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确立的意义: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有序开发。
3.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明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 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差异。
4.主体功能区的划分(1)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2)主要类型: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长江经济带概况: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 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4)城市密集,广阔。
3.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4.长江经济带发展措施(1)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2)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3)推进,优化产业结构三、拓展蓝色海洋空间1.海洋的作用:“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能量……”“未来……”。
2.我国海洋的国情(1)海域辽阔,漫长,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 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发展措施:立足于保护海洋,清晰规划海洋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能力。
第60课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战略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维护海洋权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重要意义。
2.结合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等海洋国土资料,说明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必备知识梳理1.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开发海洋的必要性:“能量的_”“未来的_”。
(2)我国的海洋国情①海域_,海岸线漫长,大陆架_,岛屿众多。
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_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_。
③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_资源和金属矿物、_、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
④海洋_种类多,包括风暴潮、_、海水入侵等。
⑤拥有多种海洋_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⑥海洋环境状况_。
(3)规划措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_,维护_,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立足于保护海洋_,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_,提高海洋空间利用_,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2.维护海洋权益(1)对海洋权益诉求的变化对海洋权益的争夺,从过去主要围绕_、战略要地和_,发展到更广泛的_及其他相关_。
(2)海洋权益的概念海洋权益是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_和_。
(3)海洋权益的范围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_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_,以及大陆架海床和_等。
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_。
(4)我国的海洋权益①我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_和_,确立了在南海的_和相关权益。
2012年,我国为便于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_省设立三沙市,把_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中国地理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地理经济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中国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就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本文将从中国地理的特点、资源优势以及区域差异等方面,探讨中国地理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地理特点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中国地理特点的一大显著特征是巨大的边境线和复杂的地理环境。
中国拥有14个陆地邻国,多山丘、高原、盆地等地理形态,以及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海岸线等。
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的长江流域是全国最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土壤资源和水资源;而中国的西南地区则以丘陵和高原为主,适宜发展农业和林业。
二、资源优势中国地理的多样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
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具有广阔的耕地资源。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铁、铜、铝等金属矿产资源,以及稀土等特殊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存在为中国的能源工业、农业和制造业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利用其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三、区域差异中国地理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发达的制造业。
这主要得益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便于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相比之下,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部分地区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资源相对匮乏。
然而,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施了一系列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还有一些特殊的经济区域,如特别经济区、自由贸易区等。
这些经济区域在地理位置、政策优惠等方面都享有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并在相应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中考地理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划分与特点经济发展区域划分是研究地理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中考地理考试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和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划分经济发展区域划分的标准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和资源条件等。
在中国,通常将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1. 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发达和开放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它的地理位置,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这些城市代表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发达的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
此外,东部沿海地区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便于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2.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地处我国的中部地带,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省份。
这些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和农业发展较为突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水资源等,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的投资。
3.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但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近年来,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4.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原本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但近年来受到经济结构调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不过,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钢铁资源,政府也一直在采取措施促进东北地区的振兴。
二、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的特点1. 东部沿海地区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里的城市化程度较高,经济结构多元化。
东部沿海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和国内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过快,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中国海陆边界问题中国海陆边界问题——雄鸡的轮廓最近的新闻报道中一条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国终于在边界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总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
在陆地上同14个国家接壤,它们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
到目前为止,除印度和不丹(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中国已与13个邻国确定了陆地边界。
2000年12月25日,中越两国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越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协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中越两国在北部湾海域的专属经济区的分界线。
这条“S”形分界线成为中国第一条海上边界,从而拉开了中国与邻国海上边界谈判的序幕。
下面,简单看一下中国的陆海情况:一、中国陆上边界划定的成果中国陆上有14个邻国,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陆地边界有2.2万多公里,是世界上陆地边界最长的国家之一;中国边界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仅三国交界点就有16个。
此外,全世界1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6个在中国周边;军事力量排在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8个在中国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的4个在中国周边;当今世界五大潜在热点冲突地区(中东、中亚、南亚次大陆、台湾海峡、朝鲜半岛)中的4个在中国周边。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条边界是确定的。
有的只是不平等条约划定的边界,多年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和实际控制线。
从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始终“有边无界”。
我国边界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与缅甸签署《中缅边界条约》,这是新中国与邻国缔结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以此为开端,在上世纪60年代,与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阿富汗、朝鲜等国相继签署了边界条约。
另一是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们与俄罗斯、老挝和越南以及新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
中国的地理分布和经济特征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其地理分布和经济特征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地理分布和经济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情况。
一、地理分布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大海,陆地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地理分布广泛,包括了五大板块: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和西南。
每个板块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经济资源。
华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主要特点是土地资源丰富,耕地较多,农业发达。
此外,华北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为能源和基础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东北地区则地处寒带,气候严寒,冬季漫长。
然而,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华东地区地处中国的东海岸线,这一地区包括了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以及江苏、上海等大城市。
华东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地理位置靠近海洋,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
这一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拥有发达的港口和先进的基础设施。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和香港等地,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华南地区温暖潮湿,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产业发达。
此外,华南地区还是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中心,拥有广州、深圳等重要的港口城市,对外贸易非常活跃。
西南地区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包括了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份。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
同时,西南地区还是中国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产品种类繁多,如水稻、小麦和茶叶等。
二、经济特征中国的经济特征也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
中国的经济结构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组成,每个地区的经济特点有所不同。
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供给人民民生和农产品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农业分布广泛,各个地区根据其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发展不同的农作物,如北方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南方则以稻米、水果和蔬菜为主。
高考政治《中国的国土资源与海洋权益》知识点解析一、中国的国土资源和国土资源的分类中国的国土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其中,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国土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水资源是指各种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资源。
气候资源指的是气候条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动植物资源是指各种动物和植物群落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的各种矿产,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二、中国的国土资源特点1. 多样性: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导致国土资源分布不均衡。
2. 丰富性: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3. 高度集约:中国的国土资源利用率较高,多个资源共同开发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益。
4. 基础性:国土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三、中国的海洋权益及重要意义1. 中国的海洋权益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 领海:指从中国陆地边缘线向海洋延伸的12海里范围,享有主权。
- 毗连区:指临近中国领土的海域范围,具有特殊权益。
- 专属经济区:指从基线算起向外延伸200海里,享有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等权益。
- 大陆架:指从中国陆地延伸下去的海床和海底地壳。
2. 中国的海洋权益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 经济意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 安全意义:海洋权益的保护是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海上交通安全和国土安全至关重要。
- 发展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国家之一,海洋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对海洋科技和海洋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中国的国土资源与海洋权益的保护1. 加强法律保护: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土资源和海洋权益的保护措施和责任。
2. 强化监管措施: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和海洋权益的监管体系,加强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监督和管理。
3. 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和海洋权益,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由于其广阔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自然资源,中国在经济地理格局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并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区域差异的存在中国地域辽阔,北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与南方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区域差异在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中有所体现。
北方地区以农业为主导,利用其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发展了粮食种植和畜牧业,成为中国的粮仓。
南方地区则以工业为主导,其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沿海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具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沿海地区地处海上交通要冲,交通便利,与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沿海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优质的港口设施,这进一步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三、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中国的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相对经济欠发达,但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这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速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的乡村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但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这些措施有助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
沿海地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导,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潜力,南方地区发展制造业,北方地区则侧重于农业。
专题练习10区域发展战略图1、图2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1与图2中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④D.丁—③2.下列贸易中,选择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天然橡胶:泰国—上海,选乙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选丁C.鲜花:荷兰—美国,选②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选④杭甬高铁开通后,原萧甬铁路客运量大幅下降。
利用萧甬铁路既有线路改造而成的绍兴轨道交通城际线连接绍兴主城区及上虞区、柯桥区,于2018年开通。
下图为该轨道交通及站点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双选)与杭甬高铁线相比,绍兴轨道交通城际线()A.客运量大B.车速较快C.运营成本低D.建设成本低4.(双选)绍兴轨道交通城际线建成通车,有利于()A.释放萧甬铁路闲置运能B.推动绍兴逆城市化发展C.方便沿线城镇居民出行D.高铁—城际联运方便出行扬州位于京杭运河沿岸,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
下图为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
读图,完成5~6题。
5.古代京杭运河沿线城市众多的原因是()A.水源丰富B.水运便利C.景色优美D.便于军事防卫6.现在扬州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京杭运河沿线环境污染严重B.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C.扬州能源资源的枯竭D.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变化下图为我国四大地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划分四大地区的依据不包括各地的()A.经济发展速度B.经济基础C.发展水平D.自然条件8.导致我国四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有()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长江经济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经济区形式。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9~10题。
9.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的分布规律是()A.沿长江干流分布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D.沿公路线分布10.下列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B.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大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2017年4月1日,国家级雄安新区成立,区内容城、雄县、安新三县规划各具特色。
中国的经济地理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经济地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经济地理包括了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和交通运输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示中国独特的经济地理特点。
地理位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之一。
中国地处东亚的中心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部则与中亚、南亚接壤。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中国可以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并成为东亚地区的经济中心。
同时,中国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稀土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也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资源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产业布局。
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带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丰富的资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沿海地区成为外资投资和出口加工的重要基地,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而西部地区则相对欠发达,受限于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但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经济发展逐渐加快。
交通运输网络是中国经济地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拥有全球最长的高速铁路网络和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口。
这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水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快了中国各地区之间和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物流速度,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中国还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打造更加便捷的国际交通网络。
除了以上几点,中国的经济地理还包括了城市化进程、地区发展差异、资源环境保护等内容。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中国的大中城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紧张、环境污染等。
地区发展差异则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常见的现象,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和中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为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也加大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的经济地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和交通运输网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区域经济“合纵连横”中国经济版图将重新划分2010年4月14日“泛珠”区域的提出,八大经济区的争议,显示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冲动之下,中国经济版图可能被自发地重新划分6月11日,中国《新闻周刊》两度致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研究员,她均谢绝采访。
此前,她在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期间,曾对香港《文汇报》表示,中国“十一五”区域发展的思路脉络今年底应该清楚了,其政策制定的基础可能改变以往太粗的东中西划分方法,以8大经济区来替代。
这8大经济区域是:南部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海南)、东部沿海地区(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北部沿海地区(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黄河中游地区(陕西、河南、山西、内蒙古);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月初在南方曾引起轰动。
在新浪的“泛珠”专题报道里,关于李善同研究员的这篇专访被放在“头题”的位置上,标题也令人关注——我国拟以8大经济区域取代东中西部划分方法。
但据接近李善同研究员的人士透露,李善同认为媒体放大曲解了她的说法。
国家发改委一位消息人士在面对记者求证时也明确表示,此议并未纳入规划范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研究员非常肯定地对本刊说,这只是李善同作为学者的“一家之言”。
而事实上,在李善同说这番话之前,或者说在国家对经济区域进行调整之前,一些地方早已开始私下结交,随着“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振兴”等一系列名词的频繁出现,区域经济的“合纵连横”正在形成一股无可逆转的潮流。
区域联盟图破地方保护坚冰6月1日~3日,又称“9+2”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开幕、澳门续谈、广州闭幕。
“泛珠三角”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推进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作为自然资源的载体,陆地和海洋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
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重视陆海统筹,采取系列措施推进落实,有力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飞速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
如何着力推进陆海统筹,切实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本期特邀4位专家深入探讨。
主持人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完善陆海发展规划体系主持人:陆海统筹发展,规划先行。
沿海地区如何优化功能布局,整合陆域和海域资源,构建陆海协调发展新格局?白福臣(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代理院长、教授):海洋是“大国土”和“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陆海统筹的规划体系,是沿海地区优化功能布局,建立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坚实基础和制度保障。
但从目前有关陆海发展的规划体系来看,全国国土规划中涉海部分仍然主要集中在临海的陆地区域。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涉及陆海发展的各产业专项规划之间也缺乏衔接。
为此,统筹陆海发展的规划体系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一是将海洋纳入国家总体经济区划中。
经济区划是国家按一定的地区区情进行的国土单向或综合分区,系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经济布局和建设的基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作过三次大的经济区划,但管辖海域却从未被纳入到国家总体经济区划当中。
在未来发展中,应坚持陆海统筹,将海洋纳入国家总体经济区划中,建议在原有的西部、中部、东部的经济布局中增加一个“新东部”,即沿海地带与海洋统筹发展的新区域,以体现规划的全面和完整性。
二是将海洋开发与整治纳入全国国土规划体系之中。
海洋作为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国土规划中理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来进行谋划。
加强海洋空间、陆地空间规划的顶层规划,是实施陆海统筹、实现“海陆一张图”的重要基础。
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23—2030年)》中虽然涉及了“开展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治理”等内容,但也仅覆盖到了靠海的陆地区域,并未充分体现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描述我国海陆位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北邻近日本,西南与印度相接,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我们拥有广阔的陆地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由于我国地势复杂多样,地理位置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陆地位置方面,我国位于东亚地区,濒临太平洋。
我国的东部和南部与朝鲜湾、黄海、东海相邻,而西南部与印度洋相接。
这种陆地位置为我国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便于与东亚、东南亚等地区进行经济、文化和政治上的交流与合作。
在海洋位置方面,我国拥有着辽阔的海洋领域,东海、南海和黄海是我国海洋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海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洋资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为我国的海洋产业、渔业以及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我国的地理特点非常丰富多样。
从北方的广阔平原到南方的高山和丘陵,从东部的沿海地带到西部的高原和盆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
这种地理多样性为我国的旅游业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地理位置也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农业、工业、贸易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积极探索国家发展的新途径。
总结而言,我国的海陆位置非常重要。
地理多样性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使我们能够与世界各地进行广泛合作。
我们必须善于利用这些地理优势,以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的目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从陆地位置、海洋位置、地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来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
首先,将介绍我国的陆地位置,包括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陆地面积辽阔等情况。
然后,将探讨我国的海洋位置,包括我国沿海线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等。
接下来,将具体阐述我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势起伏、山脉河流等。
最后,将分析影响我国海陆位置的因素,包括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等。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地图▲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示意图
▲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
▲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两纵三横”城市化战略格局
▲我国主体功能区分布示意
▲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形态示意图
▲我国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
▲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
▲长三角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兰州-西宁一线重点开发区域示意图
▲我国海洋资源示意图
▲海洋权益示意图
▲南海诸岛在中国的位置
▲中国钓鱼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1.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处于东亚的大国,拥有丰富的海陆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
这些地理条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经济发展的视角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主题,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2.海陆资源的丰富性中国拥有辽阔的陆地和广阔的海域,这使得中国具备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陆地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这些资源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海域资源也非常丰富,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
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3.海陆交通的便利性中国是一个拥有广泛陆路和海上航线的国家,这使得国内外交通非常便利。
陆路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内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资源的流通效率和交通运输的便利性。
海上交通也为中国的贸易和对外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海港的建设和海运业的发展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并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4.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作为一个拥有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海洋经济包括海洋旅游、沿海工业、海洋资源开发等。
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活力。
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保持海洋生态的平衡。
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科学研究和管理,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5.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这些地理条件为中国提供了独特的发展机遇和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海陆协调发展的战略,促进内陆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
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加强创新和科技支持,实现更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6.总结与回顾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
”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
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6%,超过了东部地区的14.4%;2008年和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加速,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4%、13.3%、12.2%;13.4%、12.6%、11.6%,连续两年超过东部地区11.1%和10.7%的增速;2010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这一良好趋势。
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历史性变化。
区域增长格局的这种变化为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区域全面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是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重点地区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在区域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一方面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等传统先发区域更进一步焕发经济活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质量明显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地区等一批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加快形成。
这些重点地区的发展,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区域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以市场机制与利益关系为纽带,积极推动区域间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一体化进程全面深入推进;以凸显特色和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广泛运用各种合作平台,区域间多种形式的经济协作与技术人才合作蓬勃开展;以除危解困和促进发展为目的,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和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地震灾区开展全面的对口支援。
经过努力,已初步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21世纪》:今年8月,发改委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未来中部地区发展的关键是什么?范恒山:中部6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水陆空交通便捷,科教基础较好,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发展,2006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简称中央10号文件),确立了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简称"三基地、一枢纽")的战略定位,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任务和政策措施。
区域经济版图日趋清晰《21世纪》:随着近年来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日趋清晰,你能给我们描绘一下吗?范恒山:区域政策基于国家战略要求与地区实际需要的有机统一,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地区竞争力,推动实现全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还有一个收获是,国家组织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各自的主体功能定位及财税、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配套政策,以引导开发方向,规范开发秩序,推动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总的看来,过去十年,我国区域发展可谓亮点频现、异彩纷呈。
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各地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与实施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前所未有。
随着一系列体现全局需求和地方实际需要有机统一、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东部地区的发展支撑带布局进一步完善,中西地区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日趋清晰,沿海与内地竞相奋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1世纪》:如何看待过去十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范恒山:过去十年,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成效。
区域协调发展仍要重视困难《21世纪》:目前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矛盾需要解决?范恒山:我国区域发展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不少难题。
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
还有加快地区发展需要以开发利用资源做支撑,这也是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基本要求,但过度依赖资源开发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各地区谋求合作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面激发,依托经济区协同发展、一体发展的意识与力度不断增强,但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区域一体化纵深推进仍有障碍。
此外,区域发展的环境日趋复杂,对区域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区域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区域政策和规划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21世纪》:东部地区的发展支撑带布局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东西部产业转移要注意哪些问题?范恒山: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的影响,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刻不容缓;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转移方式和转移区域日趋多元化;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不断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总的来看,由于缺乏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目前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载体不健全,配套能力不强,支持政策不完善,仍然存在着产业承接无序无度、地区间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
同时,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利用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等优势吸引外来产业和资本,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指导意见》的颁布,必将对中西部地区有力、有序、规范和健康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着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21世纪》:明年将是“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是什么?范恒山: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着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按照中央要求,“十二五”期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继续贯彻如下思路:一是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将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特别是把提高和改善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研究制定与实施区域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基本路径。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区域政策,继续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加速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继续着力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特殊困难,不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坚持按经济区方式积极推动。
继续以经济区为单元推进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进一步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要素的能力,使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得到利用与优化布局。
进一步促进实现区域功能合理分工,防止恶性竞争,更好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推动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四是坚持解决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确定不同区域发展的主体功能和战略定位,明确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实现区域科学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围绕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构筑开放性立体式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推进重点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互动,构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针对不同区域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和操作路径,在解决关键问题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实现突破,从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