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教材:“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和“小小售货员”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在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说教法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我利用录音听算,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组与观察事物,发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四、说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有空间。
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让学生回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2,让学生动作操作,计算四道同级运算题,并让他们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情景导入,探究新知1、以同学们喜爱的游乐场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让学生发挥观察能力,看一看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并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数据提出问题。
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学生投入到要解决的问题上。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七单元混合运算讲评课一、教学背景本次讲评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七单元混合运算》,是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部分。
本单元学生需要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规则解决混合运算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次混合运算的讲评课,我将通过讲解具体的例子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明确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的常规法和分步法。
2.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能够灵活应用四则运算规则解决混合运算的问题。
3.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方法、四则运算规则四、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先出示一道例题:1.25 + 0.52 × 3 - 1.3 ÷ 2.5,让学生思考该怎样计算,引出本次课的主题——《混合运算》。
2.讲授教师详细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并通过具体例子,梳理并强化四则运算的规则。
(1)四则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2)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的常规法和分步法。
对于学生平时较薄弱的加减乘除的知识要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并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循序渐进地熟悉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
3.练习教师通过上述讲解后,给学生分组出题。
每个学生组通过抽签或随机确定一道算式,进行混合运算。
教师在课堂上逐一点评,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针对性指导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消除疑惑,提升运算能力和速度。
六、教学反思本次混合运算的讲评课,通过深度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和四则运算规则,并实现了通过学生分组出题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克服最大的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思路和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
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
第一层次,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
第二层次,告诉学生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时,就要用到中括号,引导学生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并按顺序完成计算。
第三层次,引导概括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上升为数学结论。
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观察算式,说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120÷6+4×2120÷(6+4)×2指名回答,并说出理由,集体口头解答。
2、小结计算顺序。
(小黑板出示)回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提问:比较这两题,你还发现了什么?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并理解运算顺序对于运算结果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简单的混合运算也有所接触。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往往存在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混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理解运算顺序对于运算结果的影响,能够灵活运用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等内容。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混合运
算(3)》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混合运算的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出示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混合运算的方法
通过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方法,包括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3. 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手写计算,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练习
布置一些拓展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能力。
五、教学反馈
每道练习题都进行集体批改,让学生发表解题思路,并指导学生在哪些地方还需要注意或改进。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七、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八、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解的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思考如
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混合运算(3)》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优秀6篇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重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
教法:激趣法、点拨、引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课前准备:情境图、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4分)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壹五+10-8=6÷3×2=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揭示目标(1分)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三、自学指导。
(5分)出示48页例2情境图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3. 利用哪些信息可以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4.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计算?自学方法: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四、质疑探究(壹五分)1、指名列出算式分步算式4×3=1212+7=19综合算式综合算式4×3+7 7+4×3追问1:这两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乘加算式或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2、练习:出示7+(4×3)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不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我们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练习:7+12÷3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当堂训练(壹五分)(b)强化练习1、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 7×5-3 4+4×6 81÷9+22、在○ 里填上“>”“<”或“=”54÷9÷2○3 3×6÷2 ○一三+56÷73×7-16○27 45-9×3○5×8-18(a)堂清作业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8×3+4 12-3×4 4+4÷4=24+4 =9×4 =8÷4=28 =36 =22、脱式计算:16÷4+35=47-5×8=4×8-16=60-56÷8=板书设计:《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篇二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体验运算顺序的生成过程,从解决问题中去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学习兴趣。
优秀的⽼师往往都有⾃⼰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种魅⼒。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版⼩学⼆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的说课内容。
⼀、学习⽬标的叙写 ⼆、评价任务 三、学习流程 四、板书设计。
⼀、学习⽬标的叙写 本节课我将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三⽅⾯来叙写学习⽬标。
1、基于课程标准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结合具体⽣活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基于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学⽣进⼀步学习乘法⼝诀的直接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常重要的作⽤。
3、基于学情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对乘法并不太陌⽣,甚⾄还有少部分学⽣能背出乘法⼝诀,但对于什么是乘法,乘法的作⽤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乘法和加法是否有关系,学⽣不太清楚。
这就需要给学⽣搭建认知的`桥梁,创设具体、形象、贴近学⽣⽣活的情境。
通过学⽣⾃⼰的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学习⽬标的叙写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会列出同数连加算式,会把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的意义。
(2)通过观察,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出乘法算式。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难点:探究乘法的意义。
⼆、说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把加法算式归纳为⼏个⼏,会⽤乘法算式表⽰,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目标解析: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在算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二)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预设: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学生汇报、交流。
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4×3=12(人) 4×3+7 7+(4×3)12+7=19(人) =12+7 =7+12=19(人) =19(人)3.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景图作为直观支撑,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运用。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说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P48页例2。
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教学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制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美德。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含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说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说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游乐园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容易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很自然地理解相关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利用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让学生由分步列算式,再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列出的不同的综合算式,进一步理解和突出运算顺序,这样层层推进,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1教学目标: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唤醒已有经验1.回顾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学生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强调脱式计算的格式: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
2.复习小括号的知识。
师:你还记得58-(14+6)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学情预设】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你能进行脱式计算吗?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
没参与运算的部分就照写。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
(板书课题: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识1.自主尝试进行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情预设】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学生独立解答,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会结合脱式计算的格式和小括号的作用,写出脱式计算的过程,但脱式计算的格式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教师巡视时注意引导并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关于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有这方面的学习经验。
所以通过独立练习,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为明确概念留下真实而宝贵的素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
2.能够正确应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教学工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混合运算场景,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新知讲解
1.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通过例题讲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 案例练习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混合运算的案例。
2.随堂辅导学生解答疑惑。
4. 拓展延伸
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
2.开展一些实际应用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反思
•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七、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
•步骤和技巧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习题和教学小板书。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并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混合运算。
告诉学生混合运算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运算同时出现在一个算式中。
Step 2:教学重点1. 以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学如何进行混合运算。
2. 提示学生根据运算的顺序先进行乘除,再进行加减。
Step 3:练习和巩固1.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12 + 3 - 4 = ?2.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其中关于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Step 4:拓展延伸1. 引入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例如:8 ÷ 2 × 3 = ?2.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例如:24 ÷ 3 × 2 = ?Step 5:归纳总结在混合运算中,学生需要先进行乘除,再进行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和练习混合运算的知识。
Step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混合运算的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和练习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对混合运算的巩固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2课时混合运算(2)》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混合运算的概念,能说出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2.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 1. 合理运用加减乘除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PPT4.计算器(备用)5.练习题纸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2. 讲解1.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分别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3. 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进行答题。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并指导他们尝试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自主寻找生活中的混合运算例子并简单记录。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整理关键词汇和核心公式: - 混合运算的概念 -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 实际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部分学生在应用乘除法时出现了困难,需要更多实际练习以加强理解。
下节课将更多结合生活中的场景来进行混合运算练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
•熟练运用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先后顺序,并能运用交换律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拆分数字、借位等方式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先后顺序,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能够独立解决混合运算问题,尤其是在出现多个运算符时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包含大量混合运算例题的幻灯片。
•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小白板及白板笔。
•课堂练习题:设计好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导入1.以熟悉的简单加减法为例,复习学生对加减法的基本认知。
2.提出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节:混合运算基础知识讲解1.介绍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强调加减法的先后顺序和交换律。
2.演示如何通过拆分数字或借位等方法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3.给出一些简单例题进行讲解和操练。
第三节: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1.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混合运算题目,供学生课堂上进行练习。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四节:课堂练习及小结1.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课上的学习成果。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混合运算过程中注意的细节和常见错误。
五、课后作业1.布置相关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课后积极思考,探索更多的混合运算案例,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实例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并掌握解题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案例,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下混合运算说课稿一、说教材《二下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承接着上册的加减法运算,地位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与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以下知识点:1. 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
2. 运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技巧。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是巩固学生已有的运算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如何运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多个运算符和括号的复杂题目。
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突破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运算技巧。
四、说教法在教学《二下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1. 启发法:- 我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混合运算的规律。
- 例如,我会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华买了一支铅笔3元,一支圆珠笔5元,他还剩下10元,他原本有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混合运算来解决,从而引出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 问答法:- 在课堂上,我将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与其他教师的教法不同,我会在问答环节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答案的正确与否。
2023年《乘除混合》教案2023年《乘除混合》教案1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师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出示青蛙吃蚊子和蝌蚪吃蚊子幼虫的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生2、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问题一:先看一看: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能用纸条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先观察情境图,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生1:青青吃了150只蚊子。
生2:蛙蛙比青青少吃了30只。
师:那我们该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纸条图)生:要求两只青蛙一共吃多少只蚊子,就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
师:根据图示,应该先求蛙蛙吃的蚊子数,再求两只青蛙一共吃的蚊子数。
师: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蛙蛙吃的蚊子数。
学生做在练习册上,老师抽查,指生板演。
(1)分布计算。
①先求蛙蛙吃了多少只蚊子。
150-30=120(只)②再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150+120=270(只)(2)列综合算式。
150-30+150。
(3)探究150-30+150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①算法分析:从分步计算可知,150-30求的是蛙蛙吃的蚊子数,应先算出结果,因此计算150-30+150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教学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根据本课时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制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美德。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理解含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加、减、乘、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游乐园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容易由分步列式过渡到列综合算式,很自然地理解相关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利用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让学生由分步列算式,再过渡到列综合算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列出的不同的综合算式,进一步理解和突出运算顺序,这样层层推进,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3、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并综合算式,并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顺序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15+10-8=632=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渗透法制内容和爱护环境教育。
3、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4、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7+(43)
=7+12
=19
43+7
=12+7
=19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问题: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2-16476-26+46819+11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先填空,在列综合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