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格式:pdf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1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遗传染色体学说是描述遗传信息传递和基因遗传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一核心观点,并通过多个实验证据来支持和证明这一理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首先,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之一是关于显性隐性基因的研究。
通过观察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科学家们发现,显性基因与染色体上的某些区域有密切关联,而隐性基因则位于其他染色体区域。
这种分布规律表明,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决定了显性或隐性基因的性状表达。
其次,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还可以通过遗传交叉实验证明。
遗传交叉是指染色体的交换与重组,它能够将两个染色体间的基因相互交换,从而改变后代个体的遗传组合。
通过研究遗传交叉的现象,科学家们发现,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遗传规律与染色体交叉的频率有关。
这说明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是有序的,并且通过遗传交叉可以进一步验证染色体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还包括胞质遗传的实验证明。
胞质遗传是指除了染色体外,细胞质中的一些质体也可以传递遗传信息。
通过观察细胞质遗传现象,科学家们发现,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例如,线粒体DNA的变异会导致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这说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与染色体上基因的相互作用对遗传性状的表现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包括关于显性隐性基因的研究、遗传交叉实验证明以及胞质遗传的实验证明。
这些实验证据直接地支持和证明了遗传染色体学说中的核心观点,即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承载者在基因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实验证据的支持,我们对遗传染色体学说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遗传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课时跟踪检测(五)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基因都在染色体上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C.哺乳动物体细胞细胞核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解析:选C细胞中除染色体上有DNA外,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内也存在基因(质基因);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基因在染色体上”可以从下列哪个结论中得出()A.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B.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内C.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卵细胞中既不含等位基因也不含同源染色体解析:选A由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
3.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均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和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 解析:选C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TtMm,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T和基因m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共同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基因组成为TTmm),而含有基因t和基因M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共同进入第一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
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基因型为Tm)和一个第二极体(基因型为Tm),而第一极体分裂形成两个第二极体(基因型为tM)。
4.下图甲、乙、丙、丁表示的是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9∶3∶3∶1B.甲、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D.甲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析:选D甲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以说明。
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1)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而减数分裂一般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数由2n-2n,减数分裂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由2n-n。
(3)有丝分裂在S期进行DNA合成,然后经过G2期进入有丝分裂期。
减数分裂前DNA合成时间较长,合成后立即进入减数分裂,G2期很短或没有。
(4)有丝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独立活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会发生配对、联会、交叉、交换等。
(5)有丝分裂进行的时间较短,一般为1-2小时,减数分裂进行时间长, 例如人的雄性配子减数分裂需24小时,雌配子甚至可长达数年。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通过有丝分裂维持了生物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组织及细胞间遗传组成的一致性);并且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单细胞生物及无性繁殖生物个体间及世代间的遗传组成的一致性)。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交替(2n-n-2n),保证了物种世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是随机的(染色体重组) ,加上同源染色体的交换(染色体片断重组) ,大大增加了配子的种类,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提高了生物的适应性,为生物的发展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生物体自身的分裂生殖或其体细胞生长发育形成个体过程一般没有和其他个体或结构发生基因交流,自身也不发生减数分裂,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分离,但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通过无性生殖方式产生的个体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异。
2 水稻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解析:(1)胚乳3n=36(2)花粉管的管核n=12(3)胚囊8n=96(4)叶2n=24(5)根端2n=24(6)种子的胚2n=24(7)颖片2n=243 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解析:基因型Aabb的花粉产生的雄配子Ab,ab基因型AaBb产生的极核为AB,Ab,aB和ab胚乳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和aaabbb,比例相等。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名词:染色体真核细胞细胞分裂时期可以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类小体。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包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彼此不同的一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
同源染色体是指二倍体细胞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分别来自父母一方的一对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携带着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
染色体组型把某生物个体或分类群体的体细胞内有恒定特征的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的相对恒定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配子形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有丝分裂。
染色体在前减数分裂间期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第一次分裂着丝粒不分开,只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称为减数分裂。
染色体组型分析将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用显微照片剪贴的方法,按一定系统排列起来,对其染色体数目、长度、着丝粒及副缢痕的数目、大小、位置等染色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姊妹染色单体由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仍由着丝粒相连的两个子染色体。
习题一、问答题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基础的异同点是什么?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膜包围,为类核核有双层膜包围染色体环状DNA分子核中有染色质或染色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为环状DNA分子连锁群数目一个基因连锁群1个或多个连锁群染色体组成DNA裸露或结合少量蛋白质DNA同组蛋白结合,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裸露DNA顺序很少或没有重复顺序有重复顺序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性系统基因由供体质受体单向传递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含同等基因组的配子融合绘有丝分裂中期典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各称。
3.简述核小体的结构和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核小体染色体二级结构:螺旋体染色体三级结构:超螺旋体染色体四级结构:中期染色体。
4.简述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
5.什么是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是细胞分裂间期和早前期染色质丝折叠疏松,高度伸展,染色时不易分辩,而在细胞分裂中期螺旋折叠达到最大程度,染色时着色很浓的染色质。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目标导航 1. 利用表格对比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领会其平行关系,并能叙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内容。
2.借助模型,尝试利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定律。
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内容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
2.依据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3.具体表现续表该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孟德尔定律。
二、两大遗传定律的细胞学解释1.对分离定律的解释(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发生分离。
(3)F1产生配子图解:(4)结果: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两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即产生了性状分离现象。
2.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3)F1产生配子图解:(4)结果:F1产生4种雌配子,4种雄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产生的F2出现性状分离,其表现型的数量比为9∶3∶3∶1。
判断正误:(1)基因和染色体变化没有关系。
(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 )(3)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 )(4)染色体是由基因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 )(5)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6)所有的非等位基因都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
( )(7)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一定为等位基因。
( )(8)先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后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答案(1)×(2)√(3)√(4)×(5)×(6)×(7)×(8)×一、基因与染色体的两种关系1.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