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哲学以及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对它的影响,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儒道禅风水

引言

传统文化是由文化遗产与民族性格纵横交错而成的。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之流,是一种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和培植了根深叶茂的造园学,结出奇葩异果的园林艺术,它深刻地体现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禅和风水理论各自以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及其意境的表达。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1 儒家文化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教化、“忠恕’,和“中庸”〔3〕之道,这些理论学说也被中国园林所汲取,并主要在以下几点表现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

(一)皇家园林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的

尊王攘夷、皇权至上的封建礼制思想影响皇家园林的规划、布局。大多数的皇家园林都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主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位置、高度、规模、体量统帅着所有的景区和景点,象征着皇权至上。如颐和园从后山到昆明湖有一条明显的轴线,而在这条轴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那就是佛香阁。以佛香阁的位置、高度、规模、体量统帅着所有的景区和景点,这与一君率万民是相似的。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儒家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倡“天人合一”、“万

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

(三)君子比德思想在园林的布局、设计中的体现

在儒家看来,大自然的山川草木能够表现出与人的高尚道德相似的特征。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何以乐水,仁者何以乐山呢?就因为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明智,水的流动表现智者的探索,而山的稳重与仁者的敦厚相似,山中蕴藏万物可施惠于人,正体现了仁者的品质。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

2道家文化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

道家认为道本无为而能自然生化万物,人与自然相比如此渺小,所以应顺其自然,不可任性而为,以免破坏万物之和谐。道家所追求的是虚静之心,也就是人与宇宙合一的精神,此亦为中国艺术精神之基本性格。反映在园林中的景观模式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昆仑山模式

无论是在上古神话中,还是在道教传说中,昆仓山都被中国人作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山仙境加以描绘。经过历代中国人千百年的加工和提炼,终于使它成为一个能满足人的一切欲望,甚至可以使人不死的理想境域。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中

已抽象为一个以高峻为主要特征的理想景观模式。

(二)蓬莱模式

海上仙岛,作为高峻的山体,被海洋所阻隔的岛屿,非仙羽不可及。发展至汉武帝时代,遂开创了“一池三山”格局,即开辟太液池,中有三岛曰蓬莱、方丈、瀛洲。由此可窥视出道家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淡泊自由、浪漫飘渺的精神内涵。

(三)壶天模式

在中国的道教神话和传说中,还以“壶天”或“洞天”为仙境。“壶”即葫芦,我国各民族都曾有关于人出自葫芦的神话。道家之“壶天”原本为葫芦之内腔。而据王嘉《拾遗记》:“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如此可见,蓬莱模式也是一个中有空腔的大葫芦[5]。上述三种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人所谓神仙起居出没的幻想境界早在秦汉时代就落实到了园林造景之中,后来成为园林的传统布局。如北海琼华岛广寒殿左右小亭“方壶”“瀛洲”,颐和园昆明湖中的南湖岛、藻鉴堂和治镜阁以及苏州留园中部湖心岛上的“小蓬莱”、拙政园远香堂前水中的“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等三岛都象征着海中三神山。

3禅宗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经过与我国传统思想和宗教冲突

与融合,以及理论形式上的自我调整,自3世纪的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扎根和光大。禅宗思想主张通过个体的自觉经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亦在人的心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而是浑然如一的整体,而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

4风水理论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风水”语出于晋代郭璞《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