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三:写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一、教材分析

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双温暖的手,一件小小的礼物,都让人倍感温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本次习作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在写之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情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意把事情写完整。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这也是本次习作的难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本组课文抒发情感的方法;然后针对实际或举例进行指导。

二、教学目标

1.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人的真善美,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2.观察生活,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

3.学习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王大爷几十年如一日打扫小区楼道的公共卫生。

2.复习阅读本组课文,特别关注关于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如《穷人》,人物心理、语言的描写;《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人物神态、语言的描写。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讨论,引出主题

同学们,还记得有哪些课文吗?(《穷人》《唯一的听众》《别饿坏了那匹马》《用心灵倾听》)这些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的主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关爱。(板书课题。)

有人说,关爱是一轮暖阳,温暖着你那颗受伤的心;关爱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关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同学们,你是怎么理解“关爱”这个词的呢?(学生交流:关爱是关心、爱护;关爱是温暖;关爱是体贴、照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有关关爱的习作。

(二)联系生活,分享事例

1. 关爱是一种关心,一种爱护,是一种信任、理解、尊重……在这组课文里,哪个“关爱”故事最让你感动?(学生交流。)

2.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体会到关爱呢?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然后和大家分享吧。学生交流,比如:有一次下大雨,我没有带雨伞,就站在学校大堂等雨停。黄老师下班看到后,就让我钻在她的雨衣后面用摩托车把我送回家。

我家的邻居,他不仅酷爱学习,还很有爱心。记得在四川大地震的募捐活动中,他把自己所有零花钱都捐给四川的人们。

有一次,我送作业本到老师的办公室,由于作业本太多,十几本本子掉在地上了。正好有一位同学从旁边路过,就帮我拾起了本子,还帮我送到办公室。

3. 小结。

老师听出来了,爱就在我们身边,从生活中的小事,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那份温暖。真情无处不在,关爱充满人间,有最感动的事就是本次习作的好材料,但要注意,同学们选材要新颖,要典型,尽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更好体现“关爱”这一主题。

(三)明确要求,研究写法

1.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材料选好了,接下来我们解决怎样去写的问题。请同学们自读“习作”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次习作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之后,组织交流:

体现相互关爱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要表达真情实感。

2. 抓住重点,研究写法。

在习作的这些要求中,重点要抓住什么?(体现“关爱”。)那么怎样在习作中突出“关爱”这个重点呢?我们先来回顾本组课文中的语段与写法。

(1)(出示〈穷人〉环境描写的片段)指名读。这是什么描写?可以删掉吗?(学生交流:环境描写。不能删掉,这个句子让我体会到环境恶劣,渔夫一家生活极其窘迫,可以说自身难保,衬托出桑娜和丈夫毅然担起抚养邻居孤儿的那颗金子般的心。)

(2)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同学们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然后交流:还有哪些习作方法?

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如:

《穷人》中的“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里采用心理活动描写,我从桑娜矛盾的心理中体会到她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品质。

《别饿环了那匹马》中的“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过来,让我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这段话采用了言行与神态描写,从而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

《唯一的听众》中“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句话采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

3.根据实际,选择写法。

那么,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不是。)对,要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1)我们先来看一篇作文的片断,看看用上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记得我9岁时的一个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马路上的路灯散发出昏暗的光芒,寒风凛冽,猛烈地摇晃着树木。我吃些饼干就打开台灯写作业。风顺着门的缝隙吹进屋里,我感觉后背发冷,还好有一盏台灯给我带来了温暖。突然,仅有的一盏台灯灭了,我反复旋转按钮,无动于衷,我摸黑走到另一房间启动开关,依旧没有光明。顿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没电了。我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完了完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又没有电话,这可怎么办呢?屋里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我甚至觉得屋里有鬼魂在狂笑,发出狰狞的声音。我的心中充满了恐惧感,不禁吓得号啕大哭。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我听到一声温暖的询问:“我是邻居王叔叔,是不是出事了?”我仿佛盼到了救命星,惊喜之余,我回答说:“是的,王叔叔!我家没电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别怕。我来检查一下电表吧。”王叔叔拉下我家电闸,搬上凳子拿着手电筒走到电表盒前,爬上凳子,打开手电筒,拉开闸盒盖,经“诊断”,是保险丝断了。王叔叔找来一根新保险丝,拧开螺丝,取下旧保险丝,把新保险丝连接在两个螺丝之间,再拧紧螺丝,最后推上电闸。终于,几分钟之后王叔叔为我家带来了“光明”。他还让我到他家写作业,并给我父母打电话让他们早点回来。

组织交流。不仅让学生找到不同的描写方法,还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方法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任务品质服务的。(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体现我的害怕、着急,反衬出王叔叔关爱的及时与温暖;动作描写:写出了王叔叔耐心、认真地帮我解决问题,体现了关爱的实在。)

(2)根据你选定的事例,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先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四)练写片段,评议修改

1.大家的构思都很好。下面,我们就学着这个片断的样子,运用环境、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的描写等方法,把这个事例写下来。(学生自由习作。)

2.选作评议。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

(2)交流习作,集体评议。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的同学来推荐,或者自荐。

组织评议:看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

(3)根据评议,自己修改。

第二课时

(一)拟定题目,写好头尾。

1. 写好开头与结尾。

一篇好的作文,开头与结尾也十分重要。大家先看看本组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写事例,简单介绍事情的起因。结尾:自然结尾,根据事情的发展,自然结束。)

当然,有的同学也喜欢用抒情式的开头,慢慢引出事例。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