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 格式:docx
  • 大小:17.04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源”,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科学发展观表达的以人为本作为万事万物的开端,强调人的重要

性,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胡锦涛同志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胡锦涛同志所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都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

以人为本的管理有那些基本原则?

1、重视人的需要;

2、鼓励员工为主;

3、培养员工;

4、组织设计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近年来,“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频率很高的词汇。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全面自由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

马克思曾明确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直接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就是说,要“从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出发”,把人放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从其“周围的生活条件”出发来考察人。因此,“以人为本”并不是人本主义的代名词,其内涵也并不意味着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而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如果说人本

主义体现了以“人”为支点向外的思维方式,那么“以人为本”就体现了以现实生活为支点向“人”的思维方式,其核心和最终目的都是“人”。

总体来说,尊重人大致包涵以下10种含义。

一是尊重人的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价值,珍惜并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是尊重人类价值的首要要求;生命并不是个人私有财产,承载着众多的社会义务和家庭责任,因此绝不轻言放弃生命,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能采取伤害自己甚至结束自己生命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嘲笑有缺陷、不健全的生命,并尽自己的努力去维护生命。

二是尊重人的利益。严格区分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正确对待人的正当利益和合理需要,对不正当利益则应努力抵制;合法、合情、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对损害自身利益的他人或行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尊重自身利益,更要尊重他人的利益,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面对利益,不回避、不贬低、不夸大;正确解决自身利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以人民最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谋求自身利益要采取正当手段。

三是尊重人的劳动。让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具体的劳动岗位,提供发挥其潜能的机会和条件;提供劳动时,应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能得过且过、滥竽充数;享受别人劳动时,应认真对待他人的付出,而不能随意的诋毁和贬低;就劳动本身而言,并没有贵贱之分,因此不能因劳动形式不同,而自行分成等级,加以区别对待;

尊重劳动本身,不能因其结果的好坏和程度的高低,而任意否定劳动的意义。

四是尊重人的价值。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如果单纯强调社会价值,就会对个人的利益、愿望和尊严注意得不够甚至抹杀;如果单纯强调自我价值,就会加深自我与社会的矛盾,从而陷入痛苦之中,甚至导致唯我独尊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不能过多地将某人或集体的意志强加给个人,而应注意为个人实现其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并不断地在认识和实践中探索和证明自身的价值。

五是尊重人的权利。尊重、维护并正确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尊重并维护他人尤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各种权利,如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决定发展方向和途径的权利等;在注重自身权利的同时,应重视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六是尊重人的人格。注重自身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视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因性别、年龄、职业、民族、职务、社会地位等的不同,而辱及人格尊严;讲诚信、重承诺,努力做到以德服人、以德树威;努力培养自主选择行为方式、自觉承担行为责任的独立人格,不盲从又不自以为是;自觉地把完美人格的塑造与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以宽容心态对待与己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生活方式。

七是尊重人的创造和创新。尊重创新,意味着塑造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尊重创造本身,对于新事物的产生,采取多了解、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