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2)学会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3)能够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直观感受点到直线的距离;(2)引导学生发现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垂线段的关系;(3)引导学生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几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直观理解;(2)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相关知识;(2)教学课件或黑板;(3)实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掌握直线、点和垂线的基本概念;(2)了解垂线段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实例引入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垂线段的关系。
2. 新课讲解:(1)介绍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2)讲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3)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
3. 课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4. 拓展与应用:(1)引导学生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实际问题;(2)出示几何问题,让学生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决。
五、课后作业:1. 巩固知识点:(1)复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和公式;(2)回顾课堂练习的解题思路。
2. 提高练习:(1)解决一些有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问题;(2)进行一些有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证明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与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教案标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概念和应用。
2. 掌握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3. 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白板、黑板、白板笔、教学PPT、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一张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个点和一条直线,并提问:如何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2.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个问题,引导他们思考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可能性。
知识讲解:1. 通过教学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概念和推导过程。
2. 解释公式中的各个符号的含义,如点的坐标、直线的一般方程等。
3. 提供示例,演示如何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示例练习:1. 提供一些简单的示例问题,让学生尝试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
拓展应用: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如何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3.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总结归纳:1. 总结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学生掌握并理解该公式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评估活动:1. 提供一些评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答案。
2. 评估学生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 推荐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该知识点。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说课稿[大全5篇]第一篇:《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说课稿一、教学方法的选择(1)指导思想: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和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我选择的是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通过一系列问题,创造思维情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教学用具的选用在选用教学用具时,我考虑到,在本节课的公式推导和例题求解中思路较多,所以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作为辅助教具.它可以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方案,提高课堂效率。
三、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课标又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导公式——变式训练学会应用——学生小结教师点评——课外练习巩固提高”五个环节来完成.下面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说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揭示本课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2、具体教学安排:多媒体显示实例,电信局线路问题,实际怎样解决?能否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学生很快想到建立坐标系.如何建立坐标系?建系不同,点和直线方程不同,用点的坐标和直线方程如何解决距离问题,由此引出本课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1、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并推导出公式.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围绕两条线索:明线为知识的学习,暗线为特殊与一般的逻辑方法以及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渗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得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建立。
三,学习难点: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预习内容:复习回顾:两点间距离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1:点P (2,-3)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问题2:点P (2,-3)到直线y=2的距离是______ _________(画图)问题3:点P (2,-3)到直线x=1的距离是_____ __________(画图)问题4: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定义: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探究新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0P 的坐标为),(00y x ,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0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呢?方法一:定义法方法二:等面积法:如图:设00≠≠B A ,,则直线l 与y x 、轴都相交.过点0P ),(00y x 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 于S R 、,则直线R P 0的方程为 ,R 的坐标为 ;直线S P 0的方程为 ,S 的坐标为 .于是有=||0R P ;=||0S P ;=||RS .设d Q P =|0,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于是得到点0P ),(00y x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公式为: .六,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师生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实时反馈,落实教学效果。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的实时反馈,可以更好的了解课堂成效。
七、课堂总结师生活动:先由学生总结,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布置作业学生活动: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独立完成。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反思本节课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重点是公式及应用,难点是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设计理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是数学建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能力。
2 教学设计与课堂时间的优势(1)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本节课进行引入,如下:周至名胜景区众多,正在建设中的周城要修一条水泥路与公路连接。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怎样修路才使距离最短?用料最省,说明理由。
利用这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由特殊到一般。
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从具体的例子出发。
如:求点P(3,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L1:x=-1、L2:y=1、L3:x+y-1=0.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求出具体点到具体直线的距离。
L1的斜率不存在;L2的斜率为0;L3的斜率为-1。
引导学生对以上距离的求解得出求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方法:第一个定义法求垂线段的长度,第二种方法是等面积法。
由于时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只分析了以上两种方法,由以上方法引导学生求出P(X0,y0)到直线Ax+By+c=(AB不同时为零)的距离。
从AB不同时为零,引导学生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A等于零时B不等于时;A不等于,B等于0时;A乘B不等于零时。
根据求解具体的方法,求解一般情况,从而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公式的推导用化归的思想也化解了难点,由此处理可以由简到难,符合学生的逻辑接受能力。
3 对例题的合理处理设计了两道例题,将课本中的例题难度降低。
例1题:求两条平行线5x-12y-5=0与5x-12y+60=0的距离,将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这样比课本中的例题难度降低还给课后探究埋下了伏笔。
点到直线距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点到直线距离”。
一、教材分析“点到直线距离”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不仅是对直线方程、两点间距离公式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后续学习圆锥曲线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承前启后: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为进一步研究曲线的性质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2、培养能力:通过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实际应用:在解决几何问题、优化问题等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公式推导可能会感到困难。
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方法的选择,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
(2)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够熟练运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例题和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如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点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测量、思考、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动手尝试教学法、总结反馈教学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力图在学生接触本节课新知时,通过前测,充分暴露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障碍和矛盾,及时收集处理反馈信息,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及难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2.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国家旅游局规划架设一条旅游专列铁路,可是这两地之间有山有水,这给铁路修建带来了麻烦。
修铁路时遇河可以架桥,如果遇到大山怎么办?(遇河架桥,遇山开道。
)学生讨论、猜想、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预设、(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
(1)绕路不行吗?(2)火车爬山不行吗?……2、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进行总结:可以修隧道,观察课本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修隧道呢?)3、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学生通过讨论、猜想、分析,发表自己的意见:预设、(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1)绕过大山要多行路程,费时间、费能源;(2)让火车爬山不现实。
三、自主探究,展示提升。
(一)探究两点间的距离课件1、小组合作操作大山两侧(即两个点)之间的连线,通过直尺、线等工具测量一下所画的所有线段的长度,标记出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点到直线的距离示范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能够运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2. 教学素材:课件、练习题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点到直线垂线段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点到直线的距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设计等。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2. 探究新知(1)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即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利用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发现并证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设直线方程为 Ax By C = 0,点 P(x0, y0) 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d = |Ax0 By0 C| / √(A^2 B^2)(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学会运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等。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公式及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点到直线的距离-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2.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3. 点到直线的距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点到直线的距离。
2. 新课讲解(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点到直线的不同位置,从而得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2)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3.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并在黑板上展示计算过程。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在讲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时,要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在练习与讨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练习题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通过讲解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中,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最短距离。
这个概念在几何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基本的几何知识,还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领域。
“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3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在对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多媒体课件、铁丝路线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2.播放故事“蜘蛛与苍蝇”。
【设计意图:俗话说:“善始者,事半成”。
一个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引入,促使学生迅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两点之间的距离”1.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请问:蜘蛛走哪几条路能捉到苍蝇?(学生指一指)我们一起看看这几条重要的路线,黑板出示自制“四条路”的铁丝教具:(2)如果用AB两点分别表示蜘蛛和苍蝇所在的位置,大家请看,沿着哪条线能最快捉到苍蝇?为什么?(3)你发现了什么?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生活中的应用。
东村到水库要修一条管道,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怎样设计最节约材料?请快速画出路线。
2.探究“距离”的概念。
(1)AB两点之间能再一条更短的线段吗?只能画这一条吗?师:两点之间这条唯一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2)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生测量。
(3)找比AB这两点更远的距离。
①学生自己找。
②举例:黑龙江的抚远县和西藏的乌恰县,相距约4700千米。
地球和太阳的相距大约149600000千米。
师小结:长到几千米,短到几厘米,无论长短。
只要是:归纳: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3.师总结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蜘蛛吃苍蝇要走最短的路线,让学生非常形象的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点到直线的距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掌握计算点到直线距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数学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三、教学重点: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2.计算点到直线距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距离的概念,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和点的相关知识,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讲解与示范(15分钟)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演示计算点到直线距离的方法。
教师要注重讲解的清晰和示范的准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3.练习与讨论(25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讨论、合作。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并将解题思路分享给同学,互相讨论。
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
4.反馈与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解题技巧。
然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点,强化教学的主要目标。
六、教学手段:1.教师板书、PPT2.计算题练习3.组内讨论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讲解点到直线的距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距离的概念并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引导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通过反复练习和思考,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点到直线的距离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点到直线的距离”理解很陌生,可是我们曾经在课本第x页接触过“两点间的距离”那时应当让学生掌握“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这儿的理解应当牢牢抓装垂直线段”“长度”这些关键字眼。
我们仅仅读重这些字眼是不够的,我们得创造让学生可以实践的经验,多多让学生画图,在画图中看学生是否注意细节,画的是“垂直线段”还有要回答距离得量出长度才行。
点到直线的距离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从直线外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然后擦去点外的线,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到垂足之间是一条垂线段。
并让学生再画出一些相互不垂直的线段,通过亲身实践量得垂线段是最短的,从而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反思
对于练习题的安排,我先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过马路的多条线段图,让学生找出最短的一条。
学生比较轻松的解决了。
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联的。
然后从生活中再找一些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有一点不足的是,我在引出点到直线的概念时没有在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概括出的基础上出示的,这儿有点着急了。
但从学生的
练习情况来看,都已经掌握了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我想学生对概念的概括有点困难,也许是受到数学语言严谨性的影响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点到直线的距离-人教版 (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掌握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2. 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行人过马路时选择最近的路线,引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介绍点到直线距离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是垂线段。
(2)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讲解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公式,即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点到直线距离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六、附录1. 教学课件:包含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计算方法等内容的PPT。
2. 练习题及答案: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练习题及答案。
3. 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课后作业。
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对于这个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如下: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点到直线距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上下功夫,通过生动的讲解、直观的演示和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教案标题: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白板、黑板笔、直尺、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该点到直线的距离。
2.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的定义和点的定义,让学生讨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探究:1.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并解释其中的数学原理。
2.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并在黑板上解答。
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解决一些应用问题,例如:一个飞机从一个点出发,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飞行,如何确定其到达某条直线的距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进行讨论和交流。
拓展:1. 学生通过计算器和数学软件等工具,进一步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例如:给定一个平面上的点和一条直线,如何确定与该点距离最近的直线上的点。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点到直线的距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作业: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巩固学生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寻找更多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并进行反思。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3.3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教学反思
金沙中学沈苓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思维围绕"探究"步步深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这节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自然地想到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推出公式。
对于这个问题,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是:没有说明原因而直接作辅助线,这样做无法展现为什么会想到要构造直角三角形这一最需要学生探索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公式的推导和掌握与之相应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果照本宣科,则不能摆脱在客观上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
事实上,为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起关键作用的是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
因此,我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作辅助线,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构建出在探索结论过程中侧重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系列教学环节,采用将特殊转化到一般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特殊的直观图形的观察、研究,自己发现隐藏其中的直角三角形。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开阔思路,增加见识,激发学习兴趣,并且以变式训练的形式来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
简言之,本节课力求以启迪思维为核心,充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转化思想,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研究数学问题,不仅探索出公式的表达式,还多角度地找到不同证明思路,能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深刻地领悟到蕴涵于公式推导中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点到直线距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点到直线距离”。
一、教材分析“点到直线距离”是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是直线方程的重要应用,也是后续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在教材中,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解析几何基础。
但对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会感到抽象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
(2)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
(2)通过对公式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点到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出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x₀,y₀)和直线l:Ax + By +C = 0,如何求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2、探索新知(1)首先,引导学生从特殊情况入手,当直线 l 与坐标轴垂直时,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容易求出。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案第六届教育研讨会献课说课稿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我将通过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方法、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部分,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册(上),“§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第四节课,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应用.2.地位与作用本节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认识,是从初中平面几何的定性作图,过渡到了高中解析几何的定量计算,其学习平台是学生已掌握了直线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相关知识.对本节的研究,为以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锥曲线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二、目标分析1.学情分析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有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我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较活跃,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及前面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⑴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⑵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⑶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数学思考】⑴ 通过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算法的思想;⑵ 通过自学教材上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⑶ 通过灵活运用公式的过程,提高学生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能力.【解决问题】由探索点()2,0P 到直线0x y -=的距离,推广到探索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220A B +≠的距离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研究方法,并使学生在经历反馈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结合现实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习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点设置为:【重点】⑴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分析;⑵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和算法分析.【难点突破】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由浅入深,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出推导公式的不同算法思路.同时,借助于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逐步深入的课堂练习,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特点,本课采用类比发现式教学模式.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通过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氛围中,认识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数学能力.四、过程设计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环节1 创设情境在教学环节1中,以学生熟知的地质勘探、铁轨宽度、人离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等生活图片的欣赏,以及一个具体实例:当火车在高速行驶时,如果旅客离铁轨中心的距离小于2.5m 的安全距离时,就可能被吸入车轮下而发生危险.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几何要素——“点到直线的距离”,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为教学背景,引入新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式应用那么“应该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学进入环节2. 环节2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首先,由学生回答,初中有关“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Q 点,线段PQ 的长度叫做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旧知,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接着,师生共同探讨如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由于点和直线处在一般位置,所以公式的推导过程含有字母运算,比较抽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补充两个由浅入深的具体问题,为后面推广到一般情况作好铺垫.问题1 如何求点(2,0)P 到直线:0l x y -=的距离?补充的问题1,由于点和直线的位置非常特殊,所以学生容易回答,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多种解法解决本问.方法① 利用定义由于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了两条直线交点的求法等知识,所以容易通过定义,将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转化为点P 、垂足Q 两点之间距离来解决.方法②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图形,学生也能利用面积构造法来解决,这一方法的难点是如何添作辅助线.教学时给予提示:由垂直条件,可以联想到三角形的高或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方法③ 利用三角函数根据定义作出图象后,由于涉及到Rt OPQ ∆和直线倾斜角45 ,学生容易联想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问题.方法④ 利用函数的思想在初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几何特征: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意点,所得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以此为背景,学生可能通过函数的思想来解决.对于问题1,学生可能提供的解法不完全,我要引导学生补充完整.改变点P 和直线l 的位置,引出补充问题2.问题2 如何求点(4,2)P 到直线220x y -+=的距离?组织学生类比问题1,独立思考本问的解决方法.在课堂上只要求学生说明解法思路,而不要求解题过程.(设计意图:为了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学生会面临比较抽象的字母运算.通过补充两个由浅入深的具体问题,使学生能够类比思考,解决当点和直线处在一般位置时,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在解决问题1、2的基础上,将点和直线的位置推广到一般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3.问题3 如何求点P 00(,)x y 到直线0Ax By C ++=(220A B +≠)的距离?方法① 利用定义的推导方法通过前面两个补充问题,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求点到直线距离的经验和方法,学生可能会类比考虑利用定义,将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转化为点P 与垂足Q ,两点之间距离来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思路自然,但运算较繁琐,所以只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说明算法步骤、明确算法框图,而不要求推导过程.尽管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但学生仍然可能忽略0A ≠,这一前提条件,而直接得到与l 垂直直线的斜率为B A.我要加以纠正,并强调对于00A B ==或的特殊情况,可以结合图象直接得出结论,所以在算法中暂不考虑.方法②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的推导方法学生也可能类比补充问题1、2中,添作辅助线的方式,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面积构造法解决问题.对于这种方法,由于教材已经给出了推导过程,所以学生代表可以只说明算法步骤.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由于新教材删减了一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所以旧教材利用三角函数的方法推导公式就显得繁杂,教科书选择的借助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公式的方法,简洁、明了.所以,可以让学生根据算法框图,自学教材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应该提醒学生注意Rt PRS ∆三边边长的求法.方法③ 利用平面向量的推导方法由于在前面直线方程的学习中,教材引入了直线方向向量的概念,并运用了向量的有关知识讨论直线的一些问题.所以我班部分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会提出利用向量知识推导公式,我要给予肯定.尽管这种方法具有一定难度,但根据我班学生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向量有关知识,使学生明确向量数量积的两种表示方式及其几何意义,再结合图象,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得出,利用向量数量积推导公式的算法步骤、算法框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无法表示与直线l 垂直的向量n 的坐标的困难,我给予提示:可以借助于,向量n 与直线l 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来解决.对于这种方法的具体推导过程,要求学生课后,在自学教材55P 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的基础上,作为思考作业完成.这种利用向量的算法,为今后在立体几何中,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奠定了基础.(设计意图: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问题获得知识,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由于点和直线处在一般位置,所以公式的推导中会涉及字母运算,比较抽象.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教学中强调了算法的思想,让学生在明确算法步骤和算法框图的前提下,再进行有效的公式证明和自学阅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00(,)P x y 到直线0Ax By C ++=(其中0A B 、不同时为)的距离在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推导得出公式后,引导学生根据公式的形式特点,记忆公式.同时强调:当00A B ==或时,公式仍然适用,也可以结合图象直接求出结论.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公式计算补充问题1、2,并与前面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前后呼应,使学生体会运用公式计算的简便性.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为了强化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教学进入环节3. 环节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在本环节,我安排了三个典型例题.其中例1是引用教材52P ,由于例题中所给直线的方程已经是一般式,所以学生容易忽略运用公式的前提:首先应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在确定了系数A B 、的值之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这一点对于直线方程中含参数的问题尤为重要.为了强调运用公式的这一前提条件,我在例1中补充设置了⑶、⑷两个小问.例1 求点0(1,2)P -到下列直线的距离:⑴ 2100;x y +-= ⑵ 32;x =⑶ 37;y x =+ ⑷ ()241.33y x -=-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练习,强化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应用.同时,“代入公式计算前,首先应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以便确定系数A B 、的值”是学生在应用公式中,容易忽略的环节.将这一薄弱环节设置在补充例题中,使学生在“错误体验”加深记忆,以期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在解决了例1的基础上,由浅入深,补充了直线方程含有参数的例2,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 例2 ⑴ 已知点()2,3A -到直线1y ax =+a 的值;⑵ 已知点()2,3A -到直线y x a =-+a 的值.由于例2的两个问题中,直线方程所含参数a 都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一个表示直线的斜率,另一个表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所以解出参数a 的值后,在“几何画板”中,以数学实验的形式,通过度量进行操作确认.其中⑴随直线l 的不断变化,学生可观察点A 到直线l 距离d 的度量值、直线斜率a 的度量值的变化趋势.当d =时,可发现此时两条直线的斜率a 的度量值,与计算结果吻合.同时,度量出30ABC ABD ∠=∠= ,说明点A 落在两条直线所成角的角平分线上(如图1);在⑵中,学生可观察点A 到直线l 距离d 的度量值、直线在y轴d =上截距a的变化趋势.当d =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a 的度量值,也与计算结果吻合(如图2).本例既考察了学生对公式的掌握情况,又为下节课对称问题和直线系的研究设下伏笔,并由问题⑵中两平行线间距离为引出教材53P 的例题.(设计意图: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在例1的基础上,增补直线方程含有参数的例2,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在几何画板的软件平台中,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在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后,再回归几何本身的重要性.)例3 求平行线2780x y -+=和2760x y --=的距离.教材上采用了类比化归的思想,将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来解决问题.由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教材选择了一条直线上的特殊点,便于简化计算.学生可能会提出如果在直线上任选一点()00,P x y 能否得到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问题,由此引出了教材54P 的习题15.根据课堂剩余时间,此题作为机动练习.此时,本课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学进入环节4. (设计意图:紧扣教材,让学生体会类比化归的思想方法,同时,为课后作业中推导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设下伏笔.)环节4 课堂总结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加以补充说明. ⑴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中不同的算法思路;⑵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⑶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前提条件.(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本节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巩固知识,明确方法.)课后作业① 在自学教材55P 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后,利用向量的方法证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② 教材547.3P 习题 13、14、16板书设计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㈠ 公式推导过程1.问题1 如何求点(2,0)P 到直线0x y -= 的距离? 2.问题2 如何求点(4,2)P 到直线220x y -+= 的距离? 3.问题3 如何求点P 00(,)x y 到直线0Ax By C ++= 的距离(220A B +≠ )?方法① 利用定义的算法框图方法②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算法框图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运用公式的注意点◆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根据教学经历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我对本课有如下五点反思:1.对于这一节内容,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让学生理解、记忆公式,直接应用而不讲公式的探寻过程,这样的处理不利于我校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二是本课方式,通过强调对公式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利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能力;2.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推导过程,含有比较抽象的字母运算.如果没有整体算法步骤的分析,学生的思路会缺乏连贯性,所以本课重点分析了三种算法思想:利用定义的算法、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利用平面向量的算法.让学生在明了算法步骤的前提下,再进行有效的公式推导和自学阅读;3.向量是一种重要的运算工具,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涉及了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实际上,在以后立体几何的学习中,还将利用这种算法思路得到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又由于这种方法在思维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分层要求: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教材所给的推导方法,并能够应用公式,较高要求是能够利用向量的方法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4.现代数学认为“几何是可视逻辑”,所以我重视在补充的例题中,突出几何直观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5.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体验”将会有助于加深记忆,所以我重视在学生应用公式中容易忽略的环节,并在补充的例题中给予了设置,以期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在例题中呈现了从一点向已知直线所画的一条垂直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在这几条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最短,这就是垂直线段的性质。
为了让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这个性质,我先让学生从直线外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然后擦去点外的线,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到垂足之间是一条垂线段。
接着出示学习单,让学生自主探究:
1.测量:测量A点到已知直线各线段长度(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比一比哪条最短。
2.先画后测:你可以仿照图中再画几条A点到已知直线的不垂直的线段,比一比,第1题的结论是否不变?
3.思考: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A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图中的哪条线段?其他线段是不是,为什么?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量得垂线段是最短的这个性质。
教材是这样揭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得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到直线的距离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但这句话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距离是一个长度,是点到直线垂直线段的长度,其他不垂直的线段的长度不是它的距离。
对于练习题的安排,我先巩固学生对距离的理解,通过第1题的练习,学生明白,要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必须先画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再测量它的长度。
第2题的练习,让学生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并测量出这些线段的长度,发现它们的长度相等,得出这样的结论:平行线间的垂线段都相等。
接着,介绍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知识在生活中应用。
我出示过马路的多条线段图,让学生找出最短的一条。
学生比较轻松的解决了。
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联的。
然后从生活中再找一些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学习单的内容较多,学生自主学习花费的时间较多。
2.学生对学习单的理解有误,有的没有测量线段的长度而是测量角的大小。
说
明他还没有养成仔细阅读学习单要求的习惯。
3.集体交流的时候,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表达所想的
内容。
在“学程导航”的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