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国政策性银行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中日韩政策性金融体系对比及启示作者:董正信赵晓明来源:《日本问题研究》2006年第01期一、政策性金融及其作用(一)政策性金融及特点现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满足人们对公平的诉求以及对新兴或弱势行业的支持,乃至国民经济整体健康协调的运行,需要一种条件较好、有一定财政背景支持、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扶助弱势产业和企业的金融机构。
正是这种看似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背道而驰”的理念,却日益成为日臻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各国银行体系的构成,一般均以中央银行为首,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辅以各种专业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各种专业性银行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鲜明的性质、独特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往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和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重要手段,其活动范围通常按以下原则划分:在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够不着的领域伸入政府财政机制的“有形之手”。
政策性金融手段正是政府消除市场偏差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所谓政策性银行,主要是指由政府创立或担保、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政策性银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鲜明的政策性。
政策性银行都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扶助弱势产业和企业的金融机构,具有很鲜明的政策性。
2.明显的非盈利性。
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目标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是在法律设定的范围内,在满足特殊领域和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前提下获得利润,降低风险。
实际上最终的经营目标应该说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银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特殊的融资原则。
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托国家政策行使职能,虽然近些年已引入商业机构的经营模式,还离不开国家信用支持。
其特点是利用国家信用在国际市场以相当低的利率赢得资金。
政府作为主要的股东或所有者,在政策性银行出现亏损的时候有责任和义务为其注入资金保证其健康运转。
4.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
比如在长期贷款、中小企业贷款、进出口信贷、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表现突出。
GLOBAL V I E W全球视线An Analysis on the Operation Trend of Korean Banking Industry 韩国银行业运行趋势分析■曹烜在大型企业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家庭与中小企业成为韩国金融业贷款增量的主要来源,金融业实现了贷款资产及利息收入的迭代。
同时,得益于有效的风险控制、积极的不良贷款监管政策及丰富的处置方式,韩国金融业较好地实现了资产质量与资本回报率的平衡,促成了当前韩国全国性商业银行良性发展的局面。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仍较有韧性,借鉴韩国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客户选择、资产配置、收入来源与不良处置等方面的经验,有益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
韩国银行业及其监管体系简介韩国银行业共有55家银行机构,其中韩国本土银行为19家,包括全国性银行6家(新韩银行、友利银行、国民银行、韩亚银行、渣打韩国和花旗韩国)、地区性银行6家(大邱银行、釜山 银行、光州银行、济州银行、全北银行和庆南银行)、特殊(政 策性)银行5家(农协银行、水协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 中小企业银行和韩国产业银行)。
外资银行在韩国的分支机构为36家,按母行所在地区划分为18家亚洲银行,10家欧洲银行,7家美洲银行和1家大洋洲银行。
18家亚洲银行中,包含6家中国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光大银行)、4家日本的银行和3家新加坡的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韩国外换银行(Korea Exchange B a n k)与韩亚银行(Hana B a n k)合并成为新韩亚银行(KEB Hana B a n k)。
除上述55家银行外,近年来韩国还出现了两家网络银行—K银行和K A K A O银行。
韩国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两层架构,其中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inancial Services Commission,简写为“F S C”)隶属于政府部门,其领导下的韩国金融监督院(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简写为“FSS”)隶属于特殊法人监管机构,不隶属于政府部门。
浅析韩国金融制度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韩国作为一个亚洲四小龙之一,其金融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演变。
本文将对韩国金融制度的演变进行浅析,并探讨这些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二、韩国金融制度的演变1. 初始阶段在韩国的初期发展阶段,金融制度非常薄弱。
20世纪60年代,韩国的金融市场规模非常有限,金融机构的数量也较少。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
2. 金融改革与创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韩国政府开始进行金融改革与创新。
政府推动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内部控制。
这些举措推动了韩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的数量也大幅增加。
3. 金融危机与改革然而,韩国在1997年遭遇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韩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度依赖短期外债、金融机构过度放松贷款标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韩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整顿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增加外汇储备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韩国金融体系得到了健康发展。
4. 韩国发展成为金融中心通过前期的改革和创新,以及后期的金融危机与改革,韩国金融体系逐渐得到了健康发展。
如今,韩国已经成为了一个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场规模庞大,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对我国的启示1. 加强金融改革韩国金融制度演变的过程表明,金融改革是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
我国在金融体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机构过于依赖传统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等。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韩国金融改革的经验,加强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2. 加强金融监管韩国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并对金融机构进行了整顿。
我国也应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提高监管能力,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3.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韩国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试析国外政策性银行发展模式调整及对我国改革的启示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094-01摘要政策性银行作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中央政府金融调控手段,在金融宏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部分国外政策性银行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市场化程度与多元化发展趋势。
我国政策性银行未来改革发展应当尊重我国具体国情,实现政策性银行的特殊定位与改革方向。
关键词比较金融政策性银行改革与发展自我国第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于1994年3月成立以来,实践中针对政策性银行的运作与盈利模式就有诸多讨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既要学习借鉴和顺应世界各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与时俱进,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和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因素,切实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国外政策性银行发展战略重新调整的特征和趋势(一)业务多样化和市场化运作发展态势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形式多样化,业务种类不断增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既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又兼营与其相关的商业性金融业务,既从事一般银行信贷业务又经营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来实现其多样化的经营目标。
在这方面,韩国产业银行(kdb)表现得尤为突出。
为了实现在2011年以前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亚洲领头银行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kdb不断扩充银行功能与手段,尤其是不断扩大项目融资、企业并购、债务重组、承销债券等投行业务。
最近数年间,kdb在企业外资融资中介、外汇交易等国际金融和期权、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领域成为韩国金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先导金融机构,大大巩固了企业重组、咨询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
(二)总量的结构性倾斜及其逆转和扩张性态势按照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性要求,在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总量中,政策性业务应该占有绝对大的比重或向此倾斜,而其他辅助性或延伸的相关业务占比应该较小。
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开放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作为一个典型的金融开放的案例,韩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
本文旨在探讨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其他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开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 金融开放的动机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经济开放政策,并在1980年代开始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
金融开放的主要动机包括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多样性等。
此外,金融开放还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和监管效能,为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 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韩国的金融开放经验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渐进式开放韩国在金融开放过程中采取了渐进式开放的策略,逐步放开对外资的限制。
这种渐进式的开放方式既可以让国内金融机构逐步适应外部竞争的压力,又可以避免突然的冲击对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
此外,渐进式开放还能够提供一个稳定和可预期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
(2) 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韩国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放开金融市场的同时,韩国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督,建立了相应的监管框架和制度,并对风险管理进行了加强。
通过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韩国能够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金融风险的挑战。
(3) 推动金融创新和服务多样化韩国金融开放的另一个经验是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和服务多样化。
通过引入外国金融机构和资本,韩国能够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金融理念和经验,推动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并提供更多元化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这种金融创新和服务多样化不仅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还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 韩国金融开放的教训韩国金融开放的过程也存在一些教训,其他国家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可以借鉴和避免类似的错误。
中外政策性银行比较分析作者:林果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05期【摘要】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其自身特殊的政策性指向,在最近的国家开发银行拟转为商业银行的背景下,引发了更多的关于政策性银行的未来走势以及发展前景的关注。
政策性银行承担了增强宏观调控、实现政府发展战略目标、贯彻国家的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多种使命,因此本文从中外政策性银行产生的背景、融资模式,盈利水平等方面加以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变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比较一、政策性银行功能比较(一)成立背景比较政策性银行是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的。
在二战后,由于当时许多国家受到战争创伤,都需要借助一个金融工具来加速本国的长期投资,创造就业,取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由于其不盈利、风险太高或者投资期限很长、规模大,但这些领域对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又是非常重要的,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项目以及进出口业务等等,商业银行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不愿意也没能力为这些行业提供资金融通,政策性银行在此背景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因此,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的前身日本开发银行(JBD)以及韩国产业银行(KDB)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
其建立初期的主要任务都是向基础产业、重点项目提供大额长期资金支持,以恢复国家经济。
(二)功能转化比较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面对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都十分注重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开发功能,并强调其弥补市场缺损、建设市场的作用,纷纷进行金融机构改革,政策性银行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也经受了洗礼。
1970年以后,德国经济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为保持经济活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也从过去的主要支持基础产业转向中小企业融资;同时商业银行由于中小企业不成熟一般不愿意向其贷款。
《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运营特点》1,以国家信用为背景享有国家信用的实质是“政府的担保”,即政府以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政策性银行的负债进行担保政策性。
银行通过政府的担保,信用度提高到国家主权级同等水平,发行的债券也都被视为“政府债券”,风险小,易为市场接受,从而保证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2,国家财政提供有力支持国家财政强有力的支持,是政策性银行稳健运营的基础。
政策性银行是国家所有,资本金一般是由财政拨付,并随时追加,资本充足率高于商业银行,都在两位数以上,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11%、韩国产业银行(KDB)17.59%。
各国政策性银行长期享有特殊的税收减免、利差补贴、亏损补偿等政策。
KFW免交所得税,不给股东分红,利润转入专项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和特殊准备金。
政策性银行可以向财政借款或向央行随时借款,是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独特手段。
DBJ1998财年向政府和央行借款所占资金来源的比例为85.6%,KFW为9%,1999年KDB为32%。
3,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政策性银行依法设立和运营,是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独立法人。
KfW、DBJ、KDB都单独立法,本国的央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均不适用于政策性银行。
在法律的保障下,三家银行按照法人的框架进行业务操作,在政府支持的产业方向和范围内,在保证财务稳健的前提下自主决策、自主经营。
4,奉行不亏损原则,并保持合理盈利水平政策性银行奉行不亏损原则,并保持合理盈利水平。
政策性银行与政府财政或公库不同,既要执行政策,又要保证财务健康,这是法的要求。
各国都存在着处理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关系问题。
政府与政策性银行达成的共识是,政策性目标固然比盈利性目标重要,但盈利性是对一个金融机构的约束。
如果盈利性目标完全从属于政策性目标,就很难对政策性银行进行评价,政策性目标也难于实现。
政府作为政策性银行的股东,不希望出现亏损,否则就会成为政府的负担。
因此,KfW、DBJ、KDB都保持了连续盈利。
韩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措施与成效(一)'1997年7月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受到了严重冲击,暴露出韩国金融体系中的严重弊端。
近几年,韩国政府对其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拟全面探讨韩国金融体制的弊病,分析危机发生后韩国推行的金融改革措施及成效。
一、韩国金融体系的弊病(一)官办金融色彩浓厚韩国政府为扶植战略性工业,支持大财阀所需的信贷资金,长期控制银行机构。
银行机构长期担负政策性融资任务,信贷评估与风险的意识不足,经营效率低下。
1.政府控制银行机构韩国中央银行隶属部,货币政策缺乏自主性。
大部分专业银行与开发机构亦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信贷未能完全自主。
商业银行虽然自1972年起陆续民营化,但政府直接任命商业银行主管的陋习,迟至1993年才完全废除,以致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仍担负政策性融资的任务。
2.银行机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政府长期主导放款,导致银行机构仅愿意对大财阀或提供担保品的中小企业贷款,银行机构忽略信贷评估,更缺乏风险管理的概念。
(二)财阀介入金融机构经营韩国大财阀为扩张企业经营规模,多自行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融通所需巨额资金。
近年来,韩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幅扩增,如:投资机构(包括综合金融公司与信托投资公司)、储蓄机构与公司等相继设立,已取代银行体系成为企业资金融通的主要来源,金融体质转趋恶化。
1.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幅扩增1997年6月,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占全体金融机构(不合中央银行)资产的比率分别为38%与62%,若扣除银行机构的信托账户,以及开发机构资产,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占全体金融机构资产的比率仍高达33%。
2、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资金融通的主要来源韩国企业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占企业总筹资金额的比率,由1993年的18.3%升至1997年的23.9%。
同期间,企业通过股、债市等直接融资金额占总筹资金额的比率,则由49.1%下降至37.4%。
(三)金融自由化失序韩国虽自80年代初期开始推动金融自由化,但政府干预色彩浓厚,金融体系与资本项目交易仍在诸多限制;而且,资本市场亦不健全。
政策性银行的概述所谓政策性银行,主要是指由政府创立或担保、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金融业务受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监督。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商业银行从盈利角度考虑不愿意融资的领域,或者其资金实力难以达到的领域。
这些领域通常包括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的项目,如农业开发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为了扶持这些项目,政府往往实行各种鼓励措施,各国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设立政策性银行,专门对这些项目融资。
这样做,不仅是从财务角度考虑,而且有利于集中资金,支持重大项目的建设。
[编辑]政策性银行的特征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有共性的一面,如要对贷款进行严格审查,贷款要还本付息、周转使用等。
但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其特征:一是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二是政策性银行经营时主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标,但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并不是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也必须考虑盈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力争保本微利;三是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一般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四是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编辑]中国组建的政策性银行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直属国务院领导。
设立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为国家重点建设融通资金,保证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把当时分散管理的国家投资基金集中起来,建立投资贷款审查制度,赋予开发银行一定的投资贷款决策权,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以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扩大,运用补贴以施加特殊保护、促进出口的办法已经过时。
国外政策性银行的借鉴意义作者:暂无来源:《现代国企研究》 2017年第8期文=晏鸿兵提起政策性银行,首先想到的就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以下简称“KFW”)和韩国产业银行(以下简称“KDB”)。
其实,这两家银行是有所区别的。
KFW 成立于1948年,目的是为了重建二战后西德产业和经济,主要负责提供所需资金的国家政策性银行。
后来,KFW伴随着经济环境的国际化和资金需求的多样化,逐步扩大职能和作用,成为德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KFW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避免与商业银行的不正当竞争。
由于其所经营的出口信贷等业务与商业银行产生了竞争关系,因此,KFW将涉及与商业银行竞争的业务单独划分出来,交由复兴信贷伊佩克斯银行(以下简称KFW-IPEX Bank)单独经营。
KFW-IPEX Bank在开展业务初期(2004-2007),作为KFW的内部管理银行试行了一段时期。
2008年初,KFW-IPEX Bank各项业务运行基本成熟,开始独立运行阶段,不再享有政策性银行的各项优惠政策,转变为商业银行进行经营。
通过成立子公司的改革方式,不仅使KFW得以继续经营出口信贷等已经比较成熟的业务种类,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与商业银行不正当竞争的情况。
后来,在集团化发展和分业经营的战略思路影响下,KFW根据业务范围和经营重点的不同,成立了KFW开发银行、KFW促进银行等诸多子公司,成为了全球性的金融集团。
与德国出发点有点类似,KDB是韩国政府为了重建战后百废待兴的经济,培育朝阳产业快速发展而成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诸多重要责任,在韩国产业、金融界发挥最强大的影响力。
韩国于1953年颁布了《韩国产业银行法》,该部法律规定了 KBD的法律性质,规范了其自主决策经营的行为,指出了韩国其他银行法律不合用于KDB。
两家政策性银行虽然出发点是相同的,并且都进行了专门立法,德国出台了《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促进法》,规范日常经营行为,并且基于立法的保证,KFW在业务经营和改革发展方面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规划。
第1篇一、引言韩国银行作为韩国的中央银行,承担着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等重任。
本文将对韩国银行近几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风险状况,为投资者、分析师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韩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现金及存款、中央银行债券、贷款、证券投资、其他资产等。
近年来,韩国银行资产结构保持稳定,现金及存款和中央银行债券占比最大。
(2)负债结构分析韩国银行负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存款、中央银行债券、其他负债等。
近年来,韩国银行负债结构也保持稳定,存款占比最大。
2. 资产质量分析韩国银行资产质量较好,不良贷款率较低。
近年来,韩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说明其资产质量较好。
3. 盈利能力分析韩国银行近年来盈利能力较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
营业收入主要由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净利润则由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支等得出。
三、经营成果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韩国银行营业收入主要由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
近年来,韩国银行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
2. 营业成本分析韩国银行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工资福利支出等。
近年来,韩国银行营业成本保持稳定,且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较低。
3. 营业外收支分析韩国银行营业外收支主要包括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收益等。
近年来,韩国银行营业外收支波动较大,但总体上保持稳定。
四、风险状况分析1. 市场风险韩国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股票市场风险。
近年来,韩国银行在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方面控制较好,但在股票市场风险方面存在一定压力。
2. 信用风险韩国银行面临的主要信用风险为贷款风险。
近年来,韩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说明其信用风险控制较好。
3. 流动性风险韩国银行面临的主要流动性风险为资金需求风险。
●它山之石《农金纵横》 1997年第1期韩国政策性银行初探朱景龙摘要 韩国产业银行(下称“产银”)是韩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在韩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60年代,配合国家的发展计划,“产银”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业化和扩大出口的政策,对电力、钢铁等基础产业的扩展,及纤维、衣类等制造业的出口产业加强了资金的供应。
70年代,“产银”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业结构深化的政策,以钢铁、机械、汽车等6个产业为重点,进行有选择的支援和投资。
“产银”的经营灵活多样,非常有效,因此成为韩国金融行业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直接资本 重化学工业 资本金 公积金六十年代初,韩国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7美元。
经过短短的30余年发展,到1993年便一跃而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钢铁、汽车、电子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10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7466美元,创造了世界上用最短时间实现工业化的奇迹,在这个过程中,韩国的政策性银行发挥了作用。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韩国六十年代经济发展状况有很多相似之处,探讨一下韩国政策性银行的成功经验,将会对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一韩国产业银行是韩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本文主要围绕其在韩国经济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依据《韩国产业银行法》,诞生了韩国产业银行,其宗旨是“遵照国策,为产业的开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和管理产业资金”。
当时的韩国产业基础十分脆弱,大部分设施因战争而被破坏,要动员民间资本来补充所需开发资金是很困难的,因此,“产银”(韩国产业银行简称,下同)主要利用AID(美国国际发展署)等援助资金和发行产业金融债券,重点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消费品工业和电力、煤炭等基础产业。
进入60年代,配合国家的“一五”、“二五”计划,“产银”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业化和扩大出口的政策,对钢铁、机械等基础产业的扩展,及纤维、衣类等制造业的出品产业加强了资金的供应。
德日韩典型政策性银行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从相关国家的实践看,政策性银行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在宏观层面支撑了国家战略目标的实施,在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农业发展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对于弥补商业性银行的缺陷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策性银行作为政府干预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被广泛运用。
但各国运用结果迥然不同:一方面很多国家,如德国、日本、韩国等,它们的政策性银行经营状况良好、体系完备,充分发挥了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国家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如亚洲的菲律宾、北非、拉美等地区,政策性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效率低下、职能弱化,它们不仅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1994年以来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相继建立,它们积极贯彻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和对外经贸政策,在推动我国产业调整、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我国企业和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政策性银行受到了一系列的冲击和挑战。
现阶段,对政策性金融本质认识模糊、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存在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发挥和健康发展。
本文试图提出政策性银行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对德国、日本、韩国的政策性银行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职能定位与市场化运作原则,揭示政策性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载体而存在的必要性及长期性。
本文认为政策性银行要始终明确政策性职能定位,坚持政策导向,通过运用市场化经营手段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银行对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以及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
为此,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必须坚持政策导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制度保障政策性目标实现,同时要强化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约束机制,确保其根据国家战略适时调整自身业务范围,避免与商业银行开展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外资进入韩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启示世经2005 吕巍鑫历史上, 中国和韩国的银行业, 都属于世界上对外资开放程度最低的, 但韩国自1998年以来在利用外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对银行业向外资开放的态度已逐渐缓和, 近年来开放的程度也不断提高。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韩国是世界上银行业利用外资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外资比重不足1%。
根据世界银行对全世界91个国家的统计,韩国银行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当时属于最低的7个国家之一。
但从1998至2007,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外资在韩国银行业的比重不断激增。
韩国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国家中利用外资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银行业也一直对外资相当关闭。
根据加入WTO时所作承诺,中国银行业已逐步开放,引入外资来帮助改革银行业已成为了比较现实的问题。
2004年10月4日, 新桥投资收购价为每股5元人民币, 超过深发展年报的2.03元及调整后的1.82元, 斥资15亿元购买深发展15%的股份, 从而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 控股深发展。
这是中国首例外资收购国内银行。
这是国际收购基金在中国的第一起重大案例, 也产生了第一家被国际收购基金控制的中国商业银行。
一.背景—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特点以及韩国本土商业银行所遇到的问题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遭受重创,蒙受了巨大损失。
1997年底三个月中,韩元兑美元狂贬75%,股市暴跌70%以上,利率上涨,外汇储备锐减至40亿美元,韩国商业银行所持坏账髙达42亿美金,坏账率51%,多家银行迅速倒闭,1998年韩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历史最低点-6.7%。
1997年12月开始,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韩援助583亿美元,同时施与一揽子的改革方案,银行业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韩国经济因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和企业过度负债,是引发金融危机并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韩国金融危机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偿付危机,原因在于外债结构不合理。
为避免经济结构的恶性循环,韩国政府决心进行金融结构调整,恢复金融中介功能,以市场标准来构筑金融体制,同时进行金融监管和改善企业结构方面的改革。
国家知识系列——韩国金融
韩国的金融业由韩国的中央银行以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
韩国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负责执行韩国货币政策并发行韩国流通货币韩圆。
除韩国银行外,韩国还有数个政策性银行比如产业银行、中小企业银行、水产协会银行等。
韩国的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韩亚银行、国民银行、友利银行、新韩银行等[。
其中新韩银行创立于1897年,是韩国历史上第一家商业银行,而目前国民银行是韩国最大的银行。
成立于1897年的新韩银行是韩国历史上的第一家民间银行,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南大门旁边.
韩国交易所(简称KRX)是韩国唯一的证券交易所,总部设在韩国釜山广域市,2005年1月由原韩国证券交易所(KSE)、韩国期货交易所(KOFEX)和韩国创业板市场(KOSDAQ)合并而成,其主要指数为韩国综合股价指数。
韩国交易所的证券期货及其它衍生产品交易量位居世界首位。
2010年,韩国交易所衍生产品合约交易量为37.52亿手,占全世界交易量的16.8%。
据世界交易所联盟2008年的统计,韩国创业板市场KOSDAQ的成交量及换手率仅次于美国纳斯达克,其上市公司总市值位居世界第四。
浅析韩国政策性银行
如今,各个国家的银行结构中,一般来说均以中央银行为首,然后以商业银行作为主体,辅以各种专业性银行。
其中政策性银行分摊着各类专业性银行的重要构成部分,鲜明的性质让其拥有自身独特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剧,并且在国际上对世界的经济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既是机遇也为挑战,令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也要求国内的政策性银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找出自身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多加借鉴国际的先进管理技术,加快发展步伐。
因此,我将对邻国的政策性银行进行探究,借鉴其对韩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有效作用和成功经验,吸纳经营和管理的先进方法,进而完善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六十年代的韩国还是个贫穷的农业国家,GDP仅仅为87美元,但仅经过30余年,其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000年左右,其GDP为7466美元。
在这个工业奇迹中,韩国产业银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将要以KDB为切点,进行探究。
韩国产业银行(Korea Development Bank),是韩国目前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前身是1918年的韩国开发银行,在1954年,伴随朝鲜战争结束,政府依据《韩国产业银行法》,全额出资成立了韩国产业银行,其宗旨是:“遵照国策,为产业的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和管理产业资金。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韩国产业银行身为韩国政府的代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配合国家政策的变化,顺应经济不同时代的需求,不断扩宽的金融业务的范围,开发金融机能,主导了产业的发展,也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在不断进行长足的发展。
一、KDB经营特征
(1)有效利用国家政策权利和财政手段
政策性银行因为其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其融资活动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而是更好的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的意图,这一性质决定了政策性银行同时具备国家信用和财政支持的经营特征。
因此,政策性银行拥有着国家主权级别的信用等级。
KDB正是如此,在韩国有着最高等级信用(AAA)。
由于政府的担保,其发行的债券被市场视为风险极低的“政府债券”,可以说为自身筹集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提供保证。
政府财政的扶持更加使得资金稳定,KDB可以随时从国家财政借款且政府对其进行亏损补偿,财政年度决算净损失均由银行内设的风险基金来弥补,而基金不足时,由政府补偿。
(2)强化自主经营实现合理盈利
尽管政策性银行的计划、政策、预算等重大经营策略由政府进行制定和监督,但是政策的实施与资本的运作等经营则由银行在保证财务的稳健前提下自主经营。
KDB参与政府战略产业的选定,但是在业务的运营中自主选择项目,政府不进行干预。
而KDB审查项目的能力在韩国金融界是十分强劲的,起到了良好的导向性作用。
政策性目标固然重要,但是盈利性同样也是银行成功的标志。
目前,KDB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的产业金融债券的比例已经达到98%。
一是凭借政府对各种政策的支持,如产业金融债券的担保业务,提高了信誉度,降低了筹集成本。
二是扩大存款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取得一定的盈利。
二、KDB管理模式
(1)引导国家经济开发和产业开发的使命
KDB是以工业开发为主,提供较为综合性开发服务的银行,其融资领域不仅为电力、运输、通信、公共设施等社会资本的开发,还包括以制造业为中心的造船、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及微电子等骨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
行使其政策功能时,把经济开发与产业开
发紧密结合,经济开发为产业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产业开发积累的资金又促进更高层次的经济开发。
在这个方面,KDB自成立以来,在对各行业的资金供给里,制造业一直十分靠前,比重占到60%左右,电力和交通占30%左右,在对韩国经济发展起到关键影响。
KDB将钢铁、机械、电子、石油、造船、汽车等6个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使得产业迅速形成规模,带来效益。
(2)保持财务的健全减小风险
在银行收益的管理上,KDB内部设有专门的利润管理业务,对银行的风险分为6类进行系统的管理。
分别是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浮动风险、外汇风险、外部交易风险、经营指标风险。
业务活动遵循以下的原则有,一方面支持更多的项目企业,有利于动员大量资金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建设;另一方面是投资比例的适当控制。
以其减少风险损失,保证利润。
这就规定对一个项目的贷款不超过自有资本金的10%,这也是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因为新建的项目贷款收益低,风险高,政策性银行虽不是以盈利为最高目的,但也不能无视了风险,在财务上要保证自有资本充足。
(3)扩充自有资本防范各类风险
考虑到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抗御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支资产规模扩张的前提。
政策性银行充实资本的主要途径是国家财政注资。
2000年,KDB的资本充足率为17%,远远高于8%,达到巴塞尔协定要求达到的资本充足率的水平。
政策性银行重点防范的风险主要来源是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KDB是在向社会证明:“政策性银行既能管理风险,又能贯彻政府意图”,在注重风险防范,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对外加强社会监督,提高业务管理透明度。
KDB根据每年政策要求来确定投资业务的预算与项目范围,并与财政投资计划一起交由国会审议通过。
但是由于靠着扩大产业金融债券的发行,筹措资金比重已经达到70%以上,完全做到筹资的自主化,政府的助资已经减少为零。
三、发展现状
1954年注册当初,法定注册资本为4000亿韩元,然而直至2009年,已经增加至9.5万亿韩元。
而资本充足率更是上升至13.6%,可以说拥有着坚实的资本基础。
即使是不良贷款比率也没有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加而水涨船高,仍然控制在1.2%左右。
直至今日,KDB在支持韩国经济成功增长方面,一直起着很大作用,不仅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也为公司管理战略提供必须的信息与资金,深远地影响着韩国的经济。
四、创新与启示
目前,中国政策性银行更加偏向于政策性,基本上体现的是财政功能,而掩饰了其作为金融实体的特性。
我们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必须进一步加强风险的统一管理,进行健全和深入的改革。
随着风险管理涵盖范围的逐步提高,中国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职能也应该要求进一步完全。
一方面,要加大强化行业风险的改革力度,将风险研究,制定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的政策作为首要制定的战略目标,加大对于集中性风险的控制,也要提出对于不同行业、地区、国家的风险控制目标相对应的政策。
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有关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法律法规。
在韩国和其他先进国家,都是先立法后才成立,以此规范政策性银行,这使得银行从成立之日起就有法可依,业务工作和流程也更加规范化、法制化。
目前,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已经颁布实施使用使用多年已久,可是仍旧是缺乏可以规范政策性银行的相关法律依据。
我任务可以借鉴韩国以及其他国家对于不同类型政策性银行的立法经验,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利于更好管理和操作的政策性银行法律法规。
进而提高对于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减小风险的发生。
当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策性银行也在不断发展,从而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