跟我多年,忠心耿耿,他不会扔下我投降曹操的。
()
5.读了故事,你觉得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
1.指搀扶着老人,带领着小孩。
形容民众成群结队而行。
2.(1)第②段后面画△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
(2)第⑦段后面画△赵云勇敢地救出刘备的儿子。
(3)第⑧段后面画△助他成就了大业。
3.大吃一惊生气高兴感动
4.(1)①(2)③
5.关心百姓、信任部下。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shù),字元直。
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
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
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
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yù)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yǐng)川的徐庶。
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
”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
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
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第二日,刘备设筵(yán)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
刘备不忍相离,
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
”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
徐庶挥泪告别。
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
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
“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
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
”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
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
刘备欣然接受。
1.选文中描写哭的词语很多,请画出来。
2.“情节”是构成小说的要素之一,也是小说的骨架。
请根据每段的主要内容梳理相应情节。
曹操设计诳徐庶——刘备————
3.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刘备()的心理。
A.残暴
B.不舍
C.悲伤
D.生气
4.请结合选文中的具体事例,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徐庶、刘备两人的特点。
5.根据短文结尾,你推测下面的情节会是()。
A.煮酒论英雄
B.桃园结义
C.空城计
D.三顾茅庐答案:
1.画:泪如泉涌相对而泣泪如雨下
2.设宴送徐庶刘备徐庶洒泪挥别徐庶荐诸葛
3.B
4.孝顺仁义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