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总复习课堂笔记——中国近代史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中国近代史概述

一、含义和分期

1.含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分期:184019191949年

鸦片战争爆发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前期基本线索和社会主要矛盾

1.基本线索:①反帝反封斗争,实现民族独立;②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近代化.

*专题:①资本主义的侵华史;②下层人民的革命斗争史;③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史;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⑤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史.

2社会的主要矛盾: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②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沦落:“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②进步:“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③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殖民地”是政治的,“半封建”是经济的。两者都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内涵.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四个阶段):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后,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各个阶段分期:

♎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时期(1840-19世纪60年代);

♎半殖半封社会形成时期(19世纪6、70年代-20世纪初);

♎半殖半封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

♎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1919-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1840-19世纪60年代)

*重要事件:

1.鸦片战争(1840-1842)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4.新思潮的萌发(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一、阶段特征

殖民者用战争的方式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对主要矛盾;

晚清开明士大夫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萌发;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朝政局也发生大变动.

二、重点解读

1.鸦片战争(1840-1842)P1-10

直接目的: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3)性质:英国侵华战争.

(4)中国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②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③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5)影响:

①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

A.政治上:领土完整和独立主权开始丧失.

B.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附庸.

②西方势力的侵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A.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遭到削弱.

B.经济上:中国闭关状态被打破,开始面向世界。近代的科技、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为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提供了借鉴和条件.

③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P10-15

(1)根本原因: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特点:①英法联合出兵;②建立了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③火烧圆明园;④割失领土最多;

⑤开放通商口岸最多;⑥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4)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继续与扩大

①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③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P13-14)

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P19-27

(1)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

①从原因上来看: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②从过程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既反封建又反侵略,表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①《天》内容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资》内容重点则在建立和发展新的资本

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②《天》在产品分配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③《天》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但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资》只字未提土地问题,无

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与农民的要求不相符合.

*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

(1)在反对封建主义(为主)的同时,又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这是历代农民起义所没有的;

(2)太平天国运动受到西方一定影响。从拜上帝教的创立,到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都具有西方影响的色彩。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主张学西方,向西方寻求真理,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3)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这也是前所未有的;(4)太平天国运动在国际上属“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4.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19世纪四五十年代)

(1)新思潮萌发的原因:P28

(2)新思潮的核心:师夷长技以制夷

(3)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P28-29

(4)评价:①爱国性(强国御侮);②进步性(抛弃陈腐观念);③迈向主动学习西方的第一步第二单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重要事件: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4.戊戌变法(19世纪90年代)

5.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9-1901)

一、阶段特征与主要线索:

1.阶段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的沉

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的上升(半封建化的特征)。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居于主要地位。在抗争与探索史上,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先后失败,使历史的重任落到资产阶级革命派身上.

2.主要线索:①这一时期先是出现中外暂时“和好”局面,70年代以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边疆

出现新危机: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地主阶级兴起洋务运动,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始。此阶段民族资本主义也产生,对中国的阶级结构和经济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③为挽救民族危亡,地主阶级兴起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发生.

二、重点解读:

1 外国列强的对中国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为解决本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制定“大陆政策”;②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