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41.54 KB
- 文档页数:13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 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从而达成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合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 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 0.5%碘伏, 棉签, 棉球, 镊子, 弯盘, 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1.进针法1.1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
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 右手持针, 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 夹住针身下端, 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 右手捻动针柄, 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合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 右手持针, 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重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 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 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
此法重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2.1 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
此法合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
此法合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 即横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合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如头部。
2.2 深度: 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 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 宜浅刺;肌肉丰满者, 宜深刺。
2.2.2 年龄: 小儿及年老体弱者, 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 宜深刺。
2.2.3 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儿科中医门诊规章制度一、宗旨和目标1. 本门诊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提供儿科诊疗服务。
2. 坚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优势,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二、诊疗规范1. 严格遵守医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患儿安全。
2. 全面了解患儿病情,运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进行诊断,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3. 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运用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
4. 注重患儿家属的沟通与指导,普及中医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护理能力。
三、病历管理1. 认真及时书写儿科病历,包括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2. 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3. 保存好病历资料,便于查阅和统计分析。
四、学术交流与科研1. 积极开展儿科中医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2. 鼓励参与科研项目,促进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
五、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1. 重视儿科中医人才培养,选拔优秀青年中医师,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
2. 加强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诊疗效果。
六、特色服务与推广1. 发挥中医特色,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服务。
2. 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推广应用确有疗效的方剂。
七、患儿安全管理1. 确保患儿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2. 严格执行药物使用规定,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八、处方管理1. 医师根据患儿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
2. 严格处方管理,确保药物的正确、安全使用。
九、服务态度1. 对待患儿和家属要充满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2. 热情接待,周到服务,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十、环境与设施1. 保持门诊环境整洁、舒适,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2. 配置适当的医疗设施,满足患儿诊疗需求。
通过以上规章制度,我们旨在为患儿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诊疗服务,促进儿科中医事业的发展。
全体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为患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儿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儿科常见技术操作的规范指引,以确保在儿科实践中保持高质量的操作流程,提高儿童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术前准备在进行任何儿科技术操作之前,医务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确定患儿的身份和病历信息;- 检查操作所需的设备和器材,确保其完好和洁净;- 准备所需的药物和消毒液,确保其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确保操作室环境整洁、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3. 常见技术操作规范3.1 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操作前应确认患儿身份,核对医嘱;- 选择合适的采血针和采血管,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使用无菌操作方法,注意手部卫生和采血部位的消毒;- 确保针具正确插入静脉,避免出血或血肿的发生;- 采集血样后,及时处理和送检。
3.2 静脉输液- 输液前确认患儿的身份和医嘱,核对药物和液体的名称和剂量;- 检查输液器和输液管路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使用无菌操作方法,注意手部卫生和输液部位的消毒;- 选择合适的输液针头和输液模式,确保输液速度和安全;- 监测患儿的输液反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处理不良反应。
3.3 氧气吸入- 氧气吸入前应确认患儿的氧气需要和医嘱;- 检查氧气设备和氧气面罩的完好性和清洁度;- 使用无菌操作方法,注意手部卫生和面罩的消毒;- 确保氧气流量和浓度的准确调节;- 监测患儿的吸氧效果和氧气需求,及时调整吸氧参数。
3.4 注射和皮下注射- 注射前确认患儿的身份和医嘱,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注射部位;- 检查注射器和针头的完好性和清洁度;- 使用无菌操作方法,注意手部卫生和注射部位的消毒;- 使用合适的注射技术,确保药物正确注入目标部位;- 监测注射后的不良反应。
4. 总结本文档概述了儿科常见技术操作的规范指引,包括静脉采血、静脉输液、氧气吸入和注射等操作。
在进行这些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始终遵守术前准备、无菌操作、核对医嘱和监测患儿反应等规范步骤,以确保儿童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引言概述: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是指针对儿科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掌握和运用的操作技能,以保证病患的安全和诊疗效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有效预防和处理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正文:1. 患者接待与沟通小点1: 对儿童和家长进行耐心、友好且专业的接待和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小点2: 进行信息收集和记录,包括病史、症状及药物过敏史等。
确保准确、完整的病历记录。
小点3: 向患者和家长提供有关诊疗方案、治疗进程和可能的风险等的相关信息,以促进共识和理解。
小点4: 对于紧急情况和突发状况,儿科医务人员应迅速且有效地与患者家长进行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援助。
小点5: 必要时,与其他相关的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协同工作和沟通,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和治疗。
2. 体格检查小点1: 根据患者的年龄段和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格检查方法和工具,如体温计、听诊器、心电图仪等。
小点2: 进行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确保准确性。
小点3: 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情绪,了解潜在的不适和症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询问和评估。
小点4: 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早产儿等),特别关注生命体征、体温和皮肤情况等,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
小点5: 在体格检查之前和期间,与患者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3. 护理操作小点1: 实施婴幼儿的婴儿护理,包括清洁、喂养、更换尿布和给予药物等,确保卫生和安全。
小点2: 采用适当的体位和固定手法,进行儿童导尿、静脉采血、皮下注射等操作,降低感染和损伤风险。
小点3: 学习并运用各类儿童疾病的急救和抢救操作技能,包括儿童心肺复苏、止血等紧急处理措施。
小点4: 清洁和更换伤口敷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创伤的特点进行专业处理和护理。
吴家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目录一、感冒二、咳嗽三、乳娥四、肺炎喘嗽五、哮喘六、泄泻七、便秘八、厌食九、腹痛十、痫证十一、儿童抽动证十二、遗尿十三、紫癜十四、五迟、五软、五硬十五、小儿肌性斜颈十六、胎黄感冒中医病名:感冒西医病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临床表现:(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
(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因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3)确定次数需连续观察1年。
(4)反复肺炎是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需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
二、辨证论治1.肺脾气虚证证候:屡受外邪,咳喘迁延不已,或愈后又作,面黄少华,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或恣食肥甘生冷,肌肉松弛,或大便溏薄,咳嗽多汗,唇口色淡,舌质淡红,脉弱,指纹淡。
治法:补益肺脾。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防风、白术、党参、山药、煅牡蛎、陈皮、甘草。
中成药:童康片、玉屏风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等。
2.气阴两虚证证候:反复感冒,手足心热,低热,盗汗,神疲乏力,平时多汗,口干喜饮,纳呆食少,肌肉松弛,咽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黄芪、防风、白术、沙参、麦冬、五味子、鸡内金、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
中成药:槐杞黄颗粒等。
3.肺胃积热证证候:反复感冒,口渴,伴口臭或口舌生疮,夜寐欠安,纳差,大便干,咽红,舌红,苔厚或黄,脉滑数。
儿科常用操作规范1.体格检查:-对儿童的体温、心率、呼吸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查要准确无误。
-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的评估要记录在案,并绘制生长曲线以监测儿童的发育情况。
-对儿童的皮肤、眼睛、耳朵、口腔、心肺、腹部等器官的检查要仔细细致,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2.疫苗接种:-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疫苗接种计划,按时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记录接种时间、疫苗批号和接种部位等信息,并告知家长相关不良反应的观察事项。
-根据疫苗的储存和运输要求,保证疫苗的正确存放和使用,并做好疫苗的冷链管理。
3.常见疾病诊治:-对于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热、呼吸道感染等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用药时应该根据儿童年龄、体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注意避免禁用药物的使用。
-对于存在不明原因发热的儿童,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4.应急处理:-对于突发的意外事故或疾病如出血、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紧急情况,儿科医生要迅速判断和处理。
例如,进行心肺复苏、止血或紧急手术等急救操作,以保障儿童生命的安全。
5.小手术操作:-对于一些小手术如皮肤病变的切除、吸引痰液等操作,医生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消毒、手术器械的准备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6.输液操作:-进行静脉输液时,儿科医生要确保所使用的针具和输液器材的无菌性和安全性。
-对于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的儿童,要根据需要调整输液的速度和剂量,并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和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7.观察和护理:-在给儿童观察和照顾时,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和疼痛感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抚和缓解。
-对于需要卧床休息或留院观察的患儿,要保持儿童环境的洁净和安静,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以上是儿科常用操作规范的一些参考,医生在进行操作时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儿童的安全。
此外,医生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1 范围GB/T ×××××的本部分规定了小儿推拿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小儿推拿疗法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2346 腧穴名称与定位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的小儿推拿疗法部分。
3.1小儿推拿 Tuina in pediatrics通过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调整阴阳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 操作步骤与要求4.1 施术前准备4.1.1 器具普通诊疗床,推拿用介质如清水、滑石粉、葱汁、姜汁、食用油等。
4.1.2 环境环境清洁卫生,室内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4.1.3 体位选择患儿舒适、能暴露操作部位、便于医师操作的治疗体位,如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4.1.4 部位根据病症辨证选取适当的治疗穴位。
14.1.5 医师操作前医师双手须修剪指甲,刚剪过的指甲要用指甲锉锉平。
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可按证候选择介质涂抹。
操作时医师双手温暖,精神专注,态度和蔼,争取患儿的配合。
4.2 施术方法4.2.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4.2.1.1 推法分为直推法、分推法、旋推法。
直推法:医师用拇指螺纹面或桡侧缘(或用示、中两指螺纹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单向直线推动。
分推法: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或螺纹,或用双手示、中指螺纹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作分向推动。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1. 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健康管理领域。
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疾病易发、易变的阶段。
中医药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儿童:指年龄在出生后28天至14周岁的儿童。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指以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针对儿童的健康需求和疾病特点,提供的预防、保健、诊疗等综合性服务。
3. 服务范围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 健康评估: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问诊、观察等方式,评估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和体质特征。
2. 预防干预: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环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指导、食疗、穴位保健等。
3. 疾病诊疗: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
4. 康复护理:对慢性疾病、康复期疾病和残疾儿童进行中医康复护理。
4. 服务流程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常规流程包括: 1. 登记服务: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建立电子档案。
2. 体格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
3. 问题评估:分析体格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评估儿童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4.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问题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实施治疗措施: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中医药治疗和康复护理。
6. 随访服务: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5. 人员要求为保障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参与服务的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 1. 医疗机构应设有专门的儿科中医药管理团队,包括中医药医师、注册护师和康复师等。
2. 中医药医师应具备中医药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持有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3. 注册护师应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执业护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4. 康复师应具备康复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康复治疗师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疳证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多见于1-5岁的儿童。
它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饮食异常、面色无华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以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疳证。
疳证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
患儿多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头发干枯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消化不良性腹泻等。
辅助检查可发现血常规、微量元素、肝功能等异常。
中医治疗疳证多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
饮食方面,应遵循“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原则,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摄入。
药物治疗方面,可根据患儿的证候选用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养血补气等中药方剂。
针灸治疗则可选用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对于疳证患儿,西医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和并发症。
对于感染性疳证,可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营养不良和贫血,可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预防疳证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家长应孩子的饮食,避免过度喂养和偏食。
适当的户外活动和心情舒畅也有助于预防疳证的发生。
疳证在基层医疗单位和综合医院中均有应用。
在基层医疗单位,可通过定期开设健康讲座和义诊,提高家长对疳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早期发现并干预疳证。
在综合医院,儿科医生应加强对疳证的诊疗,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迅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疳证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疾病。
通过中医和西医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家长和医生应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早期发现并干预疳证,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指南旨在为医生和家长提供一份实用的疳证诊疗指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概述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的一种病症。
中医认为,小儿汗证多由体质虚弱、营卫不固、阴虚内热等多种原因引起。
一、总则为规范中医院儿科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儿科医疗工作原则1. 遵循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2.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儿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4. 加强儿科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儿科医疗水平,满足患儿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三、儿科医疗管理制度1. 门诊管理制度(1)儿科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由具有儿科专业资格的医师接诊。
(2)严格执行分诊制度,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分流就诊。
(3)实行预约挂号制度,方便患儿就诊。
(4)加强医患沟通,耐心解答患儿及家属疑问。
2. 住院管理制度(1)住院患儿实行分级护理制度,根据病情和自理能力,进行相应的护理。
(2)严格执行查房制度,每日查房不少于两次,关注患儿病情变化。
(3)加强新生儿、早产儿、重症患儿的监护,确保医疗安全。
(4)做好病历书写,规范病历资料管理。
3. 会诊制度(1)对疑难、危重患儿,及时组织会诊,提高诊疗水平。
(2)会诊医师应具备相关专业资格,会诊意见应具有权威性。
(3)会诊医师应积极参与诊疗过程,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4. 临床输血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输血安全。
5. 抢救工作制度(1)加强抢救队伍建设,提高抢救能力。
(2)严格执行抢救流程,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3)加强抢救物资管理,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6. 手术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手术管理制度,确保手术安全。
(2)手术前,必须进行充分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3)手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手术安全。
四、儿科医疗质量管理1.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儿科常用操作要求规范儿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儿童的生长发育、保健和治疗。
儿科的常用操作是医生在日常诊断和治疗患儿时常用的一些技术和方法。
规范的儿科常用操作能够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下面将对儿科常用操作的要求进行规范。
1.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儿科操作前,务必进行手卫生。
按照《手卫生操作规程》的要求,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进行基本洗手,洗净手指缝、指甲、手背和手腕,使用洗手液擦洗不少于20秒。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手消毒。
2.身体检查规范:进行儿科常用操作前,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包括观察体格发育情况、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等指标、检查皮肤、眼、耳、鼻、口腔等器官的正常与否。
3.注射规范:儿科常用操作中,注射是常见且重要的一项。
医务人员在注射前应对患儿进行充分的询问,了解患儿的过敏史、药物敏感情况等。
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并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药物剂量进行计算和调整。
在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对针头和注射器进行消毒,并在注射完成后将其正确地进行处理和处置。
4.静脉输液规范:静脉输液是常见的儿科操作之一,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前应充分了解患儿的病情和需求,选择适宜的输液器材,并对其进行消毒。
选择适当的输液点、穿刺方法和输液速度,注意输液过程中患儿的观察和监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5.呼吸道管理规范:儿科操作中涉及到呼吸道管理,如吸痰、气管插管等。
医务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相关技能,了解和掌握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在进行操作前,应对患儿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6.疼痛评估和镇痛规范:儿科常用操作可能会引起患儿的疼痛,医务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发育水平,进行疼痛评估,并选择适当的镇痛方法和药物。
在进行镇痛操作前,要对患儿进行充分的告知和安慰,确保操作的合理和安全。
7.纤支镜检查规范:纤支镜检查是儿科常用操作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进行纤支镜检查时,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并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中医儿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关注儿童的整体健康。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的规范操作对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中医儿科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供医务人员参考和遵守。
2. 术前准备在进行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确认患儿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准备必要的诊疗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消毒;•细心查阅患儿的病历资料,了解病情和家族病史;•根据患儿的症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中医儿科诊疗技术的操作步骤3.1 问诊问诊是中医儿科诊疗的重要环节,通过与患儿及家长的交流,收集病史和症状信息。
操作人员在问诊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1.礼貌地向患儿及家长问好,并引导其坐姿适合、心情平和;2.详细询问患儿的症状,包括发病时间、病程、疼痛情况等;3.关注患儿的生理特征,如体温、呼吸、饮食、排泄等;4.了解患儿的个人习惯和饮食情况,并询问有关家族病史;5.根据患儿的回答,综合判断病情,并进一步深入询问相关症状。
3.2 望诊望诊是通过直接观察患儿的外在表现、肤色和舌象等,来判断病情的诊疗技术。
使用标准的望诊方法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1.观察患儿的面色、神情、体态等,了解其整体状况;2.注意观察患儿的舌苔、舌质、舌体的颜色和形态特点;3.观察患儿的眼神、声音、语气和行为表现,了解其情绪状态;4.注意观察患儿的肢体运动、呼吸和皮肤变化等;5.根据观察结果,结合问诊和其他检查方法,进行初步的诊断。
3.3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患儿的声音、呼吸等,来辅助诊断的技术操作。
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闻诊:1.仔细聆听患儿的呼吸声、咳嗽声和语音,注意听出其中的异常情况;2.了解患儿的大便、小便等排泄物的情况,并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气味;3.注意闻诊过程中患儿的呼吸规律和频率,了解其呼吸道情况;4.根据闻诊得到的信息,结合其他诊疗技术,提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儿科常用操作规范1.术前准备:(1)检查患儿的身体状况、体格指标、人体成分等基本情况,了解儿童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需要。
(2)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麻醉方式。
(3)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取得他们的同意。
(4)检查患儿是否有过敏史,特别是对药物和麻醉药物的过敏情况。
2.术中操作:(1)术前消毒:术前必须对手术场所进行消毒,保证手术环境的无菌。
(2)麻醉操作: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必要时配合镇痛技术,提供最佳的术中镇静和无痛手术。
(3)手术操作:严格遵守手术操作流程,儿科手术需要特别注意手术时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对儿童的影响。
(4)出血控制:出血是儿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医务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进行止血控制。
(5)术后记录:记录手术操作的过程、操作时间、药物使用等情况,为术后追踪提供重要依据。
3.术后护理:(1)掌握儿童的情绪状态,尽量给予安抚和关怀,以减少术后恢复期的不适感。
(2)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处理。
(3)注意术后伤口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和无菌,预防感染。
(4)配合家长进行儿童的康复训练,帮助儿童恢复体力和功能。
4.药物使用:(1)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和病情进行药物剂量的计算,避免过量或过少使用药物。
(2)严格掌握用药途径和用药方法,合理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刺激和损伤。
(3)注意药物的储存、保存和使用期限,避免使用过期药物和混合使用。
5.疼痛评估和控制:(1)采用专业的疼痛评估工具,及时了解儿童的疼痛程度。
(2)对疼痛强度较大的儿童及时采取疼痛控制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
(3)定期检查儿童的疼痛状态,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有效的疼痛控制。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1.进针法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
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
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
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3.1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
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4.1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
多用于虚证。
4.2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
多用于实证。
4.3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适用于一般患者。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
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
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
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
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目的】三棱针古称锋针,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证的作用,既适用于实证和热证,也可用于寒实证。
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用物准备】治疗盘、三棱针、0.5%碘伏、棉签、弯盘等。
【操作方法】常用刺法有以下几种:1.腧穴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常规消毒皮肤、针尖后,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cm,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2.刺络用三棱针缓慢地刺入已消毒的较细的浅静脉,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
3.散刺又叫豹纹刺,按不同疾病有两种不同刺法:3.1顽癣、疖肿初起(未化脓),严密消毒后可在四周刺出血。
3.2扭伤、挫伤后局部瘀肿,在瘀肿局部消毒后如豹纹般散刺出血。
4.挑刺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经过严密消毒过的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调破,使出血或流出粘液;也可再刺入0.5c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高,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患者取合理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施针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右手拇、食两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刺法。
4.在施针过程中,应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反应,预防晕针。
5.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三棱针刺激颇强,治疗时须注意患者体位舒适,并须与医生配合,还须注意预防晕针。
2.由于三棱针针刺后针孔较大,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3.点刺、散刺必须做到浅而快,切勿刺伤动脉、出血不宜过多,一般以数滴为宜。
4.身体虚弱,气血两亏,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住的患者,不宜使用。
5.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3~5次为一疗程。
急症也可每日治两次。
如治疗需出血较多者,每周治疗1~2次为宜。
【目的】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
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
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用物准备】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常用药物:青敷膏、金黄膏、伤科消炎膏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6.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8.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皮肤过敏者禁用。
2.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
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
4.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目的】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
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灸法。
3.1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3.2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cm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5分钟左右。
3.3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cm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
4.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
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1.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
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2.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