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123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3、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 5 还是等于或大于 5 。
4、表示物体个数: 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10、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可以记作∠3、角的分类: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1周角=360°=2个平角=4个直角=8个45°角4、画角步骤: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总结一、数的认识1.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例如:1,2,3是正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2,-3是负整数。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例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3.数的组成:一个数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例如:2897是由2个千、8个百、9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4.读数和写数: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写数时从低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上写。
例如:1234读作一千二百三十四,写作1234。
二、数的运算1.加减法:加法是求几个数合并起来一共是多少;减法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的数。
2.乘除法: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
3.有余数的除法:除法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km²)、公顷(ha)、平方米(m²)、— 1 —平方厘米(cm²)。
四、图形与几何初步认识1.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3.图形与几何初步认识的主要内容有: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等。
五、统计初步认识统计初步认识的主要内容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等。
通过统计初步认识,可以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统计图表来分析和描述数据。
六、思维拓展在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接触到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找规律、推理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和解决,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一、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1. 小数点后面数字每多一位,数值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2. 数字的顺序是按照从左到右的原则,从大到小列举。
大数在前,小数在后。
3. 数字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比较数的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百位上的数字等来确定。
二、正序和倒序1. 正序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数。
2. 倒序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1. 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是从低位相加,逐位进位。
2. 三位数的减法运算是逐位相减,不够减的要向高位借位。
四、两位数整数乘一位数整数1. 两位数整数乘一位数整数时,先计算个位数乘法,然后计算十位数乘法,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五、数和式1. 数和式是指将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结果的算式。
2. 通过合理的分组和调整计算顺序,可以简化数和式的运算过程。
六、数的估算1. 估算是指通过近似计算得到一个大致数值的方法。
2. 估算时可以采用舍去法、进位法、捆整法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七、整数点、线、面1. 整数点是指坐标系中各个整数值的坐标点。
2. 整数线是指由整数点构成的线段。
3. 整数面是指由整数点构成的面积。
八、分刻度尺上的数1. 分刻度尺上的数是指刻度之间的每个小数值。
2. 通过读数线和分刻度尺上标有数的位置,可以读取分刻度尺上的数值。
九、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1. 正方形的边长是相等的,正方形的四条边长相等。
2. 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来计算,周长可以通过边长的四倍来计算。
十、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的边长可以不相等,长方形的相对边相等。
2.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度与宽度的乘积来计算,周长可以通过长度与宽度之和的两倍来计算。
十一、规律和特殊计算方法1. 规律是指一系列有规则、有联系的事物的通用特性。
2. 特殊计算方法是为了解决特殊情况而发展出来的计算方法,例如九九乘法口诀、十八乘法口诀等。
以上就是四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1.第一单元:认识数0-10
-了解数字0-10的读音和写法
-能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数字的含义-能用数字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能在1-10范围内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2.第二单元:认识数11-20
-了解数字11-20的读音和写法
-能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数字的含义-能用数字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能在11-20范围内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3.第三单元:认识数21-30
-了解数字21-30的读音和写法
-能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数字的含义-能用数字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能在21-30范围内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4.第四单元:认识数31-50
-了解数字31-50的读音和写法
-能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数字的含义-能用数字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能在31-50范围内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
5.第五单元:认识数51-100
-了解数字51-100的读音和写法
-能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数字的含义
-能用数字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能在51-100范围内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
6.第六单元:加法与应用
-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的意义
-理解加法的性质和规则
-能进行1位数加法运算,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加法解决
7.第七单元:减法与应用
-认识减法符号和减法的意义
-理解减法的性质和规则
-能进行1位数减法运算,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第八单元:几何形状和运算符号
-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能用运算符号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能从日常生活中辨认出各种几何形状
-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熟练运用几何形状和运算符号。
1.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
2.整数的表示方法:数轴、数线图。
3.整数的大小比较:绝对值大的整数更大。
4.整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结果的符号由绝对值大的数决定。
5.整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正数减负数等于加上相反数。
6.整数的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7.整数的除法:除数不为零,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8.模型解整数运算问题:例如,海平面以上为正数,海平面以下为负数。
1.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整数与整数之间的数,小数点表示了整数部分
和小数部分的分界。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例如读“0.25”为“零点二五”。
3.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后位数相同,从左到右依次比较,数值大
的小数更大。
4.小数的加法:将小数点对齐,逐位相加,注意进位。
5.小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被减数加上相反数。
6.小数的乘法:先计算乘数与被乘数的积,然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7.小数的除法:先将除数乘以适当的倍数使其成为整数,然后计算商。
8.小数的四舍五入: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数。
9.小数与整数的关系:整数可看作小数的特殊情况。
10.模型解小数运算问题:例如用小数解决物品分割问题,比如平均
分配。
以上是四年级上数学第一二单元的知识点汇总。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大小比较、加减乘除法以及小数的
概念、读写、大小比较、加减乘除法、四舍五入等内容。
同时,还要能够
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的一二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的读写方法。
例如:16读作“十六”,103读作“一百零三”。
2.数的顺序比较: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顺序。
例如:36<42,27>19。
3.数的加减法:-加法口诀:两个个位数相加,如果和大于10,则个位数保留,将十位数进位。
例如:7+8=15,个位数为5,十位数进位,所以答案为15。
-减法口诀: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大数减小数,差就是个位数的差与十位数的差。
例如:15-7=8。
二、数的应用1.数的分解与拆分:将一个多位数分解成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的和。
例如:345可以分解为300+40+5。
2.数的组成和分解:将一个数按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数位进行组成和分解。
例如:37可以组成30+7,也可以分解为27+10。
三、数的计算1.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加减法:通过计算掌握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加减运算。
例如:26+7=33,34-9=25。
2.两位数间的加减法:通过计算掌握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加减运算。
例如:56+23=79,68-35=33。
四、数的估算1.估算的方法:通过近似计算,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的答案。
例如:23+46,可以估算为20+50=70。
2.估算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估算可以快速得到大致答案。
例如:购物时估算商品的价格,以及估算行走的距离等。
五、数的综合运用在综合运用中,通过对以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1.数的位置:通过观察数所在的位置,找出数的顺序。
例如:26位于26、27、28之间。
2.数的计算:通过观察数,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棋盘上有45颗棋子,拿走10颗,剩下多少颗?3.数据的对比: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找出数的关系。
例如:25和35相差多少?以上就是四年级上册一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上册二三单元知识点一、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 公顷。
- 定义: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 面积计算:根据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可得1公顷 = 100×100 = 10000平方米。
- 实际感知: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7140平方米,1公顷比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稍大一些。
2. 平方千米。
- 定义:边长是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 面积计算:1平方千米=1000×1000 = 1000000平方米。
又因为1公顷 = 1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实际感知:1平方千米大约是14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3. 单位换算。
-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例如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平方米,乘进率。
因为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所以3平方千米 = 3×1000000 = 3000000平方米。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例如把平方米换算成公顷,除以进率。
50000平方米 = 50000÷10000 = 5公顷。
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 线段、直线、射线。
-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可以测量长度。
-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无法测量长度。
-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无法测量长度。
- 三者关系: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 角。
- 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 角的表示方法: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
3. 角的度量。
- 度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 量角工具: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 量角方法:-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总结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一、数与整数的认识:
1. 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
2. 整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3. 计算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4. 整数的应用,例如计算海拔高度等。
二、四位数的认识:
1. 四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
2. 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意义及计数。
3. 计算四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数的排序:
1. 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序方法。
2. 用大小关系排列数。
四、数的秘密:
1. 用计算方法(加法、减法)猜数的大小。
2. 用大小关系判断数的范围。
五、百分数:
1. 百分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 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
3. 将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4. 计算带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六、长方形与面积:
1. 长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2.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 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应用。
七、立体图形:
1. 立体图形的名称及性质,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
2. 识别和绘制各种立体图形。
3. 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1、数位顺序表2、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4、四舍五入取近似数,要看比它小一个的数位,例如: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应该看万位,万位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舍去,从万位开始全部变成0.第二单元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延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⑴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一条线段;过两点能画两条射线2、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如:AB∥CD。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3)在同一平面内,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
如:OA⊥OB。
(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5)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最短的是这点到垂足之间的距3、角的知识点(1)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角度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3)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180°,1个平角=2个直角。
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不管从哪个方位观察,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3、当我们从某一方位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都是相邻的面;不可能从某一方位同时看到物体相对的面。
4、从左面观察和从右面观察是不一样的;从正面观察和从背(后)面观察不一样,位置恰好相反。
三、《加与减》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
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
(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
接着加。
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
四年级上册数学1~3单元总结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1.千以内数的认识:
(1)通过具体事物或画图形,能够感受到数的意义,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数的意义。
(2)学会运用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会用数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3)认识数位,知道每个数位所表示的数值。
2.数的比较:
(1)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出两个数的多少。
(2)能够正确地读、写大数。
第二单元:简单运算
1.加减法:
(1)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3)了解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乘除法:
(1)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除法运算。
(3)了解乘除法的估算方法。
第三单元:几何初步知识
1.认识图形:
(1)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能够正确地辨认各种图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2.测量长度:
(1)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用法。
(2)能够使用直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年级上册一二单元
四年级上册的一二单元通常包括一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下是可能涵盖的一些主题和技能: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 掌握大数的数法,如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2. 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了解近似数和四舍五入的方法。
4. 了解数字的单位,如亿、万、千等。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 认识角的基本概念,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而与角的角度有关。
2. 学习度量角的方法,掌握度、分、秒的换算。
3. 了解角的分类,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4. 学习直角的度量方法和直角的性质。
请注意,具体的主题和技能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建议参考具体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获得最准确的信息。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的知识点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整数的认识与加减、分数的认识与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以及面积的认识与计算。
下面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的认识与应用1.数的认识: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个单元主要是数的认识,包括正整数的阅读和写法,数的排列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2.自然数的认识与应用:学生学会了认识自然数,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自然数进行简单的计数。
二、整数的认识与加减1.整数的认识:学生学会了认识整数,并且了解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同时,学生还学会了正整数与负整数的相互转化。
2.整数加减法:学生学会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三、分数的认识与应用1.分数的认识:学生学会了认识分数,并且了解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同时,学生还学会了分数和自然数的关系。
2.分数的大小比较与排序:学生学会了比较和排序分数的大小,从而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四、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平面图形的认识:学生学会了认识和辨认线段、射线、直线、角等几何图形,并且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三角形的认识与分类:学生学会了认识和分类三角形,并且了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特征和性质。
3.四边形的认识与分类:学生学会了认识和分类四边形,并且了解不同类型的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
五、面积的认识与计算1.面积的认识:学生学会了认识面积,并且了解面积与面积单位的关系。
同时,学生还学会了计算简单的图形的面积。
2.面积的计算:学生学会了计算不规则图形和复合图形的面积,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面积计算问题。
综上所述,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整数的认识与加减、分数的认识与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以及面积的认识与计算。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提高数学的认知能力和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123单元总结知识一、数的分类数学中的数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我们常见的数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
1. 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正整数,用符号N表示。
自然数包括1、2、3、4、5……无穷个数。
2. 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用符号Z表示。
整数集可以表示为{…,-3,-2,-1,0,1,2,3…}。
3. 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例(有理数的英文是rational number),用符号Q表示。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例如1/2、-3/4、5等。
4. 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用符号R表示。
实数集包括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例如π、开根号2(√2)等。
二、数的运算数学中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和乘方运算。
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它们的运算规则如下:•加法:两个数相加得到和。
•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该数的相反数。
•乘法:两个数相乘得到积。
•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以一个非零数等于乘以该数的倒数。
2. 乘方运算乘方运算是指将一个数自乘若干次,其中底数表示被乘方数,指数表示乘方次数。
乘方运算可以简化大量数的运算表示,例如2的平方可以表示为22,2的立方可以表示为23。
三、代数方程代数方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数和运算符号构成的等式。
方程通常包含未知数,并求解未知数的值。
我们常见的代数方程有一元方程和二元方程。
1. 一元方程一元方程是只包含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解一元方程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减消元法、乘除消元法和代入法等。
2. 二元方程二元方程是包含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解二元方程的方法主要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和图解法等。
四、几何图形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研究空间形状和属性的一门学科。
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点、线、面和立体等。
1. 点点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只有位置。
2. 线线是由无数个点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形成的,它没有宽度和厚度,但有长度。
123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的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13、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四年级上册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关于“0”的运算1、“ 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 ÷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4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1. 数字的认识:认识0-99的数字,懂得数字的大小比较。
2. 数字的意义:懂得数字表示的数量,如表示年龄、人数等。
3. 数字的读法:掌握读数字的基本方法,如十位数字读“十”,个位数字读“二”读作“二十二”。
4. 十位数的认识:了解十位数是由“十”组成的数,如10、20、30、40等。
5. 数串:通过观察数串的规律,能够快速读出连续数字。
6. 数字相加:掌握十位数数字相加的规律。
7. 数字相减:掌握十位数数字相减的规律。
第二单元:1. 万位数的认识:了解万位数是由千、百、十、个位组成的数,如1000、20000等。
2. 万位数的比较:了解万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 数字的表达:学会用中括号来表示一个数,如[5000]表示5000。
4. 整千整百整十整个位:了解一个数字末尾有几个0,可以用来判断它是整千、整百、整十、整个位值。
5. 用公式表示数:了解用公式表示数的方法,如1000×6表示6000。
6. 一百几:了解相邻两数相减得到几。
7. 一二厮几:了解相邻两数相减得到几厮几。
第三单元:1. 一块大的算一天:认识一年有365天,一月有31天,一周有7天,一天有24小时。
2.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如清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
3. 标钟:认识标钟,学会根据标钟显示时间。
4. 钟点:学会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时间。
5. 半小时:认识半小时有30分钟。
6. 时间的早晚:掌握时间的早晚顺序,学会比较不同时间的先后顺序。
7. 分钟的间隔:认识钟表上相邻两分钟的间隔时间。
第四单元:1. 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 直角三角形: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特征,认识直角三角形的形状。
3. 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的特征,认识长方形的形状。
4. 正方形:了解正方形的特征,认识正方形的形状。
5. 圆形:了解圆形的特征,认识圆形的形状。
四年级数学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 认识以亿为单位计数,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
2.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能将两个或三个的数比大小。
3. 知道或了解“十”“百”“千”等计数单位,知道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运算。
二、角的度量1. 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含义,掌握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2. 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知道平角、周角、锐角、直角、钝角。
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 理解整十整百数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 培养类推、迁移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商的定位。
2.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单元知识点:大数的认识知识点:1. 数位的名称叫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 以万为单位的数,计数单位是千,以亿为单位的数,计数单位是十。
这样写:一万一万,十万十万,百万百万,千万千万。
3. 大数的读写歌:读数时,四位一级,先读亿级再读万级,哪一级末尾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零就读一个零;写数时,三级兼顾,先写亿级后写个级,哪一级不够用0补足,哪一位是几就写几。
如836556=840万,数字中间没有对齐会有误,先不考虑;74847885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7亿4千万零8千多;27846≈4亿;(主要先估价再和实际的比较一下)≈1×2(式子不好写)(4位数乘2位数的)57×59≈(是大约的)63×66≈(同上)注意估价法会有一个数的近似数和一个整数的区别;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进制。
任何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这样的,只有十进制这一种。
其它进制如:一万一千一百二十七等是错误的。
二单元知识点:角的度量知识点:角的分类:平角、周角、锐角、直角、钝角;射线、直线和线段;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用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对准直线的两端来画直角是正确的;用三角板画平行线(同位角相等)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的大小相等是正确的(这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三角板画角时要注意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对错: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射线就是直线的一部分;直线没有端点,长可无限延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用三角板画射线时要用射线的符号和延长符号表示出射线无限延长。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整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都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以量出长度。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的角是1度。
角的大小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锐角大于0度并且小于90度直角=90度钝角大于90度并且小于18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第一、二单元易错题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了,第九位是()位。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亿都是()3、读亿以内的数,先读()级,再读()级。
读万级的数,要按照读()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字。
每级()的零都不读、每级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
4、个级的数表示多少“()”,()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万”。
5、含有两极的数,从()位写起,先写()级,在写()级。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6、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的数就();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
7、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8、古时人们用()、()、()计数。
9、从一点引出()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有两个端点,它是()的一部分。
10、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度,记作()。
11、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没有关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线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0.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线是另一条线的垂线,这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3、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4、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10、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
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可以记作∠
3、角的分类:
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1周角=360°=2个平角=4个直角=8个45°角
4、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3三位数乘两位数
路程问题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除以几),积也乘几(除以几)。
4单元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有无数条高。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