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E磁共振操作规程

GE磁共振操作规程

GE磁共振操作规程

磁共振操作规程

1、每天开机前先检查电源工作是否正常,再记录液氦量和磁体压

力,观察氦压机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水冷机温度是否正常。

2、确认以上各环节正常时方可开机。依次打开主机电源、激光相

机电源。

3、接诊时,核对患者一般资料,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制订合理的检查程序和扫描序列。

4、进入检查室前,应要求患者除去身上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品

及电子器件,向患者认真讲述检查过程,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合作。

5、检查时严格按照各部位的成像方法,力求正确、高质量完成每

例检查,获得最佳的成像每张申请单及其照片,确保无一疏漏。6、关机时严格按照关机程序,待电脑提示整理稳完毕,可以关机

时再关闭主机电源和激光照相电源。

7、完成每天的检查后,仔细核对。

飞利浦核磁设备用户操作手册V1

Philips Healthcare 飞利浦核磁设备 用户操作手册

目录 1.飞利浦客户服务电话号码--------------------------------------------2 2.基本安全注意事项------------------------------------------------------------3 3.系统登录密码------------------------------------------------------------4 4.开关机流程----------------------------------------------------------------5 5.系统快速自检------------------------------------------------------------7 6.日常维护与保养---------------------------------------------------------9 7.常见故障解决-----------------------------------------------------------11 8.如何测试网络连接---------------------------------------------------12 9.如何接受远程诊断----------------------------------------------------14 10.如何保存问题图像----------------------------------------------------15 11.如何检查传输与打印队列------------------------------------------17 12.如何保存错误信息----------------------------------------------------18 13.失超的紧急处理--------------------------------------------------------20 14.机柜的实物图例-------------------------------------------------------24 本手册希望能成为您工作的帮手,成为我们沟通的桥梁。 飞利浦医疗售后服务部

核磁共振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操作日常维护 1做样品前必须先执行cf命令 2调磁场3D两到三周做一次 3定期看内外两个电表,遵守核磁室的规定 4待完善 基本操作流程 1.每次开机后的基本操作 打开空气压缩机 ↓ 运行程序,命令栏输入ii(检查仪器硬件) ↓ 显示finished则硬件无故障,若命令过不去,输入ii restart命令 ↓ 命令栏输入“cf” ↓ 弹出对话框中输入bruker,点击OK ↓ 点击Edit ↓点击Next ↓ 再点击Next ↓ 依次点击Save、Restore、Next ↓ 点击Save,点击Next ↓ 点击finished 2. 3D匀场 配样(用H2O+D2O调磁场) 用量液器调橡皮套合适位置 ↓ 按下BSMS盒子上的

↓ 样品连同橡皮套放入,盖上盖子 ↓ 按下BSMS盒子上的 “Down”显示绿色则样品放好了 ↓ 点击Lock,点击H2O+D2O,点击OK ↓ 命令栏显示finished后,输入“topshim空格gui” ↓ 点击3D,点击Start ↓ 输入“tr回车atp” ↓ 点击Final Test/Accepture ↓ 输入“sinocal” ↓ 点击Close,点击Wsh,点击Write (替代或添加一组,时间为名) ↓ 点击Close,点击Rsh,点击Read ↓ 退出ATP main screen ↓ 点击Exit (3D调磁场结束) 4. 测试基本流程(C谱和氢谱) 配样,用量液器调橡皮套合适位置 ↓ 按下BSMS 盒子上的 ↓ 样品连同橡皮套放入,盖上盖子 ↓ 按下BSMS 盒子上的 “Down”显示绿色则样品放好了 ↓ 输入“edc” ↓ 填写【NAME】,【EXPNO】修改尾数氢谱为0碳谱为1;点击【Solvent】下拉三角选择溶剂 ↓ 输入Lock ↓ 输入“atma”(自动调谐)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仪的基本硬件 医用MRI仪通常由主磁体、梯度线圈、脉冲线圈、计算机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等五部分构成。 一、主磁体 主磁体是MRI仪最基本的构件,是产生磁场的装置。根据磁场产生的方式可将主磁体分为永磁型和电磁型。永磁型主磁体实际上就是大块磁铁,磁场持续存在,目前绝大多数低场强开放式MRI仪采用永磁型主磁体。电磁型主磁体是利用导线绕成的线圈,通电后即产生磁场,根据导线材料不同又可将电磁型主磁体分为常导磁体和超导磁体。常导磁体的线圈导线采用普通导电性材料,需要持续通电,目前已经逐渐淘汰;超导磁体的线圈导线采用超导材料制成,置于液氦的超低温环境中,导线内的电阻抗几乎消失,一旦通电后在无需继续供电情况下导线内的电流一直存在,并产生稳定的磁场,目前中高场强的MRI仪均采用超导磁体。主磁体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包括场强、磁场均匀度及主磁体的长度。 主磁场的场强可采用高斯(Gauss,G)或特斯拉(Tesla,T)来表示,特斯拉是目前磁场强度的法定单位。距离5安培电流通过的直导线1cm处检测到的磁场强度被定义为1高斯。特斯拉与高斯的换算关系为:1 T = 10000 G。在过去的20年中,临床应用型MRI仪主磁体的场强已由0.2 T以下提高到1.5 T以上,1999年以来,3.0 T的超高场强MRI仪通过FDA 认证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目前一般把0.5 T以下的MRI仪称为低场机,0.5 T到1.0 T之间的称为中场机,1.0 T到2.0之间的称为高场机(1.5 T为代表),大于2.0 T的称为超高场机(3.0 T为代表)。 高场强MRI仪的主要优势表现为:(1)主磁场场强高提高质子的磁化率,增加图像的信噪比;(2)在保证信噪比的前提下,可缩短MRI信号采集时间;(3)增加化学位移使磁共振频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代谢产物的分辨力得到提高;(4)增加化学位移使脂肪饱和技术更加容易实现;(5)磁敏感效应增强,从而增加血氧饱和度依赖(BOLD)效应,使脑功能成像的信号变化更为明显。 当然MRI仪场强增高也带来以下问题:(1)设备生产成本增加,价格提高。(2)噪音增加,虽然采用静音技术降低噪音,但是进一步增加了成本。(3)因为射频特殊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SAR)与主磁场场强的平方成正比,高场强下射频脉冲的能量在人体内累积明显增大,SAR值问题在3.0 T的超高场强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4)各种伪影增加,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及磁化率伪影等在3.0 T超高场机上更为明显。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3.0 T的MRI仪在临床应用还有一定限制,尽管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优势,但是在体部应用还不太成熟,因此,目前以1.5 T的高场机最为成熟和实用。 MRI对主磁场均匀度的要求很高,原因在于:(1)高均匀度的场强有助于提高图像信噪比,(2)场强均匀是保证MR信号空间定位准确性的前提,(3)场强均匀可减少伪影(特别是磁化率伪影),(4)高度均匀度磁场有利于进行大视野扫描,尤其肩关节等偏中心部位的MRI检查,(5)只有高度均匀度磁场才能充分利用脂肪饱和技术进行脂肪抑制扫描,(6)高度均匀度磁场才能有效区分MRS的不同代谢产物。现代MRI仪的主动及被动匀场技术进步很快,使磁场均匀度有了很大提高。 为保证主磁场均匀度,以往MRI仪多采用2m以上的长磁体,近几年伴随磁体技术的进步,各厂家都推出磁体长度为1.4m~1.7m的高场强(1.5T)短磁体,使病人更为舒适,尤其适用于幽闭恐惧症的患者。 随介入MR的发展,开放式MRI仪也取得很大进步,其场强已从原来的0.2T左右上升到0.5T以上,目前开放式MRI仪的最高场强已达1.0T。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扫描速度更快,已经几乎可以做到实时成像,使MR“透视”成为现实。开放式MR扫描仪与DSA的一体

核磁操作指南

超导核磁共振操作指南 一、样品的制备 1.液体样品 用一次性滴管取一定量的液体(氢谱取1滴,碳谱取5-10滴),加入到一干净的样品管内,然后样品管倾斜一定的角度,取一支选好的氘代试剂加入到样品管中,轻轻振荡,混合均匀。 2.固体、粉末样品 取一定量的样品(1H谱 5mg;13C谱 20mg),放入一干净的样品管内,然后样品管倾斜一定的角度,把氘代试剂加入到样品管中,轻轻的振荡样品管使样品充分溶解。 二、测试前的准备 1. 打开空压机电源(电源开关向上推); 2. 打开空压机的排气口; 3. 取下磁体样品腔上端的盖子 4. 将样品管插入转子中,然后用定深量筒控制样品管的高度。这个步骤不能缺少,如果样品管插入的太长,有可能会损坏探头。 三、常规样品的测试(所有操作采用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完成) 1. 双击桌面上的图标,进入topspin 2.1主界面,调出最近做过的一张谱图。 2. 在命令行中输入“new”回车,跳出一窗口, 建立一个新的实验, NAME、Solvent、 Experiment等实验参数。其中1H选proton;13C选 C13CPD;13C定量谱选C13IG;13Cdept谱选择 C13DEPT135)。点击OK。 3.“ej”回车,打开气流,放入样品管;”ij”回车, 关闭气流,样品管落入磁体底部。 4.“lock solvent(选用的溶剂)”回车,进行锁 场,待锁场完场后进行下步操作。 5.“atma”回车,进行探头匹配调谐。 6.“edte”回车,设置气流在400l/h, 温度不超过313K;点击set max,调节max power为5%;点probe heater后的off,使其变为on,打开控温。实验温度超过313K时需通入氮气。一般一维谱不用控温,二维谱常用。

布鲁克400兆核磁氢谱操作使用指南

布鲁克400兆核磁氢谱操作使用指南 1.氢谱 ——进入到topspin操作界面,用高度量桶准确量测核磁管高度后,键入ej命令,气体自动吹出,等到感觉气体气流最大时,放入样品,然后在topspin界面上,键入ij命令,样品自动下滑到探头位置。 ——键入edc命令,在出现如下窗口时 分别在name栏目中填入实验名字,expno为实验序号,一般为数字,procno为处理序号,默认设定为1,dir为硬盘符,默认值为d:,user为用户账号,一般使用导师英文名称的缩写。其它的不用填写。点击ok即可。 ——键入rpar protonx all命令后回车。 ——键入getprosol命令,获取仪器参数。 ——锁场键入lock命令,弹出溶剂对话框,选择所用的氘代试剂,点中后仪器自动完成锁场工作,最后出现lock finished字样。 ——匀场键入topshim字样,仪器进入到自动匀场过程。匀场结束出现topshim finished 字样,意味匀场结束。(当氘代试剂为氘代氯仿时,请使用gradshim进行匀场,不然匀场时间会很长。具体使用方法为键入gradshim命令,点击start gradient shimming命令,当锁场线恢复正常时即表示匀场结束。) ——采样前准备键入rga命令,仪器将根据样品浓度情况调整仪器增益。 ——开始采样键入zgefp命令,仪器将进行采样,并在实验结束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傅立叶变化处理; ——相位调整键入apk命令即可 ——基线平滑键入abs命令即可。 ——谱峰校准点击按钮,选择需要校准的谱峰,鼠标左键点击后出现一对话框,输入标准值即可。 ——谱峰积分在topspin菜单上,点击按钮,进入到积分界面。点击按钮,选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像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为了准确反映其成像基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现改称为磁共振成像。参与MRI 成像的因素较多,信息量大而且不同于现有各种影像学成像,在诊断疾病中有很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 一、磁共振现象与MRI 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排列。在这种状态下,质子带正电荷,它们像地球一样在不停地绕轴旋转,并有自己的磁场. 正常情况下,质子处于杂乱无章的排列状态。当把它们放入一个强外磁场中,就会发生改变。它们仅在平行或反平行于外磁场两个方向上排列 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adionfrequency,RF)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relaxationprocess),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relaxationtime)。有两种弛豫时间,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spin-lattice relaxationtime)又称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时间,称T1。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spin-spin relaxation time),又称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称T2。T2衰减是由共振质子之间相互磁化作用所引起,与T1不同,它引起相位的变化。 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也是如此。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的成像基础。有如CT时,组织间吸收系数(CT值)差别是CT成像基础的道理。但MRI不像CT只有一个参数,即吸收系数,而是有T1、T2和自旋核密度(P)等几个参数,其中T1与T2尤为重要。因此,获得选定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或T2)值,就可获得该层面中包括各种组织影像的图像。 MRI的成像方法也与CT相似。有如把检查层面分成Nx,Ny,Nz……一定数量的小体积,即体素,用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获得每个体素的T1值(或T2值),进行空间编码。用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 表1 人体正常与病变组织的T1值(ms) 肝 140~170 脑膜瘤 200~300 胰 180~200 肝癌 300~450 肾 300~340 肝血管瘤 340~370 胆汁 250~300 胰腺癌 275~400 血液 340~370 肾癌 400~450

Simens 3T 功能磁共振扫描简单操作手册

Simens 3T 功能磁共振扫描简单操作手册 1 如何开启Simens系统 把墙壁上的钥匙旋转到右侧,有一个锁被开了这样一个图形的位置----再按“system on”---然后进入水冷房,先打开射频系统最下面的按钮,然后打开上面的那个按钮----等20分钟左右,系统启动完毕----此时弹出一个中间有三个黑色方框,没有任何头像的屏幕。 2 刺激呈现系统与Simens系统的连接 打开呈现刺激的电脑,-----点击投影设备控制系统-----双击“on/off”按钮-----进入磁共振机房,将屏幕贴在磁体上-----观察投影是否位于屏幕的正中,如果不是,就进行相应调整。 3 被试上床、定位、移床 3.1 磁共振仪器上按钮的含义: 1)有一个人躺在床上,箭头朝里-------慢速向内移动 2)有一个人躺在床上,箭头朝外-------慢速向外移动 3)有一个人躺在床上,箭头朝里,同时腿部有一个向下的箭头-----降低床的高度 4)带一个准星的圆圈----------------------开启红外,定位参考点 5)------------------------------------以现在调整的位置为参考点,按下后床体会快速移动向磁共振腔体内部,进入扫描位置。 6)Speeded 与1)或者2)联合使用,能稍微快一点地移动床体,进行参考点的确定。

3.2 被试上床: 注意头部的水平,头部全部进入扫描范围,被试头部用海绵夹紧,防止头动,同时确保没有不舒服等 3.3 盖上头线圈 将头线圈的上半部分盖在下半部分上面(如果盖好了,会听见清脆的Click声音)----将头线圈上半部分的插头插入下半部分的插孔内(此时会在磁体上的液晶屏上显示出: head matrix的字样,否则就是没有插好) 注意头线圈有12道和32道两种,前者较大,后者较小。 3.4 缓慢移床,并确定参考位置 一般将红外线与头线圈上的参考刻度重合 确定好之后,按,床体自动快速移动向磁共振腔体内部,进入扫描位置。 3.5 关闭磁共振机房防护门 按“关”,要能听见气流的声音,才能关上。 4 建立protocol,确定扫描参数 建立protocol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输入被试信息之前,在protocol list里面新建protocol;另一种方法是在扫描过程中,在输入被试信息后,临时的增加protocol的扫描序列。 4.1 在输入被试信息之前,在protocol list里面新建protocol 点击显示屏右边第五个有一支笔的那个图标(表示序列集)------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user-----head----func-----点右键----new----输入protocol的名字-----从HX中选择需要扫描的序列(如localizer(扫描定位像序列),t1-flzd-tra(扫描同层t1), epid-pan-dy(扫描EPI序列), t1-mpr-ns-sag-p2-iso(扫描高分辨3dt1结构像)----把选出的序列拉入自己新建的protocol 里面(或者Ctr+c和Ctrl+v粘贴和复制)。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精编版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序列设计与临床应用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 MRS)是医学影像学近年来发展的新的检查手段,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随着MRI、MRS装置不断改进,软件开发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通过MRS对各种疾病的生化代谢的认识将不断提高,为临床的诊断、鉴别、分期、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1H MRS可对神经元的丢失、神经胶质增生进行定量分析,31P磁共振波谱可对心肌梗塞能量代谢变化进行评价。MRS以分子水平了解人体生理上的变化,从而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及鉴别诊断、疗效追踪等方面,做出更明确的结论。本文从MRS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序列设计方面简要作一介绍。 一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在理想均匀的磁场中,同一种质子(如1H)理论上应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事实上,当频率测量精度非常高时会发现,即使同一种核处在相同磁场中,它们的共振频率也不完全相同,而是在一个有限的频率范围内。这是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对原子核有磁屏蔽作用,它使作用于原子核的磁场强度小于外加磁场的强度,其屏蔽作用大小用屏蔽系数s来表示,被这种屏蔽作用削弱掉的磁场为sB,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外加磁场越强sB越大,原子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与外加磁场强度之差越大。此外,s还与核的特性和化学环境有关。核的化学环境指核所在的分子结构,同一种核处在不同的分子中,甚至在同一分子的不同位置或不同的原子基团中,它周围的电子数和电子的分布将有所不同。因而,受到电子的磁屏蔽作用的程度不同,如图1所示。考虑到电子的磁屏蔽作用,决定共振频率的拉莫方程应表示为:w=gBeff=gB0(1-s) 由上式可知,在相同外加磁场作用下,样品中有不同化学环境的同一种核,由于它们受磁屏蔽的程度(s的大小)不同,它们将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如在MRS中,水、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r(肌酸)、Cho(胆碱)、脂肪的共振峰位置不同,这种现象就称为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即因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也就是核外电子云密度不同和所受屏蔽作用的不同,而引起相同质子在磁共振波谱中吸收信号位置的不同,如图2所示。实际上,研究某种样品物质的磁共振频谱时,常选用一种物质做参考基准,以它的共振频率作为频谱图横坐标的原点。并且,将不同种原子基团中的核的共振频率相对于坐标原点的频率之差作为该基团的化学位移。显然,这种用频率之差表示的化学位移的大小与磁场强度高低有关。在正常组织中,代谢物在物质中以特定的浓度存在,当组织发生病变时,代谢物浓度会发生改变。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对水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共振峰进行测量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共振峰进行测量,在1.5T场强下水和脂肪共振频率相差220Hz (化学位移),但是在这两个峰之间还有多种浓度较低代谢物所形成的共振峰,如NAA、Cr、Cho等,这些代谢物的浓度与水和脂肪相比非常低。MRS需要通过匀场抑制水和脂肪的共振峰,才能使这些微弱的共振峰群得以显示。 下面是研究MRS谱线时常用到的参数: (1)共振峰的共振频率的中心—峰的位置V: 化学位移决定磁共振波谱中共振峰的位置。 (2)共振峰的分裂。 (3)共振峰下的面积和共振峰的高度: 在磁共振波谱中,吸收峰占有的面积与产生信号的质子数目成正比。在研究波谱时,共振峰下的面积比峰的高度更有价值,因为它不受磁场均匀度的影响,对噪音相对不敏感。 (4)半高宽: 半高宽是指吸收峰高度一半时吸收峰的宽度,它代表了波谱的分辨率。 原子核自旋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自旋自旋耦合。高分辨率磁共振频谱可以观察到自旋自旋耦合引起的共振谱线的裂分,裂分的数目和幅度是相互耦合的核的自旋和核的数目的指征。在一个氢核和一个氢核发生自旋耦合的情况下,由于一个氢核的磁矩有顺磁场和逆磁场两种可能的取向,因此它对受耦合作用的氢核可能产生两个不同的附加磁场的作用,这引起受耦合的氢核的共振由一个单峰分裂为二重峰。如此类推,在两个氢核和一个氢核发生耦合的情况下,共振谱由一个分裂为三个。 磁共振波谱仪不仅可以描绘频谱,还可以描绘频谱的积分曲线,积分曲线对应共振峰的面积。

GET磁共振操作指南Functool

一、Functool 简介 Functool 是 AW工作站及 Console操作台上的一个选配软件包。它用于对符合条件的数据组图像加以分析后处理。 符合条件的数据组指:数据组中每个层面含有多幅图像,这些多幅的图像或是含有时间变化,或是B值的变化,或是含有频率的变化。 含有时间变化的图像有:Dynamic contrast,Perfusion,fMRI(BOLD)。 含有B值变化的图像: Diffusion。 含有频率变化的图像:MRS (acquired with the Probe/SI)。 所有图像要求是同样的扫描层面、同样的扫描中心、同样的扫描像素。最多可载入1024幅图像。 分析处理的结果以曲线图或参数伪彩图来表示,这些结果可供保存照像或彩色打印。注:在启动Functool之前,结束其他所有的应用软件(如Main Viewer, 3D Analysis, IVI, Reformat, etc)。

二、Functool 界面介绍: 一、载入图像并启动Functool: 1,在Browser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图像,点击。显示如下界面: 弥散图像的后处理按键 灌注及动态扫描的后处理按键 灌注及动态扫描的后处理按键 脑功能成像的后处理按键 弥散张量成像的后处理按键

2,左侧界面属于功能版面,各个按键的注释及功能见下图 选择新的处理方式 科研软件 对所选处理方式的功能设定 切换至图像管理界面 Functool 分析界面 关闭Functool 分析界面 图像显示 剪切、复制、粘贴

功能版面按键注释用曲线的形 式表示不同 时相(X轴)感 兴趣区信号 强度的变化 (Y轴) 用柱状图的 形式表示在 某一个信号 强度下(X轴) 像素的数量 (Y轴) 以列表的形 式表示不同 相位上(rank) 感兴趣区内 的平均信号 强度强度

西门子MRI操作手册手工版

命名规则-序列类型 序列类型的后缀比较简单,就是“R(快速恢复)”、“B(刀锋技术)”和“_r*(流动补偿系列)”三种。 “_r*(流动补偿系列)”有以下几种方式 _r:完全流动补偿(在读出及层面方向均进行流动补偿) _rr:仅在读出方向上进行流动补偿 _rs:仅在层面方向上进行流动补偿 _rd:利用交互的重复时相及去时相检测来进行的交互存取采集 以下是常见的序列类型 se 自旋回波 se_r 带流动补偿的自旋回波 tse 快速自旋回波 tse_rr 读出方向上进行流动补偿的快速自旋回波 tseB 使用刀锋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 tseR 带快速恢复脉冲的快速自旋回波 tseBR 使用刀锋技术和快速恢复脉冲的快速自旋回波 tseR_rr 带快速恢复脉冲并在读出方向上进行流动补偿的的快速自旋回波 tir 带反转脉冲的快速自旋回波 tir_rr 读出方向上进行流动补偿的带反转脉冲的快速自旋回波 tirB 使用刀锋技术的带反转脉冲的快速自旋回波 tirBR 使用刀锋技术并带快速恢复脉冲及反转脉冲的快速自旋回波 spc 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spcir 带反转恢复脉冲的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spcir_r 带反转恢复脉冲和流动补偿技术的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spcR 带快速恢复脉冲的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spcR_rr 带快速恢复脉冲和读出方向上流动补偿的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h 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hir 带反转脉冲的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fl 快速小角度激发

fl_r 带流动补偿技术的快速小角度激发 fl_rd 带交互式流动补偿技术的快速小角度激发 tfl 带有磁化准备脉冲的快速小角度激发 swi_r 带有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和流动补偿技术的快速小角度激发 pc 相位对比法MRA fi 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tfi 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ps_rr 读出方向上流动补偿的时间反转FISP me_r 多回波合并成像 epfid 梯度回波EPI epir 带反转脉冲的EPI epse 自旋回波EPI 命名规则-序列名 序列名的后缀一般是“_*”形式,常见的有: _vfl:可变翻转角 _vibe:容积内插体部扫描 _pc:时相对比法MRA _tof:时间飞跃法MRA _ce:增强扫描 _diff:弥散成像 _rd:流动补偿(利用交互的重复时相及去时相检测来进行的交互存取采集) _se:自旋回波 _bold:血氧合水平依赖 比较特殊的是自旋回波序列(SE),其序列名可以为“se_15b130”或“se_17rb130”,“b130”指的是带宽,“r”指的是有流动补偿,无“r”则无流动补偿。 以下是常见的序列名 se se_mc se_17rb1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