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身热不扬: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3.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可以推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从而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象。

4.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5.以常衡变:通过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6.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7.假神: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以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8.善色:指患者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9.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属个体素质,往往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10.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11.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12.解颅:囟门迟闭。

13.囟填:囟门高突。

14.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

15.诊病: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16.掣痛:指疼痛伴有掣牵引之感。

17.白蓓: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多因外感湿热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多见于湿温病。

18.滑苔:舌苔湿润而滑,伸舌欲滴者。

19.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如油腻覆盖舌面。

20.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皆厚,刮之易去,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21.剥苔: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

22.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23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热扰神明(实证)

24.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25.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6.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7.症:

28.主诉: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29.现病史:指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诊治经过。

30.潮热: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有定时者。

31.寒热往来 : 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

32.自汗:经常清醒状态下汗出较多,活动尤甚者。

33.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阴虚或气阴两虚

34.战汗:指先见全身寒冷战抖,而后汗出者--邪正相争之转折点

35.头晕:指患者自觉头脑有晕旋之感,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则感觉自身或景物旋转,如坐舟车,站立不稳。

36.心悸:指患者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

37.怔忡:若心跳剧烈,悸动不安,上至心胸,下至脐腹者。

38.失眠: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或睡而不酣,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表现,常伴有多梦。

39.消谷善饥:指食欲过于旺盛,食量增多,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

40.便秘:指大便难以排出,或每次排便时间延长,或便次减少者。

41.泄泻:指便次增多,便质稀薄,甚至粪如水样者。

42.五更泄: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后则安,腰膝酸软---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土失温

脘闷嗳气:饮食不节情志抑郁,腹痛作泄,泻后痛减:肝郁乘脾

43.里急后重:指便意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而不爽,有便意难尽之感。

44.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

45.月经先期:指月经提前7日以上,并连续提前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46.月经过多:指月经量较常量明显增多而月经周期,经期基本正常者。

47崩漏:非行经期间,阴道内突然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止者。

48.痛经:指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难忍者。

49.闭经: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行经后又中断,连续停经3个月以上者。

50.寸口诊法:寸口是指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又称“气口”“脉口”

寸关尺的定位。

51.举:轻取,按:重取,寻:中取

52.反关脉: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

53.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54.涩脉: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55.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56.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57.八纲

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58.表证:指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正(卫)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特征的轻浅证。

里证: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59.虚证: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为基本病理所导致的各种证。

60.实证;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实,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所导致的各种证。

61.阴虚证:指体内阴液亏少,阳气偏亢,以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

62.阳虚证:指体内阳气亏虚,以畏寒肢冷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

63.亡阳证: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以冷汗,肢厥,面白,脉微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症。

64.亡阴证:指体内阴液严重耗损而欲竭,以汗出如油,身热虚烦,脉数疾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症。

65.气虚证:指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以气短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

66.血瘀证:指瘀血内阻,以疼痛肿块出血舌紫脉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67.气滞证: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68.心脉痹阻证: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要表现的血瘀证。

69.痰热壅肺证: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以咳喘,痰多黄稠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70.脾不统血证:指脾气亏虚,统血功能失常,血溢脉外,以各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

71.食滞胃脘证:指饮食不化,积滞胃肠,以脘腹痞胀作痛,呕吐酸腐食物,泻下臭秽与气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72.肝气:指肝脏的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