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4)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教师姓名:马燕馨
学校:丰台八中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程是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因此,每一节课的设计思路都要围绕这样的思想展开,是学生在学习历史后,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下面一起回到唐朝时期的日本都城平城京,听听平城京内的市民和留学生是怎么说的?从对话中你找出鉴真东渡在哪几方面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学生表演)。(学生回答)鉴真主要在传授佛教的清规戒律、建筑艺术、医学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示图片)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中,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出示郭沫若的诗)(学生朗读)这首诗中最能体现鉴真东渡影响的一句话是“唐风洋溢奈良城”。不论是鉴真还是遣唐使,都使唐朝文化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各个方面都能深深烙下了大唐的影子。(出示图片)
多年以后,玄奘取经的目的已经达到,决定回祖国。印度国王一再挽留,他谢绝了,玄奘踏上归途,经过3年,终于回到了阔别17年的长安。玄奘带回来657部佛经,后半生这些佛经,19年间,译出75部1330多卷佛经,这些佛经是研究佛学的重要文献。玄奘回国后,口述了一路上的见闻,并由弟子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玄奘为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事实上玄奘根本不是传统形象中懦弱的僧人。在《西游记》中,他除了会念紧箍咒就没有什么了,实际上玄奘是非常精明强干的,他应对危机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的能力,化险为夷的能力都是非常突出的。
唐朝的对外交往绝不仅有鉴真和玄奘两个人,但他们的贡献是最突出的。(出示材料)
我们学习了鉴真和玄奘的事迹,你现在能用哪些词汇描述鉴真和玄奘的精神?(学生发言)(教师补充)信念、毅力、智慧等等。
鉴真东渡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海上的风浪,认为的阻碍,使鉴真五次东渡都失败了;尤其是第五次东渡时由于水土不服、旅途劳顿,又被庸医耽误,双目失明。鉴真明知道下一次东渡还有可能会遇上困难,但鉴真没有放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过渡语:唐朝的繁荣吸引世界其他国家来向唐朝学习,同时,唐朝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的文化。
二、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大唐帝国在世界上的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我们的邻国日本对唐朝的昌盛非常仰慕,因此日本多次派遣使节、留学生、僧侣来唐朝交流和学习。
1.遣唐使
日本专门称派到唐朝使节为遣唐使。唐朝统治的200多年时间里,日本派出的遣唐使一直没有间。遣唐使都是从精通经史、熟悉中国的日本官员中选拔的。他们乘船来到唐朝,学习各种知识:如典章制度。法律、教育、语言文字、唐诗、音乐、雕塑、绘画等等方面,学成归国后,在日本大力传播。
2.鉴真东渡
僧人对沟通两国文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中国的高僧鉴真。鉴真年少是出家,苦读佛家经典,他不仅精通佛学,在医学、建筑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后,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并且规定佛门弟子不用交赋税,所以很多贫苦农民为了躲避赋税,纷纷出家为僧,这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威胁。怎么样才能既利用佛教有控制佛教,日本决定学习唐朝控制佛教的办法,实行受戒制度。必须由著名法师主持仪式,经过考试、受戒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僧人。于是日本派人到唐朝聘请高僧讲授佛教戒律。唐诗从唐朝去日本的困难是很难想象的,海上风浪随时会吞没船只。为了弘扬佛法,鉴真不惜生命危险,决定东渡日本。
(出示《玄奘西行路线图》),唐朝初期,边疆局势还不稳定,政府不允许随便出国,玄奘几次申请西行都没有得到批准,但玄奘去印度的决心已定,于是他混在逃荒的难民队伍中出了长安,来到凉州。玄奘路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学生发言)。玄奘一路上经历了流沙、戈壁这样恶劣的环境,由于缺水、孤独、恐惧,身心都受折磨,还要躲避抓捕,抵抗诱惑,在险峻的雪山上挨饿受冻,这样玄奘都没有放弃,经过一年多的艰辛,终于到达了印度,并且进入了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佛法,五年后已经有一定声望了。印度一个著名的国王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了一次大型的佛教学术辩论大会,不下一万人参加,玄奘是主讲人,一连十八天,这么多人中没有一人能驳倒玄奘的观点,得到印度各界的钦佩,获得了很高的荣誉。
本课我们学习了唐朝盛况空前的对外交往。两位僧人为唐朝中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位是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另一位是玄奘,到印度去取经,引进佛学和印度文化。唐朝为什么会有如此繁盛的对外交流,我们从材料中区找答案。(出示材料)原因一:唐朝强盛所产生的吸引力;原因二: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到外国,也吸收外国文化精髓,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促进中外文明的发展。
过渡到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了解遣唐使的基本情况。
由学生来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讲述玄奘西行过程中的故事,了解玄奘一路上的艰苦,体会玄奘的精神以及为中国与印度交流作出的贡献。
小结
唐朝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依赖于唐朝强盛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开放的对外政策,反过来,中外交流的频繁也更促进了唐代的高度繁荣。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强大,同样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国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促进中国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应该平等的交流,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新课:
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一、盛况空前的对外交流
唐朝的交通很发达。观察书98页《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朝与外国的交往有哪几种路线?(学生回答),通过这些交通线,唐朝都能到达哪些国家?朝鲜半岛、印度、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欧洲的东罗马帝国、日本。唐朝的交通四通八达,使得唐朝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交往。都城长安是当时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中心。
教学重点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
唐朝中外交流兴盛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教具
教材,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唐朝中外交流
一、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二、鉴真东渡
三、玄奘西行
四、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
五、对外交往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我们一起看一幅图——长安西市图(出示图片《长安西市图》)西市是长安城内的商业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市的繁华热闹,人来人往。西市内不仅有汉人和众多的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外国人。繁华的贸易区内还有波斯客栈、酒店,新罗馆。这一切都说明唐代时我们国家和众多国家有密切的交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唐朝的对外交往是北京版初一《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第20课内容。隋唐时期的繁荣,得益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唐朝的开放与友好,水陆交通的发达与畅通,使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唐朝的先进文化,远播外域,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域外的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教材中本课分为三个内容:一是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二是日本“遣唐使”,三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由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是最具代表性的,尤其是学生对玄奘西游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本节课我选取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重点讲述。
2.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观察图片
看书,找答案
听讲
观察图片、表格
观察图片
听讲
观察图片
听讲
观察图片
个别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思考
观察图片
听讲
学生讲述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入主题
带着问题去看图,找到答案,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图片、表格讲述唐朝时中外交往的主要方式
这些国家不断地派使节来唐朝访问(出示图片《礼宾图》)图中左边3个人是唐朝专门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官员,右边分别是高丽的使节和东罗马的使节,图中外国使节正在觐见大唐的官员。(出示表格《主要外国使团来唐概况》),外国使团来到大唐的次数最少有3次,多的达到二、三十次。(出示图片)除了使团以外,各国的商人、留学生、僧侣也纷纷来大唐贸易和求学。(出示图片)在长安的遗址中出土过大量的大食金币、东罗马金币,在朝鲜还出土过唐代的瓷器。(出示图片)在中国境内发掘出波斯的琉璃盘、东罗马的玛瑙角杯。波斯的马球运动在唐代非常流行,并且深受中国皇帝的喜欢。
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作业及反馈
课后
小记
三、玄奘西游
(播放音乐)提起《西游记》你都知道什么?主人公是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学生回答)《西游记》中,唐僧在一身本领的三个徒弟的护送下,还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那么真实的玄奘去西天取经是这么样的呢?
玄奘十三岁出家,天资聪颖,专心致志研究佛学,并且达到了一定水平。玄奘在苦心钻研佛学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各家说法有分歧,部分佛经的翻译有很多错误,于是玄奘决定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取回真经。(出示材料)玄奘决心“去伪经,求真经,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出示图片)。真实的玄奘的形象是这样的:背上背着竹篓,里面装着经书,着手拿着经卷,右手拿着拂尘驱赶蚊虫;头顶上有一把伞,前面还有一盏油灯,夜间赶路看书时用来照亮。
学生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故事感兴趣,也有一定了解,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知识的理解有待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了解他们在唐朝中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
2.了解唐朝与众多国家和地区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比唐朝与日本的都城设计、建筑式样、政治制度、语言文字、服装饰品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相似之处,从而认识到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2.经过课前准备,学生表演简短情景剧,了解鉴真东渡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讲述玄奘取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兴盛的原因、主要交流方式、交流内容和产生的影响,认识到唐朝时期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充分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应该树立开放交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