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80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单选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心理学以人的(C)为主要研究对象。
A. 心理规律
B.心理状态
C. 心理现象
D.心理形式
2.痛苦情绪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是(A )
A.严重心理问题
B.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一般性心理问题
D.精神疾病
3.个体对自己是贫穷还是富裕,是否受人尊重和信任是属于(B )
A.自我体验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调控
4.(C)是指放弃理想自我,以迁就现实自我来达到自我意识的统一。
A.现实型
B.虚假型
C.庸碌型
D.消极型
5.生活中的狂軎、恐惧、绝望等属于(C )的表现。
A .心境 B.应激
C..情绪
D.激情
6.“酸葡萄效应”,“甜柠檬心理”属于( D )
A. .倾诉法
B.P.A.C自我写照法
C .合理宜泄调节法 D.文饰法
7.外部传入的信息在(A )系统中保持丨-2秒钟。
A .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 选择性记忆
D.长时记忆
8.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调查发现,喜爱程度最高的个性品质都与(C )有关。
A.热情
B.开朗
C.真诚
D.乐于助人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应的是(B )
A.刻板印象
B.投射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10.从生物学上來说.( C )是性欲最强的时期。
A.14-16岁
B.I6-18岁
C.I8-25岁
D.25-30岁
二、多选题(15题,每題3分,共计45分)
1.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经历了(ACD )阶段。
A.稳定发展阶段
B.深化发展阶段
C.适应准备阶段
D.趋于成熟阶
2.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偏差有(ABC )。
A.孤独感
B.自卑
C.自负
D.自我中心
3.人类的高级社会情感有(BCD )。
A.自豪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4.人类的认知扭曲现象有(ABCD )。
A.扩大与夸张
B.个人化
C.极端化地思考
D.武断推论
5.应激反应分为(ACD )阶段。
A.警觉期
B.准备期
C.阻抗期
D.袞竭期
6.人格的基本特征为(ABCD)。
A.人格的整体性
B.人格的稳定性
C.人格的独特性
D.人格的社会性
7.(BD )不属于外倾性性格的特点。
A.随和乐观
B.重视道德标准
C.勇于冒险
D.较少攻击行为
8.一般认为,遗忘的原因有(ABCD)
A.信息未编码
B.线索缺失
C.记忆痕迹的消退
D.前提干扰
9.(AD)属于学习的外在动机。
A.表面型动机
B.直接性动机
C.深层型动机
D.成就型动机
10.晕轮效应的体现有( ABC )
A.情人眼里出西施
B.爱屋及乌
C憎人及物 D.先入为主
11.赞美别人是一种能力,赞美的技巧有( ABCD )
A.要选准角度,恰如其分
B.要具体实在
C.要真诚
D.要讲宄艺术
12.爱的能力包括( ABD )
A.受爱的能力
B.施爱的能力
C.爱的拒绝能力
D.爱的对象鉴别能力
13.大学生主要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有(BCD )
A.糟糕至极
B.不应发生
C.夸大后果
D.以偏概全
14.网络造成的人际交往困感和障碍有( AD )
A.人际情感的疏
B.人际情感的淡漠
C.人际情感的麻:
D.人际信任危
15.罗杰斯强调的咨询特质( BCD )
A.温暖
B.共情
C.真诚
D.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社会成熟是心理成熟的必要条件.( √)
2.有病无病三原则就是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原则.( √)
3.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
4.急性子和慢性子的人各有优缺点.( √)
5.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
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指的是双避冲突.( ×)
7.有些大学生谈恋爱“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这是正确的恋爱观.(×)
8.心理咨询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聊天.( ×)
9.每个人每天晚上都做梦.( √)
10.每个人每天至少经历两次类似的催眠过程.( √)
四、问答題(1题,共计25分)
详述什么是ABC理论,并举例说明如何合理使用
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总经理,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过去了。这两个同事中的一个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总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也就是C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