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聊斋志异婴宁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婴宁观后感篇一:婴宁读后感公事管1001 2401100115李佩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婴宁》读后感读完婴宁,有很多的感慨:更多的也许是无奈吧,既喜欢那种自然纯真的天然本性,又不能批评婴宁的转变,因为要想适应社会化的生存就不得不改变原始的性情,这种转变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文章的主人公—婴宁,那个荣华绝代的女子,曾是天真烂漫,不识愁滋味的可爱女孩,脸上始终是那明亮的笑容。
她单纯、善良,对任何人都不吝啬那爽朗的笑容,同时她不谙世事也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得害羞不知道男女之事不能在人前谈论。
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那是一个充满的欢乐的国度,没有纷争没有黑暗没有勾心斗角也不需要揣度别人的意思。
那是一个我们都渴望但却无法到达的地方。
她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养育她的鬼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安排好一切把她托付给王子服并进入尘世的时候开始的。
嫁入王家,开始她做为平凡人类的生活,在与家人邻居的相处中,她始终真诚以待,她的笑容带给人们无限欢乐。
但是在这之中,她也学到了许多,懂得夫妻之事比人,早晚省问长辈,操一手精巧绝伦的女工,与邻居和睦相处。
但这笑却也给他带来麻烦,她惩罚邻家子事情闹大,被婆母责怪,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后,她发誓不再笑,从此舍弃了那迷人的笑容,不过这件事也让她学会了信任自己的丈夫与婆母,更加感激鬼母的养育之恩。
她一步一步的变得理智成熟,而我却不知是该为之感到欣慰还是悲伤。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以前天真烂漫的婴宁,但我也知道那样的人无法在这个社会走的长远。
也许我该欣慰的,因为生存最大,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又如何谈更多的需求呢。
《红楼梦》里有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长在这个世界,生存在这个社会,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势必是要先放弃一些东西的,有舍才有得。
聊斋志异读后感提起《聊斋志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这本书里充满了各种神鬼狐妖的奇妙故事,读来真是让人又惊又喜,又爱又怕。
我读《聊斋志异》的时候,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那些狐仙鬼怪,有的善良温柔,有的狡诈恶毒,有的调皮可爱,有的阴森恐怖。
但不管是哪种,都被作者蒲松龄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叫《婴宁》。
婴宁这个女子,简直就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精灵。
她爱花成痴,笑声爽朗,天真无邪得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她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周围是青山绿水,繁花似锦。
每次看到她在花丛中嬉笑玩耍,我的心都好像被春风轻轻拂过,暖暖的,痒痒的。
书中对婴宁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看到她那红扑扑的脸蛋,听到她那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
她穿着简单的粗布衣裳,却掩盖不住她那灵动的气质。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一闪一闪的,透着无尽的纯真和好奇。
她走路的时候,就像一只轻盈的小鹿,蹦蹦跳跳的,充满了活力。
婴宁和王子服的爱情故事也是特别有意思。
王子服第一次见到婴宁,就被她的美貌和笑容深深吸引。
为了能再次见到婴宁,他不惜四处寻找,吃了不少苦头。
而婴宁呢,一开始并不知道王子服的心意,还是照样嘻嘻哈哈地过日子。
直到后来,王子服的真诚打动了她,她才慢慢敞开了心扉。
他们相处的细节也特别温馨。
有一次,王子服送给婴宁一束花,婴宁高兴得不得了,把花插得满头都是,还问王子服好不好看。
王子服看着她那可爱的模样,笑得合不拢嘴。
还有一次,他们一起在山上游玩,婴宁看到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追着跑了起来,王子服在后面喊着小心,可婴宁根本不听,结果不小心摔倒了,王子服赶紧跑过去把她扶起来,问她有没有受伤。
婴宁却笑着说:“不疼不疼,我还能跑呢!”不过,婴宁的命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她的天真无邪,不小心得罪了一些人,给她和王子服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是,婴宁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性格,她依然保持着那份纯真和善良,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聊斋婴宁的观后感《聊斋婴宁》是一部描写人与妖精之间的爱情故事的电视剧。
剧中通过展现人与妖精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于爱情、人性和命运等主题的探索和思考。
作为观众,看完《聊斋婴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分享一些我的观看体会和思考。
故事发生在一个古代的世界中,人类和妖精共存。
主人公婴宁是一个聪明、善良而又有勇气的女孩。
她在逃亡中被一只妖精所救,从此与妖精之间发生了一段不平凡的缘分。
剧中的婴宁性格坚强,但同时又充满着对于人性的好奇和渴望,她不断地追求爱情和真理。
通过观察婴宁的经历和成长,我对于爱情和命运有了不同的认识。
首先,我觉得剧中描绘了一种奇特的爱情,即人与妖精之间的爱情。
在传统观念中,人类和妖精之间是不能有感情纠葛的。
但是在剧中,婴宁和妖精之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和深厚的感情。
他们的爱情超越了种族和身份的界限,表达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爱的力量。
这种爱情的存在让我思考了传统爱情观念的局限性,并且让我想到了当代社会对于不同群体之间的歧视和偏见。
其次,剧中展现了一种对于命运的思考。
婴宁从小就知道自己被注定了要过一个短暂的生命。
她虽然知道自己的命运,但仍然坚定地活在当下,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包括为了爱情而奋斗。
这种对于命运的豁达和勇气让我深受触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如果我们能像婴宁一样面对命运,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许我们也能够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另外,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他们在故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爱情和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于爱的坚守和对于真理的追求。
这些角色展现了不同的人性和命运,并通过他们的经历让我思考了对于爱情和命运的态度。
剧中的情节安排紧凑有趣,每一集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和反转,让观众保持了持续的关注。
在剧中,我也观察到了人性的善与恶、欲望与追求的冲突等现象。
人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境时,往往会展现出自己不同的一面。
读《婴宁》有感还没学习《婴宁》这篇文章时,老师就多次建议我们先读一读,去欣赏婴宁这个可爱的人物形象,去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老师是带着极深的感情说的,想必她是挺喜欢这篇文章的。
于是在她建议后,我立即大概读了一下文章,通晓其表层意。
说实话,第一遍读完后,我真没有太多感触,只是记住了婴宁憨傻的笑。
但后来为弄懂其中的文言词,便一遍遍细看,并翻译,我发觉越读越有意思,理解和感触越深,有点像读《红楼梦》时的感觉。
我最初知道婴宁这个人是小时候从电视剧里看到的,电视剧为迎合大众口味显然已把婴宁塑造得不符合作者原意。
读原文才知道婴宁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
我想所有读《婴宁》的人都会对她憨笑痴语印象深刻,我似乎能想象出她“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的面貌,能想象出“含笑捻花入”姿态,能想象出她“狂笑欲堕”的样子。
她笑得自然、真实,也许放今天社会如此憨笑不止并无大碍,然而在那样固守礼教、束缚女性的封建社会里,女人本该笑不露齿、语不高声,婴宁却自由不羁、率性而为、笑得洒脱,这一点对于礼教束缚下的妇女是难以做到的。
这也缘于她狐生鬼养的身世,并在空翠爽肌的山林中汲取山水灵秀之气,走出之前未沾染世俗尘埃,因此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但最后她可爱纯真的笑、自由放达的个性终于在礼教束缚的重压下消失了,令人叹息。
把婴宁笑声扼杀的导火线就是婴宁将一个垂涎她美色的邻人诱骗置于死地,而受到王母责备的事。
我每读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心狠手辣的王熙凤毒射相思局害死贾瑞的情节。
王熙凤做这样的事是她一贯作风,这个情节只是加深了读者对凤姐毒辣形象的认识,但类似之事发生在婴宁身上则让人大为吃惊,似乎与她纯真憨痴的性格不符。
但我觉得她惩恶并无错,也正是反应她狡黠的一面,和她对社会环境的突破尝试,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从文中可看出作者蒲松龄对婴宁这个形象灌注了很多的情感,她是作者塑造出的一个与封建时代一般少女截然不同的理想形象。
对婴宁生活环境、各种憨笑、真实性格的泼墨描写,反映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向往。
聊斋志异婴宁读后感《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的《婴宁》是其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个关于孤魂野鬼的故事。
读完这篇小说,我深受感动,不禁感慨万千。
故事中的主人公婴宁是一个孤儿,被一个寡妇收养,但寡妇的两个儿子却对他虐待欺凌。
在一次意外中,婴宁得到了一块玉佩,从此之后,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他不仅变得聪明伶俐,还拥有了超凡的能力。
然而,他的超凡能力却引来了一位嫉妒心极重的女鬼的觊觎,从此之后,婴宁的生活就变得扑朔迷离,充满了离奇的事件。
这个故事中的婴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孤儿,从小就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他却并没有被命运击倒,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是一个勇敢、聪明、善良的孩子,他的坚强和乐观让我深受感动。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遭遇也让我深思。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像婴宁一样的人,他们或许并不出众,但他们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他们在逆境中不放弃,努力向前。
他们的故事或许不会被传颂千古,但他们的精神却会一直激励着我们。
另外,故事中的女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极端嫉妒的女鬼,为了得到婴宁的玉佩,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灵魂。
她的嫉妒和贪婪让我感到恐惧,也让我深思。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因为嫉妒和贪婪,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深刻的警示,让我明白了嫉妒和贪婪的危害,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通过阅读《婴宁》,我不仅领略到了蒲松龄的文学魅力,也受到了故事中人物的感染。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感叹人生的无常,也让我深思人性的复杂。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不贪不嫉,做一个善良、坚强的人。
同时,我也会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迎接生活的挑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婴宁》是清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收录于《聊斋志异》卷二。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一)《聊斋》是一部思想艺术都具有独特风貌的文言文著作,是我国志怪传奇小说系统中的代表。
它以短篇的灵活多变,把神话幻想与各种各样的人与人生紧密而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幻异的形象结构刺贪刺虐,讽喻现实,美化情和种种人情,造成许许多多亦真亦幻,富于意蕴的艺术世界,其中,《婴宁》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受的压迫可以说是最深重的。
自董钟舒提出了“三纲”之后,妇女便被-迫的变为社会的牺牲品。
她们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任何权利,甚至连说话和欢笑的自由也遭到剥夺。
“笑莫露齿,言莫高声”就是最“形象”的描述之一。
婴宁便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诞生了。
狐女所生,鬼母所育,嗜花爱笑,天真无邪,封建礼教的远离,造就了一个像山花一样烂漫、山泉一样净澈的少女。
作者着重于描写主人公的外貌美和清纯似水的性格。
婴宁一登场,作者就以十分传神的手法勾勒出婴宁不同风格的形象。
婴宁爱笑,在自己家中,她笑得前俯后仰;婴宁爱笑,在婆婆家中,她笑得简直无法走路;甚至在婚典的礼堂上,婴宁的笑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
婴宁坦率地将自己的本质性格暴露无遗,冲击着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人们。
作者满怀着理想,将自己对于归真返朴的人性的向往全全寄托在了这个小小的少女的身上。
“虽故逗,亦终不笑。
”婴宁来到了“人世”。
黑暗、混浊毁灭了婴宁,也毁灭了她的笑。
没有原因,就这样的。
停止了欢笑。
爱笑的纯清少女婴宁,在原先的环境中自由自在,想笑就笑,但到了“人间”后,却再也无法笑下去了,作者再次用他的笔深刻地揭示出婴宁所出的社会的黑暗。
在蒲松龄笔下,孤女婴宁是一个顽皮狡黠、不拘礼法、善良开朗的美丽女子。
作者通过叙述其与王子服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理想生活和美好人性的追求,对封建礼教和社会污浊的批判。
聊斋志异读后感提起《聊斋志异》,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些狐仙鬼怪的奇妙故事。
这本书啊,可真是让我爱不释手!在这本书里,蒲松龄先生用他那神奇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那些狐妖鬼魅,有的善良可爱,有的狡诈阴险,仿佛就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
我读着这些故事,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让我流连忘返。
其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婴宁》。
婴宁这个女子啊,简直就是个精灵般的存在。
她爱笑,那笑声就像春天里的花朵绽放,清脆动听。
每次读到她的笑声,我都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她生活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中,与花草树木为伴,与鸟兽虫鱼为友。
当王子服对她一见钟情时,她那懵懂无知的样子,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怜。
还记得书中描写婴宁第一次见到王子服的场景。
王子服在郊外游玩时,无意中看到了婴宁,只见她手持一枝梅花,笑容灿烂,眼神中透着纯真和无邪。
王子服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和笑容吸引住了,目光紧紧地追随着她。
而婴宁呢,似乎并没有察觉到王子服的注视,依然自由自在地走着,笑着。
她的裙摆随风飘动,仿佛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
后来,王子服为了找到婴宁,费尽了心思。
当他终于找到婴宁的家时,却发现那是一个隐藏在山林深处的小院。
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婴宁就在这花丛中,嬉笑玩耍。
她看到王子服时,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但很快又笑了起来。
那笑容,就像阳光一样温暖了王子服的心。
再说说婴宁和王子服成亲后的日子。
婴宁依然保持着她爱笑的天性,常常把家里弄得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是,她的天真无邪也惹来了一些麻烦。
有一次,她的笑声竟然惹恼了邻居的老太太,让王子服很是尴尬。
可是,婴宁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她依然是那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女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地被婴宁的性格所吸引。
她的纯真和善良,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总是被各种规矩和束缚所困扰,很难像婴宁那样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而《聊斋志异》中的这个故事,就像是一股清泉,流淌在我的心间,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和快乐。
聊斋学生读后感聊斋学生读后感聊斋学生读后感1在《聊斋志异》中的《婴宁》这章中,讲述了一个容貌美丽的狐仙婴宁与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恋的故事,婴宁有情有义、心灵纯洁,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可亲可爱。
虽说她是一只托给鬼母所养的狐狸精,可她并没有邪恶,喜欢笑。
她让子服将自我的父母合葬,并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对自我的关照,之后,子服的母亲给他们两个人主持了婚礼,一年过后,婴宁生下一个胖儿子,不认生,见人就笑,很像他母亲。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败。
我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
想到那里,还有谁没有理由再去好好学习,去把社会不规则的事情改正过来?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完美、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此刻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我为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在那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这些故事,让我入迷,我不禁大声朗诵起来,吸取其中的精髓。
聊斋学生读后感2其中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答,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称赞。
写得最多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感情篇章。
情节曲折离奇,幻化形象刻画得独具特色。
这篇文言小说集抓住了人们内心对鬼、妖的恐惧,和对神灵的深信不移,多处运用象征手法,把当时社会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堪。
以及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与此有共同之处,巧妙地到达了与读者产生共鸣的目地。
《狼》这篇文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资料情节曲折。
语言生动。
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猾的本性,也衬托屠夫的`勇敢机智。
这篇文言文反映现实生活中像狼一样贪婪、凶恶、狡诈却愚蠢的恶人,不滚怎样狡猾,不滚要耍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鬼、神之说,但在人们心中还是有“鬼神”之分的。
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以讲述奇闻异事为主的文学作品,其中的《婴宁》是其中一篇。
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子生下来的孩子婴宁,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他从小就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能力,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关注。
读完《婴宁》,让我对人生和命运有了更深的思考。
故事中的婴宁,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能力,他对人生和世界有着独特的看法和理解。
他的出现让人们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人们对命运有了新的认识。
他的命运注定与常人不同,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和接受,这让我深受启发。
这个故事还让我对人性和善恶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故事中,婴宁所展现的智慧和善良让人印象深刻。
他不仅能够看透人心,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人,让人们对他充满敬佩和尊重。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故事中也有一些人物展现出了自私和邪恶的一面,他们对婴宁的出现产生了恐惧和嫉妒,甚至想要除掉他。
这让我对人性和善恶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善良和真诚的品质。
除此之外,故事中的情节和描写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
《婴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通过阅读这篇故事,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对中国文学传统有了更深的兴趣。
总的来说,读完《婴宁》让我对人生和命运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我对人性和善恶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篇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中国文学传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兴趣。
通过阅读这篇故事,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聊斋志异婴宁读后感《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以其神秘、奇幻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其中的《婴宁》一篇,讲述了一个婴儿死后变成鬼魂,为了报仇而缠绕在人间的故事。
读完这篇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蒲松龄的文学魅力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故事中的婴宁是一个被宠爱的孩子,但他的父母却因为一场误会而被冤枉,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惨命运。
婴宁的父母为了报仇,死后变成了鬼魂,不断找寻机会来报复冤枉他们的人。
这个故事中,蒲松龄通过婴宁的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扭曲。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贪婪,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阅读《婴宁》,我感受到了蒲松龄对于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这个故事中,他通过婴宁的遭遇,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不公。
同时,他也通过婴宁的父母,展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对正义的追求。
除此之外,蒲松龄在《婴宁》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写,让整个故事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他通过对婴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冤枉的孩子的悲惨遭遇,以及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同时,他还通过对婴宁父母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对正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儿子的深深的爱。
总的来说,读完《婴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蒲松龄对于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通过婴宁的遭遇,他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展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性的扭曲和对正义的追求,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珍惜他们对我的爱和关怀。
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精选3篇)聊斋志异在刻画人物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短短的上千字,甚至几百字就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读书活动中你一定有很多感悟,在写聊斋志异读后感之前先来学习它的写法。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精选篇1)《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它借谈狐说鬼,来揭露和批判丑恶的现实社会。
《聊斋志异》突出地提出了几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首先,它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
在蒲松龄笔下,官吏都是一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他们无孔不入地刮地皮,为了金钱散尽天良。
席方平的父亲被富豪杨某害死,因为羊某贿赂了冥府的上上下下,席方平的父亲反而被拘押。
为他申冤的席方平遭到下油锅、锯解的酷刑。
阴司里面从上到下,都是一些“人面兽心”的官吏,使他们贪得无厌,徇私枉法,胡作非为,这阴司,不过是现实世界的虚幻手法而已。
蒲松龄尖锐地指出,那官吏本身,便是为非作歹的强盗:“官吏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成仙》)“天下官府而吏狼者,比比也。
”(《梦狼》)其次,蒲松龄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科举制下的民风士习、畸形社会加以真实细致的刻画。
蒲松龄十九岁时中秀才,但一生郁郁不得其志,长期靠设馆授徒为生,所以他对于科举制度有切肤之痛,看穿了这是一种坑害知识分子、埋没人才的制度。
《聊斋志异》写了许多人鬼狐妖的爱情故事。
其中有的讴歌生死想从的爱情,有的描述闺房嬉戏、夫妇恩爱。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礼教,流露出妇女解放的思想,但也常杂糅封建伦理纲常的说教。
耐人寻味的是,蒲松龄笔下的女主角,常常是些异类,是狐、鬼、仙魅。
她们纯洁、善良、痴情,为了爱情,她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她们的爱情不受金钱地位的影响,也从不屈服恶势力。
蒲松龄在她们身上寄托了美好理想。
《聊斋志异》还是一部世情小说,他对于那些伪君子,势利眼、市侩、夜郎自大、口是心非者做了深刻有力的讽刺鞭打。
《婴宁》读后感《婴宁》是一部令人震撼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生动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残酷。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之间的悖论,引人深思。
小说中的主人公婴宁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为了生活不得不从事卖淫行业。
她的经历让人心痛,却也将人类复杂的欲望和道德观念暴露无遗。
小说中描绘的一幕幕场景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年轻的女孩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是社会的剥削和传统观念束缚了她,还是她自身的选择和她眼中的生活质量?这些问题让人无法回答,却又让人深思。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王志远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富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人们对王志远的行为既愤怒又无奈,他所追求的是金钱和权力,而不是人性的真善美。
小说通过描写王志远的生活方式,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缺失。
我们不禁要问,为了金钱和权力,人们是否可以无视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底线?这个问题让人深感忧虑。
除了婴宁和王志远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婴宁的闺蜜小霞,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在困难面前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还有叶云飞,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亮。
这些人物形象通过各自的经历和选择,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引发了大量的思考和讨论。
《婴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悖论令人震撼,而作者以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这些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完这部小说,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我们身处一个世界,周围充满着诱惑和挑战,但是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是追逐物质的欲望,还是坚守自己内心的真善美?这些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而《婴宁》通过一系列动人的故事和精辟的观点,引发了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总之,《婴宁》是一部有力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故事,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凉。
这部小说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思考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价值观念。
聊斋志异之婴宁读后感(精选3篇)聊斋志异200字读书笔记篇1《聊斋志异》读书笔记《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人。
这部集鬼怪、幻想之大成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做是清代小说创作的高峰,在某种程度上有权代表中国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
读《聊斋志异》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神秘诱人的世界。
在这里,各种鬼怪狐精、奇事异闻层出不穷,共同勾绘出一个奇幻的世界。
有幽冥地府的百态人生,也有现世生活的翻版与镜像。
其主题包括人性的张扬、爱情的咏叹、婚姻的追求、生命的尊严等,融合了缤纷的想象和深沉的现实,表现了丰富的人情和热烈的激情。
那些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爱情,凄美动人,震撼人心。
其中很多故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佳话。
然而,《聊斋志异》并非空洞的说教或无意义的荒诞。
作者通过鬼怪世界中展现的现实人生,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他笔下的鬼怪,很多都是真实社会中各种人性的投射。
如《促织》反映了明末宫廷的奢靡与贪污,通过小蟋蟀的命运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席方平》则表现了人们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卑微,席方平的形象正是作者追求公正、批判黑暗的化身。
在艺术手法上,《聊斋志异》融汇了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采用了想象、夸张、象征等多种手法,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它的语言简练优美,细腻传神,显示出文言文的优美和魅力。
总的来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文言小说集。
它既是一部描绘鬼怪世界的奇书,也是一部反映现实人生、批判社会黑暗的有力武器。
它的阅读不仅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和传承。
聊斋志异200字读书笔记篇2《聊斋志异》这本书是我同学推荐在暑假里要看的书,起先我对这本书根本没有兴趣,觉得都是说那些妖狐、幽冥世界没有什么好看的,等看完其它九本书才懒洋洋的翻开这本书,读完第一个故事后立刻被它生动的描写吸引住了。
《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一个个故事人物生动感人、离奇曲折、书的内容十分广泛,表面上看上去只是狐鬼精怪的事情,但故事里却包含着一层层的意思,我知道书中的的恶鬼就是当时欺压老百姓的贪官污吏,那些软弱的书生就是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作者蒲松龄是借用这些故事来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情被迫人民的痛苦,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
《聊斋志异》读后感《<聊斋志异>读后感》《聊斋志异》,这本充满了奇幻与神秘色彩的书,就像一个装满了奇珍异宝的神秘宝箱,让我一打开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在这本书里,蒲松龄先生用他那支神奇的笔,描绘出了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那些狐仙鬼怪,不再是让人恐惧的存在,反而充满了人性的温情与善良。
他们有的聪明伶俐,有的深情款款,有的调皮可爱,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只是多了一些神奇的法术罢了。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婴宁》。
婴宁这个女子,她的笑声就像春天里最动听的风铃,清脆悦耳,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她爱花成痴,走到哪儿都带着花,笑起来的时候,那花朵仿佛都因为她的快乐而更加娇艳。
我还记得书中描写婴宁第一次出现在王子服面前的场景,那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王子服在上元节出游,无意中看到了婴宁。
只见她手持梅花,笑容灿烂,一身粉色的衣裳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灵动的光芒,那光芒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王子服一下子就被她的美丽和纯真所吸引,从此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中。
后来王子服费尽心思找到了婴宁的住处,才发现她居然是狐仙所生。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婴宁的善良和纯真,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她在园子里和丫鬟们嬉戏玩耍,笑声传遍了整个院子。
她会把花插得满头都是,看起来就像一个花仙子。
而且她还特别聪明,虽然有时候会故意捉弄别人,但那也是因为她的天真无邪。
还有婴宁和王子服成亲的时候,那场面热闹非凡。
婴宁穿着大红的嫁衣,头上盖着红盖头,可是她却忍不住偷偷掀开一角,露出那标志性的笑容。
宾客们都被她的可爱所感染,整个婚礼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婴宁的命运也并非一帆风顺。
当她因为过于天真而惹出了一些麻烦后,她也开始学会了收敛自己的笑容。
这让我感到特别的心疼,仿佛看到了一颗原本闪闪发光的星星渐渐失去了光芒。
不过,好在最后婴宁还是保持了她内心的那份纯真和善良。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无论世界多么复杂,我们都要努力保持自己内心的那份纯净和美好。
中学生读《聊斋志异》有感中学生读《聊斋志异》有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读《聊斋志异》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知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读书,喜欢上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典范,初中时学的《口技》等,都是出自《聊斋志异》,以前看到《聊斋志异》总觉得不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看,甚至现在也以为是比我们年龄更大的人看的。
也许是与蒲松龄老先生描写的故事有关吧。
《聊斋志异》一书中,谈的大多数是鬼,狐,通过鬼狐写人鬼之间的恋爱,神鬼之间的私情。
在我们心中鬼狐都是一些坏的恶劣的东西,而在老先生的笔下,塑造的确是一些善良可爱的狐鬼花妖,神异灵怪,现在电视上《聊斋》也被广泛的观看,也许是因为里面形形色色的故事有关吧。
在《聊斋》中,总会让人感觉到有对社会的不满,也许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吧。
蒲松龄老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当时社会环境和长辈思想的影响,自幼便热衷科举,但由于运气不佳,科场失意,直到71才成为一名贡生。
家道中落的窘境是他有机会亲自体会下层社会的疾苦。
官场的腐败,科举的弊端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
这些使他对现实愈加痛恨,为了宣泄心中的愤懑和不满,他只用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用虚构的故事揭露封建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揭露科举制度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毒害。
《聊斋》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立像爱情的向往。
我看《聊斋》中大都用人的名字为题目的。
其中《阿宝》《婴宁》脍炙人口。
《婴宁》中的婴宁是一个狐仙,她总是笑个不停,王生在一次游玩中遇到了婴宁,被他的美貌迷住,最后找到婴宁,而婴宁是她母亲的姐姐的女儿,按理说两人不能结婚,但还是《期间发生了许多事,但两人始终不离不弃,最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像婴宁一样,一直笑个不停。
两个人过上了幸福了生活。
《聊斋》中讲述的.大多数故事结局都是美好的。
这也许就是蒲松龄老先生所期盼的生活吧。
笑仙之笑与悲
阅完诸篇,独喜婴宁。
聊斋先生亦难得道出“我婴宁”三字,显见其倾心。
且婴宁虽一女子,倒似有魏晋风度,阮籍嵇康之风,颇得我心,更何况此奇女子乃蒲留仙释道儒三流之倾注。
婴宁之形象首先即是“拈花一笑”,不禁让人想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婴宁在上元佳节“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这拈花一笑,道出了婴宁的超凡脱俗,也传达出了佛祖所传的那种纯净无染,无拘无束,超脱一切,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境界,且这种境界远非此种言语所能传达。
当王子服寻佳人再会之时,婴宁“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含笑拈花而入,又一次拈花微笑,细细玩味,这是多么高妙的境界!
拈花一笑的婴宁美得让人心碎,而其顾婢子笑言“个儿郎目灼灼似贼!”又无疑显示出其天真无邪与大胆无忌,直言道出心中所想,试问寻常女子可有此等言语?
而其“遗花地上,笑语自去”,颇像《西厢记》中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
于是王子服“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且此遗花---梅,亦媒也,婴宁以梅留意,子服怀梅袖中,负气自往,一段因缘以此为媒,由此展开。
婴宁所居之处乃“乱山合沓”、“空翠爽肌”、“丛花乱树”,虽处山野,却意甚修雅。
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婴宁天真纯朴的性情,真如婴孩般的可爱,就像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纵观全篇,婴宁的笑尤为突出,在离开鬼母之前,除拈花一笑,就是嬉不知愁。
鬼母道其“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唤之来,先是闻户外隐有笑声,而后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但女忍笑而立,确是嬉不知愁,那么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纯如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鬼母认为“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然此种“呆痴”倒亦是一种境界,不识愁滋味的境界,羡煞多少为世事烦扰的俗人呢?
当王生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她是明白王生之意的,心中十分欢喜,故而大笑,但她知道世俗人最讲礼教,于是她对婢说“视碧桃开未?”以碧桃为由,立马逃到外面,且走时“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这是为博得心爱人好感的行为,但到了门外,实在难忍,“笑声始纵”,她内心实在高兴欢喜,要她如此压抑实为不易,而这一纵声长笑,又是多么狂放不羁,不禁让人动容,不知阮籍在此,是否有汗颜之意?
接下来的一段颇为经典。
“生扶之,阴捘其腕”,此处细节,王子服暗中捏了婴宁的手腕,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婴宁笑什么呢?竟笑得良久乃罢,自然是笑王子服,一是高兴欢喜而笑,但亦有揶揄之意,既然喜欢她,却不敢大胆表露,而是偷偷地捏她,笑他畏惧封建礼法,偷偷摸摸,所以后来才以看似痴傻的言语逼迫他说出真话。
在婴宁看来,任何世俗的伪饰都是不需要的。
王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以示相爱不忘,而婴宁却说了一些颇为让人喷饭的话“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她故意问王子服看似痴傻的问题,实际上是迫使王生真实地表露内心,这里多是婴宁的戏弄语,乃其小孩子心性,甚觉好玩,但又处处透着狡黠。
若是真不知王生为何意,何须俯首思良久也,方曰“我不惯与生人睡。
”而其后,母问园中所言,婴宁说:“大哥欲我共寝。
”王生大窘,急目瞪之。
女微笑而止。
这“微笑而止”,可见婴宁之狡黠可爱,戏弄之耳,看着王生如此大窘,急目瞪之,颇觉有趣。
同时也知婴宁懂得适可而止,并非一无所知。
婴宁的形象自是跃然纸上,生动活泼。
之后王生急以他词掩之,小语责女。
王生曰:“此背人语。
”女曰:“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婴宁又一次表现出痴憨之态,然其言却有深意,“寝处亦常事,何讳之”,此话似是一语双关,表面似说人睡觉乃常事,实则可能暗含男女之事乃人之自然本性也,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嘲讽,指出世人的虚伪,既是常事,又何讳之,岂不伪饰?且“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之语乃是以世俗孝顺纲常诘之,当然亦有婴宁孝顺之意。
待王生将婴宁带回家中,王母等对她存有怀疑。
于是“室中嗤嗤”,“浓笑不顾”,“极力忍笑”,“翻然遽入,放声大笑”,婴宁的这些憨痴表现令王母感叹:“此女亦太憨。
”且令满室妇女,为之粲然。
这就是婴宁所要的效果,大家都在猜疑她的身份,她必须保护自己,于是她的笑成了迷惑众人的一种幻相,这是一个女子面对整个世俗社会的智慧。
但我不知道她在如此浓笑不顾,放声大笑之际,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酸楚?她是孤零零一个的面对周遭世俗众人别样的目光。
所以当“母疑其为鬼,入告吴言,女略无骇意。
又吊其无家,亦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此句甚让人生悲,婴宁无骇意,殊无悲意,孜孜憨笑,不过是障眼法,是一种自我保护,表现出憨态,是让王母对她放心。
可实际上,婴宁又岂是无悲意的,她自小无父,又遭母抛弃,孤苦伶仃,唯有鬼母相依,始有今日。
对照她后来的痛哭流涕,可见其哀之深,悲之切,她在世俗人面前,一直压抑着自己,以求能容于其中。
所以“昧爽即来省问,操女红精巧绝伦”,她尽量使自己表现的更符合世俗人心中儿媳的形象。
然其天性难改,“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笑是她的天性,亦是她自我保护的工具。
“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其笑狂,又一次点出了其狂放之性情,犹一女侠也,但又嫣然且媚,不失小女儿之美,故人皆乐之,她的笑能解王母忧怒,能使奴婢小过免遭鞭楚,她的笑是多么具有魅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魔力,她能感染周围的人,与她一起欢笑。
然而周围的人是没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她的内心深处萦绕的悲哀又是哪个世俗人可以参透的?所有人都为她的笑迷惑了。
她与王子服成亲之时“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遂罢”,不禁让人想起阮籍所言:"礼岂为我设邪!"这是婴宁向世俗礼教抗争的精彩胜利,而且她的方式及其巧妙有效,用她惯常的笑顺其自然地抵抗礼法,几乎不着痕迹,婴宁是多么智慧的奇女子啊,阮籍猖狂,不拘泥世俗礼法,他使白眼,大醉酒,可是白眼惹人气,醉酒伤己身,可见阮籍如此狂生尚不如婴宁妙心。
“生以憨痴,恐泄漏房中隐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
”王子服这一十四入泮绝慧的男子,与婴宁最亲近,亦是不了解她,尚以其憨痴,可见婴宁隐藏之深,如此慧心,妙心,巧心即使是世俗绝慧男子亦不如的,她又怎肯对外道一语耶。
可是如此隐藏的婴宁内心必然是痛苦的,在与鬼母生活时,她无需隐藏,无忧无虑,天真无邪,自由自在,可是进入世俗社会后,不得不隐藏真正的自我,她没有一个能倾诉内心的完全信赖之人,她是如此孤独悲哀,却依然微笑着,而且笑得这么美,这么醉人,这难道不震憾人心,不让人为之悲痛吗?
婴宁爱花成癖,尤甚金钗,可见其出尘不凡,鲜花易谢,世俗人怎肯为花而典至贵金钗?但婴宁是浪漫的,她已为人妻,还会攀登其上,摘供簪玩,尤见当日山村之中“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之娇态,其小孩儿贪玩之心性尤尚在也,且“母时遇见,辄诃之,女卒不改”,其淘气天真贪玩,本性使然,甚为可贵。
然西人子之事,却令婴宁“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王母说“人罔不笑,但须有时”,就是要求她在封建阴影中强颜欢笑。
我婴宁可不吃这套,若不能随性而笑,倒不如不笑,虚伪做作之笑我婴宁岂会!
且西人子之事亦被作者称为“墙下恶作剧”,可见聊斋先生也明确地点明婴宁只是“似全无心肝者”,实际上“其黠孰甚焉”,真乃一小狐狸也,她的孜孜憨笑不过是迷惑众生的表相。
但在长久压抑之后,婴宁终在一夕对生零涕,这既是一种压抑的爆发,亦表明婴宁最终融入了世俗社会,她已不复前笑,在经历了世俗的种种之后,成长为符合封建礼法的“宁姑”,她不会再骂王子服“个儿郎目灼灼似贼”,不会再攀登花树,摘供簪玩,俯视“天夫”,而是对生零涕,哽咽而语相求“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且此话还不得不带着世俗语。
于是在荒烟错楚中,果得媪尸后,“女抚哭哀痛”,她哭的是怎样的撕心裂肺啊!她那凄怆的心谁能理解啊?我们何曾想到曾经那个拈花一笑,嬉不知愁,浓笑不止,纵声狂笑的婴宁会如此痛哭流涕!她抚着鬼母的尸体痛声哀哭,她的哭是对长期压抑束缚的悲痛的发泄,是对自己一去不复返的欢笑的祭奠,是对与鬼母生活无拘无束的深深怀念,是对世俗礼法吃人本质的血泪控诉!她哭得肝肠寸断,惊天地泣鬼神,而周围的世俗人只会感叹“好一个礼教典范的孝女呀”。
幸而天见垂怜,婴宁生得一子,“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你世俗礼教且猖狂,试看后世风云如何变!
最后作者亦言“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何常憨耶。
”是啊,婴宁在世外桃源般的荒野生活时,其笑完全是自然随性的,她俨然一只无拘无束的小兽物,欢快的生活着。
然而当与世俗社会接触后,虽时有随性之笑,但其笑背后则增添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我不自禁要拿阮籍与之对比,两人均天性不拘礼法,狂放任性,一个恣情于酒,以醉酒避司马氏,一个狂纵于笑,以笑抗礼俗之法。
且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而婴宁以各类之笑示己之爱憎。
两人最终都是与世俗妥协的,但内心深处却有着无穷的悲痛,“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其母终,阮籍曾“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婴宁哭鬼母何其相似,有穷途之哭,有失母之痛,且都是如此深沉悲哀。
婴宁如此一小女子直与狂生阮籍比肩,且聊斋先生亦不自禁道出“我婴宁”三字,可见其寄托倾注之心,笑仙婴宁之笑与悲实是先生之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