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 格式:doc
- 大小:58.01 KB
- 文档页数:22
第四章营养繁殖第一节营养繁殖概述一、营养繁殖的概念1、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来进行繁殖,从而获得全新个体的方法。
2、营养繁殖的方法包括:分株、压条、扦插、嫁接、组培二、营养繁殖的特点1、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的遗传性状。
2、对园林植物中不能结实的品种可以用营养繁殖。
3、繁殖速度快。
4、可制造一些特殊造型的植物。
5、简便、经济第二节分株繁殖一、分株繁殖的概念分株繁殖是将植物营养体从母株分离单栽借以繁殖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特点:优:成活率高、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大苗缺:繁殖系数小、不方便大面积生产、苗木不整齐,只适用于少量苗木繁殖或名贵花木的繁殖二、分株繁殖的树种选择1、易生根蘖的树种:如银杏、毛白杨、泡桐、玫瑰2、易生茎蘖的树种:如珍珠梅、黄刺玫、迎春等三、分株的时期春季:对于辖秋开花的植物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如木槿秋季:对春天开花的植物在秋季落叶后进行,如迎春四、方法1、灌丛分株:把母株一侧或两侧土挖开,露出根系,把带有茎干(1-3个)和根系的萌株带根挖出,另行栽植。
2、根蘖分株:把母株的根蘖挖开,露出根系,用斧头或铁锹把根蘖珠带根挖出,另行栽植。
3、掘起栽植:把母株全部带根挖出,用斧头或刀把植株根的部分分成几份,每份地上部分都要有1-3个茎干,有利于幼苗生长。
第三节压条繁殖一、概念压条繁殖是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内或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把枝条切离母体,成为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二、压条种类和方法1、低压法:根据压条的状态不同分为普通压条、水平压条、波状压条和对土压条等方法。
(1)、普通压条法:时间: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或雨季枝条:1-2年生的成熟枝条或当年生枝条(雨季)树种:普通压条法适用于枝条离地面比较近又容易弯曲的树种,如迎春、木兰、大叶黄杨方法:将母株上近地面的1-2年生的枝条弯到地面,挖一个深10-15厘米,宽10厘米左右的沟,靠母株一侧的沟挖成斜坡状,把枝条压入沟中埋好(2)、波状压条法:时间:秋季落叶后进行枝条:1-2年生枝条树种:波状压条法适用于枝条长而且柔软或蔓性树种,如芍药、紫藤、葡萄方法:将整个枝条波浪状压人沟中埋好。
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一、导言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密不可分的。
在农业生产中,深入了解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对于合理施肥、科学种植和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概念1. 营养生长: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实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等过程,积累养分并增加体积的生长阶段。
2. 生殖生长:指植物通过生殖器官进行繁殖,包括花芽形成、开花结果、结实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
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1. 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提供物质基础:在营养生长期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并储存于茎、叶、根等部位,为生殖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氮、磷、钾等养分,保障了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
2. 营养生长对生殖生长起到调控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起到调控作用,营养生长期间的养分积累和激素调控,对后续生殖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3. 生殖生长反作用于营养生长:随着生殖生长的进行,植物会转移部分营养物质至生殖器官,从而影响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和利用,并且生长举足轻重的生理活动影响分布和累积。
四、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调控1. 施肥调控:通过科学施肥,合理供给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增加作物的养分积累和产量。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利用:利用外源性生长激素、生长抑制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促进作物繁殖器官的发育。
3. 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直接影响,合理控制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有利于调控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回顾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是密不可分的,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生殖生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营养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科学种植和环境调控对于促进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四年级下册科学介绍一下营养繁殖在生产生活中的意
义
营养繁殖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芽)繁殖新植株的方法,称为营养繁殖(性繁殖)用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扦插、嫁接、压条、分蘖、组培等)。
营养繁殖的意义
1、有利于优良品种和类型的繁殖(能保持圃本优良性状)种子培育的苗木(棕粉),由于性状分离等原因,许多优良的特性不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营养繁殖是分先组织直接分裂体细胞产生后代,不经过有性生殖的细胞内减数分裂和染饴体的重新组合,因而能保持圃本的优良性状。
2、适用于某些用种子繁殖困难的树种A种源不足一>雪松、龙柏、山茶、含笑、花石榴B种子繁殖困难一>泡桐、杨柳、县泠木(播种要求高)。
3、能提早开花结实先性繁殖苗,其阶段发育是圃体营养器官发育阶段的延续,所以能提早开花结实一>桂花、茶花、月季当年能开花,桂花种子苗15年以后开花,银杏实苗20年开花,嫁接苗3-5年。
4、方法简便、应用广泛一杨、泡桐、悬泠木。
缺点:
1.多代营养繁殖会引起生长衷退。
2.营养苗造林寿命比实生苗造林短。
3.某些树种繁殖材料不足,大面积采用有困难。
果树生命周期:指果树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萌芽、生长、结实、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实生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可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4个发育阶段。
2)营养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营养繁殖即通过嫁接、扦插、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方法获得的树体。
繁殖时所用接穗或插条一般取已开花结果的树上,是成熟母体的延续,因此严格讲,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没有真正的幼年阶段,只有以营养生长为主的幼年阶段。
1.童区:指一株实生大树处于幼年阶段表现出童性的区域,不能用任何措施促使其开花。
或最低花芽着生部位以下的空间范围,不能形成花芽的区域。
2.转变区:指童期结束,在转变期而尚未形成花芽的区域。
3.成年区:指实生苗最低始花点以上的部位4.幼年期:又称童期,指从种子萌发起,经历一定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的这段时期。
5.童性:指处于童期的实生树具有的特殊遗传和生理特性。
6.成年期:指实生果树在具备开花潜能后,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以随时开花的这个阶段。
根据结果数量和状况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后期三个不同阶段。
7.结果初期:指从第一次开花坐果到有经济产量的这段时期。
标志:局部枝条先端开始形成少量花芽,花芽质量差,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皮厚、肉粗、味酸特点:书馆和根系仍快速扩展,有较快的离心生长;叶片同化面积增大;芽体较小,质量差,局部花芽发育不完全,坐果率低;枝的顶端优势较强,生长较为直立;局部枝条主要集中在先端形成花芽,结果部位的叶面积逐渐到达定型的大小,但结果部位以下的枝条仍处于童年阶段;所形成的果实一般较大,但果皮厚,果肉粗,风味偏酸,品质较差8.结果盛期:指从有经济产量到经济产量开始下降的阶段。
标志:花芽多、质量好,结果多,果实品质佳特点:树冠体积到达最大限度,年生长量逐渐稳定;在树冠内部,个别生长旺盛的枝条经常会表现出“复幼〞现象;树冠下部仍表现出童性;花多果多品质佳9.结果后期:指从经济产量开始下降到几无经济产量的这段时期。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植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礼物,它们以各种形态和姿态演绎着生命的美好。
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更是其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同时也是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从其过程、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开花的过程植物的开花是其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生殖过程中的一部分。
开花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基本步骤:形成芽鳞原生细胞、构成芽和种球原生细胞、构成分生组织、构成上皮细胞、继续分化为生殖细胞以及成果实。
在这整个过程中,植物受到内外部的生理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因素都会对植物的开花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当植物感受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时,它们就会进入花芽分化阶段,植物开始储备营养和能量,花的组织和器官也开始形成。
然后植物进入开花期,花朵逐渐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形态,吸引着传粉者前来,促进生殖的进行。
在传粉后,花朵开始枯萎脱落,而花的基部却逐渐形成果实,将植物的种子储存以便进行繁殖。
二、结果的意义植物的结果是其生命力的延续和传承的重要标志,也是植物繁殖的过程。
果实是植物生殖后的产物,内含有种子和子房,是植物传递基因和繁殖后代的媒介。
而种子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和保障,是植物后代的希望和延续。
通过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植物完成了生殖的过程,同时也为生命的延续和传承奠定了基础。
果实和种子对于植物来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果实和种子也是植物传播的手段,它们通过风、水、动物等途径传播到各地,帮助植物扩散和传播种群,维持了物种的多样性和辐射。
三、开花结果的影响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不仅在生物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类社会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是农业生产和食品生产的基础。
许多作物的果实和种子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如水果、谷物、蔬菜等,它们的形成和丰收是农民孜孜以求的目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佛山市二中谢晓霜
教学目的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雌蕊、雄蕊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具准备投影仪、摄像枪、电视机、板书设计投影片、桃花的挂图、雄蕊和雌蕊结构投影片、昆虫采集花粉花蜜录像片
段、花的基本结构图投影片。
实验材料大红花、白合花、黄菊花、白菊花、红.黄.粉色玫瑰、白菜花、紫罗兰。
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透明胶、白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演示观察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什么?
2、绿色开花植物由哪些器官构成?
3、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学生回答: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引入新课)提问:谁能讲讲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历程呢?
学生回答:植物由种子——幼苗——长大——开花——结果(内含种子可繁殖下一代)
讲述:回答的很好。
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繁殖,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开花,开花是该植物走向成熟的标志。
花谢后就结果(即平时所说的开花结果),果实内含种子,所以,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直接关系。
那么,花为何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这就与花的结构有关,今天我们就讲讲这方面的内容。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标志着植物进入了生殖阶段,通过花的开放和结果实现种子的生成和传播。
在植物生命周期中,开花和结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植物才能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和生存所需的物质。
植物的开花可以分为内外因素,内因素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因素则是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
植物在开花前需要积累足够的能量和养分,需要感知到适合开花的环境条件才会进行开花。
开花的信号主要由长日照、短日照、温度、光质等环境因素所控制,而植物的内部因素主要是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当植物接收到适合开花的信号后,通过激素的调节和基因的表达,植物便开始了开花的过程。
植物的开花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诱导、发育、花蕾生长和开花。
在诱导阶段,植物受到外界信号的刺激后,逐渐开始了开花的准备工作,这一阶段主要是植物内部激素的分泌和各种基因的表达。
在发育阶段,植物开始了花芽的发育和成熟,花蕾逐渐长大并且颜色逐渐转变,这一阶段植物需要大量的养分和能量去支持花蕾的生长发育。
在花蕾生长阶段,花蕾已经成熟并且可以感知到适合的环境条件,如果环境条件适合,花蕾就会开始进行开花的动作。
而在开花阶段,植物开始了子房的形成,花粉开始了传播,这一阶段是植物最为脆弱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直接关系到植物下一代的繁衍和传播。
植物的结果是指经过授粉和受精后,花朵逐渐凋谢并且子房生长形成种子的过程。
植物的结果一般也经历着花蕾生长、授粉、受精、子房生长和种子成熟的过程。
在花蕾生长阶段,植物的遗传信息开始了在花粉和子房中的表达,并且花蕾开始了形成子房的准备工作。
在授粉和受精阶段,花粉被传播到雌蕊上并且进行了受精过程,这一阶段是植物结果的关键过程。
在子房生长阶段,受精后的卵细胞开始了生长并且形成了种子,同时子房也随之生长,最后形成了果实。
在种子成熟阶段,果实逐渐成熟并且种子也逐渐发育成熟,然后由果实散落到地上或者被生物传播到其他地方,完成了结果的整个过程。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概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植物生长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对植物的发育和繁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营养生长是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形成生殖器官之前的生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植物主要进行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以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为后续的生殖生长阶段打下基础。
在营养生长阶段,植物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分,以满足其快速的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结构。
营养生长的速率和持续时间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和肥料等。
生殖生长是植物从形成生殖器官到种子成熟的过程。
当植物达到一定的营养积累后,就会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开始开花、结果和种子形成。
生殖生长是植物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因为它决定了植物的繁殖能力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在生殖生长阶段,植物需要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以确保顺利地完成繁殖过程。
生殖生长同样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在自然界中,植物通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的交替进行,适应着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生存需求。
有些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会形成地下茎或匍匐茎,以扩大繁殖面积;而有些植物则会通过生殖生长阶段产生大量的种子,以增加繁殖机会。
这种生长方式的多样性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从而保证其种群的延续和发展。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了解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规律对于作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和种植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在作物的营养生长期,需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的生长和营养积累;而在作物的生殖生长期,则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开花、结果和种子的形成。
总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植物生长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了解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植物栽培和农业生产管理,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繁殖。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是生物界中一种不可多得的美丽过程。
植物的繁殖方式由于不同的物种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开花和结果都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的相关知识,包括开花的生理过程、结果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一、开花的生理过程开花是植物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包括芽分化、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等生物学过程。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植物对外界信号作出反应,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的激素水平和基因表达,植物开始进行芽分化。
芽分化是指植物身上的幼芽细胞分化为花芽,形成花蕾的过程。
芽分化是开花的前提,只有芽分化成功,植物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开花过程。
二、结果的形成植物的结果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在受精和胚胎形成的基础上,在子房里形成果实。
果实是受精后子房内成果室壁发育而成的。
果实的形成是在授粉受精成功的基础上,受精卵发育,最终形成种子的过程。
果实的形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标志着植物成功繁殖的阶段。
果实不仅是植物的一种生殖结构,还是人类食用的重要农产品。
果实的形成对植物的生长和生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影响因素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是受多种因素的调控的。
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环境因素和外界信号等因素对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光照是影响植物开花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植物都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才能正常开花。
不同的光照条件对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些植物对日照的需求较高,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开花和结果。
而一些植物对光照的要求较低,只需适宜的光照条件即可进行开花和结果。
水分是影响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水分的供应对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正常进行。
水分的供应是植物开花和结果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营养是影响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植物对于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
第五节营养繁殖教学目标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了解嫁接的意义;了解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2.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分析1.嫁接的概念、方法和意义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1)从茎繁殖的种类看: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但是,和其它两种比较(压条、扦插)操作起来较复杂,技术性相对较强。
(2)从嫁接的意义上看: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
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
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所以说: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
2.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意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因为:(1)从概念上讲,组织培养指的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物上(培养基)、在无菌的条件下,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
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它是植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2)从原理上讲: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在离体情况下,培养植物体上的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3)从意义上讲:组织培养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植物快速繁殖、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养上。
因此,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意义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和准备营养繁殖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因为:(1)学生一般认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是由种于发育而来的。
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能培养出一株植物体,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
所以,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明白: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第一节花的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重点、难点分析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
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花实际上是变态的枝条。
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源上讲是一致的。
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需要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
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
也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大家知道,根、茎、叶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靠着这些器官逐渐地生长起来,当植物体生长到一定的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
植物为什么要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呢?这些是我们这一章所要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关于“花的基本结构”的教学放一段录像,或用花卉的图片或摆放几盆已开花的植物,向学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先斗妍的美丽景色。
然后话题一转:各种植物的花,虽然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
花的结构怎样?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植物的花。
在学生观察桃花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去观察。
如:①桃花是由几部分构成的?②哪个部分是最主要的?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放大镜观察内部有什么结构;再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当学生说出: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后,马上追问:花粉和胚珠各有什么用呢?告诉学生:只有当花开后,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里的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了,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就发育成果皮了。
再问:花的哪个部分最重要?(“花蕊”或“雌蕊和雄蕊”)。
关于“花的其他结构”的教学向学生提问:“花粉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回答:靠风、靠昆虫传粉。
接着问:“昆虫是怎样帮助花传粉的呢?”当学生提到昆虫采蜜的问题时,就势引出花的其他结构。
昆虫采花蜜无意中给花传粉,学生能够理解,但要告诉学生:不同的植物吸引昆虫前来“传粉”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枣花,它的花冠并不好看,但是它的花蜜很香甜,这样也会招引昆虫。
总之,花瓣的美丽颜色和香气,蜜腺产生的花蜜,都能招引昆虫前来帮助传送花粉,这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小资料无花果真的不开花吗?从无花果的名字看起来,无花果好像没有花的。
事实究竟怎样呢?,典型的花,由花托、花萼、花冠、花蕊四部分组成。
这四部分完全具备的叫完全花,如桃花;这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叫不完全花,如桑树花。
一般植物,是花托把花被和花蕊抬得高高的,因此鲜艳夺目,引诱人们欣赏,蜂来蝶往。
无花果的花却静静悄悄地隐居在新枝叶腋间,它的雌花、雄花躲藏在囊状肥大的总花托里面。
总花托顶端深凹进去,造成一问宽大的房子。
由于总花托把雌花、雄花从头到脚包裹起来了,人们看不见,因此,认为无花果是不开花的。
说起来你或许不信,无花果还会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呢!当大地回春,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它就朝气蓬勃地抽枝发芽。
叶腋间生出花来;在秋高气爽,雨水充足的时候,它的枝条又向上延伸,叶腋间又生出花来。
第一次花结的果在当年秋季成熟;第二次花结的果要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才能成熟。
无花果的老家在亚洲西部。
新鲜的无花果,果实肉质柔软,味甜,是良好的水果;还可以制成果干、果酱和蜜饯。
第二节花的种类教学目标1.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
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2.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单性花、两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及花序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花蕊是花的最主要的结构。
花若无花蕊就不能称其为花。
因此,根据花中花蕊的种类而定名的单性花和两性花是最基本的两类花。
只有理解了这两类花的区别,才能明白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
花序的概念是对单生花而言的,理解了花序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状花序、头状花序等各种植物的花序。
2.单生花与单性花概念的区别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①从字面上看,二者只有一字之差,而且“生”与“性”,字形也很相似。
学生很容易把两者弄混。
②从概念上讲,“单生”与“单性”,学生容易混淆,特别是对“单性”的理解。
在处理这两个概念时,要强调“生”与“性”的区别。
“单生”就是单独着生;“单性”是对“两性”而言的,指的是:只有一种花蕊的花,即雌花和雄花。
3.让学生明确头状花序不是一朵花,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①头状花序从外形上看,往往使人认为它是一朵花。
②组成头状花序的小花有两种,舌状花很像一朵花的花瓣;管状花又很像一朵花的花蕊。
这样就造成了认识它的难度。
在讲解头状花序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头状花序的组成,使学生认识,组成头状花序的舌状花和管状花。
最后要紧扣在“花序”的概念上。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复习提问,然后就花的结构,引出新课:桃花的各部分结构较完整,是典型的完全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像桃花这样完整的。
它们有的缺少花萼、有的缺少花冠、有的缺少雄蕊、有的缺少雌蕊,凡是结构不完整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花有许多种类,如果从花蕊的情况看,花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单性花和两性花。
关于“单性花”和“两性花”的教学问学生:什么样的花叫单性花?什么样的花叫两性花?在学生说出单性花的概念后,接着启发:单性花中如果只有雄蕊,这种花就叫做——雄花;如果只有雌蕊,这种花就叫做——雌花。
说明:有些黄瓜花、丝瓜花、西瓜花等开花后结不了瓜,而有些花能结瓜,能结瓜的花是雌花。
平时我们所说的“谎花”,实际上指的就是雄花。
讲完了单性花,再问:像桃花那样,雌蕊、雄蕊都有的花应该叫什么花呢?学生会自然说出:两性花。
补充说明:大多数植物的花是两性花。
讲完了两性花,问学生:如果一棵植物体上所开的花都是雄花,另一棵植物体上(同种)所开的花都是雌花,这种现象应该叫什么?回答:雌雄异株。
说明雌雄异株的定义,给出雌株和雄株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像杨树、柳树、银杏树都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
最后问:黄瓜的雌花、雄花是生长在同一棵植物体上呢?还是分别生长着?(同在一棵植物体上)。
问:这种现象称为——雌雄同株,除了黄瓜花是属于雌雄同株的,还有哪些植物的花属于雌雄同株?(玉米、高梁、蓖麻等)。
关于“单生花”和“花序”的教学在讲完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概念后,问学生:黄瓜的花是一朵一朵地单独着生在茎上呢?还是许多黄瓜花排在一起?在提问的同时,出示黄瓜植物体的挂图,提示学生正确回答问题。
当学生回答出黄瓜花是单独生在茎上时,马上给出“单生花”的概念。
特别强调是单独着生在茎上。
然后,出示白菜或萝卜花序、串红花序(或挂图)等问学生,这些植物的花是怎样着生的呢?学生会说出:花都长在一个轴上。
在学生回答后,给出花序的概念。
随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花单独生在茎上,而一些植物的花排成花序集中着生在茎上呢?或者说:花序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什么益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展示一些具花序的植物的图片、标本或实物,同时出示一些单生花的图片。
帮助学生分析得出:单生花一般有:花朵较大,颜色鲜艳,很容易招引昆虫的特点;具花序的植物,它的每朵小花都很小,颜色很不明显,若许多这样的小花聚集起来成为一体,是便于招引昆虫传粉的,这些特点是植物体长期进化的结果。
告诉学生,花序有许多种类型,根据花序的不同类型,可作为鉴定植物的一种依据。
如萝卜、白菜、油菜的花序叫总状花序。
总状花序的特点是:每朵小花都有一个花柄与花轴有规律地相连,在整个花轴上可以看到不同发育程度的花朵,着生在花轴下面的花朵发育较早,而接近花轴顶部的花发育较迟。
再如:向日葵、蒲公英的花序叫头状花序。
它的特点是:花轴缩短而膨大,上有许多小花。
从外形上看,好像是一朵花。
它的外围有些绿色的小片,这是花序的总苞。
向日葵花序外圈黄色的瓣状物,是舌状花冠,这种小花叫舌状花,其内无雌雄蕊,是退化的无性花。
花序中央的小花,花冠呈筒状,叫管状花,它是两性花,在小花里可以找到雌、雄蕊(结合挂图或实物进行说明)。
在说明头状花序的特点后,问学生:菊花是一朵花呢?还是一个花序?为什么?最后告诉学生,“菊花”实际上是一个头状花序,由于它的舌状花很鲜艳,经过人工培育,使其中的管状花减少,舌状花增多,“花冠”变得更加绚丽多姿,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最后,稍加说明:我们常见的花序还有伞形花序,如洋葱、韭菜、胡萝卜的花序。
还有穗状花序,如大麦、水稻、车前草的花序。
各种植物的花,不论形态、大小、颜色,不论结构缺少哪部分,其中花蕊是最重要的结构,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为什么呢?这是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
第三节开花和传粉教学目标1.了解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和传粉的两种方式,以及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受粉的意义。
2.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
3.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花的传粉方式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开花,花开才能传粉,传粉的结果是产生种子和果实。
植物的这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传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植物,它们的传粉方式是不一样的。
对于某一种植物来说,传粉的方式又是相对稳定的。
植物具有什么样的传粉方式,这与植物本身花的结构有关,是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只有了解了不同种植物的传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植物的受粉率,为多结果实和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2.准备新鲜的风媒花和虫媒花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花”是植物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结构。
“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都要开花。
什么叫开花?植物开花后又要进行哪些生理活动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开花的概念。
开花是指:花的各部分成熟后,花被(花萼和花瓣)展开,雌蕊和雄蕊显露出来的过程。
然后再指出:植物开花后,还要经过传粉才能结果,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