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十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6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测控导航表A级基础练1.下列观点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是( B )A.过度繁殖B.用进废退C.生存斗争D.自然选择解析:拉马克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故B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有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等,故A、C、D错误。
2.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B.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D.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解析:拉马克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3.当时达尔文接受拉马克获得性遗传观点的主要原因是( D )A.对拉马克进化论的观点没有任何异议B.拉马克获得性遗传观点是有事实依据的C.受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影响D.达尔文无法从本质上解释遗传和变异现象解析:由于受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和变异起作用,都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
4.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的是( A )A.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B.不能科学的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C.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D.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有: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5.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
该化石群有1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灭绝,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很大,在此前的地层中却找不到其祖先。
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 A )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解析:题干中给的信息是物种能够大爆发,而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物种是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渐变形成的。
7。
2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突变和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解析】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项正确;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的个体无法相遇,使得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项正确;突变和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不定向的变异,C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项正确。
【答案】C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 新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不一定经过生殖隔离C. 自然选择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使种群定向进化D.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特征【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B错误;自然选择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种群定向进化,C错误;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特征是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D正确.【答案】D3.下列观点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B.地理隔离阻碍了不同种群间基因的自由交流C.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解析】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地理隔离阻碍了不同种群间基因的自由交流,使种群的进化方向发生差异,B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生物进化,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D正确.【答案】C4.科学家们对某一湖泊不同深度的138种鱼类进行了研究,绘制了部分鱼类的演化过程图(图中不同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鱼类种群)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③④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C.③④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D.不同湖泊深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A错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的个体,实质是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B 错误;③④是不同种生物,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不完全相同,C错误;不同湖泊深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D正确。
共同进化1.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比较,不同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2.在狼和鹿进化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和鹿在捕食和被捕食过程中,彼此都形成了动作敏捷、快速奔跑的特性,这是共同进化的一个实例B.在进化过程中,因为狼的追捕而使得鹿产生奔跑速度快的变异C.狼和鹿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这说明它们之间具有生殖隔离现象D.突变使狼和鹿产生不定向的变异,自然选择则定向地决定着它们向奔跑速度快的方向进化3.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A.①②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内容( )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5.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共同进化仅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6.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7.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8.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氨基酸可以对应一种密码子B.每一种tRNA对应一种氨基酸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D.氨基酸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9.猎豹与斑马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发展出各自的特点:猎豹奔跑速度极快但耐力不佳,斑马虽然奔跑速度不及猎豹,但动作敏捷且耐力持久。
高一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试题答案及解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D【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
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B.产生了地理隔离C.形成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答案】C【解析】出现新的性状,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的物种,A错误。
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例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有AB知道C正确。
基因频率改变生物进化了,但是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据东方网2004年6月27日消息,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教授对比人体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的研究表明,日本人祖先可能源自朝鲜半岛。
下面对此研究的分析正确的是A.这项研究表明,日本人和朝鲜人是两个不同的人种B.这项研究表明,日本人种群发生了进化,而朝鲜人则没有C.日本人和朝鲜人不是两个物种,因此他们的基因库是相同的D.这两个种群有地理隔离,但没有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日本人祖先可能源自朝鲜半岛,即日本人和朝鲜人存在地理隔离,但两者的基因库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生殖隔离,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物种形成与生殖隔离的关系。
4.鉴定牧场的马和由国外赠送返回原产地放养的野马是两个物种的主要依据是()A.野马比牧马更善于奔跑B.野马与牧马存在地理隔离C.野马与牧马存在生殖隔离D.野马比牧马更适应野生环境【答案】C【解析】判断两个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最可靠的方法是判断两者是否存在生殖隔离,C项正确。
实验——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课后练习(2)1.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A.自然选择B.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C.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突变和迁移等D.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2.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bb),有的脚趾是分趾(BB、Bb),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获得食物,分趾的海龟则因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千万年后,基因频率变成B为0.2,b为0。
8。
请问:(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
基因频率改变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分趾的海龟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
(2)导致海龟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请你探究在什么前提条件下可运用遗传平衡定律?(2)自然选择是怎样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4.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单倍体均能得到纯合子B.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虫棉过程实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的共同进化C.饲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故它们均能遗传给后代5.每年的4、5月间,大理蝴蝶泉一带有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蝴蝶种群,它们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
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
若要使蝴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下列哪项不是应具备的条件()A.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B.没有迁入和迁出C.该性状的基因突变频率稳定D.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6.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生种群体型大小变化、食物特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破碎化、圈养种群繁殖衰退和竹子开花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2.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
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而产生,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__________,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
已知果蝇白眼(b)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
(3)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_______________,通常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__ 隔离才可达到_________隔离。
3.《扬子晚报》曾刊登了一则消息——“滥用抗生素者”之死。
消息说,北京一家知名医院,曾收治了一位普通的咳嗽患者,尽管给他用了多种类型的抗生素,加大了用药量,结果患者还是出现了其他症状,最终仍未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促进生物进化和多样性形成的是( )A.原核生物的出现 B.真核生物的出现C.有性生殖的出现 D.自养生物的出现2.地球上已有的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只进行无性生殖的原始种类不过1%~2%,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
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B.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C.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生物起源之前D.有性生殖形成合子,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3.地球上出现了真核生物以后,生物的进化速度大大加快了,其根本原因是( ) A.真核生物种类繁多B.真核生物分布广泛C.真核生物形态多种多样D.真核生物出现了有性生殖方式4.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5.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
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6.有种名为“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葡萄球菌”的病菌,青霉素等多种常用抗菌素都无法消灭它。
这种菌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发现,如今已发生变异,威力更加强大。
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该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性增强方向变异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性弱的C.抗菌素的使用导致抗药性强的基因出现频率增大,产生了新的物种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7.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田间地头的一些杂草大量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严重干旱并没有使杂草发生进化B.干旱使杂草向抗干旱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C.干旱对杂草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旱能力较强的杂草生存下来D.严重干旱使干旱地区的杂草产生了抗干旱的新物种8.农作物的根系是土壤致病微生物侵染的重要部位,土壤微生态直接影响根部病害的严重程度。
物种的概念1.生物物种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B.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是一个物种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的性状是相同的2.对种群概念的正确叙述是()A.不同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C.一片水田中所有鱼的总和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3.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的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物种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B.八倍体小黑麦C.京花一号小麦 D.四倍体水稻4.下列各项中,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A.母马与公驴交配产生不育的骡子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C.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D.桦尺蛾体色的基因S的频率由95%变为5%5.马与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骡也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 C.基因突变 D.无性繁殖6.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狼和兔子奔跑能力的提高是二者共同进化的结果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C.马和驴可交配生下骡,说明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7.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A.它们的食量要相同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C.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能育后代8.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很多,随着新的研究手段的应用和新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认识将越来越接近历史原貌.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B.生殖隔离的产生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C.基因重组可以增强变异的多样性,使生物进化速度加快D.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9.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育种过程中如果没有突变发生,此物种就没有发生进化B.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C.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根本原因是其突变频率更高10.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生殖隔离 D.基因重组参考答案:1.答案: B解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C.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定向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4.下列有关自然选择与杂交育种中的“人工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具有不定向性,人工选择具有定向性B.自然选择具有定向性,人工选择具有不定向性C.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具有定向性D.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会使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基因频率增加5. 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
”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6.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在美国的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36只受伤的麻雀,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72只,死去64只。
在死去的个体中,大部分是个体比较大,变异类型特殊的,而生存下来的个体中,各种性状大都与平均值相近。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异等于死亡B.自然选择不会改变物种C.离开常态型变异的个体易被淘汰D.不产生变异的生物才能生存2.在一个较大的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 、 X b Y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10%、10% B.1%、2% C.5%、0.5% D.0.5%、5%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B.物种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无关C.狼捕食鹿,所以狼的进化速度比鹿快D.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5.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论基本观点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 D、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6.下列属于科学思维中的建立模型过程的是( )A.将化石按年代排放B.开会提出研究的设想C.绘制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D.达尔文发现甲虫无翅或翅不发达7.古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自从出现有性生殖以来,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了,原因是:______ 。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是(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9.以下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进过地理隔离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能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0.下列哪个过程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A.DNA→DNAB.DNA→RNAC.mRNA→蛋白质D.氨基酸→蛋白质参考答案:1.答案: C解析: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关系,一旦发生变异,偏离了常态,将使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因而被淘汰。
物种的概念1. 2005年7月23日CCTV-4报道,我国深圳野生动物园生存着已出生2个月的双胞胎“虎狮兽”,“虎狮兽”是由雄虎和母狮杂交产生的后代。
下列对此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虎狮兽属于动物中的一个新物种B.虎狮兽无繁殖能力,因为其细胞核中无同源染色体C.虎狮兽再与虎或狮杂交,均能生出杂种后代D.雄虎与母狮能杂交且能产生后代,所以不属于生殖隔离2.下列各项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变异决定,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C.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D.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3.共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有细长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4.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5.下列哪项事实不支持生物的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的顺序()A.蛙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蛙的生殖和发育均在水中进行B.鸡在胚胎发育初期具有鳃裂C.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是浸浴在羊水中的D.鲸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6.属于两个亚种的生物是()A.胡蜂和蜜蜂B.华南虎和东北虎C.水牛和黄牛D.鹿驼和骆驼7.狮虎兽虽然是狮子和老虎杂交产生的后代,但它的__________的特点仍能说明狮子与老虎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A.花纹象老虎B.毛发象狮子C.性情凶猛D.无生育能力8.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 )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基因重组有利于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C.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9.下列与物种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群落中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物种B.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C.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10.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个体可以组成一个或多个种群B.新物种形成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C.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参考答案:1.答案: B解析:虎和狮是不同的物种,即使能产生后代,其后代也高度不育,原因是虎狮兽细胞核中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专题二十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 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减小2. 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第1代),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A. 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B. 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变化C. 两者都变化D. 两者都不变3.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的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B. 基因型为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C. 在一个基因频率不断改变的种群中,基因库不一定变化D.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4.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 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B.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 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就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 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40%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6. 在自然条件下,某一种群中有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其中AA占24%,Aa占72%。
下列有关该种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在某种条件下,A、a的基因频率可以相等B. 种群自交后基因型频率不变,但A、a的基因频率改变C. 该种群自交一代后,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0%和40%D. 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7.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B. 各种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产生生殖隔离的程度才会形成新物种D. 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8.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 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D.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9. 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A.原始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的形成B.原始界膜的形成C.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和能够繁殖D.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的相互作用2.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
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的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4.在五界学说的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反映出真核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是指( ) A.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B.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C.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D.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5.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1)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所渭“生物类型”是指( )A.品种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2)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气候变化B.化肥使用C.耕作措施变化D.除草剂使用(3)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4)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 )A.无敏感性个体B.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C.无抗药性个体D.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5)抗药性杂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
化石展示生物进化历程1.根据分类学家的记载,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
近年来,在水深3000 m以下的深海热泉孔周围,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
这些都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有待于人们去发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___________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也可以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
(5)以上研究成果有力地抨击了神创论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
2.在系统演化中,植物从水的环境到陆地上时发生哪些主要变化?()A 机械组织和繁殖方法B 同化组织和输导组织C 保护组织和输导组织D 繁殖和输导组织3.三叶虫繁盛和衰落的时代分别是()A.元古代和古生代 B.古生代和古生代C.古生代和中生代 D.中生代和中生代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细胞有机体可能在()A 2×109a(20亿年)前B 3×109~4×109a(30~40亿年)前C 1Ma前D 800Ma(8亿年)前5.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可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C.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时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化石6.在未受破坏的中生代岩石层找到A生物化石,在新生代岩层中找到B生物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A进化为物种B B.物种A比物种B个体数量少,形体小C.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D.物种A也可比物种B结构复杂,也可能简单7.用14C测定年代的原理是()A .14C / 12C在一个标本中是恒定的,这个比值反映了当时大气中的比值B . 14C /12C 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增加C.14C / 12C在一个标本中随时间恒定减少D . 14C 可以恒定的速率衰变成12C。
新课标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的学习除了实际知识外,还要多练习,小编预备了2021年高终身物暑假作业,希望你喜欢。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20x3=60) 1.图表示种两栖植物3个种群的散布。
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经过山脉迁移。
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
A.建矿之后,种群B能够消逝C.经过临时退化进程,种群B与A、C间发生生殖隔离,构成新种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集体,其中基因类型AA 的集体占22%,基因型为Aa的集体占66%,基因型aa的集体占12%,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区分是A.18% 81%B.45% 55%C.57% 43%D.55% 45%3.在一个遗传平衡群体中,假设某一遗传病(X R性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男性发病率为0.04,该群体中女性的发病几率为:A.0.04 B.0.08 C.0.0008 D.0.0016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动,生物退化后一定会构成新的物种B.自然选择决议生物退化的方向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5.以下有关生物退化论的观念,不正确的选项是A.发作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能够使种样的基因频率发作变化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构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C.物种大都是经过临时的天文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构成的D.假设散布在不同区域的两个种群(祖先属于同一物种)某种基因频率有清楚差异,那么说明出现了生殖隔离6.某病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抗生素临时治疗后,效果并不清楚。
以下有关幽门螺杆菌抗药性构成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抗生素招致幽门螺杆菌基因突变发生抗药性B.原来的幽门螺杆菌群体中少数集体有抗药性基因C.抗药性的构本钱质是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添加D.抗药性的构成是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停止定向选择的结果A.中间体色更顺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B.体色深和体色浅的集体生殖才干弱C.体色深和体色浅的集体食物来源太少D.中间体色是一种顺应性更强的新物种8.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男性血友病患者为10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血友病基因的频率约为()A.0.1% B.1% C.2% D.10%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C.出现地理隔离D.形成生殖隔离3.果蝇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 的比例为()A.25% B.32% C.50% D.64%4.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 B X B(42.32%)、X B X b(7.36%)、X b X b(0.32%)、X B Y(46%)、X b Y(4%),则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 B.8%、92%C.78%、92% D.92%、8%5.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C.52% D.57%6.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会使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有所差别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一个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不断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7.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B.9/19 C.1/19 D.1/28.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测控导航表A级基础练1.关于生物进化过程的正确表述是( B )A.某种群中新产生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一定逐渐增大B.若某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C.生物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一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中存在着各种变异,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以发生变化。
在产生的变异性状中,若适应环境其基因频率会增大。
生物的个体死亡,但生物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在种群中一般不会消失。
2.已知人眼的颜色由常染色体遗传,褐眼(由A决定)对蓝眼(由a决定)为显性。
在一个100人的人群中,褐眼的共有70人而其中显性纯合子有20人,蓝眼的有3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 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C )A.0.7、0.3B.0.50、0.50C.0.45、0.55D.0.55、0.45解析: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根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中共有100个个体,其中20个是AA,50个是Aa,30个是aa,则A基因的数量是2×20+50=90(个),a基因的数量是2×30+50=110(个),所以A基因的频率是90÷200=0.45,a 基因的频率是110÷200=0.55,故C项正确。
3.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
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应该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 C )解析:由题目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可知该果蝇种群中隐性基因的频率为0.5,若没有特殊原因,其基因频率不变,但由于后代有“隐性基因纯合致死”这种情况会使隐性基因的频率下降,但不会降到0,故选C项。
4.在自然条件下,基因型为aa个体的出现机会是0.01%,在理想状态下,后代中杂合子基因型频率是( B )A.2.37%B.1.98%C.1.82%D.1.56%解析:因为在理想状态下aa的概率是0.01%,那么a的基因型频率是1%,A的基因频率是99%,后代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是2×0.01%×99%=1.98%。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生物暑假作业第十天现代生物进化
理论
第十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建议用时:45分钟)
知识梳理
1. ________国博物学家________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地球上的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选择的________。
(2)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________。
(4)_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
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种群:生活在__________的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_____________。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_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____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①原因:不断淘汰________的基因,积累________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①隔离类型:常见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②隔离实质:________不能自由交流。
③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____________。
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基础演练
1.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A.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 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 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 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2. (2018·盐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各项生物进化观点中,不是达尔文提出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 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与自然选择逐步积累
D.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 (2019·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叙述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
①动物因为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杂交③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
4. 在一个种群中随即抽取一定的数量的个体,其中AA、Aa、aa的个体分别占24%、72%、4%,那么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36%和64%
B. 57%和43%
C. 24%和72%
D. 60%和40%
5. “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 )
A. 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B. 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 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
D. 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6. (2019·钦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B. 只要种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就发生了生物进化
C. 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D.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7. 下列关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的进化速度是相同的
B. 所有新物种的诞生是同时的
C. 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 所有生物的进化是同步进行的
8. (2018·启东汇龙中学最后一卷)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 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 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 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9. (2018·扬州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设某种群中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下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 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
C. 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
D. 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来影响基因频率
10. (2018·无锡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根据下列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⑤表示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__学说。
(2)②表示的突变和____________是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
(3)①表示生物进化的本质原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定向改变,这种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种群间产生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4)④表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________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十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知识梳理
1. 法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 (1) 基础(2) 生存斗争(3) 内因(4) 适者生存
3. (1) 种群一定区域同种全部全部基因等位基因数的比率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 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定向原材料方向(3) 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定向(4) 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
4. 共同进化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基础演练
1. C 解析:拉马克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
2. A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3. C 解析: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4. D 解析:A =24%+72%×12=60%,a =4%+72%×12
=40%。
5. A 解析: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基因,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进化奠定了基础。
6. C 解析: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 C 解析: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8. B 解析:图a 为地理隔离,b 为自然选择。
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
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新物种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
9. A 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T 时刻甲种群的A 基因频率为0.8,a 基因频率为0.2,而乙种群的A 基因频率为0.2,a 基因频率为0.8,所以T 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都是2×0.8×0.2=0.32,A 项正确;T 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因不清楚甲、乙种群在混合之前各自所含有的个体数目,所以混合后A 的基因频率不一定为0.5,B 项错误;由题意信息不能确定T 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C 项错误;环境直接通过对表现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D 项错误。
10. (1) 种群 自然选择 (2) 基因重组 (3) 基因频率 隔离(生殖隔离) (4) 物种
解析:(1) 图中⑤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
达尔文的进化论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现代生物进化论是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核心也是③自然选择。
(2) 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 ①表示生物进化的本质原因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这种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4) ④表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