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专题作业

  • 格式:txt
  • 大小:12.63 KB
  • 文档页数:7

12.“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B )。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C )。
A.指向和选择 B.集中和紧张
C.指向和集中 D.集中
14.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A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19.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B)提出来的。
A.艾利斯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和罗杰斯 D.斯金纳
20.母性动机是一种( )。
A.社会性动机 B.生理性动机
C.物质性动机 犯罪行为的残忍性(2分)
(4)善结团伙,犯罪向多方向性发展(2分)
3.(1)畏罪(2分)
(2)侥幸(2分)
(3)恐慌(1分)
(4)悲观(1分)
(5)戒备(1分)
(6)抵触(1分)
五.论述题(本小题21分)
1.心理结构的形式和内容不同。(1)心理根据不同(2分)(2)心理动力不同(2分)(3)心理品质不同(2分)(4)心理原因不同(2分)(5)心理结构形式不同(2分)(6)心理结构成分不同(2分)
2.心理状态不同(5分)
3.心理机制不同(4分)
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过失 2.正常 3.结构 4.道德 5.诱发
6.特殊 7.行为 8.可能性 9.刑事 10.认知结构
二.不定向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5.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了很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了( D )的影响。
A.定势 B.正迁移
C.原型 D.负迁移
6.人类具有的五种基本情绪是(C )。
A.羞耻、愤怒、恐惧、同情、快乐
B.悔恨、快乐、悲哀、厌恶、痛苦
C.愤怒、恐惧、快乐、悲伤、痛苦
名词解释
心理学 认知过程
差别感受性 随意注意 .元认知策略原型启发
成就动机 气质
人格偏见 依从 从众
心理健康 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心理发展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作业
三、简答
(一)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1.(1)物欲型动机犯罪
(2)性欲型动机犯罪
(3)情绪型动机犯罪
(4)信仰型动机犯罪
(5)集合型动机犯罪
2.(1)动机内容的多样性
(2)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
(3)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
(4)强烈的情绪性
(5)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6)不稳定性
3.(1)早期预防原则
(2)心理卫生原则
B.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
C.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
D.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A)现象。
A.适应 B.对比
C.后象 D.感受性
18.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
3、在同一犯罪动机驱动下,犯罪人可能确定不同的犯罪目的。在一些案件中,目的有从动机中分化出来,彼此相区别。(4分)
4、同一犯罪目的可以来源于不同犯罪动机。(1分)
5、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常因犯罪目的的实现而使犯罪犯罪动机强化。(1分)而犯罪动机的强化,又促使犯罪目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同时,也可能因外部条件和情况的变化,给予犯罪人以新的刺激,引起犯罪动机的恶性发展与犯罪的多样性;(4分)或者因犯罪目的受阻,而使犯罪动机弱化。由于犯罪动机与目的的变化,决定着犯罪方式的变化。(4分)
(3)意识形态。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必然受错误的意识形态支配,犯罪目的不同,反映了意识形态内容的不同。(1分)
(4)犯罪能力和条件。受自身犯罪能力和条件的限制,犯罪人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各有不同,从而影响了犯罪目的的表现形式。(2分)
(5)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犯罪目的产生的原因,犯罪动机的强度不同,犯罪目的的确定也会出现等级差别。(2分)
4.就是指偏离正常范围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换言之,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5分)
5.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作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5分)
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5分)
2.又称性动机犯罪或淫乱型动机犯罪,是指以淫乐性动机作为主要犯罪动机,以满足性欲为目的或以性行为为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的犯罪行为。(5分)
3.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德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5分)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5.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D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6.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A )。
A.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1)性格特征,一是温柔文静;(1分)二是感情色彩较浓,富于内心体验,往往不善于用意志控制感情,情绪的稳定性差,行为举止容易受心境的影响和支配;(2分
三是细心,办事认真,但思路较狭窄,常对事物的局部或琐细小事感兴趣。(2分)
四是胆小,信心不足,有依从性。(2分)
(2)能力特征(1分)
3.(1)畸变的需要结构(1分)
3.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这种学习属于(C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人们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 C )
A.常规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创造性思维
(八)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主要特征?
四、论述题
(一) 怎样利用注意的规律来提高自己在学习上的注意力?
(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指导意义?
同的激励因素。
(三) 遗传、环境、教育与文化对能力发展起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主观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因素 2.犯罪心理 3.矫治 4.内心 5.发展
6.内化 7.外化 8.决意 9.希望 10.归宿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CDE 3.B 4.ACD 5.B 6.BCDE 7.ABCD 8.ABCE 9.BCD 10.ABD
1.ABCD 2.ACDEF 3.ABCDEF 4.ABCD 5.ABCD6.BCDE 7.ABCDEF 8.BCDE 9.D 10.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5分)
2.即以多种标准对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进行统一分类,并统一对所划分的犯罪类型进行具体犯罪原因、犯罪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分析。(5分)
3.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5分)
4.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结构以及发生犯罪行为。(5分)
1.ABCD 2.ACD 3.BCD 4.C 5.BCD
6.ABCD 7.ABCDE 8.BCD 9.ABD 10.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它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心理过程的总称,也就是要从犯罪人的心理方面揭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理和机制问题。(5分)
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体 2.情境 3.同类 4.5 5.正当
6.暴力型 7.联合 8.物质 9.狂热 10.极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5.就是运用心理测量等各种方法,对罪犯的智力、人格特征等心理因素进行考察和判断,并据此制定出心理矫治方案,为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打下基础。(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社会经济历史条件。(1分)
(2)社会地位和境遇。就犯罪人来说,因其社会地位和境遇不同,在犯罪目的上,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目的或其他目的。(2分)
(二) 简述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三大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是什么?
(四) 良好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五) 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六) 说明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七) 能力差异对个体的影响如何?如何理解能力的的个体差异?
5.指直接影响犯罪人形成某种犯罪行为动机的周围环境因素。(5分)
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
1.(1)从属性(1分)
(2)欺骗性(2分)
(3)冲动性(1分)
(4)性色彩浓厚(2分)
(5)自私性(1分)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