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间反应关系规律总结(呕心沥血之作)
- 格式:pdf
- 大小:140.20 KB
- 文档页数:2
常有的物质及其反响规律奇光异彩的化学变化常使我们感觉化学是多么的奇特!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的,而世界上的物质又何止千万,面对这样众多的物质,这样复杂的化学反响,要学好它岂不是“天方夜谭”?不!只需你掌握了常有的物质及其反响规律,应用起来就能够运用自如了。
一、中考透视1. 常有的物质21 种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简单有机物是初中化学波及的物质,此中,主要学习了物质:(1) 4 种单质( O2、 H 2、C、 Fe)。
(2) 4 种氧化物( CO2、 CO、H2O、 CaO)。
——要点是这 8 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H 2、C、 CO 的可燃性、复原性)。
(3) 3 种酸( HCl 、 H2SO4、HNO 3)——要点是盐酸、硫酸的性质(物理性质和 5 种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特别是浓硫酸的特征、稀释及实验中的事故办理。
(4) 2 种碱[ NaOH 、 Ca(OH )2]——要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物理性质和 4 种化学性质)、用途、腐化性及俗名。
(5) 6 种盐( NaCl 、 Na2CO3、 CaCO3、 CuSO4、 NH 4Cl 、 NH 4HCO 3)——要点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的性质、存在、用途及俗名。
(6) 2 种有机化合物( CH 4、 C2H5OH)——要点是有机物的特征和可燃性。
2.各种物质间的反响规律(1)各种物质间的互相关系图。
一般来说,能够将常有的物质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大类,但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更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
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 (如上图)。
(请自行填上各连线的生成物)物质间的互相关系也是物质间的反响规律,一定紧紧掌握!(2)挖掘“八圈图”的内涵。
①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怎样衍变为盐;②表示 15 个基本反响规律( 9 条连线和 6 个箭头);③表示物质的性质(除了跟指示剂反响这一性质在图中没法表示外,图中酸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是酸的性质,其他类推!);④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15 个反响中起码有10 个与盐相关,俗称“十大成盐”规律!(3)使用“八圈图”的注意事项。
⑴、⑼、(10) ⑵、⑶ ⑷、⑸、⑺ ⑶、⑸、⑹、(10⑵、⑷ ⑴ (13) (14)(16) (15) (18) (17) (19) (19) ⑺ ⑹(20) 化学物质反应关系规律图⑴.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无氧酸盐 (化合反应) 2Na+Cl 2点燃2NaCl⑵.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化合反应)CaO+SiO 2高温CaSiO 3 (高炉炼铁除去铁矿石中的SiO 2)⑶.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复分解反应)6HCl+Fe 2O 3==2FeCl 3+3H 2O H 2SO 4+CuO ==CuSO 4+H 2O2HCl+CaO ==CaCl 2+H 2O 3H 2SO 4+ Fe 2O 3==Fe 2(SO 4)3+3H 2O⑷.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不属于复分解反应)Ca(OH)2+CO 2==CaCO 3↓+H 2O 2NaOH+SO 2==Na 2SO 3+H 2O2NaOH+CO 2==Na 2CO 3+H 2O 2NaOH+SO 3==Na 2SO 4+H 2O⑸.酸+碱→盐+水 (复分解反应)HCl+NaOH ==NaCl+H 2O H 2SO 4+Cu(OH)2==CuSO 4+2H 2O⑹.酸+盐→新酸+新盐 (复分解反应) HCl +AgNO 3 ==AgCl ↓+HNO 32HCl+CaCO 3==CaCl 2+H 2O+CO 2↑ H 2SO 4+BaCl 2==BaSO 4↓+2HCl 2HCl+Na 2CO 3==2NaCl+H 2O+CO 2↑ HCl+NaHCO 3==NaCl+H 2O+CO 2↑ ⑺.碱+盐→新碱+新盐 (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中的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2NaOH+ CuSO 4 ==CuCl 2 +Cu(OH)2↓ Ca(OH)2+ 2NH 4Cl == CaCl 2+2NH 3↑+2H 2O 3NaOH+ FeCl 3 ==3NaCl +Fe(OH)3↓ Ca(OH)2+ Na 2CO 3== CaCO 3↓+2NaOH⑻.盐+盐→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中的盐必须都溶于水AgNO3+NaCl==AgCl↓+NaNO3 Ba(NO3)2+(NH4)2SO4==BaSO4↓+2NH4NO3⑼.金属1+盐1→金属2+盐2 (置换反应)条件:①金属1的活动性比金属2强;②盐1必须溶于水;③K.Ca.Na不参加这类置换反应。
化学反应规律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包括化学变化和化学平衡两个基本过程。
1.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的改变。
常见的化学变化包括氧化、还原、电离、水解、酸碱中和等。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或物质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等不同类型。
1.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例如,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例如,2H2O → 2H2 + O2,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与另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交换位置,形成新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例如,2Na + 2H2O → 2NaOH + H2,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4. 双替换反应双替换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中的离子相互交换,形成新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三、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1. 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反之,反应物的浓度越低,化学反应的速率越慢。
2. 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高温会增加分子的随机热运动,使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3. 压力在气相反应中,压力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高压会减小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中考化学十二个重要规律汇总中考化学复习十二个重要规律1.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2.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1.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 O32-(也可能为H C 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 O2气体。
2.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 H3)的,一定为N 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 H3(N H3+H2O=N H3·H2O)3.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
C a CO3=Ca O+CO2↑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 a H C O3=N a2CO3+H2O+CO2↑1.酸(H+)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 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 H,如果p 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 H-)的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 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 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 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 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 H,如果p H大于7,则证明O H-的存在。
3.CO32-或H CO3-的检验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 CO3-的存在。
九年级化学反应的规律总结一.置换反应规律1.酸+金属→盐+氢气反应要求:①酸不能用硝酸和浓硫酸等有强氧化性酸(常用稀硫酸、盐酸等)②金属比氢活泼镁带和稀盐酸反应镁条和稀硫酸反应铝丝和稀盐酸反应铝丝和稀硫酸反应锌粒和稀盐酸反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铁钉和稀盐酸反应铁粉和稀硫酸反应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反应必须是在盐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要求:①参加反应的金属不用钾、钡、钙、钠②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比盐中金属活泼③反应物中的盐必须溶于水铁钉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插入硝酸汞溶液中3.还原性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碳粉与氧化铜氢气与氧化亚铁受热碳粉与氧化亚铁氢气与氧化铁受热碳粉与氧化铁规律:金属氧化物+H2金属+H2O 金属氧化物+C 金属+CO2二.分解反应规律1.含氧酸酸→非金属氧化物+水碳酸不稳定2.碱→金属氧化物+水(反应要求:碱难溶。
但可溶性碱中氨水例外)加热氢氧化铜加热氢氧化铁3.碳酸盐→金属氧化物+ CO2↑ (反应要求:碳酸盐难溶或微溶)高温煅烧石灰石三.化合反应规律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铝在空气中产生致密氧化镁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红磷(或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3.金属氧化物+水→碱(反应要求:对应的碱可溶)生石灰吸收水分氧化钠与水反应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反应要求:对应的酸可溶)二氧化碳溶于水 二氧化硫溶于水 三氧化硫溶于水四.复分解反应规律(要求:反应物:有酸酸要溶,无酸都要溶;生成物:至少要有水、气体或沉淀之一)1.酸+碱→盐+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稀盐酸 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稀硫酸 向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中滴入稀盐酸 向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中滴入稀硫酸2.酸+盐→新酸+新盐(如果新酸是碳酸时就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在纯碱中加入稀盐酸 在小苏打中加入稀盐酸 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在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在硝酸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3.盐+碱→新盐+新碱(如果新碱是氨水时就直接分解成氨气和水)在胆矾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火碱溶液 在苏打溶液中加入石灰水 在蓝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 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4.盐+盐→新盐+新盐在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 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稀盐酸除铁锈 稀硫酸除铁锈 氧化铜与稀盐酸 氧化铜与稀硫酸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反应要求:碱要溶于水或微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的苛性钠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火碱溶液中2NaOH+SO 3==Na 2SO 4+H 2O Ca(OH)2+CO 2==CaCO 3↓+H 2O六.其它必须掌握的反应1.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3CO+Fe 2O 3 2Fe+3 CO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KMnO 4 K 2MnO 4+MnO 2+ O 2↑ 2KClO 3 2KCl+3O 2↑2H 2O 2 2 H 2O+ O 2↑ === MnO23.电解加有稀硫酸的水4.两种有机物燃烧CH 4+2O 2 2 H 2O+CO 2 C 2H 5OH+3O 2 3 H 2O+2CO 2 所有有机物和在空气中完全(即充分)燃烧的规律:有机物中没有氧元素:C x H y +(x+ 4y )O 2 2y H 2O+xCO 2 有机物中没有氧元素:C x H y O z +(x+ 4y -2z )O 2 2y H 2O+xCO 2。
物质间反应规律一.化合反应1.金属+氧气 == 金属氧化物2 Mg+O 2 2MgO 3Fe+2 O 2 Fe 3O 4 2 Cu+ O 2 2CuO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S+O 2 SO 2 4P+5O 2 2P 2O 5 C+O 2 CO 2 (碳充分燃烧) 2C+O 2 2CO (碳不充分燃烧) 2H 2+O 2 2H 2O3.金属+非金属==盐Fe+ S FeS 2Na+Cl 2 2NaCl4.金属氧化物+水 == 碱(可溶性)CaO+H 2O==Ca(OH)2 Na 2O+H 2O==2NaOH5.非金属氧化物+水==酸CO 2+H 2O==H 2CO 3 SO 3+H 2O==H 2SO 4 SO 2+H 2O== H 2SO 3(亚硫酸)6.氨气+酸==铵盐NH 3+H 2O+CO 2=NH 4HCO 3 2NH 3+H 2SO 4==(NH 4)2SO 47.其他 C+CO 2 2CO 2CO + O 2 点燃 2CO 2 CuSO 4 + 5H 2O==CuSO 4·5H 2O二.分解反应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H 2CO 3 === H 2O+CO 2↑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 CuO+H 2O 2Fe(OH)3 Fe 2O 3+3H 2O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 3 CaO+ CO 2↑4.实验室制氧气 2KMnO 4 K 2MnO 4+MnO 2+ O 2↑ 2KClO 3 2KCl+3O 2↑2H 2O2 2H 2O+O 2↑ 2H 2O 通电 2H 2↑+ O 2 ↑5.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 4·5H 2O 加热 CuSO 4 + 5H 2O三.置换反应1.酸+金属==盐+氢气(①金属必须位于氢前面 ②酸不能用强氧化性的硝酸和浓硫酸)Fe+ 2HCl==FeCl 2+H 2↑ Zn+ H 2SO 4==ZnSO 4+ H 2↑(实验室制氢气) Fe+H 2SO 4==FeSO 4+H 2↑ 2Al+6 HCl== 2AlCl 3+3H 2↑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①反应物盐必须可溶 ②反应物金属单质比盐中金属活泼)Fe+CuSO 4==FeSO 4+Cu Zn+CuSO 4==ZnSO 4+CuCu+2AgNO 3==Cu(NO 3)2+2Ag 2Al+3CuSO 4==Al 2(SO 4)3+3Cu3.还原金属氧化物H 2+CuO Cu+H 2O C+2CuO 2Cu+CO 2↑3C+ 2Fe 2O 3 高温 4Fe + 3CO 2↑ 2C+ Fe 3O 4 高温 3Fe + 2CO 2↑四.复分解反应 (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1.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NaOH+HCl==NaCl+H 2O Ca(OH)2+2HCl==CaCl 2+2H 2OCu(OH)2+H 2SO 4==CuSO 4+2H 2O Al(OH)3+3HCl==AlCl 3+3H 2O (治疗胃酸过多)2.酸+盐==新酸+新盐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灭火器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H 2SO 4+BaCl 2==2HCl+BaSO 4↓ (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AgNO 3+HCl==AgCl ↓+HNO 3 (用于检验氯离子)BaCO 3+2HNO 3==Ba(NO 3)2+H 2O+CO 2↑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都溶于水)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Na2CO3+Ca(OH)2==2NaOH+CaCO3↓CuSO4+Ba(OH)2==Cu(OH)2↓+BaSO4 ↓MgSO4+2NaOH==Mg(OH)2↓+Na2SO4 CuCl2+2NaOH == Cu(OH)2↓ + 2NaCl(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用于检验铵根离子)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NaCl+AgNO3==NaNO3+AgCl↓Na2SO4+BaCl2==2NaCl+BaSO4 ↓Na2CO3+CaCl2==2NaCl+Ca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2HCl==CuCl2+H2O CuO+ H2SO4==CuSO4+H2O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Ca(OH)2+CO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SO2==Na2SO3(亚硫酸钠)+H2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 2NaOH+SO3==Na2SO4+H2O2.CO还原金属氧化物:3CO+ Fe2O3高温2Fe + 3CO2(高炉炼铁)CO+CuO Cu+CO2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4.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常见物质的俗名1.汞Hg:水银2.硫S:硫磺3.碳C:金刚石、石墨4.二氧化碳CO2:干冰5.氧化钙CaO:生石灰6.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7.氢氧化钠NaOH:苛性钠、烧碱、火碱 8.碳酸钙CaCO3:石灰石、大理石9.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 10.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11.氯化钠NaCl:食盐 1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胆矾、蓝矾13.碳酸钾K2CO3:草木灰(主要成分)14.甲烷CH4:天然气、石油气、沼气15.氧化铁Fe2O3:铁锈(主要成分)16.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锈物质的颜色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铁粉Fe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红色固体:铜Cu、氧化铁Fe2O3、红磷P黄色固体:硫黄S绿色固体:铜绿Cu2(OH)2CO3蓝色固体或沉淀: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氢氧化铜Cu(OH)2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氢氧化镁Mg(OH)2蓝色溶液:含铜离子Cu2+的溶液黄色溶液:含铁离子Fe3+的溶液浅绿色溶液:含亚铁离子Fe2+的溶液。
初中化学中“注明反应条件”的规律小结〔关键词〕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反应物状态;反应基本类型能快速准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能力。
但对于刚刚接触化学课程的初中学生来说,要达到上述要求则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什么情况下加注反应条件、加注什么条件,在什么条件下不加注反应条件,学生对此往往会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反应条件的注明方法,本文就初中阶段化学课程中有关反应条件加注的规律总结成文,供同仁参考(如左图)。
说明:一般情况下,液态物质(或水溶液)与液态物质(或水溶液)反应时,不需注明反应条件,其他情况下则应考虑注明反应条件。
一、从反应物的状态分析(一)下列情况应注明反应条件1.固体与固体反应(固—固型)。
固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很难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反应才能发生。
常见的反应条件有加热、高温或使用催化剂。
2.气体与气体反应(气—气型)的条件一般为点燃。
3.气体与固体反应(气—固型)的条件分两种情形:(1)固体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反应,其条件为点燃;(2)固体跟其他气体的反应条件为加热或高温。
(二)以下情形注明反应条件要看情况而定这里主要是指气体与液体的反应(气—液型),所涉及的液体可以是液态物质,也可以是水溶液。
如下例①中酒精是液态物质,而②中的氢氧化钙则是指它的水溶液(下同)。
②CO2+Ca(OH)2=CaCO3↓+H2O(三)以下情形不注反应条件1.固体与液体反应(固—液型)。
①Zn+H2SO4=ZnSO4+H2↑②CaCO3+2HCl=CaCl2+H2O+CO2↑注:活泼金属与稀硫酸或盐酸、碳酸盐与盐酸、碱与酸的反应都属于这种情形。
2.液体与液体的反应(液—液型)。
①CuSO4+2NaOH= Cu(OH)2↓+Na2SO4②BaCl2+ CuSO4=BaSO4↓+CuCl2注:分解反应除外。
二、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分析(一)分解反应一般应注明反应条件(二)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注明反应条件①Na2CO3+CaCl2=CaCO3↓+2NaCl②Ba(OH)2+Na2SO4=BaSO4↓+2NaOH(三)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注明反应条件时需看情况而定③Fe+CuSO4 = Cu+FeSO4最后,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笔者又结合“条件三角形”将此规律归纳为以下口诀:固固气气固和气,加注条件莫忘记。
初中化学重要规律总结一、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1.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离子。
二、金属+酸→盐+H2↑中:1.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2.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3.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三、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四、物质的检验1.酸(H+)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知识归纳二初中化学规律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变化
三、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四、铁生锈的条件和防锈的原理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或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防锈原理:隔绝空气和水。
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物中有水、沉淀或气体(即海陆空),满足其一即可。
2.反应物均溶于水或酸(即无酸参加须都溶,但碳酸盐可与酸反应)。
初中酸、碱、盐化学反应规律小结一、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书写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1、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既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还要考虑酸和盐的特点。
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酸—→盐+氢气(H以前)(一般是稀HCl和稀H2SO4)金属与盐反应:金属+盐—→新盐+新金属(2Cu+2H2SO体〔34、3点的5、+2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首先要考虑反应物的溶解性,这是前提条件。
当反应物条件符合以后,才能考虑生成物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产生,如果有则复分解反应能进行,反之则不能进行。
2、酸的溶解性规律:初中接触的酸一般都可溶,其中H2SO4、H3PO4是不挥发性酸。
HCl、HNO3、H2CO3有挥发性,是挥发性酸。
但要注意H2CO3的挥发性表现为不稳定性(是化学性质):H2CO3==H2O+CO2↑。
碱的溶解性规律:钾、钠、钡、铵[KOH、NaOH、Ba(OH)2、NH3·H2O]的碱可溶,Ca(OH)2微溶,其余的碱不溶。
注意:①氨水有挥发性,和H2CO3一样,也表现为不稳定性(是化学性质):NH3·H2O==NH3↑+H2O②AgOH 为白色沉淀,但非常不稳定,在溶液中生成的同时马上分解产生褐色的氧化银沉淀:2AgOH==Ag 2O ↓+H 2O盐的溶解性规律: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得快;盐酸盐(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钡、银、钙(银、钙微溶);碳酸盐溶解钾、钠、铵(的碳酸盐),微溶碳酸镁,其它一般往下沉。
注意:Fe 2(CO 3)3、Al 2(CO 3)3遇水分解。
如:Fe 2(CO 3)3+3H 2O=2Fe (OH )3↓+3CO 2↑ 3、酸和碱的反应:酸+碱→盐+水(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1)、酸溶液与碱溶液的反应:一般都能发生反应,即酸碱不受限制。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 (化学规律)1、金属活动性次序: 金属活动性次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次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地点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掉电子变为离子,反响速率越快②排在氢前 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可以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响;③排在前方的金属,能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边的金属跟排在前 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响。
④混淆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响的次序是“先远” “后近”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响中老是变为 + 2 价的亚铁2、金属+酸→盐+ H 2 ↑中: Al > Mg > Fe > Zn ②等质量的不一样酸跟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响,放出氢气由多起码的次序:足量的金属反响,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一样金属反响,放出的氢气同样多。
3、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 ;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4、物质的查验(1) 酸( H +)查验。
方法 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许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假如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 H +存在。
方法 2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假如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 H +的存在。
方法 3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 pH 试纸上,而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知道溶液的 pH ,假如 pH 小于 7,则证明 H +的存在。
(2) 银盐( Ag +)查验。
将少许盐酸或少许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许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假如有白色积淀生成,再加入少许的稀硝酸,假如积淀不用逝,则证明 Ag +的存在。
-(3) 碱( OH )的查验。
-方法 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许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假如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 OH 的存在。
初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完整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等内容。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反应进行完整的总结。
首先,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变化。
这种变化涉及到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原子和离子重新排列,物质的性质发生变化。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原有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并消失的物质,产物是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
其次,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几种类型。
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过程。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被另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离子所取代。
例如,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例如,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第三,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形成的速度。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物质的粒度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增加,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分子运动速度。
浓度的增加会使反应速率增加,因为反应物的更高浓度会增加碰撞的机会。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物质的粒度和表面积的增加也会增加反应速率,因为反应物的更大表面积会有更多的接触面。
第四,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前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称为化学平衡。
在化学平衡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并不意味着反应停止。
化学平衡条件受到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会使平衡向反向移动,温度的降低会使平衡向正向移动。
初中化学反应原理与实验技巧总结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变化的科学,而反应原理和实验技巧对于学习化学的初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物质之间的反应原理,并学习到一些实验技巧,如安全操作、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观察结果的记录等。
以下是初中化学反应原理与实验技巧的总结。
一、反应原理1. 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反应等。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关注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通过互相交换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化学反应。
酸通常具有酸性物质的特征,如酸味、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等;碱通常具有碱性物质的特征,如碱味、能与酸中和等。
酸碱反应中常见的实验现象包括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等。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荷转移反应,即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改变。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得到电子。
例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4.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被另一种元素取代的反应。
一般而言,放置于活动性元素电位表中的元素能够取代处于表中位于其下方的元素。
例如,金属锌可以取代铜离子,形成氧化锌和铜金属。
二、实验技巧1. 安全操作在化学实验中,安全操作是最重要的。
学生需要佩戴实验室服和安全护目镜,保持实验台面整洁,避免发生事故。
此外,学生应当注意实验室中的紧急出口和使用紧急洗眼器和洗手器。
2. 实验仪器的使用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试管、烧杯、量筒、移液管等。
学生应当准确使用这些仪器,并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观察结果的记录在化学实验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需要记录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如颜色的变化、气体的产生、产物的生成等。
准确和详细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反应原理和总结实验经验。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机理总结一、化学反应机理的概念及意义化学反应机理是指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物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详细步骤和路径。
了解化学反应机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和结果,从而指导我们的实验设计和化学应用。
二、化学反应机理的组成部分1. 反应物的起始状态:化学反应的初始状态是指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能量状况。
通常使用反应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和键能来描述其起始状态。
2. 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之间会发生键的断裂和形成,导致化学键能的变化。
这些相互作用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品选择性。
3. 反应的中间体: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些短暂存在的中间体。
这些中间体是反应途中的稳定或不稳定物质,它们参与到反应机理的各个步骤中。
4. 反应产物的生成:根据反应机理,可以推测出反应产物的类型和数量。
反应机理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些产物,并提供一种解释为何有些反应无法形成产物。
三、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变化,推测反应机理。
2. 理论计算方法:使用量子力学等理论计算方法,计算反应物和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和能量,预测反应机理。
四、化学反应机理的应用1. 反应速率的调控:了解化学反应机理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反应速率,从而优化化学工艺和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
2.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机理:了解燃烧反应的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燃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 药物研发:了解化学反应机理可以指导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合成路径设计和副作用预测。
五、总结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我们可以揭示出各种化学反应背后的机理,并将这些机理应用于实际中,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业需求。
初中化学规律,一定要烂熟于心!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变化
三、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四、铁生锈的条件和防锈的原理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或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防锈原理:隔绝空气和水。
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物中有水、沉淀或气体(即海陆空),满足其一即可。
2.反应物均溶于水或酸(即无酸参加须都溶,但碳酸盐可与酸反应)。
3.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满足其一即可)。
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六、初中化学常见4个优先反应原则:。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异彩纷呈的化学变化常使我们感到化学是多么的神奇!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的,而世界上的物质又何止千万,面对如此众多的物质,如此复杂的化学反应,要学好它岂不是“天方夜谭"?不!只要你掌握了常见的物质及其反应规律,应用起来就可以挥洒自如了。
一、中考透视1. 常见的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简单有机物是初中化学涉及的物质,其中,主要学习了21种物质:(1)4种单质(O2、H2、C、Fe)。
(2)4种氧化物(CO2、CO、H2O、CaO)。
-—重点是这8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H2、C、CO的可燃性、还原性)。
(3)3种酸(HCl、H2SO4、HNO3)——重点是盐酸、硫酸的性质(物理性质和5种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尤其是浓硫酸的特性、稀释及实验中的事故处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化学规律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化学规律总结。
中考化学进入冲刺阶段,初中化学化学规律总结请看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化学规律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化学规律)1、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2、金属+酸→盐+H2↑中: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4、物质的检验(1) 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 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一、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1、2Mg+O2点燃2MgO2、3 Fe+2O2点燃 Fe3O43、2Cu+O2高温2CuO二、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1、C+O2点燃CO2 2C+O2点燃2CO2、S+O8点燃SO23、4P+5O2点燃2P2O54、2H2+O2点燃2H2O三、其它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氧化反应)1、2CO+O2点燃2CO22、CH4+2O2点燃CO2+2H2O3、C2H5OH+3O2点燃2CO2+3H2O4、2CH3OH+3O2点燃2CO2+4H2O四、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化合反应)1、2Na+Cl2=2NaCl2、H2+Cl2=2HCl五、碱性氧化物+水=碱(限CaO、BaO、Na2O、K2O)(化合反应)1、CaO+CO2=Ca(OH)22、BaO+CO2=Ba(OH)2六、酸性氧化物+水=酸(化合反应)1、CO2+H2O=H2CO32、SO2+H2O=H2SO33、SO3+H2O=H2SO4七、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限CaO、BaO、Na2O、K2O)(化合反应)1、CaO+H2O=CaCO32、BaO+H2O=BaCO3八、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1、Cu(OH)2+2HCl=CuCl2+2H2O2、Cu(OH)2+H2SO4=CuSO4+2H2O3、Fe(OH)3+3HCl=FeCl3+3H2O4、Mg(OH)2+H2SO4=MgSO4+2H2O5、2NaOH+H2SO4=Na2SO4+2H2O 2、BaCl2+H2SO4=BaSO4↓+2HCl3、CaCO3+2HCl=CaCl2+H2O+CO2↑4、Na2CO3+H2SO4=Na2SO4++H2O+CO2↑十、碱+盐=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1、2NaOH+CuSO4=Cu(OH)2↓+Na2SO42、3NaOH+FeCL3=Fe(OH)3↓+3NaCl3、Na2CO3 +Ca(OH)2=CaCO3↓+2NaOH4、NH4NO3+NaOH=NH3↑+H2O+NaNO3十一、盐+盐=新盐+新盐:(复分解反应)1、AgNO3+NaCl=AgCl↓+NaNO32、BaCl2+Na2SO4=BaSO4↓+2NaCl3、CaCl2+Na2CO3=CaCO3↓+2NaCl十二、碱性氧化物+酸=盐+水:1、Fe2O3+6HCl=2FeCl3+3H2O2、Fe2O3+3H2SO4=Fe2(SO4)3+3H2O3、CuO+H2SO4=CuSO4+H2O4、CuO+2HCl=CuCl2+H2O十三、酸性氧化物+碱=盐+水:1、2NaOH+CO2=Na2CO3+H2O2、2NaOH+SO2=Na2SO3+H2O3、CO2+Ca(OH)2=CaCO3 ↓+H2O十四、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1、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2、Fe+H2SO4=FeSO4+H2↑Fe+2HCl=FeCl2+H2↑3、Mg+H2SO4=MgSO4+H2↑Mg+2HCl=MgCl2+H2↑4、2Al+3H2SO4=Al2(SO4)3+3H2↑2Al+6HCl=2AlCl3+3H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P162十五、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溶液:(置换反应)1、Fe+CuSO4=FeSO4+Cu2、Zn+CuSO4=ZnSO4+Cu3、Hg(NO3)2+Cu=Cu(NO3)2+Hg(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P173十六、分解反应:1、Cu(OH)2CO3 △2CuO+H2O+CO2↑2、2HgO △2Hg+O2↑3、2KMnO4 △K2MnO4+MnO2+O2↑4、2KClO3MnO22KCl+3O2↑6、Ca(OH)2+2HCl=CaCl2+2H2O九、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1、HCl+AgNO3=AgCl↓+HNO35、2H2O通电2H2↑+2O2↑6、H2CO3=H2O+CO2↑7、CaCO3高温CaO+CO2↑十七、部分氧化还原反应;1、H2+CuO△Cu+H2O2、C+2CuO高温2Cu+CO2 C+CO2高温2CO3、CO+CuO高温Cu+CO23CO+Fe2O3高温2Fe+3CO2初中化学方程式集锦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13. 葡萄糖缓慢氧化:C6H12O6+6O2点燃6CO2 + 6H2O二.几个分解反应:14.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15.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O3 2KCl + 3O2 ↑17.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18.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9.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20. 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加热H2O + CO2↑+ NH3↑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21.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2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23.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2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27.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 高温 3Fe + 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28.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29.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30.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31.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Al2(SO4)3 + 3H2↑32.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33.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34.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35.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16. 加热氯酸钾(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 l3 + 3H2↑(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6.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37.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38.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39.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40.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 === Fe2(SO4)3 + 3H2O41.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42.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43.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44.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45.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46.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47.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48.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49.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5)酸 + 碱 -------- 盐 + 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 CaCl2 + 2H2O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Al(OH)3 = AlCl3 + 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57. 硫酸和氢氧化铁: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59.氨水和硫酸反应:2NH3·H2O+H2SO4==(NH4)2SO4+2H2O(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0.(灭火器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63.硫酸和碳酸钠: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Fe(OH)3↓ + 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固(+固)]或[固+液] ①锌粒(Zn)和稀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8)盐 + 盐 ----- 两种新盐70.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 + AgNO3 = AgCl ↓ + NaNO3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76.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78.光合作用:6CO2 + 6H2O光照C6H12O6+6O2 79.合成氨:N2+3H2 NH3基础知识总结:1. 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 H2S、NO等物质3. 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 (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 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药品①高锰酸钾(KMnO4)盐酸(HCl)②锌粒(Zn)和稀硫酸(H2SO4)[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反应原理①2KMnO4K2MnO4+MnO2+O2↑②2H2O22H2O+O2↑③2KClO3 2KCl+3O2↑ 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 H2O+CO2↑仪器装置制法①、③:制取氧气制法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⑴、⑼、(10) ⑵、⑶ ⑷、⑸、⑺ ⑶、⑸、⑹、(10⑵、⑷ ⑴ (13) (14)
(16) (15) (18) (17) (19) (19) ⑺ ⑹
(20) 化学物质反应关系规律图
⑴.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无氧酸盐 (化合反应) 2Na+Cl 2点燃2NaCl
⑵.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化合反应)
CaO+SiO 2高温CaSiO 3 (高炉炼铁除去铁矿石中的SiO 2)
⑶.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复分解反应)
6HCl+Fe 2O 3==2FeCl 3+3H 2O H 2SO 4+CuO ==CuSO 4+H 2O
2HCl+CaO ==CaCl 2+H 2O 3H 2SO 4+ Fe 2O 3==Fe 2(SO 4)3+3H 2O
⑷.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Ca(OH)2+CO 2==CaCO 3↓+H 2O 2NaOH+SO 2==Na 2SO 3+H 2O
2NaOH+CO 2==Na 2CO 3+H 2O 2NaOH+SO 3==Na 2SO 4+H 2O
⑸.酸+碱→盐+水 (复分解反应)
HCl+NaOH ==NaCl+H 2O H 2SO 4+Cu(OH)2==CuSO 4+2H 2O
⑹.酸+盐→新酸+新盐 (复分解反应) HCl +AgNO 3 ==AgCl ↓+HNO 3
2HCl+CaCO 3==CaCl 2+H 2O+CO 2↑ H 2SO 4+BaCl 2==BaSO 4↓+2HCl 2HCl+Na 2CO 3==2NaCl+H 2O+CO 2↑ HCl+NaHCO 3==NaCl+H 2O+CO 2↑ ⑺.碱+盐→新碱+新盐 (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中的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
2NaOH+ CuSO 4 ==CuCl 2 +Cu(OH)2↓ Ca(OH)2+ 2NH 4Cl == CaCl 2+2NH 3↑+2H 2O 3NaOH+ FeCl 3 ==3NaCl +Fe(OH)3↓ Ca(OH)2+ Na 2CO 3== CaCO 3↓+2NaOH
⑻.盐+盐→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中的盐必须都溶于水
AgNO3+NaCl==AgCl↓+NaNO3 Ba(NO3)2+(NH4)2SO4==BaSO4↓+2NH4NO3⑼.金属1+盐1→金属2+盐2 (置换反应)
条件:①金属1的活动性比金属2强;②盐1必须溶于水;③K.Ca.Na不参加这类置换反应。
Fe+CuSO4==Cu+FeSO4Cu+2AgNO3==2Ag+Cu(NO3)2
⑽.活泼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Al +6HCl==2AlCl3+3H2↑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⑾.金属单质+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4Al+3O2==2Al2O3 3Fe+2O点燃Fe3O42Cu+O△2CuO
⑿.金属氧化物+还原剂→金属+相应产物(氧化还原反应)
Fe2O3+3CO高温2Fe+3CO 2CuO+C高温2Cu+CO2↑CuO+H2△Cu+H2O Fe2O3+3C高温2Fe+ 3CO2↑2HgO△2Hg+O2↑
⒀.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化合反应)
CaO+H2O==Ca(OH)2Na2O+H2O==2NaOH
⒁.不溶性碱→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水(分解反应)
Cu(OH)△CuO+H2O 2Fe(OH)△Fe2O3+3H2O
⒂.非金属单质+氧气→非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C+O2点燃CO2S+O2点燃SO24P+5O2点燃2P2O5 2H2+O2点燃2H2O ⒃.非金属氧化物+还原剂→非金属单质+相应产物(氧化还原反应) CO2+Mg高温C+MgO 另:2H2O通电2H2↑+O2↑2H2O2MnO22H2O+O2↑⒄.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⒅.酸→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分解反应)
H2CO3==H2O+CO2↑H2SO3==H2O+SO2↑
⒆.含氧酸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分解反应)
CaCO高温CaO+CO2↑BaCO高温BaO+CO2↑
⒇.盐→非金属单质(分解反应)
2KMnO△K2MnO4+MnO2+O2↑2KClO3MnO2 2KCl+3O2↑
常见沉淀:白色—CaCO3BaCO3 BaSO4AgCl Mg(OH)2 Al(OH)3Fe(OH)2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