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供求理论

市场供求理论

市场供求理论
市场供求理论

第二章 市场供求理论

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分为产品与服务市场以及生产要素市场,本章以及第三章均以产品或服务市场为例介绍市场供求机制的运行规律。

一、消费者的市场需求(demand )

1、什么是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且有能力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它与欲望、需要(needs,necessity)不同。(经济学所说的“需求”与需要根本的区别在于:需求把人们想要获得某东西的数量与人们为了获得它们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联系在一起。为什么经济学要这么做?)

消费者是指产品或服务的最终购买者。

2、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

(1)所购商品自身的价格。

(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商品的价格(如替代品价格上升则人们会增加所购商品的购买量);互补商品的价格(如互补商品价格上升则人们会减少所购商品的购买量)。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正常商品(normal goods ),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消费者的收入上升而上升,而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s)正好相反。

(4)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

(5)消费者的预期。

3、需求函数:(,,)d d x x x y Q Q P P I ,其中,x y 代表两种不同的商品,x P y P 代表,x y 的价格,

I 代表收入。这是最常用的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

4、需求法则:假定影响需求的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是该商品价格的减函数。

(想一想:微观经济学所说的商品价格是指商品的货币价格吗?提示:曾经有人这样反驳需求法则,假设所有商品的货币价格均上涨了10%,此时,某商品价格上涨10%显然不会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下降)

5、需求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以价格为纵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然也会有例外,如吉芬商品、珍藏品、炫耀品(为什么?),又例如,当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价格具有质量信号作用时,也会出现反常现象。

6、两种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掌握

(1)沿着同一条曲线上下移动:这是由该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

(2)整条曲线左右移动:这是由影响商品需求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的。

注:部分国内外教材以“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来区分二者,但笔者认为这种区分会制造不必要的混乱。

理解需求法则一定要注意“时间长短问题”。某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会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变化多少,取决于我们观察的调整时间有多长。许多人经常把短期内的需求变化等同于长时间段内的需求变化,这通常导致我们做出诸多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7、从消费者的个体需求到市场需求

(1)市场需求是个体需求的加总,在图形上是个体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2)提醒:画图一定要准确,尤其要注意标坐标、准确画出曲线的形状。

(3)微观经济学所说的“市场”是以产品或服务的种类为基础进行区分的。

二、厂商的供给

1、厂商的供给:企业或厂商愿意提供而且有能力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

2、影响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因素:

(1)该商品的市场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3)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4)生产要素的价格

(5)企业的预期

3、供给函数:(,,)S S x x x Q Q P w r ,其中x P 代表x 商品的价格,,w r 分别代表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的价格。

4、供给法则:假定影响供给的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商品的供给量是其自身价格的增函数。

5、供给曲线:以数量为横轴,以价格为纵轴,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然也会有例外。

6、两种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掌握

(1)沿着同一条曲线上下移动:这是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

(2)整条曲线左右移动:这是由影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的

注:部分国内外教材以“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来区分二者,但笔者认为这种区分会制造不必要的混乱。

7、从个体供给到市场供给

(1)市场供给是个体供给的加总,在图形上是个体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2)提醒:画图一定要准确,尤其要注意标坐标、准确画出曲线的形状。

三、市场均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