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颐武老师的新浪微博。励志

张颐武老师的新浪微博。励志

世界通例需要大学毕业后十五年左右才能显出来。这段时间其实是打基础,一是业务本事的基础。二是人际关系和待人接物的基础。古语说:“为人如构室,先须根基坚固,始可承载。”潜心用力,本领和人脉缺一不可。
一是不争吵,核心利益不让步,小事随他去。二是注意从他学到避免同样毛病。古语说:“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古语说:“事到得意处, 便可转思退步;言到快意处,便当敛气凝神。”顺利要注意风险的防范,想到下一步的可能;说话要当心失去控制,想到听者的感受。
有三句古语相当精警,可以作为座右铭:“不学之谓贫,无成之谓贱,心死之谓夭。”没有学到真本事、真能力,就是真贫穷,因为拿不出办法来改变命运。没有真成绩、真努力,就是真卑下,因为没有坚持的韧性来创造未来。
古语说:“好言自家得意事,最惹人嫌;好言仕路贵交游,最惹人鄙。”得意事自己和家人高兴足够。
古语说;“恩怨纠缠,如在桎梏中,无法解脱。家庭不睦,如行荆棘内,触处有妨。”努力让环境宽松。
年轻时喜欢用刻薄话来挖苦同事朋友,其实并无恶意,只是现场的神来之笔,为了痛快高兴一下而已。但被开玩笑的对象往往为此记恨,当面发作还容易化解,至多抱歉一下,但最怕什么也不说,但其实心里留下梁子的,这种怨恨往往心里留下很久。古语说:“尖酸语取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开玩笑不能过火。
年轻时待人态度不太容易自然,或过分讨好卑微,显得缺少自信。或妄自尊大,自吹自擂,也让人侧目。这两种态度都是心里对事情没底所致。尤其忌讳在成功者面前就好像有所图地讨好,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就狂放张扬。古语说:“骄谄是遇胜我者则谄,遇不如我者则骄。此为大忌。”一般场合应一样大方得体。
古语说:“宁为小人仇,不受小人恩。盖小人恩必有为,不如其欲,终必成仇。”
我们做事常不容易得体适当,常常进退失据:做事、待人、方向选择都在困扰,也都是矛盾。古人有“三该三不可”极精辟:“人该省事,不可怕事。人该脱俗,不可骄俗。人该顺时,不可趋时。”不找麻烦但不逃避责任,是办事之道;不取悦人但不摆谱倨傲,是待人之道;不和时代较劲但不随波逐流,是选择之道。
古语说:“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心态定,有耐心。
年轻时做事容易过度,对人好就会一门心思投入感情,就常会失落。有时对人越好,对方越觉得你是理所当然,反而不当回事。同时什么隐私都掏心窝子讲出来,但常会变成笑柄被到

处传播。这些是真诚的表现,但问题是少分寸,不适度。古语说:“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情不可密,密交则难久。”情真也要有礼。
人最困难的往往不是办事学习等具体事,而是自己内心的选择。一是人都有情绪,难免发作,就会偏执。二是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形成的习惯,会造成片面。这些都是自己的心态会影响你的选择判断。太不主动就随波逐流,太过狂放就盲目乱动。古语说:“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唯主敬则定而明。”
有些古人的境界,真不容易学到,但那种通透的了悟值得羡慕。《幽梦影》有一句极妙:“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阎浮是佛家语,就是尘世之意。自己胸怀宽阔,闹市人群中也不会乱了方寸,自己品味优雅,平常日子也有如仙境。对自己好些,生命丰富些,对付人生的艰难也容易些。
年轻时常容易损人,见到不喜欢的人就直接羞辱,对方如果激烈回应,闹到针尖对麦芒,就差不多。但如果对方神色如常,不理不睬,我们就会陷入尴尬,有一拳打到海绵上的被动。就是你对也显得无趣。古语说:“以言伤人而人不还,以气凌人而人不报,人居长厚,自蹈恶薄,不可不猛醒。”不吵骂,冷静是优势。
年轻时时有遇到不快就恼怒发飙,冲动得不能自己的情况。这当然也是一种宣泄。但其实克制自己的无名火,克制失控的情绪是最重要的修养之一。因为一旦有这种到处发火的习惯,就难以理性判断事物,容易出更大的毛病。发火有分寸,拿捏好要紧。古语说:“学问涵养人,虽当盛怒时,无过激之言,暴厉之行。”
年轻时常会看到周围大家的看法不对,就直截了当地指出来,这也是率真和坦诚。但常不能奏效,反而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快,弄不好矛头还指向你,一致觉得你是故意败兴捣乱,反而有反效果。也有另外的方式。古语说:“凡是非所在,我之意见与众不同,须缓缓论说,使众人开悟。不可憨直径情,致违众偾事。”
年轻时做事,常会一方面心不定,什么都想做,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会儿一个主意。会弄得没有确定的方向。自己就先沉不住气弄乱了。另一方面真正的办事能力尚不具备,遇到问题不能真的解决。这就是高不成低不就。这就要一是心定,切实定目标。二是行动,想细立即具体做。古语说:“虑事周密,处心泰然。”
年轻时对于关于自己的议论谣言,会非常气愤,到处辟谣反击。这其实要分清情况,细心判断。事关声誉的大节,且言之凿凿,形成影响,就要立即辟谣,坚决反击。但对随意的谩骂瞎说,一看就不靠谱,也没有影响,就

绝不理睬。古语说:“谤者未必逢人必谤,我却逢人便诉说,是我更张其谤也。何异于自谤乎?”
年轻时常不容易看破人的伎俩和心机。这也是常态,一是没体会过人性的复杂,好恶都很简单,容易轻信人。二是没经历过事情的微妙,难以识别各种花招,糊里糊涂地上了套。古语讲了识别之道:“人行有亏,多于弥缝极工时露出;交道之薄,正在周旋极密处看破。”一是矫情不自然,二是深心巧算计,都需警觉。
一是事情总不如意,就是不按自己想的进行,二是人事多掣肘,矛盾多得超出想象,还没办事麻烦找上来。古语说:“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不固执己见,不一厢情愿就好。
年轻时的朋友关系,常会觉得一直如此,其实这些关系都会变化。共同奋斗的伙伴,由于利益或生活改变,会如同路人。最了解的朋友,由于地位或想法的差别,会有隔膜。都是常态。这就是“生分”,保持以礼相待,避免闹得难看很重要,朋友反目,外人看必是双方的责任。古语说:“三日不见面,莫作旧时看。”
古语说:“天下事必宽绰细腻,真实宁耐,一一从头至尾,节次调停,方克有济。”这一是找方法,考虑清楚利益和路子的复杂。二是有耐心,忍住熬到成功。
年轻时我们最吝啬的是肯定别人,好像一肯定别人的长处,自己就变的低了,也最不愿意说自己受惠于人,好像一说自己的成绩就显不出来了。其实不必,越肯定别人的能力,越显得你大方;越感谢别人帮你的忙,越显得你有情。古语说:“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这样不但不贬低自己,还更能显出来。
年轻时爱面子,常情不自禁:一是绝不在人多的场合言语吃亏,别人没注意,自己就较上劲了,争辩不休,纠缠在不相干的事情上。二是绝不能在生活中低调,风头总是自己的最劲才行。这样最容易露怯暴露短处。不服输很好,但太计较就不必要,还是看长远。古语说:“护惜小体面,伤大体面而不顾,岂不大错。”
《荀子》里有描述君子的一段,境界很高:“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困难不丧志,得意不骄狂;舒适时不懒惰,疲惫时不萎顿;有火气能自制而不挂相,逢喜悦心平和不乱许愿。这境界也许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达到的,但毕竟可以用来给自己做参照
年轻时看到使小动作闹鬼的,常情不自禁地当面点明,闹到翻脸。当然真诚。但不一定必要。有时明知对方损人利己,但点破了大家都没意思,也从此翻脸。一是低头不见抬头见,闹翻尴尬,二是对方挑明和你为敌,增加阻力。

可以侧面点一下,行动防范就行。古语说:“觉人诈,而不形于言,有余味。”也是修养。
年轻时容易很急地表达自己的好恶褒贬,就很极端地做评价。觉得好就捧为圣人,觉得不行就激烈抨击。但其实有时会适得其反,不客观就会让别人难相信。如你要捧要贬太急,让人觉得你就是有私心和偏见,是别有企图,反而适得其反。古语说:“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平和客观会更有力
我们不是赌徒,不能靠蒙的,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或努力的时候,还是必须靠自己的扎实努力和切实判断。古语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常有人觉得不痛快,就刻意扫别人面子,故意羞辱他,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其实是小道,自己确实爽一下,但只能激起对方的厌恶和愤懑,觉得你其实就是想刻意搞鬼。对方会更坚定,会更努力地让你不如意。这样玩闹其实没有什么用。古语说:“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搞小手段玩花活定然做不成什么事。
年轻时常犯的毛病是一高兴就随便说随便做,常常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会被觉得利益受损的人破坏,得罪人做错事。另外容易克制不了自己的坏习惯,明知不妥,也吃过苦头,就是改不了,一遇事情就发作。古语说:“难管的是任意,难防的是惯病。此处着力,便是穴上着针,痒处着手。”一要反思,二要管住。
。人生往往是熬出来的,气长者胜,坚韧和踏实是老话却实在。古语说:“勤能补拙,学足愈愚。”
年轻时常以为沉着稳健就是不言不语,没有行动,就不喜欢。并不如此。不说话表现别人无法认识你,能力不能发挥。但要说得靠谱,行得具体,心里有准,举止合群。古语说:“沉静非缄默之谓也。虽千军万马中相攻击,或稠人广众中应繁剧,不害其为沉静,神定故也。”避躁动,不狂放,抓住每个送上门的机会。
我们常感慨前人犯的错,后人常重复,这是常态。这因为一固执,人性的改变很难,都以为趋利避害,其实受到诱惑就直着走,往往存有侥幸心理。二偏颇,以为自己的见识前无古人,不知早有前车之鉴。古语说:“覆车相寻,不绝于世。“这需要一稍想得复杂些,二稍多知道得多一些。不麻痹,不偏狭,胆大心细。
一定要养成平常心,只要没有硬伤就不必着急,从容应对澄清。还可以从骂里知道需要防范的风险。让骂你的发现你骂不垮不怕骂,越骂越皮实,越骂越强大。古语说:“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于我无分毫相干。”
年轻时都不喜欢肯定周围人,看到好事也喜欢挑毛病来显示自己的个性。批评起来就往往痛快淋漓,觉得谁的不如我们。批

评很重要,但只批评不肯定,就会让人觉得你不厚道、也不能理解人的难处。古语说:“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吾人戒之。”大方点不吃亏。
分清朋友的情况很重要。不涉及利益的老朋友,不必牵涉到利益里,避免日后会伤感情。本来就是基于利益的合作,该在前面说好的就说,该办完事后给的就给。最怕以友情开始不说明白,最后发现利益上不清楚,反目成仇。古语说:“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这不好却是常态。争取好合好散。
年轻时的冲动常常是为了满足一些“看客”的心理。有时的执拗和狂热其实是演给人看的,但看客只寻求自己的满足,代价需要我们自己付,他们在兴奋过后就会走散。真需要守护付出什么都值,如果只是让人看热闹就不必。鲁迅的《阿Q正传》对看客有冷峻的描写:“这些眼睛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咬他的灵魂。”
年轻时发现自己的意见正确,众人的意见不对,就逆势而上,痛斥谬误。这是率真,很可贵。但效果常不如理想。一是人们觉得你荒谬,不把你当真。二是激起众怒,排斥你。要办成事还可以选择因势利导,尽量用巧妙的方式说服人。古语说:“处世间事,众人皆见得非,而我独见得是,亦须缓缓调停,不可直遂。”
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胡乱冒险,想想自己其实难以逃避人生的责任,做好自己其实也给关爱你的人减轻负担。同时珍惜时间,不要随便浪费生命,就不仅仅消耗生命,而是为自己打开新的可能。人生多麻烦,自己先踏实确定目标和具体开始行动才行。古语说:"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年轻时心气高,决心大,比起年老有暮气要可贵。但负面的问题是听不进别人的看法,看不得不同的做法。一觉得经验陈腐,二认为他人糊涂。其实也有可能是你见的少,不知到世事艰难,路有凶险。多听多问多留心不自作聪明,容易办事。古语说:“懵懂人唤得醒,难醒的聪明人,人到自是自满,神仙点化不成。”
年轻时容易随大流,跟着哄。一是人云亦云,跟着流行的想法走,不能自己多个角度思考。你多想一点,就超出别人不少。二是急不可耐,最红最热的事情总要抢。红海里厮杀,难有成绩。这样空消耗空忙活。古语说:“众口哓哓之时,多一句不如少一句;众目耽耽之地,进一步不如退一步。”找找自己独特的角度。
年轻时常会控制不了自己的冲动和情绪。别人稍一撩拨,就在冲动中做事,鲁莽地选择。别人稍一吹捧,立即膨胀起来,胡乱发议论。如果小事问题不大,如果

人生大选择这么办,有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虽然有万千理由,事情是你做的就得由你担。那时撩拨哄闹的全不见影了。古语说:“天下事多坏于强作解事。”
年轻时容易找麻烦,一是盲动,什么事还没影,自己就乱动起来,以为会怎么样,把宝压在不靠谱的事上。二是盲信,什么话好听就相信,觉得是真理,听见风就是雨,被人利用耍弄。
:“临行而思,临言而择。”
年轻时做事很容易攀比和较劲。因为看到别人好,自己觉得需要努力,有紧迫感非常重要。但不能变成别苗头,抢风头。别人有了马上就要自己有,别人一个地方占先都不容忍。人生是长跑,只要真有长处,找好恰当的发挥的空间,一定能成。不必急赤白脸。古语说:“要甜先苦,要逸先劳。须屈得下,才跳得高。”
我们年轻时和人合作,常不知择人,一谈对了路子,就觉得是知己,什么事情都一起做,最后才发现人品或性格多方面的问题,闹得翻脸决裂。看人一是看是否贪小利,二是看是否有度量。贪小利的说得再好也一定会为钱闹翻,没度量的一定会为事猜忌。古语说:“好便宜者,不可与共财;好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曾经叮嘱:“一要有一门看家的本事,这样到了什么情况都有饭吃,二是要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年轻时容易糊里糊涂混日子。一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特长之处,二是没有给自己的生活一点动力。后来才看到古语说:“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成器日期。”相当锐利
什么都觉得瞧不上,自己其实也拿不出一点像样的东西,都是拾人牙慧的过时货,让人好笑。有年轻人看到社会复杂,也想表演自己会来事搞事,一下子就让人看穿了,也没意思。古语说:“和平处事,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
王蒙说:“仁者智者比较能够无视攻击,不理会捣蛋,稳如泰山,活如清水。不仁不义不才者只会天天起火牢骚埋怨委屈一万年。”
年轻时有两个毛病难避免。一是太僵硬,不知道让步和转圆,一切都以自己的标准行事,办不了也勉强去办,最后不成。二是太脆弱,到了关键时刻顶不住,一下子就垮了。前者太想胜利反不成,后者不敢胜利就不成。古语说:“事当难处之时,只退让一步,便容易处矣;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有几句话一直铭记在心,确实是人生的高境界:“是非场里,出入逍遥;逆顺境中,纵横自在。竹密何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遇到是非超越是非,面对顺逆超越顺逆,从容自在,顺势而为。有所为而无所谓,知道生命终极的虚无,

享受生命具体的乐趣。这境界大概只有钱钟书先生可以达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受到挖苦,往往会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这就失了风度了。有些很到位的嘲讽回应会很难,知道对方并无好意,但旁人不过是哈哈一笑,你较真就是自己输。何况挖苦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的时候,你也毫不留情。他说的巧就需要回得巧,否则不如一笑了之。古语说:“巧辩纵横而可喜。”不高兴也得欣赏和得体回应。
我们常喜欢对着干,骂我就狠狠回骂,他造我的谣言,我也说他的坏话。这样闹得痛快的结果常不理想。你们缠斗,两败俱伤。也容易被人巧妙利用。古语说:“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要亦无多,惟静而镇之,自可止矣。谗人之拨弄调唆,情形虽若甚迫,苟淡而置之,是自消矣。”
人能随缘,自自然然就会自己感觉好,做事也能顺利。有朋友值得欣喜,但如果每天混在一个小圈子里,以为有朋友,其实也可能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还是应该一是多几个不同的圈子i,不同的人来往。二是需要有自己单独思考和做事的时间。古语说:“茶熟香清,有客到门可喜;鸟啼花落,无人亦是悠然。”
人生多麻烦,处事的原则千条万条。但有一条古语说的最基本:“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过得去就是不亏心,自己有个准儿,知道一些事情不必碰,不必惹。做得来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适方向,有目标值得努力。就怕找的是过不去的问题,揽的是做不来的事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