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新规解读及注意事项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
- 格式:docx
- 大小:10.67 MB
- 文档页数:21
隧道养护规范隧道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建物,隧道的建设和维护需要遵守严格的规范,以确保安全可靠,确保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提高隧道使用性能。
本文旨在就隧道养护进行系统的介绍,以解决隧道养护中出现的问题。
一、养护片原则1、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养护片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管理规定,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突出路面质量隧道养护时,应着重保证路面质量的安全和舒适,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路面破损,保护表面完好,提高行车安全性。
3、环境保护隧道养护施工中应深入细节,确保环境污染最小化,尽量避免污染源的产生,减少一切污染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养护片管理1、日常维护管理对隧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应当按照养护片的要求,定期进行养护,维护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养护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2、定期进行养护隧道养护片的定期检查应根据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包括路面、外护墙面、空调系统、紧急照明系统等部分,确保路面和外护墙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紧急照明系统的及时行动。
3、实施技术改造隧道养护的技术改造,不仅可以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还可以改善交通流量,提高疏导能力。
具体包括:拓宽隧道、增加隧道出入口、改善紧急照明系统、改善路灯照明、改善通风系统、加强维修机械等等。
三、养护片材料1、选用优质原材料隧道养护片的施工必须要求优质原材料,充分发挥现代隧道技术的优势,采用高效、可靠和耐用的材料,以保证隧道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
2、严格标准隧道养护片的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和过程中的管理,使养护片具备安全可靠、高效耐用等性能特点。
总之,隧道养护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遵守以上养护原则,采用优质的材料,严格把控施工规范;同时,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学习概要《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对隧道维护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将其主要内容与心得体会简述如下:一、新《规范》简介1.背景50年代,我国仅有30多座总长约2.5Km的公路隧道。
六七十年代,我国干线公路曾修建了百米以上的公路隧道。
1964年修建的北京至山西原平公路(四级)中,修建了两座200米以上的隧道,以是非常大的工程。
20世纪后半叶的前30年我国修建的公路等级低,线形要求不高,需要翻山越岭时大都采用盘山绕行。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公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公路隧道也同步快速发展,出现了秦岭终南山隧道等很多大长公路隧道。
截止2013年底,我国大陆已建成通车的公路隧道为11359座,总长9605.6Km。
最近3年每年净增约1500Km。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体系日趋成型,对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实施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部在2011年启动了对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新《规范》的制订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现有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与成功经验,同时适当选取国外经验成果,于2015年1月16日发布,于2015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
2.主要特点(一)续写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体现。
(二)养护分级在制订新《规范》前进行的调研中发现,不同等级的公路隧道以及同等级公路的不同路段隧道,其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是不一致的,需要细化同等级公路隧道养护要求,满足差异化的养护需求。
隧道标准规范及解说隧道是由人工或自然形成的、空间有限的通道,用于连接不同地点、越过障碍物或提供交通运输等功能。
由于隧道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安全要求,因此隧道的建设和运营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标准规范。
首先,隧道的标准规范包括土建工程的规范和设备运行的规范。
土建工程的规范主要包括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等方面。
其中,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地质条件和通行需求确定隧道的尺寸、坡度和转弯半径等。
施工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包括地下水的排除、支护结构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等。
监测规范要求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隧道设备运行的规范主要包括通风、照明、排水和防火等方面。
通风规范要求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二氧化碳积聚和有毒气体超标。
照明规范要求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确保驾驶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交通标志。
排水规范要求有效地排除隧道内的雨水和地下水,防止积水导致路面泛滥和滑倒。
防火规范要求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并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控制火势和疏散人员。
最后,隧道标准规范还包括运营管理的规范。
运营管理的规范主要包括维护、巡检和通行安全等方面。
维护规范要求定期检修设备和结构,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巡检规范要求定期检查隧道内部和外部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通行安全规范要求设立交通信号、限速标志和超载检测系统等,保障隧道内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综上所述,隧道标准规范包括土建工程的规范、设备运行的规范、安全设施的规范和运营管理的规范。
遵守这些规范可以保证隧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达到一定的标准,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是指针对公路隧道的养护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技术文件,旨在确保公路隧道的安全和畅通。
下面是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共计1000字。
一、通风系统养护1.隧道通风系统的养护应定期进行,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定期清洁和更换通风设备中的滤芯和滤网,保持通风系统的高效过滤功能。
3.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的各个部件,如电机、风机、电缆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4.定期对通风系统内部进行清洁,防止积尘和淤泥影响通风效果。
二、照明系统养护1.隧道照明设施应按照规定进行巡检,确保照明设施完好、亮度适宜。
2.定期更换照明设备中的电灯管,防止灯管老化影响照明效果。
3.隧道照明设备应定期清洁,防止因积尘和污垢导致的亮度下降。
4.隧道照明设备的电缆应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三、消防系统养护1.隧道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查,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烟雾探测器等。
2.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的有效性,如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喷淋系统的阀门是否卡死等。
3.隧道消防设备的电源和控制系统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排水系统养护1.定期检查隧道排水系统的通畅性,清理管道中的杂物和淤泥,确保排水效果良好。
2.定期检查排水泵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3.对排水系统的防水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渗漏和水困情况发生。
五、隧道结构养护1.定期检查隧道结构的裂缝、鼓包等情况,及时修复和加固。
2.对隧道结构内的渗水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和处理,防止渗漏情况加剧。
3.定期对隧道内的路面进行检查和维护,修补损坏和磨损的路面,保障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六、交通指示系统养护1.定期检查隧道内交通指示系统的亮度和稳定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交通指示灯的电缆和电源系统,防止因线路故障导致的工作异常。
3.确保交通指示系统的信号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驾驶员。
以上是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排水、结构和交通指示等方面的养护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能够确保公路隧道的安全和畅通,提高道路运输的质量和效益。
【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隧道养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省高管局)所辖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障隧道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高管局所辖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工作.第三条隧道养护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至上”的方针,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养护措施,使隧道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第四条各级隧道养护管理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认真执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辖的公路隧道及时组织实施巡查、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保障行车安全畅通.第五条隧道养护分为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和其他工程设施.隧道养护等级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隧道长度和技术状况等因素划分,实施分级养护.第六条公路隧道养护费用应当专项列支,专款专用.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七条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三级管理模式.省高管局承担总体监管责任;各高速公路管理处为监督管理责任主体;各收费(隧道)管理所为管辖路段隧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第八条省高管局的主要职责:(一)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行业规范,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全省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的制度、措施和任务,负责全省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的监管工作,落实目标责任.(二)汇总上报全省高速公路隧道养护建议计划,并根据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支出预算,分解落实养护任务.(三)负责全省高速公路隧道养护质量监督、检查,指导、考核全省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四)组织评审隧道专项检查和鉴定,审核(批复)全省高速公路隧道专项工程设计方案和预算,组织竣工验收;督促管理处组织项目实施和交工验收.(五)督促养护管理单位建立和完善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档案.(六)组织公路隧道养护科研计划的实施,积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的养护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隧道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七)负责隧道养护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八)其他相关职责.第九条高速公路管理处的主要职责:(一)认真贯彻落实省高管局关于隧道养护管理的制度、措施和任务,督促隧道养护管理单位执行.(二)指导、督促、检查所辖收费(隧道)管理所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考核隧道养护质量.(三)负责审查、汇总、上报所辖路段隧道年度养护建议计划,确保各项隧道养护专项资金的正确使用.(四)主持辖区隧道的定期检查、应急检查和技术状况评定,制定专项处治方案和临时保通措施,组织所辖隧道的结构损坏预防、抢修工作和交工验收,及时上报损害和修复情况.(五)督促各收费(隧道)管理所做好辖区隧道的技术档案管理、技术资料的采集和数据库录入工作,建立完善动态的隧道管理评价系统.(六)认真做好隧道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协调交警、路政、养护等相关单位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七)组织隧道养护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第十条收费(隧道)管理所的主要职责:(一)认真执行省高管局、管理处有关公路隧道检查、养护的标准和规定,负责所辖隧道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二)负责编制上报隧道年度养护建议计划,负责所辖路段隧道的日常巡查、经常、定期、应急检查,保障隧道安全使用,异常情况据情上报.(三)认真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和隧道修复时限要求组织隧道养护,并确保养护作业安全.(四)对突发的危及行车安全的自然灾害或设施破损,立即启动《甘肃省高速公路隧道应急处置预案》(甘高管安监〔2012〕2号),采取妥善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及时汇总上报.(五)建立和完善技术档案,做好《高速公路隧道管理系统》软件的数据采集录入和更新维护工作,及时上报各类养护管理资料.(六)组织隧道养护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第十一条隧道养护、管理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建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隧道工程师和隧道管理技术人员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持隧道养护管理岗位技术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得到落实.第十二条隧道养护管理技术人员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省高管局定期对隧道养护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通过,核发上岗证后,方可持证上岗.第三章隧道土建结构检查与养护第十三条隧道土建结构日常巡查:主要对隧道洞口、衬砌、路面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是否妨碍交通安全等进行检查.组织实施单位:收费(隧道)管理所.组织实施人员:监督股(隧道股)技术人员或隧道管理站巡查人员.巡查内容:见《隧道日常巡查记录表》(附表1)填表说明.巡查频率:巡查频率不少于每日1次,雨季、冰冻季节和极端天气应增加巡查频率.巡查方式:以直接目测为主,可采用步行、车行与监控等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巡查工作要求:发现路面有妨碍通行的较大垃圾、抛洒物、障碍物时,应及时清除;发现其他异常情况时,应采取相应的维修保养措施;发现严重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巡查情况填写《隧道日常巡查记录表》(见附表1).第十四条隧道土建结构检查:包括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检查和专项检查.(一)经常检查:是对土建结构外观状况进行的一般性检查,应通过经常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缺损、显著病害或其他异常情况并确定对策措施.组织实施单位:收费(隧道)管理所.组织实施人员:监督股(隧道股)技术人员,隧道管理站巡查人员配合.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和判定标准见《隧道经常检查内容和判定标准》(附表2-1).检查频率:检查频率不少于每月1次,雨季、冰冻季节和极端天气情况下,或发现严重异常情况时,应提高检查频率.检查方式:采用人工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方式,配以简单的检查工具.检查前认真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的要求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巡查人员、车辆的安全.检查工作要求:发现隧道存在一般异常情况时,应进行监视、观测或做进一步检查;发现隧道存在严重异常情况时,应采取应急处治措施,并逐级上报;当对其产生原因不明时,应及时向辖区高速公路管理处提出专项检查建议;检查情况填写《隧道经常检查记录表》(见附表2)并录入高速公路隧道管理软件.(二)定期检查:是指对土建结构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系统掌握结构技术状况和功能状况,开展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为制订养护工作计划提供依据.组织实施单位:高速公路管理处.组织实施人员:管理处稽查监督科技术人员组织、指导,所监督股、隧道股技术人员实施,隧道管理站巡查人员配合.检查内容:检查内容见《隧道定期(应急)检查内容表》(附表3-1),判定标准见《规范》附录B《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表B-1至B-11.检查频率:不少于每年1次.当经常检查发现重要结构分项技术状况评定值为3或4时,应立即开展一次定期检查.检查方式:采用人工与设备相结合的方式,配备必要的检查工具与设备,进行目测或量测检查.检查前认真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的要求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检查人员、车辆的安全.检查工作要求:定期检查前,认真查阅所检查隧道的技术资料以及上次检查报告,以便有充分的准备和对比分析;检查时,注意发现异常情况和原有异常情况的发展变化;对有异常的结构,应在其适当位置做出标记,并做好检查记录;认真填写附表3《隧道定期(应急)检查记录表》;将检查数据及病害绘入“隧道展示图”;对评定状况为2以上的病害做影像记录和文字记录;评定状况值为3或4时,向省高管局提出专项检查建议;编制土建结构定期检查报告并将检查结果录入高速公路隧道管理软件.(三)应急检查:在隧道遭遇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或出现其他异常事件后对遭受影响的结构进行的详细检查.检查评定标准、检查结果的记录同定期检查.检查完成后,针对受损部位及结构,应编制应急检查报告,评估异常事件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一般由高速公路管理处组织实施.(四)专项检查:应根据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应急检查的结果,对于需要进一步查明缺损或病害详细情况的隧道,进行更深入的专门检测、分析等工作.由省高管局组织实施.第十五条隧道养护实施分级养护.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和交通量大小 (经计算,各路段单车道年平均日交通量均小于5000pcu/(d.ln)),隧道养护等级划分如下:高速公路隧道长度 L>3000米的划分为一级养护;高速公路3000米≥L> 500米的隧道划分为二级养护;高速公路L≤500米的隧道划分为三级养护(见规范表3.1.1-1);二级公路隧道长度 L>3000米的划分为二级养护;L≤3000米的隧道划分为三级养护(见规范表3.1.1-2).第十六条隧道土建结构养护工程分为日常维修保养和专项工程.日常维修保养主要内容包括:日常巡查、清洁、结构检查与技术状况评定、保养维修和小型病害处治等内容.隧道养护专项工程:是指除正常维修、维护范围之外,根据专项检查结果,需要制订专项处治方案 ,消除隧道病害、恢复隧道良好技术功能状态的大中修工程项目.第十七条隧道清洁主要包括路面清扫保洁,内装饰、检修道、横通道、标志、标线轮廓标清洁维护,排水设施清理疏通,以及顶板、竖井和侧墙、洞门的清洁维护等.隧道清洁频率:高速公路、二级公路隧道清洁维护频率和清洁维护标准不应低于《规范》表 4.3.1-1、表 4.3.1-2的要求和4.3.2-4.3.7的要求.第十八条保养维修及修复时限要求:保养维修工作主要包括经常性和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破损部分的维修.主要内容及修复时限见《隧道养护内容及修复时限要求》(附表4).第十九条隧道养护专项工程的立项、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隧道养护专项工程完工后的交竣工验收工作,应认真按照《甘肃省高速公路专项工程管理办法》和《甘肃省高速公路专项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条制订病害专项处治方案时,原则上应不降低隧道原有技术标准;按照安全、经济、快速、合理的原则,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减少施工对隧道正常运营的影响,不能中断交通时应制订保通方案 ;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病害处治施工对既有结构、排水设施、机电设施及附属设施的不良影响.第二十一条隧道养护专项工程施工完成后,隧道被处治部分各分项技术状况值应达到0或1.第四章隧道机电设施检查与养护第二十二条高速公路的隧道机电设备指为高速公路隧道管理、运营服务提供信息和下达指令的设备,主要包含通信、监控、供配电、消防、照明、通风设施等.第二十三条机电设施的养护包括日常检查、清洁维护、机电检修与评定、专项工程等内容.(一)日常检查:是指在巡视车上或通过步行目测以及其他信息化手段对机电设施外观和运行状态进行的一般巡视检查,检查结果填写表格见《规范》附录 C.0.2.高速公路隧道日常检查频率应不少于1次/日.(二)清洁维护:根据养护等级、交通组成、污垢对机电设施功能影响程度、环境条件进行清洁维护.清洁维护频率不低于《规范》表5.3.1.(三)机电检修分为:经常检修、定期检修、应急检修.经常检修:是指通过步行目测或使用简单工具,对设施仪表读数、运转状态或损坏情况进行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定性判断,并对破损零部件进行及时维修更换.按1次/1一3月进行.定期检修:是指通过检测仪器对机电设施运转状态和性能进行的全面检查、标定和维修,检修频率为1次/年.应急检修:是指公路隧道内或相关机电设施发生异常事件、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检查和维修,没有固定周期,可配合土建检查一起进行.(四)专项工程:是指对机电设施进行的集中性、系统性维修,使其满足原有的技术标准.专项工程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启动.第二十四条公路隧道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应不少于1次/年,技术状况评定表见《规范》附录C.0.1.第二十五条机电设施的维护作业制度(一)网络系统安全制度 .网络升级、系统软件的修改都必须按照省高管局规定要求,经过所领导批准方可进行;对于网络中的各级管理口令,维护人员统一管理并保密.严格禁止任何人员进行与系统无关的操作和在网络的计算机上玩游戏和播放影碟,并且禁止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软盘进行系统维护,更不允许值班员对计算机进行解密操作.(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对各监控站、变电所及隧道进行预检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状态,防止故障的发生.(三)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非维护人员禁止拆卸、调试各种设备;维护人员必须遵守《电业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 .(四)故障处理及报告制度 .机电系统发生故障后各隧道管理单位应立即逐级上报,对于突发性故障应参照省高管局下发的相关应急预案进行处理.遇到下列故障应立即汇报收费(隧道)所主管领导:1.监控站总电源故障;2.站级网络系统故障30分钟以上;3.隧道监控计算机故障1小时以上.遇到下列重大故障应逐级报告省高管局:1.由于重大灾害或总电源中断等原因引起的机电系统故障;2.网络系统遭受病毒攻击;3.监控站网络系统中断超过30分钟未恢复;4.光缆中断.(五)机电系统档案和原始记录的管理制度机电系统各级维护管理部门应加强技术档案管理,保证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机电系统的工程验收,必须同时对竣工图纸、技术资料、软件文档等技术档案进行核查,并整理归档.(六)仪表、工具管理制度 .机电系统根据维护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仪表,维护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仪表.维护工具必须由专人保管,维护人员要爱护和正确使用工具,经常进行清洁检查,保证完整良好.(七)备品备件和材料管理制度 .备品备件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备品备件档案,做到帐物相符.各系统维护管理耗材的购置严格按照管理所《财务管理办法》执行.第二十六条隧道机电设施的维护一般划分为5个子系统,分别为隧道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含控制)、通风设施(含控制)、消防救援设施(含报警、控制)、监控设施.供配电设施维护内容: 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供电线路、发电机组(发电机、柴油机、蓄电池等).照明设施维护内容:隧道灯具及其控制设备、电光标志、信号灯、洞外路灯、照明线路.通风设施维护内容:轴流风机及其控制设备.消防与救援设施维护内容:火灾报警系统、水消防系统、防火门、诱导设施.监控设施维护内容:环境监测装置、电视监控设施、广播设施、可变信息板(传输设备与线缆、显示屏、控制设备、支架)、计算机主控系统、监控室设备.第二十七条机电系统的维护工作分为日常维护与专项工程.(一)日常维护:分为常规保养、常规检查与测试、软件与数据维护、小修保养等内容.(二)专项工程:专项工程主要包括损坏系统设备(部件)的更换、已达到使用年限设备(或部件)的修复或更换.系统重建、改建、系统扩容、应用软件升级、系统改建等工作内容,使机电系统恢复和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机电系统专项工程的管理遵照《甘肃省高速公路专项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执行.第二十八条隧道机电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按照《规范》要求的项目和频次实施.第五章其他工程设施第二十九条其他工程设施:包括电缆沟、设备洞室、洞外联络通道、洞口限高门架、洞口绿化、消音设施、减光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洞口雕塑、隧道铭牌、隧道附属房屋设施.第三十条其他工程设施养护:包括日常巡查、清洁维护、检查评定、保养维修等内容.第三十一条其他工程设施日常巡查、检查评定宜与隧道土建结构同步进行,同时应加强隧道其他工程设施保养维修工作.应保证隧道附属房屋设施使用功能和外观整洁.第六章技术状况评定第三十二条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包括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和全隧道评定,采用先分部再综合的办法对隧道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工作流程见《规范》图3.2.1.第三十三条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应采用土建结构和机电设施两者中最差的技术状况类别作为总体技术状况的类别.第三十四条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分为1-5类.根据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类别,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新旧规范判定标准及养护对策见《公路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新旧标准及养护对策》(附表5).第三十五条公路隧道技术状况由高速公路管理处负责组织评定.收费(隧道)管理所评定为2类和3类的隧道,由高速公路管理处组织复核;评定为4类及以上的隧道,由高速公路管理处提出初步复核意见后报省高管局,由省高管局负责组织复核并提出最终复核意见.复核期间,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交通组织方案 ,确保车辆通行安全和交通秩序.第七章技术档案管理第三十六条隧道监管单位和管养单位应建立健全隧道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大力推广应用公路隧道管理系统软件,及时更新隧道技术数据,保证隧道技术档案真实完整,逐步实现电子化管理.隧道检查、维修结束后,管养单位应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并将有关数据录入隧道管理系统软件.第三十七条隧道技术档案应包括隧道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资料、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第三十八条隧道基础资料包括以下内容:(一)隧道基本状况卡片,即高速公路隧道管理软件基本信息表:卡片基本信息、卡片附属信息、机电设施信息;(二)隧道土建结构施工图、竣工图、隧道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及科研资料;(三)机电设施竣工系统图、安装图、技术说明书、电缆清册、软件备份等资料;设备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故障检测手册、合格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等技术文件;检验报告和验收报告;(四)历次隧道大中修工程和改建工程的施工原始记录、竣工图表及验收报告;(五)观测或监测点(部件)资料;(六)交(竣)工验收资料.对新建高速公路隧道,管养单位应参与交(竣)工验收.隧道建设单位应向管养单位移交隧道基础资料,并协同做好接养工作.第三十九条隧道管理资料包括:隧道养护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责任单位、监管单位及其分管领导、养护技术人员等基本资料;第四十条隧道土建检查资料包括: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报告、技术状况评定及养护对策建议、应急检查建议报告、养护建议计划等技术资料,以及检查的时间、方式、实施人员等基本资料;专项检查还应包括检测(试验)方案、检测(试验)报告、养护对策建议、照片及多媒体材料,检测(试验)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以及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第四十一条隧道机电检查资料:包括日常检查、清洁维护、经常检修、定期检修、应急检修、专项工程、技术状况评定等资料内容.第四十二条隧道养护维修资料包括以下内容:(一)隧道小修保养工程技术资料和养护质量评定结果,以及工程实施的时间、组织实施人员等;(二)隧道的专项工程、改扩建、重建工程的技术资料按照《甘肃省高速公路专项工程管理办法》要求整理.第四十三条隧道特殊情况资料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超限运输等特殊事件的具体情况、损害程度、处治方案等.第四十四条基本资料缺失的隧道,应根据历年检查和养护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档案.必要时,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特殊检查,摸清隧道的基本技术状况.第八章隧道安全管理第四十五条隧道的安全管理包括:正常运营、养护作业、发生各种事故时的交通组织和安全防护.第四十六条正常运营的安全管理隧道正常运营阶段应在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隧道管养单位必须制定以预防和处置隧道中断交通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在汛期,除了对隧道内各种设施进行检查,还应到山顶查看山体有无滑坡、崩塌迹象,岩体有无开裂、失稳现象,进行专项检查,根据对交通威胁情况,决定是否封闭隧道.第四十七条在隧道内进行养护作业时,严格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04)的有关规定,选择交通量较小时段进行,应少占道,减少对行车的影响.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制定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及安全保障方案 ,确定合理的工作区;(二)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教育和作业规程训练;(三)检测隧道内CO、烟雾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及能见度是否影响施工安全,养护施工路段内的照明应满足要求;(四)观察隧道结构状况是否会影响作业安全,如有危险,先处理后,再进行养护维修作业;(五)检查施工信号灯是否准确、明显,施工标志设置是否规范.(六)对养护机械、人员要进行安全防护.作业人员不得在施工路段外活动或将任何施工机具、材料置于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外.第四十八条管养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预防和处。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学习概要《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对隧道维护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将其主要内容与心得体会简述如下:一、新《规范》简介1.背景50年代,我国仅有30多座总长约2.5Km的公路隧道。
六七十年代,我国干线公路曾修建了百米以上的公路隧道。
1964年修建的北京至山西原平公路(四级)中,修建了两座200米以上的隧道,以是非常大的工程。
20世纪后半叶的前30年我国修建的公路等级低,线形要求不高,需要翻山越岭时大都采用盘山绕行。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公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公路隧道也同步快速发展,出现了秦岭终南山隧道等很多大长公路隧道。
截止2013年底,我国大陆已建成通车的公路隧道为11359座,总长9605.6Km。
最近3年每年净增约1500Km。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体系日趋成型,对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实施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部在2011年启动了对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新《规范》的制订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现有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与成功经验,同时适当选取国外经验成果,于2015年1月16日发布,于2015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
2.主要特点(一)续写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体现。
(二)养护分级在制订新《规范》前进行的调研中发现,不同等级的公路隧道以及同等级公路的不同路段隧道,其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是不一致的,需要细化同等级公路隧道养护要求,满足差异化的养护需求。
隧道新规解读及注意事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密码:(改颜色显示)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公路隧道养护技术体系、提高养护技术水平,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在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养护检查、清洁维护、保养维修、病害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技术管理的要求,并重点引入了“养护分级”和“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为各级隧道管理养护单位把握隧道技术状况和采取对应的养护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修订背景】满足养护新需求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公路隧道通车总里程已由2003年年底的1001公里(2175座)增长到9605.6公里(11359座),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大国,积累了大量的隧道养护经验。
原《规范》是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施行的,当时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刚刚大量出现,公路隧道养护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较缺乏,公路养护技术体系还未形成,原《规范》制定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在发布实施的十多年时间里,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养护规范化和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和体系日趋形成,原《规范》所依托的部分技术和相关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公路隧道养护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运输部在2011年启动了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新《规范》编制组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在原《规范》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兼容并蓄,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同时适当吸取国外经验及成果,开展了全面修订工作。
【修订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交通运输部:公路隧道养护执行新规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招标》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简称新《规范》),从养护检查、病害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原《规范》进行修订,并引入了分级养护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
新《规范》依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流量、隧道规模等因素,提出了公路隧道养护分级标准,建立r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体系和方法,为各级隧道管理养护单位把握隧道技术状况和采取对应的养护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对于隧道养护运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新《规范》提出了针对性的养护规定,全面强化了隧道机电设施的养护规定,明确了通风、照明、监控、消防等设施的养护标准和要求。
【总页数】1页(P48-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9.2
【相关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际造船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技术培训实施细则的通知 [J],
2.新规范下在建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更新 [J], 孙营;刘小霞;
3.交通运输部专项整治在建公路隧道质量安全 [J], 中国交通新闻网;
4.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隧道LED照明灯具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抽查实施规范 [J],
5.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公告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隧道养护规范隧道养护规范是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隧道养护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隧道巡视和检测1.定期进行隧道巡视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和处理。
2.巡视和检测的内容包括隧道结构、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设施、消防设备等。
3.巡视和检测应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评估。
二、隧道修复和维护1.及时修复和维护隧道内的结构损坏、漏水、裂缝等问题,确保隧道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2.定期进行涂料更新、补充和维护,保持隧道内的照明、标志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3.隧道内的电气和通信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隧道安全管理1.建立隧道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责任和权限。
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事故应对培训,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建立隧道事故处置和救援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四、隧道清洁和卫生1.定期清理和清洗隧道内的垃圾、污物和积水,保持隧道内的清洁和干燥。
2.切勿在隧道内乱扔垃圾和燃放烟花爆竹,以免引发火灾和其他事故。
3.定期清理和维护隧道内的通风系统和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隧道通风和照明1.隧道通风系统要满足交通安全和健康环境要求,确保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良好。
2.隧道内的照明设备要保持良好的照明效果,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交通标志。
3.隧道内的通风和照明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总之,隧道养护规范是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和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各项措施包括巡视和检测、修复和维护、安全管理、清洁和卫生、通风和照明等方面,要求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评估。
隧道养护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交通安全。
隧道新规解读及注意事项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
密码:(改颜色显示)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公路隧道养护技术体系、提高养护技术水平,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在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养护检查、清洁维护、保养维修、病害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技术管理的要求,并重点引入了“养护分级”和“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为各级隧道管理养护单位把握隧道技术状况和采取对应的养护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修订背景】
满足养护新需求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公路隧道通车总里程已由2003年年底的1001公里(2175座)增长到9605.6公里(11359座),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大国,积累了大量的隧道养护经验。
原《规范》是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施行的,当时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刚刚大量出现,公路隧道养护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较缺乏,公路养护技术体系还未形成,原《规范》制定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在发布实施的十多年时间里,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养护规范化和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和体系日趋形成,原《规范》所依托的部分技术和相关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公路隧道养护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运输部在2011年启动了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新《规范》编制组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在原《规范》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兼容并蓄,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同时适当吸取国外经验及成果,开展了全面修订工作。
【修订原则】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直接体现。
新《规范》主要是通过养护检查、清洁维护、结构技术状况评定、保养维修、运营监测等方面规定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
如根据调研意见,从检查内容、检查频率出发,将日常巡查从日常检查中分离出来,将日常检查调整为经常检查;增加了清洁维护的覆盖范围,如考虑到诱导灯、轮廓标等设施对运营安全和节能的影响,增加了对其清洁的要求;强化了定期检查的要求,明确了定期检查应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规定并给出了方法。
此外,公路隧道在一些严重不良地质地段、重大结构病害或隐患处,易发生结构失稳、突泥涌水等事故,为此,本次修订增加了对重大不良地质地段、重大结构病害或隐患处开展运营期长期监测的规定,对于防范突发性的结构失稳和病害调查及处置方案制定均有重要作用。
【新规亮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规范》在公路养护领域,依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方式、交通量、隧道规模等因素,
首次提出按照“养护分级”进行差异化养护的理念;在公路隧道领域,创建了“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这在业内乃至国外都是没有的。
引入养护分级理念
合理配置养护资源
公路隧道由于其建设质量、规模、交通量、所处线路等差异,结构技术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不一致,其养护需求也不一致,细化养护需求、施行差异化养护管理是公路隧道养护专业化、精细化和合理配置养护资源的要求。
在现行公路养护技术标准体系中虽然没有“养护等级”的概念,但具体规定中体现了养护分级的思想,不同技术等级公路的养护频率、人员、机械配备、经费都不一样,在养护技术标准上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养护分级。
通过对国内相关养护规范的调研,新《规范》在确保不降低养护质量、更合理使用养护资源、实现规范化养护的前提下,提出公路隧道“养护分级”标准,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隧道规模等因素,并建立了与经常检查、清洁维护等养护工作的联系。
分级标准是在大量调研、验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这一做法是在原《规范》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技
术管理创新,目的就是更好地指导实际养护工作,提高养护效率。
构建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体系
近年来,现行公路养护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建立了公路技术状况评价体系和方法。
原《规范》仅给出了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局部检查结果判定方法,没有土建结构、机电设施以及其他设施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更没有全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这与现行的公路工程养护技术体系不相适应,造成实际应用和管理上的不便。
因此,新《规范》建立了“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具体包括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和总体技术状况评定。
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采用分层综合评定与隧道单项控制指标相结合,先对隧道各检测项目进行评定,然后对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和其他设施分别进行评定,最后进行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
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分为5类,采用土建结构和机电设施两者中最差的技术状况类别作为总体技术状况的类别。
通过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公路隧道管养部门将更容易把握隧道总体技术状况、指导养护计划和安排资金。
【新规重点】
强化机电设施和其他工程设施养护
机电设施和其他工程设施对于保障隧道运营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加之原《规范》发布至今已近12年,在这期间部分机电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和推陈出新,其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都有较大改变和提升,因此本次修订根据现主流成熟的机电设施设备养护工作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除了对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项目、内容、频率进行了修正和完善,补充了技术状况评定方法以外,还对通风、照明、监控、消防、交通工程等直接与运营安全相关的设施作了重点规定。
本次修订明确规定隧道路面亮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通风设施在进行定期检修和专项工程后,应对隧道通风设施的效率进行全面测试,通风设施经检修后应使其通风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在“消防设施”中新增了多种火灾探测器、水喷雾灭火系统、消防摩托车等设施的养护规定。
在“监控与通信设施”中还重点对横通道门、横通道控制箱等涉及救援逃生和控制的设施设备进行了补充完善。
总体
上,本次修订提高和加强了涉及隧道运营安全的养护要求。
强化安全管理
大量的案例表明,隧道安全管理已经成为隧道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提高其技术要求。
新《规范》重点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管理多座长隧道、特长隧道的管养单位,每年应选取不少于一座隧道进行实地演练,高速公路独立长隧道或特长隧道、及其他公路的独立特长隧道,每年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实地演练。
通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养护信息化
为提高养护管理和决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及效率,新《规范》明确要求公路隧道接养时应建立养护技术档案,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公路隧道管理数据库并动态更新,数据库应包括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和影像信息,实现高效、科学的养护管理。
改动细节及注意事项
1.隧道养护分等级,根据隧道长度及交通量分为三个
等级,具体如下表:
2.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由旧规范的S、B、A三类改为五
类,分别为1、2、3、4、5类,并制定工作流程及评分计算公式。
3.养护工作分类改变
其中日常检查写经常检查内容一样。
4.日常巡查频率宜不少于1次/天且可与路段日常巡查一起进行。
5.新规范要求记录为主,照相或摄像为辅。
6.清洗标志、标线、轮廓标时,应避免损伤其表面覆膜或涂层等。
7.定期横通道杂物和积水。
8.定期检查宜安排在春或秋,宜每年1次,最长不超过3年,当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结构分项技术状况值为3或4时,应立即开始一次定期检查。
9.定期检查中发现评定状况值为2以上的情况,应做影像记录。
10.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时,当洞口、洞门、衬砌、路面、和吊顶及预埋件项目的评定状况值达到3或4时,对应土建结构技术状况应直接评为4类或5类。
11.病害处治工程施工完毕后,被处治段落各分项状况值应达到0或1。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3月1日起施行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发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同时废止。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重庆市交通委员会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溪红锦大道20号,邮编: 401147),以便修订时研用。
特此公告。
交通运输部
201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