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的渗透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3.专业素养的缺乏。
虽然学校在招聘老师时都设有较高门槛,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地理教师的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可能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是缺乏相关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对于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把握不清,无法很好地了解学生需求。
一些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疏忽了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无法对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拓展。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1.情景教学法。
如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也大大增加,多媒体设施几乎已经进入了每所学校。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之美。
将地理学科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实现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轻松,更主动。
例如,在学习各种不同的地理风貌时,教师可以选择世界各地优美风景区的典型地貌特征的图片。
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通过引入图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地理。
2.引入实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初中地理内容比较简单,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据可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理解或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现实情况联系起来。
因此,教师应该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引入一些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地球仪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地球仪,认真观察我们生活多年的星球。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学着绘制世界地图,亲自感受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位置与大小。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学科本身并不是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转化,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且学会运用知识,这不仅对于他们的成绩提高有益,也有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46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渗透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学科之一,地理教育在初中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渗透了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一、培养地理意识地理意识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和地理情感。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增强对地理问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以地理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真实的案例、图片展示和互动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情感共鸣,从而不断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认识。
二、强化地理信息素养地理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教材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和全球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水平。
三、促进地理创新思维地理创新思维是指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地理理论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通过设置"探究问题"、"个案分析"、"任务型教学"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地理知识领域内进行实际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地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验和观察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展示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和思考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等活动,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践经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学科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系列有关地理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分析地理数据,制作地图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
我们还可以利用地理模拟实验和地理信息技术等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计算等能力。
三、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融合。
我们可以与历史学科相结合,深入探讨地理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
我们也可以与数学学科相结合,教授地理统计和地理计算等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还可以与文学、艺术和音乐等学科相结合,通过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音乐作品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情感和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进行思考和争论。
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研究和报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地理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举办地理知识竞赛、观看地理纪录片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感知和实践来认识地理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学科涉及面广,内容多样,要求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判断。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比较数据、进行推理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质量和能力。
3. 强调实践操作地理学科是一个注重实践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地图阅读、地质样品的观察、地形地貌的测量等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4.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地理学科的内容多样,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5. 强调合作学习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丰富,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心得、解决难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助、团结合作,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6. 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较强的交叉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如地理与历史、地理与生物等。
通过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拓展他们的学科视野。
7. 重视实践应用地理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应用地理知识,例如地理问题的解决、地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8. 关注情感体验地理学科本身就富有情感色彩,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风景、社会环境、人文地理等进行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三、实施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方法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讲解、实地考察、地理游戏、讨论分组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地理课堂中如何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引言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
在地理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地理课堂中实现这一目标。
有效策略1. 创造实践机会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实践机会来帮助学生实现地理核心素养。
例如,组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模拟气候变化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增强他们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入地理案例地理案例是学生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的有效工具。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地理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来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判断能力,并帮助他们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地理模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让学生通过虚拟实践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4.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实现地理核心素养。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合作项目等形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地理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5. 综合评价为了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应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试,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成果、项目报告和口头表达等方式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素养,鼓励他们在地理学科中不断提高。
结论通过创造实践机会、引入地理案例、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合作学习和综合评价等策略,地理课堂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策略,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地理核心素养摘要:地理核心素养就是建立在地理综合素养基础上的,包括人地关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四个方面的学科素养。
这些地理素养体现在我们平时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之中,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
本文将阐述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和实现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教学;核心素养;一、注重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志趣。
中学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力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把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例如,在讲授地球公转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冬夏两季学生到校时天色的明暗以及影子长短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己记录夏天和冬天的日出时间以及测量夏天和冬天影子的长短,通过自己动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克服地理学习困难的决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再比如,在讲授设计旅游方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计划,亲自动手设计一套能够实施的旅游方案。
这时学生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是有旅游经历或者旅游计划的学生,他们不仅积极合作,而且还向老师请教,最后设计出的旅游方案也比较专业。
二、地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广、信息量大,它包含丰富的自然、人文以及时空变化知识,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初中地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地理数据处理、地理信息获取、地理实践和地理思维等五个方面。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在教授气候类型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而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等方式寻找答案。
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规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
例如,在教授地球运动时,可以选择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组织户外考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在教授地形地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山地考察,观察不同地形地貌的特点。
4.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地图、图片、视频等,展示地理现象,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识。
例如,在教授海洋地理时,可以播放海底地形地貌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海洋地理的特点。
5. 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探讨。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心得。
例如,在教授世界地理时,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国家的地理特点,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6. 反思性教学法反思性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
例如,在教授人文地理时,可以提出问题:“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
能和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是教师需
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一些简单且有效的策略,可帮助教师在
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1. 确定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地理核
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例如地理概念的理解、地图阅读与解读能力、
地理实践技能等。
这有助于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估学生表现时
更加明确和具体。
2. 创设真实情境:尽可能将地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情
境相结合,创设真实的地理研究情境。
通过让学生应用地理知识、
技能和态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3. 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研究的过程,采用探究
式研究的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
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影像
和虚拟实验室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多媒体教学不仅
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还能提供更直观和真实的地理研究
体验。
5. 提供反馈和评估:教师应及时提供学生的研究反馈,并进行
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教师在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保持独立决策,避
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并遵循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
以
上策略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
浅谈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空间感知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能力、实证能力等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是指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地理教学的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地理核心素养。
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地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实验、地图阅读、地理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感受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问题导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信息能力。
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实现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提高地理核心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最后展示研究成果。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价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展示等,评价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在地理课堂中如何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地理意识非常重要。
在地理课堂中,老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有效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 创设真实情境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知识。
老师可以使用图片、地图、模型等教具,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的魅力。
例如,在研究气候时,可以模拟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观察和实验,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气候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2. 引导地理思维地理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关联。
例如,在研究人口分布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帮助他们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3. 提供实际探究机会实际探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老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感受、观察和探索真实的地理环境。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城市规划实地考察,让他们了解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实践,培养他们对城市地理的综合认识和分析能力。
4. 引导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地理实践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地理工具和技术。
例如,在研究地图阅读时,可以组织学生解读和制作地图,培养他们的地图技能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地理教学可以更好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高中地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核心素养,使其具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启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地理学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采用图片、地理数据、地图、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景观、地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地理学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即让学生习惯性地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图阅读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这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谋求策略。
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鼓励他们发散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并适时锻炼学生的逻辑和推理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实地考察、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向社会输送他们的技能、知识和态度,从而建立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
四、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本地或全球社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网络交流、当地社区实践等方式,建立自己的私有化学习意义、信息交流模式和认知模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跨文化意识。
五、实施个性化教育高中地理教学中也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即针对不同性格、兴趣、能力和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策略,包括多媒体教育、网络自学、学科交叉、多语言教育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具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上五种方法仅供参考,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班级情况、教学目的等方面因素,确定合适的教育方法,全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研究地理学科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思想方法。
这些素养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地理信息技术、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等多个方面。
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校地理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引导学生成为具备全球视野和地理意识的公民的必要途径。
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论来规划课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地理学科中获得收获。
教师还应该借助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地理素养发展。
比如,可以安排地理普查、众包地图编辑、地理情境模拟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应用地理学科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
除此之外,学校和社会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支持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可以组织地理科技创新比赛、开展地理文化节
活动、倡导地理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广泛交流中感受和培养地理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校地理教育的核心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践中共同努力。
通过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人才,推动地理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获得高中地理有关的核心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摆在每个一线教师面前最紧迫的任务,下面是笔者在地理课堂中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几点做法。
一、人地协调观培养人地协调观,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观念。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始终都是紧密相连的,人与地理相依相存,二者不可分割。
认识到人地关系的本质,从人与地理关系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自然而然引出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知识,从而有利于发散思维、思考问题。
以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走进桂林山水》为例:1.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即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有利方面,如:作为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为人类提供居住、防空、储藏场所;不利影响,如: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不足;对修水库、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带来不利影响;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影响经济发展等。
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人类活动对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较严重,人类活动不合理,会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随人口增加,需求增加,人类对环境掠夺式的开发,如:开山、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过度放牧、无规划乱挖药材,破坏原有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破坏原有生态环境。
3.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主要有以下途径:控制人口数量;转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个人转变观念,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二、综合思维培养1.注重知识思维导图的构建,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导图的构建能够完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建立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构建学科思维导图非常重要。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渗透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渗透。
教材设计上充分体现了
“问题意识、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地理思维”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材中,通过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激发他们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在学习气候时,教材会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相同纬度下地方的气候会有差别?”“为什么盛夏时节南方的太阳倾角比较大?”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思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教材内容中,设计了一些实例和案例,通过对地理
现象的描述和解释,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
在学习板块构造和地球运动时,教材会引
导学生通过观察地质图和地层剖面图,分析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地形变化,并指导他们
理解地质过程的背后原因。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地理知识,还能培养
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教材给出了许多地理实践活动的指导,比
如地图阅读、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地理观
察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的地理知识,激发他们对地理实践的兴趣。
地理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得到有效落实引言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每位地理老师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且无法确认的策略,帮助地理老师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1. 创设场景式学习环境在地理课堂中,创设场景式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进行地图解读、开展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入现实案例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引入现实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与理论。
地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通过运用地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现象、地理数据等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同时,地理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学习和研究,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 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地理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开展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地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结论通过以上几种策略的有效结合,地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创设场景式学习环境、引入现实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和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素养。
地理教师应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简单策略,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方法与策略引言地理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重要目标,而课堂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本文将介绍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方法与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方法与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实地考察、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主动学习地理的动力。
2. 引导学生的实践探究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如地理调查、地图阅读、模拟实验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互动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实境等技术手段,展示地理现象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4. 合作与交流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融合跨学科教学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相融合。
教师可以通过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融合教学,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6. 实践与反思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需要持续进行实践与反思。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持续进步的能力。
结论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实践探究、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合作与交流、融合跨学科教学以及实践与反思,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初中地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引言初中地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同时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将探讨一些能够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1. 实地考察和观察实地考察和观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身参与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貌特征。
例如,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河流或山脉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水流的变化和山脉的地貌特点。
这样的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 制作地理模型制作地理模型是另一种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方法。
通过参与制作地理模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
例如,制作一个地球模型,让学生亲自体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经纬度的概念。
制作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3. 运用地理技术工具现代地理教学已经离不开地理技术工具的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地理软件、地图制作工具和遥感技术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例如,让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制作地图,从中学习地图符号和空间分析的基本技巧。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
4. 组织地理角色扮演地理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地理角色,如农民、城市规划师或环境保护专家,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理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思考和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
结论初中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实地考察、制作地理模型、运用地理技术工具和组织地理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这些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深入学习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学科教学的重要参考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指引作用。
高中地理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祖国和世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观念。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加强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设计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思想教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会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就难以充分满足新时期课堂教学的要求,不利于教师有效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
针对此情况,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核心素养的内容、学生学习能力、教材内容等众多的课堂教学因素,选用符合教学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学生在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
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意义和渗透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提升教学效率。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意义(一)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素质教育涵盖了学生思想道德、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和身心健康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主体设计和展开教学内容。
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能够与素质教育的内容相匹配,如人地协调观念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地理实践力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地理核心素养能够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兼顾学生丰富文化涵养和传承优良精神品质,全面实现高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目标。
(二)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地理人才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当今社会更加需要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联系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教学能够引入一些地理实践活动和生活案例,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发展地理核心素养服务。
通过生活案例,教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观察力,促使学生从现实生活、地理学科等多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综合地理思维。
在教学中推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1. 引入真实世界的问题和案例引入真实世界的问题和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或媒体报道来寻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和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探究能力地理观察和探究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和环境,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教师还可以提供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支持,如地图、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观察和探究。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地理问题解决的活动,帮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式,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实地考察等多种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以上是几种在教学中推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和调整这些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三地理教师的教案中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具有广泛的知识体系和多元的研究方法。
在高三地理课堂上,地理教师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教案,以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维与方法、地理价值观与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高三地理教案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
为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构建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突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地理思维和方法的培养、地理价值观和态度的形成等方面。
例如,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地理思维和方法的培养,能够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通过地理教育的引导,形成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和态度等。
二、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在高三地理教案中,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应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学习、实地考察和实验的实践、地理技能的培养等。
地理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
在高三地理教案中,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讲授法、示范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同时,地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多元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
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龙源期刊网
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的渗透方法
作者:段明婧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07期
【摘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文件的颁布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本文以《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为案例进行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给出在培养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方面的具体策略,为地理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农业区位
2016年修订完成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从三个维度提出地理核心素养
的四要素:人地观念(基本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曹东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提出“从地理角度提出问题、地理表征及交换、地理推理与论证、地理建模、从地理角度解决问题、地理交流”等六个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为高中地理一线教师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有利于老师们在课堂中渗透和培养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
笔者以高三一轮复习《地形对农业(自然)区位的影响》为例,论述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的方法和心得。
一、识图判读,提升学生读图、析图和表达能力
以“地形的判读”教学为例,呈现的是微观化小区域范围的地图,在选材上尽量运用高考真题的例图,引导学生总结出地形判读的三种常见方法:①图例辨析法,可以根据图中图例信息直接判读,例如山地、河流(河谷);②区域辨析法,根据经纬线指向的具体地形区,进行相关的判读,例如我国东经90°,北纬30°可以准确定位到拉萨,其大的地形区属于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③等高线辨析法,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和数值,判别相应的地形。
小结方法后,笔者引导学生完成2013全国大纲卷第36题改编题目(见图1),看图要求学生先判读A、B两地的地形情况,大部分同学可以回答出B地更加平坦,单从地形角度考虑发展农业应该在B,笔者再进行追问:“真正盛产小白杏却为A(轮台)”,提出矛盾引发思考,引导出农业中不仅仅需要思考地形条件,农业区位因素各个要素都有其重要性,也为后面课程中地形与农业(自然)区位因素建模牵线搭桥。
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出白杏生产在A地
的原因是该区域水源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其次A地处于河流出山口(冲积平原)——土
壤肥沃,所以最终选择在A地(轮台)。
在整个答题过程中,首先学生通过经纬线进行区域
判读——我国西北地区,再提取图例,A地有河流,最后判读等高线图,A地为冲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