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

  • 格式:docx
  • 大小:42.83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能说这样做的人,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凝视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居于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于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往往是渗透了授课者独特个性与魅力的课.苏粗姆林斯墓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人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其实.我们平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有好多课,我们用自己的意思进行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会不错。当我们精心设计,试图模仿一些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时却深觉别扭,教学效果反而会不佳。那是因为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倾注着他们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往往无法模仿。我们只有领会其精神,融合自己的思想,加入自己的个性,把它融入整合到自己原有的教学图式中,才可能会得心应手。其实,我们教书,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是自己的思想。只有拿出自己的思想,你的教学才有生命力,你的课才可能会是一节好课。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透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关于情感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便是情感教学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用那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我们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僧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也没有什么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信,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只有当学生喜欢上教师所教的课之后,“好课”才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困难的学生。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墓共教育了137个最难教的孩子,最终使他们都转变了过来。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他不是把眼睛放在缺点和不足上,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或优势。他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发生。

在第七十八条里,苏霍姆林斯基讲述了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叫巴甫里克的孩子,进学校时,活泼开朗,但后来不爱学习,变得胆小、孤僻,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小世界里,没有了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知识的渴望。被他的老师鉴定为“思维迟钝的儿童”,虽然老师们也利用一切时间帮他补课,让他脱离以分数成绩为标杆的差生行列,但效果甚微。一直到了五年级,有了“奇迹”,这个孩子有了喜人的变化,是被他的自然老师慧眼识珠,用他的话说“他的智慧,表现在他的指尖上”。这个孩子喜欢做实验,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此时,因为有他感兴趣的知识,吸引他要探索研究的,他开始“思维的觉醒”,潜心学习,完成了老师都无法完成的实验。后来,这个孩子中学毕业,上了农业大学,成了一名成功的农艺师。就是这个刚开始被认为“差生”的孩子却也有他自己可取的一面,后来成为这一方面成功的人。

初读文题,就被这个强烈、不一般的字眼刺痛:“差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学生,让老师头疼,让家长忧心……读着这个故事,我们要庆幸巴甫克里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也深深被这一位独具慧眼的老师所吸引,是他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天赋,是他发现这一棵完全可以茁壮成长的幼苗,及时向他播撒阳光,是他唤醒了这个孩子生命里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在沉思这个故事的同时,我不禁汗颜,我们许多老师在对待这些自以为“笨”“无可救药”或调皮懒惰的所谓“差生”时,又是怎样做的呢?

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一,他从心理学和哲学的高度对一般认定的“差生”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生”观。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它的觉醒”;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显得越聪明”的观点,对“差生”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也认为学生的基础不一,接受能力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如果我们硬是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用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所有学生的话,那只能出现一种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被摧毁,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被扼杀。而且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现状,不能说“三分”的学生就是“差生”,就无可救药,要激发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能,享受到脑力劳动成功的乐趣。

第二,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感情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在他看来,找出“差生”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在了解“差生”的过程中,首先区分其类型,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也就是我国古代孔子早就提出的因材施教。要通过对“差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差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点的“差生”都能被教师发现。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从激发“差生”兴趣入手进而转变“差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

第三,针对“差生”进行人道教育和谐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不但在转变“差生”方面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建树,而且又是一位成功转变“差生”的教育实践大师。他从事教育事业35年,教过语文和生物,他曾让107名“在发展上有重大障碍”的学生都成为“充分够格的有教养的人”。他转变差生的基本理论就是“人道教育”加“和谐教育”。即:差生转变=人道教育+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把成功转变“差生”称为“思维的觉醒”。转变“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