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教学案

第1课时观察物体(实物)导学案设计课题观察物体(实物)

课型

新讲课

设计说明

1.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论是教学手腕,仍是教学方式都不要离开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只有学生取得心理知足感时,才会向更高的目标尽力。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是主动参与观察活动仍是被动参与观察活动,对观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设计先让学生猜一猜,以猜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

2.重视观察方式的指导。

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身高比较高的同窗,可以蹲下来,让视线正对着物

体的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熊猫玩偶动物卡片

学生准备:熊猫玩偶玩具

教学进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动物卡片,遮住动物卡片的一部份,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3.撤掉动物卡片的遮挡物,指名回答是怎么猜出来的。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倾听动物的叫声,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并在小组内交流。

2.按照教师出示的卡片,猜是什么动物,并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是按照什么猜出来的:可能按照大象的长鼻子;老鼠的尾巴;骆驼的驼峰……猜出各类动物。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一名学生描述一种事物的样子,其他同窗猜想他描述的是什么。

二、合作观察,探讨新知。(18分钟)

1.组织学生观察熊猫玩偶。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3.组织学生画出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4.组织汇报,展示图画。

5.请学生互换位置再观察,汇报在新位置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6.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放在桌面上,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描述。(教师巡视)

7.师生一路讨论、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发现。

1.小组内拿出熊猫玩偶放在桌面上进行观察,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2.小组内坐在不同位置的同窗彼此交流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3.试着画出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4.把图画贴在黑板上,汇报自己画出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何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互换位置观察后,彼此说一说自己这次看到的熊

猫玩偶的形状,并汇报。

6.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并在小组内交流,描述出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形状。

7.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4名同窗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卡车。请将人物和他们看到的卡车的样子用线连起来。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4分钟)

1.完成教材70页1题。(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到观察图画,巩固新知)

2.完成教材70页2题。

1.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小组彼此检查订正。

3.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汽车玩具摆放在桌面上,再请其他成员在自己所在的位置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汽车玩具的形状。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实物)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1课时观察物体(实物)导学案设计课题

观察物体(实物)

课型

新讲课

设计说明

1.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论是教学手腕,仍是教学方式都不要离开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只有学生取得心理知足感时,才会向更

高的目标尽力。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是主动参与观察活动仍是被动参与观察活动,对观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设计先让学生猜一猜,以猜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

2.重视观察方式的指导。

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身高比较高的同窗,可以蹲下来,让视线正对着物体的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熊猫玩偶动物卡片

学生准备:熊猫玩偶玩具

教学进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动物卡片,遮住动物卡片的一部份,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3.撤掉动物卡片的遮挡物,指名回答是怎么猜出来的。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倾听动物的叫声,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并在小组内交流。

2.按照教师出示的卡片,猜是什么动物,并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是按照什么猜出来的:可能按照大象的长鼻子;老鼠的尾巴;骆驼的驼峰……猜出各类动物。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一名学生描述一种事物的样子,其他同窗猜想他描述的是什么。

二、合作观察,探讨新知。(18分钟)

1.组织学生观察熊猫玩偶。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3.组织学生画出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4.组织汇报,展示图画。

5.请学生互换位置再观察,汇报在新位置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6.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放在桌面上,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描述。(教师巡视)

7.师生一路讨论、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发现。

1.小组内拿出熊猫玩偶放在桌面上进行观察,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2.小组内坐在不同位置的同窗彼此交流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3.试着画出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4.把图画贴在黑板上,汇报自己画出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何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互换位置观察后,彼此说一说自己这次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并汇报。

6.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并在小组内交流,描述出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形状。

7.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4名同窗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卡车。请将人物和他们看到的卡车的样子用线连起来。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4分钟)

1.完成教材70页1题。(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到观察图画,巩固新知)

2.完成教材70页2题。

1.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小组彼此检查订正。

3.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汽车玩具摆放在桌面上,再请其他成员在自己所在的位置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汽车玩具的形状。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实物)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1课时观察物体(实物)导学案设计课题

观察物体(实物)

课型

新讲课

设计说明

1.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论是教学手腕,仍是教学方式都不要离开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也只有学生取得心理知足感时,才会向更高的目标尽力。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是主动参与观察活动仍是被动参与观察活动,对观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设计先让学生猜一猜,以猜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

2.重视观察方式的指导。

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观察物体的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身高比较高的同窗,可以蹲下来,让视线正对着物体的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熊猫玩偶动物卡片

学生准备:熊猫玩偶玩具

教学进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动物卡片,遮住动物卡片的一部份,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3.撤掉动物卡片的遮挡物,指名回答是怎么猜出来的。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倾听动物的叫声,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并在小组内交流。

2.按照教师出示的卡片,猜是什么动物,并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是按照什么猜出来的:可能按照大象的长鼻子;老鼠的尾巴;骆驼的驼峰……猜出各类动物。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一名学生描述一种事物的样子,其他同窗猜想他描述的是什么。

二、合作观察,探讨新知。(18分钟)

1.组织学生观察熊猫玩偶。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3.组织学生画出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4.组织汇报,展示图画。

5.请学生互换位置再观察,汇报在新位置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6.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放在桌面上,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描述。(教师巡视)

7.师生一路讨论、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发现。

1.小组内拿出熊猫玩偶放在桌面上进行观察,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2.小组内坐在不同位置的同窗彼此交流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3.试着画出自己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

4.把图画贴在黑板上,汇报自己画出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何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互换位置观察后,彼此说一说自己这次看到的熊猫玩偶的形状,并汇报。

6.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并在小组内交流,描述出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玩具的形状。

7.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

是不同的。

2.4名同窗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卡车。请将人物和他们看到的卡车的样子用线连起来。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4分钟)

1.完成教材70页1题。(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到观察图画,巩固新知)

2.完成教材70页2题。

1.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小组彼此检查订正。

3.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汽车玩具摆放在桌面上,再请其他成员在自己所在的位置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汽车玩具的形状。教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实物)

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优质课导学案_1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 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的位置。 教学难点: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的位置。 区分左、右两边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的玩具、从玩具不同位置拍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大家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吗? 生:上、下、前、后、左、右。(同学们记性真好。) 老师今天戴了一个表,你知道戴在老师的那只手上吗? 生:左手。(对了) 1、今天这节课,老师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反应最快。请大家注意我的口令哦。(老师站在四组同学中间的位置) 2、第一遍:(慢速)请坐在我前面的同学拍拍手,请坐在我后面的同学跺跺脚,请坐在我左边的同学拍拍肩膀,请坐在我右边的同学拍拍桌子。 小结:同学们的反应还不错,下面我们加快速度试试。注意听清楚,和刚才的口令不一样哦。 3、第二遍:(快速)请坐在我前面的同学拍拍桌子,请坐在我右面的同学拍拍肩膀,请坐在我后边的同学跺跺脚,请坐在我左边的同学拍拍手。 小结:同学们左边、右边、前面、后面分得很清楚,方向感很强哦。 师:老师期待你们后面有更好的表现。 二、新授 (一)原地观察兔子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用“左边、右边、前面、后面”说说你们这一组看到了兔子的哪一面?(生汇报:要求用:我们小组看到了兔子的——。完整地说)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有点奇怪了:你们都在看小兔子,为什么你们四个小组看到的兔子部位不一样啊? 生:(1)、因为我们四个小组坐的位子不一样。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1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1、4题。 本课时主要教学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教材呈现了4名学生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一个熊猫玩偶的情境图,并在情境图下面给出从这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方向的学生看到的。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做一做和练习一的1、4题呈现了丰富的观察素材,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观察方法,发展空间观念,积累观察经验。 (二)核心能力 观察物体这节课在积累直观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想象、辨析,建立所观察到图形的清晰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和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玩偶,能说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尝试总结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在辨认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时,能抓住其独特的特征,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正确辨析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五)学习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观察物体》教学课件、《观察物体》基础作业、飞机模型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请你的家长做模特,用手机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拍照,仔细观察四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 为什么盲人认为的大象各不相同呢? 小结:要全面准确地认识一个事物,就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结合有趣的故事引入,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切合本节课学习的主题,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物体上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实物观察 (1)实践观察,体会不同 请每组同学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飞机模型放在四人中间。四个同学分别坐在模型的前、后、左、右的位置。仔细观察模型,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大家看同一个飞机模型,而看到的结果不同呢? 指名交流 小结:不同位置看到的飞机模型是不同的。 接下来我们顺时针移动位置再继续观察飞机模型,先想一想你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什么样的? 小组四人依次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观察模型。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四人依次说出看到的模型的重要特征,其他同学判断他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 (2)观察对比,区分左右 在刚才观察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从模型两侧观察时,看到的部分非常相像。怎样区分这两个位置观察到的模型呢?你们能想出办法吗?

2021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说课稿+测试卷+教案+反思+课时练+学案

《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观察物体》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辨认并能想象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在探究中,学生掌握全面、正确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并感受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因此,我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二、说教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

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谈话、观察、操作、交流、情景模拟、互动、发现、游戏、多媒体运用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详细在教学程序里说明)。 三、说学法 1、说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小白兔,为什么同一只小白兔看到的样子会不一样。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4、对比辨析法 通过观察对比,区分从两个位置拍到的地球仪的不同形状。 5、合作学习、游戏法 组织学习分组合作观察,互相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通过游戏,增强学习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设计如下环节: (一)、媒体技术,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出示盲人摸象画面引入课题。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观察 物体》教学设计 名师资料《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程秋霞(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

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5单元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人教版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从上面观察物体,由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单元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立体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辨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会从上面观察物体,由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知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判断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如果有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师:是啊,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 教学设计 和食指捏住熊猫的头和身体,将熊猫放在桌子上,然后从不同的位置拍照。 2)让学生分别从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位置观察熊猫玩具,并用画纸画出观察到的形状。 3)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玩具的形状,体会到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是不同的。 2、观察其他物体。 1)教师出示其他物体,如书、杯子等,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形状。 2)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体会到不同位置观察到的视图是不同的。 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得到的视图是不同的,观察位置的不同会影响视图的形状。 教学设想: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从而加深对观察物体的认识。] 三、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1、游戏:猜物体。

1)教师出示一部分物体,让学生猜出完整的物体。 2)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一部分,猜测完整物体的形状和 名称。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猜对和猜错的原因,体会到观 察物体的重要性。 2、活动:自己拍照。 1)让学生自己拍照,从不同的位置拍摄同一个物体。 2)让学生观察自己拍摄的照片,比较不同位置拍摄的照 片的不同之处。 小结:观察物体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通过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设想: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使用食指表示相机,给熊猫拍照。首先,选择一个喜欢的角度,想象并印在脑子里。接着,从熊猫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拍几张照片,想象并印在脑子里。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帮助他们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并提高观察活动的有效性。接下来,在屏幕上展示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他们到熊猫的左、右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观察物体(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观察物体(一)》 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组长:我在熊猫的左侧,看到的熊猫耳朵很大,眼睛很圆,但是身体有点扁。 第二位同学:我在熊猫的右侧,看到的熊猫眼睛很小,耳 朵也不太明显,但是身体很圆。 第三位同学:我在熊猫的正前方,看到的熊猫眼睛和耳朵 都很明显,身体也很圆。 第四位同学:我在熊猫的正后方,看到的熊猫耳朵和眼睛 都不太清晰,但是身体很长。 教师:同学们看到了吗?同一个熊猫,不同的位置观察到 的形状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观察物体的方法。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位置观 察到的物体形状的差异,建立起初步的表象,为后续的研究打 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归纳总结,深化认识,形成概念 1.总结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差异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实践观察,发现同一个物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全面观察物体呢? 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教师: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物体的全貌。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教师展示一张图,图中是一个立方体,但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 学生:从前面看是正方形,从侧面看是长方形,从上面看是正方形。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能够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了。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 板书: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深化认识,形成概念 教师:同学们,我们通过观察熊猫和立方体,发现了什么? 学生:同一个物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全面观察物体呢? 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教师:对。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我们可以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意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RJ)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正面、侧面和背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观察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经验的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学生无论选择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并且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1课时观察物体 ) 教材第68页的内容。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课件、玩具熊猫。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教师讲一讲“盲人摸象”的故事。 提问:故事中的三个盲人为什么对大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呢? 师说明:因为他们摸的地方不同,所以得到了三个不同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1.从一个位置观察。 师:(出示玩具熊猫)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熊猫的生活习性吗?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的这只熊猫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的熊猫图片。) 师:你看到的和屏幕上的哪张图片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师:请学生交换座位再观察,说说自己在新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前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师: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因为我们的位置都改变了。 师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师:这是老师绕着熊猫转一圈拍摄到的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熊猫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3.情感交流。 师:看过之后,你想对熊猫说些什么? 师:你们知不知道现在由于自然的原因,熊猫数量很少了,而且还有另一些动物也快要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识别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开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识别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方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刚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翻开看看吧。〔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局部?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11月18日 课题: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3、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法指导:谈话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熊猫玩具、汽车玩具、小黑板、动物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让他们每个人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观察物体) 2、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部分,请同学们猜是什么动物。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么猜出来的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新知】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熊猫玩具放在桌上,小组同学在各自的位置观察熊猫的形状。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学生画看到的熊猫形状。 3、展示图画。请小组长把本小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大家画的熊猫形状都不一样? 4、请同学们交换位置再观察,再画一画所见到熊猫的形状。 观察比较:两个侧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模拟,读懂图中人物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明确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 三、应用拓展 1、找朋友。 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汽车玩具摆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汽车形状。教师同是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2、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优质课教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的内容。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已有学科知识: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2.生活经验:二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强,但不会描述,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3.能力分析: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二)过程和方法 借助动画演示等手段,学习多角度地观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二)教学难点 借助动画演示,弄清从一个面推测到另一个面的形状。。 四、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 (二)动画演示 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PPT课件、实物 (二)学生准备 课前进行对一种物体不同方向进行拍照,上传班级空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则小故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视频。 师:同学们,为什么大家都在笑呢?有的说大象像蛇,有的说大象像一面墙 (1) 因为他们摸得不全面•生2:因为他们只摸了一部分……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生说的真好,我们观察物体也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 物体》引入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真知谈话:师:昨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大家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老 师把这些照片制作成了音乐相册,想不想欣赏欣赏。生:想。 然后教师播放制作成的音乐相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范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范文) 一、设计思想 二、教材分析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三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一个恐龙食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在结合书上给出的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三种形状究竟是谁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以后还将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进行对物体的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的体验的表象,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还比较模糊,有的还不很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楚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四、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 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第【1】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师: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动物,是吗?现在大家的脑海中肯定都出现了许多动物的图像吧!下面咱们看看哪位同学的眼力最棒! 课件出示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这些动物不仅认识,还能抓住他们的特征,平时肯定看得特别仔细和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观察课——观察物体。(随机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只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观察家的。有信心吗? 老师这里有一张给小鸭子照的照片,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说一说你知道这些照片摄影师站在小鸭子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鸭子的哪一面? 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只鸭子,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熊猫)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国宝熊猫)要求: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第【1】篇〗 一、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 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借助于 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 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 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 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 的形状是不同的。此外,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也将作为一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二、教材处理 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我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安排了其他观察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媒介的使用 本节课我将采取“引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并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为此,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玩具、等。 四、教学流程预案 我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生动有趣的情境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导入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首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它们观察的是同一图形,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借机引出课题。 (二)、观察交流,探索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这一环节我预设为三项活动。 1、为了“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承接导入时的情境,我准备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本位观察活动,然后再以顺时针的方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5 观察物体(一)2篇 教案

本单元包括三方面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类似于三视图的位置)观察一个简单几何体时看到的形状;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经验的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 本单元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同一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实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通过3个例题的教学,在有层次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能根据表象进行思维推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达到课程教学中的三个核心目标: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以及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 教学建议1.为学生精心选择观察的物体,注重学生观察经验的积累和运用。 要使学生获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经验,教师首先要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物体作为观察物,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其次是物体的大小要适当。最后,对于物体形状相同,只是方向不同的两个面,要注意在这两个面上作出明显的标记,便于学生辨认。 2.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师应组织学生对身边熟悉的物体、几何体进行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间接观察的基础,再逐步过渡到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观

察物体时要让学生的视线与观察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在观察侧面时,要将身体移到观察物的侧面。对于不好区分的面还可以反复、对比观察,并通过标记物的不同进行区分。 3.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形表象。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可以让学生闭眼想一想,自己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动口说一说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标记等。对于简单的几何体,可以让学生将看到的图形画一画。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到的图形形成鲜明的表象。 4.处理好几对关系,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观察物体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课程内容,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第一,处理好直接观察经验与间接观察经验的关系;第二,处理好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1课时 观察物体(实物) 课时内容教材第68页 例1及相关习 题。 课时 准备 学生预习 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口算·预 习手册”。 教师备课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 课时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难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范文第【1】篇〗 教材分析; “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教材要求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继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

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习重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页上的恐龙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教学内容: 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1篇:人教版二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具:CAI课件、小猪存钱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好不好?(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内容)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不对)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第 1 页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地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板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顺思导学 1、确定方位。 师:(出示小猪)这是什么?(生答小猪)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猪可爱吗?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只小猪,喜欢吗?(喜欢)那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加入我们小组。请你悄悄地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师:你们对小猪说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坐在小猪前边的同学朝我挥挥手。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小猪的前后左右。 2、观察小猪。 (1) 在自己座位上观察。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猪的什么? (课件出示:你坐在小猪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 交换位置再观察 第 2 页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小猪,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师:现在你又在小猪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小猪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