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医大中医诊断学重点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122.63 KB
- 文档页数:9
望诊指医生对病人神、色、形态、五官、舌象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痫病突然昏倒,口叶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痿瘤颈前颌下喉结处结块肿大,或一侧或两侧,或大或小,随吞咽移动。
多由肝气郁结,气结痰凝所致,或与地方水土有关瘪癖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
多山肺肾阴虚,虚火灼津为痰,或感受风热时毒,气血壅滞,结于颈项所致失神神气衰败之象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吋好转的假象斑形如锦纹,点大成片,散见于皮肤下,模Z不碍手,压Z不退色,色红或紫黯。
多因邪热亢盛,内迫营血而发,或气虚不摄,血溢肌肤所致。
疹形小如粟粒,高出肌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色红或淡红。
疹有麻疹,风疹,隐疹等不同。
多因外感风邪,或麻毒时邪所致痰色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为寒痰痰色黄而粘稠为热痰痰色白,清稀而多泡沫为风痰痰色白,滑,量多而易咳者为湿痰痰少而黏,难咳出者为燥痰昂塞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员流黄涕或浊涕,为外感风热咽喉红肿疼痛者为喉痹,属外感风热或肺胃有热乳蛾:咽喉一或两侧喉核红肿疼痛,状如乳突甚则溃烂出现黄色脓样膜状物或脓点,刮Z易去闻诊是通过听声咅和嗅气味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金实不鸣新病咅哑或失咅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金破不鸣久病音嘶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多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郑声神志不淸,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请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
呃逆指胃气上逆,从咽喉发出的不由自主的冲击声,为声短而频,呃呃作响的症状,古称“啰” 暧气指胃中气体上岀咽喉,所发出的一•种声长而缓的症状,古称“噫”自汗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常见于气虚,阳虚证。
因气虚或阳虚,肌表失固,津液外泄所致盗汗指不因外界环境囚素的影响,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多见于阴虚证泄泻:指便次增多,便质稀薄,甚至粪如水样者五更泄:黎明前腹痛泄泻,泻后痛减,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多见于脾冃虚寒,或肾阳虚衰里急后重:指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癮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癮,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浮取:轻指力触及皮肤者为举沉取:重指力按在肌肉与筋骨之间者为按中取:手指用力适中,按至肌肉者寻:指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前后推寻,以寻找脉动最明显的特征单按:仅一指用力,重点辨某部脉斜飞脉: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反关脉:脉出现在寸口背部真脏脉:指存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的纲领常色特征:明润含蓄黄种人正常人的面色为黄红隐隐,明润含蒂病色特征:晦暗显需五色主病1青色:山经脉瘀滞、血行不畅而致。
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绪论【学习要点】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木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木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小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明确小医诊断学发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儿部?作者是谁?第一章问诊【学习要点】一、问寒热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來。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邙H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來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辨别。
2、局部汗岀(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皖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七、问饮食与口味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渴不多饮的形成机理及临床意义。
2、食饮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八、问二便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小便异常(乐次、尿量、排乐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九、问经带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专业知识点总结一、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中医诊断学是指利用中医理论和方法,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等手段,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区分和诊断的学科。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病因诊断、病机诊断、病位诊断和病证诊断等内容。
2.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和辨证论治等内容。
其中,中医的整体观念是中医诊断学的根本,包括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
二、中医诊断的原则1.辩证分型的原则中医诊断的原则是辨证论治,辨证分型是首要的诊断步骤。
辩证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和眼底等进行综合分析,把患者的病证分类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气血津液证等种类,以便进一步明确病候特点。
2.四诊合参的原则中医诊断的原则是四诊合参,四诊是指望、闻、问、切,要全面准确地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望色、望舌、望脉、望形态、望精神等望诊资料,通过听声、听气味等闻诊资料,通过询问病史、病情等问诊资料,通过切脉、切腰胁、切部位等切诊资料,全面地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分析评估患者的病证特点。
3.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诊断的原则是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及四诊资料,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和方剂,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理念,综合运用治则、药食、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三、中医诊断的方法1.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形、胸腹、面色、目睛、舌苔等外部特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望诊的主要内容包括望色、望舌、望眼睛、望鼻、望声音等。
2.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腹音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闻诊的主要内容包括闻声、闻味、闻气味等。
3.问诊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病情、生活、饮食等方面的信息,获取患者的诊断资料。
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询问病史、病情、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睡眠情况等。
不得不看的中医诊断学重点总结
距离医师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中公医考网小编根据考试大纲,为大家整理了中医诊断学的考试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相信大家诊断学的内容就十拿九稳啦!大家一定要跟着小编的步伐一起备战2017年医师笔试考试,快来学习起来吧,错过了岂不是辜负了小编的一番心意。
一、中医诊断学概述主要内容:
四诊:望、闻、问、切诊;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常见疾病诊断及证侯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二中医四诊
望诊
问诊
切脉:并脉与主病
三、中医辨证
八纲辨证
(一)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
一般地说,病在皮毛、肌腠,部位浅在者属表证,病在脏腑、血脉、骨髓,部位深在者属里证。
(二)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三)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四)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
脏腑辩证
气血津液辩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绪论【学习要点】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明确中医诊断学发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几部作者是谁第一章问诊【学习要点】一、问寒热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辨别。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七、问饮食与口味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渴不多饮的形成机理及临床意义。
2、食饮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八、问二便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九、问经带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重点考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脏腑辨证心血虚心阴虚心气摘要:1.中医诊断学概述2.脏腑辨证的重要性3.心血虚与心阴虚的临床表现及区别4.心气虚的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5.心得与总结正文: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诊断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脏腑辨证作为一种基本的诊断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对中医诊断学中的重点考点进行总结,以期为大家在学习和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对脏腑功能的分析,判断病因、病机和病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在脏腑辨证中,心血虚、心阴虚和心气虚是心脏疾病的三种常见类型,了解它们的临床表现及区别,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虚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质淡嫩、脉细无力等。
心阴虚则见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质红绛、脉细数等。
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点在于都有心悸、失眠等症状,但心血虚以阳气不足为主,表现为面色苍白、舌质淡嫩、脉细无力;而心阴虚以阴液亏损为主,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质红绛、脉细数。
心气虚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面色咣白、舌质淡、脉弱。
心气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补益心气,方剂可选用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适当选用中成药、针灸、拔罐等治疗手段。
在学习脏腑辨证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各种证候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
此外,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基本功,如脉诊、舌诊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掌握脏腑辨证是关键。
通过对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等病证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重点章节总结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和基础。
它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和问诊等方法,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因,从而确定病人的病证。
以下是中医诊断学的重点章节总结。
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辨证论治、病因病机、病因分类等。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它强调从整体上观察病人的病情,辩证分型,并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病因病机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病因与病机之间的关系。
病因分类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它将疾病按病因不同分为外感病、内伤病、中毒病、杂病等。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目色等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语音、呼吸声、咳嗽声等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问诊是通过与病人交谈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这些方法相互补充,综合运用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三、中医诊断学的常见病症中医诊断学的常见病症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痛、头痛等。
感冒是由外邪侵袭而引起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发热、流鼻涕、咳嗽等。
咳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等。
发热是由于机体受到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
腹痛是腹部出现疼痛的症状,其病因多种多样,中医诊断学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因,可以确定病人的病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中医诊断学的疾病辨析中医诊断学的疾病辨析包括内科疾病辨析、外科疾病辨析、妇科疾病辨析等。
内科疾病辨析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和问诊等方法,辨析病人的病证,从而确定病因和病机。
外科疾病辨析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伤部位、疼痛程度、红肿情况等方法,辨析病人的病证,从而确定病因和病机。
妇科疾病辨析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月经情况、白带情况、腹痛情况等方法,辨析病人的病证,从而确定病因和病机。
中医诊断学重点_2中医诊断学重点《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1)司外揣内: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
通过诊查其反应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2)见微知著: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
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3)知常达变:常指正常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
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细目一:望神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2.神的分类及判断:意义:1) 得神: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2) 少神:正气不足,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
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病人3) 失神: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功能活动衰弱。
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4) 假神:丈夫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降离决,属病危。
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征兆。
故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3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1) 焦虑不安: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能独处的症状。
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常见于卑惵、脏燥等病人2) 狂躁不安:患者毫无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乱语、少寐多梦,甚者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症状。
多有痰火扰乱心神所致,多见于狂病3) 淡漠痴呆: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的症状。
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常见于癫病、痴呆等4) 猝然昏倒:病人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移后苏醒,醒后如常的症状。
多有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蒙蔽心窍所致,属痫病细目二:望面色4常色的概念和特点1常色:正常人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所谓有神气即光明润泽;所谓有胃气即为隐约微黄,含蓄不露。
诊断学基础重点总结诊断学基础重点总结1.主诉的概念及注意事项主诉是迫使患者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记录主诉时,应包括患者感觉最痛苦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或体征)的性质和持续时间。
若主诉包括几个症状,应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通常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力求简明扼要,主诉要有显著地意向性,确切的主诉常可提供对某系统疾病的诊断线索。
尽可能用患者自己的言辞,不用医师的诊断用语。
2.现病史概念及包括内容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
包括现在所患疾病的最初症状、自开始到就诊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1)起病情况及患病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和加速的因素3)病因和诱因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3.问诊项目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及生育史、家族史4.正常叩诊音的种类及其出现的部位清音: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和致密度正常浊音: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如叩击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心脏或肝脏的部分)。
病理状态下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所表现的叩诊音也为浊音。
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病理则见于肺空洞、气胸或气腹等过清音:提示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常见于肺气肿实音:生理见于叩击不含气的实质器官,如心脏、肝脏,病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5.测量体温的方法及其正常值●口腔(36.3°~37.2°)水银柱甩到35°以下,水银端置于舌下,紧闭口唇,不用口腔呼吸(以免冷空气入口腔,影响口腔体温),测量五分钟后读数。
●肛门(36.5°~37.7°)患者取侧卧位,水银柱甩至35°以下,水银端放在患者腋窝深处,肛表水银端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肛门的一半为止,放置5分钟后读数。
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辨别八纲、辨别病因、辨别病机三个方面。
辨别八纲是指通过辨别病人的寒热、表里、虚实、动静四个方面来确定疾病的性质。
辨别病因是通过辨别病人的外感、内伤、情志、饮食、劳倦五个方面来确定疾病的原因。
辨别病机是指通过辨别病人的气血津液、脏腑组织器官、经络气血、阴阳五个方面来确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医诊断学还包括四诊合参的基本理论。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合参是指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中医病的诊断方法:-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咳嗽声等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
-问诊:问诊是通过与病人的交谈来了解患者的病情、症状、病史等信息,从而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
-切诊:切诊是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来推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机。
3.中医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外感病的诊断:外感病主要表现为寒热、恶寒、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特点、舌质、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
-内伤病的诊断:内伤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虚弱、疲乏、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症状。
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体检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情志病的诊断:情志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烦躁、睡眠不宁等症状。
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饮食病的诊断:饮食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口苦等症状。
诊断时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进食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4.中医诊断学的误区:-忽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病史:中医诊断学重视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病史,忽视这些信息可能导致误诊。
-盲目追求望闻问切:中医诊断学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不能过分依赖其中一种诊断方法。
-缺乏科学依据:中医诊断学需要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总结,不能凭空臆测。
以上是中医诊断学的复习要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精选《中医诊断学》重点笔记.doc文档介绍:二、诊断学原则1。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2。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3。
四诊合参,从病辨证四诊:也叫诊法,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
望诊,是对患者全身或局部进行有目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以辨别患者内在的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的询问以了解病情及有关情况。
切诊,是诊察患者的脉候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体外一切变化的情况。
根据以上四诊合参的原则,不能以一诊代四诊,同时症状、体征与病史的收集,一定要审察准确,不能草率从事。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张景岳称为“阴阳”、“六变”。
四诊所得的一切资料,须用八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是分别邪正的盛衰;而阴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它从总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别疾病属阴属阳,为治疗指明总的方向。
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
各种辨证既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有相互联系,并且都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诊断与病案:诊断分常见疾病诊断和征候诊断两个方面。
疾病诊断简称诊病。
就是对患者所患疾病以高度概括,并给以恰当的病名。
征候诊断即辨证,是对所患疾病某一阶段中证候的判断。
病案,古称“诊籍,又叫医案,是临床的写实。
它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治疗经过与结果等,都如实地记录下来,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病案分析统计,经验总结,医院管理等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因此,临床各科都应有完整病历、病案记录。
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一、整体望诊整体望诊是通过观察全身的神、色、形、态变化来了解疾病情况。
(-)望神1.得神2.失神3.假神4.神气不足5.神志异常(二)望色1.常色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
(1)主色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1.中医四诊法: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也被称为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观特征来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呼吸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来诊断疾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诊断疾病。
2.脉诊: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脉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情况。
根据脉搏的弦、滑、涩、散、数、微等特点,可以判定病症的轻重、病因的归属等信息。
3.舌诊:中医诊断中,舌诊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人体内脏的功能状况可以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质地等来判断。
例如,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消化不良,舌苔少津可能表示阴虚等。
4.望诊: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舌象等外观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
例如,面赤可能表示热病,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虚等。
5.问诊:中医的问诊过程中,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从而了解疾病的起因和发展。
问诊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
6.切诊:中医的切诊是指通过对脉搏的触摸来判断人体各脏腑功能的状况。
例如,肝脉代表肝的健康状况,脾脉代表脾的功能状况等。
7.病因学:中医诊断学中,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的学科。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包括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凉伤阳、病毒感染等。
8.病机学:中医诊断学中,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展过程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它包括了病机关系、病机转变、病机对证候等方面的内容。
9.辨证施治:中医诊断学中,辨证施治是根据疾病的证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是以辨证施治为特点的医学,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辨证的方法包含辨证分型、辨证论治等。
总之,中医诊断学包含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脉诊、舌诊、望诊、问诊、切诊等手段,通过观察、听诊、嗅闻、问询等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学考试重点内容绪论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诊法、辨证、诊断综合应用、病历书写。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的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一)、思外揣内;(二)、见微知著;(三)、以常衡变;(四)、因发知受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一)、整体审察;(二)、四诊合参;(三)、病证结合;(四)、动静统一四、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第一章望诊一、神的概念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即“神气”,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神志”,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二、望神的主要内容望神的重点:(一)、两目;(二)、面色;(三)、神情;(四)、体态神气的判断:一般将神的表现概括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五类。
(1)、得神:又称“有神”,其表现为神志清楚,语清目明,面色红润,体态灵活。
说明精气充盛,身体健康;若病而有神,则表明脏腑功能未衰,正气未伤,预后良好。
(2)、少神:又称“神气不足”,其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健忘,目光乏神,面色淡白,肌肉松弛,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多因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退,多见于轻病或疾病恢复期。
(3)、失神:又称“无神”,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模糊,面色晦暗,表情淡漠,肌肉瘦削,动作失灵,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呼吸异常,气息微弱。
提示人精气大伤,脏腑功能严重受损,机能衰竭,预收不良。
可见于久病虚衰或邪实神乱的重病患者。
4)、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衰竭,突然出现神气暂时好转的“假象”。
古人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表现:(1)、本已神识不清,却突然精神好转,语言不休,想见亲人;(2)、本已目光晦暗,却突然目似有光而浮露;(3)、本已面色晦暗枯槁,却突然颧红如妆;(4)、本已久病卧床不起,却忽思下床活动;(5)、本已毫无食欲或久不能食,却突然食欲大增或主动索食。
《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总结
【中医诊断学】
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1、诊断:即诊断学概念,是指通过收集病人的诊断资料,运用中医学理论、技术诊断其疾病的过程。
2、诊断原则:即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原则,是指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着重掌握时空环境及脏腑功能失调的变化,运用综合的技术收集、分析和诊断疾病的一个系统。
二、中医诊断的具体内容
1、言语诊断:是指从言谈的方式上收集患者就医的原因,全面体会患者的身心状况,收集信息。
2、头部诊断:是指从患者头部体表状态,观察其病史和症状变化情况,收集信息,可以反映脏腑功能失调。
3、脉象诊断:是指从患者每天的脉象变化情况出发,收集患者脉象变化,判断患者状态,判断患者脏腑功能失调的程度。
4、体征诊断:是指从患者的身体表型出发,观察患者身体的大型状态,收集患者脏腑功能失调的信息,判断患者的病情。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要求
1、综合性:即辨证论治的思想,是指综合多种诊断资料,运用综合诊断手段,在诊断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程序。
一.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诊病、辨证、诊断综合运用、病历书写。
2..认清几个概念:1.症(症状、体征)2.证(证候、证型)3.病4.辨证3. 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2)见微知着(3)以常衡变4.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2)诊法合参(3)病证结合5. 西汉·淳于意: 创立“诊籍”,作为诊断的原始资料6. 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脉法。
7. 元·敖氏着《点点金》及《金镜录》为论舌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敖氏伤寒金镜录》为现存最早舌诊专著8. 清·汪宏《望诊遵经》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着9.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二十七脉.10.近代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二.问诊1.恶寒:无风自冷,得温不解。
(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表失煦)2.畏寒:自觉怕冷,体温偏低,得温可缓。
(阳气内虚,机体失煦)3.恶寒发热:(1)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2) 恶寒轻,发热重-表热证(3) 发热轻,恶风-伤风表证4.但热不寒中,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加重):(1)日晡(申时,午后3~5时)潮热-腹胀便秘,阳明腑实(2)湿温潮热-身热不扬,湿温热伏(3)阴虚潮热-骨蒸颧红,阴虚阳亢(4)身热夜甚-斑疹舌绛,热入营血5.但热不寒中,微热(轻度发热,T 37°~38°之间)(1)阴虚内热(病程长,午夜发作)-长期低热,五心烦热(2)气虚发热(持续,劳累加重)-烦劳则甚,中气下陷(3)气郁发热(时发时止,情志不畅)-情志不舒,气郁而化火(4)血虚发热-面白,舌淡(5)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湿温粘滞6.寒热往来(1)少阳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2)疟疾病:寒热往来,大汗,发有定时。
7.问汗: (1)自汗-阳虚、气虚、表卫不固(2)盗汗-阴虚内热(3)战汗-正邪相争邪盛正衰-身热脉躁,正盛邪衰-身凉脉静(4)绝汗: 亡阳-汗清稀、冷、味淡,亡阴-汗粘手、热、味咸8.问疼痛: 1 胀痛:气滞疼痛2 刺痛:瘀血疼痛3 冷痛:寒证疼痛4 灼痛:热证疼痛5 重痛:湿邪困阻所致,亦可见于肝阳上亢,气血上壅之时。
中医诊断学背诵知识点总结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知识点1.四诊法: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
望是指辨别病人面色、舌脉、气色等;闻是指辩别病人呼吸声、咳嗽声等;问是指询问病人疾病的病因、起病等症状;切是指按摩病人经络是否通畅、按摩经脉等。
2.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面色、舌脉、气色等来判断疾病的症状。
3.闻诊:闻诊是指通过听病人呼吸声、咳嗽声等来判断疾病的症状。
4.问诊: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疾病的病因、起病等症状来判断疾病的症状。
5.切诊:切诊是指通过按摩病人经络是否通畅、按摩经脉等来判断疾病的症状。
6.望闻问切的综合诊断: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学中的综合诊断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因等。
7.疾病分类:中医诊断分类主要分为六经疾病、外感病证、内伤病证、杂病证、虚实证、表里证等。
8.六经疾病:六经疾病是指根据中医六经学说,将疾病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个方面。
9.外感病证:外感病证是指外界邪气入侵体内所致的疾病,主要是风、寒、暑、湿等病证。
10.内伤病证:内伤病证是指由于内在因素如情志、饮食等所致的疾病,主要是气滞、气逆、气陷、气短、气郁等病证。
11.杂病证:杂病证是指由内外因素所致的杂病,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12.虚实证:虚实证是指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因等,根据病证的虚实程度划分为虚证和实证。
13.表里证:表里证是指疾病的病位,根据表证和里证的不同划分为表证和里证。
14.病位、病性、病因:中医诊断学中的三大诊断要素,是判断疾病的关键。
病位是指患病的部位;病性是指患者的病情;病因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
15.病位、病性、病因的判断: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因主要依靠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表现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位等。
二、中医诊断学的要点1.望诊要点:望诊要点主要包括面色、舌脉、气色等。
面色主要是观察病人的面色是否苍白、发绀等;舌脉主要是观察病人舌头的舌质、舌苔、舌体等;气色主要是观察病人的气息是否和缓等。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背诵
1. 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包括辨证施治的原则、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
2. 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包括辨证的基本方法、辨证的程序与要求等。
3. 四诊合参:包括望、闻、问、切四个诊断方法,通过观察病人外部表现、听闻其言、询问其病情、切诊其脉象等,全面了解病情,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4. 病机辨证:指根据中医病机学理论,辨析病机,即病因、病位、病理的综合作用,从而进行辨证施治。
5. 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目、唇、舌质等外部表现,来了解病情,判断其虚实、寒热、湿燥、血瘀等病机特点。
6. 闻诊:通过听取病人的声音、呼吸、警觉程度等表现,来了解病情,判断其呼吸音、呼吸节律、声音的状况等。
7. 问诊:通过询问病人的主诉、伴随症状、发病过程等,了解病情,判断其病机特点。
8. 切诊: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了解病情,判断其脉象的阴阳、浮沉、代谢等特点,从而得出是否有病以及病机。
9. 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辨证,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按摩、刮痧、拔罐等,以恢复人体内外平衡,促进健康。
以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点知识背诵,建议学习者结合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深入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概念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2.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3.失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4.假神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5.常色的概念和特点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6.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恶色-枯槁、晦暗、暴露,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青如草兹、赤如pei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五色主病①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②赤色主热证,戴阳证③黄色主虚证、湿证④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⑤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瘀血7.五官与脏腑病机的主要关系望目五轮学说:心──内外眦的血络──血轮肝──黑睛──风轮肺──白睛──气轮脾──眼胞──肉轮肾──瞳仁──水轮8.瘿瘤、瘰疬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长大,可随吞咽移动。
中医诊断学重点整理一、望诊:1.主色:是人体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
也称为正色或本色;客色:是指随生活环境以及劳作等因素而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
2.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寒湿郁阻,气血不荣所致;阳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者,是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所致。
3.解颅:囟门迟闭,骨缝不合,多为肾气不足;囟陷:囟门下陷者,多属虚证,见于先天不足,发育不良,或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寒等;囟填:囟门高突,多属实热证,因外感时邪,火毒上攻所致。
4.五轮:瞳仁属肾,称水轮;黑睛属肝,称风轮;白睛属肺,称气轮;目眦的血络属心,称血轮;眼睑属脾,称肉轮。
5.望神的分类:(1)得神:即神气充足的表现;(2)少神:即神气不足的表现;(3)失神:是神气衰败之象;(4)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5)神志错乱:是精神意识失常的表现。
6.咽喉的病变:(1)咽喉红肿疼痛,为外感风热或肺胃有热;(2)咽红干而痛,是热伤肺津;(3)红肿溃烂,为热毒深极;(4)咽部嫩红,肿痛不甚,是水亏火灼;(5)咽喉一侧或两侧突起肿块,状如乳突,称为“乳蛾”,是邪壅气血;(6)红赤溃烂,为热毒蕴结;(7)溃烂出现黄色脓样膜状物或脓点,刮之易去,属“烂乳蛾”或“烂喉痧”,是热毒壅盛,热灼肉腐,搏结成脓所致;(8)喉部有灰白色膜点,擦之不去,重擦出血,随即复生者,是“白喉”,为疫疠毒邪蕴积肺胃,上蒸咽喉所致,极易传染,须隔离治疗。
7.面色五色各主何病?(1)青色主惊风,寒证、痛证、淤血,为气血不通,经脉淤阻所致;(2)赤色主热证,为血液充盈于脉络所致,分有实热证(满脸通红)和虚热证(两颧潮红,午后尤甚),即“戴阳证”;(3)黄色主虚证、湿证,与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或脾虚湿蕴有关;(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为气血不荣,脉络空虚所致;(5)黑色主肾虚、寒证、淤血和水饮,是阳虚寒盛,气血凝滞或水因停留所致。
8.腐腻苔:(1)腐苔:舌面覆盖一层苔垢,苔质疏松,颗粒较大、松软,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去,主食积、痰饮,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泛,聚集于舌面而成;(2)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如油腻覆盖舌面,刮之难去者,多见于湿浊、痰饮等浊邪阻滞,胃气不降的病症,因湿浊内阻,阳气被遏,执着停积舌面而成。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概念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2.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3.失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4.假神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5.常色的概念和特点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6.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恶色-枯槁、晦暗、暴露,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气不至”,预后较差青如草兹、赤如pei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炲五色主病①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②赤色主热证,戴阳证③黄色主虚证、湿证④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⑤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瘀血7.五官与脏腑病机的主要关系望目五轮学说:心──内外眦的血络──血轮肝──黑睛──风轮肺──白睛──气轮脾──眼胞──肉轮肾──瞳仁──水轮8.瘿瘤、瘰疬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长大,可随吞咽移动。
一.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诊病、辨证、诊断综合运用、病历书写。
2..认清几个概念: 1.症(症状、体征) 2.证(证候、证型)3.病4.辨证3. 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 : (1)司外揣内(2)见微知着(3)以常衡变4.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2)诊法合参 (3)病证结合5. 西汉·淳于意: 创立“诊籍”,作为诊断的原始资料6. 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脉法。
7. 元·敖氏着《点点金》及《金镜录》为论舌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敖氏伤寒金镜录》为现存最早舌诊专著8. 清·汪宏《望诊遵经》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着9.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二十七脉.10.近代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二.问诊1.恶寒:无风自冷,得温不解。
(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表失煦)2.畏寒:自觉怕冷,体温偏低,得温可缓。
(阳气内虚,机体失煦)3.恶寒发热:(1)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2) 恶寒轻,发热重-表热证(3) 发热轻,恶风-伤风表证4.但热不寒中,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加重):(1)日晡(申时,午后3~5时)潮热-腹胀便秘,阳明腑实(2)湿温潮热-身热不扬,湿温热伏(3)阴虚潮热-骨蒸颧红,阴虚阳亢(4)身热夜甚-斑疹舌绛,热入营血5.但热不寒中,微热(轻度发热, T 37°~38°之间)(1)阴虚内热(病程长,午夜发作)-长期低热,五心烦热(2)气虚发热(持续,劳累加重)-烦劳则甚,中气下陷(3)气郁发热(时发时止,情志不畅)-情志不舒,气郁而化火(4)血虚发热-面白,舌淡(5)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湿温粘滞6.寒热往来(1)少阳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2)疟疾病:寒热往来,大汗,发有定时。
7.问汗: (1)自汗-阳虚、气虚、表卫不固(2)盗汗-阴虚内热(3)战汗-正邪相争邪盛正衰-身热脉躁,正盛邪衰-身凉脉静(4)绝汗: 亡阳-汗清稀、冷、味淡,亡阴-汗粘手、热、味咸8.问疼痛: 1 胀痛:气滞疼痛2 刺痛:瘀血疼痛3 冷痛:寒证疼痛4 灼痛:热证疼痛5 重痛:湿邪困阻所致,亦可见于肝阳上亢,气血上壅之时。
6 酸痛:痛而有酸软,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腰膝酸痛多属肾虚。
7 绞痛:实证疼痛的特点之一8 空痛:虚证疼痛的特点之一9 隐痛:痛势较缓,尚可忍耐,绵绵不休,是虚证疼痛的特点10 窜痛:气滞11 固定痛: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也见于着痹12 掣痛:抽掣牵引疼痛。
又称引痛、彻痛,多因经脉失养或经脉阻滞所致,既可见于实证,也可见于虚证。
9.问头痛:(1)巅顶头痛,痛连目系为厥阴经头痛(藁本)(2)后脑头痛连项为太阳经头痛(羌活、葛根)(3)两侧头痛,痛连太阳穴者属少阳经头痛(柴胡)(4)前额头痛,痛连眉棱骨者属阳明经头痛(白芷)(5)头痛连齿者属少阴经头痛(细辛)10.失眠机理: 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
失眠临床表现:A.不易入睡-心肾不交(阴虚火旺)B.睡后易醒⑴时睡时醒-心脾两虚(营血不足)⑵时易惊醒-心胆气虚,胆郁痰扰C.彻夜不眠-食滞内停(胃不和则卧不安)11.渴不欲饮:(1)渴喜热饮-痰饮内停(2)渴不多饮-湿热或热入营血(3)饮入即吐-水饮停胃(4)但欲漱口不欲咽-瘀血(5)咽干口燥-伤燥或阴虚12.消谷善饥:即病人食欲过于亢盛,进食量多,食后不久即感饥饿,反见形体消瘦,又称“多食易饥”。
临床常见有以下2种:⑴胃火亢盛:多食易饥,多饮多尿,形体消瘦,兼见口渴心烦,舌红苔黄,口臭便秘。
多见于消渴,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⑵胃强脾弱:多食易饥,兼见腹胀、大便溏泻等。
胃强则腐熟功能亢进,而多食易饥,脾弱则运化无力而腹胀、大便溏泻。
13.饥不欲食:即病人虽感饥饿,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多见于胃阴不足。
症见饥不欲食,胃中嘈杂,有灼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胃阴不足,虚热内扰14. 问大便(1)完谷不化:大便中经常含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称为完谷不化。
多见于脾胃虚寒,或肾虚命门火衰所致的泄泻。
(2)溏结不调:即大便时干时稀,多因肝郁脾虚,肝脾不调而致;若大便先干后稀,多属脾胃虚弱。
(3)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称为里急后重。
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
15.问小便(1)余沥不尽:指小便后点滴不尽,又称尿后余沥。
多因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常见于老年或久病体衰者。
(2)癃闭 :虚证-肾阳不足,气化无力。
实证-湿热、瘀血、结石三.望诊1.得神、少神、失神、假神鉴别观察项目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志语言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精神不振,懒言表情淡漠,语言错乱,或神昏谵语突然神识清醒,言语不休,想见亲人两目精彩乏神晦暗突然目光转亮,浮光外露呼吸平稳少气气微或喘促面色形体面色荣润,肌肉不削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肌肉松软面色无华,形体羸瘦面色无华,两颧泛红如妆动作反应动作自如,反应灵敏动作迟缓动作艰难,反应迟钝饮食饮食正常饮食减少饮食减少突然食饮增进2.神乱鉴别表(1)焦虑恐惧: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居。
卑惵、脏躁。
心胆气虚,心神失养。
虚证。
(2)狂躁不安: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
狂病、外感热病。
痰火扰心。
阳证。
(3)淡漠痴呆: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
癫病、痴呆。
痰蒙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
阴证。
(4)卒然昏倒: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
痫病。
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
风证。
3.常色生理变异:(1)主色-因遗传或地理等因素导致的,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差异。
(2)客色-因季节气候等因素导致的面色差异。
4.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久病晦暗,突然红光—虚阳外越,下真寒上假热,虚寒证)5.白色-主虚、寒、夺气、夺血。
晄白—面白而虚浮、光亮(阳虚水泛)6.黄色-主脾虚气血不足、水湿。
(1)萎黄:淡黄无光—脾胃气虚、气血不足(2)黄胖:黄而虚浮—脾虚水湿(3)黄疸:面目身俱黄。
阳黄—黄而鲜明如橘色(湿热)。
阴黄—晦暗如烟熏(寒湿)。
7.青色-寒证痛证气滞血瘀惊风8.黑色-肾虚寒证水饮瘀血痛证(1) 肾阳虚(水饮内停,阴寒内盛,寒凝血瘀) : 淡黑或黧黑(黑暗而无光)(2) 肾阴虚(虚火灼精):黑而干焦(3) 眼眶周围发黑:肾虚(多为阳虚),水湿泛滥,寒湿带下(4) 肌肤甲错:只皮肤干枯燥,状若鱼鳞的症状。
多属血瘀日久,肌肤失养所致。
9.望头颅(1)囟填:即囟门突起。
在小儿哭泣时囟门暂时突起为正常。
实证。
温病火邪上攻;脑髓有病;颅内水液停聚。
(2)囟陷:即囟门凹陷。
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
虚证。
吐泻伤津,气血不足;或先天精气亏虚,脑髓失充。
(3)解颅:即囟门迟闭。
虚证。
先天肾气不足,或脾胃虚弱、营养不良,后天失养导致颅骨发育不良引起,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头、项、手足、肌肉、口软;“五迟”——立、行、发、齿、语迟10.望面部(1)面肿:阳水:起病急,面、睑先肿,且肿甚,皮色光亮,多实证。
(外感风邪,肺失宣降)阴水:起病缓,下肢先肿,波及头面,多虚证(脾肾阳虚,水湿泛滥)(2)腮肿:A.痄腮: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或压痛。
外感温毒,属传染病B.发颐: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易于化脓,按之较硬。
阳明热毒上攻,无传染性11.五轮学说: 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晶属肝,称为风轮;两ㄘ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12.耳之色泽:正常人耳廓色泽红润,是气血充足的表现。
(病理参考P50)耳之形态:正常人耳廓厚大,是肾气充足的表现。
(病理参考P50)13.牙龈色泽:正常人牙龈淡红而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
(病理参考P52)14.望咽喉(1)色泽:正常的咽喉,色泽淡红润滑,不肿不痛,呼吸、发声、吞咽皆通畅无阻。
(2)形态:A.红肿: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高起,甚则溃烂或有黄白色脓点,脓汁易拭去,此为乳蛾,多因肺胃热毒壅盛所致。
B.成脓:C.溃烂:D.伪膜:咽部溃烂处上覆黄白色或灰白色膜,称为伪膜(或假膜)。
15望皮肤(1)斑:色红或紫,呈点状或片状,平摊于皮肤下,压之不褪色,摸之不碍手,称为“斑”。
(2)疹:色红而高起,疹形如粟粒,压之褪色,摸之碍手,称为“疹”。
16.痈、疽、疖、疔等鉴别老师未提,自行参考。
17.望小儿指纹—色偏红:外感表证、寒证四.闻诊1.语声嘶哑者,称为音哑;语而无声者,称为失音,或称瘖(喑)。
2.A.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即所谓“金实不鸣”。
B.金破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常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即所谓“金破不鸣”。
3.A.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
B.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C.夺气: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的症状。
是宗气大虚之象。
4.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 ,多因风邪与痰热博结所致,常见于小儿。
5.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6.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多属脾胃阳虚,腐熟无能,胃气不降所致。
水逆:口干欲饮,饮后则呕,为水逆。
多属饮邪停胃,胃气上逆所致。
7.病室气味的常见病证:(1)臭气触人——瘟疫病(2)病室血腥味——失血病(3)病室腐臭气——溃腐疮疡(脱疽)(4)病室尸臭——脏腑衰败(5)病室尿臊气——水肿晚期(尿毒症)(6)病室有烂苹果气味——消渴病五.按诊症瘕积聚:症瘕和积聚都是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症。
病变在中焦为积聚,病变在下焦及妇科疾患为症瘕。
症和积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脏,属血分;瘕和聚是无形的,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腑,属气分。
症瘕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致使肝脾受伤,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聚而成。
而正气不足,更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舌诊(整章都是重点)~1.舌面脏腑部位分属图:2.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3.舌质:(1)红舌:【舌象特征】较正常舌色红,呈鲜红色者,舌红有时只局限于舌尖、舌两边或舌边尖部。
【临床意义】主热证(实热或阴虚)。
舌色愈红,热势愈甚。
主热证舌热苔黄燥→实热证舌红少苔或无苔→虚热证(2)绛舌:【舌象特征】较红舌更深,或略带暗红色,称绛舌。
绛舌为红舌进一步发展所致。
【临床意义】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1.若舌绛有苔(黄苔或焦黑苔),多属外感热病热甚期热入营血,或内伤杂病脏腑内热炽盛,属实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