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2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DOC 82页)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第一节编制依据 (1)第二节编制原则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一节工程概况 (3)第二节施工条件 (3)第三节工程特点 (4)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5)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5)第二节主要职责分工 (7)第三节组织机构高效运行措施 (10)第四章施工部署 (12)第一节施工方针及施工目标 (12)第二节施工准备 (13)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17)第一节施工工序和施工段的划分 (17)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8)第六章施工平面布置 (19)第一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9)第二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9)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 (22)第一节施工机械配备 (22)第二节劳动力安排 (23)第三节材料供应计划 (23)第八章工程测量 (25)一、构筑物施工定位放线、测量 (25)二、轴线及标高控制方法 (25)三、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 (26)第九章箱涵施工方案 (27)第一节施工放样 (27)第二节基坑的开挖 (27)第三节箱涵的施工一般要求 (27)第四节涵身的浇注顺序 (29)第五节箱涵的检验评定 (29)第六节涵背回填 (29)第十章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30)第一节排水管网总体施工方案 (30)第二节管沟开挖 (30)第三节钢筋混凝土雨污水管施工 (33)第四节检查井及雨水井施工 (37)第五节闭水试验及沟槽回填 (40)第十一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43)第一节质量目标 (43)第四节工程质量保证组织及技术措施 (47)第五节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52)第六节计量保证措施 (52)第十二章工期保证措施 (53)第一节工期目标 (53)第二节工期保证体系 (53)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54)第十三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60)第一节安全目标 (60)第二节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60)第三节安全管理措施 (61)第四节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62)第五节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64)第六节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及消防措施 (65)第十四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67)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 (67)第二节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67)第三节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67)第十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70)第一节环境保护目标 (70)第二节环境保证体系 (70)第三节水土环境保护措施 (70)第四节扬尘治理措施 (70)第十六章夏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72)第一节夏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72)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74)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75)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76)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77)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80)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81)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一节编制依据一、招标文件:///*********)施工招标文件。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城市道路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交通流畅、货运运输、社会经济发展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要求尤为严格和重要。
本项目拟对某市区内的城市道路进行设计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保障城市交通安全和通畅。
二、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某市区内多条主干道和支路,总长度约XX公里,主要包括XX街、XX路、XX大道等,涉及交通干线、快速路、城市主干路等各类道路。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线型、路面结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交通设施等。
三、设计原则1. 符合城市规划: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尽可能减少对城市原有景观的影响,同时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2. 安全性:采用科学合理的交通引导措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
3. 通行效率:优化交通路网布局,增加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畅通。
4. 便捷性:充分满足各类车辆的通行需求,合理设置人行道、停车位等设施,提高城市道路通行便利性。
5. 可持续性:注重环保理念,采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四、设计方案1. 道路线型设计:根据城市规划和发展需要,对各道路线型进行设计,包括道路宽度、车道设置、中央隔离带设置等,力求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2. 路面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道路,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包括路面材料选取、路面厚度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3. 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设计:根据道路用途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交通标志、路牌、车道标线等,优化交通信号灯的控制逻辑,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4. 交通设施设置:根据各道路类型和使用功能,设置人行道、停车位、公交站等交通设施,提高城市道路通行便利性和安全性。
五、技术要求1.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道路规范和标准要求。
2. 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具,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符合城市环保和节能要求,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资源消耗和排放。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审批流程1、基本概念1.1城市道路道路系统依据地理位置和主要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两种。
公路:是指位于城区之外,用以连接城市、乡镇,主要供机动车行驶的道路,功能相对单一。
城市道路(简称道路):是指供城市区域内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使用的道路,同时也是市政基础设施的载体。
并承担与市外公路系统相连接的功能。
城市道路承载着交通、市政管廊、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市景观、防灾减灾等多种功能,因此城市道路路网系统成为整个城市的命脉。
1.2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就是根据规划条件的要求,结合现状建设条件,按照相应规则要求,加工成可供施工使用的图纸文件的创作过程。
其中的规则是指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基建程序等。
审批流程是基建程序的关键部分,设计流程源于审批流程,同时服务于审批流程,二者是一体的。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讲解审批流程的原因。
■道路设计过程基本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研究阶段和工程设计阶段。
前期研究阶段--包括规划方案、设计方案、立项与可研。
工程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1、建设单位-即业主单位,全面负责项目运作(包括规划、设计、立项、招标、实施、移交其他部门或自行运营管理)。
2、规划单位-负责道路规划方案或规划条件、排水规划方案、河道规划条件的编制。
3、设计单位-有市政公用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负责编制道路、桥梁、排水等各专业的各阶段设计文件,不同等级道路要求资质级别不同;有管线综合资质单位,负责编制管线的项目综合、设计综合。
4、施工相关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等。
5、勘察测量单位-勘察单位提供各阶段地勘报告和水文报告,参与施工验槽、不良地基处理等。
测量单位提供实测地形图,参与钉桩、放线交桩等工作。
6、技术审批单位-规划委或规划局,负责方案初设审批、两证一书许可。
交通工程一般由交管部门负责方案审批。
7、投资审批单位-发改委,负责立项、可研、初设批复。
8、施工许可单位-住建委,审批发放施工许可证。
城市道路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工程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工程方案,不仅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还能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二、城市道路规划1.城市道路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和便捷。
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能够保障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缓解交通拥堵,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而不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则会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道路规划的原则城市道路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确保道路布局符合城市的发展需要。
(2)完善的道路网络。
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和交通需求,合理设置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建设通达性强的道路网络,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出行需求。
(3)人性化设计。
在规划城市道路时,应充分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出行需求,设置合理的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和非机动车道,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便捷性。
(4)生态环保。
规划城市道路时,应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道路设计1.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设计是按照城市道路规划方案,结合实际的交通需求和道路环境,对城市道路进行具体的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设计应包括道路的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和绿化设计等内容,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畅通性和美观性。
2.城市道路设计的原则城市道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
城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出行需求,尊重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优先权,设置合理的交通设施和交通标志,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感。
(2)科学合理。
设计应符合城市道路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和道路环境,注重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修订版)CJJ 372012【一】1. 前言1.1 编制目的本文档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修订版)的范本。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要求,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道路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
1.3 参考标准本文档参考了以下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2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规范(2014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验收规范(2015年版)1.4 文档结构本文档共分为以下章节:- 城市道路选线与布局- 城市道路纵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与验收2. 城市道路选线与布局2.1 道路选线原则2.1.1 尽量避开敏感区域2.1.2 充分考虑交通流量2.1.3 充分考虑地形地貌2.2 道路布局要求2.2.1 车道设置2.2.2 人行道设置2.2.3 车辆停车设置3. 城市道路纵横断面设计3.1.1 车道宽度3.1.2 车道减速带3.1.3 车道分隔带3.2 人行道设计要求3.2.1 人行道宽度3.2.2 人行道减速带3.2.3 人行道斜坡3.3 路缘石与排水沟设计要求3.3.1 路缘石设置3.3.2 排水沟设置4.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4.1 交通标志设计要求4.1.1 速限标志4.1.2 禁止标志4.1.3 指示标志4.2 交通标线设计要求4.2.2 人行道线设计4.2.3 十字路口标线设计5.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5.1 排水系统设计要求5.1.1 排水管道5.1.2 雨水收集设施5.2 排水沟设计要求5.2.1 排水沟类型5.2.2 排水沟尺寸5.2.3 排水沟材料6.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6.1 照明设施布置要求6.1.1 照明灯具类型6.1.2 照明灯具高度6.2 照明设施功率要求6.2.1 照明灯具功率6.2.2 照明设施能效7.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7.1 绿化带设置要求7.1.1 绿化带宽度7.1.2 绿化带植物选择7.2 绿化设施设置要求7.2.1 花坛设置7.2.2 绿化带配套设施8. 城市道路施工与验收8.1 施工过程管理要求8.1.1 施工方案编制8.1.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8.2 验收标准要求8.2.1 道路平整度验收8.2.2 交通标志标线验收8.2.3 绿化设施验收【二】1. 前言1.1 编制目的本文档提供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修订版)的范本,用于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要求,以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1.规范的目的和要求:-目的是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的安全、顺畅和舒适,并满足城市功能的需要。
-要求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2.道路类型和等级划分:-要求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特点和道路交通量划分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等级,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一般道路和支路。
-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设计要满足较高的运行速度和交通流量需求,而一般道路和支路则要考虑城市功能和交通安全的平衡。
3.设计参数和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和标准,包括车行道宽度、路缘石、道路坡度、人行道宽度等。
-强调需要考虑车辆和行人的交通需求,确保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舒适性。
4.设计流程和方法:-要求设计人员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等级,制定相应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强调需要进行交通流量预测、道路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以确保整个道路系统的协调运行。
5.设计标志和标线:-要求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等级,提供相应的设计标志和标线,包括道路名称标志、交通指示标志、车道线、停车标线等。
-强调需要合理设置标志和标线,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方向感。
6.设计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确保道路设计对行人、车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强调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和保护措施。
总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4年版)的出台为我国城市道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帮助设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这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根据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交通需求,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旨在保障道路安全、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环境,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道路布局和设计原则1. 道路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合理布局交叉口、车道、人行道等交通设施。
2. 设计应考虑道路功能和使用需求,包括交通流量、车速、交通组织等。
3. 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需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行道、人行过街设施、非机动车道等。
二、交叉口设计1. 交叉口设计应满足不同类型车辆的通行要求,合理设置控制信号、标线、标牌等交通设施。
2. 考虑到行人的通行需求,合理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盲道等。
3. 不同级别交叉口设置、类型的交叉口流量分配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车道规划和设计1. 车道设计应根据交通组织方案和交通量预测,合理设置车道数目、宽度等。
2. 设计中应考虑到车辆行驶速度、通行能力、转弯半径等要素。
3. 考虑道路安全,合理设置车道标线、转弯箭头、交通信号等。
四、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设计1. 人行道宽度应根据人口密度、通行需求、行人流量和功能需求确定。
2. 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根据交通量、速度和通行需求确定。
3. 设计中应合理设置人行道标线、交叉口设施、非机动车道标识等。
五、道路设施和标识1. 设计中要设置合理的道路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等,保证交通安全和通畅。
2. 设计中应考虑到道路付费设施、路灯、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
3. 考虑到道路环境美化,设计中应合理设置绿化、景观和道路装饰等。
六、道路排水和照明设计1. 设计中应考虑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防止道路积水和雨水倒灌。
2. 设计中应考虑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保证夜间交通安全。
七、施工和维护要求1.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建设质量。
2. 道路竣工后,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维护和管理,保持道路的安全和整洁。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以下是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主要内容:一、设计标准1. 道路等级划分: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的等级,包括快速道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2. 车行道宽度:不同道路等级对车行道的宽度有不同要求,包括车道宽度、道路标线宽度和车行道交通设施设置。
3. 步行道和人行过街设施:合理设置步行道和人行过街设施,保障行人安全通行。
4. 公交车道和站点设置:对主要道路设置专用公交车道和公交站点,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5. 路口设计:设计合理的路口几何形状、信号灯控制和交通标志标线,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6.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设置雨水排水系统和雨水口,确保道路排水畅通。
二、施工规范1. 道路基层处理:进行适当的土方平整和夯实,为上层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2. 道路材料选用:选择符合标准的道路材料,包括路面材料、路基材料和路肩材料等。
3. 道路标线和交通设施施工: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道路标线和交通设施的施工,确保其清晰、准确和持久。
4. 道路绿化和景观设计:在道路两侧进行适当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提升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
5. 设施配套完善:在道路两侧设置合适的交通设施,包括路灯、交通信号灯、指示牌等,提供便利和安全。
三、安全规范1. 交通安全设施:在合适的位置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防护设施,引导车辆和行人正确行驶和通行。
2. 交通事故分析与预防:对已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3. 施工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确保道路建设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四、环保规范1. 道路周边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道路周边的自然环境,减少对周边土地、水体和空气的污染。
2. 治理交通噪声:在道路设计和施工时考虑降低交通噪声的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 节能减排: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建材和设备,减少城市道路的能耗和污染。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提高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质量和确保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的安全可靠性,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以及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文档。
该规范包括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从道路纵断面设计、路面设计、交通标志标线设计、照明设计、排水设计、交叉口设计、交通信号设计等等,都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道路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首先是道路纵断面设计,规范要求根据道路功能等级和路段的特点确定不同的纵断面设计要求,包括路面边坡的设计坡度、路肩的宽度、圆弧的半径等等。
其次是路面设计,规范要求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确定路面的结构、厚度、材料等。
这样可以确保道路在不同的交通流量下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并且满足不同类型车辆的行驶要求。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规范要求根据不同的道路功能等级和交通流量确定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布置和尺寸。
这样可以提高驾驶员对道路情况的认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照明设计是在夜间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确保道路可见性的重要手段,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照明设施的设置和亮度要求。
排水设计是确保道路排水畅通的关键环节,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纵横坡和附近地形等,合理设置雨水收集和排放设施,以防止路面积水和出现滑坡等情况。
交叉口设计是确保交通流畅和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规范要求根据交叉口的流量和道路的行车速度等确定交叉口的类型和设计要求,以保证交通流畅和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降低。
最后是交通信号设计,规范要求根据交叉口的流量和道路的行车速度等,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相位和时序,以确保交通流畅和交通事故的减少。
总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导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文件,它的出台和执行,能够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质量、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最新版1总则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统一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指标,指导城市道路专用标准的编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范围内新建和改建的各级城市道路设计。
1.0.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项规划,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合理采用技术标准。
遵循和体现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
1.0.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 术语2.1.1 主路 main road快速路或主干路中与辅路分隔,供机动车快速通过的道路。
2.1.2 辅路 side road集散快速路或主干路交通,设置于主路两侧或一侧,单向或双向行驶交通,可间断或连续设置的道路。
2.1.3 设计速度 design speed道路几何设计(包括平曲线半径、纵坡、视距等)所采用的行车速度。
2.1.4 设计年限 design life包括确定路面宽度而采用的远期交通量的年限与为确定路面结构而采用的保证路面结构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设计使用年限两种。
2.1.5 通行能力 traffic capacity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流率。
2.1.6 服务水平 level of service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及驾驶人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常根据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行驶(步行)自由度、交通中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确定。
2.1.7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colorful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或树脂类胶结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拌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2.1.8 降噪路面 reducing noise pavement具有减低轮胎和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功能的路面。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略2. 设计标准和工程验收标准2.1 主要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016年版);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道路用抗车辙剂沥青混凝土》GB/T 29050-2012;8、《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50330-201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年版》;1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建质[2013]57号。
2.2 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30km/h3、车道数:双向4车道4、车道宽度:3.25、3.5米5、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沥青混凝土设计年限:10年交通量达到饱和设计年限:10年6、路槽顶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40MPa7、抗震设防: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道路不设防,构筑物简易设防8、停车视距:30m最小净高:机动车4.5m,非机动车3.5m。
2.3 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 工程概况3.1 工程范围及规模略3.2 主要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内容为全线道路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及附属构筑物设计等。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2局部修订CJJ37-202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合用于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本规范不合用于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干线公路在城市区域内的设计。
本规范是对原《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22)的局部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要求;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分类和等级;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和参数;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增加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审查和评价;修改了部份术语和定义;删除了部份过时或者重复的内容。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22)同时废止。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出行便利性和舒适性;以科学为导向,符合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促进城市功能和空间优化;以绿色为基础,兼顾各种交通方式,推广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污染和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以创新为动力,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增强设计灵便性和适应性,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
第二节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服务于城市功能和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于交通需求和变化,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结构等进行合理布局、分级分类、优化组织、有效控制;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遵循交通运行规律、人行步行规律、非机动车运行规律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交通运行速度、交通信号配时、交通信息服务等;优化交通环境和空间品质,采用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减少道路占地面积、噪声污染、废气排放、热岛效应等,增加绿化景观、人文景观、公共设施等。
浅析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重点与难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不仅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加便捷的交通,还可以为城市增添更加美丽的风景,同时也可以让城市的人文气息更加浓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不同地区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有关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城市景观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出行,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城市道路的建设必须满足当前的技术、经济、安全等多方面的需求,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有必要加强对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视,并且让市政道路设计师根据当下的社会变化和城市的地理环境,从多角度全面考量现代道路的建设,从而实现最佳的交通效果。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地形和空间环境,并结合人文因素,精心设计出具有良好横向和纵向连续性的道路,同时还要满足绿化的要求。
为了确保道路设计的质量,必须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努力实现最佳效果。
一、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关键点分析1.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道路建设旨在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既要实现交通便利,又能够提升景观美观度。
因此,在设计道路时,应当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绿化、色彩等手段,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连贯性,同时也要考虑到行人和交通压力的舒适度,使得道路工程更加贴近人类的生活。
在设计绿化带时,应将周围的行人和汽车作为重点考虑因素,通过合理的颜色搭配和植物群落的布局,来营造出一种节奏感、连贯性和韵律美的景观。
通过园林艺术的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体现出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从而缓解驾驶者的疲劳感。
此外,为了提升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应当合理规划道路的横截面和纵断面,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规范城市道路的设计和施工,保证道路的安全、顺畅和美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旨在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果,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2.1 通行安全保证道路的通行安全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首要原则。
在设计道路时应考虑交通量、交通流形态、交通安全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的几何形状、道路标线、交通信号灯等设计参数,确保道路用户的通行安全。
2.2 交通顺畅保证道路交通的顺畅性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原则。
合理设计道路的通行能力、道路布局等,确保道路交通的高效运行。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道路的交通流量、道路的排水设施、道路的交叉口等因素,综合考虑交通需求和交通流特征,以提高道路的交通顺畅性。
2.3 美观环保保证道路的美观和环保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原则。
在设计道路时应注重道路的绿化、景观、公共设施等,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环境质量。
同时,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 设计参数3.1 道路几何参数•设计车道宽度: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道路类型确定车道宽度。
一般而言,城市主干道的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5米,次干道和支路的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米。
•道路纵向坡度:根据道路的长度和坡度要求,确定道路的纵坡。
一般而言,城市主干道的纵坡不应大于4%,次干道和支路的纵坡不应大于6%。
•道路横向坡度:根据道路的曲线半径和横向坡度要求,确定道路的横坡。
一般而言,城市主干道的横坡不应大于2%,次干道和支路的横坡不应大于4%。
3.2 道路标线•道路中心线: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道路的中心线位置和标线形式。
•车道标线:根据道路的类型和车道数量,确定车道标线的类型和位置。
•人行横道标线:根据人行横道的位置和交通流量,确定人行横道标线的位置和形式。
•停车标线:根据停车泊位的位置和车辆停车需求,确定停车标线的位置和形式。
城市道路工程道路专业设计要点分析城市道路工程是指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的道路项目,包括道路网规划、道路布局、道路设计和道路施工等多个环节。
道路专业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道路的安全、顺畅、美观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关于道路专业设计的要点分析。
首先,道路专业设计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城市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规划。
在进行道路设计之前,需要对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道路的流量、交通压力、道路网络、交通流分布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可以为道路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确保道路设计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其次,道路专业设计要注重道路的安全性。
道路设计中的安全主要包括交通安全和行人安全两个方面。
对于交通安全来说,要考虑车辆行驶的速度、路段的曲线半径、坡度等因素,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护栏等设施。
对于行人安全来说,要合理规划人行道、人行通道和人行天桥等行人通行设施,为行人提供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
此外,道路专业设计还要考虑道路的通行效率和流量控制。
在道路设计中,要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流量合理规划道路宽度、车道数量和道路布局。
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可以考虑设立快速通行车道、专用车道和公交车道等,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同时,要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标志等设施,控制车辆的行驶流量,防止交通拥堵。
此外,道路专业设计还要注重道路的美观和绿化。
在道路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绿化带、花坛、健身设施等,提高道路的景观价值和环境质量。
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和景观设置,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宜人的通行环境,增加城市的生态和人文氛围。
最后,道路专业设计还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道路设计中,要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选用绿色环保材料,降低噪音和污染物排放,提高道路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工程道路专业设计要点分析包括从城市规划出发、注重道路安全性、考虑通行效率和流量控制、注重道路的美观和绿化、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3版)-图文合考虑区域内人文环境、地形、地貌、地质与地质灾害、水文、气象、地震、交通量及其组成,以及运营和施工条件。
13.1.3桥上或隧道内的管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在桥上敷设污水管、压力大于0.4MPa的燃气管和其他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体、气体管。
当条件许可时,可在桥上敷设电讯电缆、热力管、给水管、电压不高于10kV配电电缆、压力不大于0.4MPa的燃气管,但必须按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2严禁在隧道内敷设电压高于10kV配电电缆、燃气管及其他可燃、有毒或腐蚀性液体、气体管。
13.2桥梁13.2.1城市桥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特大桥、大桥桥位应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不宜选择在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
中小桥桥位宜按道路的走向进行布置。
2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并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
3桥梁建筑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4桥梁应根据工程规模和不同的桥型结构设置照明、交通信号标志、航运信号标志、航空障碍标志,防雷接地装置以及桥面防水、排水、检修、安全等附属设施。
13.2.2桥梁可按其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的长度,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和小桥等四类,桥梁分类应符合表13.2.2的规定。
表13.2.2桥梁分类注:1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为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心线的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心线的长度,拱式桥为净跨径。
2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岸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车道长度。
13.2.3桥梁的桥面净空限界应符合本规范第3.4节的规定。
13.2.4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航河流的桥下净空应符合国家现行通航标准的要求。
2不通航河流的桥下净空应根据设计洪水位、壅水和浪高或最高流冰面确定;当在河流中有形成流冰阻塞的危险或有流放木筏、漂浮物通过时,应按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
一、道路等级与规模
1.根据城市规划、交通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定道路等级。
2.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预测,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车道数。
二、道路宽度与车道数
1.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预测,设置合理的车道数和道路宽度。
2.考虑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需求,设置适当的步行道和自行
车道。
三、路肩与分隔带
1.设置路肩,提供车辆停靠和行人过街的安全区域。
2.设置分隔带,将不同方向和类型的车辆分隔开来,提高交通安全。
四、交叉口设计
1.根据交通流量和地形地貌,设计合理的交叉口形式和规模。
2.考虑行人和自行车过街需求,设置人行横道和自行车道。
3.考虑公共交通需求,设置公交车站和乘客过街设施。
五、交通设施与安全设施
1.设置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和护栏等设施,提高交通安全。
2.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和安全岛,提供行人过街安全保障。
3.设置公交车站和乘客过街设施,提供公共交通服务。
六、环保与绿化
1.考虑环境保护和绿化需求,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节点。
2.考虑噪声和空气污染控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3.考虑道路排水和防洪需求,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
4.考虑道路照明和供电需求,设置适当的照明系统和供电设施。
5.考虑道路材料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
6.考虑维护和保养需求,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最新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最新版(以下简称规范)是中国城市道路建设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定为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建设和维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规范是根据国内外道路工程设计和建设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旨在提高城市道路的设计水平,确保道路的安全、顺畅和美观。
一、规范的主要内容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道路分类及功能定位:明确不同类型道路的分类和功能定位,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
根据道路的载流量、流速、服务范围等因素,确定不同类别道路的设计要求。
2.道路布局和平面形式:规定了不同类型道路的布局和平面形式,包括直线段、水平曲线、坡度,以及路口的布置和设计。
3.道路横断面:规定了不同类型道路的横断面标准和要求,包括车行道、人行道、自行车道等的宽度和高度。
4.路面材料和结构:规范了不同类型道路的路面材料和结构要求,包括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的设计和施工标准。
5.路灯及交通设施:规定了道路照明和交通设施的要求,包括路灯的设置和间距、交通标志标线的规范等。
6.排水系统:规范了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要求,包括雨水收集和排放的设施和管道。
7.绿化与景观设计:规定了道路绿化和景观设计的要求,包括绿化带的宽度、树木的选择和种植等。
8.环保与安全设计:强调了道路设计中的环保和安全要求,包括减少噪音、尾气排放和非法占道等措施。
二、规范的意义和作用规范对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城市道路设计水平:规范明确了不同类型道路的设计要求,包括布局、横断面、材料等方面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道路设计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避免了设计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确保道路的安全性:规范强调了道路设计中的安全要求,包括交通设施、标志标线、灯光等方面的要求,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3.保障道路的畅通:规范明确了道路的功能分类和定位原则,根据道路的设计要求,合理规划和分配交通流量,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编制一、前言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城市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编制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对于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和流程,进行详细的讨论和阐述。
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概述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定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是指根据道路工程的规划要求和技术要求,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城市道路进行综合设计和配置的方案。
该方案包括道路的线形、纵横断面、交叉口和相关设施的设计,以及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选型等内容。
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的线形设计:包括道路的纵向和横向布置,路线的选取和标准等。
(2)纵横断面的设计:包括道路的纵向和横向断面的设计,包括路面、路基、排水设施、交通标志和标线等。
(3)交叉口的设计:包括交叉口的类型、形式、规划和设计等。
(4)相关设施的设计:包括路灯、信号灯、护栏、绿化带等的设计。
(5)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选型:包括路面材料、排水设施、交通标志和标线等的选型。
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流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调研:在进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编制之前,需要进行对道路周边环境和交通状况的调研,以明确设计的需求和目标。
(2)设计方案的确定: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包括道路的线形、纵横断面、交叉口和相关设施的设计,以及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选型。
(3)设计方案的编制: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方案编制,包括绘制工程图纸、计算和分析等。
(4)方案审查和修改:在设计方案编制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方案的审查和修改,以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5)方案的最终确定:在经过审查和修改之后,需要进行方案的最终确定,以作为后续实施的依据。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1.1 道路几何设计《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1.0.3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Ⅱ、Ⅲ。
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
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表2.2.1Ⅲ2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大值。
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
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
最小净高见表2.4.1。
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图2.4.1 道路建设限界图中Wsm--中间分车带宽度(m);Wdm--中间分隔带宽度(m);Wc--机动车车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W1--侧向净宽(m);W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Wmb--非机动车道路路缘带宽度(m);Wsc--机动车车行道安全带宽度(m);W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Wa----路侧带宽度(m);Wf--设施带宽度(m);Wp--人行道宽度(m);hb--自行车道、人行道及其他非机动车车行道的最小净高(m);h‘c--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e--顶角抹角宽度(m)。
最小净高表 2.4.1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
(a代表年)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l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6.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
圆曲线半径表 5.1.3最大超高横坡度表 5.1.6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
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值(m) 表 5.1.95.1.11视距的规定如下:一、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5.1.11-1规定值。
寒冷积雪地区应另行计算。
二、车行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时,应采用会车视距。
其值为表5.1.11-1中停车视距的两倍。
停车视距表 5.1.11三、对于凸形竖曲线和立交桥下凹形竖曲线等可能影响行车视距,危及行车安全的地方,均需验算行车视距。
验算时,物高为0.1m;目高在凸形竖曲线时为1.2m,在桥下凹形竖曲线时为1.9m。
四、平曲线内侧的边坡、建筑物、树木等均不应妨碍视线5.1.13 设置分隔带及缘石断口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快速路上无信号灯管制交叉口的中间分隔带不应设断口。
快速路上两侧分隔带的断口间距应大于或等于400m。
二、应严格控制快速路、主干路的路侧带缘石断口。
缘石断口位置应离开交叉口,间距应大于60m。
5.1.14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路段需加速合流或减速分流时,应设变速车道。
5.1.15路段内人行横道应布设在人流集中处。
人行横道应设在通视良好的地点,并应设醒目标志。
快速路上行人过街应采用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5.2.2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限制值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最大纵坡度表 5.2.25.2.3坡长限制规定如下:一、设计纵坡度大于表5.2.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5.2.3-1的规定值时,设纵坡缓和段。
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本条二的规定。
纵坡限制坡长表 5.2.3 - 1二、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5.2.3-2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表 5.2.3 - 25.2.4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表5.2.4规定值。
合成坡度表 5.2.45.2.6各级道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
竖曲线采用圆曲线。
竖曲线半径及最小长度应符合表5.2.6的规定。
设计中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2.6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值;特殊困难时,应大于或等于极限最小半径值。
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为500m。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m) 表 5. 2. 6注:按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长度小于表列数值时,应采用本表最小长度。
5.2.7桥梁引道设竖曲线时,竖曲线切点距桥端应保持适当距离,大、中桥为10--15m,工程困难地段可减为5m。
隧道洞口外应保持一段与隧道内相同的纵坡。
5.3.3平曲线与竖曲线应避免下列几种组合:一、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急转的平曲线或反向曲线。
三、在长直线段内,插入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
6.1.8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二、高速公路与城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三、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
6.2.5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应清除。
6.2.10快速路或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均不应采用环形平面交叉。
6.3.7立体交叉范围内的视距除应符合5.1.11的规定外,尚应对不设集散车道的立体交叉匝道出人口处平面及竖向视距进行验算,并应避免立体交叉桥的栏板遮挡驾驶员视线。
7.1.2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一、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当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三、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内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四、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
7.2.1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形应为直线。
直线段从最外侧钢轨外缘算起应大于或等于30m。
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曲线切点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30m。
无栏木设施的铁路道口,停止线位置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5m。
7.2.3道口两侧应设置平台。
自最外侧钢轨外缘到最近竖曲线切点间的平台长度规定如下:通行铰接车和拖挂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20m;通行普通汽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16m。
平台纵坡度应小于或等于0.5%。
连接道口平台两端的道路纵坡度,对于汽车与自行车混合交通的道路应小于或等于2.5%,困难地段应小于或等于3.5%;机动车车行道应小于或等于5%。
7.2.7无人看守或未设置自动信号的道口,在距道口停止线相当于该路的停车视距,并不小于50m处,应能看到两侧各不小于表7.2.7规定道口侧向视距Sc处的火车。
道口侧向视距表 7.2.71.2 路基,路面《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8.1.2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20MPa。
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5hMPa。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
8.4.1土质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
确有困难时,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控制。
土质路基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8.4.1的规定。
土质路基压实度表 8.4.1注:1.表中数字,分子为重型击实标准,分母为轻型击实标准。
两者均以相应的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100%。
2.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
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
8.4.2由于土质湿度等条件限制,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表8.4.1的要求时,应采取加固与稳定处理措施。
8.4.3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8.4.1所列填方要求。
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近期铺筑路面时,必须采取防止沉陷的措施。
9.3.3基层的要求与基层材料(3)石灰土石灰土适用于各种路面的基层,特别是底基层。
石灰土不能在低温季节施工,并不能在水文不良地段采用。
9.6.1路面抗滑标准不得低于表9.6.1规定值。
路面抗滑标准表9.6.1注:1.Fo为路面竣工验收值,F为路面设计年限内之值。
TD 和PSV为设计、施工与路面竣工验收值。
2.环境不良路段,对快速路为接近立体交叉或变速车道,对其他各类道路为急弯、陡坡、交叉口附近。
3.括号内的数值用于湿度大、气温接近0℃易形成薄冰的路段。
10.2.6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28d的弯拉强度为准,其值不得低于表10.2.6-1的规定值。
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表10.2.6-110.3.1混凝土路面下的土基的回弹模量值应符合8.1.2规定。
埋设地下公用设施沟槽的回填土应与周围土的性质相同,并分层压实到符合8.4.3规定的压实度。
10.3.4混凝土板表面应平整、耐磨,并且有一定粗糙度。
抗滑标准见9.6.1。
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为18cm。
10.5.2混凝土板长度应通过验算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后确定,最大应不超过6m。
10.5.4混凝土板的纵缝必须与道路中线平行。
纵缝间距按车道宽度选用,最大为4,0m。
10.6.2混凝土路面中的雨水口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检查井,应设置胀缝与混凝土板完全隔开,并在其周围加设防裂钢筋。
防裂钢筋采用4根直径10或12mm的钢筋。
10.6.4混凝土路面与桥台相接时,应设桥头搭板。
1.3 广场,停车场《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11.1.4在广场通道与道路街接的出人口处,应满足行车视距要求。
11.2.5停车场平面设计应有效地利用场地,合理安排停车区及通道,便于车辆进出,满足防火安全要求,并留出布设附属设施的位置。
11.2.9停车场内车位布置可按纵向或横向排列分组安排,每组停车不应超过50veh。
各组之间无通道时,亦应留出大于或等于6m的防火道。
停车场出人口不应少于两个。
停车场出人口应有良好的通视件。
11.3.2专用回车场应设在客流集散的主流方向同侧,共出入口不得直接与快速路、主干路相1.4 排水《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12.1.1设计范围及原则如下:五、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12.1.2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如下: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2.1.2,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二、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12.1.2规定选用适当的重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