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4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四、新闻采访的涵义: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
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
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
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体的报道a细小的揣测新闻背景,捕捉反常事态的蛛丝马迹b注意了解新闻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和影响c寻找报道破绽,追踪求证新闻的真实核心d预测新闻发展方向,追踪进行补充报道(新闻是主体的角度)e交换角度,突出未被人重视的新闻事实⑦社会公共空间⑧公开征集⑨查询急救电话3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北印新传专硕笔记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特点和活动方式1、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代表性的诠释有两类: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这类诠释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因为新闻采访确实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人主观认识客观共性,不仅仅只是新闻采访。
另一类,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这类诠释除了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活动放在同一概念里看待,还因为新闻工作是个大方面,它不仅仅包含采访。
“在新闻工作中”这几个字眼过于宏观。
(必背)准确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将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将比较而得出的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2)、时间的限制性: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全过程。
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争分夺秒的采集新闻素材。
(3)、项目的突发性:新闻采访除了部分项目是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外,其余相当部分项目是带有突发性,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层次、广泛性的需要,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新闻采访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型应用科学,又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联,所以要就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新闻采访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采访项目每次不一,性格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要求高。
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十种:(1)、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形式),对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的“一对一”访问形式,好处:谈的具体、深入,且记者易把握主动权。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笔记刘晓云第一部分概论新闻在哪里?通过这门课得到什么?得到优秀职业记者应有的素质——对新闻事业充满激情;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巧的写作能力。
怎样去学习这门课?新闻学是高实践学科,不是学习空洞无物的概念和僵化的教条理念。
我们课堂是怎样的课堂?新闻的基本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公正原则,是新闻工作者从业的基础。
第一章关于记者采诗采风史官邸报记者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化的职业,在近代资本主义报刊形成之后,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正式诞生。
广义的新闻记者,泛指新闻工作者,即所有的新闻从业人员。
狭义的新闻记者,是指直接从事新闻采访和写作的专职人员。
第一节记者的综合素质一、人格要求: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大彻大悟的智慧。
新闻业要求新闻人对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履行的历史使命要有一种充分的自觉。
传媒的社会形象实际上是新闻人的人格化体现。
因此,优秀新闻人的第一特质是境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追求。
二、专业自觉:“话语权”的使用在社会话语权的自觉使用方面,立场和价值归依是最为重要的。
在终极目标的关怀下为公众提供新闻事实,这是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的宿命。
它需要我们有真知灼见,更需要我们有冲破利益羁绊的勇气。
三、基本风格:理性、建设性有责任感的新闻人应当有的基本风格:理性的观察、建设性的出发点。
它意味着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走势,以建设性的视角报道“一切值得报道的新闻”。
第二节记者的职业素养一、新闻敏感(一)什么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二)如何培养的新闻敏感1、博学善学,积累经验2、增强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政治敏感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它是新闻敏感的核心。
一个新闻敏感性强的人,一定要有相应的政治敏感。
3、深入生活,奔赴现场二、调查采访能力1st三、广博的知识第二章什么是新闻第一节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采访与写作纲要***名词解释***1.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2. 新闻与事实——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3. 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4.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 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
在采访实践中,既要吃透“上头”又要吃透“下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6. “心入”与“身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
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7. 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
同事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
8. 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
专业记者的最大特点是“专”。
他们在自己分工的那个方面掌握着较多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9. 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
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10. 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
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
11.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
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绪论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2.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 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 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 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
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 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3.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一.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 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
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 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 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
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 秉笔直书,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 是后者的认识基础。
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 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 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满足其新闻需求, 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
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新闻写作要写得好, 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 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研丁柏铨3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新的舆论格局的特点(1)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情势下,新的舆论格局逐渐形成。
在这种舆论格局中,不仅会较多触及利益集团,还会多次引发公众舆论的强烈关注。
(2)自媒体的发展是新的舆论格局形成的条件之一。
在新的舆论格局中,自媒体使人们可以及时了解与披露掌握的信息,自由发表评论,表达看法,并广为传播。
(3)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媒体很难像以前一样引领公众舆论。
这是因为新的舆论格局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及意见“碎片化”等特点,传统媒体的引导力、传播力下降,主流媒体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成为舆论中心与舆论的引导者。
2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1)新的舆论格局在相当程度上促使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认知发生改变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拥有自媒体的公众可以成为社会舆论的始发者和传播者,这也就造成主流媒体话语权旁落的现象。
新闻媒体需要形成体现正能量的舆论且引导公众舆论,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只有服务于广大公众,得到广大受众的心理认同,才能掌握话语权和话语主导权。
(2)新的舆论格局促使意见领袖的地位提升,影响力扩大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意见领袖的发言可以迅速获得许多粉丝的响应,其意见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大量公众,因此会产生舆论引导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可能是正向或者负向的、程度不等的。
可以说,意见领袖是新闻传媒在形成体现正能量的舆论与引导公众舆论过程中的竞争对手。
(3)新的舆论格局促使新闻传播的话语系统发生改变在新的舆论格局中,体现了公众智慧的网络用语以及以生动的群众语言的身份成为生命力强劲的流行语,成为社会语言以及新闻语言的重要来源与构成部分。
因此,新闻传媒若想赢得受众并牢牢掌握引领公众舆论的主动权,需要对话语系统与话语方式进行较大改变,积极创新。
考点二: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重要地位★★★1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起始点(1)新闻传播的起步: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主要内容为新闻信息的传播。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四、新闻采访的涵义: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
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
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
61.根据事件发⽣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排列层次,这也是消息主体部分常采⽤结构形式之⼀ 62.按逻辑顺序来写作,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或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材料,考虑和安排段落结构,顺着这⼈脉落下笔,不受时间顺序的约束 63.按逻辑顺序写作的特点 采⽤这种层次结构,有利于反应出事物内部发展规律,提⽰出事物本质特点与意义,因⽽会有较强的说服⼒ 64.以逻辑关系为叙述线索,这种写法较易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阶段明,在⾮事件性新闻较⼴泛采⽤这类结构形式,所谓按逻辑顺序来写,其具体⽅式也有不同,各部分之间或是因果关系,或是递进关系,或主从关系,或是对⽐关系,或是并列关系,或是点⾯关系等。
65.如何做到结构形式灵活机动 ①⼤体须有 ②要突破模式,勇于创新 66.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 ①要材料集中,观点突出 ②层次要分明,分段要恰当 ③要善于⾃然过渡,并适当注意照应 ④要有点波澜 67.围绕主题精选材料,便能使观点与材料统⼀起来,⽽这正是新闻能否写得鲜明有⼒的关键。
68.层次是⽂章展开的步骤,⽂章中各层意思的次序。
69.常见的照应⼿法有多处互相照应和⾸尾呼应。
70.要有点波澜办法之⼀是适当运⽤倒台叙插叙,办法之⼆是有点转折起伏,办法之三是运⽤多种表述⼿段来表现事实。
71.结尾是终结,凝合,收束⽂章内容⽽组成之末段落⽂字,也是结构布局中颇为重要⼀个环节。
72.结尾的作⽤ 结尾收的好,利于深化主题,能帮助读者加深对全⽂内容理解,或者留有余味,⽂章的表达交果因⽽得到增强。
73.多数消息什么不必有结尾 ①⽂章的结尾是⽂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外加的尾巴,因此要不要结尾和怎样结尾必须同整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通盘考虑。
②新闻要求⽤事实说话,摆正事实,通常也就讲究道理,因⽽⼀般不必点题作结 ③从新闻尽可能短的要求来看,很多情况睛也不⼤容易讲特意添个尾巴 ④读者往往是在⽐较匆忙情况下读报的,适应这样的情况,导语好坏显然⾄关重要,⽽结尾相对地却似乎⽆关⼤局,由此扑克来,多数新闻不必有结尾,正是由新闻宣扬基础要求和特点所决定的,似乎可以说是新闻写作中特有的,⼀种合乎规律性的现象 74.什么情况下需要结尾 特写性消息即新闻素描,有结尾的写法很多 ①它⼀般不必采取直截了当,开门见⼭的写尖,不⼀定把事情有的结果或⾼潮放在开头,百是放在消息后头 ②它要集中描述新闻事件发⽣的现象或某⼀⽚断,特点是再现,因⽽不少时候要求开头,中间结尾三者俱全。
新闻采写的第一次作业(10月25日)一,采访一位记者,谈谈他们的采访报道技巧基于条件限制,我采访的是校内校园媒体的记者,虽然他们是业余的校园记者,但是丰富的采访实践也给了他们很多深刻的感受。
我参与了很多校内媒体,也做了很多校园采访,对他们的采访感受也是有所体会。
就日常的采访量考虑,我选择的是学校红帆网的日常新闻记者,红帆网作为我校学生处的官方网站,承担着第一时间反映西大的任务,而校园资讯栏目又是最贴近地气,最能真实反映校园生活,任务量最多的栏目,所以他们的采访机会更多,经验也更为丰富。
梁子倩是网站的一名普通记者,也是我采访的对象。
她曾经参加了不止一个校园媒体,并且侧重点不同。
后来她又在红帆网站做了组长,在第一线采访的基础上,承担了编辑和采访安排的任务,日常审稿改稿和采访活动安排以及上传稿件都一力但当,而新年还要带新生,非常忙碌。
虽然忙碌,虽然辛苦,但工作依旧做的有声有色,并十分乐于这个工作,稿件也做的十分精致,因此我就专门采访了她关于这一年多来记者实践的种种感受和收获。
她说自己当初是怀着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加入这个网站并成为一份子的。
可以看得出来,这是用一个十分热爱生活,喜欢挑战和未知的女生,也是一个心思缜密满腹才华的女生,而最终要的是,她的负责和认真,让我深深感动。
她说一个记者如果不认真的去采访报道,不用事实说话,那一切都是贫瘠的,空洞的。
的确,这是她给我的第一个信息,却也是我能体会到的,最重要的。
做了一年多的稿采访,她提到了最初的胆怯和陌生。
刚开始稿子经常写得问题百出,要点不全,信息也没有提供多少,更没有体会到采访的乐趣,只是个不自信和浅显。
经过一年的体验,每周都要经历的采访给了她十分丰富的资源以提升自己。
她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校园记者进行采访报道。
总的经验有三条,一是提前做好和活动组织者和主体的联系,了解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要办什么样的活动,是为了什么。
从而判断这个新闻有没有价值,而这就牵扯到一个新闻敏锐度的问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的方法介绍如下:1.新闻采访•确定采访目的:在开始采访之前,需要明确采访的目的和主题,以便更好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确定采访对象: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是获取有效信息的关键。
需要选择与主题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者当事人,以便获得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准备采访问题:在采访前需要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便引导采访对象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应该简洁明了,具有针对性,能够引导采访对象说出所需的信息。
•采访技巧:在采访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如何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如何引导采访对象回答问题、如何避免问题过于主观或偏见等。
•采访后整理:采访结束后需要整理采访记录,提取关键信息,编写新闻稿件。
2.新闻写作•新闻稿件的结构:新闻稿件通常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要求。
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导语需要概括全文的主旨;正文要详细阐述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结尾要总结全文,提出观点或建议。
•新闻语言的运用:新闻语言应该客观、准确、简练,避免使用主观性或偏见性的语言。
同时,新闻语言也要注重可读性和易懂性,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
•新闻编辑的注意事项:在编辑新闻稿件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错别字的纠正、格式的统一等。
这些细节问题会影响到新闻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新闻图片的选用:在新闻报道中,图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选用适当的新闻图片可以让报道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度。
在选用新闻图片时,需要注意图片的真实性和清晰度。
总之,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学科。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采访和写作技巧,才能够写出更加准确、生动、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北印新传专硕笔记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特点和活动方式1、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工作的灵魂代表性的诠释有两类:一类是,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实际的活动,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
这类诠释有一定道理但较为片面,因为新闻采访确实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但是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都有人主观认识客观共性,不仅仅只是新闻采访。
另一类,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活动在新闻工作中的运用。
这类诠释除了将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活动放在同一概念里看待,还因为新闻工作是个大方面,它不仅仅包含采访。
“在新闻工作中”这几个字眼过于宏观。
(必背)准确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将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将比较而得出的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2)、时间的限制性: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全过程。
这就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争分夺秒的采集新闻素材。
(3)、项目的突发性:新闻采访除了部分项目是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外,其余相当部分项目是带有突发性,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
(4)、需要的广泛性:人们对于新闻的多层次、广泛性的需要,就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的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广泛的需求,新闻采访学本身是一门综合型应用科学,又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联,所以要就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
(6)、活动的艰辛性:新闻采访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采访项目每次不一,性格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要求高。
新闻采访的活动方式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十种:(1)、个别访问(主要访问形式),对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的“一对一”访问形式,好处:谈的具体、深入,且记者易把握主动权。
新闻写作笔记(5篇)第一篇:新闻写作笔记新闻导语定义:(1)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的;(2)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3)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类型:一、概述型导语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是概述型导语。
应注意:1、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2、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
二、描述型导语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语,是描述型导语。
它有以下优点:1、有趣,能以形象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好奇,令读者不能不读;2、能以情境感染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认识,再对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可以强化新闻的报道效果。
描述型导语的写作,要求记者:1、采访中勿忘捕捉有形的画面;2、导语所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有助于揭示主题,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3、用剪影的办法来写。
三、评述型导语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型导语。
评述型导语有以下优点:1、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可以发挥“勾玄”的作用;2、评述型导语可以直截了当地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
评述型导语的写作应注意:1、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2、评述型导评中的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3、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时,也为了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以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
四、橱窗式导语有如橱窗展示样品,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为橱窗式导语。
橱窗式导语多用于综合性新闻。
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
写入导语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有如一只小小的麻雀,五脏俱全,可供解剖。
导语写作基本要求和理由:一、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所谓实质性内容,即指新闻事实,或者事实中的要点。
二、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1、最新鲜的材料;2、要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导语;3、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作导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一、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没有过程、没有细节零碎:只是信息碎片稍纵即逝:有时效性,像新闻一样偶然性: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家乡与真相混杂:有时可能是虚假的信号二、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跳出会议程式,找出群众感兴趣的事、会议、体会报道插话,注意即兴发言、会议材料是线索库、其他的媒体的报道(1)与其他媒体向比较(2)捕捉报道相关联的因素(3)留意通话不经意之处、聚焦“工作热点”、留意生活小事、社会网络要求记者多交朋友,搞好自己的网络、朋友圈三、采访准备、平时的积累准备:政策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业务技能上的准备情况上的准备2、临时准备:A、进一步学习同这次采访相关的政策B、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①基本情况②分析采访对象已有的报道材料、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采访的范围和对象采访的时期和步骤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急问题、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如介绍信、稿纸、采访笔等四、善“问”的要求要问得自然:指提问的态度和气氛,注意态度要诚恳亲切,切忌高人一等,问题应在脚套中自然而然地提出要问得合适:指问题的目标导向,注意记者提出的问题应是只有采访对象本人回答才合适的问题要问得有策略:指提问的战略战术,既要将先准备好的问题以逻辑顺序提出,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尤其对敏感棘手的问题必须掌握原则,注意分寸要问得简明:指提问的表达形式,要明白无误,让人容易理解,又要注意简练、切忌啰嗦五、观察的内容与方法现场观察:对事物的基本情况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灯要观察清楚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注意观察要注意学会“透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人物观察: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要注意观察被采访人物的有个性特征的动作和语言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六、事件性新闻采访是指报道那些有一个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有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界限的相对独立的时间所进行的的采访活动事件性新闻采访的类型突发性事件采访:是指事前没有任何预告,突然发生的时间的采访,如飞机失事、货车相撞、地震、台风等。
马工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一、新闻采访
1. 新闻采访的定义: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搜集和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2. 新闻采访的特点:
真实性:新闻采访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保证所获得的素材是真实可信的。
时效性:新闻采访需迅速及时,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深入性:新闻采访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探究事件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
3. 新闻采访的方法:
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访问法:通过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获取信息。
问卷法:通过发放问卷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收集。
4. 新闻采访的技巧:
提问技巧: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接、间接、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
倾听技巧:认真听取对方的回答,不要打断对方。
观察技巧:注意观察对方的神态、动作等非言语信息。
二、新闻写作
1. 新闻写作的定义:新闻写作是将采访所得的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形成新闻报道的过程。
2. 新闻写作的特点:
客观性:新闻报道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
简洁性:新闻报道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生动性:新闻报道应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3.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
标题:简明扼要,突出主题。
导语:简短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
主体:详细阐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结尾:总结全文,提出建议或展望。
4. 新闻写作的技巧:
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注意段落和句子结构的多样性。
使用数据和事例增强说服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和名师马工程习题详解第一篇原理篇第一章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新闻采写的主要特征★★1新闻采写特征的内在本质属性: 新闻采写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1)新闻采写源于、立足于社会生活新闻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是社会的镜像反映。
新闻采写存在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生活, 从新闻线索的获得、新闻选题的制定, 到新闻文体的构想与写作, 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2)新闻采写的目的和宗旨是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公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 是新闻信息传播最终的受众, 是新闻信息及其传播者的审查员。
我们主要依靠社会公众的评价与认可与否, 来判断新闻采写是否成功。
(3)新闻采写的责任担当是守望社会依靠新闻信息的传播, 承担起守望社会的责任担当, 这也是检验新闻采写成功与否的一大凭据。
2新闻采写特征的外在行为方式: 新闻采写是具有专业性的传播行为(1)以逐新为本能新闻是新近发现或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采写要求记者持续发现、追逐新近事实, 记者的职业本能是逐新。
(2)以客观、公正为准绳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
新闻采写需要做到认识、把握和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并力求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全面性, 这是新闻采写的一大主要职业行为特点。
考点二、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1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的底线原则(1)实有其事新闻基于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 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
客观实在的实际情况, 通常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因(why)。
(2)展示真相新闻报道所叙述的基本事实以及背景环境、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一定环境要与事实相符, 凭空捏造和想象是新闻采写的大忌, 也绝不允许歪曲事实。
2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的价值原则新闻报道向公众传播信息, 其采写的价值原则包括两方面: 其一, 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与特点, 与新闻传播的要求相符;其二, 合乎社会公众的需要、保护公众利益、获得公众认可。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新闻线索的特点
简略:没有过程、没有细节
零碎:只是信息碎片
稍纵即逝:有时效性,像新闻一样
偶然性: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家乡与真相混杂:有时可能是虚假的信号
二、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
a、跳出会议程式,找出群众感兴趣的事A、会议
b、体会报道插话,注意即兴发言
c、会议材料是线索库
B、其他的媒体的报道
(1)与其他媒体向比较
(2)捕捉报道相关联的因素
(3)留意通话不经意之处
C、聚焦“工作热点”
D、留意生活小事
E、社会网络
要求记者多交朋友,搞好自己的网络、朋友圈
三、采访准备
1、平时的积累准备:
政策上的准备
知识上的准备
业务技能上的准备
情况上的准备
2、临时准备:
A、进一步学习同这次采访相关的政策
B、尽快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
①基本情况
②分析采访对象已有的报道材料
C、努力寻找并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
D、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采访的范围和对象
采访的时期和步骤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急问题
E、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如介绍信、稿纸、采访笔等
四、善“问”的要求
要问得自然:指提问的态度和气氛,注意态度要诚恳亲切,切忌高人一等,问题应在脚套中自然而然地提出
要问得合适:指问题的目标导向,注意记者提出的问题应是只有采访对象本人回答才合适的问题
要问得有策略:指提问的战略战术,既要将先准备好的问题以逻辑顺序提出,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尤其对敏感棘手的问题必须掌握原则,注意分寸
要问得简明:指提问的表达形式,要明白无误,让人容易理解,又要注意简练、切忌啰嗦五、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现场观察:
对事物的基本情况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灯要观察清楚
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注意观察
要注意学会“透视”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人物观察:
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
要注意观察被采访人物的有个性特征的动作和语言
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事件性新闻采访
是指报道那些有一个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有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界限的相对独立的时间所进行的的采访活动
事件性新闻采访的类型
突发性事件采访:是指事前没有任何预告,突然发生的时间的采访,如飞机失事、货车相撞、地震、台风等。
具有急、乱、快的特点。
预发性事件采访:是指记者对事件的发生事前已有所闻,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采访,如有预告的会议、选举、展览、竞赛、演出、节目庆典、领导同志的视察等,具有预告性、循环性、模式性的特点。
七、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是指报道那些没有明显的起止日期,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件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如反映人的精神境界与行为追求的,反映一个地方或部门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呼声和问题等。
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类型:
告知型的:指用直接“叙事”的手法,达到向受众“告知”信息的目的的一种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调查型的: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公开揭露社会问题的真相极其症结所在的一种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样式
思辨型的:是指通过解释、评述的手法,重在揭示试试内在因果关系与发展趋势的一种非事件性新闻采访样式,也被成为解释性新闻采访活评述性新闻采访
八、采访记录中抓住“注意点”进行记录指的是?
记要点:我们听报告、听讲座,一般要记下讲话人的全部内容是十分困难的,记要点就是要记下讲话者内容的“经络”,表现在讲话材料中往往是一“一、二、三。
”的形式。
关于人物的记下采访对象所谈的一些典型事例,曲折情节、生动的细节、有个性的语言
记特点:就是记下被采访者的关键特征,如天气特征、环境特征、神态特征
记易忘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姓名、数字及各类业务专用术语等
记疑点:就是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要做到边采访、边思考,并将自己思考的问题记下来,做到既“记人云”也“记己思”
九、提问的方式方法
(一)根据采访对象对采访的适应性来决定提问的方式
1、正问法:直截了当从正面提出问题,请采访对象作答的一种提问方式
2、迂回法:从侧面入手或绕个弯子,提些表面看来与采访内容无关的问题,以引发采访对象谈出真实的情况
3、激将法:以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或有意误解对方的意思,以刺激对方激化其情绪,使其不吐不快的一种提问方式
4、设问法:提一些假设性问题或明知故问,以使对方放松戒备或引发对方思考,回答,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