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DOC)
- 格式:doc
- 大小:407.50 KB
- 文档页数:17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实验报告:标题: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土壤的含水量,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称重法和干湿法两种方法,测定了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并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引言: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指标,对于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进而优化灌溉方案,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分别为A、B、C。
首先,我们采用称重法测定了每个土壤样本的湿重和干重,并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其次,我们使用干湿法,将土壤样本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然后再次称重,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通过称重法测定,土壤样本A的含水量为25%,样本B为15%,样本C为10%。
通过干湿法测定,样本A的含水量为27%,样本B为14%,样本C为9%。
可以看出,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对一致。
实验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存在差异。
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含水量过低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因此,合理灌溉和水分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实验不足:本实验在样本选择上较为简单,只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
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应该增加样本数量,涵盖更多不同类型的土壤。
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切体会到了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的实验设计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常见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本次实验采用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的原理是将土壤样品在 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通过烘干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水分含量(%)=(烘干前质量烘干后质量)/烘干前质量 × 100%酒精燃烧法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使土壤中的水分迅速蒸发,通过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电子天平:精度 001g烘箱:能保持温度在 105℃±2℃铝盒:若干干燥器酒精:浓度 95%量筒玻璃棒2、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如砂土、壤土、黏土四、实验步骤(一)烘干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1。
2、将装有湿土的铝盒放入烘箱,在 105℃±2℃的条件下烘 6 8 小时,直至恒重。
3、将烘干后的铝盒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2。
(二)酒精燃烧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3。
2、向铝盒中倒入适量的酒精,使土壤充分浸润,点燃酒精,待火焰熄灭后,重复燃烧 2 3 次,直至土壤颜色变浅。
3、冷却后,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4。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方法|土壤类型|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水分质量(g)|水分含量(%)|||||||||烘干法|砂土|M11|M21|M11 M21|(M11 M21)/ M11 × 100%||烘干法|壤土|M12|M22|M12 M22|(M12 M22)/ M12 × 100%||烘干法|黏土|M13|M23|M13 M23|(M13 M23)/ M13 × 100%||酒精燃烧法|砂土|M31|M41|M31 M41|(M31 M41)/ M31 ×100%||酒精燃烧法|壤土|M32|M42|M32 M42|(M32 M42)/ M32 ×100%||酒精燃烧法|黏土|M33|M43|M33 M43|(M33 M43)/ M33 ×100%|六、实验结果分析1、不同土壤类型的水分含量差异砂土的孔隙较大,透气性好,保水能力相对较弱,水分含量较低。
土壤实验报告篇一:土壤实验报告及方法模板土壤试验分析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授课教师:实验一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土壤水分的测定1. 意义分析森林土壤的目的是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前的前期处理工作。
田间或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测定吸湿水的意义,在于所有土壤分析的结果,都以无水烘干土重为基数来计算,通过吸湿水的测定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机械组成、土壤结构等。
2. 土壤样品的制备2.1. 研磨过筛:取两个风干土样(a12和b3),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的叶片,研磨使之全部通过2 mm(10目)筛。
2.2. 混合分样:用四分法,两个土样各取三分之一再进行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60 目)筛。
2.3. 用密封塑料袋保存土样。
(用记号笔标号:2mma12、0.25mma12、2mmb3、0.25mmb3) 3.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在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称过2mm风干土样5g,准确称至0.001g放人烘箱内,在温度105℃±2℃下烘8h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立即称重.然后将铝盒置于烘箱中,如前温度烘2—3h,冷却、称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3g)。
计算方法:吸湿水(%)= 风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100烘干土质量表1 土壤吸湿水测定a12-1 a12-2 b3-1 b3-2风干土质量/g 5.03 5.01 4.99 5.00铝盒质量/g 铝盒+土(烘前)/g铝盒+土(烘后)/g 36.14 23.44 28.10 21.91烘干土质量/g 4.70 4.64 4.62 4.66失去水分/g 0.33 0.37 0.37 0.34吸湿水/%31.44 18.80 23.48 17.2536.47 23.81 28.47 22.257.02 7.97 8.01 7.30由于7.97-7.02=0.95<1,8.01-7.30=0.71<1,满足“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的要求,因此,通过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求两个土样的吸湿水/%:对于土样a12:吸湿水=(7.02+7.97)/2*100%=7.50% 对于土样b3:吸湿水=(8.01+7.30)/2*100%=7.66% 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的计算:k2=m/m1,m—烘干土质量(g),m1—风干土质量(g)对于土样a12:k2=(4.70+4.64)/(5.03+5.01)=0.9303 对于土样b3:k2=(4.62+4.66)/(4.99+5.00)=0.9289 对于土样b3:k2=(4.62+4.66)/(4.99+5.00)=0.9289 4. 注意事项4.1. 分析微量元素、避免用铜丝网筛,而应改用尼龙丝网筛。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水平土柱以及垂直土柱入渗实验,了解水分的入渗过程、入渗特性,以及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测定土壤水分扩散率的方法,利用垂直入渗实验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方法。
实验方法和步骤1、土壤样品准备:样品风干、磨细、过筛等。
2、装土柱:分层次将一定容重的土壤装填在土柱中。
3、入渗实验:在土壤入渗过程中,观测不同时间土壤湿润峰的迁移,不同时间的入渗水量,入渗结束后测定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
实验结果分析(1)用EXCEL绘制土壤累积入渗量曲线,土壤入渗速率曲线、湿润锋的迁移与时间的平方根曲线、土壤水分在剖面分布曲线,分析土壤的入渗特性。
(2)计算土壤水分扩散率,绘制扩散率与含水量曲线。
计算土壤饱和导水率。
一、水平土柱入渗实验1、实验目的在熟练掌握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土壤水平入渗特性,确定入渗条件下湿润锋x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了解入渗条件下土壤累积入渗量曲线以及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计算土壤的入渗速率以及数学表达式,同时得到土壤水扩散率D(θ)的关系,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2、实验要求水平土柱(长30cm),是由直径5cm,厚度为2cm的单环组装形成的,土柱装土土壤为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沙壤土,控制装土容重为1.4g/cm3。
水平入渗过程中,进水端的水位由马氏瓶控制。
入渗过程中,观测不同时间的累积入渗量以及湿润锋的距离。
实验结束后,用烘干法分层测定土壤重量含水率,计算体积含水率。
3、实验方法与步骤(1)土壤样品准备:样品风干,磨细、过筛(孔径2 mm);(2)装土柱:在内径为5cm的水平实验土槽底部垫上滤纸,然后将实验用土按设计容重 1.4g/cm3的标准分层装入水平土槽中,为保证土的均匀性,我们将土按2cm高度分层装入;(3)在马氏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将下部进气阀和出水阀关闭;(4)用橡皮输水管将马氏瓶的出水口与水平土槽进水口相连,然后打开马氏瓶顶部的加水孔的橡皮塞和出水阀,同时将水平槽的排气孔打开,给水平土槽下部的水室进行排气和充水,保证水能够均匀的入渗;(5)水室充满水后,立即将马氏瓶加水孔和水平土柱的排气孔密封,打开马氏瓶下部的进气阀,将水平土柱放平,让水平土柱中心轴与马氏瓶的进气阀相平,这样才能保证水平入渗在无压条件下进行,同时,打开秒表开始计时,并记下马氏瓶上的刻度数;(6)按照先疏后密的原则进行连续观测,每记下时间和马氏瓶上的刻度数,达到稳定入渗时,停止实验,然后打开水平土槽,将其中的土按2cm长度分层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的铝盒中,然后称重,并放入烘箱进行烘干、承重。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包括土壤结构、颜色、质地、水分、酸碱度等。
2. 掌握土壤性质测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分析土壤性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物质,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土壤的性质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
本实验通过对土壤性质的测定,了解土壤的基本特性,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土壤筛、烘箱、电子秤、PH计、滴定管、蒸馏水、醋酸、NaOH等。
2. 实验试剂:醋酸溶液、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3. 实验样品:采集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样品。
四、实验方法1. 土壤结构观察:观察土壤样品的颜色、质地、松散程度等,判断土壤结构。
2. 土壤质地分析:将土壤样品过筛,测定不同粒径的土壤含量,计算土壤质地。
3. 土壤水分测定: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4. 土壤酸碱度测定:采用PH计测定土壤样品的酸碱度。
5. 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五、实验步骤1. 观察土壤样品:观察土壤样品的颜色、质地、松散程度等,判断土壤结构。
2. 土壤质地分析:将土壤样品过筛,测定不同粒径的土壤含量,计算土壤质地。
3. 土壤水分测定: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4. 土壤酸碱度测定:采用PH计测定土壤样品的酸碱度。
5. 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结构:观察到的土壤样品颜色、质地、松散程度等,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结构。
2. 土壤质地:通过测定不同粒径的土壤含量,计算出土壤质地。
3.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含量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4.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也有重要影响,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不同。
5.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好。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在进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时,我们总是要面对一个神秘又引人入胜的过程。
想象一下,阳光洒在大地上,泥土散发出一种天然的芬芳,简直像是在呼唤我们去探索它的秘密。
你知道吗?土壤就像一个精心调配的鸡尾酒,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而水分就是那种神秘的调味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测定这个“调味剂”的含量。
得准备好工具啦。
我们需要一个土壤样本,通常从花园里挖一小块,别忘了带上手套哦,弄得满手都是土可不好。
然后,我们需要一个干净的容器,像是塑料袋或者玻璃瓶,装土的时候可得小心翼翼,生怕把土撒得到处都是。
找个阳光明媚的地方,把土壤样本晾干,这样才能测出它的含水量。
你能想象吗?在阳光下,看着那些泥土一点点变干,心里那个美滋滋啊,仿佛自己是在进行一项伟大的科学实验。
等土壤完全干燥后,我们就需要称重了。
用天平把干土的重量记录下来,简单吧?这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像个科学家,哈哈!不过别得意忘形哦,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步骤。
拿一个水壶,给干土加水,直到土壤饱和为止。
这个过程有点像给土壤喝水,你说是不是?慢慢来,别急,观察它是如何吸水的,真是奇妙得很。
饱和后的土壤可得再称重一遍。
这时候,你会发现,土壤的重量增加了,像是吃了个大餐。
把干土的重量和饱和土壤的重量相减,就能得到土壤中水分的重量。
说起来简单,可这可是科学的奥秘哦!然后,我们就能计算出土壤的自然含水量。
你知道吗?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能告诉我们土壤的健康状况,简直就像给土壤做了个体检。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还可以把土壤分成不同的层次,看看每一层的含水量是否一致。
那样就更有趣了!像挖宝一样,发现土壤的秘密,真是让人兴奋。
不同的土壤类型,比如沙土、粘土和壤土,它们的含水量也会各有千秋。
就好比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得好好研究研究。
不过,实验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小麻烦。
比如,可能会遇到水分蒸发得太快,导致数据不准确。
别担心,这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每个实验都有可能失败,关键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掌握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在土壤水分测定中的应用,并分析不同方法在测定结果上的差异。
通过实验,加深对土壤水分在农业生产中重要性的认识,为后续的土壤管理和作物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
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
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放在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酒精燃烧法则是通过将土壤样品与酒精混合,使土壤中的水分被酒精吸收,然后通过燃烧酒精来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风干土样2. 实验仪器:烘箱、天平、铝盒、酒精、燃烧器、酒精灯、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 烘干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2)取一定量的风干土样,放入铝盒中,称重,记下铝盒和土样的总重量(B)。
(3)将铝盒连同土样放入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即连续两次称重结果之差小于0.1g。
(4)取出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记下铝盒和土样的总重量(C)。
(5)计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 [(B-C) / (B-A)] × 100%2. 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1)将一定量的风干土样与酒精混合,搅拌均匀。
(2)将混合好的土样放入燃烧器中,点燃酒精,待酒精燃烧完毕后,用温度计测量土壤温度。
(3)计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原始温度 - 燃烧后土壤温度) / 土壤原始温度] × 10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烘干法测定结果本次实验中,烘干法测定的土壤水分含量为15.2%。
2. 酒精燃烧法测定结果本次实验中,酒精燃烧法测定的土壤水分含量为14.8%。
3. 结果分析通过对比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方法在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
土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比较它们的水分含量、质地、酸碱度等指标,从而了解土壤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1)样品,我们选取了田间常见的沙壤土、壤土和粘壤土作为实验样品。
(2)实验仪器,包括天平、pH试纸、试剂瓶、玻璃棒等。
2. 实验方法:(1)水分含量测试,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称重后计算水分含量。
(2)质地测试,利用手感和挤压试验,判断土壤的质地。
(3)酸碱度测试,用pH试纸测试土壤的酸碱度。
(4)其他指标测试,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颗粒组成等指标的测试。
三、实验结果。
1. 水分含量测试结果:沙壤土,15.2%。
壤土,22.5%。
粘壤土,31.8%。
2. 质地测试结果:沙壤土,砂质。
壤土,壤土质。
粘壤土,粘土质。
3. 酸碱度测试结果:沙壤土,pH值7.5。
壤土,pH值6.8。
粘壤土,pH值5.5。
四、实验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土壤的水分含量、质地和酸碱度存在明显差异。
沙壤土水分含量最低,质地为砂质,酸碱度偏碱性;壤土水分含量适中,质地为壤土质,酸碱度接近中性;粘壤土水分含量最高,质地为粘土质,酸碱度偏酸性。
这些差异与土壤的成分、结构和环境有关。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基本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同类型土壤的水分含量、质地和酸碱度差异较大,这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农田管理和土壤调理中,应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良土壤质量。
六、参考文献。
[1] 李华.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与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 张明. 土壤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七、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本次实验中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感谢参与本次实验的土壤样品提供者。
以上就是本次土壤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含水量实验报告.doc
土壤含水量测试是土壤肥力分析的基本过程,是识别土壤特性的理想方法和分析肥力
变换的基础。
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土壤的特性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设计:为了观察不同含水量下土壤特性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棉花种子播种
在四种土壤含水量下长时间测试。
实验土壤分别为0、25、50、75%水分。
对比实验结果,计算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植物植株数和生物量累积。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在0%的土壤水分条件下,植株数最少,且植株生物量累
积最少;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植株数和植株生物量累积也增加。
当75%的土壤水分,植株数最多的情况下,生物量比0%的土壤水分增加了近两倍;而25%的土壤水分,植株数
和生物量比50%的土壤水分增加最多。
结论: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植株数量和植物生物量累积随土壤含水
量的增加而增加。
25%、50%、75%的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好,而0%的使植
株生长不良。
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生长,应控制(或增加)土壤水分的合理范围,以及定
期施加有机肥等肥料。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水分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土壤自然含水量和土壤最大持水量的测定方法;3. 熟悉土壤水分与土壤肥力、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中子测量法等。
本实验采用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和土壤最大持水量。
1. 烘干法: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根据土壤失水重量计算土壤自然含水量。
2. 酒精燃烧法:将土壤样品放入燃烧器中,利用酒精燃烧消耗土壤中的水分,根据消耗酒精的量计算土壤最大持水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烘箱、天平、土壤样品盒、酒精燃烧器、量筒、玻璃棒等。
2. 材料:土壤样品、酒精、纯净水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土壤样品:在实验地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每个样品重量约为100g。
2. 烘干法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1)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2)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用天平称量烘干后的土壤样品重量,计算土壤自然含水量。
3. 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最大持水量:(1)将土壤样品放入酒精燃烧器中,加入适量酒精;(2)点燃酒精,观察土壤样品燃烧情况,直至完全燃烧;(3)用天平称量燃烧后的土壤样品重量,计算土壤最大持水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自然含水量:根据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自然含水量为20%。
2. 土壤最大持水量:根据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所采集的土壤样品最大持水量为30%。
3. 分析与讨论:(1)土壤自然含水量反映了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实验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自然含水量为20%,属于中等偏低的水平,需适当补充水分;(2)土壤最大持水量反映了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实验所采集的土壤样品最大持水量为30%,属于中等水平,需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3)土壤水分与土壤肥力、作物生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土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土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为土壤的合理利用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土壤样本的分析和检测,获取有关土壤质地、结构、肥力、酸碱度、养分含量以及微生物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评估土壤的质量和适宜的农业用途。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采集自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若干,包括农田、林地、草地等。
2、实验所需的各种化学试剂,如盐酸、氢氧化钠、钼酸铵等。
3、实验仪器设备,如电子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烘箱等。
(二)实验方法1、土壤质地测定采用筛分法和比重计法测定土壤的颗粒组成,确定土壤质地类型(如砂土、壤土、黏土等)。
2、土壤结构观察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察,描述土壤的结构体类型(如块状、柱状、片状等)及其稳定性。
使用酸度计测量土壤的 pH 值,采用 1:25 的土水比进行浸提。
4、土壤养分含量测定(1)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2)土壤全氮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
(3)土壤有效磷含量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
(4)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
5、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土壤质地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质地存在明显差异。
农田土壤多为壤土,质地较为均匀,通气透水性能较好;林地土壤以黏土为主,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草地土壤则多为砂土和壤土的混合,透气性较好但肥力相对较低。
(二)土壤结构观察发现,农田土壤结构较为良好,多为团粒结构,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水分养分的保持;林地土壤结构较为紧密,块状结构较多;草地土壤结构相对松散,片状结构较为常见。
土壤 pH 值在不同地点也有所不同。
农田土壤 pH 值多在 65 75 之间,呈中性或微酸性,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生长;林地土壤 pH 值一般在55 65 之间,呈酸性;草地土壤 pH 值变化较大,部分地区偏酸性,部分地区接近中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掌握土壤基本概念。
2. 学习土壤分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性质、形态性质等方面的分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的复杂自然体。
土壤的性质和组成对植物生长、农业生产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通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形态等方面的分析,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实验仪器、实验试剂等。
2. 实验方法:(1)土壤物理性质分析1)土壤容重:测定土壤的干重与体积之比,了解土壤的紧实程度。
2)土壤孔隙度:测定土壤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了解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3)土壤质地分析:测定土壤中砂、粉、黏粒的含量,了解土壤的质地类型。
(2)土壤化学性质分析1)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了解土壤肥力状况。
2)土壤pH值:测定土壤酸碱度,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土壤养分分析: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了解土壤肥力状况。
(3)土壤生物性质分析1)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了解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2)土壤酶活性:测定土壤酶的活性,了解土壤的生物化学性质。
(4)土壤形态性质分析1)土壤剖面观察:观察土壤剖面结构,了解土壤形成过程。
2)土壤颗粒分析:测定土壤颗粒的分布情况,了解土壤质地类型。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采集:在实验场地采集土壤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研磨、过筛等处理。
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结果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和质地,得出实验场地土壤紧实程度、通气性和保水性以及质地类型。
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结果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养分含量,得出实验场地土壤肥力状况。
第1篇实验名称:土壤容重、孔度、含水量及三相比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测定和计算土壤含水量、容重、孔度及三相比;2. 加深对上述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3. 掌握容重等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土壤比重: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孔隙)的质量称为土壤比重,单位为g/cm³,其数值大小取决于矿物成分和腐殖质含量。
2.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即在105℃下除去水分的质量)称为土壤容重,单位为g/cm³,总是小于比重,一般为1.0-1.4。
土壤容重与土粒排列情况、孔度大小、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物等有关,反映了土壤肥力、耕作管理状况和土壤紧实度。
3. 土壤孔度:土壤中所有大小孔隙的容积之和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孔度,可根据土壤的容重和比重计算而得。
4. 三相比:土壤中固相、液相和气相的质量比称为三相比,即固相/液相/气相。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烘箱、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滴定液、滴定瓶等。
2. 实验方法:(1)土壤容重测定:取土壤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液至土壤完全饱和,记录滴定液体积V1,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105℃烘干至恒重,记录烘干后土壤样品质量m2,计算土壤容重ρ:ρ = m2 / V1(2)土壤孔度测定:根据土壤容重和比重计算土壤孔度:n = (ρ - ρs) / ρs式中,ρs为土壤比重。
(3)土壤含水量测定:取土壤样品100g,放入烘箱中,105℃烘干至恒重,记录烘干后土壤样品质量m1,计算土壤含水量ω:ω = (m1 - m2) / m1 × 100%(4)三相比测定:根据土壤容重、孔度和含水量计算三相比:固相= ρ / (1 + ω)液相= ρ × n × (1 - ω)气相= ρ × (1 - n) × (1 - ω)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容重:本次实验测得土壤容重为 1.25g/cm³,略低于壤土的典型容重范围。
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土壤通气性和养分有效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几种常见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为农业生产和土壤科学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土壤水分数据。
二、实验原理(一)烘干法烘干法是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的经典方法。
其原理是将土壤样品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此时失去的重量即为土壤水分的含量。
(二)酒精燃烧法酒精燃烧法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使土壤中的水分迅速蒸发,通过燃烧前后土壤质量的变化来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三)中子水分仪法中子水分仪法是基于中子与氢原子的相互作用来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当中子源发射的快中子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的氢原子碰撞而减速,形成慢中子。
通过测量慢中子的数量,可以推算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一)仪器1、电子天平(精度 001g)2、烘箱(温度可控制在 105℃±2℃)3、铝盒4、酒精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瓶、三脚架、石棉网等)5、中子水分仪(二)材料1、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如砂土、壤土、黏土)2、无水酒精四、实验步骤(一)烘干法1、用电子天平称取洁净的铝盒质量,记为 m0 。
2、在田间多点采集土壤样品,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盖子,称取铝盒与湿土的总质量,记为 m1 。
3、将装有湿土的铝盒打开盖子,放入烘箱中,在 105℃±2℃下烘至恒重(约 6 8 小时),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铝盒与干土的总质量,记为 m2 。
4、计算土壤水分含量,计算公式为:土壤水分含量(%)=(m1 m2)/(m1 m0)×100(二)酒精燃烧法1、称取铝盒质量 m0 。
2、采集土壤样品放入铝盒中,称取铝盒与湿土的总质量 m1 。
3、向装有湿土的铝盒中倒入无水酒精,使其浸没土壤,点燃酒精,待火焰熄灭后,再重复加入酒精燃烧 2 3 次,直至土壤颜色变浅接近灰白色。
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适时灌排,保证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2、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例,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大致分为化学结合水、吸湿水和自由水三类。
自由水是可供植物自由利用的有效水和多余水,可以通过土壤在空气中自然风干的方法从土壤中释放出来;吸湿水是土壤颗粒表面被分子张力所吸附的单分子水层,只有在105-110℃下才能摆脱土壤颗粒表面分子力的吸附,以气态的形式释放出来,由于土粒对水汽分子的这种吸附力高达成千上万个大气压,所以这层水分子是定向排列,而且排列紧密,水分不能自由移动,也没有溶解能力,属于无效水;而化学结合水因为参与了粘土矿物晶格的组成,所以是以OH-的形式存在的,要在600--700℃时才能脱离土粒的作用而释放出来。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三、实验器材铝盒、烘箱、干燥器、天平、小铲子、小刀。
四、实验步骤1、在室内将铝盒编号并称重,重量记为W0 。
2、用已知重量的铝盒在天平上称取欲测土样15—20克,称量铝盒与新鲜土壤样品的重量,记为W2。
3、将盛土样的铝盒放入烘箱内,打开铝盒盖子(盖子放在铝盒旁边),放在105℃的恒温烘箱内烘干6小时,盖好盖子,将铝盒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
4、打开铝盒盖子,放在105℃的恒温烘箱内再次烘干2小时,盖好盖子,将铝盒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重。
土的含水量实验报告总结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土壤中的含水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进而探讨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水分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采集了不同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干燥处理,然后利用称量方法测量了土壤样品的质量。
接着,我们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使其失去水分,再次称量土壤样品的质量,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土壤的含水量与土壤的性质密切相关。
土壤中的水分不仅会影响土壤的质地和结构,还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和植物根系的生长。
适当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植物的养分吸收,从而促进作物生长。
土壤的含水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土壤含水量可以维持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循环,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土壤的含水量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土壤中的含水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土壤中的植被分布和土壤侵蚀情况。
因此,研究土壤的含水量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含水量对土壤的性质、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土壤水分对土壤中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节土壤含水量来提高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并为土壤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有水的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三土壤吸湿水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三土壤吸湿水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地点:生地楼实验时间:实验人:一:目的意义风干土中水分含量受大气中相对湿度的影响,土样仍保有一定水分。
在土壤理化分析中,各项分析结果都以“烘干土”作为计算标准,分析是一般都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
因为风干土的含水量因生物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组成不同而差异很大,难以相互比较。
因此分析测定的土样,必须测定其吸湿水含量。
二:实验原理测定时把土样放在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三:实验仪器分析天平(0.001g)、小铝盒(2个)、烘箱、牛角勺、干燥器。
四:操作步骤1) .在分析天平上称出干燥而洁净的铝盒重量(w);2).放入约5g过1mm筛的风干土(称两份土做平行);3).烘干:盖上盒盖,准确称重(w1),再将盖打开放入已预热至105°±2℃的烘箱中,控制在105-110℃范围,连续烘干6-8小时;4).冷却:取出铝盒迅速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立即称重(w2);5).称重:再放入烘箱中,烘干3——5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重,检验是否恒重。
(占干土重的百分数,准确至0.001)。
五:原始数据记录(1)实验数据(2)数据处理土壤吸湿水含量%=(w1-w2)? 100/(w2-w)W——铝盒重量(g) w1——铝盒+风干土重(g) w2——铝盒+烘干土重(g)六:注意事项1. 2. 3. 4. 严格控制恒温条件,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按分析步骤的条件一般试样烘6h可烘至恒重,含水较多,质地黏重的样品需8h。
在烘干期间不要随意打开烘箱,以免影响烘箱内温度升降变化和使土壤吸湿。
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最后一位数。
水分小于5%的风干土样,相差不得小于0.2%。
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硕博连读研究生口学术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口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口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口基地班硕士口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口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口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结课论文封面研究生年级、姓名研究生学号所在学院专业学科任课教师姓名考试日期考试成绩研究生年级、姓名研究生学号所在学院专业学科任课教师姓名考试日期考试成绩评卷教师签字处2 ********** *****XXXX **********X院农业工程 *****X 学位课选修课土壤入渗实验报告一、垂直入渗实验 1、实验目的测定土壤的垂直入渗特征曲线,掌握测定方法。
了解土壤一维入渗特性,确定入渗条件下土壤累积入渗量曲线以及入渗速率数学表达式,用不同的入渗经验公式描述入渗速率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2、实验要求土柱圆筒高约29cm,内径10cm。
控制装土容重为1.4g/cm3。
垂直入渗过程中,进水端的水位由马氏瓶控制。
入渗过程中,观测不同时间的累积入渗量。
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点绘入渗过程线,确定饱和入渗速度k值。
根据实验数据在双对数纸上点绘入渗曲线,确定 a及k值,写出该种土壤的入渗公式。
略述土壤入渗过程,入渗性强弱,分析原因。
3、实验原理实验利用马氏瓶供水并维持稳定水压;对于均质土的入渗强度,已有若干计算公式,菲利普根据严格的数学推导,求得解析解为:■ if 2t2 式中,i——t时刻的入渗速率; S 与土壤初始含水率有关的特性常数,成为吸水率; if ――稳定入渗率,即饱和土壤渗透系数。
在非饱和土壤入渗初期,S起主要作用,所以菲利普公式可以改写为: S 1 2t2 考斯加可夫根据野外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入渗强度与时间之间成指数关系,其形式为: i 二i 二 i1t -a 式中,h——第一个单位时间的入渗强度; a反应土壤性质与入渗初始时土壤含水率的经验常数; 累积入渗量:1二。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土壤在遇水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掌握土壤水分对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水分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吸湿水、薄膜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
土壤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土壤样品:采集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样品,如砂土、壤土、黏土等。
(2)实验仪器:烘箱、天平、土壤筛、量筒、滴定管、PH计等。
2. 实验方法(1)土壤水分含量测定①烘干法: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②土壤水分势测定:使用土壤水分势仪测定土壤水分势。
(2)土壤pH值测定使用PH计测定土壤溶液的pH值。
(3)土壤质地分析通过土壤筛分析土壤质地,如砂、粉、黏含量。
(4)土壤肥力分析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四、实验步骤1. 采集土壤样品,记录采样地点、土壤类型等信息。
2. 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3. 使用土壤水分势仪测定土壤水分势。
4. 使用PH计测定土壤溶液的pH值。
5. 通过土壤筛分析土壤质地,如砂、粉、黏含量。
6. 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水分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差异。
砂土含水量较低,壤土含水量适中,黏土含水量较高。
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质地有关,质地越细,含水量越高。
2. 土壤水分势土壤水分势是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驱动力。
实验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势与土壤质地有关,质地越细,水分势越高。
3. 土壤pH值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pH值存在差异。
砂土pH值偏酸性,壤土pH值适中,黏土pH值偏碱性。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4. 土壤质地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
博士□基地班硕士□硕博连读研究生□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学术型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结课论文封面(课程名称:土壤水分溶质动力学)学位课☑选修课☐研究生年级、姓名 2 vccccccccccccc研究生学号 XXXXXXXXXXX所在学院(系、部) XXXXXXXXXXXXXXX学院专业学科农业工程任课教师姓名 XXXXXXXX考试日期考试成绩评卷教师签字处土壤入渗实验报告一、垂直入渗实验1、实验目的测定土壤的垂直入渗特征曲线,掌握测定方法。
了解土壤一维入渗特性,确定入渗条件下土壤累积入渗量曲线以及入渗速率数学表达式,用不同的入渗经验公式描述入渗速率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2、实验要求(1)土柱圆筒高约29cm ,内径10cm 。
控制装土容重为1.43g/cm 。
垂直入渗过程中,进水端的水位由马氏瓶控制。
入渗过程中,观测不同时间的累积入渗量。
(2)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点绘入渗过程线(速度~入渗时间),确定饱和入渗速度k 值。
(3)根据实验数据在双对数纸上点绘入渗曲线,确定α及k 值,写出该种土壤的入渗公式。
(4)略述土壤入渗过程,入渗性强弱,分析原因。
3、实验原理(1)实验利用马氏瓶供水并维持稳定水压;(2)对于均质土的入渗强度,已有若干计算公式,菲利普根据严格的数学推导,求得解析解为:f 21i t2i +=S式中,i ——t 时刻的入渗速率;S ——与土壤初始含水率有关的特性常数,成为吸水率; f i ——稳定入渗率,即饱和土壤渗透系数。
在非饱和土壤入渗初期,S 起主要作用,所以菲利普公式可以改写为:21t2i S =考斯加可夫根据野外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入渗强度与时间之间成指数关系,其形式为:-a 1t i i =式中,1i ——第一个单位时间的入渗强度;a ——反应土壤性质与入渗初始时土壤含水率的经验常数;累积入渗量:)1(0110101)(αααα---=-===⎰⎰t i t i dt t i dt t i I tt4、实验仪器马氏瓶、玻璃土柱、天平、滤纸、秒表、烧杯5、实验方法和步骤(1)测量玻璃土柱的内径R =10cm ,控制土壤容重为1.43g/cm ,计算2cm 高土柱所需的土量g V m 8.2192)210(4.12=⨯⨯=⋅=πγ; (2)分层装土:在玻璃柱底部放入一片滤纸,然后装土。
称土219.8g ,控制每次装土高度为2cm ,压实,装下一层时表面打毛。
(3)调节马氏瓶,使其进气孔高出土柱面2cm ,形成水头差;(4)用烧杯迅速向玻璃柱中加水,立即打开供水阀,同时打开秒表计时,三者要求同时进行,然后开始实验;(5)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组实验数据(记录马氏瓶读数、时间); (6)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
6、实验数据处理(1)测定的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见表1(2)累积入渗量、入渗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分别见图1、图2。
图1 累积入渗量I与入渗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2 入渗速率i与入渗时间t的关系曲线由图可以看出整体结果还是比较符合的,但是相关性不太高。
7、对三种经验公式的拟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土壤垂直累计入渗量散点图及各经验公式拟合曲线①使用Philip入渗公式进行拟合如下图3:图3 philip入渗公式拟合图②使用考斯加可夫入渗公式进行拟合如下图4:图4 考斯加可夫入渗公式拟合图③使用Green-Ampt入渗公式进行拟合如下图5:图5 Green-Ampt入渗公式拟合图(2)对土壤垂直入渗三种经验公式拟合效果进行对比分别用三种经验公式拟合的回归系数见下表2表2 不同拟合公式回归系数对比表拟合效果对比图如下图6由上述图表可知:(1)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的速率越来越小,最终趋于稳定,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其值为稳定入渗率;(2)采用考Philip入渗公式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采用斯加可夫公式拟合,而采用Green-Ampt入渗公式拟合的效果也比较好,但是相对于前两种模型来说误差还是比较大的。
二、水平入渗实验1、实验目的在熟练掌握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土壤水分水平入渗的过程、入渗特性,确定入渗条件下湿润锋x 和时间t 之间的关系,了解入渗条件下土壤累计入渗量曲线以及数学表达式,计算土壤的入渗速率以及数学表达式,同时得到土壤水扩散率)(θD 的关系,并绘制相应的图表。
2、实验要求水平土柱(长30cm ),是由直径5cm 、厚度为2cm 的单环组装形成的,控制装土容重为1.43g/cm 。
水平入渗过程中,进水端的水位由马氏瓶控制。
入渗过程中,观测不同时间的累积入渗量以及湿润锋的距离。
实验结束后,用烘干法分层测定土壤重量含水率计算体积含水率。
3、实验仪器马氏瓶(3cm×5cm )、玻璃土柱、天平、滤纸、秒表、烧杯。
4、实验原理水平土柱入渗法测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θD 要求土柱的土壤质地均一,且初始含水量分布均匀,在进水端边界含水量稳定不变,忽略重力作用的条件下,该土壤水属于一维流问题,其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为:⎪⎪⎪⎩⎪⎪⎪⎨⎧====⎥⎦⎤⎢⎣⎡∂∂∂∂=∂∂)3(0t 0x ),()2(0t 0),()1()(s 0>,,>θθθθθθθt x x t x x D x t 式中:t 为入渗时间(min );x 为水平入渗距离(cm );θ为体积含水量(cm³/cm³);0θ,s θ分别为土壤的初始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
对方程(1)施以Boltzmann 变换可得: ⎰⋅⋅-=θθθλθλθ021)(d d d D带入Boltzmann 变换参数2/1-=xt λ,上式可变为:θλθλθ∆⋅∆∆-=∑)(21)(D式中:λ为相邻两点θ对应的λ平均值;θλ∆∆为相邻两点λ和θ增量比值θλ∆∆的平均值。
Philip 水平入渗公式:21t S I ⋅=或者2121-⋅=t S i5、实验方法和步骤(1)称土:控制土壤容重为1.43g/cm ,计算4cm 高土柱所需的土量:g V m 9.1094)25(4.12=⨯⨯=⋅=πγ(2)装土柱:在水平实验土槽底部垫上滤纸,然后将实验用土按设计容1.43g/cm 的标准分层装入水平土槽中,为保证土的均匀性,我们将土按4cm 高度分层装入。
(3)装水:在马氏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将下部进气阀和出水阀关闭。
(4)连接仪器:用橡皮输水管将马氏瓶的出水口与水平土槽进水口相连,然后打开马氏瓶顶部的加水孔的橡皮塞和出水阀,同时将水平槽的排气孔打开,给水平土槽下部的水室进行排气和充水,保证水能够均匀的入渗。
(5)待水室充满水后,立即将马氏瓶的加水孔和水平土槽的排气孔密封,打开马氏瓶下部的进气阀,将水平土柱放平,让水平土柱中心轴与马氏瓶的进气阀相平,这样才能保证水平入渗在无压条件下进行,同时,打开秒表开始计时,并记下马氏瓶上的刻度数。
(6)进行连续观测,每当湿润锋前进2cm 时,记下时间和马氏瓶上的刻度数,达到稳定入渗时,停止实验,然后打开水平土槽,将其中的土按2cm 长度分层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铝盒中,然后称重,并放入烘箱进行烘干、称重。
6、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累积入渗量I,结果见表1;绘制湿润锋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见图1;再绘制累积入渗量I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见图2。
图1 湿润锋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2 累积入渗量I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2)根据5.0ST 总总=I 反解5.0/T I 总总=S ,计算入渗率0.5S/2t i = ,结果见表2,然后绘制入渗速率i 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见图3。
图3 入渗速率i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3)计算土壤体积含水率,计算结果见表3。
(4)计算 5.0x/t 总=λ,其中总t 为总累计入渗时间,可得出不同含水率θ对应的λ值。
结果见表4,然后绘制二者关系图,见图4。
图4 含水率θ与λ的关系曲线(5)根据θ和λ的值,计算土壤扩散率)D(θ(θD,结果见表5,然后绘制θ和)的关系曲线,见图5。
图5 扩散率)(θD 与体积含水率θ的关系曲线(6)经过对实验数据的有关处理,可以得到如下发现:①通过拟合得到累计入渗量I 与时间t 之间满足函数关系:5816.0909.6x y =相关系数2R=0.9971。
②同样的经拟合得到入渗率i和时间t之间满足函数关系式:5.0-y=9515.5x相关系数2R=1。
③在得到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D及累计入渗量I和(θ入渗率i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水平入渗条件下湿润锋x和时间t之间满足函数关系:4327.0y=1931.2x相关系数R2=0.9979。
从上面有关曲线的拟合相关关系来看,决定系数R2值都在0.997以上,说明该实验数据结果比较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