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引领信息化六向发力
- 格式:docx
- 大小:17.37 KB
- 文档页数:6
探索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作者:胡胜蓉田诗佳来源:《信息化建设》2022年第12期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探索形成“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的科研新范式,加快科技创新体系重构、制度重塑、能力提升,推动浙江成为展示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的“中国创新之窗”“未来实验室”能够聚合智能超算、智算集群、类脑计算、图计算等算力资源,协同广域算力平台和超算互联网算力平台,构建“大装置+大数据”“AI+研发”的新生态,全面赋能新药开发、新材料研制、新产品设计等研发活动。
建设基于海量数据信息的知识库和新一代智能化的知识检索、知识图谱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跨学科认识创新和知识生产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前,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不仅成为科学技术群体性突破的重点领域,也引发了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数据探索成为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网络成为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活动协同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体制也以数字化为支撑进行流程再造与制度重塑。
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探索形成“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的科研新范式,加快科技创新体系重构、制度重塑、能力提升,推动浙江成为展示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的“中国创新之窗”。
“平台+大脑”是浙江数字化改革重大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由“平台赋能”向“生态构建”跃升的重要路径。
“大脑”是综合集成算力、数据、算法、模型、业务智能模塊等数字资源,具有实现“三融五跨”的分析、思考、学习能力,并不断迭代升级的智能系统。
“科技大脑”是运用数据要素构建知识图谱,使用数字技术建设组件工具,集聚整合、优化配置“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为政府部门科技决策和创新治理提供有效支撑。
2022年营销人员学习知识库(6月版)题库五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完成六大平台建设完成的目标时间是? [单选题] *2022年2023年(正确答案)2024年2025年以下哪项不是数字化转型的作用 [单选题] *引领撬动赋能提升(正确答案)数字化转型是? [单选题] *选择问题创新问题生存问题(正确答案)思想问题广东烟草数字化人才培训计划是 [单选题] *13510人才培养计划(正确答案)15715人才培养计划13715人才培养计划13515人才培养计划以下关于广东省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的内容是正确的 [单选题] *引入一名学科带头人培养一名学科带头人(正确答案)设置一名科学带头人培育一名学科带头人广东烟草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是? [单选题] *GD-1268(正确答案)GD-13510GD-1826GD-1682以下哪项不是数字基础设施平台的引擎 [单选题] *大数据引擎物联网引擎移动互联网引擎(正确答案)人工智能引擎以下哪项不是数据中台建设目标? [单选题] *数据沉淀(正确答案)数据共享资源统筹挖掘行业数据价值以下哪项不是广东烟草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的应用平台? [单选题] *智慧综管智慧烟农(正确答案)智慧决策智慧专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目标为? [单选题] *综合型物流体系赋能型物流体系(正确答案)数智型物流体系专业型物流体系不属于广东烟草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中推进的八项重点工程是? [单选题] *智慧综管智慧烟农(正确答案)智慧决策智慧专卖取得2021年数字化转型改善提升计划初步成效有多少点? [单选题] *345(正确答案)6广东烟草数字化转型总体目标中统一云平台建成时间是? [单选题] * 2020年2021年(正确答案)2022年2023年营销一体化平台试点开始时间是? [单选题] *2020年2021年(正确答案)2022年2023年以下哪项技术不是智慧决策平台采用的主要技术? [单选题]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正确答案)数据可视化湛江市局(公司)营销一体化平台上线时间是? [单选题] *2018年2021年2022年(正确答案)2023年哪个选项内容不是移动平台安全重视要点? [单选题] *非烟数据安全(正确答案)行业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OA一体化平台打通的范围不包括 [单选题] *国家级办公平台(正确答案)省级办公平台市级办公平台县级办公平台检验数字化转型成效的重要标尺是? [单选题] *广大员工的体验感、获得感(正确答案)国际一流、国内先进标准定性和定量结合评价机制动态优化调整指标省局(公司)信息中心在实现广东烟草数字化转型工作中不承担哪类部门的工作?[单选题] *技术部门业务部门(正确答案)牵头管理部门中枢协同部门组建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实体化工作专班的作用是 [单选题] *确保各个项目有序推进(正确答案)确保各个项目成果转化确保各个项目顺利推广确保各个项目执行到位数字化转型是造就高素质队伍的应有之义,全省系统要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教育信息化: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文|孙曙光 王鹏 张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为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营造了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内生需求。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对各领域进行着深度的改变和全面重塑,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2021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毫无疑问,现阶段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离不开信息化的有效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课题。
一、教育信息化为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一)信息化推进高校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在我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教育治理的理念,是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此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首要目标。
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其构成要素往往包括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科研成果等等这些显性的指标,而一流的治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工程,能为一流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有效的治理使集成要素迸发能量,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低效率的治理则可能事倍功半。
显然,高等教育新使命、新任务的变化和改革的路径选择,亟需实现由高校管理向高校治理的转变。
从管理到治理,虽然一字之差却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
相对于大学管理而言,大学治理是社会和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学发展水平越高,治理的作用就愈加凸显。
作为理念层面的大学治理已逐渐走进政府和大学的视野,并发挥相应观念的转变。
但要实现实践层面从大学管理向大学治理的转变,还需要长期的探索过程。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升级的意义及其精进策略作者:王成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1年第01期摘要: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现代化的格局和质量,2019年全国系统技术升级具有革命性意义。
全国系统建设和应用需积极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要求,下足“统一”工夫;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质量第一、夯实一体互动、突出专业引领应成为精进全国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学生资助;信息化;全国系统;技术升级;基本策略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01-0046-05学生资助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现代化的格局和质量。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其技术升级的革命性影响,探索其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的精进策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历程及其技术升级的重大意义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其技术升级的主要历程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小金教工程)是教育部组织建设的教育信息化重大项目,旨在全面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是其重要内容。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全国系统)由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和国家、省、地级市、区县、学校五级应用系统构成,分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本专科、研究生6个子系统,分三期建设推进。
2014年,全国启动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职子系统先行试验和应用。
2016年春季,中职新升级的子系统全面应用。
截至2018年全国6个子系统相继建成并上线运行。
全国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与全国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和政策管理完善相伴而行的。
自建设之日起,全国系统始终从我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根本目标,秉持信息技术和学生资助管理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着力探索适应我国学生资助工作需要的现代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材料汇编(10篇)目录1.把xx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 (3)2.用“特区”模式加快大学城发展 (4)3.创新发展理念破解xx新区用地难 (5)4.推动xx新城与xx新区联动发展 (6)5.双循环背景下的xx活力再造 (7)6.全面提升xx城市能级 (8)7.全方位推动xx数字经济发展 (9)8.用好“多区叠加”政策优势促进xx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0)9.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推动xx经济高质量发展 (11)10.加快发展xx战略性新兴产业 (12)把xx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本次论坛上,各位专家的发言总体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围绕国家、省、市规划进行谋划与研究,结合国家新发展阶段、理念、格局,对xx相关区域、产业、人才等领域展开讨论,谋划未来xx发展;二是围绕会议主题“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涉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方面,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用理论知识指导、推动发展的意识较强;三是市社科联创新研究、服务xx经济社会发展,组织专家学者与市直相关部门、高新区联合开展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市乡村振兴办、县区联合开展乡村振兴研究等,在推进研究—成果转化—政府决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走在全省前头,值得借鉴推广。
对于“xx经济高质量发展”,我有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把xx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并重,促进产业与经济结构提升、城市与经济高质量提升;协同发展,沿海与内陆、港产城协同;共享发展,教育、医疗、养老、文体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加快动能转换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三个xx”,按照创新驱动、转型提升、效益优先、融合发展思路,巩固主导产业规模优势,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促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六个引领创新“创新引领”再树新标打破常规,成就梦想创新驱动发展,改革引领风尚。
在构建创新引领的过程中,文化的内生力比短期的销量更重要,持续的能力构建比短期的高速增长更重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向客户的初心比传统时代面向客户的定式思维更重要。
信息消费创新引领。
面向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新业务新领域,加快从简单功能型通信产品服务向解决方案型综合信息服务转型。
广东联通首次明确提出“沃是智慧城市运营专家”口号,于2013年率先成立智慧城市办公室,先后与全省21个地市政府签署智慧城市合作协议。
“沃·智慧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智慧城市移动信息化聚合平台,已经申请国家专利2项,“沃·行讯通”获得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金奖,“海印生活圈”智慧移动互联服务平台荣获中国通信与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金奖;率先打造移动化、云化的ICT2.0新模式,构建行业统筹、产业链聚合的大ICT生态系统,打造“端管云”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已与腾讯开展亿级规模云集成服务合作,荣获英国电信杂志GTB《全球通信商业》行业创新大奖中的“最佳商业模式奖”;同时,广东联通被选为广东省首届大数据技术联盟理事长单位、物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以特色优势推动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与行业价值有效获取。
网络技术创新引领。
面向移动宽带网络服务和大数据信息服务的未来蓝图,重点打造网络超越引领、用户卓越体验的“超卓网络”。
网络品牌是企业品牌的核心,网络能力是企业能力建设的基础,网络领先是一切领先的前提。
不“超”无以谓竞争,不“卓”无以谓发展,“超卓网络”理念在网络策略中首次创新性融入市场策略、竞争策略、用户策略,强调全客户、全业务、全流程、端到端的感知,尤其是从关注网络指标的KPI评价体系向关注业务、关注客户感知、关注客户体验的K QI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转变。
“超卓网络”建设除正常配置的投资、成本等投入外,还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人才队伍培养机制,鼓励网络战线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创造敢于不断试错、不断探索的机制沃土。
六大引领工程总结汇报标题:六大引领工程实施情况综述引言:六大引领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报告将对六大引领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综述,总结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影响。
一、新型城镇化引领工程:新型城镇化引领工程旨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以提升城市化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工程在推进城乡统筹、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且为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和人口流动提供了支持。
二、优化布局引领工程:优化布局引领工程旨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各地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调整企业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区域经济的互补协同,提高了全国经济的整体效益。
三、创新驱动引领工程:创新驱动引领工程旨在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融合。
工程包括了一系列支持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和高校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
四、生态文明引领工程:生态文明引领工程旨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工程通过加强环境治理、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状况的持续改善,并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乡村振兴引领工程:乡村振兴引领工程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工程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腾飞,助力了农民脱贫致富。
六、共建一带一路引领工程:共建一带一路引领工程旨在推进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工程通过推动国际贸易、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促进人文交流等途径,增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友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开放发展。
结论:六大引领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项工程不仅在推动经济增长、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福祉等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在六大引领工程的引领下,我国经济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目录第一章、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1)(一)、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新变化 (1)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颁布,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 (1)2、信息化带动教育管理科学化,促进教育公平 (4)3、信息化引领教学模式变革,提升以学习者为中心、众人参与的现代教育理念 . 54、信息化推动科研跨国交流,见证国家科技水平跨越式发展 (5)5、信息化催热校企互动,带领教育社会化发展步伐 (6)(二)、教育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大势分析 (7)1、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入应用,将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7)2、基础网络建设中有线与无线的融合,无线网络与个人移动终端的融合,助力泛在教育的普及 (8)3、大数据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新变革 (9)第二章、中国教育信息化规划及典型应用分析 (10)(一)、中国教育信息化规划 (10)1、教育部信息化规划——顶层设计 (10)2、省市级教育管理机构—基础教育信息化部署 (11)3、教育机构—高等教育信息化部署 (14)(二)、中国教育机构信息化典型架构和案例分析 (17)1、中国教育管理信息化 (17)2、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 (21)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 (24)4、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 (27)第三章、赛迪建议 (30)(一)、以信息化建设为桥梁,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 (30)(二)、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化承载能力 (30)(三)、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0)(四)、加强云、移动、大数据、社交等技术应用,推进教育模式创新 (31)图目录图 1 2010-2012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投资规模 (1)图 2 2011-2012年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的变化 (2)图 3 国家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标准 (17)图 4 区域教育云整体解决方案 (18)图 5 华为龙岗区域教育云项目 (20)图 6 电子书包解决方案 (22)图 7 华为龙岗区域数字教育电子书包项目 (23)图 8 数字化校园网络 (24)图 9 敏捷校园网总体架构 (25)图 10 华为天津大学基础网络项目 (26)图 11 数字化教室 (28)图 12 高清互动教室解决方案 (28)表目录表1 主要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和政策比较 (2)表2 部分省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 (11)表3 部分区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 (13)表4 部分高校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 (15)第一章、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新变化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颁布,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转型才有未来:顶层设计的六个宏观要素作者:高建华来源:《现代企业教育·企业商学院》2013年第04期有了顶层设计,才能让中国企业少走弯路,少缴学费,逐渐从微利经营转向厚利经营,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这样才会涌现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实现质的飞跃。
顶层设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是一个源于工程学的概念,早在30多年前已经被跨国公司普遍采纳,作为经营管理的指导方针,通过顶层设计这个系统性思考的方法论,可以有效地解决错综复杂的市场问题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难题,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单来说,顶层设计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论对企业未来5年的发展做出系统性规划,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基于对目标市场的理解,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对竞争格局的认知,通过系统分析把经营管理目标设定好,把用户心目中理想的完整产品描述清楚,把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和主要挑战罗列出来,预见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根据目标配置资源,倒排时间表,形成一个通俗易懂的“剧本”,让各个职能的管理者按照“剧本”上的分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详细说来,顶层设计有六个宏观要素。
前瞻性预判顶层设计首先要做的是把未来5年(10年)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各种挑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清楚,把市场的演变规律和技术发展趋势总结出来,形成一套标准化文本,并告诉每位员工,让大家明白企业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怎样才能把握住机遇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始终领先于对手。
这是企业高层领导者的核心工作,即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能够高瞻远瞩,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
一个企业如果看不清未来,就无法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即便是员工都在工作,也不能团结一心。
如果企业能对未来做出科学的前瞻性预判,就可以打消员工的顾虑,让普通员工也能看清未来,从而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为自己的事业和前途而努力工作。
欧美企业不管大小一般都有清晰的“愿景”,即用图像化的语言描述企业的未来和追求,告诉大家我们将会走到哪里,每个人能得到什么。
充分发挥信息化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作者:杨春立鲁金萍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8年第19期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是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抢抓信息革命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
《报告》围绕全面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特别强调加快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解决信息资源开放共享难题,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和开放格局,让信息化更好造福人民。
数字中国建设引领信息化进入新方位《报告》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客观审视了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为进一步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思路和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1.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发展,正在引发群体性技术突破。
当前,信息技术创新呈现颠覆性、爆发式突破,深刻改变传统技术架构,成为引领各领域创新的重要支撑。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使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潜能呈裂变式爆发和扩散之势,引发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脑机接口等技术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性和体系化特征日益明显。
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等技术快速迭代创新和融合发展,使得以“计算+算法+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通用目的性技术,推动生物识别、区块链、无人机、机器人、VR/AR、3D打印、人机交互等多种泛ICT日趋成熟,构建形成人机互融、云脑一体、数字与现实孪生映射的新图景。
人类活动所需的传统意义上的时空因感知、联接、数据和计算技术的发展被不断压缩、虚拟化,带动人类社会步入“大智移云”联万物的智慧化数字化新时代。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文化、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速破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难题,促进专业动态调整,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大数据支持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监测与评估,提升治理水平。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让学生成才,也要让学生成人。
立德树人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
因此,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提出了“四平台、一工程”的智能校园建设方案。
四个平台分别是教学平台、管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基础平台,一工程是信息化教育能力提升工程。
信息化基础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学平台要满足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管理平台是为了实现精细、规范的信息化管理;生活服务平台是为了向师生提供便捷、智能的信息化生活服务。
四个平台是为一项工程服务的,即信息化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目标是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支撑、引领三全育人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医药职业教育现代化。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数字校园建设实践———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宫小飞郇玉龙项东宇摘要:学校高度重视数字校园建设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提出了野四平台尧一工程冶的智能校园建设方案遥建设过程中袁以制度改革为抓手袁完善规章制度及组织体系袁大幅度提高校园网性能袁构建野一报两评一总结冶评价体系袁大力推进野双主体尧多进程尧正反馈冶混合教学模式建设袁大幅提高学生参与度尧满意度和自主学习能力遥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个人空间袁师生信息化能力显著提高袁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融合袁野随时尧随地尧随需冶获取知识成为常态袁推广应用与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凸显袁学校智能校园应用水平处于全国职业院校领先行列遥关键词:数字校园制度改革立德树人作者简介:宫小飞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曰郇玉龙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教研室主任曰项东宇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教务科长誗资源建设. All Rights Reserved.建设高速通畅、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智能化管理平台、海量资源的教学平台和效能化的生活平台,全面服务于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使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实现教育教学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生活服务网络化。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南.一、设计目的(一)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根本,密切结合中心工作,积极推动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为减少重复浪费、避免各自为政和信息孤岛创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二)充分发挥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优势,利用现有电子政务基础,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支撑各部门应用发展,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
(三)推动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政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四)转变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促进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走市场化、专业化道路,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降低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成本。
二、设计方向(一)推动数据和业务系统与承载的技术环境分离。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成后,各部门基于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数据和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不再需要单独自建、更新和升级技术环境.(二)推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过程优化。
各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不再需要经历需求分析、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全过程,不用考虑应用实现的技术细节,由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提供技术支撑、运维服务和安全保障。
(三)推动建设完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基础信息共享和统一、及时更新,促进各类业务信息互补互动使用,优化业务系统、业务流程和工作模式,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政务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
顶层设计 协同发力 奋勇向前——聚焦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山东特色”今年10月22-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视察,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
围绕“三个走在前”,山东国资国企勇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
特别是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走在前”方面,山东国资国企近年来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其中,国企数字化转型是一大重点和亮点工作,体现了山东在全国数字化建设中的先锋意识,彰显了山东国资国企在“走在前”中的担当作为。
数字化转型,山东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数据已然成为关键生产要素。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重塑世界,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产业生态格局和经济发展走向。
党的十九大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动向,制定了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对数字经济进行了专章阐述,明确提出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决定了其是实施工业数字化转型、协同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性单元。
其中,国有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数字化转型则是新时代国企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0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对于肩负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使命和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山东来说,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尤为明显。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山东省的经济素有“大象经济”之称。
传统板块多、高新占比低、国企负担重、集群协同差、数字基础弱,是“大象经济”的基本面。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落地问题分析摘要:智慧城市是以提效城市管理、便利公众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为目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我国在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之后,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也开始逐步驶上快车道,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经历爆发式增长,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顶层设计是指引智慧城市建设的纲领,顶层设计本身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是否能获得成功,或获得良好的进展,与顶层设计的规划和落地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针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落地问题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落地问题引言对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工作来说,一般人员会将其当作科研问题来进行思考与研究,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实践问题,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相关理念方案以及预想再好,如果不能顺利落地则都成为一纸空谈。
从国内智慧城市现有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城市均会选择先进行顶层设计,但从实际落地效果来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难以落地的情况屡见不鲜,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思考与注意。
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落地的影响因素(一)设计构想、预想与实际距离较远智慧城的顶层设计工作过程中,设计者们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效的相关预想工作一直都处于较为高格局、高标准的状态和水平。
一方面,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过于追求高端、大气、有档次,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和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脱节,顶层设计规划出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和现有实际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不相符、不匹配,二者难以达到良好的统一。
如此设计出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在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时将带有极大的局限和阻碍,难以正常展开。
另一方面,在开展实际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工作时,很多的方案设计过于理想化和美好,没有考虑到实际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条件和支持力度,脱离城市实际支撑和落地能力。
按照顶层设计进行的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条件、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资金上的支出,都大大超过了项目落地后的收益能力、消化能力,等等[1]。
加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的有效措施当前,国有企业在深化绩效考核管理过程中,提出了要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苦练内功,内涵发展的发展理念,企业全力对标挖潜,突破“两线”,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但不可否认,当前能源企业,还存在扭亏脱困工作方案制定进展不够顺利的问题,责任主体意识差,主观能动性不足等问题。
因此,作者认为,当前能源企业应清醒认识,正确看待扭亏脱困这一艰巨的任务,要把绩效考核纳入企业改革发展范围。
一、运用绩效杠杆激活基层组织活力高效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推行部门绩效考核管理实现绩效管理层层解压国有企业在推进绩效考核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各部门实际,实行九大系统分类评价,将考核指标分为“党建工作、日常工作、中心工作、专项工作、否决指标”五大项目,通过逐层分解、逐级细化,同时,将这些指标按照组织绩效层层分解、压力向下传导原则,形成了从部门到员工的绩效链条。
有了这样的部门绩效管理运行方式,各个部门形成了劲儿往一处使的合力,“以质量效益论英雄”的绩效理念牢固树立,最大程度做到了以效率、效益和效果为中心[1]。
(二)推行干部绩效考核管理促使干事创业氛围深厚国有企业如何推进绩效考核,作者认为,企业应通过采用量化考核的管理机制,不断改善考核方案,优化考核流程,注重结果运用。
通过制定差异化、分类化、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对平时考核、民主评议、正向激励、负面清单、一票否决的分类化、精细化考核分类,使每名干部的政绩看得见、分得清,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上,注重运用绩效考核结果,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干部个人绩效薪酬=个人核定标准×激励系数×个人绩效考核得分。
彻底打破了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诟病”,倒逼每一名干部担当实干、主动作为,工作安排从以往的靠“领导魅力”转变为干部自觉主动担当,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三)推行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实现绩效双挂钩机制国有企业在开展全员绩效文化宣贯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优化绩效制度,相关职能部门调研组先后奔赴行业内员工绩效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单位进行学习,探讨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在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反复调研,针对不同部门员工的岗位工作特点,讨论不同的管理方案……经历了一次次的调研、讨论和模拟验证,构建起全新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多层级多方向发力改革2020年10—11月国资国企改革政策解读文I知本咨询国企改革研究院.Z-. . 2020年10月16日以来,中央层面出台的政策重点---包括加大科技创新、加强国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退市等方面;地方层面出台的政策主要是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综合性改革等顶层设计的完善等方面。
而且,在地方层面政策中,省部级政策占比达到56.76%,其次是地市级占比22.97S,副省级、区级、县级及以下的改革政策也在持续完善中。
中央层面——从科技创新、国资监管和规范上市公司等方面,推动国企改革1.完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加大科技创新力度(1)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发创新动力。
2020年1我国持续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以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添砖加瓦。
今年5月,自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区(2〇2〇〕128号)以来,试点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10月19日,科技部又发布了《<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 > 的通知》(国科发区〔2〇2〇)2?3号),确定在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东、海南、四川等9个省市以及教育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卫健委、中科院等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试点,试点内容包括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及充分发拝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等。
(2)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持续推动创新发展。
2020 年10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三次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科技奖励制度是激发我国自主创新、营造创新环境的重要手段,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创新发展,践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大脑”的必然性、关键点及内在逻辑作者:杜伟杰邱靓来源:《信息化建设》2022年第08期“大脑”建设是由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必然要求,关键在于业务、技术和理论的融合,需要遵循数字化改革“三张清单”的逻辑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的“大脑”,是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能力所在,是构建数字化改革能力体系和动力体系的重中之重。
探索“大脑”建设路径、实现能力提升,是浙江省委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也是今年数字化改革实现“两年大变样”目标的关键所在。
基于“平台+大脑”的数据底座,按照“系统大脑+城市大脑”的体系架构,浙江省数字化改革“6+1”系统建设了系统“大脑”,并下设了若干重点领域“大脑”;11个设区市建设了城市“大脑”,推进城市生命体征全要素数字化归集,全省基本形成了体系化、规范化推进“大脑”建设的工作格局。
“大脑”建设是由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必然要求数字化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治理变革最大变量和增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治理方式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世界加速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
回顾这一历程,“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梯次深化、交替主导是数字化发展演进的主脉络。
浙江省以“数字浙江”建设为起点,经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正在纵深推进的数字化改革,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数字化水平。
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加速向智能化跃升,是数字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趋势的“必答题”。
数字化改革伊始,浙江省就把“大脑”定义为特定业务或领域公共数据平台的智能化能力中心,突出智能化和智慧化,聚焦为数字化改革核心抓手——多跨应用提供智能化支撑,推动全量归集、强化多维集成、推进赋能跃升,在全面实现支撑核心业务运行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提升预测预警和战略管理的支撑能力;且对于拓展数字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起到破圈跨界、提升能级的重要作用。
“大脑”是由数据、知识、工具、应用模块、领域生态、制度政策等综合集成的,需要建设“一仓多库”。
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企业和教育机构有机结合,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的融合与发展,从而推动产业与教育的协同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教育部门、企业社会以及学校共同关注的难点问题。
产教融合的理念并非简单地将教育和产业结合起来,而是要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加强产教融合是实现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关键。
在产教融合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帮助企业和社会吸收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产教融合顶层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政策引导方面,要加强对产教融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对积极开展产教融合的高校和企业予以表彰奖励,优化政策环境,妥善解决教育、科研、财务等方面的难题,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
二、产教融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要加强教育、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共同制定实施产教融合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产教融合成果评价评估体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教学、实训、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职业教育课程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在产教融合中,必须要强化课程设计,根据企业实践需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案,确保毕业生具备企业所需的核心技能和素质。
顶层设计引领信息化六向发力
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信息化进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但是,目前我国的信息化进程面临挑战:欧美国家政府、设备商不断推陈出新,从ERP与智能电网到智慧地球、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创新层出不穷,而我国在基础创新、顶层设计创新方面仍采取跟随策略。
信息化基础创新、顶层设计不可或缺,缺乏顶层设计的信息化建设会造成信息系统盲目建设、信息孤岛、资源浪费,这种无形的资源浪费与硬件的有形重复建设相比,对人力、财力的浪费可能更严重。
只有明确了信息化的方向、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化,信息化的需求者、开发者才能有的放矢。
城市信息化:
最终目的不是单一产品
核心: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城市的管理提升,如何协同好各个职能、行业、城市要素,将城市管理的理念、方法、制度、体系纳入城市系统、数据库系统,统领这些基础软硬件,构架协同后台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市民、城市管理者、企业三类客户服务。
根据信息化本质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概念属于城市信息化范畴,后者说商家包装的产业概念,其本质依然是城市信息化。
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不是摄像头、不是红外感应,也不是交通流量监控,这些都是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的,如果把城市信息化看做一个产品,根本需求是以上所述三类客户的需求。
城市信息化可以分为四层实施:门户层、协同层、网络层、感知层。
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最后是城市的三大类需求方:城市管理人员、企业法人、市民能够通过城市信息化平台门户办理城市生产、生活的信息环节;数据协同层是城市的各个职能部门将数据纳入统一的数据库或进行数据之间的交互、共享获得数据挖掘和提取;网络层利用无线城市、城域传输网等通信网络传送城市管理信息,感知层包含各类监测装置、摄像、红外感应等所有城市的物联网“毛细血管”获取城市的物理信息。
城市信息化是基于政务信息网的升级,但传统政务信息网向城市信息化过渡必须着力解决横向、向下两个维度的信息流拓展,横向就是城市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大数据为名),向下就是借助物联网的庞大功能,只有架构在信息系统中物联网的建设才有意义。
行业信息化:
关键在于搭建统一平台
核心:行业信息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行业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机构等。
行业监管机构需要将本行业内的监管数据、调查统计数据、规费、资质管理等数据进行统一搜集和信息分布,这就需要一个个统一的信息平台,比如说税务部门的税控机系统、公安部门的自动报警联网系统、各医院的信息共享系统等。
最终目的是提高监管水平、服务企业和公民。
行业信息化可以参照城市信息分层模型图分为4层,其中感知层、网络层类似,感知层的载体为计算机、触摸屏、各类检测设备等。
例
如某市医疗行业将本市的各类医院进行联网,统一接口协议,市民看病检查结果和图片就可以联网、互认,减少了重复检查,病人持医保卡就可在网上查询自己的电子病例,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
再如环保行业,要在重点排污企业安装监控设备,一旦发现偷排等情况就进行处罚和停产整顿,通过排污检测为整个行业建立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企业信息化:
找到企业价值链主信息流
核心: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找到企业的价值链主信息流并尽量使价值链最短,盘活企业现金流,兼顾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信息流分为
4大类和3个信息支流,即技术、管理和市场。
信息主流是企业成本控制和盈利的主线,也找到企业现金流短平
快的企业活动主线。
信息支流是支撑信息主流完成的必要条件,它们的作用是在成本、人员、技术、物料、财务上给以支撑,以三大信息流板块分工协调。
将企业的盈利周期、发展周期统一到一个主信息流,在添加辅助信息流,并在上下游之间形成协同。
信息流模块化的目的一是深入、规范化,二是加强协同。
往年模块有的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协同机制,属于碎片化机制。
抓住了公司现金流的主流,并缩短整个周期,就抓住了企业长期盈利的关键点。
家庭信息化:生活信息的集成是重点
核心:场景信息化种类繁多,但核心规律是数据的搜集、上传和
场景管理系统三层模型。
场景信息化往往在场内有专用的网络传输专线。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就像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细胞一样,做产品能够做成基站普及型的产品就打开了市场,做信息化如果打开了家庭市场成为家庭生活的组成部分则家庭信息化业务就成功了。
家庭信息化的本质是通过电信运营商或者OTT厂商将各种与家庭吃、穿、住、用、行有关的供应信息与家庭需求关联起来,做家庭综合信息机平台,提供实时、灵活、集成的信息。
家庭信息化最重要的是各种生活信息的集成,比如有这样一台信息机:每天早晨语音报天气、自助查询各菜市场菜价信息、超市优惠活动、就医可以直接预约挂号、北斗信息系统提示的各路口拥堵情况以便在出行前选择最佳路线、在线交水电燃气费,并且这样的信息机可以绑定在电视机上、手机上,也可以通过自助家庭信息机触摸终端显示屏。
集成在电视机上有个缺陷是不能兼顾收看电视节目且手动控制不灵活,集成到手机上局限于屏幕尺寸和操作灵活性。
因此做成落地式的、内嵌在墙体内触摸屏终端设备,365×24小时开机,具备低功耗休眠功能是首选。
它还可以与电动窗帘、互联网冰箱、家用电器、照明、音响联动设置各项在线功能。
另外可以兼顾通信功能、4G视频通话功能等,与家校通联网可以在线查看学前儿童的在园情况。
只要将成本合理转移给广告商,让惠于居民,相信在未来3~5年这样的设备就会在工薪阶层及中产家庭普及。
个人信息化:社交网络蕴藏巨大价值
核心:个人信息化又称社交信息化、社交网络,是以移动通信终端为主,现代社会称为典型的社交网络如Facebook、微博、微信、QQ以及各种社交论坛等。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社交网络,其次是延伸的物联网应用,如手机支付、二维码和条形码扫描、手机陀螺仪、GPS和北斗定位。
个人信息化是以社交网络为主的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的延伸应用,个人信息化可分为四层:手机物联层、App层、网络层、内容层。
手机物联层包括各种感应类数据接口、App安装在个人移动通信工具中提供丰富多彩的个人应用,网络层包括2G、3G、4G、WLAN等网络上联到内容提供商,内容层包含了成千上万的云类和非云类的内容应用服务器后台。
场景信息化:胜任基础数据的提供者
核心:场景信息化种类繁多,但核心规律是数据的搜集、上传和场景管理系统三层模型。
场景信息化往往在场内有专用的网络传输专线。
很多信息化项目属于系统集成类项目,不属于城市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范畴,但却有一定的建设需求,有时候甚至是以上信息化的基础数据。
比如说大型停车场的信息系统、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林场防火监控系统、矿井安全管理系统等。
这些信息化系统多以物联网设备为触角,将数据搜集到系统平台,供系统判断阈值、发出警示并实施联动、存储数据供管理人员查询,搜集的数据自动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等。
判断是否属于场景信息化有几个依据,包括是
否以物联网设备为基础,并单独作出判断联动机制、单独成系统和反馈实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