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习题课(一)
- 格式:ppt
- 大小:817.50 KB
- 文档页数:40
习题一:1. 试谈谈你对“格拉肖蛇”的理解。
物质科学体系——从“格拉肖蛇”蛇头到蛇尾,物质空间尺度依次减小,同时,“格拉肖蛇”首尾相衔,表明物理学中研究最大对象和最小对象的两个分支 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就奇妙地衔接在一起,这并不意味着天体物理把粒子物理吞没,而是指在足够小和足够大的尺度下,两者具有统一的理论,即弱、电、强和引力相互作用“合四为一”。
2. 试论述中微子超光速实验测量原理。
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了来自著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两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光速还快了60纳秒。
3. 试论述希格斯粒子对标准模型和超统一模型的作用。
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逐步构建完成了现代的标准模型理论。
但是杨-米尔斯方法无论应用到弱还是强相互作用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就是质量问题,由于规范理论规范对称性禁止规范玻色子带有任何质量,然而这一禁忌却与实验中的观测不相符合。
希格斯提出通过希格斯场产生对称性破缺,同时在现实世界留下了一个自旋为零的希格斯粒子,也称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或“上帝粒子”。
可以说,希格斯粒子是整个标准模型的基石,也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
如果希格斯粒子不存在,将使整个标准模型失去效力。
4. 试绘出各层次物质的德布罗意波长变化曲线。
λ=p h =p 341062.6-⨯m=nm p251062.6-⨯以λ为纵坐标,p 为横坐标绘制曲线,λ与p 成反比关系。
5. 谈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1-1)的理解。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质能关系式”进行质量能量转换:2E mc =,他是通过比例系数c 2将质量和能量联系起来,这也就表明物质质量和能量有一定对应关系。
6. 试绘出物质质量随运动速率变化(式1-2)的曲线。
提示:以速度υ运动着的物质的质量m 和它的静止质量0m之间有着关系:m =,当物质运动速率与光速可比拟时,必须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1、作一直线GH平行于直线AB,且与直线CD、EF相交。
解: 1.过c(d)作线gh//ab,且h∈ef;1过且2.求出h’,过h’作线g’h’//a’b’2、作一直线,使它与直线AB及CD均相交,且平行于OX轴。
解: 1.过c(d)作线ef//OX轴,且e∈ab;1过轴且2.求出e’,过e’作线e’f’// OX轴3、求作一直线MN ,使它与直线AB 平行,并与直线CD 相交于点K ,且CK :KD =1:2。
分析: 1.求出交点K 。
2.过交点K 求作AB解: 1.k’ 与c’(d’)重影。
2.用定比概念求k 。
的平行线MN 。
4.过k 作mn //ab 。
3.过k ’作m ’n ’//a’b’4、过点K作直线KF与直线CD正交。
解:CD是一般位置线,利用直角投影定理,过点K可作水平线KF、正平线KF均为所求;15、已知直线AB 与CD 垂直相交,求作c'd'。
空间分析:AB 为侧平线,故CD 为侧垂线。
解法一:2.CD 为侧垂线,故c’d’//OX 轴。
1.利用定比概念求出交点K 。
6、在直观图上标出各平面的位置(用相应的大写字母),在投影图上标出指定平面的其他两个投影。
并写出指定平面的名称。
一般位置平面面是面是水平面正平面面是铅垂面面是面是侧平面正垂面面是面是侧平面面是水平面7、已知下列平面上平面图形的一个投影,画出另一个投影。
解: 用面上取点、线的方法,即可完成水平投影。
8、作图判断直线AB 是否属于给定的平面。
解:1.在△ACD 上取线DI a’b’ d’1’ ab 不d1),故AB 不属于ACD ;2.判断AB 与DI 两面投影是否平行(//,//),△。
不属于9、求作五边形平面的水平投影。
解:三角形ABC可确定该平面,求出该平面上的点D、E的水平投影即可。
10、判别三条平行直线是否属于同一平面。
解:任取两直线组成一个平面,判别第三条直线是否属于该平面。
不属于答:11、给定一平面⊿ABC,作属于该平面的水平线,该线在H面上方,且距H面10mm;作属于该平面的正平线,该线在V面前方,且距V面;线,线,15mm。
物理化学习题课答案(一)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一. 选择题1. 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下述四种理解:(1) 状态一定,内能也一定(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3)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4) 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正确的是:( D )(A)(1)(2)(B)(3)(4)(C)(2)(4)(D)(1)(3)2. 下列宏观过程:(1) p,273 K 下冰融化为水(2) 电流通过金属发热(3) 往车胎内打气(4) 水在 101 325 Pa, 373 K 下蒸发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 A )(A)(1)(4)(B)(2)(3)(C)(1)(3)(D)(2)(4)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 (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 C )(A) H1> H2 (B) H1= H2(C) H1< H2 (D) 不能确定4. 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1) 因为ΔH = Q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2) 因为ΔH = Qp,所以Qp也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3) 公式ΔH = Qp只适用于封闭体系(4) 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 B )(A)(1)(4)(B)(3)(4)(C)(2)(3)(D)(1)(2)5. ΔH = Qp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B )(A) 理想气体从1×107Pa反抗恒定的外压1×105Pa膨胀到1×105Pa(B) 0℃、101325Pa下冰融化成水(C) 101325Pa下电解CuSO4水溶液(D) 气体从298K,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Pa6.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CD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7. 在一个刚性的绝热容器中燃 ( B ) C6H6(l) + (15/2) O2(g)6CO2(g)+ 3H2O(g)(A) ΔU = 0 ,ΔH < 0 , Q = 0(B) ΔU = 0 ,ΔH > 0 , W = 0(C) ΔU = 0 ,ΔH = 0 , Q = 0(D) ΔU ≠ 0 ,ΔH ≠ 0 , Q = 08. 体系的压力p(体系)与环境的压力p(环境)有何关系? ( D )(A) 相等 (B) 无关系(C) p(体系)> p(环境) (D) 可逆变化途径中p(体系)=p(环境)9.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有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如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ΔU值的符号为: ( B )(A) W = 0, Q < 0,ΔU <0(B) W > 0, Q < 0,ΔU >0(C) W = 0, Q > 0,ΔU > 0(D)W < 0, Q = 0,ΔU > 010.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图为下列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 BC )11. 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