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研究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中东冲突恶化当前,中东地区的冲突日趋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冲突加剧原因和解决途径等方面对中东冲突的恶化进行深入探讨。
一、历史背景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争议最多、冲突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使得这一地区充满了宗教和民族矛盾。
加之此地的石油资源丰富,许多国家对其有着争夺和控制的欲望,这加剧了冲突的复杂性和恶化程度。
二、冲突加剧原因1. 宗教与民族矛盾:中东地区涌现出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敌对国家之间的什叶派和逊尼派裂痕,不同派别之间的冲突持续加剧。
此外,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冲突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地缘政治竞争:中东地区众多国家争夺地缘政治利益,包括地缘权力、石油资源和战略优势等。
近年来,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等国家的内战频发,各国利用这些内战地区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控制范围,使得中东地区的冲突日益深化。
3. 贫困与不公正分配:中东地区的贫困问题和财富分配不均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众的不满情绪。
这为恐怖主义、叛乱和暴力行为等创造了营造条件,进一步加剧了冲突的升级。
三、解决途径1. 政治对话与和平谈判:各方应通过政治对话和和平谈判解决冲突,避免使用武力手段解决争端。
国际社会可以充当调解者的角色,促成各方参与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2. 地区国家合作:中东地区国家需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和机制,共同应对恐怖主义、边境问题和人道主义危机等挑战。
3. 社会经济改革:中东地区的社会经济需要进行改革,以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和财富的公平分配。
通过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降低冲突的发生概率。
4. 国际社会援助:国际社会应加大对中东地区的援助力度,帮助当地解决人道主义危机、提供医疗和教育资源,以及在重建和发展方面提供支持。
这有助于减轻地区冲突的紧张局势,为和平与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中东问题原因背景及思考第一篇:-中东问题原因背景及思考中东问题由于涉及到众多国家的利益,所以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些年由于以色列实行强硬政策,以及美国政府的偏袒政策,巴以问题陷入了新的僵局,中东局势依然处于动荡之中。
在阿巴斯上台之后,中东问题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直到现在,稍显平静的中东局面依然藏有暗忧,前景不容过于乐观。
一、中东问题的现状上世纪90年代巴以双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经过多轮秘密谈判之后,在华盛顿签定了原则宣言。
它标志着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迈出了重要的,实质性的一步。
但是在2000年9月沙龙强闯圣殿山激起巴勒斯坦人民再次起义。
巴以局势再次恶化。
2001年2月沙龙在以色列总理选举中高票当选总理后,开始镇压巴勒斯坦人民起义,大大发展铁拳政策。
2003年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公布,路线图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公布后,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激进组织曾单方面宣布停火3个月。
但是8月21号,哈马斯三号人物阿布.沙纳布遭以军“定点清除”,巴激进组织中止了停火。
随着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不断,以军加强了哈马斯激进组织的打击力度。
中东和平“路线图”也流产了。
其后中东局面几经风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也先后更换政府,而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病逝更是为中东问题平添愁云。
近来,国际风云重心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等得影响,而偏离了中东地区;稍显平静的表象下面其实依然暗潮涌动,重启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生命力依然面临考验,中东和平何时能够真正实现依然是个大大的问号。
二、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造成中东问题现状的因素诸多,但大多数都紧紧的围绕着宗教冲突以及领土冲突。
在中东问题上,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在巴以和平进程中起主要的作用,下面从美国,以色列、巴勒斯坦及其相关的国际因素分析其成因。
巴勒斯坦因素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弱势一方------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和民族利益积极为实现中东和平进程而努力。
中东问题历史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概要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以问题。
关键字:中东问题,巴以问题,美国正文第一部分:巴以问题巴以渊源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
该地区充满传奇但又多灾多难。
在这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亲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
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
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但举步艰难。
人们盼望和平早日降临,让这对远古时期曾是亲兄弟的两个民族重归于好,共建美好家园。
历史背景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加沙地带与犹太人定居点、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后,接管了巴勒斯坦,并随后不断迁入,他们与当地土著人发生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问题由此国际化。
中东危机引言中东危机是世界政治舞台上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冲突频发的热点,历经几个世纪的战乱和政治动荡。
本文将探讨中东危机的起因、背景和影响,并分析当前局势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中东危机的起因1. 宗教和民族矛盾中东地区拥有众多不同的宗教和民族群体,其中以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为主要宗教。
这两个宗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和对立。
加上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历史仇恨,这种宗教和民族矛盾成为了中东危机的一大根源。
2. 资源争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富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地区之一。
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势力争夺这些宝贵的资源成为了常态。
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和利益分配引发了长期的冲突和争端,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危机的复杂度。
3. 殖民主义的影响中东地区历史上曾被多个欧洲国家殖民统治过,这些殖民主义的行为导致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
这些问题在殖民时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因为殖民主义的不合理政策而加剧,最终成为中东危机的一大根源。
第二部分:中东危机的背景1. 西奈危机1967年,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被称为西奈危机。
以色列在这场冲突中夺取了西奈半岛的控制权,并且将其作为对巴勒斯坦人居住地的扩张。
这场冲突引发了中东危机的新阶段,也对中东地区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阿拉伯之春2011年,一系列以民主和自由为口号的示威活动在中东地区爆发,被称为阿拉伯之春。
这些示威活动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家发酵,并且最终推翻了一些长期统治的政权。
然而,随之而来的政治动荡和权力真空导致了各种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危机的不稳定性。
第三部分:中东危机的影响1. 地区动荡中东危机导致了这个地区的持续战乱和政治动荡。
不稳定的局势给当地民众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导致大量的人口流离失所。
同时,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给整个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2. 国际冲突蔓延中东危机不仅影响了该地区国家的稳定,还对国际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专业:10英语姓名:阮翔学号:104175409中东问题浅析一、背景:中东,一般指西亚沿地中海的一些国家和非洲的埃及等地。
历史上长期以来的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勒斯坦问题。
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后因罗马帝国入侵,犹太人被驱逐出该地区,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该地区成为阿拉伯人的长期居住地。
逃往西欧的犹太人饱受压迫,19世纪末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想在这里建国。
1947年11月,美国控制下的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以色列建国后,先后通过四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巴勒斯坦大片领土。
此后双方冲突不断,多年的战争给巴以双方造成了惨重损失。
进入90年代,在各方努力下,巴尔干和平进程加快。
但由于积怨太深,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及超级大国插手干预,使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沙龙执政之后,巴尔干冲突明显升级,中东和平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二、中东地区为何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一从地理学科分析:1.该地处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2.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3.重要的位置,丰富的石油,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
4.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少,水资源极端缺乏。
约旦河西岸目前80%的淡水资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
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
中东周围环绕着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东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重要门户。
中东地区这种适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欧洲经西亚到北非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从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问题由于涉及到众多国家的利益,所以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些年由于以色列实行强硬政策,以及美国政府的偏袒政策,巴以问题陷入了新的僵局,中东局势依然处于动荡之中。
在阿巴斯上台之后,中东问题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直到现在,稍显平静的中东局面依然藏有暗忧,前景不容过于乐观。
一、中东问题的现状上世纪90年代巴以双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经过多轮秘密谈判之后,在华盛顿签定了原则宣言。
它标志着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迈出了重要的,实质性的一步。
但是在2000年9月沙龙强闯圣殿山激起巴勒斯坦人民再次起义。
巴以局势再次恶化。
2001年2月沙龙在以色列总理选举中高票当选总理后,开始镇压巴勒斯坦人民起义,大大发展铁拳政策。
2003年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公布,路线图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在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公布后,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激进组织曾单方面宣布停火3个月。
但是8月21号,哈马斯三号人物阿布.沙纳布遭以军“定点清除”,巴激进组织中止了停火。
随着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不断,以军加强了哈马斯激进组织的打击力度。
中东和平“路线图”也流产了。
其后中东局面几经风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也先后更换政府,而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病逝更是为中东问题平添愁云。
近来,国际风云重心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等得影响,而偏离了中东地区;稍显平静的表象下面其实依然暗潮涌动,重启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生命力依然面临考验,中东和平何时能够真正实现依然是个大大的问号。
二、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造成中东问题现状的因素诸多,但大多数都紧紧的围绕着宗教冲突以及领土冲突。
在中东问题上,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在巴以和平进程中起主要的作用,下面从美国,以色列、巴勒斯坦及其相关的国际因素分析其成因。
巴勒斯坦因素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弱势一方------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和民族利益积极为实现中东和平进程而努力。
但是由于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原因,依然在中东和平之路上举步唯艰。
中东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
因此,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
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历史回忆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
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
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
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
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
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冲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三次流散。
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
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
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大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
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
中东问题(一)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
因此,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
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历史回顾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
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
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
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
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
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三次流散。
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
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
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大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
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
有关中东问题的论文,至少3000字篇一:中东问题-------优秀论文(20xx)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中东问题由于涉及到众多国家的利益,所以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些年由于以色列实行强硬政策,以及美国政府的偏袒政策,巴以问题陷入了新的僵局,中东局势依然处于动荡之中。
直到现在,稍显平静的中东局面依然藏有暗忧,前景不容过于乐观。
一、时下中东局势(一)民族矛盾与领土之争——巴以冲突20xx年5月31日,以色列海军在公海武力拦截并袭击了正在驶向加沙海域的国际救援船队,酿成数十名救援人员伤亡的惨剧。
袭船事件为巴以间接和谈蒙上阴影,从而也使中东局势进一步升温。
(二)中东北非地区政局动荡,经济陷入困境突尼斯、埃及政府相继垮台,利比亚、也门接近了内战的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改善生活环境。
然而,政治动荡并非总是带来新的幸福生活,一些国家或地区反而因此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
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
(三)伊朗核问题——信任危机面对核问题,伊朗和西方互不相让。
西方要加大制裁力度,伊朗又不会放弃铀浓缩。
伊朗核问题的实质,是美伊关系和互信缺失问题。
美国认为,伊朗在秘密研制核武器,美国的安全受到威胁,而伊朗则坚称其核计划是和平目的。
制裁不是解决伊核问题的根本办法,谈判一时也难以谈出结果。
一、中东问题的现状每当人们谈到"中东",脑际中浮现的总是"战乱与流血"。
的确,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安,且复杂多变。
国外一些学者把复杂的中东局势喻为捉摸不定的"政治流沙",就是来自中东地区的资深学者和分析家也认为,没有人能预料到中东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例如,去年底叙利亚、以色列恢复了中断多年的谈判后,国内外媒体都作了重头报导,有的报刊称其为"拉开了实现中东全面和平的大幕",也有的甚至称"中东和平正在迈过最后的一坎","2000年是实现全面中东和平的一年",在媒体看来实现全面和平似乎已经指日可待了。
然而叙以只进行了两轮"程序性"谈判,第三轮谈判被无限期推迟。
1月底开始的巴以关于"最终地位"的谈判尽管有美国的介入也同样无果而终。
而2月初因以色列军人在黎巴嫩南部受到袭击,以军对黎巴嫩的贝鲁特等城市的电厂和民用设施进行轰炸,此后又对真主党在贝卡谷地的基地进行了空袭。
中东局势出现近乎"戏剧性的变化"。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中东问题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均有其客观发展规律。
由于中东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其非理性成份和多变性,但并非完全无规律可循。
那么,以下几个方面则是认识、了解、把握当前中东和平进程发展态势的主要因素。
二、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
其外因主要有:首先中东是一个双重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在地里位置上,中东是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其次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东地区作为历史发源地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二是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包袱,奥斯曼帝国始居中亚,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
奥斯曼帝国不断向欧洲扩张,不断引发战争,但是后来由于其经济结构的崩坏,内部腐朽不堪,以及国内种族间的紧张关系及政府未能调和种族问题导致沦为西方国家瓜分的对象。
●中东地区纷争由来1.历史原因:中东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体民族、政治统治和宗教信仰的多次变更给该地区的历史演进增添了许多复杂性。
2.民族矛盾:由于历史原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纷争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犹太民族与阿拉伯民族)由来已久。
3.战略地位: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而且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4.大国插手:由于中东战略地位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使矛盾更加复杂。
1917年,托管巴勒斯坦的英国采取“分而治之”政策,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建国。
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造成犹阿人的摩擦日益激烈。
1947年11月“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人反对分治。
矛盾空前尖锐。
5.关键因素: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6.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两个主要矛盾:阿以之间的矛盾、阿拉伯国家与宗主国和战后世界大国之间的矛盾。
●五次中东战争的时间、双方、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结合地图册!1.第一次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时间:1948.5—1949.7双方: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5国(阿拉伯联军)——> 以色列起因:1947.11联大决议、1948.5以色列建国经过:战争的第一个阶段——阿拉伯联军兵力,装备占优势,迅速掌握主动,以色列暂时处于劣势;战争的第二个阶段——以色列利用停火之机,抢运武器,招募兵力,迅速强大,利用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采用灵活机动战术,各个地区击破。
结果:签订停战协定。
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原因:阿方?以方?)影响:①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超出了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
旧矛盾没有解决,又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16世纪,西欧人把距欧洲较远的东方地区称做远东,近的地方叫做近东,介于两者之间的地区则叫做中东,现在普遍把西亚北非地区的22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以色列合称为中东。
中东国家有着灿烂的文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两个在这片土地上崛起;这里还有惊人的奇迹,世界七大奇迹有两个——埃及的金字塔和两河流域的空中花园在这里诞生;四大宗教中的三个——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这里孕育发展。
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宗教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除了多元的文化和宗教,中东地区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它连接大西洋、印度洋两大洋,同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并有著名的国际水域——苏伊士运河穿过。
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中东地区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64.7%在中东,世界石油储量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
中东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也名列世界前茅。
孙必干特使说,中东地区是世界矛盾和热点集中的地区,中东问题几乎每天都会见诸报端,这种热点还是世界性的热点,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比如伊朗核问题。
“我觉得,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同时拥有以上四个特点。
”孙特使说。
介绍了中东的四个特点后,孙特使开始为大家解析“阿以争端”。
中东地区政治上的争端主要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
阿拉伯和以色列其实是一个种族的两支。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即现在的阿拉伯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
”“从历史看,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祖国,也是犹太人的祖国。
”孙必干特使说。
不幸的是,公元135年,犹太人被流放到世界各地,开始了长达1800年的苦难流浪生活。
在很多地方,特别是欧洲,犹太人遭受到种种迫害。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后,屠杀了600万犹太人。
1800年来,他们饱受种种不公正待遇,长期的屈辱经历使得犹太人掀起一股复国思潮,他们认为只有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才能结束本不该遭受的苦难。
注意事项: 1.本次为闭卷考试,请大家认真复习。
2.指南只是给出了复习的基本提示,答题时还需大家补充相关知识才算完整,尤其请结合当前的中东问题发展情况和生动事例,以努力获取高分。
祝各位复习愉快。
中东:作为欧洲人的一种地理、文化、政治概念,指的是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的大片地区,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
最早被英国的印度事务部于19世纪50年代使用。
狭义的中东仅指阿拉伯半岛及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塞浦路斯、阿富汗等18国;广义的中东还包括北非的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6国,共计24国。
阿拉伯国家:中东24国中,除了以色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阿富汗等5国外,其余19国都是阿拉伯人占主体的国家,亦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阿拉伯国家,他们也都是1945年成立的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
东方问题: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列国际问题。
从欧洲来看,奥斯曼帝国地处其东,故统称为"东方问题"。
贝尔福宣言:英国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贝尔福于1917年11月2日,不顾先前“英国已经答应为巴勒斯坦之成为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作出准备”的承诺,致信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导人昂内尔—沃尔特·罗斯柴尔德爵士,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国赞同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民族之家”的著名宣言,它也被看作是导向建立以色列国进程的最初起源。
塔木德:公元70年,耶路撒冷的犹太圣殷被罗马帝国摧毁后,犹太人开始被迫流散到世界各地。
为确保自身的民族特性不在流散过程中消失,犹太人认为需要保护摩西五经的传统,使其内容深入每个人的心里,这就需要有人来讲解摩西五经的内容,以便适应流散到各地的犹太人的生活。
这些学者的言论被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到公元2世纪末,一位名叫犹大·哈·纳西的人将上几辈学者的言论收集在一起,编辑了6卷名为《密西拿》(意为重述)的经典,保存了犹太教的典章、戒命和习俗等一系列的经书。
随后到公元5世纪期间,《密西拿》被生活在以色列和巴比伦的犹太拉比们传诵、研究和讨论,他们对它的解释以及犹太教师之间的辩论,被收入《革马拉》(意为解释)中。
上述两部分的内容构成了《塔木德》(犹太口传经文),它确立了犹太人在律法、信仰、思想、典章生活、道德规范等许多方面应遵行的准则,成为仅次于《希伯来圣经》的重要典籍。
圣训:仅次于《古兰经》的经典是《圣训》,即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论、行为及其所默认的圣门弟子的言行记录。
穆罕默德生前,除宣布启示外,随时随地就伊斯兰教义、教制、律例和有关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发表意见或做出解释,以及他实践天启的举止行动、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经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传述,构成哈迪斯(意为言论、传述)的基本内容。
其内容无论是有关教法、教义,还是社会问题的论证,都被认为是不容置疑的“默示天启”。
通过《圣训》汇集,穆斯林大致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对伊斯兰教以后的发展,以及穆斯林的思想感情、日常言行和生活方式产生很大影响。
收集《圣训》的活动到9世纪下半叶时,出现了六大圣训集,被逊尼派奉为权威的圣训实录,与《古兰经》同为教义、教法、社会伦理和学说思潮的经典依据。
对经、训的理解差异,曾引起长期的教义争论,并兴起不同的学派或教派。
中东的主要民族: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库尔德,以上四个民族分布广,人口多,被称为中东的四大民族。
此外,普什图、犹太、柏柏尔人,也是中东的主要民族。
阿拉伯民族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构成大中东地区的24国中,有19国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而生活在其余5个中东国家中的阿拉伯人,伊朗超过200万,以色列有120万,土耳其接近100万,因此有人会误以为中东地区就是阿拉伯世界。
土耳其民族是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民族,2006年7月约有563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另有约14万士耳其族人居住在塞浦路斯,占该国人口的18%多。
直到1935年,伊朗一直被称作波斯。
作为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波斯人口约占国家总人口的51%,目前有大约3500万。
庫尔德人是中东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总数在西亚地区仅次于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民族,约有3000万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1400万)、伊朗(480万)、伊拉克(450万)和叙利亚(150万)等国,也有少部分生活在黎巴嫩以及亚美尼亚等周边国家根据2006年7月的估计,生活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共有50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0.1%。
相对于中东地区上亿的人口,区区500万犹太大并不算多。
但是自从现代以色列国诞生后,中东政治的很大一部分就再也没有和犹太人分开过。
认识和了解犹太民族,不仅是中东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大事,也是外部世界关注中东,研究中东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次大战后英法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称为“欧亚病夫”的奥斯曼帝国终于在1920年瓦解,在它400多年的帝国征服历史上画下句号。
根据英国与法国签订的战后处理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协议,奥斯曼帝国的中东领土成为英法两国的委任统治地区。
英国统治了巴勒斯坦、伊拉克、外约旦等地;法国统治了叙利亚,黎巴嫩等地。
正是这段历史,造就了后来欧洲列强对中东的托管、殖民和进一步统治的历史印记。
而当代中东政治和社会的演变,也在列强你争我夺的扰攘中拉开了帷幕。
一波三折、进一步退两步,是当代中东政治和社会变革的主体特征。
1920年国际联盟的圣雷莫会议作出决议,使得英国获得对伊拉克、外约旦和巴勒斯坦等地的委任统治权,法国则获得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
5年后,英国又宣布塞浦路斯为它的直辖殖民地。
此时海湾地区的科威特和阿拉伯各酋长国也已先后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伊朗尽管在战时宣布中立,但伊领土却被英、俄所占领,西部地区一度成为战场。
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废除沙皇时代瓜分波斯的条约,俄军也从伊朗北部撤走。
但英国军队却在1918年年中几乎占领了伊朗全境。
1919年8月,英国迫使伊朗王国政府签订英伊条约,伊朗实际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和武装干涉苏俄政权的前哨阵地。
中东油气资源的蕴藏与分布:1903年波斯西北部奇亚苏克高原(现今伊朗与伊拉克边境,距波斯湾500公里)钻得第一口油井,不过油井随后枯竭。
1908年波斯中部的苏里曼寺发现石油,遂告开启中东地区石油的开发。
1908年在伊朗首次发现石油,1913年开始生产原油。
沙特的石油发现于1938年,同年开始石油生产。
科威特的大布尔甘油田是1938年发现的,1946年投产。
伊拉克的基尔库克油田发现于1927年,鲁迈拉油田发现于1953年。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巴布油田发现于1960年,1962年布哈萨油田投产。
这5个欧佩克的主要产油国的储量约7000亿桶,占欧佩克总量的80%。
中东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原油探明储量仍在增长之中,据统计,中东原油探明储量已由2000年的932.5亿吨(占世界原油储量66.5%)增加到2003年的990亿吨(占世界63.3%),其中,2003年抄特阿拉伯和伊朗探明储量分别为361亿吨(占世界22.9%)和180亿吨(占11.4%)。
2003年中东原油生产量10.937亿吨,其中,沙特阿拉伯4.748亿吨(占约12.8%)、伊朗1.901亿吨(占5.1%)。
”伊斯兰教的“五功和六信”:信:安拉、天使、经典、先知、后世、前定五功:证信、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阿以中东战争爆发后,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觉定采用石油武器,迫使西方大国改变它们一味袒护以色列的政策,史称第一次石油危机。
10月16日,欧佩克决定提高石油价格,翌日,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12月,欧佩克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因此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这场石油危机不仅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而且也使得日本政府改变此前在阿以冲突中的“中立”态度,成为西方主要工业大国中转而奉行“亲阿拉伯”政策的第一个国家,石油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密切接触由此展开。
第一次海湾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并吞并了邻国科威特。
美国迅速把军队部署到沙特,并在其他国家的支持下,组成了共有54国参加的多国部队。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斡旋、调停,最后多国部队发起了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摧毁了伊拉克的大部分军队,恢复了科威特的独立和主权。
阿以冲突概述:阿以冲突,既是政治民族(各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文化民族(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对抗,其复杂性是任何其他中东民族问题所不能比的。
它是战后持续时间最长、冲突不断升级、争端参与方众多、联合国为之经年累月加以关注的最典型的民族冲突。
阿以冲突包括巴勒斯坦问题、耶路撒冷城归属,水资源分配,戈兰高地问题和难民问题等等,其中,巴勒斯坦领土之争是阿以冲突的焦点和核心。
毫无疑问,众多阿拉伯国家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长期和以色列形成敌对状态,即便是马德里和平进程开始以后,也仍然有许多阿拉伯国家坚持不与以色列媾和和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很重要的原因是源自阿拉伯民族对犹太民族自20世纪初开始再度移民巴勒斯坦所形成的阿以民族矛盾耿耿于怀,复杂的民族恩怨是当代阿以冲突持久存在的情感和认知因素。
而一类人群之成为一个民族,很重要的就在于他们彼此间经由历史、血缘和战争等形成的同一感,如同法国历史学家厄内斯特·勒南(1823—1892)曾经鼓吹的那样,“共同受苦、共同欢乐和共同希望”——这些就是造成民族的东西。
战后五次阿以战争,最终使得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壁垒分明的敌我意识得以不断强化,并深深扎入两大民族的人民心中。
显然,民族因素既是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也是当代冲突不断激化的现实原因。
现状:双方现有立场未见松动,前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矛盾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有骤然激化、升级的可能。
可从以上方面结合你所掌握的巴以问题实例加以展开论述。
中国与中东的经济与能源合作200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目前也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
中东地区富含石油,而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又急需这些宝贵的能源资源。
正如有分析指出的,“进口中东原油已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选择”。
2003年中国进口原油9112.63万吨,进口原油的主要产地仍是中东,约占我国总进口量的50.7%。
其中进口沙特阿拉伯原油1518万吨,占总进口量16.7%;进口伊朗原油1239万吨,占总进口量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