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86.04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材,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内容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武昌起义、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和文字,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题,可能对其背景、过程和影响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关注其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资料和文字,创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出示文字材料,通过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新课导入】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问题探究: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
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拜上帝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等;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能力目标理解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特点,提高分析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剖析太平天国运动不断发展的原因,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颁布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培养辩证分析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通过对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学习,认识《天朝田亩制度》把两千多年来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提高到了单纯的农民运动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教学重难点】1.了解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分析比较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异同点。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分析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及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设问导读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洪秀全创立一种什么宗教?宣扬的是一种什么观点?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平等。
(2)金田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国号、起义军的称号分别是什么?时间:1851年。
领导人:洪秀全。
国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2.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的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要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天京陷落(1)哪一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展示图片(2)太平天国起义有何历史意义?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3)《资政新篇》①时间:1859年。
②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③内容:政治,经济,外交,文教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对清朝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本课将围绕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转折和失败等方面展开,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发展、转折和失败的过程。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历史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转折。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
3.投影仪和计算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宣传画和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转折。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历史资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转折。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包括对清朝政权、中国近代史进程等方面的影响。
6.小结(5分钟)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简要的总结,强调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包括其原因、过程、转折和历史影响等方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并让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2.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2.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地图。
3.太平天国运动的史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南京天王府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王府?为什么会在南京建立天王府?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太平天国运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地图,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史料。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程度。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有更深入的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经过。
2.知道《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重要影响。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和失败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三、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自学导读感知新课】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2、领袖:洪秀全等3、过程:1851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西征北伐→天京事变→1864年天京陷落。
4、纲领:①《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②《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③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两个纲领的主张都不可能实现。
5、评价:①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②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小组合作展示质疑】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背景:1、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材料: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激励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3)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推动了运动的发生。
二、观察课本P14页太平天国运动示意图,归纳其发展过程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攻占永安(分封诸王,政权初步建立)──攻克武昌──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及意义1、失败原因材料一:“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史实: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与西征天京变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湘军攻陷天京2、史能:(1)编制年表:太平天国运动的大事年表。
(2)比较辨异:太平天国运动同秦末、明末等古代农民战争相比,有何新特点。
(3)讨论评判: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所留下的启示。
3、史识:(1)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2)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之道,探索近代化之路的可贵努力。
(3)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复杂性,更说明了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艰巨性,也显示出农民阶级和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二、教学要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三、教学过程导入: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有那些?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一、金田起义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激化社会矛盾。
(1)、西方商品的涌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人民破产失业,这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2)、清政府的兵费支出、赔款和大肆搜刮,使百姓困苦不堪,这是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2、太平天国运动的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宗教为旗帜,组织发动群众。
3、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金田起义(1)、时间:1851年1月(2)、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3)、国号:太平天国(4)、军队:太平军(5)、领袖:天王洪秀全4、太平天国的建制:永安封王,整顿军旅、设官封王,奠定太平天国的立国规模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各王受东王节制。
5、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6、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性质:太平天国的一个纲领性文件(2)、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见教材第13页)(3)、作用: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4)、无法实行的原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即使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也未实行过。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过程与方法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
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
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
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教案《教案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农民起义,对清朝政权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和鸦片战争后的国家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太平天国运动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和影响较多,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纲领和重要战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后的清朝社会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2. 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展示太平天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纲领和重要战役。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记忆。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 1.知道洪秀全。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教学重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1(图片式导入)(课件洪秀全)图中的人物是洪秀全,广东花县人。
农民家庭出身,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洪秀全利用宗教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让我们走进本课探究这些问题。
导入2(温习式导入)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人民处于苦难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面对外国列强铁蹄践踏我们的家园,中国人民反抗清朝统治,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风起云涌。
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最高峰。
金田起义是如何爆发的?它为什么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提出了什么样的救国方案?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课堂探究板块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合作讨论:(1)金田起义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和建立政权的标志是什么?答案:(1)由于两次鸦片战争中主权丧失、领土被强占,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列强的入侵,清王朝的搜刮使得民不聊生,太平军揭竿而起,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2)金田起义;永安封王。
过渡语: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什么文献?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 板块二定都天京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是哪一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
(2)《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救国方案能实现吗?为什么?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农民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浩浩乾坤)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末李自成起义有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到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想要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并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一)背景介绍1.材料解读: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
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太平天国讨清檄文》2.引导学生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主要发动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3.材料引入: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4.教师提问: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输入呈现什么趋势?必然会引发什么结果?提示:上升趋势白银外流冲击传统的自然经济5.教师讲述:清政府的腐败,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对百姓来说是人祸不断,可偏偏又逢天灾。
1850年前后两广地区水旱蝗灾不断,广西尤为严重。
天灾人祸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处于破产甚至死亡的境地。
一位叫洪秀全的农民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肩负起了组织领导民众的重任。
早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受西方传教士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宣扬建立“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大同社会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拜上帝教组织不断壮大,起义一触即发。
6.教师小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阶级矛盾的激化;2.外国经济侵略加重,冲击传统经济结构;3.自然灾害严重;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金田起义、太平天国的建立、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衰落、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题较为复杂,涉及的人物、事件较多,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简单描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深入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分享学习心得。
4.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太平天国运动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评价。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
3.案例素材:教师收集太平天国运动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4.视频资料:教师准备太平天国运动相关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过程与方法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
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
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4.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
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全盛、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原因的史实。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3.通过对太平天国坚持14年的斗争史实的学习,深刻感受农民阶级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明白农民阶级毕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无法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教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
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1.原因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分析)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是“反封建”。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国还具有反侵略性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是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2.酝酿教师:(引导学生介绍洪秀全以及“拜上帝会”)(1)思想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2)组织上——形成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教师: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观察示意图,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板书)1.金田起义——运动爆发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3.定都天京——同清对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现“天国”梦4.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事变——由盛转衰提拔新人,颁布《资政新篇》——改变不利局面6.天京陷落——运动失败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衰败的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天京事变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太平天国运动涉及的史实较多,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宗教因素、政权建设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政权建设的特点,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太平天国政权建设的特点。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制作太平天国运动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素材。
3.视频:准备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衰败过程,重点介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天京事变等史实。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的过程。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从太平天国的成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失败等方面,展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事件有所了解。
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还需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某些概念和事件比较陌生,如“拜上帝教”、“天京事变”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情况。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分析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为第一单元第3课,紧接上一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中叶,中国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
最终,农民阶级揭竿而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爆发。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结合课标和教材,教学过程中需简要介绍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帮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以时间顺序串联,通过讲授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覆灭的过程。
了解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为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反抗本国封建专制统治,进行了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斗争;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以及农民无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难以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4. 学情分析从认知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历史事件需要掌握的基本要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读图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还很欠缺。
本课内容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生能够分组讨论并通过一些资料深入理解,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图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到覆灭的过程。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相关史实,感悟农民阶级的斗争精神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难以实行,以及失败原因等问题的分析探究,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级最终失败的原因。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分析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和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并理解其兴亡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出示文字材料,通过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陷落。
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提供正确的救国之路。
【新课导入】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它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有哪些内容?太平天国为什么在14年后又覆亡了呢?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问题探究: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鸦片战争后鸦片输入年年激增。
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师补充材料: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拜上帝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关于金田起义,教师指导学生参阅《金田起义浮雕》《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三幅图,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读图、识图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时空概念。
二、定都天京
教师首先提问: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是怎样到来的?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首先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了解起义军胜利进军的基本过程,即金田起义、分封诸王、建立政权、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等。
从而认识到太平军一步步走向全盛的基本过程。
用课件在大屏幕展示《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和材料研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从这个纲领中,也预示了太平天国的结局。
三、天京陷落
关于天京事变,教师补充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会走上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之路?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天京变乱分别会给太平天国和清政府带来什么影响?
关于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简单讲解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只是因为条件不成熟没有实施。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对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
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
关于天京陷落,让学生知道,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教师可以结合前面对《天朝田亩制度》及天京事变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正确地认识为什么农民阶级不能有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为什么领导者会产生封建特权思想?在学生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一定要强调,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着重强调,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体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