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风向和风速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23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
此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难点:风向的判断,风速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风向和风速。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风向和风速。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向袋、风速计、计时器、绳子、红旗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风向袋和风速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天气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风向袋和风速计,讲解其使用方法,并演示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在实验中。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测量了风向和风速,那么如何判断风向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风向的方法,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测量风速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4、《风向和风速》说课稿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
风的观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无法看到风,只能借助其他事物来感受风的变化。
第一部分:风向和风向标。
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
教科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需要指导学生明确: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第二部分:风速和风速等级与怎样描述风速。
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
学情分析:本课面临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制作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构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同时,让学生看一些被风吹起的物体图片,让学生找找本课中,学生是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法和学法:本课教学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通过让学生摸索制作风向标的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风的作用。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愿意参与实践活动。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风向和风速。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风向和风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
3.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一:让学生观察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风向和风速。
3.实验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让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风向(箭头表示)、风速(数字表示)•测量方法:风向(用小旗子表示)、风速(用秒表和卷尺测量)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并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图表的绘制和数据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关心自然环境,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测量风速的工具,如风速计、秒表等。
3.准备记录数据的。
4.准备实验材料,如小旗、绳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风向和风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风速的方法。
同时,展示测量风速的工具,如风速计、秒表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风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中,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如制作柱状图、折线图等。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以及风速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天气和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风速的方法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2.让学生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观察,勇于实验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风速计,准确测量风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准备风速计和实验材料。
3.准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图标,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5分钟)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同时,展示风速计的图片,介绍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风速计测量风速。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风速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均风速,并填写实验报告。
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测量风速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使用风速计,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风速吗?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进行讨论。
第一单元第4课风向和风速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2、让学生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学生能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4、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风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师准备:(方位图、风向图)。
各小组或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问: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样知道起风了?用你们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好吗?教师将学生的描述记录在黑板上,了解学生们是怎样认识风的。
二、认识风向和风向标1、板画“风向图”向学生介绍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老师列举风吹动旗面、树枝的情况,让学生辨别风向。
3、师出示一个自制的风向标,介绍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简单装置。
4、学生按照课本上自制风向标的步骤自制风向标。
5、做完后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1)选择室外空旷的地方测试风向;(2)借助指南针确定方位;(3)明确风向标箭头的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4)采用文字或箭头来记录风向。
如果采用箭头方向记录风向,箭头的方向就是风向,在纸上记录时应遵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6、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
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中央。
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指南针为每个小组确定方位,可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
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测量并记录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