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考核的操作流程指引(2012)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医疗质量评估急救技能考核的操作流程指引

(2012年7月重新修订)

一、双人法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一名当场目击倒地的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仅针对急诊急救从业人员),或者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适用于全员医护专业人员考核)。要求医生与护士各一人参加操作考核,将第一施救者称为A角、第二施救者称为B角,彼此不分主角与配角,互为AB角色,临上场时抽签决定担任A角或B角。按照最新CPR’2010国际指南的标准,医护配合共同完成第一个CABD共四个环节(全员考核只做CAB 三步曲、不需实施D电击除颤)的技能操作(要求全程戴保护手套)。

场景病例:分别设置4个不同的成人心搏停止案例,假设急诊急救从业人员遇到的都是当场目击的突然倒地患者,心搏骤停的临终心电图改变属于“可电击心律”(必须尽快实施电击除颤);而假设医院全员医护专业人员考核面临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患者的临终心电图一律为“不可电击心律”(不需要电击除颤),由考核对象随机抽签其中一个病例进行针对性技能操作。

标准的操作流程与细节手法详述如下:(依据CPR’2010国际指南)

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突然意识丧失必须立即施救。第一施救者(A角)首先上场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针对现场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脱离危险以后方才开始实施医疗急救。然后A角做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考官同时掐秒表,开始对操作考核计时)。

2、A角检查意识:A角到达患者身边,跪于右侧,就地抢救。应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分开、距离与自身肩部同宽,左膝盖平患者肩部水平;跪的位置保持固定,膝盖无来回移动。判断是否昏迷的方法为呼唤、拍肩,要求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大声呼喊一遍:“喂、喂,你怎么啦?”、“喂、喂,你醒醒!”,同时用手拍打患者的双肩,不能击打或摇晃其它部位,限时2秒钟完成。发现患者无反应,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甲掐压患者“人中”穴,确认意识丧失。

3、A角观察呼吸:A角在掐人中的同时,用眼睛扫描患者的口鼻及胸部,观察呼吸是否正常(例如有无呼吸急促、呼吸缓慢甚至临终前异常呼吸),而不用检查有无自主呼吸。要求规范数数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六”,观察呼

吸和掐人中的并行动作限时6秒钟完成(前2秒掐人中、后4秒手指着胸部,全程用目光自上而下地扫描式观察患者呼吸)。

4、A角启动BLS:一旦发现患者连呼吸也不正常,立即高声呼救:“患者无反应、呼吸不正常,快来人呐、准备抢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携带急救物品!”。现场分工指派任务,吩咐第二施救者(B角)赶快准备AED、氧气面罩-复苏球囊、氧气袋、急救箱和抢救车等急救物品,站在场边等候上场。AED可暂时不用携带,由考官扮演第三施救者C角适时送达患者身边;为了保证操作考核的绝对安全,AED应选择专供训练使用的模拟机(不会真的放电),而不用真能电击的AED治疗仪。

5、摆放体位:A角将患者体位摆放成标准仰卧位,置于平整的地面上,理顺患者身体,保持身体平直、四肢无扭曲;同时,A角自身的跪姿和体位也保持正确。在摆体位的同时,B角携带氧气面罩-复苏球囊、氧气袋和急救箱共计4样急救物品迅速上场,跪在患者的头顶部,提醒告诉A角:“我已到达”。

6、A角判断循环征象:A角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规范手法在正确部位触摸患者的右侧颈动脉搏动(如果正确,模型人显示器的颈部指示灯将会点亮绿光),同时眼睛沿顺时针方向巡视患者四肢,检查肢体是否还在抽动,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脸部看有无咳嗽反射(顺便观察病人面色)。数数计时(从“一千零一”数到“一千零六”),时间刚好控制在6秒钟完成。

7、A角建立人工循环(步骤C):一旦判断患者无心跳,立即解开患者上衣、暴露胸部,尽快由A角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在看表后30秒内开始第一次胸外按压)。在做第一轮心脏按压动作的同时,A角不断下达一系列口头医嘱(待B角完成一个后、方才下达另一个医嘱):“面罩-球囊、接通氧气”、“检查清理口腔”、“开放气道、保持畅通”、“固定氧气面罩”、“球囊通气两次!”。A角一边按压一边下达上述5个口头医嘱,B角应逐一回应医嘱“是”,并做相应动作。注意,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只对流程质量作主观评估(只由考官凭肉眼观察选手的操作步骤和手法,对操作过程进行评分),而不用电脑进行终末质量客观评价,A角也不用边按压边数数,即不管第一轮胸外按压的次数有多少。

徒手做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要点(六要素):

(1)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处,建议用单手快速定位。单手快速定位的方法为“掌根部居中、左手中指刚好平患者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但对体型异常者应改用双手定位法——“胸骨下切迹之上两横指”。每个轮回周期

按压之前都要求先用左手单手定位,部位准确、动作清晰;按压过程中,施救者的左手掌根部应始终紧贴患者胸壁皮肤,做到“放松不离位”,牢牢将左手掌固定在正确的按压部位上,不得进行跳跃式按压。

(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施救者马上将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扣起来;只能用左手的掌根部与患者的胸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左手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允许接触到患者的胸部皮肤,理由是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患者的两侧肋骨上,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3)按压姿势——施救者双膝跪地,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施压(利用杠杆原理),而不是靠两个手臂的力量发力。因此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无晃动或摇摆;并且手臂这条直线必须与患者胸部形成90°直角、不能倾斜,以施救者的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过程中要求平稳、有规律,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不得进行冲击式按压,动作轻松美观;操作者的目光应始终盯着患者脸部,全程观察其面部表情和面色改变,以便及时评估胸外按压是否有效。

(4)用力按压——按压深度应使成人胸骨下陷幅度超过5厘米以上(至少需要施加30kg的力量,考核标准限定最多不超过6cm,电脑自动统计150次按压的平均深度为5~5.5厘米),而儿童为5厘米、婴幼儿4厘米;简便、直观的评估指标为每次按压都能触摸到患者颈动脉搏动,同时面色逐步变红润。每次下压后手臂的力量都要松解,保证压力释放、充分放松,让患者胸廓完全回弹,使得心脏能充分舒张受血。

(5)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要达到100次/分钟以上(考核标准限定在110±10次/分范围),但由于还要交替做人工呼吸,故每分钟不可能压够100次;具体地说15~17秒钟要完成30次按压,即每次按压用时不超过0.6秒,往下按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要保持基本相等;应通过数数来掌握节奏,规律为个位数加多一个尾音(如“1下、2下、3下…10下…11…21、22、23…30”),数数始终发两个音,建议施救者大声地数出来,以便助手配合,做到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两者之间无缝交替。

(6)持续不断——心肺复苏过程中不管做任何操作,都要求尽量不要中断心脏按压,尽可能持续不断地进行;如果不得不中断胸外按压(例如交替做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放电、相互交换AB角色、气管插管暴露声门裂或者将患者过床时),中断按压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5秒钟以内、最多不允许超过10秒钟,以免影响人工循环效果,降低心肺复苏的抢救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