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杜甫诗三首》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3
杜甫诗三首教案《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整理了4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
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显示)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课时设计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诗歌鉴赏》(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节课,全课时为40分钟。
二、课程目标1、理解杜甫的三首代表性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2、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包括诗歌表达的感情,意象和声音。
3、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杜甫的三首诗歌:《登高》、《春望》和《登高壮观》。
2、教师准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流程一、热身(5分钟)1、播放音乐:唐代乐曲《阳春白雪》。
2、请同学快速朗读《春望》。
二、教学(25分钟)1、导入(5分钟)请同学口头说说他们对杜甫的认识和他的代表作品。
2、讲解分析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分析诗歌的方法,包括诗歌表达的感情,意象和声音。
3、教学杜甫诗歌(15分钟)教师依次讲解《登高》、《春望》和《登高壮观》三首诗歌。
讲解时,教师要突出诗歌的感情、意象和声音,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诗歌主题和思想。
三、归纳(5分钟)1、教师总结三首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诗歌的前进方向。
2、让同学们总结课堂所学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四、作业(5分钟)请同学每人选取一首杜甫的诗歌进行鉴赏,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课是一堂鉴赏杜甫诗歌的课,内容紧凑,设计得当。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和探讨鉴赏方法,使学生对杜甫的三首代表性诗歌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组合使用了听、说、读和写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思考、交流和写作中逐渐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很好地展示了如何鉴赏杜甫的诗歌。
教师的讲解探讨方法很直观,涵盖了诗歌的表达方式、意象和声音等多个方面,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和主题。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交流和总结所学,同时写作作业梳理课堂所得,使得课堂效果得到了优化。
第 30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 9 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我精心为您带来了第 30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 9 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望岳》《春望》《石壕吏》)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
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 涵泳背诵。
2.理解诗歌主题。
3.把握诗作风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屏显杜甫图片)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
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
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
(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
) 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 (屏显) 。
(1) 教师范读。
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 自由朗读。
(3) 指生朗读。
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 齐读全诗。
(5) 合作译诗。
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 (屏显) 。
(1)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
(2)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
(3) 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
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 (符合原意) 、清晰 (顺序合理) 、生动 (描绘细致) 。
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
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杜甫诗优秀教案篇1一、师生共同观看《唐之韵》第九集、第十集“千秋诗圣”。
二、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作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
三、阅读鉴赏《登高》(教师导学)1.诵读(鉴赏音韵美)(1)按照要求自由诵读(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四是读出感情)(2)展示教师范读(教给方法:标画韵脚、节拍和平仄)(3)选读(师生简评,鼓励为主)(4)齐读,初步感知诗人情感(悲伤、忧愁、孤独……)2.品读(示范操作步骤,教给学生方法)(1)理解词句含义,培养习惯能力(教给方法:结合注释和语境,联系所学相关材料,推敲词句含义,做好笔记;教师示例:猿啸哀、鸟飞回、百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2)感受意象意境,想象贯通诗意(教给方法:抓住意象,联想想象,口述或笔述再现画面,走进意境;教师示例:秋风强劲,蓝天高远,猿啼哀啸,十分悲凄;清清河堤,白白沙洲,鸥鹭盘旋,鸟儿飞舞。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奔腾而去。
万里漂泊,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悲伤;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登临,独自孤苦。
世事艰难,生活困顿,十分遗憾,鬓如白霜;浊酒消愁,怎奈潦倒,病体日衰,需要停杯。
)(3)逐句玩味感情,鉴赏表达方式(教给方法:分析描写景物的形态、色彩、神韵,概括意境特征;理解概括意象意境中寄寓的情感;分析鉴赏表达方式和作用,在课本空白处批注评点。
教师示例:首联、颔联,意境、情感、写法、作用,营造悲凉氛围、情景交融;颈联、尾联,“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表达忧思深广,国难家愁、悲忧难遣、矛盾心情、尽展无遗。
杜甫诗三⾸教案(合集12篇) 作为⼀名优秀的教育⼯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杜甫诗三⾸教案,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杜甫诗三⾸教案1 【学情分析】 这⾸诗是⾼⼀学⽣即将学习的⼀篇课⽂,他们刚从初中升⼊⾼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法。
⾼⼀学⽣注意⼒具有⼀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定的独⽴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
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
教师需利⽤这些特点,让学⽣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法。
⼀、教学⽬标 1、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论世的赏析⽅法。
2、分析⽂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法。
3、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长年漂泊、⽼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法、⾳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般⽅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引导学⽣以分析诗句为突破⼝,进⼊诗⼈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把握这⾸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具 课件。
五、教学⽅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本分析 诗歌背景: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由陕西⼊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活。
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夔州位于河之滨,瞿塘峡⼝,以⽔急、风⼤、多猿著称。
《登⾼》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
“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军阀⼜乘隙⽽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简介《杜甫诗三首》是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选取了杜甫三首代表作《登高》、《月夜忆舍弟》和《将进酒》,展示了杜甫诗歌中的豪放与激情,以及哀怨与乐观并存的特点。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的诗歌艺术和他对社会现实的探讨。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背景、特点和主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诗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杜甫《登高》、《月夜忆舍弟》和《将进酒》三首诗歌的艺术特点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解读杜甫诗歌中的比喻、意象和修辞手法。
•如何理解并分析杜甫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态度。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杜甫诗三首》中的三首诗歌:《登高》、《月夜忆舍弟》和《将进酒》。
2. 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杜甫的兴趣和好奇心。
•分析法:逐行或逐句分析诗歌,解读其中的比喻、意象和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互相交流,拓宽思路。
•归纳法: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杜甫的诗歌特点,梳理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杜甫的肖像或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杜甫的认知和兴趣,以及对古代诗人的好奇心。
2. 分析《登高》(30分钟)(1)朗读和感受首先,请学生自行阅读《登高》,然后按照节奏逐句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豪放和壮丽。
(2)诗歌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比喻、意象和修辞手法。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杜甫对社会现象的态度。
3. 分析《月夜忆舍弟》(30分钟)(1)朗读和感受让学生自行阅读《月夜忆舍弟》,然后请一位学生朗读诗歌,让全班感受诗歌中的哀怨和离别之情。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随着高中教育的不断深入,文学知识与阅读素养的提升也成为一种必要的追求。
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学生们必须要深入研究的。
在高一阶段,人教版《必修》系列中的《唐诗宋词元曲选》是一本很好的经典诗歌集。
同时,杜甫的诗歌自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本书中,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正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本文将针对这个学习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让学生们明白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史之一。
2.理解杜甫的《登高》、《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首诗歌的意义,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掌握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归纳杜甫的主旨思想。
3.培养学生对于诗文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杜甫的人生境遇,体会到诗歌与人生的哲学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杜甫的《登高》、《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首诗歌的含义和特点。
(2)诗歌语言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由于杜甫的诗歌创造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复杂,为了让学生对杜甫的诗歌怀有更大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导入:(1)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李益登高题壁》。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李益如何在场上登高,创作了《陋室铭》这首著名的诗歌,从而引出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歌。
(2)《出塞》这首著名的古典诗歌。
让学生通过阅读这首诗歌,了解到唐朝大兴安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边塞区域,阐述唐朝盛世的兴起和衰落。
进而引出杜甫的《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首诗歌,讲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整体阅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整体阅读,必需带上课文中的注释,了解杜甫的创作背景、文化背景和创作特点。
逐一分析三篇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本篇文章旨在分享一份《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本次教学设计以“感受杜甫诗意”为核心,注重学生对杜甫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杜甫诗歌的情感表达,感受其内在情感。
2.学生掌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词汇运用等语言技能。
3.通过三首诗的分析,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等多维度的解读,加深学生对杜甫的背景和作品的理解。
4.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艺情趣。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节课:杜甫的人生经历在第一节课中,老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资料的介绍,向学生展示杜甫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而感受杜甫诗歌的内在情感。
在展示中,老师可以穿插一些优美的杜甫诗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杜甫的艺术风格。
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以下问题:1.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2.杜甫早年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经历。
3.杜甫创作的思路和创作风格。
第二节课:《春夜喜雨》在第二节课中,老师让学生阅读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进一步感性地理解杜甫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意境。
在阅读之前,老师先简单介绍诗歌的背景与意义,引起学生对诗歌内涵的关注。
然后,老师通过一些问题的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杜甫诗歌的构思以及情感表达,如:1.诗歌中雨声、吟哦、霁后景象的描绘和有情人独自听雨的情景表现。
2.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天街夜归子规声,秦岭雪深马hoofing”一句的寓意。
通过这样的分析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杜甫诗歌的情感表达。
第三节课:《登高》在第三节课中,老师再次让学生阅读杜甫的另一首著名诗歌《登高》。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同样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与意义,引起学生的思考。
然后,老师针对诗歌中的词语、句式、表达手法等方面展开解读,引导学生掌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杜甫诗教案篇1教学要求: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望岳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
)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 “造化”两句。
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
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
)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
大意已见注释。
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教案这是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教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2.揭露官吏的横暴3.同情人民的苦难教学重、难点: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三、整体感知: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
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七、合作探究: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教案第2篇一、说教材《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
“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
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
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
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
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
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
这八首律诗是组诗,它从夔州的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对长安想望的种种心情。
而以第一首为全诗纲领。
它的开头四句:“玉露彫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正和宋玉《九辩》所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叹相同而沉深郁勃过之。
接着写诗人留滞峡中的凄紧情状。
而“孤舟一系故园心”句,就已经隐约地说出对长安的想望。
第二首第三首虽然仍旧是写夔州景色。
而“每依北斗望京华”句已明白指出望京,可以说是为整组诗点出了主题。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味杜甫诗歌的风格,学习寓情于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第1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导入“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 由以上诗句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于河南巩县。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
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
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人称“杜工部”。
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
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
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北征》《秋兴八首》等。
有《杜工部集》传世。
2.解题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即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
3.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第5课《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过程与方法诵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情感与价值观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秋兴八首(其一)》一、新课导入: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
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
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
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
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
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优秀15篇】《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知识教育目标:⑴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⑵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⑶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的创作风格。
2、能力培养目标:⑴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⑴欣赏大自然的美。
⑵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⑷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由于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
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⑴熟读背诵3首诗。
⑵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⑴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⑵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
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杜甫诗三首教案范文五篇杜甫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歌。
3、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3、活动式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战争题材的*,感受到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疾苦。
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自古就有,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甫的诗歌。
他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1、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浓郁悲壮、语言瑰丽,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在文学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
着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动起来。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见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着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的。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出示目标1、熟读、背诵全诗。
2、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四、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感情的表达。
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1、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2、文体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5、背诵。
过程与方法诵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情感与价值观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2.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在杜甫的一生中,经历了多种磨难,看够人世间的各种痛苦,受到很多的打击,总结起来,他一生有八大打击。
第一个打击,特考中的失败。
公元747年,唐玄宗举行了一次特考,下诏征集天下凡对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杜甫以为展示才华的机会到了,高兴地去应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却不喜欢新进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廷,于是叮嘱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试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考上,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灭了,给了杜甫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二个打击,他父亲病故。
杜甫的父亲在长安以西的奉先县做县令,杜家的生活来源由他父亲一个人把持着,他的父亲一死,这个责任就落到了杜甫的身上,这下,可把杜甫给难住了,一个文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么重的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杜甫怎么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亲的死,给他又来了一下重的打击。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甫这个机会。
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第四个打击,儿子饿死了。
杜甫得到了这个很低的职务后,在长安一干就是十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会的灾难,连年水灾旱灾不断,民不聊生,他心更加牵挂着家里的人,可是,当他一进家门的时候,一片嚎哭之声,原来他那不到两岁的儿子已经饿死了,这时,杜甫的心里象撕碎一样的痛苦,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第五个打击,安史之乱中当了俘虏。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的人们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尝尽了各种辛苦,当时,杜甫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混杂在人群之中逃离了长安,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安禄山的人给抓起来了,把他又送回了长安,杜甫一看到长安那种河山破碎的悲惨景象,伤心欲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他当时的忧愤的心情。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在公元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反把杜甫打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的痛苦,唤起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了官职,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第七个打击,穷困再次逼进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辟荒地,建起了杜甫草堂,每天植树栽花,养鸡养鸭,本想过上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然而,老天也不给他种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吼,把他的草堂给刮走了,没地方住了,这时,下起了大雨,屋里湿淋淋的一片,无处安身,长夜难眠,这个夜里,杜甫写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从自已的处境看到了社会上广大的“寒士”,幻想着天下有平安富裕的时候到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八个打击,年迈体弱,无家可归,病死客船。
杜甫离开成都以后,北方还是兵荒马乱,他的亲友都失去了联系,他就以船为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补丁又补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灾难的祖国,忘不了受尽折磨的老百姓。
杜甫怀着这种郁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
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诗圣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多种不幸,多层磨难困绕了一生,在无声无息地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生命,真是让人伤心落泪。
可杜甫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才福,千百年来,为后人所赞扬,为后人所敬抑。
3、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
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
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
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
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
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
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二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
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一、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是杜甫晚年律诗的代表作。
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情之意。
解题:这首诗抒发面对秋江的萧森景色而引起的羁旅之感。
二、整体感知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1.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2.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3.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4.中间两联须对仗。
5.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精读《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
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
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
“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
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