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桩基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5
TC6013塔吊桩基础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技术规程》(JGJ187-200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100-TC6013, 自重(包括压重)F1=744.8kN,最大起重荷载F=80.0kN,塔吊倾覆力距M=1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120.0m,塔身宽度B=1.6m,承台长度Lc或宽度Bc=5.00m,承台厚度Hc=1.40m,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d=0.40m,桩间距a=4.20m,基础埋深D=0.00m,保护层厚度:50.0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承台钢筋级别:HRB335,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桩钢筋级别:HRB335,承台箍筋间距S=400.00mm。
二、荷载的计算1.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塔机自重标准值:F kl=744.80kN(2)基础及附加构造自重标准值:G k = 25.0×Bc×Bc×Hc+0.00= 25.0×5.00×5.00×1.40+0.00 = 875.00kN;(3)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80.00kN1.风荷载计算(1)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塔机所受风线荷载标准值q sk'=0.8aβzμsμz W0a0BH/H=0.8×1.2×1.85×1.60×0.99×0.50×0.35×1.60=0.79kN/m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 = 0.79×120.00 = 94.52kN标准组合的倾翻力矩标准值M k = 1000.00kN.m三、桩基承载力验算1.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取最不利的非工作状态荷载进行验算。
(TC7020)塔吊四桩基础的计算书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二.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1260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4.5×4.5×1.60×25=810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160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 2)W k=0.8×1.59×1.95×1.2×0.2=0.60kN/m2q sk=1.2×0.60×0.35×2=0.50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50×46.50=23.25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23.25×46.50=540.62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 2)W k=0.8×1.62×1.95×1.2×0.35=1.06kN/m2q sk=1.2×1.06×0.35×2.00=0.89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89×46.50=41.46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41.46×46.50=963.93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1639+0.9×(1400+540.62)=3385.55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1639+963.93=2602.93kN.m三. 桩竖向力计算非工作状态下:Q k=(F k+G k)/n=(1260+810.00)/4=517.50kNQ kmax=(F k+G k)/n+(M k+F vk×h)/L=(1260+810)/4+Abs(2602.93+41.46×1.60)/4.95=1056.85kNQ kmin=(F k+G k-F lk)/n-(M k+F vk×h)/L=(1260+810-0)/4-Abs(2602.93+41.46×1.60)/4.95=-21.85kN工作状态下:Q k=(F k+G k+F qk)/n=(1260+810.00+160)/4=557.50kNQ kmax=(F k+G k+F qk)/n+(M k+F vk×h)/L=(1260+810+160)/4+Abs(3385.55+23.25×1.60)/4.95=1249.11kNQ kmin=(F k+G k+F qk-F lk)/n-(M k+F vk×h)/L=(1260+810+160-0)/4-Abs(3385.55+23.25×1.60)/4.95=-134.11kN四. 承台受弯计算1. 荷载计算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力反力设计值: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 i=1.35×(F k+F qk)/n+1.35×(M k+F vk×h)/L=1.35×(1260+160)/4+1.35×(3385.55+23.25×1.60)/4.95=1412.92kN 最大拔力 N i=1.35×(F k+F qk)/n-1.35×(M k+F vk×h)/L=1.35×(1260+160)/4-1.35×(3385.55+23.25×1.60)/4.95=-454.42kN 非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 i=1.35×F k/n+1.35×(M k+F vk×h)/L=1.35×1260/4+1.35×(2602.93+41.46×1.60)/4.95=1153.38kN最大拔力 N i=1.35×F k/n-1.35×(M k+F vk×h)/L=1.35×1260/4-1.35×(2602.93+41.46×1.60)/4.95=-302.88kN2. 弯矩的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第6.4.2条其中 M x,M 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 i──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
筑龙网WW W.ZH U L ON G.C OM(一)塔吊基础设计计算 1、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十字梁设计为1100×1500、砼C25,适当配置钢筋,本基础坐落在5根桩上,即本塔吊基础设计, 2、基础十字梁钢筋设计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十字梁所受的荷载为F1=F2=150KN 截面尺寸为1100×1500,砼为C25假如十字梁双排钢筋为5Φ25验算如上草图,M max F ×a =150×3.00=450KN.M 查表:ρ=0.26%As =ρ×b ×h =0.26%×1100×1500=4290mm 2A 设=4908mm 2 >As =4290mm 2故十字梁双排配筋满足要求。
3、 稳定验算以知条件:基础所受的垂直荷载 476KN基础所受的水平荷载 24KN 基础所受的倾翻力矩 1220KN 基础所受的扭矩 185 KN.mm 基础设计重量 610 KN.mm计算塔吊在非工作情况下是否稳定筑龙网WW W.ZH U L ON G.C OMe =(M+H ×h )/(V+G )≤Le/3=(185×103×24103×50)/(476×103+610×103)=1.28<=2.03L/3 故基础满足要求 五、塔吊稳定验算:(1) 塔吊在工作情况下有荷载稳定验算:K1=[G ×(c-h ×sina+b )-v ×(a-h )÷gt] ÷[Q ×(a-b )]=1.534>1.15 取a =0(2) 非工作下的稳定验算(取W3=2KN/M 风载按12级台风取) K2=[G1×(b+c1-h1×sina )] ÷[G2×C2-b + h2×sina+W3×P3]]=1.39>1.15故:塔吊在工作和非工作下均能保持稳定。
塔吊桩基础计算范文
一、桩基数量的确定:
确定桩基数量需要根据塔吊的重量和地基承载能力进行计算。
通常情
况下,桩基数量可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N=W/P
其中,N为桩基数量,W为塔吊的总重量,P为单根桩基的承载力。
这样可以保证单根桩基能够承受足够的力量。
二、桩基直径的确定:
桩基直径的确定需要结合地基的土壤类型、承载能力以及塔吊的重量
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
对于土壤承载能力较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采用较
小的桩径;相反,对于土壤承载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较大的桩径。
根据经验公式和试验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桩径范围。
三、桩基深度的确定:
桩基深度的确定主要考虑的是地下水位、地质构造以及土层性质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桩基的稳定性,桩基的埋深应大于冻土深度以
及地下水位。
同时,需要对桩基周边土壤的承载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以
确定桩基的深度。
四、配筋的确定:
配筋是为了增加桩基的抗弯强度,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
根据桩基的
受力条件和受力特点,可以通过抗弯设计原理计算出合理的配筋数量和位置。
通常情况下,桩基的配筋应满足一定的比例,以保证桩基在受力时能
够充分发挥其抗弯强度。
总之,塔吊桩基础计算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桩基数量、直径、深度以及配筋等关键参数的确定。
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承
载能力、土质条件以及塔吊的重量等因素,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对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参考,并尽量进行现场试验
和监测,以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塔吊桩基础计算书1、塔吊的基本参数塔吊及桩基础参数如下:塔吊型号:QTZ63 倾覆力矩M2=1583KN·m水平力F h=69.5KN 塔吊自重G1=320KN基础承台尺寸5×5×1.25m钻孔灌注桩直径0.8m 埋土深度d1=15m基础平面图如下:0.71 1.610.72.桩基承载力计算(1)、桩基荷载:承台自重G2=5×5×1.25×24=750KN垂直力P=G1+G2=320+750=1070KN最大倾覆力矩M max=M2+F v h=1583+69.5×1.5=1687.25KN单根钻孔灌注桩桩自重 G= gπR2L=2.5×9.8×3.14×0.42×15=184.6KN(2)、桩基竖向受力计算单桩竖向受力 ∑∑±±+=22ii y i i x x x M y y M n G P N =1.2×(1070+184.6)/4±1.0×1687.25×3.6/2×3.62=376.4±331.4max N =707.8KN min N =45KN桩承载力 p pk p s sk s Q Q R γηγη//+=桩中心距 a S =3.6m m 4.04.0442=⨯⨯==πππA d a S /d=9>6∴ s η=p η=1.0(分别为桩侧阻群效应系数和桩端阻群效应系数) 由JGJ 94-94第5.2.3确定 s η=p η=165根据JG ·JG94-94中5.2.8,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i sik sk l q Q μ=π×0.8×15×30=1131KN4.704.01402=⨯⨯=⋅=πp pk pk A q QKN KN Q Q R p pk p s sk s 8.7078.72765.1/8.1200//≥==+=γηγη故地基土满足受力要求(3)、桩身竖向承载力验算A f R c ψ==1.0×14.3×103×π×0.42=7189KN KN N 8.707max =≥故桩满足受力要求4、抗倾覆验算单桩自重 184.6KN承台自重 750KN塔吊自重 320KN单桩摩擦力 1131KN单桩抗拔力 750/4+320/4+184.6+1131=1583.1KN单桩所产生力矩 1583.1×3.6/2=4029≥1583KN ·m 故满足抗倾覆要求5、承台受力计算及配筋简化受力模型 F/2F/2M a c a分别考虑各力,则其弯矩图分别如下:F/2F/2m KN 1602G 2Fa M 1a2⋅===am KN 7.439ca 2a M M 3a ⋅=+⋅=故最大弯矩产生在塔吊与承台相接处界面 m KN M ⋅=+=7.5997.439160max承台混凝土选用C30,钢筋保护层0.05,m(1)、承台抗弯计算h=1.25m b=4m a=0.05m则计算高度 h 0=h-a=1.2m 承台主筋计算010.0125036003.140.14.1107.5992621=⨯⨯⨯⨯⨯==bh f M c s αα(混凝土强度小于C50,故1α取1.0) 受压区相对高度010.0211=--=s αξ 202.20593003.1412003600010.0mm f f bh A y c s =⨯⨯⨯==ξ 每个截面上下层均配17根Φ14 的II 级钢筋,实际s A =2616mm 2,满足要求。
塔吊基础计算一、天然基础塔吊在安装完毕后。
其下地基即承受塔吊基础传来的上部荷载,一是竖向荷载,包括塔吊重量F和基础重量G;另一部分是弯矩M,主要是风荷载和塔吊附加荷卸产生的弯矩。
塔吊基础受力,可简化成偏心受压的力学模型(图1),此时,基础边缘的接触压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可以按下式计算:图1塔吊基础受力简图(天然地基)图1塔吊基础受力简图(天然地基)其中:F————塔吊工作状态的重量,单位KNG————基础自重,单位KNG=b×b×h×ρ,单位KNb×h———基础边长、厚度,单位mρ——————基础比重,取25KN/m3e————偏心距,单位me=M/(F+G)M————塔吊非工作状态下的倾覆力矩。
若计算出的P min<0,即基底出现拉力,由于基底和地基之间不能承受拉力,此时基底接触压力将重新分布。
应按下式重新计算P maxF、M可由塔吊说明书中给出,将计算得出的最大接触压力P max和地质资料中给出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相比较,小于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即可满足要求。
二、桩基础对于有桩基础的塔吊,必须验算桩基础的承载力。
根据计算分析,在非工作状态下,塔吊大臂垂直于基础面对角线时最危险。
当以对角两根桩的连线为轴(图2—1),产生倾覆力矩时,将由单桩受力,此时桩的受力为最不利情况。
图2—1桩基础1、受力简图图2—2塔吊基础受力简图(桩基础)2、荷载计算当只受到倾覆力矩时:当只受到基础承台及塔吊重力时:3、单桩荷载最不利情况3、单桩最小荷载若计算出的P2<0,即桩将受到拉力,拉力为|P2|L———桩的中心距。
4、单桩承载力单桩的受压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共同承担的,单桩受压承载力为:单桩的抗拔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承担,单桩抗拔力为:R K2=U P∑q Si L i (2—6)其中:q p—————桩端承载力标准值,KP aA P—————桩身横截面面积,m2U—————桩身的周长,mPq Si—————桩身第I层土的摩阻力标准值,KP A kL i—————按土层划分的各段桩长,m将计算所得的P1和R K1相比较,|P2|和R K2相比较,若P1< R K1且|P2|< R K2则可满足要求。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设计塔吊的基础,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一样,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得一步一步来:算重量和压力:先得摸清楚塔吊自身的重量有多大,再加上它能吊多重的货物,还得考虑到风吹过来的力、地震可能带来的冲击力,把这些力气统统算清楚。
挑基础样式:看看工地的地势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比如独立基础(就像单独的一块大石头垫底)、连片基础(很多块石头连起来)或者打入地下的桩基础(像一根根钉子钉在地下)。
力量怎么传过去:接下来想象一下这些力气是怎么从塔吊传到地基上的,算出每个部位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地基扛不扛得住:土壤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得根据地质报告来判断。
就像你得知道土地有多硬实,能撑得起多重的东西。
然后算算这块地基能不能顶住塔吊传下来的全部力气,包括抗压、抗弯折和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稳不稳定:考虑塔吊在工作时会不会被吹倒或者歪斜,就像一棵大树扎根在地上,得保证它稳稳当当的。
量体裁衣做基础: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给地基设计合适的大小和深度,就像给塔吊穿鞋,得大小合适、底子扎实。
桩基础的细节设计:如果是用桩基础,那还要考虑桩的数量、粗细、打入地下的长度,还有桩顶上的承台怎么设计。
反复检查调整:设计出来了,还要反复检查,看这地基结实不结实,牢不牢靠,不达标的就调整,比如把地基做大点,或者多打几根桩。
施工方法和材料:设计好了,就要定施工方案,选好材料,就像烹饪要有食谱和食材一样,确保施工质量杠杠的。
权威认证:最后,设计成果要给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核,通过了才算合格,就像考试答完了卷子,得老师批改过了才能安心。
总而言之,设计塔吊基础就像是给塔吊打造一个稳固有力的家,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才能保证塔吊在工地上安全高效地工作。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计算书1 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技术规程》JGJ/T187-2009《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 GJ94-200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 GJ33-20012 已知条件:塔吊:塔吊型号:塔身宽度:倾覆力矩:=3,830,000,000N.mm竖向力:=680,300N 水平力:=116,900N扭矩:=0N.mm桩基承台:长度:a =宽度:b =高度:h =承台顶面至土层表面的距离:H 承台之上土厚:D =承台之上土的重度:γ=抗压强度:=16.7N/mm²抗拉强度:=1.57N/mm²保护层厚度:a'=桩:桩直径:d =桩长:l =桩中心距:S a =请重新调整桩及承台尺寸!(桩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桩中心距不小于3倍桩径)抗压强度:=14.3N/mm²抗拉强度:=1.43N/mm²保护层厚度:a'=工程名称:四桩承台式塔式起重机基础计算书k M k F vkF kT c f tf c f tf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计算书2 桩基验算:2.1 荷载计算:桩基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708,750N 承台对角线方向两桩的距离:L =4,242.6mm桩的平均竖向力:=347,262.5N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桩的最大竖向力:=1,756,988.3N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桩的最小竖向力:=-1,062,463.3N 需要计算桩的抗拔!2.2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输入土层参数=5,609,745.6N =6,731,694.7N经 验算得:<满足要求!<5,609,745.6<满足要求!<6,731,694.72.3 桩基抗拔承载力验算:桩身的重力标准值:=255,352.6N桩的抗拔系数:=0.5(偏于安全的取值)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2,350,912.6N 基桩拔力:=1,062,463.3N经 验算得:<满足要求!<2,350,912.6347,262.51,756,988.31,062,463.3kG nG F Q kk k +=kQ aR m ax k Q aR 2.1a R 2.1psa i sia a A p l q u R α+=∑p i sia i a G l q u R +=∑λ'i λp G 'k Q 'a R 'k Q LHF M nG F Q vk k k k k +++=max LHF M nG F Q vk k k k k +-+=min2.4 桩身承载力验算:桩顶最大竖向力设计值:=2,390,331.1N桩顶最小竖向力设计值:=-1,556,901.1N 需要计算桩身抗拔!桩身配筋:强度:=300N/mm²净距:mm 主筋截面积:=7,389.6mm²配筋率:ρ=1.30%满足要求!(最小配筋率:=0.50%)强度:=300N/mm²采用螺旋式配筋(桩顶以下4250mm 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为100mm)基桩成桩工艺系数:=0.7桩身截面面积:=567,450.2mm²桩身受压承载力:=8,628,684.4N经 验算得:<满足要求!<8,628,684.4桩身受拔承载力:=2,216,880.0mm²经 验算得:<满足要求!<2,216,880.02,390,331.11,556,901.1168.3=ii x y N M min Q ''9.0s y ps c c A f A f +ψ's A min ρcψpsA max Q ''9.0sy ps c c A f A f +ψpspy s y A f A f +pspy s y A f A f +LH F M n G F Q vk k k k )(4.1)(2.1max +++=LH F M n G F Q vk k k k )(4.1)(2.1min +-+=3 承台验算:3.1 抗弯承载力计算:沿长边方向(绕短边)正截面弯矩设计值:=1,135,944,000.0N.mm沿短边方向(绕长边)正截面弯矩设计值:=1,135,944,000.0N.mm弯矩设计值取:M =1,135,944,000.0N.mm承台受拉钢筋按单筋截面进行计算: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值系数:= 1.0=0.00829=0.00833=0.99584强度:=300N/mm²最小配筋面积:=2,816.5mm²板底钢筋实际选用:双向布置间距:mm 主筋截面积:=14,727.0mm²满足要求!3.2 抗冲切计算:角桩最大桩顶竖向力设计值:=1,521,930.6N(不含承台及其上土重)从承台底角桩顶内边缘引45°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最多到塔身柱边缘):=75.0mm =75.0mm 承台有效高度:=1,350.0mm 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的水平距离:=1,175.0mm =1,175.0mm151.7∑=ii x y N M Q∑=ii y x N M y 1α201bh f M c s αα=sαξ211--=2/1ξγ-=s ys s f h M A 0γ=ρsA l N x a 1ya 10h 1c 2c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计算书角桩冲垮比:=0.055555556=0.055555556角桩冲切系数:= 2.191304348= 2.191304348受冲切截面高度影响系数:=0.95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8,107,502.2N >=1,521,930.6N 满足要求!3.3 抗剪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3,043,861.1N(不含承台及其上土重)剪跨比:=0.3受剪切截面高度影响系数:=0.9承台剪切系数:=1.4不配箍筋时,承台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11,715,559.3N >=3,043,861.1N 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箍。
塔吊分项参数计算塔吊是施工场地最重要的施工机械之一,其使用贯穿了整个工程。
在这过程中间隔时间长,不可预见性因素多,为确保塔吊的安全,以下计算都按极限苛刻条件下能保证塔吊正常工作计算。
即:塔吊设置在最大开挖深度处;型钢柱与混凝土灌注桩连接按光滑面锚固。
(计算详值见计算表格) 1. 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F=F1+ F2F ——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kn F1——塔吊自重(包括压重)kn F2最大起吊重量kn 2.单桩抗压承载力、抗拔力计算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条)F 十。
iV V-A- M =1.2 —±士 弱尹2" Z* ("+”计算结果为抗压,“-”为抗拔)其中 N i ——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 单桩个数,n=4;F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TG ——塔吊基础重量KNMx,My 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xi,yi 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 方向距离mM ——塔吊的倾覆力矩kN.m3.桩长以及桩径计算 桩采用钻孔灌注桩R =f A +U £ f l >R = N xgk 实际 ppp s ii1U P =n d其中Rk 实际一一实际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KN桩端面承载能力KN桩侧摩擦阻力总和IUp£fsliKNR——单桩轴向承力安全值KN孔一一桩安全系数取2d桩直径m4.桩抗拔验算Ok=入RQk八k实际5.桩配筋计算桩身配筋率可取0.20%〜0.65% (计算取上限0.65%),抗压主筋不应少于6①10,箍筋采用不少于①6@3mm的螺旋箍筋,在桩顶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①6@1mm,每隔2m设一道2①12焊接加强箍筋。
As = S桩截面*配筋率n = 4As/ (n 巾2)其中n ——竖筋根数根As ——钢筋总截面积m①一一竖筋直径m6.桩上部钢支柱计算钢支柱采用 hxbxtwxt = 350 * 350 x 12 x 19, H 型钢。
计算书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QTZ80,塔吊起升高度:41 m,
塔身宽度:1.7 m,
自重+最大起重荷载:1200kN,基础承台厚度Hc:2.5m,基础承台尺寸BcxBc:4.3mx4.3m,承台自重:1156 kN
桩钢筋级别:HRB400,桩直径:1000m,
桩间距a:3.3m,承台箍筋间距S:200.000mm,
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
塔机处于独立状态(无附墙)时,其受力为最不利状态,因此取塔机独立计算高度41m时进行分析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
k
=1200kN;
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k=M1+M2:
a.塔吊自重产生的倾覆弯矩M1
M1=1700kN.m
b.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2
风荷载标准值为
ω
k =βzμsμzω0=1.57x1.3x1.52x0.35=1.092
kN/m
塔机宽1.7米,高41米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Fvk=ω
k
BH1=1.09x1.7x41=75.9kN
M2=0.5x FvkxH1=0.5x75.9x41=1556kN.m
c. Mk=1700+1556=3256kN.m
三、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取最不利情况计算。
N ik =(F
k
+G
k
)/n±
L
h
Fvk
Mk•
+
;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
k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
G
k
──桩基承台的自重标准值;
Mk──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取Mk;
L──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3.3x2/2=2.33m; Fvk—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塔机作用于承台顶面的水平力;
h ——承台的高度
N
ik
──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N
kmax
=1200/4+(3256+75.9x2.5)/2.33= 1778.8 kN。
最小压力:N
kmin
=1200/4-(3256+75.9x2.5)/2.33= -1182 kN。
需要验算桩的抗拔!
2. 承台弯矩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9.2条。
M
x = ∑N
i
y
i
M
y = ∑N
i
x
i
其中 M
x ,M
y
──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x
i ,y
i
──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3.1/2-B/2= 0.7m;
N
i1
──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N i1=1.2×(N
kmax
-G
k
/4)=1.2x(1778.8-1156/4)=1787.8 k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M
x =M
y
=1787.8x0.7=1251.5kN·m。
六、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
max =1.2x N
kmax
= 2145.4 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 uk =u∑φ
si
q
sik
l
i
+q
pk
φ
p
A
p
u──桩身的周长,u=3.14m;
A
p
──桩端面积,0.785 m2;
φ
p,φ
si
──大直径桩侧、端阻力尺寸效应系数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20.00m,所以桩端是在第4-3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
uk
={(26x1.3+20x2.5)x0.956+
(22x4.1+30x8.5+35x6.1)x0.93}x3.14+1000x0.785=2671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2671 kN;
N
k
= 1893 kN≤1.2R= 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七、桩基础抗拔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4.5条。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 uk =Σλ
i
q
sik
u
i
l
i,
(假设桩长22米,持力层为4-3层粉细砂层)
其中:Tu
k
──桩基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u
i ──破坏表面周长,取u
i
=πd=3.14×1.0=3.14m;
q
sik
──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侧阻力特征值;
λ
i
──抗拔系数,砂土取0.50~0.70,粘性土、粉土取0.70~0.80,
l
i
──第i层土层的厚度。
经过计算得到:T
k =Σλ
i
q
sik
u
i
l
i
=(26x1.3x0.7+20x2.5x0.7+22x4.1x0.6+30x8.5x0.6+35x5.6x0.6)x3.14=1203.8 kN;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u
l Σλ
i
q
sik
l
i
)/4=1265 kN
u l ──桩群外围周长,u
l
= 4×(2.7+0.8)=13.2m;
桩基抗拔承载力公式:
N k ≤ T
gk
/2+G
gp
N k ≤ T
uk
/2+G
p
=
其中 N
k - 桩基上拔力标准值,N
k
=1182 kN;
G
gp
- 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标准值除以总桩数;
G
p - 基桩自重标准值,G
p
=0.00kN;
T gk /2+G
gp
=1265/2+ G
gp
> 1182kN;
T uk /2+G
p
=1203.8X2/2+0 >1182kN;
桩抗拔满足要求。
八、桩配筋计算
1、桩抗压钢筋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桩顶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
2、桩受拉钢筋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4条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
N ≤ f
y A s
式中:N──轴向拉力设计值,N=1182x1.2=1418N;
f
y ──钢筋强度抗压强度设计值,f
y
=360.00N/mm2;
A
s
──纵向普通钢筋的全部截面积。
A s =N/f
y
=1418x1000/360=3940mm2
建议配筋值:HRB400钢筋,16根18。
实际配筋值4064 mm2。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