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启示作者:郑辛梓来源:《成才》 2014年第12期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教学思想有着不朽的生命力,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它对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教学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启发式教学是与注入式、“满堂灌”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为孔子首倡。
发展至今,它已成为了教育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它的教学优势及显著效果,早已为人们所推崇。
那么,启发式教学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就表达得很清楚。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按宋代朱熹的解释,这里的“愤”是指“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指“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学生经过学习和思考,对某一问题尚未达到想解决又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不要去开导他;对某一问题还没有达到想表达又表达不清楚的时候,教师不要去启发他。
教给他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够由此推知其他方面,那就不必再继续讲了。
因为这个学生还没有积极主动去思考,教师讲得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从孔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关于启发式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他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主张把掌握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反对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认为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最终要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发展思维能力;其次,他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必要性,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地启发;第三,他强调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意义,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
孔子的这一教学思想启示我们,要运用好启发式,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师与生、教与学、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敏锐观察和深入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心理活动,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
浅谈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国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也被引进我国。
作为中国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灵魂,却逐渐被遗忘了。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上进行分析,并把心理学原理应用在启发式教学中,使启发式教学更具实践意义。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启发式教学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当前教育界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促使学生在教师启发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丰富启发式教学思想,应用教育心理学从实践上去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探究,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及其特点(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启发式内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启发学生,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大门,让他们可以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自觉地思考过程中接受知识而采用的各种手段。
可以说,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质、灵魂也就是学生的“积极、主动、自觉地思考”,它不是一种普通的教学手段。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去理解,启发式教学是针对学生心理现象的教育思想,把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通过运用各种手段,使教育对象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思考的大转变,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过程。
由于启发式教学把教学过程作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过程的一种特别的形式,区别于一般的人类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间接认识的过程。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上说,要求教师必做要学会引导学生,牵动学生的思维,不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什么方法与手段,都离不开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这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因此,启发式教学实质要是在每个教学的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去思考,它是一种教学思想、原则与方法,在所有教学方式中起到统帅作用。
把握这一点,是正确贯彻启发式这一教学方法的前提,也为恰当运用这一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启发式教学讲究教学效果,强调“举一反三”、“循循善诱”。
从多年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如果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用不当,就不能表达出其内在的优势。
例如,教师提问前,头脑中先有了问题的答案,然后采用多种提问的方式,通过提问设疑,步步“紧逼”,最后回到问题的答案上来。
这样,虽然一堂课下来,有问有答、课堂气氛热烈,但很明显,这样的教法,不能算作启发式教学,充其量只是教师的提问艺术比较高,可以通过提问兜圈子来启发学生答复所提出的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答复下列问题的方法掌握了,但没有掌握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前,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将教材中所有的知识全部进行讲解,所以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举一反三”启迪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新课程倡导“三维教学目标”,将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并列,表达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所以,启发式教学也要表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步入教室,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曾几何时,笔者将多媒体作为一个演示板,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扼杀,被动地围绕着教师、教材、多媒体的演示来转,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不但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佳。
〔一〕、网络环境下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为到达这一教学目的要求,转变陈旧的地理教学观念,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但传统的启发式是靠老师的文字语言和挂图、板图来启迪学生的思维,虽有它的优越性,但它也存在着启发过程较呆板、欠生动、费时的问题,以致教学容量小,影响教学效率。
启发式教学心得体会启发式教学心得体会1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
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
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
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变为主动有趣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一、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启发式教学是处于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之间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原本闭塞的思维活跃起来,形成探究的欲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启”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一般认为,能够主动提问的学生,思维较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求知欲旺盛、学习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应是解决数学教学的关键。
1、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材料愈新奇愈有挑战性,那么学生追求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就愈强。
如教学小数性质时,老师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反1、10、100用等号连起来。
开始学生感到奇怪,这怎么可能呢?接着小手举起来了,有的说:“只要在1的后面加2个0,10的后面加一个0就相等了。
”有的说:“在1的后面加‘米’,10的后面加上‘分米’,100的后面加上‘厘米’,三个数就相等了,”经过一段思考后,有的学生就提出:“只要在10和100的‘1’后面加上小数点,这三个数就相等了。
启发式教学法研究(河南省柘城县高级中学,河南柘城476200)面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怎样找准切入点十分关键。
而教法改革便首当其冲。
通过四个方面对启发思维,提高效率进行论述,表明了启发教学是当前国内外教学方法研究的热点。
任何教学方法研究都离不开启发,进一步说明启发思维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标签:思维;效率1 启发教学的内涵启发教学亦称启发式教学。
“启发”一词源于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后人将这句话中的“启”和“发”二字抽出来,连贯起来,从而产生了启发教学的概念。
在国外,晚于孔子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教学法”或“助产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教学。
自此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启发教学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由引可见,启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或方式的总称。
2 启发教学的基本要求2.1 启发教学的个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启发教学,不能停留于对启发教学共性或一般特征的了解或阐述,而应该更深入研究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的个性或学科特征,促使思想政治启发教学富有特色具有实效。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的个性主要表现为:教学的基点。
这是因为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属性就是德育性,即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只有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卓有成效。
重大社会热点。
这是思想政治课启发教学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现代社会,学生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热情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倾注着极大的热情。
思想政治课只有抓住社会热点而进行启发教学,才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2.2 启发教学的时机种子发芽、孕妇生产都是有时机的,不按时机,不顺乎自然,就难以奏效。
名词解释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2.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氛围、场景等。
3.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果框架和活动程序。
5.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6.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7.讨论法:讨论法是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师生共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个人的新看法,进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8.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得知识、巩固知道、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9.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0.参观法: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进行观察和研究,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和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11.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12.实验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13.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或实习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以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浅谈启发式教育摘要:启发诱导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
深受广大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
但不等于是无原则、无目的、无方法的提问。
必须做到讲究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启发诱导,才能对教育者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育启发诱导课堂提问一、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一)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最早起源与中国。
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并实施了启发式教育,且效果显著。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夫子所说的就是启发式教育的大概。
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孔子的这句话意思就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想不透的程度;不到他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举隅”指举出事物的一个方面。
所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就是:“教师举出事物的一个方面,学生不能联想到事物的其他方面的话,那么教学就不必再进行下去了。
因为学生没有用心地去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不复”是强调教育活动的暂时中止。
并不是说下课,停止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要给学生制造时机去独立思考和内省,去想一想、探索一番。
从更深更广的范围去理解教学内容,以达到意开辞达的效果。
“不复”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行为要把握分寸,适可而止。
(二)朱熹解释的启发式教育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诽者,口欲言而未得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愤”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指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候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启发式教学一些思考摘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很多一线的思想政治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在探索新的教学的形式,今天,我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由来、内涵,必要性及如何运用等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思想政治教学一、引言诱导启发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所推崇的教育思想的精华。
早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①的教育指导思想,他强调学思结合,认为学生只有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才进行启发、诱导、点拨,最为适时,教育效果最佳。
它不仅使学生豁然通达,而且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讲学主张交谈方式,边谈边问,引导学生寻求解答,由已知生动的个别实事归纳推导出一般概念和原理,即苏格拉底思维的“助产术”。
这些思想和方法经过后人发展总结形成了今天的启发式教育。
那么,什么是启发式教学?二、启发式教学内涵就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各种方式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同传统教学方法是根本对立的。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但就其实质来说,启发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思想”。
它以培养开拓创造型人才为宗旨而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种教学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为起点,以科学地引导学生思维并训练学生思维方法、思维习惯为途径,以学生努力吸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为目的。
启发式教学“贵在导航、妙在开窍、要在转化”。
总之,凡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都可谓之启发式。
三、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必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启发式教学思想在中学教学实践中贯彻和运用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认知过程,本身就交织着两重性:继承性和发展性。
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的实践有着深刻的启发。
那你知道孔子启发式教育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含义《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教育之道在于启发,启发的关键在于找准时机。
不到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切不可草率告知;不到心知其意,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之时,切不可轻易言明;已透彻讲解了四角亭子中的一个角,还不能去推演其余三个角,对此,切不可跳过去讲新的内容。
现有的研究大多从这一章的内容出发,提出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过程: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对其中始终想不通的问题,老师通过“启”而“开其意”;对其中似懂非懂的问题,学生无法找到精确的言语来表达意思,老师适时通过“发”而“达其辞”;而老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启发的时候,也不是把所有的道理都和盘托出,否则就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进一步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了,所以老师是只讲其一,不及其余,其他方面交给学生自己去领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概括起来,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启发式教育的根本思路与基本过程,而孔子是如何将这样教育方法付诸实施和得以体现,也就是启发式教育的总体结构与具体操作则很少涉及,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实施启发式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全面把握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的内涵,需要考察孔子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及其教育思想的整体性与一贯性,需要从教育原则、教育模式、考核方法、教育特色等方面加以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才能真正把握这一教育法的精髓:启发式教育的原则是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以身垂范、学生感性体悟,从而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启发式教育的模式是以学生提问为导向的教学,旨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启心灵,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节点的制约,实现新超越;启发式教育的考核方法重在能力评价而非识记测验,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启发式教育的特色是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情境学习,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锻炼,师生一起做到干中学与学中干有机结合。
简述启发式教学原则及其基本要求启发式教学原则是指一种以启发学习者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它强调让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启发式教学原则鼓励学习者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启发式教学原则及其基本要求。
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本理念是让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通过思考和发现来构建知识。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时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提供适当的情境和问题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创造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情境,为学习者提供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和挑战应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引导学习者思考和发现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习者的探索和发现过程。
教师应该通过提问、提示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和发现。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而非直接传授知识。
3.培养学习策略和元认知能力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
学习者应该学会自主设置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
还应该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即学习者能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困难和学习策略,并能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4.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学习者可以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探索问题和解决挑战,在讨论和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支持。
教师应该为学习者创造多样化的交流机会,如小组讨论、合作项目和分享经验。
5.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启发式教学强调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习者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习者的思考和发现进行评价,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建议。
学习者也要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法简答题完整版1、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3、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习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质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8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9依据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4、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1注意反馈调控优化课堂结构2注意灵活性和调控性3注意积极性与整体性4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5注意教法与学法的统一5、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1运用教学方法要树立完整的观点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3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6、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位中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7、简要回答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要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8、加涅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成那几个阶段1动机阶段2了解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操作阶段8反馈阶段9、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
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
6注意学生的内部动机。
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10、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特征、模式和方法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设计领域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探究,以及通过探究环节来发掘知识和理解概念。
启发式教学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课程意义提取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特征、模式和方法。
基本理念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中心,学习者独立思考、发现和探究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
启发式教学更关注学习旅程,而非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关注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将学习者视为人格、情感和能力的整体,强调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特征启发式教学的特征在于其教育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知识面。
启发式教学具有以下特征:1.关注认知发展的进程。
2.以“以人为本、以问题为导向”为教学核心。
3.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4.以任务驱动学习进程。
5.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调整。
6.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模式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为一系列基于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的教学活动,重点在于通过互动交流、协作合作和思维发散来促进学生的知识探究和明确理解,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的交互模式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具体问题。
2.借助模拟技术和学习场景进行生动感知和高度体验化的训练。
3.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可视化分析思考过程。
4.提供实践培训、写作实践、小组活动、讲座、讨论和视觉资料。
5.提供反思教学、行动研究和合作伙伴互动。
方法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支持,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开始,搭建学习框架,提供思维训练环节,让学习者在不断的感知培训中,逐步掌握与自己相关的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并根据个人学习特点和能力差异而不同(个性化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提供预导入信息,让学习者了解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和关键内容。
如何开展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Inquiry-Based Learning,IBL)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开展启发式教学,并探讨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它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合作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二、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1. 引发问题: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自主探究:学生应通过自主思考、实验、观察和研究等方式,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学生应组建小组,共同探索问题,通过合作交流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多元思维的碰撞。
4. 反思总结:学生应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自我认知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的步骤1. 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2. 探究研究:学生根据问题开始自主探究和研究,可以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
3. 总结分享:学生组织小组讨论,共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形成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
4. 解决问题:学生根据探究的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实践和验证。
5. 反思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对知识和能力的认知。
四、启发式教学的应用1. 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中的实验教学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培养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2. 语文教育:语文教育中可以提出文学作品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数学教育:数学教育中可以提出实际问题或数学难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社会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中可以提出社会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的背后原因和解决方案。
简述奥苏伯尔关于教学设计的两大原则的基本内涵奥苏伯尔关于教学设计的两大原则分别是:教学过程的适应性原则和教学目标的启发式原则。
教学过程的适应性原则是指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和适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学习风格等因素,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条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适应性原则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特点: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学习能力等。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2.学习需求: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学习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设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的学习环境。
3.教学环境: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环境的特点和条件。
教师应根据教学场所的大小、设备设施的情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组织方式,利用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教学目标的启发式原则是指教学设计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设计需要设置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启发式原则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挑战性目标:教学设计需要设置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目标,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和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2.启发性教学: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应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教材,构建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第1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推崇。
自从我接触到启发式教学,并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运用以来,我对这一教学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启发式教学实践的一些感悟。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启发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启发式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质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 提高教学质量。
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三、启发式教学实践感悟1.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类起源》一课时,我通过展示不同物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似之处,从而引出人类起源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的创新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环境保护》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环保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启发式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科学探究》一课时,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课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启发法的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启发是主攻!一、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内涵启发式教育,或启发式教学法,大家可能都已经不是那么陌生了,尤其是在西方教育的范畴,在教学方法上,是特别强调这一点的,注重启发与理解,而不鼓励填鸭式教学、生产线式教学。
然而,如何来具体实现启发式教育呢?我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吧!开车的人,大多有这种经验。
对于一条不熟的路,坐在旁边的人带路,告诉您怎么走,直走、左转弯、右转弯…最后到达目的地。
有的时候,就算人家带了好几回,到自己单独开的时候,还是无法顺利开到目的地,还是弄不清楚路线!这种状况,我自己都经历不少!为什么呢?因为,旁边的老手,告诉您,直走、左转弯、右转弯…您按着老手的指令去做,很顺利;习惯上,不太需要动用很多大脑,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不管多复杂的路线,很容易就到达了目的地。
嘿!下次自己来开,还是一头雾水,根本认不得路。
这就是填鸭式教学法的一个比喻。
还有一种方法,当然,那担任带路的这位指导者,就得多多费心了,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了。
那所花费的功夫与心力,就会比填鸭式教学法多得多。
首先,要告诉学生,我们的目的地,大概是在哪个方向、大概是多少距离,花多少时间等等的。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课堂的objective,这乃是非常的重要,使我们对于大纲、主题,有某种程度的了解。
接下来,老师说:在前方有一个分叉,是右转或左转,您自己看一下路标或周遭环境,您认为应该是左转还是右转呢?可以开慢一点,不要冲的太快…这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判断一下,与老师互动一下,也与周遭互动一下…其实学生的答案对与错,不会是太重要的,当老师告诉你,你说右转,其实不正确,应该是左转,您的印象会非常的深刻,下一次一定记得了…如果您判断是对的了,那么印象也会是非常的深刻了…如果是第二次练习(复习),到了这个路口前,老师也许就轻轻地提示一下,前方该怎么办呢?还记得吗?您说说看…透过学生自己告诉老师该怎么办,无论这次,您不小心没记清楚、或者是记对了,相信再次的判断,可以说是深谙路线了…以上是通过互动、通过自我思考、通过自我判断过程的学习方法,事实上,也正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些写照。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开展。
当前,一些国家教学法改革中的许多创造和见解,都是同启发式教学的要求相关联的。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
1、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2、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开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开展相结合;3、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的根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开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启发式教学的开展历程在欧洲,稍后于孔子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
其又称苏格拉底法、产婆术,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成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二者的异同:相同点,1、教育目的相同:同时启发学生思维。
反对灌输知识,直接把既定的答案告诉学生,都希望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思考,自己推理出答案。
2、教育方式相同:都采用了互动式交谈。
不管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还是孔子的启发式,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系列对话,教师在对话中去启发学生,交谈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启示。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改革。
因为教学思想对教学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以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活动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我们认为,数学教师确立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因为作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其核心是:学习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根据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的要求安排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思维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实现教育目标,达到全面发展。
对于启发式教学思想,我们强调如下几点:
第一,教与学关系的整体性、辩证性。
启发式教学思想首先强调教师的教,认为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的活动领导学的活动。
教的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从这一点出发,教师的教决定着整个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方向、步骤和效果,制约着学生的学。
但是,教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学,在于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发展自己,所以教师的教又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师的作用及其发挥的程度是以学生原有水平为基础的。
同时,启发式教学思想认为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
主体角色可以相互转化,即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的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
学与教相辅相成,没有教就无所谓学,没有学也无所谓教,教与学因一定的条件而形成对立统一关系,共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努力。
第二,培养目标的全面性。
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的过程,认为教学的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双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他们的心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同时,教学中要有
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德育,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也得到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学习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等。
智育中有德育,德育中有智育,第三,倡导教师主导下的有意义活动教学。
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学习是知与做相统一的主动行为,因此倡导教师主导下的有意义活动教学。
②强调教师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 内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力等去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强调让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参与度,促使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对学习任务所内涵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的体验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