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印象——上海

城市印象——上海

城市印象——上海

上海,一座充满魅力和历史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名字“上海”来源于古时候上海港的得名,它曾经是一个充满渔船的港湾,被誉为“海上之市”。

这座城市追溯到数千年前,凭借其地理优势和繁忙的水运网络,一直是中国的重要贸易港口。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上海是中国探索者、外交家和传教士的最早混居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发展成为一座富有活力的现代城市,完美融合了中西文化,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当夜幕降临,上海染上了一层梦幻的光彩。外滩的霓虹灯璀璨夺目,彷如星星的闪烁。而城市的轮廓线与江水交相辉映,仿佛抹上了一笔瑰丽的水墨画。这儿,历史与现代在交汇碰撞中创造出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云烟过眼倩如画,梅花笑傲万年冰。”这句诗句,形容着上海的瞬息万变与恒久不变的美丽。无论是步入外滩的历史建筑群,还是漫步在复兴路的老洋房,都可以感受到上海独特的魅力。古老与现代共生的景象,使这座城市成为浪漫与奇思的交汇点。

而在日月无光的夜晚,上海以其无尽的夜生活和多彩的文化演出而闻名。在不夜城的怀抱中,旅客们可以漫步于璀璨的夜景,品味美味的当地小吃,感受这个城市的激情与活力。上海的酒吧、音乐会和未来主义的建筑风格都让游客们留连忘返。

上海还是一座文化荟萃之地,拥有优美的园林和博物馆。豫园和静安寺都是必游之地,它们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格和精致的园林设计。而上海博物馆则汇集了恢宏的艺术作品和珍贵的文物,为游客们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千年历史。

当初步进入这座城市的瞬间,浓缩的历史和现代融合的景象会让人陶醉其中。上海,你是一座婀娜多姿的城市,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风景。在这里,时间仿佛止驻,而旅客们则会被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浪漫所吸引。来到上海,你将沉浸在其魅力之中,领略到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城市意象

一、城市意象概念 1、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二、城市意象的应用 1、初步调查获知城市意象 意象调查一般是基于林奇的五要素分析研究来进行的,也即对某一具体城市的通道、边缘、区域、节点、标志一一划分,进而分析各要素在该城市中的作用及城市未来发展应加强的因素,可以为人们从总体上把握城市意象提供基础,作为城市设计的参考。 (1)通道(path)。是观察者习惯性地或偶然地沿着它移动的路线,如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 (2)边缘(edge)。是不作为通道或不视为通道的线性要素。如河岸线、铁路路基、围墙、开发区的边界等。 (3)区域(district)。是城市内中等或较大范围的部分,它具有二围尺度,在观察者心理中产生“进入内部”的感受。如上海外滩、武汉汉正街等。 (4)节点(node)。是城市中的战略点,或是日常往来必经之点。如道路交叉口、广场或地铁站等运输起讫点。 (5)标志(landmark)。是一类参考点,人们可依据其辨别方向,产生深刻印象。

城市印象——上海

城市印象——上海 上海,一座充满魅力和历史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名字“上海”来源于古时候上海港的得名,它曾经是一个充满渔船的港湾,被誉为“海上之市”。 这座城市追溯到数千年前,凭借其地理优势和繁忙的水运网络,一直是中国的重要贸易港口。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上海是中国探索者、外交家和传教士的最早混居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发展成为一座富有活力的现代城市,完美融合了中西文化,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当夜幕降临,上海染上了一层梦幻的光彩。外滩的霓虹灯璀璨夺目,彷如星星的闪烁。而城市的轮廓线与江水交相辉映,仿佛抹上了一笔瑰丽的水墨画。这儿,历史与现代在交汇碰撞中创造出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云烟过眼倩如画,梅花笑傲万年冰。”这句诗句,形容着上海的瞬息万变与恒久不变的美丽。无论是步入外滩的历史建筑群,还是漫步在复兴路的老洋房,都可以感受到上海独特的魅力。古老与现代共生的景象,使这座城市成为浪漫与奇思的交汇点。 而在日月无光的夜晚,上海以其无尽的夜生活和多彩的文化演出而闻名。在不夜城的怀抱中,旅客们可以漫步于璀璨的夜景,品味美味的当地小吃,感受这个城市的激情与活力。上海的酒吧、音乐会和未来主义的建筑风格都让游客们留连忘返。

上海还是一座文化荟萃之地,拥有优美的园林和博物馆。豫园和静安寺都是必游之地,它们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格和精致的园林设计。而上海博物馆则汇集了恢宏的艺术作品和珍贵的文物,为游客们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千年历史。 当初步进入这座城市的瞬间,浓缩的历史和现代融合的景象会让人陶醉其中。上海,你是一座婀娜多姿的城市,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风景。在这里,时间仿佛止驻,而旅客们则会被这座城市的美丽与浪漫所吸引。来到上海,你将沉浸在其魅力之中,领略到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会馆 中国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图为正南方向效果图。

巴基斯坦馆 主题: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 特色: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 巴基斯坦国家馆坐落于中国馆的西面,两国展馆仅一步之遥,设计源自于巴基斯坦著名的拉合尔古堡,这座古堡始建于1025年,又在1566年经历改造后呈现出现在的面貌。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拉合尔古堡从其建立之初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这个城市极具象征力的地标,这座美丽而著名的古堡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巴基斯坦民族舞蹈艺术家将在馆内表演别具特色的民族舞,参观者也能品尝到当地的特色食品,如配以秘制酱汁的烧烤和醇厚香浓的巴基斯坦奶茶“Chai”等。

巴基斯坦国家馆效果图 非洲联合馆概况 2009年5月15日,非洲联合馆外立面设计方案已正式确定。非洲联合馆建筑面积达2万6千多平方米,4个外立面的面积总和达9500平米,是上海世博会11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建筑面积:2万6千多平方米 造型亮点:强烈非洲元素 展馆位置:C片区 由1万多件钢结构搭起的非洲联合馆已挺立在世博园区内。树木、沙漠、海鸥、动物、建筑……这些富有强烈非洲特征的元素将呈现在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上,勾勒出非洲大陆独具多样性的风貌,展现非洲的古老文明和勃勃生机。在15日举行的非洲联合馆外立面施工启动仪式上,记者获悉非洲联合馆外立面设计方案已正式确定,并将全面实施。

北京工业大学《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北京工业大学《355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2021年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355建筑学基础》考研全套 目录 ?建筑学硕士《355建筑学基础》名校考研真题汇编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名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黄肠题凑[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研] 答: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才可以使用。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是指枋木的端头皆指向内,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与同侧椁室壁板面呈垂直方向。该类型墓穴的代表有秦公一号大墓、天山汉墓、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 2.三朝五门[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研] 答:三朝五门是指古代宫殿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殿堂与门楼。 “三朝五门”一词语出郑玄注《礼记》。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以清代为例:三朝,对应三殿,分

城市意象

一、城市意象五要素 凯文.林奇(Lynch.K)是将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标志是他1960年所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的问世,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凯文.林奇在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1、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陌生人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要找参照物或认路。“道路”经常与人的方向感联系在一起,“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林奇说:“人们习惯于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想知道它从哪来并通向哪里。起点和终点都清晰而且知名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都将城市联结为一个整体,使观察者无论在何时经过都能清楚自己的方位。”道路作为城市物化环境的景观元素,使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是有连续性”。道路作为“线型连续”方式不同而各有特色。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可度性和网状空间体系。他认为任何城市的道路必然具有网状关系,在道路上行走的人需要有明确的方向,或者说在道路上行走的人本身就是在选择方向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对道路的长度和距离,人们是通过道路两旁的要素比较而感知的。人们对自己已经熟悉的道路,或者在一条不断变化的景观道路上行走,在相对意义上不觉得路很长,而且有预期感,所谓“移步异景”的心理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2、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 3、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在人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正因为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性的存在一项就是人们对城市感知的重要源泉。当人们走进某一区域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场域效应”,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 4、城市节点是城市结构空间及主要要素的联结点,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人们城市意象的汇聚点、浓缩点,有的节点更有可能是城市与区域的中心及意义上的核心。节点往往成为城市占主导地位的特征,林奇把节点视为不同结构的连接处于转换处,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的连接点和某些特征的集中点。比较其他城市意象要素而言,城市节点是一个相对较广泛的概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介绍_图片

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介绍(图片)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 2008年1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充满生机的宜居住城市: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 造型亮点:枫叶印象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加拿大国家馆效果图 加拿大国家馆效果图 占地6000平米的加拿大国家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半包围的外型,在展馆中央圈起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各种精彩的文艺表演将在这里上演。蜚声世界的太阳马戏团将成为这座展馆的主角,为加拿大展馆量身定做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方案。 先进的展览技术、引人入胜的展示内容和富有创造性的节目编排,都将成为加拿大馆的亮点,此外,一群年轻、热情、博学的接待人员也将为加拿大馆增色。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让加拿大人对“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视,因此在建筑上处处都体现了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展馆外部的墙体上将覆盖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将使用排水系统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展馆内将没有大型的展品或物件,以确保展示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同时展馆内还将营造一个无障碍和无烟的环境。 加拿大是第一个同上海世博会组织者进行参展合同谈判的国家,同样,加拿大也是历届世博

会的热情支持者。加拿大馆不仅浓缩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时也是增进两国友谊的平台和契机。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 2007年9月2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设计团队:“Heatherwick”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英国国家馆效果图 外型简洁,并创意无限,这就是英国国家馆所演绎的展馆。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这些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微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通过信息和图像的传送,参观者们甚至可以在展馆的表面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 因此,英国馆在世博会开展的6个月中,不再是一个不能改变的展馆,工作人员将随时收集参观者的想法和意见,调整展馆的展示内容和活动,并将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参观者们的面前。每天猜测英国馆将以何种形式出现,也将成为一种乐趣和独特的风景。 在开工典礼上,两根银杏树被种植在英国馆旁,银杏是生命力和耐力的象征,也体现了英国的参展主题,成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公园景观的一部分。 非洲联合馆 由1万多件钢结构搭起的非洲联合馆已挺立在世博园区内。树木、沙漠、海鸥、动物、建筑……这些富有强烈非洲特征的元素将呈现在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上,勾勒出非洲大陆独具多样性的风貌,展现非洲的古老文明和勃勃生机。在15日举行的非洲联合馆外立面施工启动仪式

城市意象读后感-可意象的城市解读

城市意象读后感-可意象的城市 摘要:结合凯文·林奇在书中对城市视觉形态进行的详尽分析所提出一种可以运用城市尺度处理视觉形态的方法,以及一些城市设计中的首要原则,对三个实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环境意象; 城市; 形态; 尺度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ion of K.Lynch, 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endowed the visual city form is a piece of especial-comparative-new question. advanced a piece of measure that we can begin to deal visual form in the city's scale, and some primary principle in city design.Environmental image is the result that observer evolves in company with their environment, by studying three examples. Keywords:environmental image; city; form; scale 意象的发生场域是在灵魂的活动中,它先于思维而出现。 ——加斯东·巴舍拉(法)《空间诗学》 1概述 The Image Of The City,(中文译本包括项秉仁教授的《城市印象》译本与方益萍等的《城市意象》译本的这两个版本),十几万字的小书四十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的规划师和建筑师。 凯文·林奇曾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弟子, 《城市意象》是他年轻时代的得意之作,之后还有1972年出版的What Time Is This Place?1976年出版的Managing the Sense of a Region,以及1981年的Good city form ,都是凯文·林奇在城市设计领域较为重要的著作,其中Good city form在美至今还是很多学校的教科书。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88年,凯文·林奇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凯文·林奇参考83本书刊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研究,运用朴素、生动的笔墨,在40年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第一个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 2环境意象与定位参考文献 凯文·林奇认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他在书中通过研究城市在市民心中的印象,分析美国城市的视觉品质,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表面的清晰或是“可读性”,以及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意象的聚合可以有几种方式。真实的物体很少是有序或显眼的,但经过长期的接触熟悉之后,心中会形成有个性和组织的意象,找寻某个物体可能对某人十分简单,而对其他人如同大海捞针。”[1]古往今来多少人描述过他们所居

2010上海世博会场馆设计理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场馆设计理念 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 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

由黄浦江畔具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塔高201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6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上海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上海的城市活力。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 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中国馆、

楼盘案名大全

楼盘案名大全 中信红树湾海德堡花园天缘公寓 长城盛世mm 鲁艺上河村瑞馨公寓 鼎诚国际MM 德胜世嘉榆园新居 远洋天地星河城黎明新座 世纪城大观园中华商住区中国第一商城 后现代城中海凯旋新都丽苑 陶然北岸观河锦苑星光公寓 观筑绿城星洲花园御鹿家园 都市心海岸山水汇豪漪内轩 颐园(碧水云天) 新荣家园双桥温泉北里住宅 恬心家园正邦嘉园依翠园 万科西山庭院新御景天行建商务大厦 浉城百丽华腾园同仁园 格林小镇东华经典(东华金座) 俊景苑 朗琴园快乐洋城新中环公寓 非常宿舍清城名苑兴都苑(水榭楼台) 雍景台风林绿洲(奕翠庭) 团结公寓 一栋洋房望京新城宋庄家园 远洋风景建东苑小区中和家园 橙色时光方宝苑玉安园 北辰绿色家园富河园漪澜鑫筑 翡翠城阳光新干线亿城中心 嘉铭·桐城东风家园上龙嘉园 万豪国际公寓晓月苑永定路商住中心 橙色年代嘉慧苑致雅居 彩虹城松园小区燕归园 北京青年城金宝纯别墅翌景嘉园 涧桥·泊屋馆京东丽景旭风苑公寓 朝阳无限庄胜二期潇雅居 GOGO新世代飞腾家园英嘉公寓 高第金榜园迎曦园 风格与林太阳国际公馆(瑞景嘉园) 永合馨苑 澳洲新星丰润世家洋桥花园 长安新城金隅丽港城兴涛社区 糖人街时代芳群运河园 浉城百郦测试项目新洲商务大厦 加来小镇新新公寓颍泽洲 城市印象上河美墅同泰苑 和枫雅居建兴家园昊腾花园 高苑·花样年华金码大厦天辉公寓 NOLITA那里政馨家园文林商苑 蝶翠华庭晋元庄小区幸福源

当代城市家园非常生活祥瑞苑 雪梨澳乡清欣园晟丰阁 倚林佳园华龙小区秀安园 新华联锦园乐澜宝邸棉花城 CLASS 金宸公寓燕景佳园 珠江帝景龙山新新小镇万景公寓 飘HOME 蓝堡新纪元公寓 北亚花园花都盛景-宜兰园海悦名门 万科青青家园富泉花园星海明珠 鑫雅苑地铁古城家园新明嘉园 紫竹花园金容苑富丽华苑 银领国际蓬莱苑龙岳洲海后珍藏 深蓝华亭佳境天城(科瑞大厦) 本家润园 东恒时代家园富卓苑 亚运新新家园马坡花园慧谷阳光 宣颐家园华贸中心万豪湾天下 风度柏林幻星家园万象新天 灵秀山庄二期公园大道第一城高尔夫公寓 和平新城燕京新城那里 禾风相府泽丰苑蓝堡国际中心 方舟苑绿海甜园别墅 MOMA国际寓所 UHN国际村枫露花园凯晨广场 锦秋知春国兴家园 CBD总部公寓 阳光都市永泰园·新地标澳洲康都 京贸国际公寓行宫园国兴观湖国际 卡尔生活馆早安方庄(广顺园) 富力城 珠江骏景云景帝成远洋新干线 绿荫芳邻麓鸣花园(别墅) CITYONE(金隅国际) 天玉铭座颐和山庄中关村科技贸易中心 心都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测试项目 金晖嘉园温泉花园(温馨园)白领家园 华源之星九龙花园置地星座 立恒名苑凯景铭座汤泉逸墅 翠湖别墅新裕家园角湾小区 优秀赏尚品·福城观唐 当代万国城富锦嘉园银谷大厦 BOBO自由城天鑫家园(格林雅地) 梧桐道(嘉铭桐城II)易构空间时尚橙堡金亚光大厦 北京奥林匹克花园花香丽舍半岛国际公寓 都会国际国英一号格调 棕榈泉国际公寓紫玉山庄纳帕溪谷 王府温馨公寓名流花园天道温泉 鑫兆佳园柏林爱乐硅谷先锋土博士城 加华印象双花园小区(嘉兰园)温哥华森林

文化地理解析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

文化地理解析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在 影视作品中,城市常常成为故事的背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进行文化地理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城市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 一、城市的地理特征与文化意义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地理特征,这些特征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密不可分。例如,纽约市的曼哈顿岛被哈德逊河和东河环绕,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形态。这种地理特征使得纽约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和文化艺术的重要枢纽。在电影《纽约,纽约》中,曼哈顿岛的高楼大厦、繁忙的街道和黄色的出租车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传递出纽约市快节奏、多元文化的形象。 而伦敦的泰晤士河则成为了城市的重要地理标志。在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中,伦敦塔桥和伦敦眼等地标建筑出现频率较高,与魔法世界的交汇点——列车站9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地理特征与文化意义的结合,使得伦敦成为了神秘、 奇幻的城市。 二、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象征 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象征对于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巴黎 作为法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电影《巴黎圣母院》中,巴黎圣母院的壮丽建筑和钟楼成为了城市的象征,同时也展现了法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常常被用来展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例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北京的胡同、故宫等地标性建筑成为了电影的重要场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对城市历史和文化象征的运用,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更加丰富多样。 三、城市的社会问题与城市意象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聚集地,常常面临各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也反映在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中。例如,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意象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贫富分化等问题。通过对城市意象的塑造,影片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城市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问题。 另外,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常常成为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的一部分。例如,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北京的城市意象被描绘成了一个被环境问题所困扰的城市。通过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描绘,影片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城市意象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 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这使得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呈现出多样性。通过观看不同城市的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同时,城市意象的呈现也促进了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总结: 通过文化地理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和文化象征以及社会问题都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体现。这些城市意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城市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不仅是故事的背景,更是反映了城市的魅力和社会现实。

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筑欣赏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揭开神秘面纱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效果图在世博会规划图中,最瞩目的还是中国馆,它享有东道国的先天优势紧临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它的建筑体量也雄踞其他场馆之上。于2007年12月18日开工的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高62米,相当于20层楼高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效果图 在世博会规划图中,最瞩目的还是中国馆,它享有东道国的先天优势——紧临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它的建筑体量也雄踞其他场馆之上。于2007年12 月18日开工的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高62米,相当于20层楼高,顶部最大平台有两个足球场大。全馆将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和港澳台馆3部分组成。在世博会举办期间,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 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它的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将高耸的国家馆比喻成华冠和天,把汇聚人流的地区馆比喻为四方和地,寓意就是“天下粮仓、富

庶四方”。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效果图 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最终设计方案在主体建筑下还有一张“礼品包装纸”,整个建筑就宛如一个展开的礼品盒,这充分反映了英国对于中国人民和上海世博会的善意。 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效果图

提到法国,人们的第一感觉是“浪漫”。漂浮于水面的法国馆将浪漫演绎得诗情画意——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和水上花园点缀其间。感性的设计外观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世界。从排队等候区开始,参观者就身处纯正的法式庭院中。自动扶梯缓缓将游客带到展馆的顶层,展览区域在斜坡道上铺开,沿着下坡路回到起点。参观路线的一侧是视觉效果突出的影像墙,法国老电影的片断和现代法国的图像,都在阐述关于法国的城市印象。 上海世博会尼泊尔馆效果图 很多国家的展馆体现着浓浓的异域色彩,透着古老神秘的氛围,比如尼泊尔馆,在众多现代前卫的场馆中显得十分醒目。尼泊尔馆的主题为“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它的外形就像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大寺庙,带有浓重的尼泊尔文化和宗教色彩。在尼泊尔几乎人人信教,首都加德满都更是一座“寺庙之城”。

城市印象的作文

城市印象的作文 关于城市印象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城市印象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侧写画像,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情风貌、民间习俗塑造了他们的气质。 红色武汉 武汉是一座热情的城市,每每到了暑期,武汉就会立马升温,像一锅永远沸腾不止的开水,来玩的游客就像热锅里的食物,被热得汗流成河。在盛暑之际,地上热得打一个鸡蛋,都会立马变成煎鸡蛋。当然,武汉还有一些有名的景点,比如辛亥革命纪念馆,当今武汉和平,但是没想到,以前民族受压迫的时刻,辛亥革命就是在这里起义的,当时孙中山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才有了如今繁荣的大武汉,在革命中有多少烈士喷洒热血,换来这武昌城,这红,应该红在我们永存的记忆中。 蓝色海南 在我国广阔的领海中,有一座神秘的小岛,这里春暖夏凉,气候宜人,原因正是这辽阔而温柔的蓝色大海。海南岛四面都是水,那儿的人靠海为生,海风温柔,又和着淡淡咸味儿,很少发生海上自然灾害,所以是一旅游胜地。当我来到海边穿着沙滩裤,抱着游泳圈下水时,发现海南的水是那么的温柔,缓慢,浪花一朵朵开在沙滩上,多么惬意,不像其它的海,这里的海水一点也不湍急。 坐上船,乘风破浪,从大陆来到岛上,海风的.轻咸,给人一种舒适感,温柔又舒适,正如蓝色之象征。 金色上海 一条条渔船运载货物从黄浦江上行来,江上平静有缓缓流动着,给人惬意之感。站在对岸,面对着对岸的东方明珠,东方明珠上的灯

光色彩极艳丽,别具一格,如灯光展一般,坐上快速电梯,自觉像是在往上推,可以一览黄浦江的全貌,站在顶楼看向对岸,岸上各式英式建筑,泛着金灿灿的黄光,耀目的令人不能直视。 每一座城市都象征着一种色彩,都需要你去发掘它们别具一格的精彩之处。 精彩点评:康旭这一次着笔有粗有细,有点有面,三座截然不同的城市显现在我们面前,各具特色,这次的文风终于丢弃之前的琐碎,变得连贯且流畅起来,希望你继续保持再接再厉哦! 【关于城市印象的作文】

探讨城市符号学概论及其设计

探讨城市符号学概论及其设计 1、符号学的定义与分类 符号学概念率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and?de?saus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Charles S?Pierce )等人提出的。前者更注重社会生活中符号存在的意义,关系心理学,属于二元理论;而后者侧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关系逻辑学,属于三元理论。后期随着不同学科的融合和社会发展,有关符号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空间逐渐开阔起来,人们通常系统化的将它用于传达或类似传达的指代功能。 随着符号学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发展壮大,根据不同形式、指代含义等标准又将符号划分为不同类别。皮尔士把符号的相关问题探讨延展到各类符号现象,并建立了独立于传统意义的符号学体系,将符号体系大致划分为图像符号(具备相似性)、指示符号(具备关系性)和象征符号(具备引申性)三大类。 ① 图形符号主要通过表相类似或实际存在的图像意义,借用本源事物来传达它的含义,是直接意指符号。例如肖像,就是某人的图像符号,人们对之熟稔,直觉上可以感知和辨认。图形再利用不同对象间的相关性和联系性来重构本意,读者在后期接受和感受中提取异同符号意义。 ② 指示符号包含的对象与符号之间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联性,人们了解其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才可形成指代作用,让人了解其意义,是群体视界互相关系的结果。如城市公共信息符号中的警示符号,禁止吸烟;男女性别符号,准确的辨别所指代的对象。 ③象征符号被视作含蓄的表意符号。它将实际指代转化意义指代,它所代表的对象与实际符号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基于社会习俗、人文习惯等,是群体思维同化的结果。例如中国的国旗,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城市符号学的概念与特征 凯文·林奇指出:“任何现行运作中的城市地区都具有结构和个性,只是其中强弱悬殊”。[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通常,人们对一座城市建立最初的映象,最直观的认知往往是来源于整个城市的轮廓、建筑、公共环境等外在形象。一座城市所独有的外在显性符号,往往能够成为其整体建设作点睛之笔,成为城市的明信片。

从城市意象到城市形象的解读

从城市意象到城市形象的解读 一、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这个概念由美国学者凯文?林奇1960 年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一书中首先被提出了来。他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诠释城市意象:①特性或称特色,即城市的个性;②结构和关联,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上的联系、形态上的关联及与观察者发生的一定关系;③含义或称意蕴,城市中的人工物体必须具有某种含义,包含着特定的内容,或是可进一步理解的内容。不管是从城市的个性还是城市的结构和含义,其都无不关系着一个城市形象的塑造。 凯文?林奇认为所谓城市意象, 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 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通过他对美国三个主要的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城市景观意象的调研和分析, 总结并归纳出了五种景观要素和主题。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一)道路道路是指观察者经常或偶尔穿越的通径。如街道、人行道、运输通道、运河、铁路等。。例如上海的世纪大道, 统一了浦东新区分散的金融区、高技术区、新港区、新机场的意象。

(二)边界 边界是城市中不被视为通道的线性成份, 其通常是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比如海岸、铁路线的分割, 开发用地的边界、围墙等, 是一种横向的参照, 而不是坐标轴。 (三)区域 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 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 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主要包括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城市公园、开发区、历史性地段的城市设计。这些区域的特色是城市特色最有力的代表。 (四)节点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能够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点。城市中典型的节点主要由道路的交叉口、广场、地铁站等组成, 例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等。 (五)标志物 标志物是另一类型的点状参照物, 观察者只是位于其外部, 而并未进入其中。通常是人们认识城市、观察城市、形成印象、便于记忆的外向性参考点。例如浦东新区的东方明珠广场、深圳的帝皇大厦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上五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的。不同要素组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 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 也可能相互矛盾,甚至相互破坏。林奇早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就提出了城市意象研究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城市设计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从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旅游线路策划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宁波特色二日游线路策划 小组成员: 孙雨晴 3090122020 唐萍 3090122021 王瑶瑶 3090122022 吴丝丝 3090122023 钟珊珊 3090122032

目录 一、前言 (3) 二、宁波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5) (一)宁波旅游市场客源的地区结构 (5) (二)宁波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 (5) (三)宁波客源市场的消费结构 (6) 三、宁波旅游线路供给分析 (7) (一)主要旅行社宁波旅游线路 (7) (二)现有宁波旅游线路主要特点 (8) (三)现有宁波旅游线路的不足 (8) 四、线路开发思路 (9) (一)目标市场选择 (9) (二)线路主题确定 (10) (三)线路开发的基本原则 (10) 1.整体性原则 (10) 2.体验性原则 (11) 3.创新性原则 (11) (四)线路总览 (12) 五、宁波特色二日游线路设计 (13) (一)套餐A:(家庭散客) (13) (二)套餐B:(单位团体) (17) 六、成本—收益分析 (20) (一)成本 (21) 1.变动成本 (21) 2.固定成本 (21) (二)收益 (22) 1.产品单价 (22) 2.预期销量 (22) 3.预期收益 (22) 七、线路推广 (23) (一)A线路推广策略 (23) (二)B线路推广策略 (23) 八、创新展示 (24) (一)古韵与时尚的结合 (26) (二)文化与教育的结合 (26) (三)精神与身体的双重体验 (26) 附件:任务分工表 (26)

一、前言 随着我国法定假日的调整,人们的长途旅游主要集中在了国庆长假、寒暑假和带薪假期。由此在周末和其他节假日短途旅游成为旅行社炙手可热的旅游主打产品。 值此圣诞、元旦和春节各大节日来临之际,各大旅行社推出一系列短线旅游线路,试图抓住一年最后的机会,吸引游客,扩大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发挥企业优势,推出具有创新性的宁波旅游线路,在周边旅游市场上占有有利地位。 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宁波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全国较大的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全市辖象山、宁海二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 宁波历史悠久,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宁波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宁波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和重化工业基地,是浙江省经济中心。此外,宁波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是理想的旅游胜地。为此,在宁波建立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有助于提高宁波的整体旅游形象,增加宁波在广大旅游者中的知名度。 基于宁波独特的旅游资源,浙仑海外旅行社特此策划主题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二日游线路。此次策划在调查了解宁波的旅游资源和宁波现有的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并鉴于单位市场和普通游客的需求差异,特在同一主题下策划出两条不同行程的旅游线路,一条为古韵游,一条为时尚游,以便细分两个目标市场进行推广。 本策划文案共划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线路开发背景、企业背景、策划思路和文本框架。第二部分,宁波旅游市场结构分析。主要分析了宁波旅游市场客源的地区结构、宁波客源市场的和宁波客源市场的消费结构。第三部分,宁波旅游线路的供给分析。主要就当前宁波旅游线路的供给类型、主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摘要: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面较广,对个体的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要遵循自然生态法则,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将景观、植被与环境融合起来,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论文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1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1.1公共性滨水区历来是公众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无论是节日庆典、宗教礼仪,还是娱乐活动,人们总喜欢选择滨水地区。恒河河畔的宗教仪式、汨罗江的龙舟比赛、巴林水滨的晚间野餐,抑或名古屋供奉神灵的“热田祭”等都是以滨水地区作为活动的场所[1]。滨水区作为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应该作为社会的共有财富进行分享,不应让私人或少数利益团体占有。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

“共享”原则,强调土地紧凑利用和公共设置的合理配置,尽可能地将亲水的空间还给公众,还原滨水空间的“公共性”这一基本属性。 1.2可达性滨水区是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区域,这个区域的交通是尽端式交通,且因平行于水系的道路使得滨水公共空间成为相对独立的地块。因此,组织合理的路网,让使用者能快速到达滨水空间,并能够在其中穿行,其交通的便捷程度,是滨水公共活动的保障,也是保持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保障[2]。 1.3实用性滨水区作为公众活动的主要载体,不应该仅具备观赏或者防洪的单一功能,其具有的功能特点应该是多样化的。应满足来此活动的不同人群的公共活动需求,如观光的游客需要具有特色的景观风貌;周边工作的白领需要短暂的茶歇场所;居住在附近的孩子需要可以让他们攀爬、游戏的场地。遵循此原则,可以使滨水公共空间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和人气。 1.4识别性识别性是通过强调空间的形式与特征,赋予空间个性,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强化人们对该空间的记忆。遵循这一原则可使滨水空间成为城市形象的窗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便于人们在空间中的定位,增强空间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使公共活动更趋活跃。

上海世博会场馆设计方案理念

2018年上海世博会 场馆设计理念 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 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

由黄浦江畔具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塔高201M,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6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上海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上海的城市活力。 2018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 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M,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M。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