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章解释条款

新《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章解释条款

新《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章解释条款
新《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章解释条款

第七章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

一、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

本章共有6节,由“7.1基本要求”、“7. 2燃烧设备及系统”、“7. 3制粉系统”、“7. 4汽水系统”、“7.5锅炉水处理系统”、“7.6管道阀门和烟风挡板”组成。本章主要变化为:

●增加了燃烧设备及燃烧系统的要求;

●增加了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要求;

●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的内容和要求。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的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配置提出的总体要求。内

容包括:燃烧设备及系统、制粉系统、汽水系统、锅炉水处理系统、管选阀门和烟

风挡板等设备及系统。其配置的原则是,首先强调了与锅炉型号规格相匹配,在满

足锅炉性能的前提下应保证运行安全、节约能源[即:节约燃料(包括点火稳燃用)、降低系统自身电耗]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

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该法

同时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

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解释解释:本条放是对锅炉燃烧系统应当根据锅炉设计燃料进行配置的规定锅炉燃

烧系统包括燃烧方式、炉膛型式、燃烧设备和燃料制备系统。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

燃烧特性。锅炉燃烧系统不与燃料相匹配,将导致燃料燃烧困难、不易燃尽、能耗

●条款解释:本条款主要是对燃烧器安全技术及其型式试验的要求;燃油(气)锅炉

燃烧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不但关系到安全.同时也步及环保和节能。为了保障燃

烧器的安全运行,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实施的特

种设备安全技术法规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针对燃

油燃气燃烧器的结构与设计、安装与系统、运行与维护,安全与控制装置、技术资

料与铭牌要求等做出了规定。其中,对重要的点火装置和火焰监测装置做出如下规

定:

第十三条燃烧器应当设有点火装置,并且能够保证点火燃烧器或主燃烧器的安全点火。

第十四条燃烧器应当设有火焰监则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①能够验证火焰是否点燃;

②火焰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能够使其不受外部信号的干扰;

③在点火火焰和主火焰分别设有独立的火焰监测装置的场合,点火火焰不能影响主火焰的检测。

根据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五、六条的规定,燃烧器在设计定型后,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具有燃烧器型式试验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燃烧器检测机构)进行型式试验,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方能投入使用,并且每4年进行一次抽查。型式试验按照《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SG ZB002-2008)进行。《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 SG ZR002-200)针对燃油(气)燃烧器的安全技术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试验项目和方法等做出规定,同时对试验报告做出统一要求。

●条款解释:本条是燃油(气)燃烧器与上游之间应有手动快速切断阀的规定。需要

时,可以用手动的方法切断燃油(气),切断阀的设置地点应便于操作并能防止误

触、误碰、误操作。

●条款解释:为了保证安全用气,本条款是对具备燃气系统的锅炉,在燃气供气主营

路上,应当装置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阀组做出的规定。

燃气系统:由气源、输配系统(包括:承压燃气管道系统和调压系统等)和用户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中缺一者,不认为具备燃气系统。

供气主管路:如释图7-1所示,锅炉房主管路为入室母管和干管,支管为单一终端设备管路。

燃气系统管路上设置放散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35洲与《城镇燃气切断阀和放散阀》,放散阀是一种当某种暂时原因使控制点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即排放一定量的气体的阀。燃气安全放散阀用于监视整体设备各级调压器的出口压力,当超压时可自动开启,释放超压燃气,达到保护下游设备的作用,保证用户的安全用气。放散阀主要实现三个作用(1)超压泄放(超压放散);(2)管路吹扫置换泄放(吹扫放散);(3)管路内泄漏泄放(泄漏放散)。泄放出的气体均通过泄放管排到安全区域。

1.对于超压放散

释图7-1

(1)在燃气主管道上,按照城市燃气设计规范及锅炉房设计规范都要设置放散.但这种放散是安全作用的放散。在燃气主管道上,燃气调压站出口管路上必须设置自动安全放散阀。因为燃烧器配套的安全切断阀及二级调压阀一般均为低压阀,需要保护,如果超压导致安全阀及二级调压阀失灵,则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运行中,如果燃气调压站超压,就会导致燃烧器的运行不稳定,甚至出现不安全事故。因此,自动放散阀对管路和设备其有高压自动保护的功能。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放散阀自动开启,气体泄放到放散管排出泄压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放散阀关闭。

(2)在进燃烧器前的各分支管路上,由于TSG ZB00l-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十八条已规定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统上游至少设置一只压力控制装置,且该压力控制装置联锁主燃气控制阀。该要求实现了对设备(燃烧器)的超压保护(支管管路超压由主管超压泄放保护系统进行保护),因此没有必要在支管路上再增加一层起安全作用的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保护。

2.对于吹扫放散和泄漏放散

吹扫放散目的是在检修或点火前,将管道内的空气/燃气混合物吹扫干净。

一般在管通的盲端设置放散管,在放散管根部设置手动切断阀,用于在吹扫过程中,实现放散管的关闭和打开。但对于吹扫放散,目前只在技术手册上有这种做法,尚未见各种规范和标准的强制要求,实际情况也表明,一些中小功率燃烧器的燃气管道上也未设置吹扫放散,因此此处也不做要求。

泄漏放散是为了预防管道内泄漏,保护下游设备而采取的措施。一般在被保护设备安全切断阀上游管段设置自动放散阀,自动放散阀与安全切断阀形成互锁方式使用。由于TSG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已规定额定输出热功率大于1200kW的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统设置阀门检漏装置,因此此处不再对阀门泄漏做强制泄漏放散要求。但如果燃气控制阀系统带有泄漏放散的,其放散管有要求,即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二十八条“带放散装里的燃气控制阀系统,放散管的直径应当不小于上游主燃气控制阀有效孔径的25%。”以及第四十一条“燃气控制阀系统带放散阀的,其排空管出口必须直接通向室外,且高于建筑物2m。”

在投产、停炉、检修时要对管道进行试压、吹扫、气体置换等作业。进行此类作业,是对自动放散阀上游法兰进行盲板封堵后,通过旁通手动阀开启进行作业气体的放散。此时为防止管路终瑞设备损坏,均在支管路手动切断阀上游法兰处进行盲板封堵。支管手动切断阀

下游不参与主管路的试压、吹扫和气体置换。

综上所述:只对锅炉房燃气主管要求设置具有联锁功能放散阀组。支管路如果具备调压功能,从安全可靠性出发,建议也应配置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阀组。本条款也适用于具有燃气系统的使用燃气点火的锅炉。

●条款解释:针对燃用高炉煤气、焦炉谋气等气体燃料的锅炉的燃气系统,本条款明

确规定对其要安装一氧化碳等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和燃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安全的

规定。一氧化碳等有害可燃气体的泄漏不仅会造成火灾隐患,还会发生人身伤亡事

故。国内钢铁企业的锅炉经常燃用高炉煤气,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管路的泄漏会引起人员的中毒死亡。在炉前支管路系统、炉前总管路系统及危险点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锅炉点火装置的要求。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和国

际石油价格上涨,节约燃煤锅炉点火、稳燃用油对降低运行成本十分重要。近年来

等离子点火装置、微油点火装置等节油燃烧技术已很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大型火电

机组锅炉,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该项技术的应用,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在使

用过程中要注意锅炉与点火设备的配合,防止燃烧器的结焦、烧损、控制好锅炉的

升负荷速率、加强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吹灰、注意再热器的保护等。对于不采用上述

节油点火装置的锅炉,也应使点火装置具有适当的调节功能。煤粉锅炉的点火设备

应具有足够的容量,防止由于点火输入能量小,不足以维持正常着火的情况下继续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前进料口处密封措施和启动床料的规定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入炉点通常位于炉膛来压较高的部位,为防止烟气反窜烧

毁给煤机,需在每段给煤机的入口处引入风压高于给煤点床压的二次风(或一次

风),对给煤系统加以密封。

当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床砂启动时,若Na2O和K2O过多(国外提供的数据用床莎启动时,床砂中Na2O含量应小于2%,K2 O含量应小于3%。用原床料启动时碳含量应小于2%),因其熔点较低,易造成床料结块,甚至结焦。当用原床料启动时,碳含量大也易造成床面结焦。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具有高脱硫效率、低NO x排放、高碳燃尽率、燃料停留时间长、强烈的颗粒返混、均匀的床温、燃料适应性广等优点,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洁净谋燃烧技术。随着CFB锅炉燃烧技术的不断发展,CFB锅炉容量也在快速增

大,大型化高参数已成为CFB锅炉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外已完成600MW级及800 M W 级的超临界大型CFB锅炉设计,300MW CFB锅炉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由循环流化床燃烧室、高(中)温分离器、固体物料循环系统、给料系统、尾部受热面等组成。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管道中风粉混合物流速的限定。为了避免在煤粉管道中,

发生煤粉沉积而引起煤粉爆燃,按照电力行业的规定,原则上,直吹式制粉系统从

磨煤机分离器出口至煤粉燃烧器的管道中,风粉混合物流速应不低于18m/s。煤粉

管道中风粉混合物的流速可通过冷态调整来确认。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管道间应当具有良好的风粉分配特性的原则要求。良好

的风粉分配特性是锅炉高效、清洁燃烧的必要条件,也是锅炉安全运行的保证。良

好的风粉分配特性可以使锅炉沿宽度方向温度场分布均匀,避免产生热力偏差。

根据电力行业的要求,各燃烧器(或者送粉管)之间的偏差不宜大于下列要求:

①风量偏差不大于5%;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的规定。我国电力行业长期以来在防止制粉

系统爆炸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DL/T435-2004《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和

DL/T5203-2005《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枝术规程》中对防爆要求作了

原条款:《蒸规》第181条。

《蒸规》第181条锅炉的给水系统,应保证安全可靠地供水。

锅炉房应有备用给水设备。给水系统的布置和备用给水设备的台数和容量由锅炉房设计单位按设计规范确定。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给水系统的安全要求。本条款是对《蒸规》第181条的修改,

删除了“锅炉房应有备用给水设备”规定,将“给水系统的布置和备用给水设备的台数和容量,由锅炉房设计单位按设计规范确定。”改为“给水系统的布置、给水设备的容量和台数按照设计规范确定”。

锅炉的给水系统,应保证可靠地向锅炉供水。给水系统包括水源(软水箱)、给水泵(包括备用给水泵)、给水管和有关阀门。给水系统必须处于正常状态,才能保证锅炉运行时连续不断向锅炉供水。

锅炉给水泵的数量和容量的规定。给水泵的总流量应能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110%。给水量应包括锅炉蒸发量和排污量。是否需要备用给水泵以及其数

原条款:《蒸规》第177条(略)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应当装设自动给水调节装置的规定。保留《蒸规》第177

条规定,将“司炉工人”修改为“锅炉操作人员”。锅炉运行中要不断向锅炉内进水。

由于锅炉负荷的变化,向锅炉内的进水量不是均衡的。锅筒内水位变化、蒸汽流量等信号驱使自动给水调节器动作,加大或减小向锅炉内进水。给水调节系统分为单冲量、双冲量和三冲量三种形式。单冲量调节器仅是根据水位一个信号而改变调节阀的开度;双冲量调节器是根据水位信号和蒸汽流量信号改变调节阀的开度,双冲量调节器的调节效果和准确性要优于单冲量调节器;三冲量调节器是根据水位信号、蒸汽流量信号和给水流量信号改变调节阀的开度。锅炉进水量的调节,除自动给水调节器外,还应在便于操作的地点装设手动控制的给水装置,一旦自动给水调节器发生故障,能够及时对锅炉进水。

对于根据额定蒸发量的大小来要求装自动给水调节器,自1987年版规程规定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的锅炉应装自动给水调节器以来,证明是可行的,有利于锅炉保持正常水位,防止发生缺水造成事故。

原条款:《蒸规》第180条(略)。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工作压力不同的锅炉配置相应蒸汽管和给水管的安全要求。工作

压力不同的锅炉,应有各自独立的蒸汽管道和给水管道,以便锅炉运行相互不干扰。若采用蒸汽母管,在压力较高的蒸汽管道上应装有自动减压装置,以防止蒸汽母管超压,也避免影响压力较低的锅炉的正常运行。在工作压力较低的蒸汽管道侧应装防止超压装置,使母管中压力较高的蒸汽不能进入低压侧。

对于采用给水总管时,压力差的要求不是太严格,不同压力的压力差只要不超过最高压力的20%,就可以直接由总给水管向锅炉给水。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带有外置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见释图7-2)而设置紧急补

给水系统的规定。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及热回路内有大量的热物料,其蓄热量很大。当电厂失电时给水泵停运,锅炉给水中断,此时这些高温物料将放出蓄热传递给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水冷壁中的存水继续蒸发,锅筒水位下降。对于有外置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外置换热器中的过热器和再热器被物料淹没,其传热量很大,因此更为危险。为保证有足够的蒸汽冷却和维持正常的锅筒水位,对带有外置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应设置紧急补给水系统用柴油泵补水。见释图7-3

释图7-2带有外置式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示意图

原条款:《蒸规》第175、176条。

《蒸规》第175条不可分式省煤器入口的给水管上应装设给水切断阀和给水止回阀。对于单元式机组,锅炉的给水管上可不装给水止回阀。可分式省煤器的入口处和通向锅筒(锅壳)的给水管上都应分别装设给水切断阀和给水止回阀。

《蒸规》第176条给水切断阀应装在锅筒(锅壳)(或省煤器入口集箱)和给水止回阀之间,并与给水止回阀紧接相连。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给水管上装设给水切断阀和给水止回阀及其相互位置的规

定。本条款对《蒸规》第176条、第175条规定进行合并修改,新规程规定“单元机组省煤器入口可不装切断阀和止回阀”,是因为单元式机组锅炉的给水泵的出口处均装有止回阀和切断阀。

“给水切断阀应装在锅筒(锅壳)(或省煤器入口集箱)和给水止回阀之间,”的思路,是在80年版规程以来的保留条款,其安装位置是按水的流动方向,切断阀在止回阀之后。

给水管上装切断阀和止回阀,一方面可以切断或调节(切断阀有调节流量的作用)进入省煤器的给水,同时一旦给水泵发生故障可防止省煤器中的水倒流。

原条款:《蒸规》第173条。

《蒸规》第173条主汽阀应装在靠近锅筒(锅壳)或过热器集箱的出口处。单元机组的锅炉,主汽阀可以装设在汽机入口处。立式锅壳锅炉的主汽阀可以装在锅炉房内便于操作的地方。锅炉与蒸汽母管连接的每根蒸汽管上,应装设两个切断阀门,切断阀门之间应装有通向大气的疏水管和阀门,其内径不得小于18mm。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主汽阀设置的规定以及对锅炉与蒸汽母管连接时的安全要求。本

条款是对《蒸规》第173条规定修改。增加了“锅炉出口与第一个切断阀(主汽阀)间应当装设放汽管及相应的阀门”。

主汽阀的位置主要是考虑操作方便,一般情况下是装在靠近锅筒或过热器集箱出口处。

锅炉与蒸汽母管连接的每根蒸汽管上应装两个切断阀,这是对多台锅炉并联于同一根蒸汽母管的要求,保证严密切断锅炉与蒸汽母管的通路,同时又能防止运行锅炉对停用锅炉的影响。切断阀包括截止阔和闸阀。截止阀不仅有切断蒸汽通路的作用,还有调节蒸汽流量的作用。闸阀只有切断通路的作用,而无调节流量的作用。

两个切断阀之间应有通向大气的疏水管和阀门。锅炉启动前打开疏水管上的阀门,放出两个阀门间的冷凝水,防止锅炉启动后发生水击现象。锅炉启动后,应将疏水管上的阀门关闭。

主汽阀前应当设置放汽管及相应的阀门是新增内容。多台锅炉并联运行时,在每台锅炉的主汽阀前应当设置放汽管及相应的截止阀。对母管制的电厂或用户,当一台锅炉停炉检修时,在关闭锅炉主汽门后应先开启放汽管的手动截止阀,确认未发现蒸汽流出后,方可启动检修程序,以防蒸汽泄漏伤人。

原条款:《蒸规》第174条。

《蒸规》第174条额定蒸发最大于或等于2201/h的锅炉应装设遥控的向空排汽阀。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未设远程控制排汽阀或者动力驱动泄放阀的规定。本条款对《蒸

规》第174条进行了修改,将“额定蒸发最大于或等于220t/h的锅炉”改为“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未设置有可回收蒸汽的旁路系统时”,将“应装设遥控的向空排汽阀”改为“应当装设远程控制向空排汽阀或者动力驱动泄放阀”。

对于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20t/h的锅炉),基本上都是用于发电(配50MW或及其以上发电机组)。当由于某种原因汽轮机甩负荷时,如锅炉没有设置可回收蒸汽的旁路系统,锅炉不可能与汽轮机同步停炉,为了防止锅炉超压,必须及时采取向空排汽措施。由于锅炉锅筒(或过热器出口集箱)的位置较高,锅炉操作人员从操作室到锅筒上直接排汽时间来不及,因此要求在锅炉操作室内装设向空排汽阀或者动力驱动泄放阀的远程控制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时将锅炉内的蒸汽排出,防止锅炉超压。排汽阀的排放能力

原条款《蒸规》第179条(略)。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有聚集空气处应装设排气阀的规定。本条款是对《蒸规》第179

条规定的保留。在锅炉一些易于聚集空气的位置应设置排气阀,以便锅炉启动前顺利上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配置水处理系统的要求。由于锅炉参数、类型不同,给水和

锅水加药处理的方式也就不同,规程不便于一一列出给水和锅水加药处理的方式和加药种类,只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为了规范水处理系统设计,分别规定了工业锅炉和电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应配备连续监控水汽质量的规定。随

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对A级高压及以上发电锅炉,配备在线化学仪表,连续监控

水汽质量。

同时有条件的还可配置微机监控,以确保安全稳定的生产。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水处理设备制造质量的原则规定。为了控制水处理设备的制

造质量,水处理设备制造质量应该符合JB/T2932《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GB 18300

《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技术条件》、GB/T19249《反渗透水处理设备》、HG/T 3134

《流动床钠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 10325《锅炉除氧器技术条件》、DL/T

原条款:《蒸规》第]71条。

《蒸规》第171条几台锅炉共用一个总烟道时,在每台锅炉的支烟道内应装设烟道挡板。挡板应有可靠的固定装置,以保证锅炉运行时,挡板处在全开启位置,不能自行关闭。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几台锅炉共用总烟道的要求。本条款是对《蒸规》第171

条规定的修改,将“挡板应有可靠的固定装置”改为“装设有可靠限位装置的烟道

挡板”;删除了原条款“以保证锅炉运行时,挡板处在全开启位置,不能自行关闭”

的要求,这样修改,保留了原意,文字更简练。

本条款是自1980年版规程以来一直保留的内容。主要是根据1979年大港电厂炉膛爆炸事故教训提出来的。此台锅炉烟道内的挡板既无操作装置,也无固定装置。运行中,烟道有一定程度的振动,加上烟气流动时对挡板产生一个关闭的力矩,造成挡板关闭。大港电厂炉膛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烟道内的挡板在锅炉运行时自行关闭导致炉膛内压力升高,燃烧恶化,引起熄火,发生炉膛爆炸。

几台锅炉共用一个总烟道时,在每台锅炉支烟道内装设有可靠限位装置的烟道挡板,防止运行锅炉的烟气串入到停用锅炉的炉膛或烟道内,以保证停运锅炉支烟道内的挡板处于关闭状态,运行锅炉的烟道挡板处于全开启的位置。

原条款:《蒸规》第172条(略)。

●条款解释7. 6(2)、(3)条款是对锅炉管道阀门和烟气挡板标识的规定。规程规定

锅炉管道上的阀门和烟风系统挡板有明显标志,有利于操作人员正确判断调节阀门

的状态,避免将阀门的关闭状态误认为开启状志,防止误操作造成不良后果。装设

在便于操作的地点,目的是便于操作。

药事管理学题库练习题

《药事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药事管理: 2.药品: 3.处方药: 4.基本药物政策: 5.药品标准: 6.药品注册标准: 7.国家基本药物: 8.药学职业道德: 9.中药: 10.麻醉药品: 11.精神药品: 12.医疗用毒性药品: 13.放射性药品: 14.药品广告: 15.药品不良反应: 16.专利: 17.药品注册: 18.处方: 19.药品召回: 二、填空 1.CFDA的英文全称是,中文全称是。 2.药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3.我国执业药师考试由和统一组织。 4.全国药品检验的最高技术仲裁机构是。 5.负责组织编纂《中国药典》及制定、修订国家药品标准,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工作的专业管理机构是。 6.《药品管理法》规定对药品生产实现许可证制度,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持有,有效期为年。 7.非处方药必须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零售药店出售,非处方药经审批可以在其他商店零售。 8.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 9.《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英文简称是___________,《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英文简称是___________。 10.《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1.中药主要以三种形态出现,即、、。 12.申请延长保护期的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应当在保护期满前个月,由生产企业依照《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 的程序申报。 13.在委托生产管理中,发生赔偿、民事等纠纷时,在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是由_______________负责。 14.药品管理法规定的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中药材GAP证书》有效期一般为年。生产企业应在《中药材GAP证书》有限期满前个月,应重新申请 中药材GAP认证。 16.2005年,我国政府将《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做了合并、调整和补充,颁布了。 17.《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年。 18.麻醉药品处方至少要保存年。 19.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年。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解读(超详细)

2、多种使用功能组合建筑 ①不同功能属于同一使用性质 ②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 ③该建筑及其各功能场所的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

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 1)提高了楼板的耐火极限 2)明确了防火间距 3)充实了避难层(间)的要求 4)增加了应急照明等的备用电源的持续供电时间

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 3)避难层(间) V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间的高差不宜大于50m V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应集中布置,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V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V进出避难层(间)门口,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V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4)消防设施和应急照明 V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 V应急照明时间不应小于1.5h 5、高层病房楼的避难间 ?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 ①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m2确定 ②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③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④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 ⑤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⑥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①基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要求 ②间距不小于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且不应小于9m ③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层均不宜封闭 ④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 ⑤按6.2.5条的要求设置回廊或挑檐 ⑥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开口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的37% ⑦疏散楼梯应靠外墙设置并宜直通室外;在首层直接通至步行街时,步行街内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以上各层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7.5m ⑧步行街内无可燃物,相邻商铺的招牌或广告牌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⑨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6.0m ⑩应设置排烟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照明等 7、修改了民用建筑中人员安全疏散的部分要求 1)部分场所疏散人数计算和疏散宽度指标 2)补充和完善了部分建筑或场所的疏散距离 3)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借用出口和宽度 4)明确了高层建筑设置剪刀楼梯的要求 1)部分场所疏散人数计算和疏散宽度指标 ①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 ②展览厅的疏散人数、防火分区 ③与其他建筑组建的影剧院的疏散人数 ④一般商店与建材、家具、灯饰商店的疏散人数 ⑤高层商店与单、多层商店的疏散人数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2018-06-08 09:42:38 作者:周燕珉陈星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浏览:2098 一、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的适用范围 什么样的“老年人照料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 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二、老年人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的事项

1)新规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的选择 新规范5.1.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规范解读: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中将标准提高,24m以上的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材料 新规范6.7.4A:除本规范6.7.3条规定的情况外,下列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内、外墙体和屋面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1.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2.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规范解读: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和屋面保温材料提出了明确的防火要求,应特别注意当与建筑组合建造的改造类项目,当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大于500m2时,外墙和屋面需求采用燃烧性能A级保温材料。 三、有关老年人照料设施高度 (1)54m——高度限制

新规范5.3.1A:独立建造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32m,不应大于54m;独立建造的三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2层。 规范解读:原规范并未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提出限制,新规范明确提出了不应超过54m。并且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于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或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设置高度和层数也应符合本条标准”。 (2)32m——超过32m设连廊 新规范5.5.13A:建筑高度大于32m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宜在32m以上部分增设能连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连廊,各层连廊应直接与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或室外避难场地连通。 规范解读:老年人照料设施超过32m以上部分设置连廊,连廊在火灾发生时可为老人提供另外一条疏散通道。当连廊需要封闭时,则要具备与火灾报警联动、可自动开启的外窗。 (3)24m——设防烟楼梯间

2019年最新药事管理与法规

2019年最新药事管理与法规 单选题 1、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下列关于疫苗流通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疫苗批发企业用普通车辆运输疫苗 B疫苗批发企业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 C接种单位强制当地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 D市级疾病预防机构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 单选题 2、黄芩片、茯苓块、肉桂丝属于 A中药材 B化学药 C中药饮片 D生物药 单选题 3、黄芩片、茯苓块、肉桂丝属于 A中药材 B化学药 C中药饮片 D生物药 单选题 4、下列药品属于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有 A毒性药品 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 D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单选题 5、以下关于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卫计委 D药品检验机构 单选题 6、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的作用,临床试验分为四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属于 AⅡ期临床试验 BⅠ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单选题 7、《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经营第二类精神药品的要求包括 A从事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全国性批发企业 B医疗机构需要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C从事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区域性批发企业 D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业务 单选题 8、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γ-羟丁酸 B枸橼酸西地那非 C麦角酸 D吗啡

单选题 9、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 A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B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C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D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E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单选题 10、下列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类目录 B乙类目录 C非处方药药品目录 D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单选题 11、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150002的药品属于 A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的注册申请 B对已上市药品改变给药途径的注册申请 C对已上市药品增加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 D对已上市药品增加原批准事项的注册申请 单选题 12、根据《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禁止采猎的野生物种药材是 A羚羊角 B蟾酥

药事管理学-选择、填空、名解

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药品不良反应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目录:由药事管理学概论、药事法规、药事部门管理三部分构成。 1、药事: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广告信息监督等活动有关的事。、 2、药事管理学科:是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是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3、反应停事件是20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 4、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5、处方药: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6、非处方药(OTC):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公布,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购用的药品。根据安全性,可分为甲类和乙类。(!!!) 7、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2)急诊处方: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3)儿科处方: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4)普通、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白色,第二类精神药品右上角标注“精二”、 8、处方限量规定:①普通处方:7日量;急诊处方一般不超过3日量。 ②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9、处方保管期限:①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1年。②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2年。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3年。 10、医疗机构制剂: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不得上市销售。 11、药品监督管理:指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药品、药事组织、药事活动、药品信息进行管理和监督。 12、药品标准:是有关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13、国家药品标准: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 14、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性质:公正性、权威性、仲裁性。 15、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分类:①抽查检验②注册检验③委托检验④指定检验 16、国家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17、处方药中不得零售的药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终止妊娠药品、蛋白同化剂、肽类激素(除胰岛素外)、疫苗、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法律规定的其他药品。 18、药品不良反应(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19、药品不良反应分类(1)A型药品不良反应(剂量性异常)(2)B型药品不良反应(质变性异常)(3)C型药品不良反应(迟现型不良反应)与癌症、致畸、

2018新旧防火规范主要条文区别及问题汇总

2018新旧防火规范主要条文区别及问题汇总 注:对规范要学会相关条文、标准相互串联起来理解,融会贯通,特别要看看规范的条文解释、再看看条文图示,虽然条文解释和图示仅为一家之言,不作为操作之依据,但它们能帮助我们理解规范。理解规范既要掌握规范的原意,还要知道其反面之意及其延伸的和未尽之意,更要熟练、灵活、运用规范,不死板执行规范条文,否则就变成不熟练理解规范的图审人员了。 一、住宅建筑计算总高度有变,建筑自然层数概念有变化: 1、住宅建筑计算总高度的方法,详见附录 A 第 A.0.1 条, 第 6 款。 2、建筑总层数的变化,详见附录 A 第A.0.2 条。 二、组合建造的问题: 除该建筑功能所必需的附属库房外(如:商店、展览、宾馆、办公楼所需的自用物品暂存库房、商品临时周转库房、档案室、资料室、清洁间、杂物间等),民用建筑和厂房、库房不得合建; 反之厂房、库房内也不得设置民用功能的场所(为生产管理直接服务管理室除外)。详见第 5.4.2 条及其条文解释。 三、托幼、老年建筑平面布置: 托儿所、幼儿园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中的老年活动场所,不得设在半地下或地下室内;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时,

不得超过三层,设计时详见第 5.4.4 条。 四、关于住宅建筑底部设置商业网点的要求: 1、注意商业网点每个分隔单元 ( 面积不得超过 300 ㎡ ) 的分隔墙不得开设门窗洞口连通(包括 2 个分隔单元共用一部疏散楼梯)。 2、注意充分理解第5.4.10条、第5.4.11条及其条文解释,住宅与其非住宅合建时的设计。 3、商业网点每层面积大于 200 ㎡时,是否设 2 个疏散出口,规范条文与图示有矛盾,但图示条文与公共建筑设置一部疏散楼梯条件的第5.5.8条相对应,设计时应以最终发行的版本为准。以上均详见第 5.4.11 条。 4 、商业网点图示中疏散楼梯采用敞开楼梯,值得商榷,但在设计时可以参照第 5.4.10 条、第 3 款要求执行。 五、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的储油量更加明确:由原8h需要量改为不得大于1m3,详见第5.4.13条。 六、地下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面积可以扩大至1000㎡,普通地下室防火分区面积不变(500㎡),详见第5.3.1条。但设置几部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的问题与面积(小于500㎡、小于200㎡、小于50㎡)、经常停留人数(小于30人、小于15人)、埋置深度(不大于10m)有关,详细设计时详见第5.5.5条有关条款。 七、建筑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有变化:

新版建筑防火规范要点讲解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应低于表. 的规定。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工业建筑耐火等级

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的独立甲、乙 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特殊贵重的设备或物品,为价格昂贵、稀缺设备、物品或影响生产全局或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设施、设备,其所在建筑应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故确定为强制性条文。特殊贵重的设备或物品主要有: .价格昂贵、损失大的设备。 .影响工厂或地区生产全局或影响城市生命线供给的关键设施,如热电厂、燃气供给站、水厂、发电厂、化工厂等的主控室,失火后影响大、损失大、修复时间长,也应认为是“特殊贵重”的设备。 .特殊贵重物品,如货币、金银、邮票、重要文物、资料、档案库以及价值较高的其他物品。锅炉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为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锅炉房属于使用明火的丁类厂房。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大于燃煤锅炉房,火灾事故也比燃煤的多,且损失严重的火灾中绝大多数是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故本条规. 定锅炉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 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的规定。 油浸变压器是一种多油电器设备。油浸变压器易因油温过高而着火或产生电弧使油剧烈气化,使变压器外壳爆裂酿成火灾事故。实际运行中的变压器存在燃烧或爆裂的可能,需提高其建筑的防火要求。对于干式或非燃液体的变压器,因其火灾危险性小,不易发生爆炸,故未作限制。 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高层仓库具有储存物资集中、价值高、火灾危险性大、灭火和物资抢救困难等特点。甲、乙类物品仓库起火后,燃速快、火势猛烈,其中有不少物品还会发生爆炸,危险性高、危害大。因此,对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和乙类仓库的耐火等级要求高。 高架仓库是货架高度超过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其共同特点是货架密集、货架间距小、货物存放高度高、储存物品数量大和疏散扑救困难。为了保障火灾时不会很快倒塌,并为扑救赢得时间,尽量减少火灾损失,故要求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粮食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二级耐火等级的粮食筒仓可采用钢板仓。. 粮食平房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二级耐火等级的散装粮食平房仓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承重构件。

药事管理和法规

《药事管理与法规》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执业药师职责和执业活动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考查目的重在评价、培养和指导执业药师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从而确保准入人员具有合法执业能力、高尚职业道德,并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基本权利、尊重患者隐私。要求重点掌握药学实践中与合法执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并能够理解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的具体要求。 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的考试内容以本考试大纲为准。国家新修订的或新颁布的药事管理法规,需要纳入考试内容范围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管理机构在当年考试的6个月之前予以公布。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一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一)执业药师管理 1.执业药师资格制度(1)执业药师制度的内涵 (2)执业药师管理部门 2.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与 注册管理 (1)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2)执业药师注册管理 3.执业药师职责执业药师主要职责 4.执业药师继续教育(1)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求 (2)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二)执业药师职业 道德与服务规范 1.执业药师职业道德我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具体内 容 2.执业药师药学服务规 范 我国执业药师药学服务规范的主要内 容 (三)药品与药品安 全管理 1.药品和药品安全(1)药品的界定、质量特性 (2)药品安全的重要性 2.药品安全管理(1)药品安全风险的特点、分类 (2)药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3.我国药品安全管理的 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2)规划指标 (3)主要任务

(4)保障措施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 1.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1)基本原则 (2)总体目标 2.建立国家基本医疗卫 生制度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 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本 内容 3.完善保障医药卫生体 系有效规范运转的体制 机制 完善体制机制的基本内容 4.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主要要 求和内容 (二)国家基本药物 制度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 内涵 (1)基本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 界定与主要内容 (2)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 (3)基本药物管理部门及职能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 理 (1)基本药物遴选原则和范围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依据和周 期 (3)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构成 3.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 理 (1)基本药物质量监管机构及职能 (2)基本药物质量监管要求 (3)药品电子监管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4.基本药物釆购管理(1)基本药物集中釆购总体思路 (2)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主要措施 5.基本药物的报销与补偿(1)基本药物报销规定 (2)基本药物补偿规定

药事管理学名词解释

药事管理:系指药事行政,即药事的治理、管理和行政事务。药事管理包括药事公共行政和药事私部门行政。药事私部门管理:即药事单位的管理,主要包括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医疗机构药房管理等。 社会和行为药学研究:是应用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要学实践中人的行为,推动药师和医生、护士交流,药师和患者互动,促进合理用药。 药物经济学研究:是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提高药物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增长, 并为药品营销决策、新药研究与开发决策以及药品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凭执业药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 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 买和使用的药品。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为了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合理控制药品费用,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 药范围管理,由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组织制定并发布,简称《药品目录》。 国家药物政策:各国政府根据其政治路线,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达到人们能公平地获得安全、 有效和价格可承受的药品,并合理使用的目的,制定的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等方面的行动 准则。 基本药物:能够满足大部分人口基本卫生保健需求最必需安全有效的药物。 药品监督管理:依法享有国家的行政权力,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 任的组织。 执业药师: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 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药事组织:为了实现药学的社会任务,经由人为的分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组织结构的总称。 药事管理体制:在一定社会制度下药事工作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是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 单位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是药事组织运行机制的制度。 药品认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施相应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检查评价并 决定是否发给相应认证证书的过程。 药品经营范围:是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经营药品的品种类别。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精编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近日,新版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出台,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新规范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本)),新规范与上述两规范的的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另相关专家--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给出如下详细解读: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高规》在90年代修订时将原《高规》"不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这句话划掉了,但是否计入在条文和条文说明中未予明确,当时考虑这可由工程设计人员自行确定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专用还是兼用。如确定专用或是兼用,都应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建规》和《高规》合并后,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本规范条文规定应一致而不一致的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并为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新《建规》)。新《建规》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条文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重要条文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重要条文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 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 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 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 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 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 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 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 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 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相关专家解读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的解读如下: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的静水压力。消防接合器的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高规》在 90

药事管理学

西南交通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试卷课程代码 6200307 课程名称药事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药事组织:为了实现药学的社会任务,经由人为的分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组织结构的总称。 3.R.:注册商标意思是该商标已在国家商标局进行注册申请并已经商标局审查通过,成为注册商标。 4.精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5.药事管理学: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和教育集中于应用社会、行为、管理和法律科学,去研究药学实践中完成专业服务的环境的性质与影响。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7.简述学习药事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 (1)改变药学学生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职业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2)学习和研究药事管理学有助于制定和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药事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中国药事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3)提高医药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利用药物资源,合理用药。

8.简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a.用药不对症。 b.使用无确切疗效的药物。 c.用药不足。 d.用药过度。 e.使用毒副作用过大的药物。 f.合并用药不适当。 g.给药方案不合理 9.药事管理采用的手段? (1)运用行政手段依法行政,加强管理,国家主管部门采用严格审批等有效的管理措施,引导和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增强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完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如审批核发许可证、认证证书;审批新药,颁发新药证书;审批核发药品批准文号、药品包装材料注册证、新药临床批件、进口药品注册证等,发布药品质量公告等。 (2)运用法律手段制定和颁布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行为,明确责任,依法治药。通过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依法严惩违法者,增强对制假售假行为的管理威慑力,增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约束力。坚决查处违法案件,对触犯刑律的,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3)运用技术手段通过采用先进的质量检验仪器,运用新的检验方法,提高技术监督水平,以实现对药品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4)运用宣传手段指导人民群众提高对假劣药品的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舆论的力量,加大监督力度,共同监督药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假劣药品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无处躲藏。 (5)运用咨询手段组织咨询顾问或专家委员会已成为现代管理必要的常规的管理手段之一,以此可吸收各方面专家或群众代表,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及时反馈并发挥其主要作用。 10特殊药品有哪些?这些药品为什么要进行特殊管理?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这四类药品具有特殊的生理、药理作用,若管理或使用不当则会引发诸如公共卫生、社会治安和经济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对这四类药品都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以防止这些药品滥用或流入非法渠道。 11.《药品管理法》共分几章?每章有哪些内容? 《药品管理法》分为十章共106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理;第三章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第四章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第五章药品管理;第六章药品包装的管理;第七章药品的价格和广告管理;第八章药品监督;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

新防火规范重要条文解释

解读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条文 来源:《建筑技艺》杂志等2014-09-11 08:29:30 近日,新版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出台,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新规范内容重要变化 本规范共分12章和3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厂房和仓库,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民用建筑,建筑构造,灭火救援设施,消防设施设置,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木结构建筑,城市交通隧道等。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 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 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 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 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 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 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 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 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9、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对高层建筑类别以及统一术语进行了修订,对相对密闭场所增加设置注氮控氧防火系统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版内容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 版内容解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资料参考网上相关人士整理,在此感谢对考生的贡献)1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的适用范围 什么样的“老年人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条文适用的范围 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 2老年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的事项 2.1新《规范》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中标准有所提高,24m以上的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的选择 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设置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独立、宜在下部),并对其高度(不宜超过32m,不应超过54m)和防火分隔(楼板耐火极限1.0h,隔墙耐火极限2.0h)进行了规定。条文说明中指出,对于部分改建建筑,受建筑内上、下使用功能和平面布置等条件限制时,尽量争取设置独立出入口。 2.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材料

1 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2 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和屋面保温材原料提出了明确的防火要求,应特别注意当与其他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大于500m2时,外墙和屋面需采用燃烧性能A级保温材料。 3有关老年人照料设施高度 3.1 54m-高度限制 原《规范》并未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提出限制。新《规范》明确提出了不应超过54m。并且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于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或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设置高度和层数也应符合本条标准”。 此外,《规范》条文说明中提到,当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高度大于54m时,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项论证确定。 ? 3.2超过32m设连廊 老年人照料设施超过32m以上部分设置连通老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连廊,连廊在火灾发生时可为老人提供另外一条疏散通道。当连廊需要封闭时,则要设置具备与火灾报警联动、可自动开启的外窗。 3.3 24m-设防烟楼梯间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高等医药教育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药事管理就是指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它包括对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广告、价格和使用、监管教育等环节的系统管理。药事管理的性质应是药学事业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研究现代药学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学科,与药学科学密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它运用管理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原理来研究药学事业中的人、机构、制度、法律、经济和信息,研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药学事业的影响,探索药学事业科学管理的客观规律,以促进药学事业的发展。 《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任务是以《药品管理法》为主线,为药学专业、制药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学生介绍药事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和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我国药事管理组织体制及其职能和主要的药事法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指导工作实践,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药学人员工作实践技能与知识的需要。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药事管理与法规的特点表现为专业性、政策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培养药学专业人员在药学实践中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与药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如:药剂、药理学、药品质量管理等相联系。应具有相应的药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科学基本理论的知识,才能深入了解药事管理学的基本内涵,提高学习水平,扩大学生知识面。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以讲授基本内容和药品管理的法律为主,联系介绍相关配套政策,同时结合现实案例分析和国家对药学事业监管的新发展、新动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药事管理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药事管理学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对发展药学事业所具有的重要性,以调整人与药品的经济、社会关系,依法正确引导药学人员的药学实践,促进药学事业健康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作出贡献。 根据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对教学的要求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并提出自学参考的相关要求内容,以鼓励学生扩大知识层面,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多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有:

药事管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题集

一、名词解释题 1. GSP 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ood Supplying Practice )的简称,是在药品流通的全过程中,用于保证药品质量而制订的有关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贮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2. 药品注册补充申请:已批准生产的新药、在监测期内,原申请单位需要变更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所附药品标准、药品说明书、标签内载明事项的,以及改变生产工艺影响药品质量等,根据法规需要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申请。 3. 药品批准文号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对企业生产药品的申请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确认符合规定条件后,发给的一个表示准予生产该药品的文号,是药品生产合法与否的主要标志。 4.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常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5. 药事管理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体系,是调整与药事活动相关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包括有关药事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总称。 6. 执业药师指同时具有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药师注册证并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单位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7.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8. 药品注册标准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给申请人特定药品的标准,生产该药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 9. 国家检定是指由国家法律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某些药品在销售前或进口时,必须经过指定的政府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才准予销售或进口,这是一种强制性检验。 10. 药品质量特性主要是指满足规定要求和需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前三者是药品固有特性,后者是药物制剂的固有特性。11.知识产权是人类基于对 脑力劳动所创造产生的智力(技术)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的总称。 12 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 13 药事,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及广告等活动有关的事项。 14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15 药品注册 , 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做出是否同意进行药物临床研究、生产药品或者进口药品决定的审批过程。16戒毒药品,是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 17 药事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药事管理,是指国家对药品及药事的监督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广义的药事管理泛指国家对药品监督管理及药事机构自身的经营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的管理。 18 现代药,一般是指 19 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等。 19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按照新药管理。 20 危险药品,指受光、热、空气、水分、撞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引起燃烧、爆炸或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和放射性的药用物质。 21 中药指纹图谱,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特性 的共有峰的图谱。 22 药物滥用,指人们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是一种悖于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