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动手动脑,探索影子的秘密。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发现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1.大屏幕一个、幻灯机一台、手电筒一个。
2.幼儿操作的手偶玩具若干。
3.小故事一个,磁带一盘。
教学过程(一)探索影子1.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和影子做游戏,但是影子有许多秘密,咱们把他找出来好不好?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鼓励幼儿用身体的各部位和影子做游戏)2.幼儿自由地和影子做游戏,积极探索影子的秘密(教师观察幼儿的探索情况,并有目的地与幼儿交流。
)3.讨论:影子的秘密提问:① 你是怎样和影子玩的,发现了什么?② 影子会变吗?它是怎样变的?教师小结幼儿的发现。
知识点:影子会动,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影子会变,随着与光源距离的长短而变化。
(二)游戏:猜影子玩法:1.教师请两个特征比较明显的幼儿藏在屏幕后面,请其他幼儿分别猜猜他们是谁?提问:请问他是谁?你怎么知道?2.请两名特征不明显的幼儿藏起来,增加游戏难度,引起幼儿兴趣。
知识点:影子的特征与物体有关。
(三)利用游戏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对影子探索的欲望。
1.教师用手影给幼儿讲故事,请幼儿欣赏。
a.幼儿对着影子自由地表演手影。
b.请幼儿换用手偶结合音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有趣现象,当幼儿兴致较高时,教师忽然将灯关掉,引导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
2.提问:影子哪去了?为什么没有影子呢?(打开灯进一步提问)有灯光了,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影子?知识点:影子、物体、光线三者密切相连,缺一即形不成影子。
文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教案单元一:生活中的物体复目标:1. 复水、气体、固体的特点和分类;2. 复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特征和用途;3. 复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材质。
复内容:1. 复水的特点和分类:- 清水、脏水的区别;- 水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水的循环和重要性。
2. 复气体的特点和分类:- 空气的存在和感受;- 空气的重要性和运动性质;- 空气的应用和保护。
3. 复固体的特点和分类:- 不同固体的形状、颜色和材质;- 不同固体的用途和特征。
4. 复日常生活中的物体:- 家具类:桌子、椅子、床等;- 电器类:电视机、洗衣机、电扇等;- 研究用品:书包、笔、橡皮等;- 食物类:水果、蔬菜、面包等;- 玩具类:球、积木、泥巴等。
5. 复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材质:- 形状: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 材质:金属、塑料、木头、纸等。
教学活动安排:1. 复课前预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和回答问题;2.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合作活动,进行物体分类练;3.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展示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材质;4.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描述和猜测物体特征;5. 进行物体特征游戏,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等方式判断物体特征;6. 教师总结复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复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2. 对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回答问题中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估;3. 进行简单的问答测试,检测学生对复内容的掌握程度;4.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 注意: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亲自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习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突出科学探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遵从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合理的科学知识体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感悟,在研究中获得。
教学目标1、复习教材中关于植物、动物、我们的身体、水、纸、米饭和淀粉的知识,通过分析归类,知道它们分别属于生命世界与物质世界。
2、复习相关的探究方法与程序,特别是观察的方法与顺序。
3、进一步培育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及研究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地图一张,卡片若干。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踏上“小科学家之旅”吗?(出示地图)看,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科学之旅。
本次科学考察可供选择的路线共有6条,分别是植物之旅、动物之旅、身体之旅、水之旅、纸之旅、米饭和淀粉之旅。
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科考路线,自愿组成科考小组,然后到老师这里取卡片,参考卡片上交待的任务进行考察。
别忘了20分钟后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考察成果。
二、展开复习(一)植物之旅师:在植物之旅中,我们将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关于大树,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满足自己的这些好奇心?(说明:这一单元包括《我看到了什么》《我的大树》《各种各样的叶》和《一片完整的叶》四课。
复习时,可以鼓励学生应用本单元中学过的观察方法去研究新问题。
如有的学生想研究怎样根据叶形来鉴别大树,就可以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根据观察大树的方法来研究此问题。
)(二)动物之旅师:动物之旅充满了新奇与刺激,你共找到了多少种小动物?了解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吗?你是怎样做到的?(说明:本单元包括《寻访小动物》《蜗牛》《蜗牛和蝗虫》《蚂蚁》《我的观察研究》五课。
我在地图上画出了蜗牛、蚂蚁、蝗虫三种研究过的小动物,目的也是引导孩子们回忆研究这些小动物的方法,进而鼓励他们对其他常见的小动物,如蚯蚓、蜜蜂、瓢虫等,展开新的观察和研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教案(新)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复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巩固研究成果,提高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 复并巩固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2. 提升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3. 强化学生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按照以下科学课程章节的次序进行复教学:1. 第一章:性状相同的物体- 复物体的性状分类;- 通过对物体的性状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开展与物体性状相关的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和养分- 复动物的分类和生活性;- 回顾动物营养的来源和分类;- 研究动物的饲养管理,加深对动物生活的理解。
3. 第三章:灵敏的感觉器官- 复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进一步理解感觉器官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开展感官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4. 第四章: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回顾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和影响;- 研究太阳能的利用和应用;- 进行与太阳能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教案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科学知识;- 实验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科学现象;-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辅助等方式呈现科学实例;- 小组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促进互动与思考。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本教案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评估方法:- 平时成绩记录: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 口头提问: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成果展示: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和成果展示;- 书面测试:通过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教学资源如下: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 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3. 多媒体设备和图片资源;4. 学生练册和作业本。
科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熟记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2.了解和掌握一些实验的方法和过程3.培养探究和实验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难点:实验的方法和过程三、教学过程1.复习学期所学的知识点通过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追问和梳理。
从物质和物体、人体健康、球类等三个方面展开思维训练和知识掌握。
帮助学生巩固学期所学的知识点。
2.探究实验通过参观科技馆、看一些科学实验相关的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探究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意识。
3.创新探究引导学生开展或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意义。
比如,通过饮食营养实验来了解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通过小球运动实验来了解力学知识等。
并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
4.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和学科意识。
四、教学手段1.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料2.课堂互动、问答等3.实验箱、实验器材等五、教学评价1.学生学习笔记2.实验记录3.期末测试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在科教学中更加具有方向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同时,也通过课堂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和改进,使科学教学更加精益求精。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上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复习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复习内容:物体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物体的运动、物体的比较。
2. 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复习内容:植物的特征、植物的分类、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3. 第三单元:空气和水的奥秘复习内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作用、水的性质、水的循环。
4.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复习内容:健康饮食、健康运动、健康习惯。
5. 第五单元:简单的机械复习内容: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三、复习过程1. 自主复习:让学生自主回顾上册所学内容,整理出重点知识点,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交流:分组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复习内容,互相提问,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实验探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复习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复习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
2. 练习反馈: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
2. 实验器材:与复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器材。
3. 课件:制作与复习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4. 练习题:根据复习内容,编写适量的练习题。
六、复习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复习方法,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则需要重点辅导。
2. 注重知识点的整合,将本册所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复习目的:
通过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验的兴趣和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复习内容:
1、教材:1—5单元
2、综合练习
复习重点:
1、掌握科学的知识,建立科学的概念。
2、回忆、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熟悉科学试卷的题型。
复习时间:18——20周
复习总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第1—2单元
复习目的:1. 各单元的知识的系统梳理。
2. 查漏补缺。
复习重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
复习方法:归纳整理,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第3—5单元
复习目的: 1. 各单元的知识的系统梳理。
2. 查漏补缺。
复习重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
复习方法:归纳整理,重点指导。
第三—四课时综合练习
1.做前两年的期末测试题
2.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
3.指导学生如何答题。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整理|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对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物质的状态、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2. 复习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六大器官。
3. 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宇宙的奥秘。
4. 复习第四单元《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
5. 复习第五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化学变化和生物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梳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 难点: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笔记等资源,回顾所学知识。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答疑问。
3.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主复习相关知识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答疑问。
4.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 教具:多媒体设备、案例资料、实践操作器材。
3. 学具:笔记本、文具、课后练习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
三年级科学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物质的三态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变现象。
教学内容:1. 回顾物质的三态概念,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
2. 讨论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3. 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冰融化、水沸腾等现象。
第二章:复习力的作用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内容:1. 回顾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
2. 讨论力的作用方式,如拉力、压力、摩擦力等。
3. 进行实验观察,如拉扯弹簧、推动小车等现象。
第三章:复习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光的概念,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传播能量。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光的传播特点。
教学内容:1. 回顾光的概念,光的传播方式。
2. 讨论光的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3. 进行实验观察,如光照射镜子、透过玻璃片等现象。
第四章: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声音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点。
教学内容:1. 回顾声音的概念,声音的产生方式。
2. 讨论声音的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水传播等。
3. 进行实验观察,如敲击物体产生声音、在水中传播声音等现象。
第五章:复习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知道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种类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教学内容:1. 回顾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讨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3. 进行观察活动,如观察校园或自然环境中的不同生物种类和生态环境。
第六章:复习地球与宇宙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地球的位置和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小学科学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教材版本:苏教版年级:三年级学期:下学期课程背景:本次复习课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复习课,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为进入下一个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1.复习课程: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
2.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3.能力提升: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天气的变化2.动植物的生活习性4.声音与光的传播5.日常生活中的电能应用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应用图表和多媒体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2.实验法:安排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3.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游戏法:设计科学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并巩固记忆。
三、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本次复习课的开始做好铺垫。
Step 2: 复习课程内容(30分钟)a. 天气的变化- 讲解不同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天气变化的迹象b. 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分类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辨认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讲解水能的来源与利用方式-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水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d. 声音与光的传播- 讲解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声音和光的传播过程e. 日常生活中的电能应用- 介绍电的来源和应用- 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电能的应用Step 3: 讨论和概念理解(2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本学期所学科学知识,并澄清他们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统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复并掌握第一单元的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第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生活中的机器、身体的结构与功能等。
2. 进行相关实验和观察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复植物的生长与变化: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部位,并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理解其变化。
2. 复生活中的机器:通过展示各种常见机器的图片,让学生回忆并描述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3. 复身体的结构与功能:通过给出人体各部位的名称,让学生配对并描述其功能。
4. 实验活动:选择一个适合年级的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现象,引导他们总结出结论。
5. 综合复: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设计一些问题或游戏,让学生以竞赛方式复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四、教学资源1. 图片或模型展示物,展示植物和机器的图片。
2. 实验所需材料。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的质量等,评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和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展望与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科学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
2. 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3. 继续进行与该单元相关的实验或观察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以上为《统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步骤,希望能帮助到您。
部编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回顾和掌握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科学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游戏和实验等方式,巩固第一单元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复内容1. 第一单元的科学概念和知识点。
2. 涉及到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重点与难点1. 掌握第一单元中的重要知识点。
2. 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科学概念。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2. 安排学生进行预和复。
课堂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的研究内容。
2. 提问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课堂讲解与活动1. 对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梳理。
2. 通过小组讨论、游戏和实验等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
课堂练与反馈1. 提供相关的练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
2. 对学生的练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强调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评价内容1. 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法1. 课堂练的完成情况。
2. 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的参与情况。
评价时间1. 课堂练时。
2. 课堂小结时。
五、教学资源教学材料1. 第一单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2. 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视频。
实验器材1. 相关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六、教学进度安排课时安排1. 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进行复。
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和讲解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
2. 第二课时:进行课堂练和反馈,进行课堂小结和总结。
以上为部编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课的教案,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三、复习内容及重难点:本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复习重难点:1、通过对凤仙花的学习,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各部分所起的作用。
2、通过对蚕的学习,知道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生长过程的特点,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长过程(包括人)。
3、学习温度并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水的三种状态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
4、学习磁铁,掌握磁铁的性质。
会用磁铁制作指南针。
复习要点:1、认真复习《课堂作业本》,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课本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四、复习方法及措施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教师要特别关爱。
2、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增加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兴趣,正规地、系统地引导学生复习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复习教案第一篇:三年级科学复习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案一课时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1、认真复习课本,结合配套练习题,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要点《植物》单元解读:科学概念: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6、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观察实验1.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知道知道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统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复第一单元所学的有关动物的知识,包括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2. 加深学生对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复第一单元所学的有关动物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四、教学过程1. 教师先向学生复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方式展示各类动物的图片和简要介绍。
-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堂中的小动物:- 教师可带来适合课堂观察的小动物,如蚯蚓、蜗牛等。
- 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外观特征和行为性。
五、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并进行观察和描述。
2.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特征,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观察和描述动物时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对动物分类和特征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学生参与小组分享的积极程度和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包括该动物的特征、性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 鼓励学生用图片、手工制作等方式做相关展示。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相关动物图片3. 适合观察的小动物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动物的分类和特征,以及观察和描述小动物,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了对动物的认知。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后续可加强拓展学生对不同种类动物的了解。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整理|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能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科学知识,巩固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复习、合作交流、实验演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学期学过的课程内容,包括生物、自然现象、物质世界等。
2. 重点复习课本上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3. 针对本学期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巩固,如植物的生长、天气变化、物质的性质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翻阅课本,梳理本学期的知识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和疑问,互相帮助解决。
4. 实验演示:教师选取本学期的重要实验进行演示,巩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5. 知识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复习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复习作业:检查学生的复习作业,评估学生的复习效果。
3.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演示中的操作技能,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
五、教学资源:1. 课本: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
2. 实验器材:植物标本、天气变化道具、物质性质实验器材等。
3. 复习资料:本学期的课堂笔记、实验报告等。
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复习知识点。
2. 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复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原始:三年级下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对其功能及用途的影响。
2. 了解并能够应用生活中的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3. 理解空气和水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了解并能够描述简单机械设备的结构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对其功能及用途的影响- 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的反射。
- 分析不同形状的物体在使用中的优势和劣势。
- 理解物体大小对其功能和用途的影响。
2. 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
- 认识常见的力,如推力、拉力、摩擦力等。
- 掌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运动。
3. 空气和水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描述空气的特征和存在形式。
- 探究空气的压力和空气的运动。
- 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4. 简单机械设备的结构和作用- 研究简单机械设备,如杠杆、轮轴和滑轮。
- 分析简单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1. 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演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对其功能及用途的影响。
2. 探究式研究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引导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
3. 探究式研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和实践,发现和了解空气和水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4. 图片解析法:通过图片解析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简单机械设备的结构和作用。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 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对其功能及用途的影响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并询问他们对颜色的理解。
2. 演示: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请学生观察它们在使用中的优势和劣势。
3. 实践:让学生自行选择不同大小的物体进行操作,观察大小对物体功能和用途的影响。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对其功能及用途的影响,并做小结。
第二课时 - 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导入:以常见的日常活动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和效果。
2. 实验:进行一系列简单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力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期末复习整理|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提高复习效果。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学期的重点实验和观察现象,如种子的生长、磁铁的性质、风的产生等。
2. 复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3. 巩固科学概念,如生物的生长、变化、相互作用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实验或现象。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如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概念的理解等。
2. 学生的复习习惯和合作意识,如是否按时完成复习任务、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等。
3.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如是否主动参与科学活动、是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实验器材、教学课件等。
2. 科学知识卡片、复习资料等。
3. 网络资源,如科学实验视频、科学新闻等。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实验或现象。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成果。
4. 复习内容展示:学生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复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实验操作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比赛,检验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6. 科学知识卡片游戏:学生互相提问,检验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7. 总结:教师对本学期的复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复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学期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本学期学习的重点科学概念和原理。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
教学目标
1.复第四单元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复资料:第四单元的教材、练册等。
2.课程计划:制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
复知识点
1.通过回顾第四单元的重要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回忆和思考能力。
2.利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知识点。
活动一:实验展示
1.安排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进行展示。
2.学生通过展示实验,复并巩固相关的科学知识。
活动二:小组合作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问题或情景,让学生讨论并找出解决办法。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活动三:游戏互动
1.设计一些与第四单元内容相关的科学游戏,如填词、选择题等。
2.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
通过本次复习教案,学生回顾了第四单元的科学知识,巩固了相关概念,并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这将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案
一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课本,结合配套练习题,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要点
《植物》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观察实验
1. 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知道知道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2.观察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简答题:
1.对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之后,说说植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二课时
《动物》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5、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6、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7、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8、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科学实验:
1、饲养和观察蜗牛。
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运动与休眠、呼吸、吃食与排泄。
2、用维恩图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与不同。
3、观察蚂蚁,并用维恩图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
三课时
《材料》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
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2、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金属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4、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5、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6、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7、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8、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9、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科学实验:
1、实验比较木条、金属条、塑料条的弯曲程度。
2、实验比较木片、纸片、金属片、与塑料片谁更容易吸水?
3、沉浮实验;通过实验,比较木材、金属、塑料在水中的沉浮。
四课时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5、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6、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7、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8、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9、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0、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空气有(重量)。
科学实验:
1、观察比较水和油的相同与不同,以及作为液体的共同特征。
2、实验比较水和油、洗洁精流动的快慢。
知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3、空气占据空间实验。
四、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