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重点整理(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15
伤寒论原文整理必背条文在古代医学著作中,有许多经典之作被后人视为重要的学习资料。
其中一部备受推崇的著作就是《伤寒论》。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写的一本医学著作,记录了他对于伤寒病的认知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伤寒论》中的一些必背条文进行整理和解读。
1. 伤寒论的起源及重要性伤寒病是古代医学中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表现为发热、寒战、出汗等症状。
《伤寒论》是张仲景对于伤寒病的研究总结,成书于东汉末年。
该书总结了伤寒病的发病机理、辨证治疗法等内容,被后世医学家广泛应用和研究。
对于了解古代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伤寒病的病因与病机《伤寒论》指出,伤寒病的主要病因是外感风寒。
风寒侵袭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转化作用,引起人体经络的阻塞和气血运行的紊乱,形成伤寒病的病机。
病机的主要特点是外感邪气侵袭,内伤正气。
3. 伤寒病的四诊法《伤寒论》中规定了对伤寒病的四诊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情况;闻诊则是通过嗅觉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问诊则是通过与患者交流来了解病情;切诊则是通过切脉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
这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对于伤寒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4. 伤寒病的治疗原则《伤寒论》中提出了治疗伤寒病的基本原则,包括解表、清热、泻火等。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疗法排出体内的风寒邪气;清热则是利用药物来清除体内的热毒;泻火则是通过通便或利尿来排出体内的火邪。
这些治疗原则是针对不同阶段和病情而制定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5. 伤寒病的药物治疗《伤寒论》中详细介绍了许多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的药物,并对其功效和用法进行了说明。
例如,麻黄、桂枝等有发散风寒的作用;黄连、黄芩等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这些药物在治疗伤寒病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找到新型药物和疗法具有一定的启示。
6. 伤寒病的预后与护理《伤寒论》中也提到了伤寒病的不同预后和护理方法。
伤寒论考试重点全面总结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中国医学的教科学和实践体系。
《伤寒论》由明代医学大家丁怀明撰写,历时十余年而成,共有一百三十一章,是关于古代认识的疾病和自然病原学的有价值的资料。
《伤寒论》又称《伤寒全书》,是中医学中一个经典的学术体系,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古老的医学经典之一,有“五经全书之首”之称。
《伤寒论》结合经、古籍、实验,对古代医学的产生、发展和中医典籍中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刻而深入的研究,融会部、内科、外科、针灸、拔罐、食疗、药饮六科保健原理,是一部介绍和研究中国上古医学至明清时期发展史的著作。
《伤寒论》思想体系以“五性”和“五味”为主,认为病的产生与营养、性质、气候以及人的自然本性、情绪及服药护理有关,以“六经”为模型,把病理诊断划分成六种,并把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季节变化而变换。
“上恶治本”是《伤寒论》的核心理念,这就是把病因作为治疗起点,在对本源病因祛除的基础上,采用攻肾壮阳、行气止痛、逐毒去瘀等方法,根据病人体质特点,综合施治,积极把握治疗动向,使病情得到根本的缓解,是今天中医内科的基本治疗原则。
一是对《伤寒论》的导读和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伤寒论》思想体系和理论构成,了解《伤寒论》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科学实用的价值。
二是重点考查《伤寒论》中有关脏腑、病理特点、治病等方面,要求考生熟悉《伤寒论》学说中有关腑脏、病理特点、治病思想以及对六经的理解。
三是关于诊断、鉴别及治疗的考查,要求考生熟悉《伤寒论》处方调理要领,能正确诊断病因,并有效地选择治疗药物,从而掌握中医的辨治方法,给病人提供科学的治疗。
总之,《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硕果仅存,它的思想对今天的中医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中医学者不断深入研究、发展的重要基础参考资料。
只要考生能全面把握《伤寒论》的学说内容,并能在实践中有效掌握《伤寒论》中有关脏腑、病理特点、治病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诊断、鉴别及治疗的要领,就能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伤寒论》1.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的《伤寒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2.被后人尊为医中之圣的医家是——张仲景3.张仲景奋发学医——“乃勤求苦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4.《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金匮》两部分,伤寒主论外感热病,兼论内伤杂病;《金匮》主论内伤杂病,兼论外感热病5.《伤寒论》全书十卷,共397条,22篇,113方(实际为112方,其中有一方只有方名,没有药物)6.《伤寒论》有两种版书,一是宋版本,二是成注本。
宋版本原刻本已佚失,今有明代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
成注本是金代成无己注解的。
原书杂病部分后经整理为《金匮要略》7.《伤寒论》的价值——一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
二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是立法严谨,处方精湛,具有典范作用。
8.《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所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狭义的伤寒是指外感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是五种中的伤寒。
如《伤寒论》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9.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10、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是指———《伤寒论》的六经。
11.六经病证的纲领———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⑵阳明之为病,胃肠实是也。
⑶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⑷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⑸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⑹阙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12.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总论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作者:张机,字仲景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首次校正:宋朝林亿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4、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
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病邪:寒邪八纲:表、实、寒——阳证病位:在表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纲要】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7)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
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3)2、桂枝汤煎服法: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药并用)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灵活运用)45、比较:桂枝汤vs麻黄汤两证均是太阳表证的主要证型,以恶风寒、发热、头痛、脉浮为基本临床表现,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
但桂枝汤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麻黄汤证的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故又称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中医】伤寒论重点方剂整理伤寒论重点方剂整理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第一章——太明病辨证论治1、桂枝加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2、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药: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加葛根、麻黄)3、桃核承气汤证提要:蓄血轻证的证治。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泻下瘀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4、蓄水证证提要:蓄水证的证治。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少腹硬满,小便不利,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泽泻、桂枝、白术、猪苓、茯苓)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提要:里热协表邪下利的证治。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
主症:下利不止,肛门灼热、大便臭恶稠粘,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6、桂枝人参汤提要:脾虚下利而表邪不解的证治。
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7、大陷胸汤证提要:大结胸的证治。
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伴见心烦,潮热,口渴,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8、小青龙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名词解释(属于重点条文的先背)1.头项强痛:颈项疼痛不舒,不柔顺貌。
P142.脉缓:指脉象宽柔和缓,非怠慢迟缓之意。
P153.脉阴阳俱紧:阴阳俱紧,指三部脉都见紧象。
P164.温病:外感病中的一种病证。
属广义伤寒的范畴。
P175.身灼热:扪之灼手,形容发热很高。
P176.失溲:溲,一般指小便。
本条之失溲,指二便失禁。
P177.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P178.脉若静:指脉象与证候尚未发生变化。
P199.风家:指常受风患病者。
P21 淋家:指久患淋证之人。
P4410.阳浮而阴弱: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
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营弱。
P2211.翕翕发热:形容发热轻而温和。
P2212.其气上冲:这里的气有两种理解,一是指病人自觉症状,“气上冲”即病人自觉胸中有气上逆;一是指太阳经气,“气上冲”即太阳经气上冲,与邪相争。
总为表证仍在之意。
P2513.解肌:解除肌表之邪。
P2814.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
P3015.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
漏,渗泄不止。
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P3316.微寒:此处应为脉微恶寒。
P3617.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P4218.额上陷脉急紧:指额部两旁凹陷处(太阳穴)的动脉拘急。
P4419.眴:目动也,即目睛转动。
P4420.寒栗而振:即寒战。
P4421.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P4422.坏病:即变证。
指因误治而致病情发生变化,已无六经病证候可循的病证。
P6123.消谷引食:消谷,消化谷物;引食,能食、求食。
消谷引食,即易饥而多食的意思。
P6424.客热:邪热,此处作假热解。
P6425.客气:即邪气。
因邪从外来,故称客气。
P11026.振寒:畏寒怕冷而身体颤抖。
P6527.清谷:清,同圊,指厕所,此活用作动词。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
P6728.清便自调:指大便已恢复正常。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6、太阳病,发热而渴,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
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13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26、服桂枝汤,3134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38,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64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135138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154、心下痞,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177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伤寒论一、名词解释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
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
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
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
霍,有迅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
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
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
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伤寒期末重点整理这是我们整理出来的,有不完整的大家就自己改下,顺便和我说下喽,祝大家考试顺利哈!考试时间1月14号9点到11点考试地点:1109总论1、《伤寒论》本来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
2、《伤寒论》由王叔和命名。
3、南宋(1144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第一个全文注解伤寒论的人。
4、六经传变主要取决于:一是决定于正气的盛衰。
二是决定于邪气的轻重。
三是决定于治疗的当否。
四是决定于体质的差异。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太阳病分为伤寒、中风、温病2、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的鉴别要点:相同点均以发热、头痛、恶风寒、脉浮为基本特征。
不同点太阳伤寒无汗而喘,太阳中风有汗。
太阳伤寒脉浮紧,太阳中风脉浮缓。
3、六经病头痛的特点:(我那时候没记清楚,谁记清楚的告诉下我呗)4、桂枝汤证病机:风寒外袭,卫阳浮盛以抗邪,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营卫失调主症: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5.桂枝汤的六个兼证: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6. 麻黄汤证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主症: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周身疼痛、脉浮紧治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7.麻黄汤的兼证:葛根汤证、葛根汤与葛根加半夏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8、小青龙汤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主症: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8、表郁轻证:桂枝加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证、9、蓄水证(五苓散方)重点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主症:小便不利,少腹硬满,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10、蓄血症的名称: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抵当丸证11、桃核承气汤证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抵当汤证:先治里后解表(同四逆汤)12、太阳病变证热证有哪些:栀子豉汤类证、麻杏甘石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13、栀子豉汤类证主症: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从轻到重的临床表现:心烦、心中懊憹、胸中窒、心中结痛1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病机:邪热壅肺主症:汗出而喘息咳嗽,身热或高或低而不恶寒,尚有口渴,苔黄、脉数等。
伤寒论复习重点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部分,是我国古代对于伤寒病的研究总结和归纳。
它对于中医王国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讲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伤寒论的重点内容。
一、伤寒的病因伤寒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邪气、饮食不洁和情志不遂三个方面。
外感邪气是指人体受到寒邪、暑邪、湿邪等外界的有害因素侵袭。
饮食不洁是指人们因饮食不当,摄入了变质食物或者因熬夜、暴饮暴食等过度劳累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
情志不遂则是指人们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悲伤等不良心理状态下,导致了体内气血的紊乱。
二、伤寒的病机伤寒病的病机主要包括表里正邪的关系和脏腑经络的变化。
表里正邪的关系是指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后,人体通过表面的抵抗力和里面的调节能力来应对这种侵袭。
脏腑经络的变化则是指伤寒病引起了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功能紊乱,以及经络的阻塞和失调。
三、伤寒的临床表现伤寒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寒战、身体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口渴或口干等。
其中,发热是伤寒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通常会伴随着寒战和身体疼痛。
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是由于肠胃功能紊乱所引起的。
四、伤寒的辨证论治伤寒病的辨证主要依据包括脉象、舌诊、症状和病史等方面的信息。
常见的辨证有阳明证、少阳证、太阳证和厥阴证等。
辨证论治的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泻热下气、祛邪散寒、和中益气等。
其中,清热解毒是治疗伤寒病的基本原则,通过中药的使用来清除体内的热毒。
五、伤寒的预防与护理预防伤寒病主要包括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护理包括合理饮食、适当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等。
此外,伤寒病的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总结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部分,对于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复习伤寒病内容时,我们要学习和理解伤寒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的知识。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伤寒论》重点总结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
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病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致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或三焦的决读失权。
4.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5.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病机:全身气血虚衰。
6.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病机:阴阳错杂,虚风内动。
2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简述太阳病伤寒、中风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
病机:寒邪袭表,卫阳郁遏,营阴郁滞。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要麻黄汤)3、猪苓汤与五苓散区别?①五苓散②猪苓汤病机及治法特点比较脉浮:①表未解,阳浮而阴弱,其脉必浮而无力②里热外蒸,必浮而有力。
发热:汗随热泄,其热较轻,只是微热②里热外蒸,其热较重。
渴:①三焦膀胱功能失职而正津不布,故见消渴、水逆②热结水停,较五苓散之渴程度轻,饮后可缓解,无吐。
小便不利:①三焦阳虚,气化失司,小便必清②下焦水热郁结,小便必赤。
治疗:①泽泻配茯苓猪苓利水通阳,白术健脾散水,桂枝温阳化气行水,表里同治②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阿胶清热利窍,育阴行水使湿热下泄4、结胸三症?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是大结胸证的三个典型脉症。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伤寒论》是一部东汉末年的医学著作,作者是张机,字仲景。
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收录了一百一十二方。
该书的首次整理者是魏晋时期的王叔和,首次校正者是宋朝的林亿,首次注解者是宋金时期的成无己。
目前通行的版本是宋本《伤寒论》和《注解伤寒论》。
伤寒”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而狭义的伤寒则是指外感风寒,感染后立即发病。
在太阳病篇中,病邪是寒邪,属于八纲中的表证和阳证。
病位在表,主要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
病机是风寒袭表,营卫受邪。
此外,太阳病还有中风、伤寒和温病等不同的表现。
桂枝汤是太阳病的治疗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状。
煎服时要微火煮,啜热稀粥,温覆,发汗适度,根据病情用药,禁忌。
如果服用桂枝汤后出现反烦不解的情况,可以先刺凤池、风府,再服用桂枝汤。
如果下之后气上冲,则可以继续使用桂枝汤,否则不宜使用。
除了桂枝汤,还有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新加汤等类似的方剂。
与麻黄汤相比,桂枝汤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可以治疗更多的病症。
Two patterns。
both of which are the main patterns of Taiyang syndrome。
are characterized by n to wind and cold。
fever。
headache。
and floating pulse。
They are caused by the n of wind and cold and the imbalance of Ying and Wei。
However。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Guizhi Tang pattern is the deficiency of Wei Yang and the failure of Ying Yin。
It is characterized by sweating and slow pulse。
《伤寒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题型:名词解释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
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题型.名词解释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
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
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
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
漏,渗泄不止。
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7、目瞑:目视不明,视物昏花。
《集韵》:“暝,目不明也。
”此处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8、项背强几几:几几,南阳方言,有拘紧、固缩之意。
亦有读作殊者。
全句形容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
伤寒论重点知识点汇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
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
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
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
霍,有迅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
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
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
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伤寒论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
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
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
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
霍,有迅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
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
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
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题型:名词解释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
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题型.名词解释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
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
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
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
漏,渗泄不止。
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7、目瞑:目视不明,视物昏花。
《集韵》:“暝,目不明也。
”此处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8、项背强几几:几几,南阳方言,有拘紧、固缩之意。
亦有读作殊者。
全句形容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
9、眴(音顺):目动也,即目睛转动。
10、消渴:指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非病名。
11、白饮:即米汤,又作白米饮。
12、水逆: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而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证的表现。
13、结胸:病证名,指痰水等实邪结于胸膈脘腹,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14、藏结:病证名,是因脏气虚衰,阴寒凝结而致的一种病证。
其中主症与结胸证有相似之处,但病变性质不同。
15、痞:病证名,是无形之邪气痞塞于心下胃脘部,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16、热结膀胱:膀胱在此指下焦部位。
热结膀胱,指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部位。
17、少腹急结:指下腹部拘急硬痛。
18、坏病:也称变证。
即治坏的病,指因误治而致原始证候发生反常变化,证候错综复杂,已不属太阳病范畴的病症。
19、心中懊恼: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
20、胸中窒:窒,塞也。
即胸中有堵塞不通之感。
21、心中结痛:心中如有物结聚而疼痛。
22、奔豚:证候名。
豚即猪。
奔豚即以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之证,该证时发时止,发时痛苦异常。
23、振振欲扑地:肢体颤动欲扑倒于地。
24、清酒:指清纯上好的米酒。
25、麻沸汤:沸水。
(即将沸腾而又未沸腾时,锅中有无数小水泡聚于底部,形如麻子,故云。
)26、蒸蒸而振:蒸蒸,这里指正气由内向外之势。
振,指周身振动,即战汗的具体表现。
27、剂颈而还:剂,通齐。
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
28、面垢:面部如蒙油垢,此因阳明热浊之气上熏于面所致。
29、白粉:米粉。
30、晬时:即周时,一昼夜24小时。
31、口不仁:口中感觉失常,黏腻不清爽,食不知味,言语不利。
32、心下支结:即患者自觉心下有物支撑结聚。
33、苦酒:米醋。
34、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题型.选择填空1.麻黄汤衄血机理:阳郁化热,损伤血络。
2.太阳蓄水证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
代表方:五苓散。
3.抵挡组成:水蛭、虻虫、桃仁、大黄4.治疗脚挛急代表方:芍药甘草汤(去杖汤)5.治疗心下悸,欲得按的方剂:炙甘草汤6.治疗奔豚的代表方:桂枝加桂汤7.热痞证治疗方: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寒热错杂痞证治疗方:泻心汤类;痰气痞证治疗方:旋覆代赭汤;水痞证治疗方:五苓散;痞证误下后下利治疗方:赤石脂禹余粮方。
8.炙甘草汤中生地黄用量特殊为:一斤9.《伤寒学》中甘草大多炙用,生用方有:甘草汤、桔梗汤10.治疗心阳虚的方剂: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桂枝救逆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11.热郁胸膈的表现有:即栀子豉汤证类,结合条文和病机回答。
有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恼、反复颠倒、胸中窒、心中结痛等。
12.蓄血三方证:桃核承气汤证、抵挡汤证、抵挡丸证13.《伤寒论》中太阳病变证治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4.调胃承气汤中症候中“蒸蒸发热”的机理是:太阳病发汗不解,转属阳明结实,里热外蒸使然。
15.脾约证的特有症候表现是:大便硬,小便数题型.简答论述1.桂枝加葛根汤证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用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汤+葛根)P232.葛根汤证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用葛根汤。
(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葛根、麻黄)P353桃核承气汤证(太阳蓄血证)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治法:泻下瘀热。
方用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p494.蓄水证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小便不利,少腹硬满,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用五苓散。
(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P47 5.葛根芩连汤证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主症:下利不止,利下臭恶稠粘,肛门灼热,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用葛根芩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P646.桂枝人参汤证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
方用桂枝人参汤。
(理中汤+桂枝)P737.大陷胸汤证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下不可近手,可伴见心烦,口渴,潮热,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用大陷胸汤。
(大黄、芒硝、甘遂)P848.小青龙汤证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主症: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方用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五味子、半夏)p399.半夏泻心汤证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主症: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舌苔红腻治法:和中降逆,消痞散结。
方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p9210.栀子豉汤证病机:热郁胸膈。
主症: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
治法:清宣郁热。
方用栀子豉汤。
(栀子、香豉)P6011.真武汤证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溢主症:心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辟地,或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治法:温阳利水。
方用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p7612.炙甘草汤证主症:心动悸、脉结代病机:心阴阳两虚治法: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方用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P7913、桂枝汤证(中风表虚证)主症: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病机:风寒外袭,卫阳浮盛以抗邪,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营卫失调。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P1814.麻黄汤证主症:恶寒(风),发热,周身疼痛,无汗,喘,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
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及组成: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15.白虎加人参汤证主症:大热,大渴,大烦,脉洪大病机:阳明里热炽盛,气津两伤(热盛津伤)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P6416.苓桂术甘汤(脾虚证)主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
病机:脾虚水停,水气冲逆。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P7017.小建中汤证(强壮剂)主症:心中悸而烦,腹中急痛,喜温喜按,或伴轻微恶寒发热。
病机:中焦虚寒,气血亏虚,复被邪扰。
治法:建中补虚,调养气血。
(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P72①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无汗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②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③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④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又有建中十四味,阴斑劳损起沉疴;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
⑤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附:结胸三证: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周,邪深大陷胸汤治,甘遂硝黄一泻柔,大陷胸丸加杏苈,项强柔痉病能休。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桂枝人参汤证的异同有哪些?答: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和桂枝人参汤证分别见于《伤寒论》34和163条。
二者都是太阳病误下后表证未除,兼里证下利之表里同病;临床均可见发热、下利等症而属“协热利”;治疗皆属表里双解且以治里止利为主。
但是二者的病机性质却截然相反,临床表现同中有异,故治疗用药不同。
辨析如下:①葛根黄芩黄连汤证:34条云:“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太阳病误下,不仅表证未罢,而且邪气化热入里。
临床见利遂不止,暴注下迫、稀黄臭秽、肛门灼热,喘而汗出,小便短赤,脉来急促等。
证属表里同病,故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表里双解。
该方重用葛根,轻清升发,既解肌表之热邪,又升清阳、起阴气而止下利。
黄芩、黄连清里热,坚阴厚肠而止下利;炙甘草补脾和中,顾护胃气。
此方能疏透外邪退表热,内清里热止下利,而为解表清里之剂。
虽为表里双解,却以清热治里为主。
②桂枝人参汤证:163条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屡用苦寒攻下,误下之后不仅表邪不除,而且损伤脾胃阳气,而致里虚寒下利。
临床见泻利不止,且利下稀薄,心下痞硬,发热恶寒、头痛等。
治用桂枝人参汤温中止利,兼解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