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6
六盘水市旅游发展规划十二五六盘水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六盘水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宁波远景规划研究所二○一一年九月总则规划意义:根据《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着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质量,推动旅游产品向多元化发展、旅游资源从单纯利用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旅游类型从过境游向目的地旅游转变。
紧紧围绕“中国凉都”品牌,以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为构架,以宜业宜居、消夏避暑、休闲度假、亚高原体育运动城市为特点,切实推进“中国凉都”品牌旅游产品支撑体系,重点推进北盘江牂牁江旅游区、凉都森林公园、百车河度假休闲旅游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坡上草原旅游区开发;重点打造首钢水钢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推进老鹰山石河景区“三线”遗址建设和六枝煤矿工业旅游开发;大力扶持和发展城郊农家乐,扎实有序推进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
规划目的:●在“十一五”旅游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继续巩固和夯实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对全市旅游业发展布局、产品建设、要素配置、市场开发、行业管理等进行全面指导;●明确“十二•五”全市旅游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规划性质:●《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六盘水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的总体部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综合规划。
规划范围:六盘水市域,辖六枝、盘县及水城和钟山四个县级行政区。
规划原则:六盘水市旅游发展,要本着大思路、把握大资源、开拓大市场的要求,制定大战略;要立足高位,放宽眼界;要以新思路、大手笔、高起点进行规划和开发,强化战略措施;要研究如何经过旅游经济带动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与城市品位提升。
六盘水市旅游的发展,关键要实现六个带动:一是带动脱贫致富;二是带动城镇化建设;三是带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四是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五是带动观念更新、生活方式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六是带动生态环境、农村生活环境的改进。
翠屏区"十三五"工业发展环境浅析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中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宜宾市对我国建设和国防安全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对于国家战略部署层面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沿长江经济带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在新一轮工业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是“十三五”期间宜宾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宜宾市翠屏区“十二五”规划总体完成情况“十二五”期间,宜宾市坚持“工业强市”,确立了“2365”总体发展战略,依托“三个中心、六大基地”,加快推进全市产业转型创新发展。
当前,本市在经济整体下行背景下,经济总体保持着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2015年,本市实现工业增加值889.89亿元,本市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比上年提高0.8%,位居全省第12位。
我市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户数已有622户,在2015年中,新进的48户升规企业和38户新建投产企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对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
从“六大基地”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领跑,增长速度达到19.9%,拉动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为2.1%;而我市的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增长率为7.2%,拉动2.6%;综合能源深度开发基地增长10.3%,拉动1.9%;重大装备机械制造基地增长18.6%,拉动1.8%;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增长8.3%,拉动0.6%;新型化工轻纺建材基地同比增长7.4%,拉动1.9%。
二、宜宾市环境浅析2.1四川省省内及周边地区发展趋势从省内来看,以成都经济区为核心区域,要综合自身各方面的优势如经济、人口、交通等,发挥经济带动作用,做好领头羊,并加强与同省其他城市的合作,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布和产业转移。
作为宜宾所处的川南经济区,充分利用乐山、宜宾、泸州的临港工业优势,以黄金水道为底,加速发展机械知道,能源,化工等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域,努力成为中国白酒品牌领头者,加强中国白酒品牌在世界酒行业中的影响力。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25•【字号】成府发[2011]42号•【施行日期】2011.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1〕42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成都市旅游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成都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加快旅游业发展,对于优化成都市产业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指导,以《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为重要编制依据,是成都市“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导向性文件,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成都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全行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带动发展战略,按照“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统领旅游发展全局,建设旅游景区(点),拓展旅游市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市场重点向国际国内并重、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发展格局向城乡一体转变的态势。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使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并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荣誉称号。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篇发展形势 4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 5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 19第二篇总体要求 26第三章“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27第四章“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30第三篇市场开发 34第五章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36第六章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44第七章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48第四篇产业促进 52第八章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54第九章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58第十章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63第十一章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69第十二章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3第十三章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86第十四章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91第五篇支撑保障 95第十五章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96第十六章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101第十七章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8第十八章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118第十九章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
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自然概况翠屏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和岷江在此汇聚成浩浩荡荡的长江,长江黄金水道由此开始,故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
总面积1123平方千米,总人口76万。
翠屏区海拔最高处805.5米,最低处254.5米,平均海拔530米,地势呈南北两翼高而中部低,总体由西向东倾斜,主要地貌有低山、丘陵、槽谷、河谷、平坝五类形态。
翠屏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低丘、河谷地带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
具有气候温和、热量丰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
二、发展现状1、交通状况自古以来,翠屏区是川南地区通往云南、贵州直至东南亚国家的咽喉要道,古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长江上游的重要水陆码头,有“金三角”之称。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翠屏区作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三角”地区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
境内有内昆(内江-昆明)铁路、宜珙(宜宾-珙县)铁路两条线纵横全区;公路国道川云中路穿境而过,内宜(国道85线)高速公路与成渝(国道93线)高速公路连为一体;长江水道千吨级驳船可直达上海;境内的宜宾机场属国家二级机场,可全天侯起降波音737客机,并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海口等主要航线。
全区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互衔接配套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由于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翠屏区已成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交易场所及物资集散中心,有较大的市场辐射能力和市场带动潜力,在西部大开发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布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人口结构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82.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2万人,增长0.9%。
其中,非农业人口38.79万人,农业人口43.3万人;男性人口41.63万人,女性人口40.4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3∶100。
全年出生人口7961人,出生率9.8‰,下降了0.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5019人,死亡率6.2‰,下降了0.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6‰。
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自贡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自府办发[2012]31号【发布部门】自贡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5.22【实施日期】2012.05.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自贡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自府办发〔2012〕3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自贡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自贡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根据《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自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建设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自贡旅游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期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期,自贡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工业强市、城市建设、旅游发展”三大优先战略,围绕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调整,突出重点项目,强化宣传促销,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目标。
1.旅游经济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自贡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2010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1144.9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37.55%,年均增长18.89%;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84.6亿元,占当年GDP 的13.06%,比2005年增长259%,年均增长64.73%,完成了“十一五”的预定目标。
表1 自贡旅游统计数据(2006-2010年)2 .旅游景观建设取得实效先后实施了恐龙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燊海井、飞龙峡、荣县大佛、仙市古镇、自流井老街、大公井平桥瀑布、江姐故里等一批景区景点的升级改造,推进了南国灯城建设,成功申报了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打造了南国灯城、地质公园、井盐文化、盐帮美食旅游等品牌。
3 .旅游基础环境不断改善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自贡段)、乐自高速公路(自贡段),启动了东环线建设,先后建成了S305线、燊海井路以及通往飞龙峡、仙市古镇、江姐故里等景区公路,形成了方便、快捷的旅游快速通道。
重庆旅游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引言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促进重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和重点项目,以期为重庆旅游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发展目标1. 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2025年,重庆旅游业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将提高至15%以上。
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拓展旅游市场:积极开辟国内外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重庆旅游,特殊是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形成区域旅游合力。
4.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加强对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政策措施1. 制定旅游业扶持政策:出台一系列旅游业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旅游项目。
2. 加强旅游人材培养:建立健全旅游人材培养体系,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的便利度和舒适度。
4. 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加大对重点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重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重庆旅游。
四、重点项目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项目:加强对重庆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包括重庆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重庆山地村寨的保护和开辟等项目。
2. 游船旅游项目:在长江和嘉陵江上开展游船旅游,打造长江游船旅游路线,提供独特的遨游体验。
3. 高山滑雪度假村项目:在重庆山区建设高山滑雪度假村,吸引国内外游客来重庆体验冰雪运动。
4. 乡村旅游项目:开辟重庆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农家乐、采摘、观光等多种乡村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10.12•【字号】宜府办发〔2012〕34号•【施行日期】2012.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现将《宜宾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0月12日宜宾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宜宾市人民政府2012年10月《宜宾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编委会顾问:葛燎原市政协主席(原市委常委、副市长)杜紫平市委常委、副市长编委会主任:王邦兴市政协副主席、临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郭朝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编委会常务副主任:谭堃市委编办主任(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应元均市政府副秘书长(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刘一敏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正县级领导干部(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编委会副主任:徐创军市政府副秘书长(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万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纪委书记龙方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曹菊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蒲自体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机关党委书记兰国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赵光普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刘海昌高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编委委员:刘莉、胡波、刘兆林、韩炳、胡正元、黄敏、王慧平、冯见、胡俊安、薛玲、李兴弟、黄文清、陈蕴、黄富明、曾剑、高超、古强、成艾牛、罗斌、陈欣、于宜、陈春、童海川执笔人员:刘莉、胡波、王慧平、胡正元、罗昌勇、彭燕飞、廖陈目录前言 (7)第一章规划背景 (8)第一节发展基础 (8)第二节发展前景 (10)第二章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 (13)第一节指导思想 (13)第二节战略定位 (13)第三节发展思路 (14)第四节发展目标 (14)第五节主要任务 (15)第三章战略布局 (16)第一节产业布局 (16)第二节园区布局 (18)第四章发展重点 (19)第一节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9)一、大力发展七大特色优势产业 (20)(一)酒类食品产业 (20)(二)综合能源产业 (21)(三)化工产业 (22)(四)机械装备制造产业 (23)(五)化纤纺织产业 (24)(六)建材产业 (25)(七)林竹纸产业 (26)二、着力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6)(一)新材料产业 (27)(二)新能源产业 (28)(三)高端装备制造业 (29)(四)生物医药产业 (31)(五)电子信息产业 (32)(六)节能环保产业 (33)三、配套完善生产性服务业 (35)第二节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打造工业发展和产业承接平台 (36)(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工业发展平台 (37)(二)坚持五向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38)(三)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两化”互动 (38)第三节加强企业培育,壮大工业发展主体 (39)(一)大力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 (40)(二)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 (41)第四节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信息水平 (42)(一)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 (43)(二)加快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 (43)(三)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 (44)(四)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 (44)(五)强化信息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 (45)(六)加强无线电管理 (46)(七)积极探索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应用 (46)第五章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46)第一节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47)第二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47)第三节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48)第四节着力推动“两化”融合 (51)第五节加大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51)第六节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51)第六章保障措施 (54)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54)第二节完善政策机制 (55)第三节强化要素保障 (56)第四节增强人才支撑 (57)第五节优化发展环境 (58)附件名词解释 (61)图表目录图1:宜宾市区位图 (13)图2:宜宾工业战略布局规划图 (16)图3:宜宾产业园区布局规划图 (18)表1:工业发展主要指标规划表 (64)表2:工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表 (65)表3:宜宾市优势企业发展规划表 (66)表4: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表 (67)表5:工业经济十二五规划项目表 (68)前言“十二五”时期是宜宾市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了“工业强市”、“产业宜宾”战略目标,为了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实现“四个宜宾”的宏伟蓝图,制订和实施好工业“十二五”规划,保持工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构筑工业新优势至关重要。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01.10•【字号】宜府办发〔2013〕1号•【施行日期】2013.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宾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临港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宜宾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月10日宜宾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国家、省和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宜宾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市,依据《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订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和发展基础(一)“十一五”时期宜宾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
1.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截止2010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521所,在校生86.84万人,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在校生较2005年分别增长68.95%和31%。
全市共有幼儿园799所,在园幼儿11.3万人,0—2周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达27%,3—5周岁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3.7%。
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小学净入学率达100%,初中净入学率达99%,“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
全市有106个乡镇基本达到市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标准,南溪区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翠屏区、南溪区创建为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高县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先进县。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5%,比2005年提高32.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普通高考本科总上线1.0232万人,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较2009年增加1235人,连续五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浅析宜宾市翠屏山森林公园的规划发展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质量也在不断的的提高,而旅游业的发展也紧跟其后,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一大旅游热点。
所以应该做好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发展,最为全国第二大人造森林公园,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本文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旅游资源;swot分析;旅游规划;旅游发展策略一.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景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旅游及教科文活动区域。
但是森林公园和城市森林公园有很大的区别,根据谢莉和李梅提出的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是:城市森林公园是指位于城市或离城市不超过1小时经济距离范围内,面积在2 hm2 以上,通过保留、模仿或修复地域性森林景观来构建主要环境,以保护、营建具有地域性、物种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同时提供与森林生态过程相和谐的休闲、娱乐、健身、游览、生态体验等活动的公共园林。
根据各方面的查阅与了解,笔者认为这种定义更为具体和精确。
二.城市森林公园开发的意义森林公园从创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事实证明城市森林公园从属于森林公园发展的一个分支也具有独特的存在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生态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也有显著的效益。
(一)生态意义表现在保护生态坏境,减少坏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森林公园作为一座大型的绿色水库,不仅能形成一个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还能调节和影响周边地区气候。
因此,森林公园建设对气候调节,环境美化有重要的意义。
(二)据调查显示我国生态旅游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全国每年到森林公园旅游的游客已达 5000 多万人次{4}。
这说明城市森林旅游满足了居民近郊旅游的需求。
其社会意义还表现在弘扬了历史宗教文化,普及科普文化知识,促进人们身心健康。
(三)城市森林公园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交通,住宿,娱乐等。
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努力建设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综合竞争力中西部领先。
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导则,深化完善全域成都规划,规范空间开发,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推进繁华城镇和优美田园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以市域生态本底及现实条件为依据,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将市域划分为提升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四大总体功能区。
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节地节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重点镇为节点,以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和生态绿道等体系为依托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和多层次、多功能“显山、亮水、露田”生态体系。
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
结合城乡统筹综合示范、土地综合整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略功能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建设、场镇改造等,努力将北新干道示范线、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等11条示范线,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新津县4个整县推进示范县和龙泉驿区同安镇、青白江区城厢镇等24个整镇推进示范镇(乡、街道),打造成产业及形态上体现差异化、多样性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实样板。
专栏7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规划线路1.北新干道示范线,建成北部现代商贸及现代农业综合示范线。
2.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建成国际物流及现代制造业示范线。
3.成龙路-东二路-成洛路示范线,建成现代汽车产业及休闲旅游综合示范线。
黑龙江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出台。
编制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是要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加快推进我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繁荣、人民素质提高、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2008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着力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和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纳入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总体布局之中。
建立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是构建并提升黑龙江省整体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到未来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巩固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大战略中保持关键地位的棋子,是黑龙江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体现。
“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有利于加快全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利于塑造和展示地方形象,提升黑龙江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保增长扩内需战略实施,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挖掘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推动边疆文化繁荣;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基础设施改善,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就是充分利用我省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整合优化、培育特色旅游产品为切入点,以打造龙头精品为品牌,以哈尔滨、五大连池、镜泊湖、小兴安岭、神州北极、扎龙湿地、兴凯湖、大庆温泉、抚远华夏东极、鹤岗黑龙江界江等十大旅游开发区建设为核心,以搭建营销策略平台为手段,以保障体系为支撑,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真正构建起点面结合、有效互动,面向全国、辐射欧美的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开发区旅游全方位发展体系。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2014年,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将以创建省级旅游强县为目标,积极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桃花江竹海国家4A级景区,努力打造桃花江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旅游规划,建设精品景区,提升服务水平,将桃江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户外拓展、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型旅游目的地。
2014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完善规划体系。
一是完成《桃花江竹海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二是《桃花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待评审通过后,争取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是启动浮邱山景区旅游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
(二)充实发展平台。
充分利用桃花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平台,积极与商务部门对接,加大对黄金塘景区、浮邱山景区、休闲农庄等项目的策划、包装,切实充实公司发展实力。
(三)加快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协调竹海建设。
及时启动竹海国家4A景区申报工作,力促四星级竹海假日酒店装修营业;二是加快浮邱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策划包装与招商工作;三是启动农家乐提质升级工作。
(四)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提质升级,做好对景区、旅行社、酒店、农家乐服务接待工作的指导培训;二是做好大汉四星级宾馆建设服务工作,指导并按星级标准要求配套建设;三是加强行业队伍建设,规范行业监管服务行为,确保旅游市解读《桃江县十X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一、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十X五规划设置主要指标14项,到目前为止,14项指标均在预期之内,其中,达到或超过规划进度的指标有10项;低于规划进度的指标有4项,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化率。
规划指标整体进展顺利,呈现出稳中有增、积极向好的势头。
表现在:1、生产总值(GDP):20XX年完成131.2亿元,同比增长13.2%;20XX年完成151.6亿元,同比增长11.7%;20XX年上半年完成69.38亿元,同比增长10.5%。
2、财政总收入:20XX年完成5.81亿元,同比增长32.72%;20XX年完成7.33亿元,同比增长26.16%;20XX年上半年完成4.44亿元,同比增长17.8%。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暨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07—2015)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川办函[2012]79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3.27【实施日期】2012.03.27【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暨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07-2015)2012年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办函[2012]7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暨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07-2015)2012年实施计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暨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07-2015)2012年实施计划为有效推动《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暨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四川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07-2015)实施,确保有关工作任务落实,特制订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目标以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总体要求,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态势,着力优化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营销宣传,努力强化旅游要素保障,全面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力争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800亿元,同比增长18%,圆满完成全省“三年提升计划”目标任务。
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宜宾市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宜宾市翠屏区旅游局二〇一〇年十月目录目录 (1)一、“十一五”翠屏区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2)(一)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二)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2)(三)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成效 (3)(四)乡村旅游发展跨上台阶 (4)(五)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4)二、“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面临的形势 (5)(一)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5)(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6)三、“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6)(一)指导思想 (6)(二)奋斗目标 (7)(三)发展战略 (7)(四)空间布局 (8)四、“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8)(一)加快中心城区旅游开发,打造旅游目的地 (8)(二)加大乡村旅游开发,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9)(三)深化古镇旅游开发,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10)(四)重视旅游项目建设,提高策划包装水平 (10)(五)加强市场宣传营销,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11)(六)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升旅游软实力 (12)五、“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2)(一)强化旅游政策支持 (12)(二)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12)(三)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13)(四)加强人才教育培训 (13)宜宾市翠屏区是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具有2190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十二五”是翠屏区加快建设“领跑川南、跨越追赶的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区的关键阶段。
制订并实施《宜宾市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区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翠屏区旅游业取得的成绩(一)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6年第四届四川旅发大会以来,翠屏区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全区2006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4亿元;2007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24.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71亿元;2008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58.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80亿元;2009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91.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16亿元,相当于全区GDP的9.2%。
全区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率达到20%。
今年前三季度,已接待境内外游客563.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55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1.10亿元的82%。
(二)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全区现拥有13家星级饭店(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2家),客房1515间;180余家经济型饭店与社会旅馆;28家旅行社(其中全省一级旅行社3家);1家旅游车公司;200余家乡村农家乐(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以及国家级旅游景区李庄古镇,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五粮液工业园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叙府龙芽科技园,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凉姜乡,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牟坪镇金银村;翠屏公园、人民公园、流杯池公园、天池公园四个城市公园;佛现山、七星山、红岩山、金秋湖、双龙湖、七星湖、桃花潭、会诗沟、南广古镇、观斗山温泉等十余个乡村旅游景区(点)。
全区已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加大了对外宣传促销翠屏旅游的力度,积极参加省、市旅游局统一组团外出开展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大幅提升了翠屏旅游的知名度。
李庄古镇文化旅游品牌效应有突出的显现,已成为宜宾接待外地旅游团队重点推荐和必游的景区。
2009年,李庄古镇荣获首届“发现中国·魅力小城”全国评选活动银奖。
通过每年举办赵场佛现山栀子花节、凉姜迎春桃花节、李庄古镇文化旅游节,打造节庆旅游品牌,翠屏区旅游影响力日渐增大。
随着内昆线和宜宾至昆明高速公路的贯通以及强力的旅游宣传促销,黄金周来我区的外地游客扩展到重庆、云南、贵州、成都、绵阳、乐山等地。
(四)乡村旅游发展跨上台阶积极打造以农家乐和农业特色产业为重要载体的乡村旅游。
开展全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创建工作,强化农家乐管理,规范农家乐经营。
全区以赏花、品果、农家乐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星级农家乐、观光农园、生态农业、古镇民俗、乡村度假酒店、特色餐馆为主的多种乡村旅游业态。
区旅游局已为26家农家乐进行星级评定和授牌(含白塔山6家)。
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4家、二星级6家、一星级3家。
同时加强对农家乐业主进行培训,2006年至2010年共办培训班10次。
“十一五”期间,全区发展规范了乡村农家乐200余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农家乐每年平均每户增收5000元以上,为农民致富增收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提升了旅游兴农工程的整体效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翠屏区城乡一体化作出旅游产业的新贡献。
(五)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宜宾市自承办全省第四届旅发大会以来,一个有力支持、保障和推动宜宾加速“壮旅”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激励环境已经形成。
市政府200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宜宾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奖励意见》,2008年相继出台了《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意见》和《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区政府2008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的意见》。
这一系列文件强力主导和推动了新时期翠屏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当前,翠屏区旅游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一是国务院新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是以宜宾为核心的川南生态旅游环线已成为全省面向全世界重点推荐的五条精品旅游线之一。
三是全市“壮旅”战略的拓展推进,对于旅游业加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四是全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随着乐宜、宜泸渝高速公路,盐李路等竣工,全区与外部的区域合作更加紧密,内部的交通网络更加便捷,可进入性进一步增强。
五是项目策划包装引起高度重视,2010年为宜宾旅游“项目建设年”,全市将编制100个旅游项目,翠屏区的任务是30个,这将更好地促进全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
六是全区的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将赋予乡村旅游业新的使命。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未来翠屏区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同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相比,同周边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势头相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缺乏进入国家A级景区序列的精品景区;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乡村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内部交通条件还有待改善,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的矛盾仍比较突出;三是中心城区缺少核心旅游吸引物,“购”和“娱”薄弱,旅游要素不配套,成为周边景区的过境地;四是在全市有美誉度、有影响力的旅游大项目欠缺,旅游项目投资不足;五是市场宣传营销手段单一,投入不足,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六是投融资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缺乏,龙头企业及市场主体综合实力不强,缺乏在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三、“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壮旅”战略,围绕我区加快建设“领跑川南、跨越追赶的科学发展先行区”的目标,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全力打造翠屏区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区。
(二)奋斗目标通过五年努力,实现全区旅游目的地打造和旅游经济强区建设的重大突破,全面提升翠屏旅游对外整体形象,把翠屏区建设为川南旅游环线的重要目的地,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旅游中心,形成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旅游格局。
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突破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60亿元。
(三)发展战略未来五年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围绕旅游六要素,加强中心城区旅游核心吸引物建设。
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努力争创国家A级景区,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打造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强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招商引资。
创新营销手段,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
加强行业管理,提供卓越旅游服务,提升旅游软实力。
(四)空间布局依托交通干线走向和旅游资源分布格局,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为:“一心一圈一带一片”,构建点、线、面互动发展的空间开发秩序。
“一心”:即强化中心城区建设,以中心城区的名山胜水、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加快建设成为四川旅游南环线的重要支撑点和城市旅游目的地,川滇黔结合部旅游集散中心。
“一圈”:即打造以“赵场-菜坝-思坡-宗场-象鼻-南广”为主的环城市休闲度假旅游圈,建设“城市后花园”。
依托中心城区客源市场,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景区、休闲度假地与星级农家乐,促进旅游小城镇建设。
“一带”:即沿宜长公路,打造以“李庄-宋家-牟坪-李端”为主的长江之南乡村生态风情旅游带,促进全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
“一片”:即沿川云中路、内宜高速公路,打造以“凉姜-明威-邱场-金坪-高店”为主的森林河谷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片,促进全区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
四、“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加快中心城区旅游开发,打造旅游目的地突出翠屏区作为宜宾市母港地位,以及宜宾文化底蕴代表的地位,加快城区旅游活动开发与旅游项目建设,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旅游体系。
一是加快三江口地区旅游开发,依托其丰富的江岸资源,开发三江口观光、滨江休闲娱乐活动,将其打造为宜宾山水城市形象的第一名片。
二是深度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哪吒文化、五尺道遗址打造力度。
加强文化资源遗存的有形展示与解说设计,串联文化旅游景点,开发哪吒文化主题公园,进一步提升哪吒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力争把哪吒文化打造成翠屏区第一精品旅游品牌。
三是加强城市旅游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娱乐项目开发。
建设以文化娱乐内容为主的城市步行街、购物街、美食街等主题特色街区,适时引入旅游地产,形成民间娱乐的集中区。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旅游商品的投入,有重点地树立一批翠屏区名牌旅游商品,扶持以专业化工艺为主的生产厂家,针对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出具有翠屏特色、文化内涵、纪念性、工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旅游商品。
(二)加大乡村旅游开发,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度假游、观光休闲农业游、农家乐体验游,促进全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一是规范对农家乐的管理,按照全省统一的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加大农家乐星级创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