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学科本质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谈谈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和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关系,但二者不是一回事。
语文的本质确定的是“语文本身是什么”,其外延界定了它是母语教学课程这一学科特性,其内涵则由语文的人文性和民族性二者共同锁定。
语文教学确定的是这一学科课程师生双方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的问题。
语文和语文教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文是体,语文教学是用,体用结合,才能使这一学科课程走向完善,因为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文素质,而语文教学在形成、提高和完善人文素质方面不可或缺。
其一,时间的连续性。
这里我们提到的时间的连续性有别于语文教育界提出的语文教育“终身性”原则,因为这里的语文教学我们专指狭义的学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的连续性。
从学前班开始,学生就已经开始了本民族语的规范化学习,甚至时间可能更早,而这种学习从学前班开始,到高中毕业结束。
除了继续学习中文和中文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可能继续进行这种规范化的学习之外,大多数人均走向非正规化的学习。
而每一年级的学习都是上一年级学习的继续和下一年级学习的前提,中间有些环节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能跨越和提前的。
其二,内容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历来争论颇多,至今也仍未达成共识。
争论的焦点已从最初吕叔湘的“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字”转到“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言语的形式还是言语内容”。
仔细分析这两种情况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前者和后者提出的其实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内容和形式何者为先的问题。
“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既然是工具学科,那么学生只要具备了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意味着学生掌握了这一工具,因而强调语文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这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科学化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而“人文论”者则认为语文不仅是工具,它是母语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强调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重视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整合,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个性的养成。
初中语文学科(xuékē)本质论、教育(jiàoyù)价值论、教学方法论研究(yánjiū)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xuéxiào)中学部语文教研组长施建忠一、关于(guānyú)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1.关于工具性: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学习其它知识和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也是获得知识交流思想情感的手段,是学习的基础之基础。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即“加强双基教学”),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
2.关于人文性: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主要是表达人们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因此,语文必然具有人文性。
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必然具有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不只存在于语言中,它还存在于语文的内容中。
语文内容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主体。
在语文课里提出人文性,是因为语文的学习对象学习材料里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充分发挥这些人文内容的文化、教化功能,充分发挥语文对学生精神哺育的功能。
否则就是语文资源的流失。
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高尚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3.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澄清了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这一新的理念,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新的“语文课标”,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又肯定了语文的人文性,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新的理念,既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点,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并加强人文精神的新的时代特点,同时,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
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本质(教师中心稿)湖南省浏阳市金声中学当前,语文方面的争鸣可谓如火如荼,笔者以为,对语文本质、语文教学的本质的科学认识,应成为争鸣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语文”提法的模糊性“语文”一词最先有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意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合而为之”。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文”解释有两种:一指语言和文字;一指语言和文学。
这三个解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
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诸多方面。
如果把语言视为一个系统,那么文字只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如果把“语文”理解为语言和文字,岂不犯了母子系统并列的逻辑错误。
至于文学,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分别一以声音和文字为承载工具。
如果把“语文”理解为文学和语言,岂不是把一种社会现象同这种社会现象的承载工具并列,这不是很模糊吗?另外“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说法,其模糊性更是明显。
文字的出现,实现了语言由单凭听觉感知(耳闻)到可凭视觉感知(目治)的转变。
依此,“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究竟是以口头的什么为语,书面的什么为文呢?口头语言依托声音(可耳闻),书面语言依托文字(可目治),“不可偏指,合而为之”后,其“指”其“合”只可能依然是语言,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据以上分析,三个解释的核心和本质只能是语言。
“语文”这个词,或许是由研究和从事教育的人提出来的缘故,它只存在于教育领域,准确地说是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名称。
到了大学或其他专业研究领域,这词就不复存在了,成了“中文”,成了“汉语”,就连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只一也是冠之以--汉语的。
其他学科的研究均可以成“家”,或加“学”再成“家”。
如: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等,唯独没听说什么“语文家”或“语文学家”的。
学语言自然离不开学文字,同是语言类学科,为啥“英语”称“英语”?难道“英语”就没有文字了吗?大纲和教材中称“祖国语文”,难道除“祖国语文”只外,还有什么“外国语文”不成?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语文”的提法具有模糊性,另人费解。
odern chinese M93XIANDAI YUWEN2014.02学研究教语文性质问题是关乎语文教育工作“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核心问题,是指导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
语文性质问题也是我国学科性质上争论最为持久的一个问题。
笔者就当前处于主流地位的语文性质观进行初步梳理,发现当前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主要存在以下七大“流派”:一、工具说“工具说”是语文性质问题争论的开端,也是关于语文性质学说中最持久的一种观点。
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1]吕叔湘先生对此也有相关论述,“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吕叔湘先生的论述表明了,叶老语文工具说的核心思想,点明了语文工具说思想的来源。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2]吕老的“语言文字”所指的就是语文。
之后,张志公先生多次论述“语文是工具”这一思想,并在其文章《说工具》中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
张志公先生还准确地指出了语文工具性的概念,“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3]。
经过三老的论述,语文工具说的思想也逐渐稳定下来,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
这里需要注意,三老主张要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需要经过科学的训练。
这种训练并不是机械的掌握字、词、句法就足够。
他们认为,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是与思想紧密相关的。
叶老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如何探究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作为一个语文教育的从业者,我们更应该深入探究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它包括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究?一、初步认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实现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其中,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各项教育活动的总出发点和归宿。
理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不仅有助于教师明确教育目标和方向,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更有意义的教育,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
二、深入探究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1. 语文的能力培养语文的能力培养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之一,它强调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如何实现语文能力培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技巧、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更好地运用语言沟通、交流,提高其语言表达的水平。
2. 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知识的传授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深入和广泛。
如何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教师应该较好地吸收知识,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语文知识的深入和扩大,让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知识的水平。
3. 语文情感的培养语文情感的培养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旨在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如何实现语文情感的培养?教师应该注重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创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更深层次的兴趣。
三、实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1. 注重综合素养的发展中小学开展语文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和语文情感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人品、道德、智慧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的本质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
然而,静心思忖,便会发现浮华背后的浅薄,热闹背后的躁动。
现今的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尽如人意的,语文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去完成,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
语文已经丧失了它的本质。
那么,语文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读书,研究学问,表情达意。
这一过程应遵循“以个体为主线,语言为支点,思维为桥梁,文本为起点,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终点。
”的原则。
它包含语言教学、思维教学、个性发展教学三部曲。
例如拿起文本,首先应架起语言支点,然后探究蕴涵语言支点内部的思维意义,并以此为桥梁,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仍像幽灵一样困扰着当前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功利心理过重,片面追求高分数或为一时的掌声、赞誉,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淡化了“原生态”的语文教学——读书(于永正语),使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因此我认为应淡化语文课堂的功利心理,凸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努力实现语文学科特点的价值回归。
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1、重视人文性,忽略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
有的实验教师为了体现人文性,一味追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收益,在教学活动中过多地挖掘课文、字词的人文内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忽略了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
2、着眼学生考卷上的得失,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偏重语音、文字及所构成的词句、语段、篇章等语文物质形式上的训练。
3、语文课堂上的“中央集权制”。
现在,我们很多教师为了取得试卷上的胜利,嘴里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却不敢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不辞辛苦,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把45分钟据为己有,唯恐讲得不透不细,本应该是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完全被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所代替,教师不是引导学生亲历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是告知孩子们思维的结果。
从哲学角度看语文学科的本质前言语文学科是我们学习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学科,它是我们了解世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
但是,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我们仅仅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入的思考,对于它的本质尚且不够清晰。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语文学科的本质。
语文学科的本质语文的存在语文说白了就是“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交流、想象、表达的基本形式。
它存在的意义在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习惯的人可以通过它来实现意见交流与文化交流的最基础性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可以被视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文化”这样一个概念也并非是笼统的、泛指的,它存在于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民族的组成之中,都将在不同的历史、地理、人口、语言、知识传统等方面产生巨大差异。
因此,在具体分析语文学科的本质时,要将它置于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
语文的特点语文的本质是需要通过它的特定表现形式来确定的。
语文存在于某个特定的语言系统当中,同时它也是使我们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交流的核心方式,具有以下的特点:1.文字化语文是通过书写和阅读文字来进行交流的,这种方式的出现相比口头交流具有更逊的历史,却能够让信息传递得更加完整、清晰、模糊。
2.逻辑性语言有它自己的逻辑规则,它可以让读写者通过一堆包含仅靠语言符号组成并且却可以意义明确的表达来达到理解交流的目的。
3.抽象性语言可以通过使用抽象符号的方式来展现更高阶的抽象概念。
这对于人类特别是它的思想、理论、文化交流有着很大的支持作用。
Jefferson说过:“我们之所以要学习语言文字,是为了建造一座思想之桥。
”这个桥架设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知识与文化传递给别人,同时也是为了让别人与自己交流,从而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自由。
语文知识的本质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它的本质。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包括了词汇、语法、修辞、文体、篇章等子学科内容。
初中九年级语文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初中九年级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围绕初中九年级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从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文化学科,是掌握语言和文字能力的基础学科。
初中九年级语文的学科性质是综合性的,融合了语言文字学、文学和社会语言学三个方面。
在语言文字学方面,它包含了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内容,这些知识是掌握语文表达能力的基础;在文学方面,它包括了文学欣赏、文学理解和文学创作,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在社会语言学方面,它关注的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帮助学生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掌握社交交际能力。
二、课程目标初中九年级语文的课程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优秀人文精神的公民。
在语言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能够准确表达思想和情感,发现语言中的美和真理,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和新闻媒体语言;在文学素养方面,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学习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了解文学史和作家作品,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在社交交际方面,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技能:能够准确、适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团体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重点初中九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包括语言技能、文学素养和社交交际三个方面。
在语言技能方面,应该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些技能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从语言要素入手,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技巧。
在文学素养方面,应该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滥泛文学,要让学生把握重点,培养其细节洞察力和整体感知力。
在社交交际方面,应该培养学生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交际礼仪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帮助学生消除演讲、辩论等社交交际中的紧张和焦虑。
从哲学角度看语文学科的本质长期以来,我们都被这样告知: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体。
“在形式和内容的相互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总的来说,内容居于主要的、决定性的地位。
形式必须适合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必须具有或者必然要求具有什么样的形式。
”这一哲学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言语内容决定着言语形式,言语形式为言语内容服务。
这一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似乎也非常吻合:我们说话写文章都是先“情动于衷”再“形之于外”,先有想法、感触再考虑怎么说怎么写。
在我们的观念里,内容总是比形式重要。
事实果真如此吗?余应源先生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对“内容决定形式”这一哲学命题提出了异议:“其他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都是立足于言语的内容,言语内容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言语形式为言语内容服务。
只有语文科与众不同,言语形式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
”这一观点打破了那种看似全面而实质上流于肤浅的庸俗辩证法的观点,发现了“言语作品”与“言语作品教学”的本质差异。
一个既定的言语作品,作为大千世界的一个“事物”,它无疑既有内容又有形式,且必然是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但是,一个既定的言语作品的教学,其对象已不是那个被教学的作品,而是那个作品的教学。
作品一旦进入了教学领域,就如同产品进入了流通渠道变为商品一样,其性质和功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一个事物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与作为一个事件的“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不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在一定的教学环节中,有时可以甚至应该向对方转化,否则,教学就不成其为教学。
鲁迅的小说《故乡》所反映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现实,流露出来的对逝去友情的伤感,对未来美好新生活的希望,均可视为作品的内容;而这篇小说的抒情的语言、对比的写法、插叙的结构等,可以看做是作品的形式。
对教学环节以外的人而言,他阅读这篇小说时一般主要关注作品所反映的事实和流露的情感,并可能被深深打动,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而对于教学的人来说,前者固然重要,但他不会仅仅局限于此,而一定会在适当时机把前者作为手段,用来达到对语言技巧和写作方法等形式方面的理解,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我们说作品的内容成了达到某个教学目的的手段,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
浅谈语文学科的学科本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学科本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
“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
有学者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第一属性,人文性是第二属性。
比如南京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的徐有祥老师的文章《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中阐明:“语文学科的第一属性工具性和第二属性人文性,决定语文教育最初目标是语言教育,而最终目标是人文教育。
”我认为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
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当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
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而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一些认识。
一、将课文阅读教学融入课堂,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
“读”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就是讲的多读。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
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
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
初中语文学科本质论、教育价值论、教学方法论研究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中学部语文教研组长施建忠一、关于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1.关于工具性: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学习其它知识和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也是获得知识交流思想情感的手段,是学习的基础之基础。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即“加强双基教学”),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
2.关于人文性: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主要是表达人们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因此,语文必然具有人文性。
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必然具有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不只存在于语言中,它还存在于语文的内容中。
语文内容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主体。
在语文课里提出人文性,是因为语文的学习对象学习材料里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充分发挥这些人文内容的文化、教化功能,充分发挥语文对学生精神哺育的功能。
否则就是语文资源的流失。
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高尚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3.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澄清了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这一新的理念,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新的“语文课标”,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又肯定了语文的人文性,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新的理念,既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点,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并加强人文精神的新的时代特点,同时,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
熟悉初中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初中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一门学科。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介绍初中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学科性质、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等。
一、学科性质初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学生需要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的结构与表达、篇章的构思与写作等。
二、课程要求初中语文学科的课程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应该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包括文字理解、材料分析和推理判断等。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习能力。
2. 写作能力: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通过写作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作能力。
3. 口语表达能力:学生需要学习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包括词汇的丰富与运用、语音语调的准确与生动等。
通过口语表达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4. 文学鉴赏能力:学生需要学习不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等。
通过文学鉴赏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文化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学习方法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学习方法:1. 多读多写:学生应该养成多读书、多写作的习惯。
通过大量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的语文文章,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多进行写作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理解与记忆:学生应该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通过理解和记忆,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应该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喜欢学习语文,能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及发展策略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思维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还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语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还应注重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是讲解字词句和语法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及发展策略中学语文教学思维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语感和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启发性教学、合作学习、批判性思维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学会提问、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组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熟悉程度,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础。
语感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赏析、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语言规则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材料的选取、文学名著的推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自主地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作文课、情景写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1.工具性。
在全国性语文教改研讨中,在对语文教学弊端的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有人把它归咎于叶圣南的工具论,说是工具论导致人文性的丧失。
多数人则持公允之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论”做过了头,导致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
(1)保留语文工具性的基本属性,但要求上有所变化。
语文的工具性基本范畴有多大,以往几个版本的大纲都说是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基本范畴不变,但要求有了新变化。
①识字写字。
增加识字数量,小学从2500字增加到3000字,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从3000字增加到3500字。
识字量增加了,才能尽可能减少现代阅读中的文字阻碍,充分发挥语文工具的作用。
②阅读。
明确提出增加积累,培养语感的要求。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阅读能力要求的变化,即符合汉语特点,又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的要求。
有较好的语感,阅读速度就能大大提高。
③习作。
降低认识能力方面的要求,提高语言表达要求。
明确提出,学生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习作要求的调整,体现了对习作教学规律的再认识,以往语文教学要以认识能力的发展为重点的提法是漠视了语文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
④口语交际能力。
不是一般的听话说话能力,而是“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要求大为提高,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以上要求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工具的作用。
(2)扩大了工具性的内涵①充分注意母语教育的特殊性。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是母语教育。
因次它的工具性就有了特殊的内涵。
一是掌握工具性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
即掌握母语这一工具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
《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新内涵,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
工具性的文化内涵,在课程标准中随处可见。
而是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
初中语文学科本质论、教育价值论、教学方法论研究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中学部语文教研组长施建忠
一、关于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
1.关于工具性: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学习其它知识和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也是获得知识交流思想情感的手段,是学习的基础之基础。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即“加强双基教学”),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
2.关于人文性: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主要是表达人们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因此,语文必然具有人文性。
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必然具有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不只存在于语言中,它还存在于语文的内容中。
语文内容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主体。
在语文课里提出人文性,是因为语文的学习对象学习材料里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充分发挥这些人文内容的文化、教化功能,充分发挥语文对学生精神哺育的功能。
否则就是语文资源的流失。
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高尚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3.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澄清了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这一新的理念,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新的“语文课标”,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又肯定了语文的人文性,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新的理念,既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点,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并加强人文精神的新的时代特点,同时,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
应该说,这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语文教育端正了方向,给语文教育指出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1) 关于言语性:语言不是一种能够剥离意义和信息而独立存在的工具。
工具性不能准确概括语言的特点。
语文学科并不是语言学,而是促使学生更好学习祖国语言的学科。
那么,语文的性质就应该是“学习语言”的特点,而不是“语言”的特点。
即使“工具性”真的是语言的特点,它也不一定是“语文”的特点。
而“言语性”就是针对语文“学习语言”这一
主要任务提出来的。
*区分语言和言语是语文课程“言语性”的立论依据。
言语是“语文”的真正内涵。
提高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言语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言语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
(2)关于实践性:现代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发展的意义上,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这已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母语教学课程,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十分丰富。
将实践明确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有利于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端正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确实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
二、语文学科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价值
(1)从语文本质看语文教育价值:《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实质”教育,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
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
这里,突出“语言”这个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作为课程价值具体化的课程目标随之而建。
我们应理清“三个维度”目标的关系和抓住核心,科学整合“三个维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从教学过程看语文教育价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的角色扮演一是积极地观察,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寓教于文,要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如语文综合性学习,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3)从教学效能看语文教育价值: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生命发展(而且不仅仅是为了今天的生命)。
不能不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
作为“生命体”的课堂所追求期望的是:人本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动态性,课堂没有固定
的模式,教学发展的轨道是随着学生动态变化而调整的;生成性,学生认识的渐趋成熟不是一种思想、一点知识、一点技能的复制,而是在教学统一体之间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知识的考证和技能的锻炼中,派生出种种赋予每个个体生命意义的新质;多元性,答案不止一个,方法并不惟一,任务并不单一;开放性,师生之间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
“关注生命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人的社会化需要。
具有稳定的价值取向。
三、语文学科教学方法探讨
(1)探究模式:学生的探究学习模式按照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初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由“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平等对话、拓展延伸”六个环节构成。
(2)问题模式:问题学习模式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初读课文,自主质疑”;第二板块“归纳分类,定向导疑”;第三板块“读议讨论,多法解疑”;第四板块“合理存疑,鼓励探索”。
四个板块构成一个总体的框架。
(3)活动模式:活动学习模式大的环节包括: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具体分为四个操作步骤:从教师角度说,是“创设情境——活动指导——组织评议——总结评定”,贯穿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从学生角度说,是“激发兴趣——方案设计——活动交流——拓展延伸”,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策略。
(4)体验模式:体验模式可分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情境体验,感知文本”。
第二板块“角色体验,探究文本”和“生活体验,感悟文本”。
第三板块“活动体验,创新文本”。
(5)自读模式:教学程序为“指出自学要求—开展自学—讨论启发解决疑难—练习应用—评价反馈(或改错)—系统小结”。
(6)情境模式:这是一种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激发学生情绪从而愉快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
(7)情感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备如下突出特点:①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强调教学要引进时代活水,渗透炽热诚挚浓厚的爱,把弘扬爱国主义作为教学的基调。
②教学具有高超的艺术性。
教学注重对学生思想的熏陶,精神上的渗透,情感上的感染,做到了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8)练习模式:强调了知识的系统学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发展。
环节包括: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揭示新课题,确定对已学功课的联系—巩固新课—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