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薛华挺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学会作者写景状物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设计思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第三学段(5~6年级)识字上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阅读上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我们的学生没有走出过国门经历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如上。

二、教学重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德国奇丽的风景之美,更感觉到德国人的心灵美。

四、教法和学法:

观察法:让学生看图观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含义;

谈话法、讨论法:让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受到启发自主学习、从文中自己的品读感受文章,用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引领学生理解课文;

情境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图片激趣,揭题质疑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访谈录。其中大树指谁?

师:季羡林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精通12国语言,对外国文化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教给我们读书要做到三个“贯通”——大家在互联网上还查到那些资料,谁愿意在这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季羡林的有关资料和德国的有关资料)

引导学生: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师:对。这就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切体会。1935年至1945年,他在德国生活了整整十年,德国人爱花、养花的民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以后,当他故地重游,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指题)

【设计思路】:

课的导入简单实用。学生的而刚刚学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一文,对季羡林先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教师稍加利用,巧作铺垫,让学生回味“三个贯通”,然后把新学课文的来历略加介绍,温故知新,自然入题,重点突出文题的独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奇怪!为什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呢?引出疑问和思考,

2.出示一组德国哥廷根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德国的城市哥廷根的了解兴趣。引发“美丽”的印象和概念。

【设计思路】:

引发学生对异域国土的兴趣播放德国景色的录像片,通过录像回到文章,提出问题:当季先生四五十年后再次踏上德国土地时他是如何评价德国的,引出本文线索词语:美丽。进而再引发学生思考“美丽”是否只指景色美,作为引导深入学习课文的出发点。

3.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

【设计思路】:

教师关注课文题目,从读法上;虽凋“____的花是给____看的”,看似不经意,却有很多作用:一是读通文题,因为文题的结构非常独特;二是引出疑问;三是突出“自己”和“别人”两个主体,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伏笔作用。顺势进入下一个环节: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

4.联系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交流。

【设计思路】:

在本环节中,关键的一步是让学生找季先生整体评价德国的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先让学生说明“奇丽”的含义,锻炼学生概括词语能力,启发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解释词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词语后,提出要求:让学生用线画出文中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通过动手圈划,使他们手脑结合理解课文感受文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

4.读第二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

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风情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

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

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

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

【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画出的句子,深入课文学习文中的重难点。当找到“德国人让花朝外开,自己只能看见脊梁。”这一段落,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德国人的品质。

当找到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一句时利用图片的出示让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两个词语,使学生通过欣赏图片的有效途径直接理解本课重点,体会德国街头的美。在“应接不暇”一词处先让学生说词义,再提出问题“你在什么时候应接不暇,给大家举个例子。”

让学生以此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并拓展思维将阅读课程带入生活。

另外通过学生对女房东的人物形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