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47.69 KB
- 文档页数:7
2023年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三硝基甲苯别名TNT,化学式为C7H5N3O6是一种化合物,熔点为摄氏81.8度。
它带有爆炸性,常用来制造炸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NT分子由碳、氢、氮、氧元素组成B.TNT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TNT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gD.TNT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96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B.2Fe:表示2个铁原子C.Mg: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S2- :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3.氯化氢气体遇到氨气,会产生浓浓的白烟。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反应过程的微观模拟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相同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D.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4.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3O 222CO +3H O 点燃,则该化合物是( ) A .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B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D .化学式为:25C H OH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2H :两个氢元素B .CO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 .S 2-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D .+2Mg :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光D .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用液态氢做燃料发射火箭B .胃酸过多的病人可内服含碳酸氢钠的药物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 .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8.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进行室温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CO 2,这主要是因为( )A .CO 2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B .CO 2能灭火,施放CO 2避免发生火灾C .施入CO 2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 .CO 2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室内的温度稳中有升 9.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絮凝剂是为了消毒杀菌B.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活性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D.配水泵出来的水是纯净物10.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为78%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C.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可表示不同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填数字序号)①2CO ②S2-③+2Ca O④2H(1)表示分子个数是_____。
江苏省靖江市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磨磨芝麻油 B.用大麦酿酒 C.用楠木雕佛像 D.用黄金拉金丝2.用实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是A.诺贝尔B.弗莱明C.门捷列夫D.拉瓦锡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将电厂建在远离市区的郊外排放烟尘B.开发电动汽车代替汽油动力汽车C.化工的污水必须先治理再排放D.过年采用电子鞭炮代替传统鞭炮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量筒读数5.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从海水中提取食盐C.化肥碳酸氢铵受热减少D.活性炭从污水中除去异味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得到石油B.用铁矿石可以炼铁却不能炼金C.葡萄糖、面粉在燃烧匙中加热变黑是因为它们是同一种物质D.石墨和金刚石的硬度不一样是因为组成元素不同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水电解和水蒸发都是化学变化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身体健康D.过滤可以将硬水转变成软水8.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使室温提高C.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使用后可预防火灾D.使用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9.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适量的石灰石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10.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轮爆胎B.黄瓜榨汁C.钢铁生锈D.干冰升华2.(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钙牛奶B.水银C.净化后的空气D.澄清石灰水3.(1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4.(1分)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侏儒症()A.钙B.硒C.碘D.锌5.(1分)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C.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6.(1分)关于下列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同一种原子B.Y显电中性C.X表示阳离子D.Z表示阴离子7.(1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8.(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9.(1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或电器失火,用水浇灭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D.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10.(1分)下列“课外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灵活B.用食醋制无壳鸡蛋C.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制简易净水器D.用石蕊检验硬水和软水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最外层达8电子的微粒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化学性质稳定的微粒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变化,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12.(2分)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CrO3B.Cr2O3C.Cr2S3D.CrSO313.(2分)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由不同种分子构成C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相对稳定结构A.A B.B C.C D.D14.(2分)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15.(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9gB.反应生成Y的质量为11gC.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1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0分)16.(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②两个银离子;③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④12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7.(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现有H、C、O、Ca四种常见的元素,请写出符合要求物质的化学式.①汽水中的酸;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③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2)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氯化钠是调味品,它是由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②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它的性;③CO与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18.(3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不完全燃烧:.(2)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3)电解水的反应:.19.(8分)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都会产生气体M,M可供给呼吸,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图中部分物质未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M的名称为,N的颜色是;(2)常温下,A、B为固体,C为液体,写出途径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写出途径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4)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属于变化(物理或化学);(5)通过途径⑤提供M在自然界中被称为作用.20.(9分)如图一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G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2)关于实验室制取O2和CO2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可以相同B.都要使用催化剂C.都用排水法收集D.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太快必须控制反应速度.你认为A~F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H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4)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二所示实验装置研究燃烧的条件: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以上实验说明燃烧需要.(5)图三中甲图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①②③④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甲图装置相同的效果?(填编号)21.(10分)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第1题一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水能发电C.冰雪融化D.铜片抽丝2.(1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只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金刚石常用于切割玻璃D.氮气用作保护气3.(1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4.(1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5.(1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黑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珠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6.(1分)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工业制氧气B.用大理石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7.(1分)下列几种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B.蒸馏水C.空气D.矿泉水8.(1分)下列生活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了变化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空隙9.(1分)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必须选择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氧气C.必须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必须使用酒精灯10.(1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第11题一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2分)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12.(2分)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多种,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分别插入燃着木条B.闻气味C.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用导管通入水中观察13.(2分)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A.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40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水通过化学变化都能产生氧气﹣﹣﹣﹣它们都含有氧元素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D.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14.(2分)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的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a中的气体能燃烧B.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该实验中使用了直流电源D.试管a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可能与两种气体的溶解能力有关15.(2分)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会转变成臭氧(O3),氧气(O2)臭氧(O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4分)要学好化学,记住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化学符号非常重要,现在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1)氧气;(2)氮气;(3)水;(4)二氧化碳.17.(7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石蜡在氧气中燃烧;(2)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4)铁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5)加热碳酸氢铵,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18.(7分)水是生命之源.(1)河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消毒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A.公共场所不随手关水龙头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C.不间断放水刷牙(4)水是由构成,水通电分解中,没有变化的是微粒和微粒.19.(5分)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4)写出检验D装置气密性方法.20.(4分)实验时常会出现以下情况,请写出可能造成该情况的原因(1)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2)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破裂(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炸裂(4)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内液滴飞溅.21.(8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实验室用和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2)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验满的方法是.(3)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并收集甲烷,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收集装置是(填序号).(4))若用F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接着怎样操作.22.(5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式:;(2)步骤④为何要在管口放置一小团花;.(3)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序号)(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第1题一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A;2.C;3.D;4.A;5.C;6.C;7.B;8.B;9.A;10.A;第11题一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D;12.BD;13.B;14.B;15.A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O2;N2;H2O;CO2;17.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分解;18.蒸馏;肥皂水;煮沸;B;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19.氢气(H2);铜的量太少,氧气没完全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0.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试管口没向下倾斜;没有在集气瓶的底部放水或沙;没有用玻璃棒搅拌;21.B;大理石;稀盐酸;E或F;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已满;A;C或D;先将F装置装满水,气体从b端导入;2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置漏气;③⑤;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2.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坩埚钳夹取木炭B.加热木炭到发红C.木炭在氧气里燃烧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取用4.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6.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C .核电荷数为92D .相对原子质量为14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 .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9.“”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10.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A .ClB .O 2﹣C .D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12.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13.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B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放在桌上,再盖上玻璃片14.如图所示是一改进后的电解水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可以先关闭两边的活塞,向中间的漏斗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后静置,若水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B .b 为电源的正极C .管①做如图改进后,有利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D .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5.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 .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B .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②钙离子③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④地壳中含最多的金属元素.17.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②表示的是.(2)图2是氧、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图中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②图中氧原子中质子数为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氧离子的符号为.(3)氧气、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4)氧和氯两种元素本质区别是.18.水和空气都是人类重要的资源.(1)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许多实验事实证明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确实有空气的存在如.若通过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出两条即可).(2)人如果不吃饭,也许还能活上几周,但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3)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填仪器名称).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9.小奇同学发现家里药箱中有一瓶无色液体,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此液体编号为A,在液体A中加入蓝色溶液 C(催化剂),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②将气体B收集起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盛有气体B的集气瓶中,小木条复燃.③把淡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有气体B的集气瓶中,E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④把黑色固体G点燃后伸入盛有气体B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请根据小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A F .(2)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H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4)实验室制取H文字或符号表达式.20.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装置图(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是;收集较纯的氧气最好用的收集装置是;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择制取装置,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此实验中长颈漏斗中应放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在实验中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写序号,下同),水槽中的水显红色原因是.A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B试管口未放一棉花团 C没有先给试管均匀加热D试管外壁有水 E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 F装置漏气(5)已知氨气(N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3中常采用熟石灰固体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来制取,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6)图F装置可用来收集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通入,若要检验是否已收集满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处.②若收集氧气,且氧气从N管进,则须将装置F.若装置中贮存了氧气,现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导管口通入.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坩埚钳夹取木炭B.加热木炭到发红C.木炭在氧气里燃烧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夹取木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木炭发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出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取用【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水的净化过程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可以得到较纯净的软水,故正确;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不能除去海水中的盐,煮沸后不能使用,故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不难,但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陌生度,如果不能很好的拓展应变,出错的机会就很大,因此要细致的分析.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考虑本题,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其性质.【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帮助呼吸,能使人致死,但没有毒性,故A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B说法正确;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说法正确;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二氧化碳的一些用途,并知道了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6.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金属元素的汉子中常含有“钅”偏旁,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于铀的元素名称铀中含有偏旁“钅”故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铀核外含有92个电子;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核电荷数为92;D、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43是中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在原子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常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据红磷、木炭、镁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错误;B、点燃的木炭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如未点燃,则无法燃烧,故错误;C、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明确物质燃烧的条件等,即可顺利解答.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物理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和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A正确;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解程性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即可分析解答.9.“”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A.B.C.D.【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中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氧化物,故A正确;B中含有三种物质,两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B错;C中含有一种物质,该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D中含有一种物质,该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故选A.【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0.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A.Cl B.O2﹣C. D.【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会使微粒带电,从而变成离子.离子变成原子,则反之,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A、Cl表示氯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B.O2﹣需要失去两个电子变成原子;C.图中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两个电子变成原子;D.图中表示的是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答案:C.【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要掌握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2016秋•靖江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微粒的性质回答,微粒都很小,在不断运动,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间隔;理解分子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解答】解:A、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例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故A说法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分子可以再分,故C说法正确;D、分子、原子之间的间隔不能比较大小;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分子、原子都在不断运动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2.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的用途;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空气属于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C、根据镁条燃烧的现象和灭火的原理考虑;D、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区别考虑.【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A错;B、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空气属于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故B错;C、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D、铜丝是紫红色,镁条是银白色,所以颜色不同;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空气的组成,镁条燃烧的现象和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13.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正放在桌上,再盖上玻璃片【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液体药品的取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加入药品是一般要遵循先固后液的顺序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管伸入水中,则不能明显的冒出气泡,影响判断,故A操作错误;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说法正确,故B操作正确;C、实验室加入药品是一般要遵循应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故C操作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后,先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故D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是一改进后的电解水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可以先关闭两边的活塞,向中间的漏斗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后静置,若水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B.b为电源的正极C.管①做如图改进后,有利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D.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考点】电解水实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水通电分解,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的电解,可得到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解答】解:A、关闭两边的活塞,向中间的漏斗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后静置,若水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A正确;B、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所以为电源的负极,B错误;C、做如图改进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上方即可检验该气体,C正确;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错误;故选AC。
泰州市靖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九上·扬州月考) 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夹取木炭B . 加热木炭C .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D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量2.5mL液体B . 滴加液体C . 过滤D . 收集氢气3. (2分)(2018·镇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B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 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4. (2分)(2017·深圳)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B . 硅的元素符号:SIC . 碳酸根离子:CO3D . 三个氧原子:O35. (2分) (2019九上·贵州月考)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 .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 . ①在化学变化时易失两个电子C . 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 . ③④表示的是阳离子6. (2分) (2017九上·东安期中) 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A .B .C .D .7. (2分) (2017九上·苏州月考)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8. (2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A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 . 生成炭黑的实验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9. (2分) (2015九上·祥符期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 . 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C .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 . 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10. (2分)(2019·碑林模拟) 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化学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Al-27 S-32 K-3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请将此部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的框中,填在其他地方无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答案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下列变化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滴水成冰 C.钻木取火 D.光合作用2.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 B.食用盐 C.西瓜汁 D.铁锈3. 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做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会得侏儒症D.实施“酱油加铁”,可减少厨房污染4. 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 B C D腐蚀标签得不到氧气火焰进入酒精灯,液体体积不准确使灯内酒精燃烧5. 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中子数为A.55 B.30 C.80 D.25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点燃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D.红磷燃烧测空气体积分数实验中,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倒吸水将大于五分之一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右图所示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符号是CO 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93g C.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 27 Co钴58.93KMnO48.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工业制氧气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9.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江苏省靖江市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友情提醒: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S-162.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剑 C.钻木取火 D.大海捞针2.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A.原子 B.分子C.元素 D.单质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C.用托盘天平称取5.25g食盐固体 D.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4.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5.如图所示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6.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离子都是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的 D.水变成水蒸汽,分子间隙增大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B .石墨能用作电极,是因为石墨有导电性C .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D .氢气可用作燃料,是因为常温下氢气具有可燃性9.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 氮气、水、二氧化碳B . 水、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C . 氧气、空气、氧化镁D . 水银、银、过氧化氢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和氢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D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11.茶氨酸(C 7H 14O 3N 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2.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B.金刚石和石墨(观察颜色)C.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B.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固体药品D.在纯氧中点燃铁丝6.为铟、铱、锑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张青莲C.拉瓦锡D.道尔顿7.甲乙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其中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乙不加任何物质,均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的是A.B.C.D.8.运用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9.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稀有气体原子是稳定结构,结构稳定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一定是用了催化剂D.点燃氢气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所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10.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碳酸氢铵受热后固体减少B.铁丝生锈产生一种红棕色固体C.蜡烛受热后熔化D.点燃不纯氢气发生爆炸11.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B.透光性好C.易见光分解D.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12.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他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制取这两种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可能是相同的B.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收集满这两种气体后,集气瓶都要正放在桌面上D.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区分这两种气体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人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泰州市靖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6八下·河南期中)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A . 粮食酿酒B . 木炭燃烧C . 饭菜变馊D . 冰雪消融2. (2分) (2015九上·平顶山期末) 下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B . 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分子C . 混合物与纯净物不同,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D .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 (2分) 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绿色世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工厂直接排放的SO2、NO2等气体会污染空气B . 合理使用农药,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C . 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D . 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4.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 . 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D . 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5. (2分) (2015九上·兴业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③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6. (2分)科学家最近发现,碳70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可见光后可高效杀灭癌细胞,有望成为癌症治疗药物的候选原料。
C70分子呈橄榄球状。
下列有关C70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 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C . 其中C元素的化合价是0D . 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70个原子7. (2分)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A . 酒精灯B . 托盘天平C . 蒸发皿D . 漏斗8. (2分)“2H”表示的意义是A . 2个氢元素B . 2个氢原子C . 氢分子D . 氢离子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锈B . 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 . 用活性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 . 铁合金是一种纯净物10. (2分) (2017九下·盐都开学考) 重铬酸钾(K2Cr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 . K2Cr2O7属于氧化物C . C2H5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 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11. (2分)(2018·吉林)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分)刚学化学的兰兰对下列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她想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煮饭前米用水洗一洗米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C.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D.食物变质2.(2分)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l2B.N C.Cu D.S2﹣3.(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生铁可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了浅绿色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2分)下列各项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O<AlB.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NOC.分子间的间隙:水蒸气>冰D.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氧气5.(2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B.收集O2C.滴加液体D.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盐酸6.(2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观察颜色鉴别黄铜和黄金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钠粉末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7.(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活泼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木材的温度D.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8.(2分)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排气9.(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B.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D.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10.(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水、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用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D.海水淡化能够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11.(2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红磷过量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不好12.(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大,所以,铝合金的硬度比铝大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学变化一定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燃烧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13.(2分)要将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除去,方法正确的是()待除杂的物质方法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氮气(氧气)通过灼热的炭层D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14.(2分)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CO2O2H2O W反应前质量(g)658523反应后质量(g)X1032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X的值为5015.(2分)如图象反映每个选项对应的变化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等质量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0分)16.(5分)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三化学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B.铜用于制造导线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3. 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 固定装有高猛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B. 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C. 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D. 停止加热吋,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11!水面4.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在集气瓶的底部加少量的水,其作用是A 、作溶剂B 、作反应物C 、作催化剂D 、保护集气瓶5. 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区别食盐水与蒸憾水B.用澄清石灰水区分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0.用加热的方法区分碳酸氢鞍固体与蔗糖固体 6. 对有关实验现彖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木炭燃烧产生使石灰水变浑的气体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C.镁条在空气屮燃烧发出耀眼的口光D.铁丝在空气屮剧烈燃烧,火星四射A.测定空气中02含量B.盛出集气瓶放置C.读取液体体积D.引燃酒精灯8.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屮,溶液变为蓝色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 下列实验操作川止确的是4A.液体渎数D.満加液体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 近年,科学家找到从月球岩石制取氧气的方法。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制収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月球岩石中肯定含有高镭酸钾C.月球岩石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月球岩石中一定富含氧分子10. 科学家经过确认,存在一种化学式为比的分子,这一发现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 域,成为我国未来发射火箭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弘是一种化合物B. 2分子是由氮元素组成的C. 2具有可燃性D. W 这种物质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1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①碳酸氢彼 ②空气 ③过氧化氢 ④二氧化碳 ⑤液氧A ①②B ②③④⑤C ②⑤D ⑤12.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
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分离液态空气制
氧气
C.葡萄酿酒D.水蒸发
2.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食醋C.加碘食盐D.石灰石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C.过滤
D.液体读数
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氢分子2H B.2个铵根离子
2NH
4
+
C.钴元素 CO D.3个氧原子O
3
5.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点燃氢气,有少量黑烟产生,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6. 日常生活中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用品中的氟、钙、碘、铁等指的是 A .单质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7. 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 .提倡新能源车替代现有燃油车 B .提倡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路灯 C .尽可能使用煤、石油等常规燃料 D .研究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先进行灯
火实验
B .油锅着火,浇水扑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原理是隔绝空
气 D .缺锌会使儿童智力低下,发育迟缓
9.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A .空气能被压缩 --- 微粒之间有空隙
B .如上图,烧杯A 中液体变红 --- 微粒不断运动
C .结冰的水不能流动 --- 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 .1滴水中约含有1.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10. 中国的“功夫茶”享誉国内外。
茶叶中的单宁酸又称鞣酸,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 76H 52O 4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宁酸由C 、H 、O 三个元素组成
B .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
C .单宁酸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76:46
D .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 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12. 对于下列化学符号,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H②Fe2+③Cu④P
2O
5
⑤Fe3+
A.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①③④
B.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③
C.②⑤表示同种元素的不同离子,其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D.④中的数字“2”表示2个磷原子
1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点燃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二、多选题
14. 兴趣小组在密闭容器中对某化学反应进行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
/g
2 7 20 21
反应后质量/g 待
测
14 5 29
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7:8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5.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16. 根据你对元素知识的认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铝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原子中子数为
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电子(填“得”或“失”),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7. 水是“生命之源”,根据你对水的认识,请回答:
(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写出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节水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取了一杯井水,欲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可采用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的方法。
(3)下图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可以除去99.3% 的细菌和病毒,但难以除去钙、镁等金属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命吸管______(“能”或“不能”)使硬水软化。
家庭中使硬水软化一般采取________方法。
②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①A图表示4个_________;(填名称)
②该图体现了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个数B.元素种类C.原子种类D.原子个数
18.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连线物质可相互反应,箭头表示转化),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 E和F是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无色液体,G是黑色固体单质,C、H为常见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____; (2)写出H的一点用途
________;
(3)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反应①②都是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反应;
(4)E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J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如果F与H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物质,则该反应在自然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19. 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作用;如果选择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端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
实验室还可以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制取O
,若实验中发现反应过于
2
剧烈,可采用的方法是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
2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选用装置C进行实验时,块状固体被置于多孔隔板上,则C相对于B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如图),则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0.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通常与空气中氧气有关。
某校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展开探究。
(1)甲组:探究可燃物异常燃烧的原因
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
推理:棉花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②可能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③可能_____。
验证内容操作现象结论
猜想①取上图甲中烧杯进行实验,
点燃蜡烛,放置稍长时间
(不倒入二氧化碳)
棉球不燃烧猜想①不成立
猜想②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撒入足量过氧化钠粉末,充
分振荡后,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猜想③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撒入足量过氧化钠,充分振
荡后,用手触摸瓶壁
________;
猜想③成立
将含碳氢元素的气态燃料1.6g放入足量氧气中燃烧,并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
如下图装置(忽略所有影响因素),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提示:干燥剂用于吸收水分)
实验前实验后
装置Ⅰ总质量105.0g 106.8g
装置Ⅱ总质量286.1g 288.3g
①验结束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g;
②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燃料中﹙______﹚﹙填是还是否﹚含有氧元素(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③根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推算,理论上Ⅱ中能得到碳酸钙质量是
﹙_______﹚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