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十章重要考点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26
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生化检验第十章重要考点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本章考点:
1.肝胆生化
(1)肝脏的代谢
(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
(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2.肝胆疾病的检查
(1)酶学检查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胆红素代谢产物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3)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
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
(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
(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
(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其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解毒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第一节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
(1)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4)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 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
(2)肝细胞是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的最重要的器官.
(3)合成某些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及脂蛋白代谢的酶类,参与脂蛋白的代谢和脂类的运输。
(二)维生素及激素代谢
1.维生素
(1)肝脏能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2)肝脏是维生素转化的场所
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2.激素
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血浆中的类固醇激素进入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后,进行一系列转化反应,改变了活性,最后生成易于排泄的代谢终末产物。
许多蛋白质及多肽激素的灭活和氨基酸衍生的激素(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分解代谢主要是在肝脏。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一)概念:
机体对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
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肺、肠、肾等组织也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能力。
(二)意义:
肝脏的生物转化过程,常在肝细胞的微粒体、线粒体及胞质等处有关酶的催化下,使非极性化合物转化为极性基团,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三)反应:
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这些反应直接改变物质的基团或使之分解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充分代谢或迅速排出体外,但还有许多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的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增加溶解度,或者甲基化、乙酰化等改变了反应,才能最终排出体外。
这种肝内的结合反应称为第二相反应。
三、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份,在肝细胞内由胆固醇转化生成。成年人每日合成400~600mg,均存在胆汁中。
(一)分类:
(二)胆汁酸的功能
胆汁酸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胆汁酸是脂类消化吸收的乳化剂,也是脂肪酶的激活剂。
(三)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肝细胞分泌的初级胆汁酸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分泌人胆汁,再排入小肠,约95%的胆汁酸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经门静脉至肝,经过肝细胞变为结合胆汁酸后,连同新合成的初级胆汁酸一起再分泌至胆汁中,上述这种由肠至肝的过程,称为肠肝循环。
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
(一)胆红素代谢
1.生成: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血红素。
2.血中运输
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3.肝内代谢:
肝脏对胆红素有摄取、转化、排泄的功能。
(1)摄取:
胆红素随血运输到肝后,在膜上与白蛋白解离,并被肝细胞摄取。
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的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Y、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2)转化: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胆红素-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4.肠内变化:
在回肠末端至结肠部位,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无色的胆素原。
正常人每天从粪便排出40~280mg胆素原,它在肠管下段接触空气后被氧化成为棕黄色胆素,随粪便排出,成为粪便的主要色素。
一部分胆素原可被肠黏膜重吸收进入肝门静脉,其中大部分以原形再排入胆道,小部分
(0.4~4mg)经体循环随尿排出。
(二)黄疸
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10mg/L
当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或结合胆红素升高时,可导致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