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基站的优化建设(精)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山西太原联通GSM系统优化报告目录1. 系统简介2. 无线系统性能3. 路测报告4. 用户意见调查5. 问题分析及行动建议6. 系统表现及总结附页附页一机站硬件检查结果附页二频率计划附页三天线俯角度调整表附页四数据库参数调整表附页五基站小区参数模板附页六无线呼叫建立成功率数据分析附页七无线寻呼统计数据1。
系统简介山西省共有四个交换局,太原,大同,长治及临汾,全省忙时总话务量为400Erlang,而太原市占总话务量的65%,所以每用户的话务量为0。
01 Erlang.这次系统优化主要是集中在太原市区,而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信号不稳✓信号漂移✓第一次呼叫建立失败✓边界覆盖重叠,令手机变成漫游至于其他地区也存有同样问题,其中大同市的BSC时钟一直不能锁定,而其硬件的损坏率也是全省最高。
同时也发现大同,临汾的无线呼叫建立成功率也比太原的为低.优化小组于五月十日至二十四日对太原市GSM系统进行优化。
纵然统计数据上反映系统工作良好,但用户申告仍然十分强烈,所以优化小组除了要注意系统表现外,还要关心在用户申告上。
优化小组拟定了以下的主要工作:-基站硬件检查-路测⋅覆盖调整⋅频率修改⋅切换参数优化-小区参数优化-用户申告2. 无线系统性能2.1硬件检查在这次系统优化过程中,对太原市区基站进行了硬件检查,当中对高掉话的基站作优先检查及排障,详细的机站检查结果,请参阅附页一。
2.2频率计划复检及修改虽然在这次系统优化前,一些频率已经经过修改,但在这次路测中,仍然发现有邻频或同频干扰,所以也作出相应的修改,同时也对切换邻区作了增减的优化,请参阅附页二.2.3太原市路测及天线俯仰角度调整通过物理计算及路测分析,建议调整天线俯角度,来有效地控制覆盖。
同时也会按实际需要,建议增加新机站或更改天线高度,来补足覆盖或网络容量。
天线俯角度调整表,请参阅附页三。
2.4基站的满功率调整因天线俯角度的不足,覆盖主要是靠调整基站的功率。
现阶段GSM无线网络优化方法随着网络优化的深入进行,现阶段GSM无线网络优化的目标已越来越关注于用户对网络的满意程度,力争使网络更加稳定和通畅,使网络的系统指标进一步提高,网络质量进一步完善。
网络优化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系统性能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制定网络优化方案、系统调整、重新制定网络优化目标。
在网络优化时首先要通过OMC—R采集系统信息,还可通过用户申告、日常CQT 测试和DT测试等信息完善问题的采集,了解用户对网络的意见及当前网络存在的缺陷,并对网络进行测试,收集网络运行的数据;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并对网络进行系统调整。
调整后再对系统进行信息收集,确定新的优化目标,周而复始直到问题解决,使网络进一步完善。
通过前述的几种系统性收集的方法,一般均能发现问题的表象及大部分问题产生的原因。
数据分析与处理是指对系统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主要对电测结果结合小区设计数据库资料,包括基站设计资料、天线资料、频率规划表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影响运行质量的问题。
如频率干扰、软硬件故障、天线方向角和俯仰角存在问题、小区参数设置不合理、无线覆盖不好、环境干扰、系统忙等.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网络运行的质量和下一步将采取的措施,因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当然可以看出,它与第一步相辅相成,难以严格区分界限。
制定网络优化方案是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网络运行质量的具体实施方案。
系统调整即实施网络优化,其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的硬件调整(如天线的方位、俯仰调整,旁路合路器等)、小区参数调整、相邻小区切换参数调整、频率规划调整、话务量调整、天馈线参数调整、覆盖调整等或采用某些技术手段(更先进的功率控制算法、跳频技术、天线分集、更换电调或特型天线、新增微蜂窝、采用双层网结构、增加塔放等)。
测试网络调整后的结果.主要包括场强覆盖测试、干扰测试、呼叫测试和话务统计。
GSM网络的规划和优化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GSM Network彭陈发[摘要]:本文以温州市900MHz数字移动网络为例,从无线网络的规划到基站硬件的调整及软件参数的修改,分析了GSM网络优化的思路,并介绍了一些网络优化的经验。
[关键词]:GSM 网络规划工程检查网络优化目前GSM网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仅仅几年时间已具备相当的规模。
以温洲市为例,自1996年年初建网到现在,用户数已超过46万户,全地区建成基站427个。
因此加强网络优化,搞好运行维护是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关键。
一个完善的网络往往需要经历从最初的网络规划、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到网络优化的历程,并形成良性循环。
1 GSM网的网络规划要取得良好的运行质量,必须进行合理的网络规划。
在网络规划过程中,如果站址选择及频率规划设计合理,则在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可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网络中存在的先天性不足问题也相对较少。
1.1 站址选择站址选择在建网初期相对较为容易,主要是为解决无线覆盖问题。
但在网络不断扩容的过程中,特别是已具相当规模的今天,覆盖问题只存在于极少数山区及市区的地下室与部分室内娱乐场所,已不是主要问题。
因此,站址选择的思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解决高话务区的高阻塞和盲点问题。
目前温州市中心区域基站间距仅400m左右,且在市中心高话区内已有20多个微蜂窝组成一个连续覆盖的环,为宏蜂窝吸收了大量话务量,减轻了负担。
但目前市区高话务基站TCH(话务信道)阻塞率仍较高,如公安外事楼(1)、华联(1)等扇区每线话务量仍高达0.79Erl,TCH阻塞率在10%左右。
因此决定将中心区内已有基站的天线高度降低,根据具体地形大力寻找新站,对于娱乐场所及商业街则可通过增加微蜂窝来解决。
1.2 频率规划频率规划对网络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温州市话务区基站间隔距离很近,且频率资源相对较为紧张,仅10.6MHz。
GSM网络优化的一般流程和优化方案报告摘要:日常GSM网络运营中,在网络建设完成后,网络结构往往会有较大的改变,无线性能也随之下降,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原有的网络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指标也会变差。
常常会出现用户投诉,过去信号好的地方,现在质量变差;原来能覆盖很远的基站,现在覆盖范围缩小;离基站很近但是通话质量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网络优化来保持乃至提高网络性能。
经常有些工程师在优化时会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将对网络优化的一般流程和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据采集、基站参数设置、频率规划、话务均衡、微蜂窝。
网络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步进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确定调整方案、施行方案1、数据采集是网络优化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基站参数表、OMC统计数据、路测数据、CQT数据、系统告警事件记录和客户投诉中心反馈的投诉信息等。
1.1基站站点参数表基站参数表主要包括:站名、站号、LAC号、配置、频点、经纬度、天线高度、天线增益、天线半功率角(垂直和水平)、方位角、俯仰角、基站类型等。
同时准备标明站号、频点、BSIC、方位角(天线方向)的地图;1.2 OMC-R统计数据OMC-R统计数据中记录了无线网络的各项运行指标,反映了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
我们常用的有call_setup_success_rate、drop_call、handover_success_rate以及话务掉话比等统计项目,这些主要指标我们需要每天统计,一般是忙时的即可,忙时是上午一个和晚上一个,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统计BER,IOI,PATH _BALANCE,RF_LOSSES_TCH,CHAN_REQ_MS_FAIL 等载波统计指标,便于诊断射频硬件的故障。
一般情况下,在非跳频系统中BER大于2可以认为通话质量较差;IOI平均值大于6可以认为有干扰,可能是内部也可能是外部的;PATH BALANCE一般在100到115之间,超出范围则认为硬件有问题。
GSM 优化要点一个GSM 系统经过一次工程后,数据库的参数设置、硬件和天馈线都可能存在问题,网络的繁忙区域存在阻塞,部分区域可能有频率干扰,这些都影响网络的运行性能。
优化的目标就是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系统的呼叫成功率和话音质量。
下面从优化准备、优化步骤、数据统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四部分阐述。
优化准备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次系统的优化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工作,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果事先不加准备,贸然赶赴现场,只会使优化茫然无绪、旷日持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损害了我们的形象。
反之,就可以使优化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大大缩短优化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优化小组应包括以下人员:数据分析工程师:对整个系统负责,安排每天的工作,把握优化的方向。
PE/PM:协调用户。
BTS 工程师:负责解决基站问题(1-2 组,视系统大小而定)。
Drive-test 工程师:路测。
天线工程师:检查、调整天线,处理天线故障。
SE:负责解决频率规划的问题,可在优化中后期到现场。
二、优化前需准备的资料·每个基站的经纬度、天线高度、天线方位角和倾角·标有基站位置的市区地图(1:10000 到1:50000)·基站的BCCH、BSIC 表·系统拓扑图(各小区的相邻关系)·所有BTS 的数据库·OMCR 上收集的系统日常运行性能统计数据(至少提取忙时三天的数据,也可到现场统计)三、需要的设备·SAFCO 公司的Drive-test 设备一套·带两个串行口的便携机一台·能提供电源的汽车一辆·GPS 一个·测试手机两个·综合测试仪1-2 台·调测用便携机1-2 台·通用工具若干优化实施步骤:I. Drive-test 测全网覆盖、各CELL 覆盖、干扰点及话音质量差的地点。
网络性能KPI(上下行不平衡)优化手册目录1 上下行链路平衡定义说明 (2)1.1上下行平衡定义 (2)1.2上下行平衡公式 (2)1.3上下行不平衡定义标准 (2)1.4上下行不平衡影响因素 (2)2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处理流程 (3)3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问题处理思路 (4)3.1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 (4)3.2硬件故障 (4)3.3直放站及室分系统 (5)3.4天馈线及跳线问题 (5)3.5塔放安装 (5)3.6天线匹配方面 (5)3.7扩减容后连线问题 (6)3.8手机用户行为 (6)4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小区典型案例(具体分为11种类型): (6)4.1案例一:数据与物理连线不一致 (6)4.2案例二:TRX硬件隐行故障 (7)4.3案例三:跳线故障 (9)4.4案例四:室分系统或直放站 (10)4.5案例五:TRX硬件故障 (12)4.6案例六:驻波过高 (13)4.7案例七:DDPU硬件问题 (15)4.8案例八:减容后出现问题 (16)4.9案例九:功率设置 (17)4.10案例十:天馈接反 (19)4.11案例十一:载频异常吊死导致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21)1 上下行链路平衡定义说明1.1上下行平衡定义GSM系统是一个双向通信系统,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和路径衰落,为了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就要保证每个小区的链路达到基本平衡(上下行链路平衡),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当上下行平衡时,上行、下行允许的最大传输路径损耗应该是相同的,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基站发,移动台接收的链路。
➢上行链路(UpLink)是指移动台发,基站接收的链路。
➢上下行平衡,简言之,在下行信号达到边界时,上行信号也同时达到边界。
1.2上下行平衡公式根据测量报告上下行平衡测量<载频>提取出1-11级指标来计算各个等级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1级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的比例=上下行链路等级11的测量值/上下行链路等级1-11级的测量值1.3上下行不平衡定义标准华为总部定义上下行不平衡标准为:➢上下行平衡等级1的比例大于等于30% 则认为不平衡(下行偏弱或上行偏强)➢上下行平衡等级11的比例大于等于30% 则认为不平衡(下行偏强或上行偏弱)1.4上下行不平衡影响因素主要的因素有:➢天馈线及跳线问题➢塔放安装➢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硬件故障➢直放站➢天线匹配方面➢扩减容后连线问题➢手机用户行为2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处理流程3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问题处理思路3.1参数及数据配置不当这里涉及的上下电平的参数,主要是有:1)塔放衰减因子,2)MS最大发射功率,3)功率等级➢塔放衰减因子:基站安装塔放后,一般上行都会带来上行增益,因此要设置“塔放衰减因子”。
GSM网络常见问题优化思路与方法一、TCH拥塞优化优化分析思路:TCH拥塞指TCH占用遇全忙,即由于无TCH信道引起的TCH占用失败而导致的拥塞。
首先看TCH拥塞率是BSC下所有小区都拥塞,还是个别小区的拥塞导致的。
如果是普遍现象则需要从容量、传输和硬件等方面来考虑。
如果是个别小区拥塞则需要从解决重点小区的拥塞着手。
对于个别小区的TCH拥塞,可以从话务负荷、设备故障或传输问题、干扰、覆盖、数据配置等方面查找引起TCH信道拥塞的原因。
1、话务负荷网络容量不够或网络在其中各位置上提供的无线容量是与实际的话务分布产生偏差,这样会在实际用户量较大的小区出现TCH拥塞现象。
通过话统小区TCH性能测量任务,检查TCH拥塞率是否因遇全忙拥塞。
若真正是由于话务量过大导致,预测其真正话务量,看是否能通过其他小区分担话务。
如果超出优化调整能力则需要扩容。
常用的方法有调整小区覆盖范围,调整接入门限、CRO和切换门限,打开负荷切换。
2、硬件原因载频等硬件故障或传输问题可能导致TCH信道占用失败,从而引起拥塞。
其判断方法如下:1. 查看告警信息:传输告警、单板通信告警、CDU驻波比告警、时钟告警等信息来确认是否有设备故障。
2. 查询目标小区【TRX完好率】、【TCH可用率】和【TCH呼叫信道激活(NACK)】/【TCH呼叫信道激活(TIMEOUT)】等指标来确认是否有设备故障;3. 查询【TCH占用时A接口失败次数】和【TCH占用时地面链路断的次数】来分析是否有地面链路设备的故障。
4. 上行通道损坏或性能下降会造成移动台驻留该小区而无法接入,从而造成较多的占用失败导致的拥塞。
【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会发现有较多的向这个小区的切换失败。
通过【接收电平性能测量】或【接收质量性能测量】任务查询小区内的每个TRX状态,查询同一TRX上下行测量报告数是否异常来确定是与哪一个载频相关。
另外某些情况可能出现载频发生故障但告警台无故障提示,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使用信令分析仪对TCH拥塞率较高的小区进行Abis口的消息跟踪,通过对信令进行分析,定位到故障载频。
GSM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一、前言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移动网络始终处于大规模建设状态,用户数量的增加往往超出了专家的预计。
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规划不断调整,一期工程还未完成,新的一期建设又已启动,导致工程存在重叠现象。
由于网络始终处于建设阶段,而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进行优化,改进网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到网络的运营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因此,改善网络通信质量,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网络状况分析网络优化一般需要结合OMC-R话务分析、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无线场强测试等项目,并结合基站的实际运行状况而展开。
1、OMC话务统计分析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重要途径,OMC话务统计报告具有全面的网络运行数据。
通过话务统计,可以了解各小区的话务量、信道可用率、TCH 掉话率、SDCCH射频丢失率、拥塞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等指标,了解TCH、SDCCH、RACH等信道占用和信令承载的情况,掌握全网话务分布和信令流量,从而可对存在的问题或潜在问题进行分析,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OMC话务统计结果具有原始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图表形式等多种显示方式,优化工作应根据所需检查的指标项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以便分析。
2、路测路测设备提供用户位置、基站距离、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质量、切换点、六个邻小区状况、整频段扫频结果等,并可完整记录各项测试数据,便于后台分析。
测试数据可按地理位置统计分布,有效地反映无线小区的覆盖范围和干扰区,便于分析干扰源位置、确定频率配置是否合理、检查邻区关系、观察切换/掉话事件等。
此外,还可检查天馈系统的实际安装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期望。
常见测试方法包括:持续通话方式测试检查切换和邻区关系;Idle模式测试衡量各小区的话务承载量;扫频方式测试邻频干扰;自动重拨呼叫测试方式评估整网性能。
上述各种测试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使用。
GSM原理及网络优化GSM原理及网络优化__ 一、我国GSM网络的工作频段我国陆地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与1800MHz频段:GSM900MHz频段为:890_915(移动台发,基站收),935_960(基站发,移动台收); DCS1800MHz频段为:1710_1785(移动台发,基站收),1805_1880(基站发,移动台收);二、频道间隔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
三、频道配置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GSM900MHz频段为:fl(n)=890.2MHz + (n-1)__215;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fh(n)=fl(n)+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n∈[1,124]GSM1800MHz频段为:fl(n)=1710.2MHz + (n-512) __215;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fh(n)=fl(n)+9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其中:fl(n)为上行信道频率、fh(n)为下行信道频率,n为绝对频点号(ARFCN)。
第一节时分多址技术(TDMA)多址技术就是要使众多的客户公用公共信道所采用的一种技术,实现多址的方法基本有三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
我国模拟移动通信网TACS就是采取的FDMA技术。
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它可重复使用所有小区的频谱,它是目前是最有效的频率复用技术。
GSM的多址方式为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相结合并采用跳频的方式,载波间隔为200K,每个载波有8个基本的物理信道。
一个物理信道可以由TDMA的帧号、时隙号和跳频序列号来定义。
GSM网络优化技能7.1 GSM基站优化方法GSM发展非常迅速,基站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与街道,另一方面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这样,早先建设的基站在某扇区或多个扇区就有可能被后来建设的高楼所阻挡,基站电波传播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必须对基站进行优化,使基站的资源配置始终处于最优状态,产生出最大经济效益。
基站优化方法最有效且简单的办法是对基站天线进行调整,即把被阻挡的扇区天线移到该楼其它位置,避开阻挡建筑物,这种方法适用于无线及馈线调整相对比较容易的基站。
当天线及馈线调整较为困难且基站因阻挡,实际利用率大大降低时,可采用两种优化方法。
优化方法之一,搬迁基站。
当然采取这种方法,在人员、时间、资金等方面要付出代价,应慎重考虑,尽量少采用。
优化方法之二,去掉被阻挡的扇区,在周围适当的区域内另设站点。
城市中的重要基站往往处于城市的中心,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旧城改造、城市重新规划在所难免,基站所处的周围环境也处于不断更新和改变中。
基站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也随之改变。
因此对城市内基站进行优化应适应城市环境的改变。
使无线电波处于较佳覆盖,资源配置处于较合理状态。
在网络建设初期,往往把基站各相关的参数设置在有利于扩大基站覆盖面的位置上。
随着GSM用户增多,网络不断扩建,基站越建越多,GSM无线网络不断向小蜂窝、微蜂窝结构发展,原先的基站参数(如基站的输出功率、天线高度、天线增益、天线倾角等)设置已不适应现在无线网络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调整。
由这个因素引起的基站优化工作量最大,涉及面也最广,而且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无线网络能否顺利扩容、增加无线网络容量、满足用户对GSM移动通信的需求等问题。
高层建筑基站调整设在市内高层建筑上的基站在GSM建设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基站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类基站正面作用越来越小、反面作用越来越突出,它阻碍基站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给频率复用造成困难。
GSM基站的优化建设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从早期规划的大区制,到后来的小区制,直到现在的微蜂窝、微微蜂窝,相对应的天线从早期架设在屋面铁塔上,到后来天线降到屋面上,直到现在要把天线设置在屋面下的外墙侧面上。
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说明,对GSM基站站点的优化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思路,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才能建设和优化好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在GSM建设初期,建设基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无线覆盖面,尽可能力移动用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连续覆盖,所以基站数量相对较少,无线网络也相对简单。
随着GSM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GSM基站只有不断地进行扩容与新建,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GSM基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应重视对基站的优化。
下面以福州市区GSM基站为例,从3个方面阐述影响移动通信质量的原因,并提出采取优化的方法。
一、预测模型的影响及其优化1.预测模型的影响根据所使用的频率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数学模型预测GSM基站无线覆盖范围。
(1)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GSM900MHz主要采用CCIR推荐的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该模式是以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作为参考,对其他传播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以校正因子的形式进行修正。
(2)Cost-231-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GSM 1800 MHz主要采用欧洲电信科学技术研究联合推荐的"Cost- 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对众多城市的电波实测中得出的一种小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电波损耗模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模式来预测无线覆盖范围,只是基于理论和测试结果统计的近似计算。
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特别是城区街道中各种密集的、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绕射及阻挡,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
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作为参考,对其他传播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以校正因子的形式进行修正。
(2)Cost-231-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GSM 1800 MHz主要采用欧洲电信科学技术研究联合推荐的"Cost- 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对众多城市的电波实测中得出的一种小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电波损耗模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模式来预测无线覆盖范围,只是基于理论和测试结果统计的近似计算。
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特别是城区街道中各种密集的、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绕射及阻挡,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
有一定精度的预测虽可起到指导网络基站选点及布点的初步设什,但是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与实际信号场强值总是存在差别。
2.采取的优化方法(1)福州市区GSM基站电波传播的环境福州市区内的地理环境是:有山(于山、乌山等)、有湖(西湖公园、左海公园等)、有江(闽江等),还有参差不齐的高校大厦。
福州市区现有GSM 900 MHz基站198个,GSM 1800 MHz基站也有70个左右(截至1999年底)。
这些基站遍布在全市各主要商业区、住宅小区、行政办公大楼、学校以及邮电局(楼)等场所,基站与基站之间最小间距己小于300m。
因此,电波传播环境是错综复杂的。
(2)优化的方法根据福州市区的地理环境和基站分布情况,要得到真实的电波场强覆盖情况,需借助于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实测(路恻)。
优化时主要分高话务量密集区和中低话务量区两种情况进行:①高话务量密集区的场强测试和优化所谓高话务量密集区是指福州市的五四路、东街口、五一广场等区域。
这些区域每平方公里的爱尔兰数一般在120以上(即120Erl/km2);场强值设置应下低于-65dB,以保证在高话务量区内的所有GSM手机都处在强场强覆盖状况。
借助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测试(包括室内、室外覆盖),重点了解并记录各基站覆盖区、重叠区、弱场强值区(小于-65 dB。
GSM无线网络优化首先,信号覆盖是GSM网络优化的首要任务之一、强有力和稳定的信号是实现高质量通信的关键。
为了提高信号覆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基站密度:合理布局基站,增加基站的密度,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容易发生信号遮挡的地方,以确保信号能够有效地传输。
2.改善天线设计:优化天线方向和倾斜角度,以使信号能够更好地传输到用户设备。
合理安装和调整天线高度和方向,以提高信号质量。
3.优化调制解调器参数:合理调整调制解调器参数,如接收灵敏度和发射功率,以提高信号接收和传输的可靠性。
其次,容量提升是GSM网络优化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随着用户数量和通信需求的增加,提高网络容量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增加GSM网络容量的方法:1.增加频率资源:增加可用的频率资源,通过频率重用与更好的频率规划来提高容量。
采用数据压缩算法和更高效的调制技术,以提高频谱效率。
2.实施容量扩展技术:采用容量扩展技术,如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和微小基站,以增加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3.优化网络配置:通过调整小区参数,如小区划分和邻区关系,以充分利用网络容量。
频谱利用率也是GSM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网络的频谱效率是挑战之一、以下是一些频谱利用优化的方法:1.频谱分配和规划:合理分配频谱资源,避免频谱浪费和冲突。
采用智能频率规划算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2.动态频谱分配:采用动态频谱分配技术,根据网络负载和需求分配频谱资源。
通过动态频谱分配算法,实现频谱的灵活使用。
数据速率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用户对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GSM网络的数据速率成为优化工作的重点。
1.采用更高级的调制技术:通过采用更高级的调制技术,如8PSK(8相移键控)和16QAM(16进制调幅),可以提高传输速率。
2. 部署增强型数据业务支持:部署增强型数据业务支持技术,如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和HSPA(High-Speed Packet Access),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速率。
GSM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一、前言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移动网络始终处于大规模建设状态,用户数量的增加往往超出了专家的预计。
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规划不断调整,一期工程还未完成,新的一期建设又已启动,导致工程存在重叠现象。
由于网络始终处于建设阶段,而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进行优化,改进网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到网络的运营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因此,改善网络通信质量,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网络状况分析网络优化一般需要结合OMC-R话务分析、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无线场强测试等项目,并结合基站的实际运行状况而展开。
1、OMC话务统计分析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重要途径,OMC话务统计报告具有全面的网络运行数据。
通过话务统计,可以了解各小区的话务量、信道可用率、TCH 掉话率、SDCCH射频丢失率、拥塞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等指标,了解TCH、SDCCH、RACH等信道占用和信令承载的情况,掌握全网话务分布和信令流量,从而可对存在的问题或潜在问题进行分析,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OMC话务统计结果具有原始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图表形式等多种显示方式,优化工作应根据所需检查的指标项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以便分析。
2、路测路测设备提供用户位置、基站距离、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质量、切换点、六个邻小区状况、整频段扫频结果等,并可完整记录各项测试数据,便于后台分析。
测试数据可按地理位置统计分布,有效地反映无线小区的覆盖范围和干扰区,便于分析干扰源位置、确定频率配置是否合理、检查邻区关系、观察切换/掉话事件等。
此外,还可检查天馈系统的实际安装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期望。
常见测试方法包括:持续通话方式测试检查切换和邻区关系;Idle模式测试衡量各小区的话务承载量;扫频方式测试邻频干扰;自动重拨呼叫测试方式评估整网性能。
上述各种测试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使用。
浅谈GSM基站站点的优化摘要: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随着GSM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GSM基站只有不断地进行扩容与新建,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GSM基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重视对基站的优化。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网络优化1蜂窝区技术蜂窝区技术是一种将移动通信服务区划分为若干蜂窝状覆盖区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并提供质量较好的通信。
缩小覆盖区面积、减小基站发射功率,会使同频干扰降低,提高信噪比,缩短同一工作频率重复使用的距离。
然而,蜂窝区组网受地区话务量不均匀和地形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较分散的市郊、农村地区一般采用中区组网方式,失去同动通信系统初期话务量不大时,可先用中区建网,然后随着话务量的增长逐渐分割成各种规模小的小区(smallcen)。
接着又出现了面积进一步缩小的微区(mierocell)和微微区(pieoeell)。
蜂窝区技术是移动通信的关键,也是个人通信的基础。
2基站在GSM系统中,基站系统负责所有和无线系统相关的功能,基站系统可以分成两个功能实体:基站控制器(BSC)和无线基站(RBS)。
基站控制器完成下列任务:1、对基站的操作和维护;2、小区(cell)管理;3、将话务集中交由MSC处理;4、定位,即对来自移动台和来自基站的测量报告进行评估;5、越区切换,即如果应实现越区切换,那么由它命令越区切换并控制越区切换过程、占用一个新的话务信道。
构成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系统,首先要根据对服务区的覆盖和容量的要求、质量的要求,服务区域类型与地形、地貌,以及无线传播等初步确定小区与基站的数量、基站设备配制和大致工程预算。
其次要完成对移动通信正式运营的网络进行工程设计与拓扑结构的确定。
第三步是对工程设计的反复调整与优化。
3小区小区的半径一般为5-15km或更小。
小区制是公用移动电话网覆盖区设计中通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基站地势较低、基站发射功率较小、可以实现频率复用、系统容量较大、可以组成蜂窝式区域结构。
GSM基站的优化建设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从早期规划的大区制,到后来的小区制,直到现在的微蜂窝、微微蜂窝,相对应的天线从早期架设在屋面铁塔上,到后来天线降到屋面上,直到现在要把天线设置在屋面下的外墙侧面上。
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说明,对GSM基站站点的优化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思路,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才能建设和优化好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在GSM建设初期,建设基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无线覆盖面,尽可能力移动用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连续覆盖,所以基站数量相对较少,无线网络也相对简单。
随着GSM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GSM基站只有不断地进行扩容与新建,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GSM基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应重视对基站的优化。
下面以福州市区GSM基站为例,从3个方面阐述影响移动通信质量的原因,并提出采取优化的方法。
一、预测模型的影响及其优化1.预测模型的影响根据所使用的频率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数学模型预测GSM基站无线覆盖范围。
(1)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GSM900MHz主要采用CCIR推荐的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该模式是以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作为参考,对其他传播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以校正因子的形式进行修正。
(2)Cost-231-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GSM1800MHz主要采用欧洲电信科学技术研究联合推荐的"Cost-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对众多城市的电波实测中得出的一种小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电波损耗模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模式来预测无线覆盖范围,只是基于理论和测试结果统计的近似计算。
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特别是城区街道中各种密集的、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绕射及阻挡,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
有一定精度的预测虽可起到指导网络基站选点及布点的初步设什,但是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与实际信号场强值总是存在差别。
2.采取的优化方法(1)福州市区GSM基站电波传播的环境福州市区内的地理环境是:有山(于山、乌山等)、有湖(西湖公园、左海公园等)、有江(闽江等),还有参差不齐的高校大厦。
福州市区现有GSM900MHz基站198个,GSM1800MHz基站也有70个左右(截至1999年底)。
这些基站遍布在全市各主要商业区、住宅小区、行政办公大楼、学校以及邮电局(楼)等场所,基站与基站之间最小间距己小于300m。
因此,电波传播环境是错综复杂的。
(2)优化的方法根据福州市区的地理环境和基站分布情况,要得到真实的电波场强覆盖情况,需借助于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实测(路恻)。
优化时主要分高话务量密集区和中低话务量区两种情况进行:①高话务量密集区的场强测试和优化所谓高话务量密集区是指福州市的五四路、东街口、五一广场等区域。
这些区域每平方公里的爱尔兰数一般在120以上(即120Erl/km2);场强值设置应下低于-65dB,以保证在高话务量区内的所有GSM手机都处在强场强覆盖状况。
借助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测试(包括室内、室外覆盖),重点了解并记录各基站覆盖区、重叠区、弱场强值区(小于-65dB。
尤其是小于-75dB)分布情况。
然后对这个区域内的场强值调整及优化。
a.弱场强值区的调整及优化主要是室内区域的调整及优化,因为电波穿过各种墙体进入室内约有15dB一20dB的衰减值,因此需加强室内区域的场强值。
对建好且已投入使用的高楼大厦、宾馆(一般是三级以上)等如果在技术上可采取室内分布系统的,应优先考虑建设室内覆盖点:如果在技术上不能采取室内分布系统的(有些物业管理部门不同意施工),则应考虑建设微蜂窝站点;对于在建或拟建的建筑物(尤其是高档大厦)应积极与业主联系,争取在建设阶段就布好室内分布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对室内覆盖站可独立增加频点建站,也可利用原有室外站频点建站(通过天线分路器共享室外、室内载频);可建成定向无线分布式的室内覆盖,也可建成全向式天线分布式的室内覆盖。
以上是改善繁华地段弱场强值区的有效方法,解决得好一方面可以解决高层建筑干扰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接通率,吸收话务量。
目前在福州市区的省政府新大楼、省邮电管理局、省移动公司大厦、福州电信枢纽大楼、大利嘉城、双子星大楼等基站均采用室内覆盖,在邮电公寓等基站建设了微蜂窝站。
b.场强重叠区的调整及优化场强重叠区主要是相邻多基站无线电波重叠覆盖区域。
由于多基站的多扇区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无线电波重叠覆盖,必然使进入该特定区域的移动手机出现频繁切换。
掉活率上升。
因此,必须减少这类区域的重叠覆盖区域的面积。
对场强重叠区的优化可考虑采用增大下倾角的方法或换成电调下倾角的天线,使覆盖重叠区减小,并减少干扰。
通过调低周围相关基站的天线挂高、发射功率或使用更低增益(如8dB)的无线等方法,也可改善场强重叠覆盖带卒的负面影响.减少掉话率。
目前在福州市的五四路、东街口、五一广场、三叉街等地段上的基站就应降低天线高度或使用更低增益天线或调低基站输出功率。
②中低话务量区的场强测试和优化所谓中低活务量区是指除了高话务量区外的其它区域,一般指福州市的二环路以外(行政区域划分的三、四级及以下的区域)。
该区域场强值最低可放宽到-90dB~100dB。
借助场强测试仪进行现场测试(包括室内、室外覆盖),重点了解并记录各基站覆盖区、重叠区、弱场强值区(小于-90dB,尤其是小于-100dB)分布情况。
然后对这个区域内的场强值调整及优化。
由于这类区域场强重叠区并不像密集区域场强重叠区那样影响移动用户(掉话率),因此应把优化的重点放在改善弱场强值区,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设室外基站,加大场强值,改善覆盖。
总之,因预测不准确,对GSM基站进行调整优化,主要是通过增设室内站、微蜂窝站、室外站,调整基站无线参数以及发射功率等方法,改善无线电波的传播及覆盖,使区域内的无线覆盖更接近数学模式电波传播模型,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通话质量。
二、环境变化及其优化1.环境变化GSM发展非常迅速,基站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与街道,另一方面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这样,早先建设的基站在某扇区或多个扇区就有可能被后来建设的高楼所阻挡,基站电波传播环境急剧恶化,因此必须对基站进行优化,使基站的资源配置始终处于最优状态,产生出最大经济效益。
2.采取的优化方法(1)基站天线调整最有效且简单的办法是对基站天线进行调整,即把被阻挡的扇区天线移到该楼其它位置,避开阻挡建筑物,这种方法适用于无线及馈线调整相对比较容易的基站。
例如.福州市电信枢纽GSM基站建设于1995年,当时该基站第一扇区(朝北面)没有阻挡物,但是在1998年城市规划中,位于该基站第一扇区的正前方新建了一座科技大厦,与枢纽大楼相隔不到15m,完全阻挡了枢纽站第一扇区的无线覆盖,该扇区话务量直线下降。
为了使该扇区的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优化时,对该扇区的两副收发/分集接收天线作了及时调整,移到靠西面的北侧,避开阻挡建筑物。
(2)搬迁基站或扇区当天线及馈线调整较为困难且基站因阻挡,实际利用率大大降低时,可采用两种优化方法。
优化方法之一,搬迁基站。
当然采取这种方法,在人员、时间、资金等方面要付出代价,应慎重考虑,尽量少采用。
优化方法之二,去掉被阻挡的扇区,在周围适当的区域内另设站点。
城市中的重要基站往往处于城市的中心,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下断加快,旧城改造、城市重新规划在所难免,基站所处的周围环境也处于不断更新和改变中。
基站周围的无线电波环境也随之改变。
因此对城市内基站进行优化应适应城市环境的改变。
使无线电波处于较佳覆盖,资源配置处于较合理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调整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三.网络扩建及其优化1.网络建设的发展在网络建设初期,往往把基站各相关的参数设置在有利于扩大基站覆盖面的位置上。
随着GSM用户增多,网络下断扩建,基站越建越多,GSM无线网络不断向小蜂窝--微蜂窝结构发展,原先的基站参数(如基站的输出功率、无线高度、无线增益、无线倾角等)设置已不适应现在无线网络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调整。
由这个因素引起的基站优化工作量最大,涉及面也最广,而且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无线网络能否顺利扩容、增加无线网络容量、满足用户对GSM移动通信的需求等问题。
2.采取的优化方法--这种因素引起的基站优化可从两个层面进行:(1)对设在市内高层建筑上基站的优化毫无疑问,这类基站(一般是指天线离地挂高在30m以上)在GSM建设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基站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类基站正面作用越来越小、反面作用越来越突出,它阻碍基站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扩容),特别是给频率复用造成困难。
--在对福州市内早期建设在高层建筑物上的一些基姑进行优化时。
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如果无线能降高的,就采取降低天线高度的办法,便于在其周围建设新基站,提高频率复用率。
例如,目前福州市内的邮电公寓基站由原先天线挂在14层屋面的50mn铁塔上,降到现今14层屋面上(还是太高,优化时应调整到8层外侧墙上)。
②如果无线不能降高或降高很困难的基站,有两种办法:a.对这些高层站使用的频率重新分配(规划),使之与大部分市内低层基站使用的频率不重复,形成福州市内高层建筑物群覆盖和低层建筑物群覆盖两个层面,例如福州市邮政大厦、江滨等基站可调整为高层覆盖区。
b.由于市内高层站也不能设置太多,那样会浪费宝贵的频率资源,因此对一些多余的基站(特别是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高层基站)则应拆除,像福州市闽江饭店基站就应拆除。
(2)对设在低层建筑物上基站的优化对这类基站(一般指10层以下民用住宅楼,天线离地挂高在15m~30m之间),如果是基站无线覆盖半径要求控制在500m左右时,这样的无线离地挂高是比较合适的。
随着基站小区的不断分裂,小区半径间隔越来越小(已达到300m,甚至更小),这时就要对天线进行调整。
由于对这类基站进行优化,主要是把基站无线覆盖小区半径控制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因此,通常采用调整无线倾角的办法来加以控制。
一方面,调整天线下倾角方法简单、施工方便、周期短,且又能使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减小:另一方面无线下倾后,提高了本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既改善了本覆盖区的场强,又增加了抗同频干扰的能力,因此能有效地对服务区进行控制。
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就要通过更换小增益天线、调整基站的发射功率,或者降低天线的离地高度等方法来控制小区信号强度。
--在实际工程中对天线下倾角调整不是越大越好,这是因为随着天线下倾角的增大,水平方向传播特性图将变成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